知远网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情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当然,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受课时的限制,因此,需要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先作一些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
我在这次国培中学习了“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虽只有短短的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数学学习的真正开始是从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开始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也常常在思考,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通过这次国培,给我们今后的数学概念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共同特征——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概念——在交流中深化概念,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巩固、应用与拓展。”概念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老师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现实背景与材料,极大的鼓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概念的得出注重了探究过程、分析过程,体现了活动主题。
通过一组实例,分析共性,找共同特征。
3、铺垫导入恰当,让预设与生成合情合理。
课堂教学的优秀与否,既要看预设,又要看生成。做到了新知不新,新概念是在旧概念的基础上滋生和发展出来的,她们这样的引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教师适时搭建了一个新旧知识的桥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4、注重了数学陷阱的设置。
把学生对概念理解中的易错点、易混淆点列出来,让学生判断、研究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更深刻。
5、注重了学科间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之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要注重联系生活原型,对概念作通俗解释,体验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二要注重揭示概念的本质,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要注重概念的实际应用,实现知识的升华。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数学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演,自己无论在思想认识及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方法、教师业务素质及业务修养、新课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于改进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总结如下: (1)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教学,教育科研更不仅是专家们的“专利”。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我们不能总是把别人的或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
(2)重视问题解决与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能在变迁与复杂的'教育教学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和方案。
(4)善于与同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把成果应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灵活的数学应用能力
(5)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对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意义,利用对数学中各种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广知识,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他们自己的数学方法。
总之,通过本次骨干教师的培训,自己收获颇多,感受颇深,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把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理论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
很荣幸能够在4月23日参加海南省20xx年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六年的教师,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我既紧张又兴奋。这次评比活动使我使我对于教学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感觉从中受益颇丰,在此仅简要总结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希望能以这次评比为契机使我今后的教学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这次评比活动我最重要的目地是锻炼自已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参加这次评比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各市县的优秀教师,通过笔试后的短暂交流我就发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是我今后工作中要着力加强的方面。
这次评比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所有教师的课堂实录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出来,这无疑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小疏忽和漏洞都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全省教师的面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我想,一位青年教师想要迅速成长,能够得到这么专家和老师的点评,必将是受益终生的宝贵经历。同时也正是能过网络平台,我才有机会反复观摩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题,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下面我把这次评比活动中教师们展现出来的教学特色同时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总结如下:
1、教态:端庄、大方、从容,衣着得体,情绪积极是这次大赛所有教师都能表现出的良好外在形象。从这点可以看出教师对大赛的重视及良好的自身素质。
2、口头语言表达:表达准确,语言简洁流畅,逻辑严密,更为可贵的是大部分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性,抑扬顿挫、激情洋溢,体现出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
3、体态语言:即肢体语言和表情。参赛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眼神、表情、动作在他们身上很自然的流露,同时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使听课者忘记了时间、不厌其烦地听了一节又一节课。
如果说以上几点都是教师外在素质的表现,那么,通过教学技术和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以及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等则进一步体现出参赛教师的内在素质和风采。
4、教学技术:在这次大赛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关注和利用,参赛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教学的运用尤为精彩。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体现了“选择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了形式主义,促进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5、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基于对本次大赛的高度重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各位参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做到了“准确与深刻”,对各项技能的具体要求体现的尤为明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做到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同时也体现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教书育人”的教学原则。
6、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平等、崇尚民主自由的观念;注重师生互动、双向沟通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学生体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质疑、求索、创新;适时使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用绿色语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通过这次大赛,自己长了见识,加深了对新课改的理解,进一步增进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的责任和感情;而收获最大的还是从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信心,也发现了不足,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热情。希望各位教师亦能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方面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名成功的人民教师。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
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政通路小学凉快的二七区六名工程推进年名学科建设暨第二届陇西小学美乐爱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首次领会了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花甲老人的教学风采,使在场的所有人为之赞美。他们用毕生的教学记忆验证了语文课究竟该怎么样上?给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指名了努力的方向。
作文教学向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大哥难,老师可不能教,学生可不能写,如何办呢?贾老师说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教学生识字,积存词汇,掌握各种句型句式,熟悉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并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的能力,即:听、说、读、写。
阅读课上,要有十脚的语文味。要说字、词、句、篇,要练听、说、读、写,别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更要说作者是用哪些词汇和句子来描写事物的等等。课要做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课堂别真实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朴实,是教师的教风的具体体现,课要上得实在、朴素,让学生确实有所得,别要玩花样,别要追求剧场效果,别要哗众取宠,表现自己。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服务学生,,淡化自己,甘当绿叶;扎实,是教学目标要降到实处,要关注每一具学生,让每一具孩子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贾老师虽已有73岁高龄,可他能将3000多字的课文背得共瓜烂熟,使我们这些连上课都得带着教案的年轻老师脸红,他给我们提了一具必须达到的要求:所教学的每篇课文必须背下来。惟独如此,我们才干灵便地、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干关注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贾老师的话向来在我耳边回荡。
为自己说一句:努力吧!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6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情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当然,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受课时的限制,因此,需要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先作一些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容量较少,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就一节数学课而言,教师占用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常常花费大量时间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一些教师话语??嗦、甚至离题万里,经常占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夸夸其谈讲授知识,可以肯定地说学生有效使用的时间打了折扣。就学生而言,不同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大部分学生学习较差,就是优秀的学生,学习思维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有效学习时间少,学习容量就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创新思维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势必受限,这就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
(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一些学生丢三落四,该写字母的不写,不该丢分的丢分,解答问题不完整,不是少了一步,就是答案不正确,马马虎虎,这些问题的出现实质上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一知半解,例如,关于代数式的概念,忽略了代数式概念的实质。对公式的学习也是死记硬背,不是理解了公式的`意义,联系实际解答问题,直接套用公式。由于师生不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时间长了,学生习以为常,数学学习出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贻害无穷。
二、农村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实施
(一)合理设置差异性教学目标
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就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各个课时。差异教学目标的设置包含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而每个方面又要按“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组成。差异教学目标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既要有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定量部分,又要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表现的定性部分。
制订差异性教学目标,就是要运用激励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提升学习水平。在每学期初,应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立本学期的奋斗指标,平时要经常进行目标教育,努力使各个“指标”成为每个学生时刻进步的明灯。
(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实学生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就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划分出的不同类型的学生,展开差异教学内容的设定。差异教学内容,不是对学生的歧视,也不是将后进生排除在培优之外,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的后进生逐渐提升的方案。将教学内容由浅显转变到中等难度,再升华到复杂的综合应用,教学内容分层,对于优等生,适当提高学习内容的难度,并且强化学生课外习题和读物的检查工作,将重点和难点的综合应用进行加强,帮助他们分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使得他们能灵活运用知识和进行学习创新。对于后进生和中等生,在学习内容上,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能在学习上获得一定的进步。
(三)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差异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本着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机会的原则,设计探索性和开发性的课堂作业,并从质和量上分出不同的层次。“量”指设计的练习、巩固题应符合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可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使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具有弹性,实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质”指作业训练题的难易程度应分档设计。一般可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涉及的思维能力分为基础题、开发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一般地讲,对于例题配套的基础题要求全班学生都掌握,做这类题,A、B级学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对C级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以指导或通过优等生的帮助,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而对于选做题、思考题等发展题,只要求A级学生去理解。这样,既增大了学生思维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减轻了学生的精神负担。
(四)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估方式单一,仅仅是数学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估方式缺乏科学性。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多元化、多种模式、多种考核的评估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综合评估,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特长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心态,抑制学生的骄傲情绪,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健康成长。比如,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平时的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以此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态度的依据。再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课后学习任务项目,比如建立模型,调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并针对其完成度,予以科学合理的评估。在考卷的试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主要针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测验,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8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首先体现在驻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身上,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次,正如吴老师文中所言,课改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对“课标”做过许多的解读,但是进入到操作(教学实践)层面或环节时,可能很快就脱钩了。课标的实施出现了专家解读热后的断层器和真空期。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对《数学生活》不熟悉的话,参加这样的研修就会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减少,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采取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9
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是这样设置教学情景的,将“有理数的乘方”的'“读一读”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安排在新课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在等待着教师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等我们学了这一节的内容后,大家自然就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五.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对“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近几年来在各市中考中突出的体现是:题目新,阅读量大,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而这类问题又恰恰是学生难于掌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大胆的尝试,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数学是中学教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也是历年升学考试中的重头戏。数学的学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数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类科学都要用到的基础性学科,几乎找不到一门科学是完全脱离数学而存在的。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我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并且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那里,我就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初中阶段的数学和小学完全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将开始由“算数”向真正的“数学”过渡,但是不少学生的思维难以由“数字”向“字母”和“方程”转变,难以理解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因此,他们就会觉得数学“很难学”、“不知所云”,进而发展成为厌恶数学、害怕数学,这样,数学成绩便一落千丈。
单纯的数学理论未免过于抽象和枯燥。但是,“数学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构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数学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齐,让学生们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好数学的兴趣。
二、精心备课,抓住重点教学是也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要给自己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计划,什么时候要上到什么地方,这些都要了然于胸,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这样,自己上课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不会有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过于冗长,导致有些知识点讲解过于匆忙,学生不能掌握的状况发生。
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自己上课时候的思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给学生上好课,相关的知识点就应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易于掌握,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简单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等等。
另外,要区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在上课时突出重点。
一堂课下来,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点资料,全部一齐带过,学生往往没有头绪,不明白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因此在上课时要主次有序,要突出重点,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老师主要是要讲哪个知识点,而不能本末倒置。在讲重点知识点的时候,我一般会着重强调,并且以富有激情的语音和肢体语言相配合,进行详细地讲解。数学是一环扣一环的,一旦中间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时间,务必让学生把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点弄懂、吃透。
三、引导学生培养自学潜力自学潜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潜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尤其是初一学生阅读潜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务必从示范做起,对课文资料逐词逐句地范读,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学生有必须潜力之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
平时,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时,采取提前布置作业的形式,然后在学生交来的作业中寻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普遍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再讲新课,这样授课就有针对性,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透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构成必须的自学潜力和数学思维。
四、加强学生反思潜力的培养在完成一段时期的学习,我总强调要学生抽些时间回顾近段时间学了那学资料资料,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规律和联系,自己在回顾的时候是否有新的启示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另外,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能够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情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当然,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受课时的限制,因此,需要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先作一些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是这样设置教学情景的,将“有理数的乘方”的“读一读”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安排在新课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在等待着教师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等我们学了这一节的内容后,大家自然就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五.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对“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近几年来在各市中考中突出的体现是:题目新,阅读量大,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而这类问题又恰恰是学生难于掌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大胆的尝试,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10月21-23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玉溪市教育局、易门县教科所牵头主办,由龙泉小学承办的“20xx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在这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我观摩了来自八县一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背后强大的教研团队,更让我从中感觉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轻松的课前交流,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状态
这10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课前交流,有的介绍自己家乡的人文特色,有的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猜谜、唱歌、舞蹈来缓解学生课前的紧张气氛,有的以笑话的形式、自我介绍的形式??02号老师用他风趣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帮三年级的孩子们克服了紧张的心理,从而使整节课师生互动默契。06老师用不同的掌声(× ×× ×× ××)既缓解了气氛,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他们都给学生营造了轻松地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浓厚
在这10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引导孩子揭示新知识,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三、积极的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及时精当的课堂评价,让孩子们学习更踊跃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 “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引人入胜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一天半的学习,共听了10节课,细细地品味下来,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对每一节课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我将努力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路漫漫长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4
感谢提供了这样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让我有机会继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个多月,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个月!更让我们每个老师都有机会去感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动向,进而有机会改进和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的探索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任何人都是没办法逃避的。无论你向哪个方向努力,都不会轻松,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得慢慢摸索,一个多月的培训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改变,也有理论上的提高。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总的来说,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交际活动过程中,形成交际策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二、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改的执行者,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就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教育质量就不言而喻了,一定会提高的。
三、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组交流、全班交流等。
(2)教学中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是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指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是一种激励,当学生退却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是:观察、感知、参与、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教学方向,照顾差异,发现"火花"。师与生之间的交流,有认知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
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新课程给了我们教改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我们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生物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我们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把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所以在即将离别时刻,我会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打包,回到校后,再慢慢的咀嚼、消化,进而将这些“高营养”的知识“大餐”内化为我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资本。转眼之间一个多月的“上课技能培训”就要结束了,回想这些天的网上培训,在这炎热酷暑难耐的日子里,我本人学习的热情就像锅里煮沸的波浪回复不停地翻滚,不断提升,越聆听越觉得专家讲的精彩,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不足。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5
“数与代数”这一基础部分正是搭建这种思维的桥梁。它不仅能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利用正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方程与求解、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涵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变量和函数概念中蕴涵着的运动、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用数学、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即怎样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合理地学习需要的数学。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改现有的教育模式与管理理念,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加快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得的体会:
一、让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最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知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此,笔者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且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二、精心准备,认真备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及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吸收所需知识,学会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五、立足基础,帮助提高
在初中数学学习,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定理、定义、公式等),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去请教,怕被人认为“笨”,日积月累,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性。
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在过去数学中受到的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次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的适应,教与学的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学不好数学的,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种自己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而且又会造成更大的失败和自卑。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大纲教材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学好了数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点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做好课外辅导工作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上都出现了一定的滑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现状,课外辅导和心理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七、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像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墨守成规,注重教学积累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面向四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其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让数学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6
在形式上,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
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来说,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无论是从思想上,形式上或者学习方法上,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都有着很大的差别。那么初一学生在学习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在思想上,要培养学生的数学严谨性.往往有许多初一学生不注重数学的严密性,以为找到了正确答案就行了,而不顾及计算或说理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坏的习惯,对以后数学的学习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影响。严谨性是数学理论的基本特点,要求数学的结论表述必须准确,精练,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步步有据,处处符合推理要求。考虑到初一学生理解能力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适当降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严谨性的要求,但必须保证学生对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在形式上,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在小学,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少,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科目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大,进度快。这也使初一新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利于更快的适应初数的学习。
再次,在学习方法上,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的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讲细,只能讲一些具体有典型性的题目,因此,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教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然而,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对于预习,复习及总结和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最后我认为学习的第一任老师是兴趣,有人认为要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我想只要孩子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事,那么自然会感兴趣,所以我们还是要把前面的三项工作做好,这才是重中之重。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7
一、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其实,新教材的内容更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难点,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看书探究,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更要讲得精,更要善于引导,放手之前要先看学生的水平如何。比如现在我教的有两个ab班的学生,a班的同学很活跃,设置问题就不能太放手否则课堂就会成为菜市场,毫无章法;而b班的学生比较安静,我们得让他们有话讲,适当地设置幽默环节否则课堂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比较理想的教法是老师一定要担好引导者的职责,引导思维活跃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而对于沉闷的课堂,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经常采用各种提问方式去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成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爱心只是是作好称职老师教好书的前提。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要作一个好老师,不仅要能得学生心,还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识上都应该让学生佩服,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才会甘心听从你的教导,才会喜欢上你的课。老师对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做到,比如学生那里收缴到的一些小物品,一定要在承诺的时间内归还,否则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对老师没有信任感后,无论你实施的什么制度和提出的建议,学生会容易产生抵抗情绪,管理和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
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
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我们都能尽在掌握。上课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我经常让学生做到三动既多动脑、动口,动笔,拿着笔上课,改掉部分学生把手放在口袋里上课的不良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违纪,应亲自参与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给班主任,否则威信只会建立在班主任那里,次数多了,学生只会厌烦你。
四、学生的作业检查要落实
除了每天上交的作业纸作业以外,对于练习册和一些辅导作业,检查任务就交给小组长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确定小组长,由小组长来检查,小组长的作业由科代表来检查。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8
“数与代数”这一基础部分正是搭建这种思维的桥梁。它不仅能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利用正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方程与求解、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涵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变量和函数概念中蕴涵着的运动、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用数学、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即怎样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合理地学习需要的数学。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改现有的教育模式与管理理念,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加快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得的体会:
一、让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最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知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此,笔者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且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二、精心准备,认真备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及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吸收所需知识,学会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五、立足基础,帮助提高
在初中数学学习,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定理、定义、公式等),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去请教,怕被人认为“笨”,日积月累,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性。
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在过去数学中受到的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次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的适应,教与学的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学不好数学的,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种自己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而且又会造成更大的失败和自卑。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大纲教材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学好了数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点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做好课外辅导工作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上都出现了一定的滑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现状,课外辅导和心理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七、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像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墨守成规,注重教学积累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面向四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其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让数学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9
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是这样设置教学情景的,将“有理数的乘方”的“读一读”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安排在新课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在等待着教师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等我们学了这一节的内容后,大家自然就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五.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对“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近几年来在各市中考中突出的体现是:题目新,阅读量大,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而这类问题又恰恰是学生难于掌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大胆的尝试,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0
20xx年9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实验小学数学示范课的学习,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我观摩了两位优秀老师的精彩课堂,令我耳目一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平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幽默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来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注重课前师生互动交流
一年级的杨老师在上课前,先跟小朋友们约定好课堂秩序及表现好的奖励,用讲故事的.方式拉开课堂序幕,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有效的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而六年级的王老师则是以赞美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心里都有我们要把最好的表现展示给听课的老师们,在课堂中学生就会表现得很主动。
二、合理地创造性使用和处理教材
杨老师在课堂上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用真实可爱的图片作为教具,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认真的观察思考,积极的举手、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适时的做好课堂小结,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 王老师是以生活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教学,生活中的问题也需要用数学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都是学生在做、学生在说,老师仅仅做个引导和总结。
三、想清楚我们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讲些什么
教师在课堂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这样说“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班级“还给”学生。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是: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的示范课,让我再次开阔了眼界,明白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另外,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思考的问题: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我们的教学回归本真?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教师所要考虑的。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1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1、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1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2、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3、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2
通过八年级数学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此外,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法制教育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二、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四、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五、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六、培养学生反思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七、多准备资料,认真备课。
增强法制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时,通过函数的表达式及图像等知识,可渗透《环境保护法》、各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相关的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3
数学很多学生中的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些学生怕学数学,甚至厌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成长起来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不怕,甚至喜欢数学?如何使数学课堂能够充满活力呢?下面来谈一下我对这方面的体会。
我所在的学校是桦甸市第五中学,它处在县城的郊区,到我们学校来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或者是郊区菜民的孩子等,可想而知他们的家长的文化程度和认识水平。这些学生从小在学习时大多数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学习时得不到家长的较严格督促和指导,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也基本得不到有效帮助,在面对挫折时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疏导和鼓励。
1、在我的班级的学生中我调查过他们的家庭情况,由于父母工作不顺利、家庭其他问题等原因,家长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失败简单以责骂甚至拳脚对待,或者不管不问,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2、我是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对教材把握和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还常常处于“教材是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有时我们把数学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割裂开来,鲜活的数学异化成了纯粹的符号系统,成了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另一抽象的世界。这也是学生感觉数学枯燥无味的一大原因。
3、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单一的接受式教学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学习是那样的单调,呆板,毫无乐趣。对于学生的家庭现状我无力去改变,唯一我能做的是改变我的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的要求。于是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去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创设更多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下是我的自身见解:
1、创设有效情景,引入课题,在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教数学代数式是我采用了如下方法:测量自己未来身高,首先我先问我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未来身高吗?他们听后一起说:“想”。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公式,了两个公式,男孩成人身高:(X+Y)/2*1.08,女孩成人身高:(0.923X+Y)/2。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学生都怀着提到的兴趣,以极快的速度计算着,很快,每个学生的预测身高都出来了,他们兴奋地互相报着,带着惊奇的表情,有个男生脱口而出:“哇!我能长到一米八五!”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讲着:“每位同学求出的这个数值,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刚才大家用自己的父母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学生恍然,而且印象深刻。这样的例子能举很多,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知识,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在课堂教学中,多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之中去发展智力,提高数学能力。
《平行四边形》是八年级下的重要内容,它是初中阶段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其中有平行四边形、巨星、菱形正方形。在此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当然直接告诉学生它们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然后死记硬背也能让学生进行论证推理,这样的教学也容易简单的多,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暂时的,不持久的。例如,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制作一个菱形通过观察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菱形有哪些特别的性质呢?,让学生从边、角、对角线猜测,,然后再验证同学所作的猜测,整个过程始终让学生交流、到黑板前板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把握有实际理解何感受,由于这样的授课方式,在我讲到《矩形》这一节课时,学生已经学会了“观察——猜测——验证”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产生有一个直观、清醒的知识体验过程,虽然我从没让学生默写背诵过这些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但是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却在学生心里烙下了印。
3、创设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直观的数学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活动、操作的平台,具体做法是,把数学问题设计成“动手操作题”。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时,先设疑: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全等三角形纸片拿出来,利用手中的三角形纸片都能够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的学生拼出了矩形,有的学生拼出了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拼出了菱形,这时就可以给出我们学习的平行西边性的课题。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讲解菱形、正方形、梯形这几节内容时,由于我们之前做过拼图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掌握非常好,在平时测试考试中很少同学在平行四边形的证明题上出错。借助于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换位思考,体验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感受中明白自己思维的误区,从而强化对正确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想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总会与教师的愿望有所偏差,那么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体会与感悟,从而选择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例如:我在上《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时,我想让同学理解,判断正确分组的依据是:产生新的公因式或能继续用其他方法分解下去,但是同学的理解却不是这样,比如分解因式6k2+9km—6mn—4kn,我想教会学生此题的分组方法可以是一、二项一组,三、四项一组,或者一、四项一组,二、三项一组,但是此时有部分同学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一、三项一组,二、四项一组也行,我这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分组方式不好,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板演了他们的做法,当要继续往下分解时,学生却发现不能分解了,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纠正了学生的思维错误的同时,让学生总结正确分组的依据,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就是牢靠的。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感受到了体验教学给我的学生带来的好处。首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了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我在讲《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了“先观察再猜想最后验证”的数学思想,当我讲到正方形时,我让学生考虑如何用图形来验证测想,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做选择题时有意识进行猜想。最后,学生的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通过尝试让学生体验性学习,我有了一定的收获,在某种程度上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对于什么样的知识需要学生体验获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也不能对接受式学习全盘否定,有些知识还需要接受式学习。另外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在体验性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尽可能能力参与到体验性学习中,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自信。这也是我们共同要达到的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4
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政通路小学凉快的二七区六名工程推进年名学科建设暨第二届陇西小学美乐爱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首次领会了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花甲老人的教学风采,使在场的所有人为之赞美。他们用毕生的教学记忆验证了语文课究竟该怎么样上?给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指名了努力的方向。
作文教学向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大哥难,老师可不能教,学生可不能写,如何办呢?贾老师说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教学生识字,积存词汇,掌握各种句型句式,熟悉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并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的能力,即:听、说、读、写。
阅读课上,要有十脚的语文味。要说字、词、句、篇,要练听、说、读、写,别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更要说作者是用哪些词汇和句子来描写事物的等等。课要做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课堂别真实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朴实,是教师的教风的具体体现,课要上得实在、朴素,让学生确实有所得,别要玩花样,别要追求剧场效果,别要哗众取宠,表现自己。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服务学生,,淡化自己,甘当绿叶;扎实,是教学目标要降到实处,要关注每一具学生,让每一具孩子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贾老师虽已有73岁高龄,可他能将3000多字的`课文背得共瓜烂熟,使我们这些连上课都得带着教案的年轻老师脸红,他给我们提了一具必须达到的要求:所教学的每篇课文必须背下来。惟独如此,我们才干灵便地、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干关注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贾老师的话向来在我耳边回荡。
为自己说一句:努力吧!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5
初中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教学内容的加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批后进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探索后进生的转化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面对后进生我们不能放弃,只能转化。后进生并不是智商低,而大多数是因为后天因素造成的。所以,只要经过教师耐心细致教育转化,是完全可以转变为好学生的。
下面就本人在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转化数学后进生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们磋商。
一、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各种习惯不佳,经常会受到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责备,心理负担较重,非常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果教师再用鄙视的眼神、嫌弃的态度、烦心的话语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不到生活的温暖,必将滋生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将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困难,甚至会扼杀一代人才。如果教师能经常注意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找他们谈心;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感到生活温暖,感到自己不是弃儿,感到身边有很多人在关注他们,希望他们成才,从而从心灵深处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毅力。其次要为后进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及时体会到努力的成果、劳动的甘甜,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必然能获得成功。
二、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能增加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是学习最佳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们的思维将会更积极,更有效。抓住了这一点,对转化后进生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后进生由于认知前提差、思维能力差、计算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可能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如:可通过填空、改错、判断等变式练习的方法,使后进生得以接受;讲课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或多媒体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对后进生要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态度要诚恳、亲切,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在诚心诚意帮助他们,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特别要注意发现后进生的进步点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点燃后进生心灵奋发学习的火花。
三、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处在“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境地。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的教学中,共同要求是会列方程解应用题,不同的是,对优等生出一些思维要求高的应用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能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对中等生出一般性的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对后进生可通过让学生读题填空的形式,帮助他们找出题中的数学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①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给后进生说话的机会。
②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对后进生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对回答问题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树立信心,逐步提高练习的质量。
③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题优等生完成,B组题有中等生完成,C组题由后进生完成。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将班上的优等生与后进生结成对子,以“优”带“弱”。让优等生当后进生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后进生,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提高了后进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发奋学习。
四、改进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后进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全面,练习、作业和测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要做好分类统计、分类辅导,对共同性的问题,编制习题反复练习。课堂上可通过填空、选择、判断、改错等形式进一步查漏补缺。单元复习时还要根据后进生出现的错误重点测试,使后进生对每一单元知识都能牢固掌握。
后进生运算能力差、记忆能力差、公式、法则掌握不牢。每次测试后,都要分类统计他们因计算错误或应用公式法则不当所失去的分数。用事实促使他们醒悟,加强对公式、法则的掌握。培养他们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重视方法和技巧的点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解题思路和方法,适当安排一些计算方法的对比练习。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鼓励后进生大胆思维,开拓创新,使他们体会到解题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灵活多变的教法。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要随时总结经验,及时改变教法,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6
转眼间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本学期我支教到兵营中心学校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不断研究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生情况
九年级上期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学生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本届九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数学的能力相对较弱,且班级两极分化还很严重。到目前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今后还应该在这方面多多研究。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备好课。本学期我每一节课前都认真了解学生情况,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把握好的基础上,及时的补充他们的`缺陷,知道应补充哪些知识,怎样才能教会他们。
2、在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语言简炼,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准备多媒体资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做好潜能生辅导工作。初中阶段的潜能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做到了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这一部分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期末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1、尽量让学生多练,加强解题过程训练。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我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为预防错误的发生,我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
(1)审题能力差;
(2)分析能力差;
(3)缺少创新思维。
并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单独辅导,效果较好。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种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达到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我抓住典型加以评述,效果很好。
四、自我提高
本学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了部分材料。
在本学期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岗位练功,在教学中,重视研究新情况下如何教学的问题。并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几本教育教学著作并做了学习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学习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
总之,初三上学期是中考前重要的教学阶段,也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初中数学的一个阶段,是学生成绩迅速伪降低、稳定、提高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坚持一个都不放弃,这也是我校十年来所坚持的。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7
数学很多学生中的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些学生怕学数学,甚至厌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成长起来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不怕,甚至喜欢数学?如何使数学课堂能够充满活力呢?下面来谈一下我对这方面的体会。
我所在的学校是桦甸市第五中学,它处在县城的郊区,到我们学校来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或者是郊区菜民的孩子等,可想而知他们的家长的文化程度和认识水平。这些学生从小在学习时大多数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学习时得不到家长的较严格督促和指导,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也基本得不到有效帮助,在面对挫折时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疏导和鼓励。
1、在我的班级的学生中我调查过他们的家庭情况,由于父母工作不顺利、家庭其他问题等原因,家长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失败简单以责骂甚至拳脚对待,或者不管不问,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2、我是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对教材把握和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还常常处于“教材是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有时我们把数学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割裂开来,鲜活的数学异化成了纯粹的符号系统,成了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另一抽象的世界。这也是学生感觉数学枯燥无味的一大原因。
3、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单一的接受式教学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学习是那样的单调,呆板,毫无乐趣。对于学生的家庭现状我无力去改变,唯一我能做的是改变我的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的要求。于是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去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创设更多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下是我的自身见解:
1、创设有效情景,引入课题,在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教数学代数式是我采用了如下方法:测量自己未来身高,首先我先问我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未来身高吗?他们听后一起说:“想”。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公式,了两个公式,男孩成人身高:(X+Y)/2*1.08,女孩成人身高:(0.923X+Y)/2。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学生都怀着提到的兴趣,以极快的速度计算着,很快,每个学生的预测身高都出来了,他们兴奋地互相报着,带着惊奇的表情,有个男生脱口而出:“哇!我能长到一米八五!”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讲着:“每位同学求出的这个数值,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刚才大家用自己的父母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学生恍然,而且印象深刻。这样的例子能举很多,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知识,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在课堂教学中,多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之中去发展智力,提高数学能力。
《平行四边形》是八年级下的重要内容,它是初中阶段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其中有平行四边形、巨星、菱形正方形。在此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当然直接告诉学生它们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然后死记硬背也能让学生进行论证推理,这样的教学也容易简单的多,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暂时的,不持久的。例如,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制作一个菱形通过观察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菱形有哪些特别的性质呢?,让学生从边、角、对角线猜测,,然后再验证同学所作的猜测,整个过程始终让学生交流、到黑板前板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把握有实际理解何感受,由于这样的授课方式,在我讲到《矩形》这一节课时,学生已经学会了“观察——猜测——验证”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产生有一个直观、清醒的知识体验过程,虽然我从没让学生默写背诵过这些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但是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却在学生心里烙下了印。
3、创设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直观的数学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活动、操作的平台,具体做法是,把数学问题设计成“动手操作题”。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时,先设疑: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全等三角形纸片拿出来,利用手中的三角形纸片都能够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的学生拼出了矩形,有的学生拼出了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拼出了菱形,这时就可以给出我们学习的平行西边性的课题。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讲解菱形、正方形、梯形这几节内容时,由于我们之前做过拼图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掌握非常好,在平时测试考试中很少同学在平行四边形的证明题上出错。借助于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换位思考,体验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感受中明白自己思维的误区,从而强化对正确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想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总会与教师的愿望有所偏差,那么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体会与感悟,从而选择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例如:我在上《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时,我想让同学理解,判断正确分组的依据是:产生新的公因式或能继续用其他方法分解下去,但是同学的理解却不是这样,比如分解因式6k2+9km—6mn—4kn,我想教会学生此题的分组方法可以是一、二项一组,三、四项一组,或者一、四项一组,二、三项一组,但是此时有部分同学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一、三项一组,二、四项一组也行,我这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分组方式不好,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板演了他们的做法,当要继续往下分解时,学生却发现不能分解了,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纠正了学生的思维错误的同时,让学生总结正确分组的依据,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就是牢靠的。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感受到了体验教学给我的学生带来的好处。首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了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我在讲《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了“先观察再猜想最后验证”的数学思想,当我讲到正方形时,我让学生考虑如何用图形来验证测想,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做选择题时有意识进行猜想。最后,学生的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通过尝试让学生体验性学习,我有了一定的收获,在某种程度上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对于什么样的知识需要学生体验获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也不能对接受式学习全盘否定,有些知识还需要接受式学习。另外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在体验性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尽可能能力参与到体验性学习中,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自信。这也是我们共同要达到的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8
xx年4月11日至4月13日,我有幸参加xx“绿城之春”全国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观摩了天津市新华中学李庆老师、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杨如群老师上同课异构研究课及南宁市邕武路学校数学教师团队分别展示一节“MS—EEPO”有效教育学生学习方式训练课、一节初中数学“MS—EEPO”有效教育平台互动方式研究课,收益颇多。
通过南宁市邕武路学校数学教师团队的说课,上课和议课等展示“MS—EEPO”有效教育校本教研新文化,知道有效教育最常用的是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两种。根据这两种课型,教师能否交出主动权,是传统课型和新课型的分水岭,只有交得出主动权,才可能形成互动—主动—能动的局面。基于这样的理念,评课有多种方法,但传统的评课方法由于要面面俱到,虽然评课者和被评者都很累,却往往评不到点子上。有效教育的项目性评价和经典性评价两种方法。前一种评价是从知识点或关键点的强化次数、流程、梯度,以及听看讲想做和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的水平、主体互动的水平几方面进行评价,后一种评价是以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指标进行点评,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多年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师与生、生与生、教材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一节课。”这些问题困惑着许多教师,参加xx“绿城之春”全国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在许多方面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我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参加这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理念
传统的教学更多的强调时间加汗水的收益,作为教师要有国际视野,有科学的教育观,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科学,具有先进性和大众化。要大胆创新,要改变落后的现象,继承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学会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条线上耕耘。博采众长,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我所用。
二、功能化操作
为期两天的观摩研讨中,章建跃教授是对其中几节课进行了互动对话释疑中点评,其中提到了教育的经典性评价、单要素评价、流程性评价、项目性评价和学科性评价。如经典性评价“第六种教学方式”(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前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的体现。而这六点也是教师做一节课的评价标准。既以“第六种教学方式”(知1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六个指标备课,也可以以这六个指标评课,为教师指明目标,而这样的目标是适应与任何学科的,教师可以结合课型的特点选择任何一种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灵活运用。
三、有效调控
在两天的观摩中,大家听到最多的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约定”。说它熟悉是因为这个“约定”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每天都用的教学要求。说它陌生是因为在MS教学方式中,师生对约定运用更广阔,学生们在与教师的约定中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激发。例如,认为他说得对请伸直拇指和食指表示赞,错就把两个食指交叉举起来;掌心向着老师表示同意,反之表示反对;当你要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要尽量的地面向更多的同学等等。因为有了有效的调控,就可以更全面、高效、快速地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可以变着花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避免了我们平时在课堂上的能放不能收的吵闹现象。
总之,在MS—EEPO教学实践中除了要注重专家引领和理论指导,更要强调一线工作经验的交流分享,选择MS—EEPO实验的教师代表必须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避免“花架子”、走形式,以使教育实践更具实效。通过聆听讲座,使我们体会到“三性(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三动(互动、主动、能动)”教育思想的前瞻性;通过教学观摩,让我感受到MS—EEPO的引进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与灵气以及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学生们在互动中,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极大的激发。MS-EEPO给与会教师许多新鲜的名词、崭新的理念、值得深思的方法与策略,而这些不是一两天培训能领悟的,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9
今年我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面临中考,面对学生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很大。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所有的练习都进行了重新组合才让学生去做,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总复习工作
1、重视基础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非常关注对基础的夯实。因为只有基础搞扎实了,才能谈得上提高。哪怕是在中考前一天,我仍告诫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先把会做的都做好,而且要确保正确率,在此基础之上,再去钻研哪些自己一时做不上来的问题。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首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通过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并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
三、存在问题
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各种方法,也尽力去做了,但工作中仍有不少失误和不足之处。比如说:在对待学生时,耐心不足,尤其是到后期,对于一些学困生,更是缺少耐心和细心;还由于初三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只能尽量的去做到面向全体。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0
通过八年级数学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此外,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法制教育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二、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四、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五、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六、培养学生反思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七、多准备资料,认真备课,增强法制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时,通过函数的表达式及图像等知识,可渗透《环境保护法》、各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相关的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1
通过上一年的数学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下特针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探讨数学学法,以提高学生数学效率。
一、我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我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听、思、记、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
1、阅读能力差往往沿用小学学法,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像浮萍溅水,一摇即落。根本谈不上领会理解,当然更谈不上应变和应用了。这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听课方法差抓不住要点,听不入门,顾此失彼,精力分散,越听越玄,如听天书。如此恶性循环,厌学情绪自然而生,听课效率更为低下。
3、思维品质差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
4、识记方式单调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份少。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往往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去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不去弄清结论的来龙去脉,更不会数形结合,纵横联系,致使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5、畏难情绪严重一遇难题(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的题)便不问津,或互相抄袭,应付了事。
二、数学学法指导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导“读”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
①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传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
②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③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
2、开导“听”
数学教学中,首先应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把接收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达到同频共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
3、引导“思”
教学中,对学生思法的引导,应着力于以下四点:
①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
②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转化。
③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
④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便学生学会反思。
4、指导“写”
作业书写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须充分重视。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教学语言的解释,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如通过比较、区分和弄清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如“大于”与“小于”,“都不”与“不都”,“有一个”与“至少”等等。
要注意语言规范,这是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保证。其一,说法要规范。以利思考和表达的规范,如“在直线上顺次截取”,不能说成“在直线上截取”;其二,书写、作图要规范,如(x+5)千克,不能写成x+5千克。画图也要规范,直线要直,垂线要垂,锐角要锐,不能乱来。
总之,我在教学中尽力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克服学生在“读、听、思、记、写”等方面的缺陷,创设正迁移条件,矫正学生学习障碍;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争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益。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2
转眼间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本学期我支教到兵营中心学校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不断研究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生情况
九年级上期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学生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本届九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数学的能力相对较弱,且班级两极分化还很严重。到目前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今后还应该在这方面多多研究。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备好课。本学期我每一节课前都认真了解学生情况,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把握好的基础上,及时的补充他们的缺陷,知道应补充哪些知识,怎样才能教会他们。
2、在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语言简炼,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准备多媒体资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做好潜能生辅导工作。初中阶段的潜能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做到了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这一部分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期末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1、尽量让学生多练,加强解题过程训练。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我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为预防错误的发生,我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
(1)审题能力差;
(2)分析能力差;
(3)缺少创新思维。
并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单独辅导,效果较好。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种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达到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我抓住典型加以评述,效果很好。
四、自我提高
本学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了部分材料。
在本学期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岗位练功,在教学中,重视研究新情况下如何教学的问题。并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几本教育教学著作并做了学习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学习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
总之,初三上学期是中考前重要的教学阶段,也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初中数学的一个阶段,是学生成绩迅速伪降低、稳定、提高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坚持一个都不放弃,这也是我校十年来所坚持的。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3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情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当然,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受课时的限制,因此,需要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先作一些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4
xx年11月13日、14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滁州天长、淮北、合肥、芜湖、亳州、黄山等市的小学数学优质课。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观摩课,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感受颇多,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和思维,许多疑问也在专家那里得到了解决。
合肥市曙宏小学方义伦老师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别具特色。让我知道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样上(幽默的语言、轻松的活动、自由的回答)。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那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无一不在的让人耳目一新。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这节课的最好的评价。是呀,要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真正地想要学习,真正的想要跟随老师进入那奇妙的知识殿堂。反思我的课堂往往都偏爱严谨、简明,即使探究活动总也免不了一板一眼,轻松快乐的学习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奢望和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吴正宪老师曾经指出: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方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孩子,这节课使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至半功倍的成效。
马鞍上市和平楼小学罗德寿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简洁、流畅、自然、有趣,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罗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取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回归到生活中去,自然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还有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汤国英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芜湖市北塘小学赵丽娟老师的《奇妙的图形》以及广德县兴华小学黄玉凤老师的《数图形的学问》这几节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学习方法上,渗透了数学思想,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艺术。所谓猜想是数学研究的第一步,观察是数学常用的方法,这几节课都不同侧重的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何进行有序思考。例如,《奇妙的图形》一课,让学生先大胆猜想,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接着,让学生用观察法验证猜想,最后利用图形摆一摆、铺一铺,检验猜想是否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方法,利用算、画、摆、连线、定位、分类等,让学生进行有序列举,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两天学习,共听了9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反思我的教学,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它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于是整天围着学生转,课内效益不高,就利用课外补,花了大量时间,出现了学生累我更累的局面。反思我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经验。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5
转眼间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本学期我支教到兵营中心学校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不断研究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生情况
九年级上期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学生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本届九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数学的能力相对较弱,且班级两极分化还很严重。到目前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今后还应该在这方面多多研究。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备好课。本学期我每一节课前都认真了解学生情况,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把握好的基础上,及时的补充他们的缺陷,知道应补充哪些知识,怎样才能教会他们。
2、在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语言简炼,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准备多媒体资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做好潜能生辅导工作。初中阶段的潜能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做到了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这一部分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期末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1、尽量让学生多练,加强解题过程训练。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我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为预防错误的发生,我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
(1)审题能力差;
(2)分析能力差;
(3)缺少创新思维。
并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单独辅导,效果较好。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种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达到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我抓住典型加以评述,效果很好。
四、自我提高
本学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了部分材料。
在本学期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岗位练功,在教学中,重视研究新情况下如何教学的问题。并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几本教育教学著作并做了学习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学习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
总之,初三上学期是中考前重要的教学阶段,也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初中数学的一个阶段,是学生成绩迅速伪降低、稳定、提高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坚持一个都不放弃,这也是我校十年来所坚持的。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6
作为一名小学的普通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每一节课变的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学生都乐于学习是我所追求的目标。那么,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使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滥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使它很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使用就成为我们广大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简单谈一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在最关键的地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究。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例二时:“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汽车通过绿化带时噪音可以降低,小汽车发出的声音是80分贝,那么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演示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绿化带的情境,学生在实景中来体验问题,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利用电教媒体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如何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课堂教学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如今的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改变了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本教案的现状。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期第四单元有个思考问题:“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的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直观认识,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电教媒体提供多层次的练习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只有精心安排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电教媒体安排大容量的、形式多变的练习,不仅省时,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练习的有效性,不失为教师的第一选择。
虽然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的模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使用中发现它毕竟存在有一些问题。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当我们尝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就会在一些课堂上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来进行教学活动,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任何教学的辅助手段都是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其他媒体或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一些常规的如投影、幻灯的静态展示功能和实景放大功能也不可忽视。特别是教具和学具的实物触摸感受和空间结构功能更是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还有就是数学课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多媒体来教学,如果强用的话则会使效果适得其反。例如: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5个蓝球,一次至少摸几个球能保证有两个是同色的?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亲自去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然后得出结论。而用了多媒体就无法实现这一动手过程。因而,教师需要根据课型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合理去选用教学方法,不要一味的为追求课堂的华丽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二、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为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也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如在学生学习重量单位时,单靠教师去讲,学生通过多媒体去观察都不足以使学生充分的感受重量的实际含义。那么,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角等几何图形时,才能让学生真正触摸、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和物体的角与图片之间的差别。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再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多媒体在设计缺乏针对性
毫无疑问,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然而,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某位老师在讲授轴对称时,给学生出现了一组组美丽的轴对称画面,但是却插入了“最炫民族风”这首音乐,结果可想而知,教育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好电教媒体,会使我们的课更加生动、精彩,也必然为学生所接受。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7
在形式上,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
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来说,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无论是从思想上,形式上或者学习方法上,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都有着很大的差别。那么初一学生在学习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在思想上,要培养学生的数学严谨性.往往有许多初一学生不注重数学的严密性,以为找到了正确答案就行了,而不顾及计算或说理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坏的习惯,对以后数学的学习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影响。严谨性是数学理论的基本特点,要求数学的结论表述必须准确,精练,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步步有据,处处符合推理要求。考虑到初一学生理解能力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适当降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严谨性的要求,但必须保证学生对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在形式上,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在小学,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少,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科目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大,进度快。这也使初一新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利于更快的适应初数的学习。
再次,在学习方法上,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的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讲细,只能讲一些具体有典型性的题目,因此,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教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然而,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对于预习,复习及总结和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最后我认为学习的第一任老师是兴趣,有人认为要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我想只要孩子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事,那么自然会感兴趣,所以我们还是要把前面的三项工作做好,这才是重中之重。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8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两个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本学期本人共制作多媒体课件30个),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2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本人参加省级教研课题“开放性问题学习的研究”的子课题及县级课题开放性教学课型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本次期末考试,我所带班成绩相对其它平行班而言,有一定的差距,本人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没有时时抓在手上。
4、教学中投入不够,没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学生。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6、群体育人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加是要加强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共同解决所任班级班风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9
很荣幸能够在4月23日参加海南省20xx年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六年的教师,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我既紧张又兴奋。这次评比活动使我使我对于教学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感觉从中受益颇丰,在此仅简要总结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希望能以这次评比为契机使我今后的教学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这次评比活动我最重要的目地是锻炼自已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参加这次评比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各市县的优秀教师,通过笔试后的短暂交流我就发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是我今后工作中要着力加强的方面。
这次评比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所有教师的课堂实录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出来,这无疑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小疏忽和漏洞都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全省教师的面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我想,一位青年教师想要迅速成长,能够得到这么专家和老师的点评,必将是受益终生的宝贵经历。同时也正是能过网络平台,我才有机会反复观摩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题,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下面我把这次评比活动中教师们展现出来的教学特色同时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总结如下:
1、教态:端庄、大方、从容,衣着得体,情绪积极是这次大赛所有教师都能表现出的良好外在形象。从这点可以看出教师对大赛的重视及良好的自身素质。
2、口头语言表达:表达准确,语言简洁流畅,逻辑严密,更为可贵的是大部分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性,抑扬顿挫、激情洋溢,体现出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
3、体态语言:即肢体语言和表情。参赛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眼神、表情、动作在他们身上很自然的流露,同时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使听课者忘记了时间、不厌其烦地听了一节又一节课。
如果说以上几点都是教师外在素质的表现,那么,通过教学技术和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以及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等则进一步体现出参赛教师的内在素质和风采。
4、教学技术:在这次大赛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关注和利用,参赛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教学的运用尤为精彩。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体现了“选择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了形式主义,促进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5、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基于对本次大赛的高度重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各位参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做到了“准确与深刻”,对各项技能的具体要求体现的尤为明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做到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同时也体现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教书育人”的教学原则。
6、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平等、崇尚民主自由的观念;注重师生互动、双向沟通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学生体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质疑、求索、创新;适时使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用绿色语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通过这次大赛,自己长了见识,加深了对新课改的理解,进一步增进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的责任和感情;而收获最大的还是从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信心,也发现了不足,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热情。希望各位教师亦能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方面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名成功的人民教师。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0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一切的事情都要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当然,我们的工作也不例外。新学处,学校已经向大家宣布了各项工作安排,大家也都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迎接着全新的挑战!
有时我觉得工作就像是在战斗,自己就像是一名斗志昂扬的战士,“时刻准备着!”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我正努力做到最好,这是对自己负责,同时更是对孩子们负责。要知道,我们担负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好学,上好课,要铭记于心。
通过开学一个月来的'努力,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还是知识的积累方面,都由最初的不稳定性到现在的教学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一点点的改进。例如: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学期我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在这方面失分过多。
因此,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就充分地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下课堂的几个重要环节,其中就包括课前准备环节--计算题的练习。课前五分钟,同学们迅速将老师事先布置好的计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节课都如此,持之以恒,师生共同努力,我想时间长了,肯定能见成效。
本学期,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数学中的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必要的工具。一旦丢掉了计算,数学课上讲的再精彩,孩子们仍不过是张白纸。因此,我会继续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积累,并且付诸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1
今年我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面临中考,面对学生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很大。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所有的练习都进行了重新组合才让学生去做,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总复习工作
1、重视基础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非常关注对基础的夯实。因为只有基础搞扎实了,才能谈得上提高。哪怕是在中考前一天,我仍告诫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先把会做的都做好,而且要确保正确率,在此基础之上,再去钻研哪些自己一时做不上来的问题。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首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通过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并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
三、存在问题
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各种方法,也尽力去做了,但工作中仍有不少失误和不足之处。比如说:在对待学生时,耐心不足,尤其是到后期,对于一些学困生,更是缺少耐心和细心;还由于初三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只能尽量的去做到面向全体。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2
今年我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面临中考,面对学生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很大。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所有的练习都进行了重新组合才让学生去做,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总复习工作
1、重视基础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非常关注对基础的夯实。因为只有基础搞扎实了,才能谈得上提高。哪怕是在中考前一天,我仍告诫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先把会做的都做好,而且要确保正确率,在此基础之上,再去钻研哪些自己一时做不上来的问题。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首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通过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并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
三、存在问题
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各种方法,也尽力去做了,但工作中仍有不少失误和不足之处。比如说:在对待学生时,耐心不足,尤其是到后期,对于一些学困生,更是缺少耐心和细心;还由于初三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只能尽量的去做到面向全体。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3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
但是学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篇文章,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6、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最后再说课堂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4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两个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本学期本人共制作多媒体课件30个),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2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本人参加省级教研课题“开放性问题学习的研究”的子课题及县级课题开放性教学课型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本次期末考试,我所带班成绩相对其它平行班而言,有一定的差距,本人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没有时时抓在手上。
4、教学中投入不够,没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学生。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6、群体育人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加是要加强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共同解决所任班级班风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5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学习上开始面临较大的压力,数学的学习更是与小学完全不同,一节课听不懂,一节课没跟上,就很有可能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因为初中课程相对紧,不像小学,能有较多时间一直重复某些问题,因此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性的指导,这对学生后面三年的数学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针对初一学生)。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学生在小学基本没有预习的习惯,课程的深入需要他们学会预习,但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教材的内容;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学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然后学会带着问题来听课,也就是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要学两遍。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初中生往往对课程增多以及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常会发生顾此失彼、精力分散的现象,从而导致听课效率明显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新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分析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听好课后小结。从而尽量提高听课效率,争取由“听”变为“会听”。
3、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比较强,遇到问题不懂自己去想,因此会出现回去作为思考的问题不当作作业,反正老师也查不到,课堂上更是,碰到稍难的题目基本班上鸦雀无声。对此,老师就得善于鼓励,善于引导,使学生会从问题情境出发,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盘根究底的思考习惯,这当然得有耐心,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得出来的;另外,数学问题比较活,开展变式训练也很重要,因此得慢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还有就是,可以在教学中多叫几位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解题,用方法的优劣有时也可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会反思。而教师也可特意在课堂上多留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知识的转折处、问题的疑难处、矛盾的解决处、真理的探索处进行思考,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4、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初中的知识内容多而繁,类似点较多,学生记忆起来有时会比较困难,或者有时记住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相对少,这永远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得重视对学生的记忆方法指导。在教学中,有时就得适当总结得出自己的一些“土”办法,就是编一些好记的话,如对称问题,总结为:x轴对称x不变,y轴对称y不变,原点对称都变;又如,x轴上的点有x没y,故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有y没x,故横坐标为零等,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琅琅上口,碰到有关问题,用上口诀基本可以自行解决。
5、指导学生学会问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部分的学生还不敢来请教老师,大都是同学之间解决,因而会出现作业不会,借来同学的作业进行“参考”,最后却变相为“抄”,因为反正是懂了,做法还不都一样。但是问老师,就完全不同了,老师可以教给他们解题思路,引导他们看出自己作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才会有进步。因此学会问问题很重要,千万不要把自己憋着,让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否则一定会导致知识的不连贯,从而使成绩下降。
6、指导学生学会课后复习巩固
现在的学生自觉性还不够,对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很多都是应付,只是完成而已,为了交作业而做作业,不管质量如何,给家长的交待也是“作业做完了”,因此哪天若没作业,他们就会高呼万岁。鉴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去进行必要的复习更不用说了。如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每天做好课堂笔记,做作业前先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课程的重难点,回忆老师上课时讲授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必要的公式、定理,然后再去独立完成作业,并尽量注意解题的规范、条理的清晰。特别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了几何后,对几何语言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很不到位,正确的推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加强,常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这很正常,但需引导,入门以后,学生将会觉得很轻松。还有就是各种考试的复习,主要得教学生看书看笔记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看做过的练习,熟悉课本知识的重难点,会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做些适当的各类型的习题,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达到知识间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6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通过平时的教学实验,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受教材的限制,而是以教材为平台有效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对于数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必须得到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是一个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
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另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本身应举止庄重、文雅。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多用礼貌用语。教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7
教育也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的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今年我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面临中考,面对学生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很大。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所有的练习都进行了重新组合才让学生去做,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总复习工作
1、重视基础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非常关注对基础的夯实。因为只有基础搞扎实了,才能谈得上提高。哪怕是在中考前一天,我仍告诫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先把会做的都做好,而且要确保正确率,在此基础之上,再去钻研哪些自己一时做不上来的问题。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首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通过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并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
三、存在问题
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各种方法,也尽力去做了,但工作中仍有不少失误和不足之处。比如说:在对待学生时,耐心不足,尤其是到后期,对于一些学困生,更是缺少耐心和细心;还由于初三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只能尽量的去做到面向全体。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8
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是这样设置教学情景的,将“有理数的乘方”的“读一读”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安排在新课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在等待着教师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等我们学了这一节的内容后,大家自然就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五.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对“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近几年来在各市中考中突出的体现是:题目新,阅读量大,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而这类问题又恰恰是学生难于掌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大胆的尝试,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9
作为一名小学的普通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每一节课变的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学生都乐于学习是我所追求的目标。那么,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使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滥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使它很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使用就成为我们广大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简单谈一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在最关键的地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究。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例二时:“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汽车通过绿化带时噪音可以降低,小汽车发出的声音是80分贝,那么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演示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绿化带的情境,学生在实景中来体验问题,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利用电教媒体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如何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课堂教学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如今的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改变了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本教案的现状。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期第四单元有个思考问题:“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的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直观认识,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电教媒体提供多层次的练习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只有精心安排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电教媒体安排大容量的、形式多变的练习,不仅省时,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练习的有效性,不失为教师的第一选择。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0
"数学 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 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 ”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 。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 方案 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 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习 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 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中考 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 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习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1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中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习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再次,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初中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中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2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科学,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 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
对于概率的'研究,在教学中多结合实例,让学生亲自经历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自己的猜测进行比较。例如在进行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教学时,我要同学们事先准备好四张不同花色的扑克牌,游戏规则是两个人玩牌,将牌洗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两张,如果花色相同算第一个人赢,不同算第二个人赢,两个人赢的概率相同吗?如果你认为不相同,哪个概率更大些呢?它们的概率各是多大呢?开始同学们大多都说概率相同,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说不同。此时我并没有对他们的结果做出判断,而是开始做游戏,并强调游戏的随机性,把全班分成十二个小组,每个小组做二十次,记录下实验结果并填入表中,根据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得到两个人赢的次数,从而得到两个人赢的频率,由统计的结果来判断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所有的等可能结果,用列表法展示出来,这时学生们就明白了它们的概率为何不同。
所以,初中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强化计算,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知、体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3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一切的事情都要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当然,我们的工作也不例外。新学处,学校已经向大家宣布了各项工作安排,大家也都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迎接着全新的挑战!
有时我觉得工作就像是在战斗,自己就像是一名斗志昂扬的战士,“时刻准备着!”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我正努力做到最好,这是对自己负责,同时更是对孩子们负责。要知道,我们担负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好学,上好课,要铭记于心。
通过开学一个月来的努力,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还是知识的积累方面,都由最初的不稳定性到现在的教学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一点点的改进。例如: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学期我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在这方面失分过多。
因此,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就充分地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下课堂的几个重要环节,其中就包括课前准备环节--计算题的练习。课前五分钟,同学们迅速将老师事先布置好的计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节课都如此,持之以恒,师生共同努力,我想时间长了,肯定能见成效。
本学期,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数学中的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必要的工具。一旦丢掉了计算,数学课上讲的再精彩,孩子们仍不过是张白纸。因此,我会继续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积累,并且付诸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4
一、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其实,新教材的内容更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难点,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看书探究,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更要讲得精,更要善于引导,放手之前要先看学生的水平如何。比如现在我教的有两个ab班的学生,a班的同学很活跃,设置问题就不能太放手否则课堂就会成为菜市场,毫无章法;而b班的学生比较安静,我们得让他们有话讲,适当地设置幽默环节否则课堂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比较理想的教法是老师一定要担好引导者的职责,引导思维活跃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而对于沉闷的课堂,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经常采用各种提问方式去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成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爱心只是是作好称职老师教好书的前提。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要作一个好老师,不仅要能得学生心,还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识上都应该让学生佩服,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才会甘心听从你的教导,才会喜欢上你的课。老师对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做到,比如学生那里收缴到的一些小物品,一定要在承诺的时间内归还,否则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对老师没有信任感后,无论你实施的什么制度和提出的建议,学生会容易产生抵抗情绪,管理和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
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
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我们都能尽在掌握。上课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我经常让学生做到三动既多动脑、动口,动笔,拿着笔上课,改掉部分学生把手放在口袋里上课的不良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违纪,应亲自参与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给班主任,否则威信只会建立在班主任那里,次数多了,学生只会厌烦你。
四、学生的作业检查要落实
除了每天上交的作业纸作业以外,对于练习册和一些辅导作业,检查任务就交给小组长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确定小组长,由小组长来检查,小组长的作业由科代表来检查。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5
初中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教学内容的加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批后进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探索后进生的转化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面对后进生我们不能放弃,只能转化。后进生并不是智商低,而大多数是因为后天因素造成的。所以,只要经过教师耐心细致教育转化,是完全可以转变为好学生的。
下面就本人在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转化数学后进生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们磋商。
一、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各种习惯不佳,经常会受到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责备,心理负担较重,非常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果教师再用鄙视的眼神、嫌弃的态度、烦心的话语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不到生活的温暖,必将滋生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将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困难,甚至会扼杀一代人才。如果教师能经常注意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找他们谈心;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感到生活温暖,感到自己不是弃儿,感到身边有很多人在关注他们,希望他们成才,从而从心灵深处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毅力。其次要为后进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及时体会到努力的成果、劳动的甘甜,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必然能获得成功。
二、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能增加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是学习最佳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们的思维将会更积极,更有效。抓住了这一点,对转化后进生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后进生由于认知前提差、思维能力差、计算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可能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如:可通过填空、改错、判断等变式练习的方法,使后进生得以接受;讲课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或多媒体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对后进生要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态度要诚恳、亲切,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在诚心诚意帮助他们,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特别要注意发现后进生的进步点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点燃后进生心灵奋发学习的火花。
三、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处在“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境地。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的教学中,共同要求是会列方程解应用题,不同的是,对优等生出一些思维要求高的应用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能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对中等生出一般性的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对后进生可通过让学生读题填空的形式,帮助他们找出题中的数学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①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给后进生说话的机会。
②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对后进生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对回答问题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树立信心,逐步提高练习的质量。
③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题优等生完成,B组题有中等生完成,C组题由后进生完成。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将班上的优等生与后进生结成对子,以“优”带“弱”。让优等生当后进生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后进生,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提高了后进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发奋学习。
四、改进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后进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全面,练习、作业和测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要做好分类统计、分类辅导,对共同性的问题,编制习题反复练习。课堂上可通过填空、选择、判断、改错等形式进一步查漏补缺。单元复习时还要根据后进生出现的错误重点测试,使后进生对每一单元知识都能牢固掌握。
后进生运算能力差、记忆能力差、公式、法则掌握不牢。每次测试后,都要分类统计他们因计算错误或应用公式法则不当所失去的分数。用事实促使他们醒悟,加强对公式、法则的掌握。培养他们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重视方法和技巧的点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解题思路和方法,适当安排一些计算方法的对比练习。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鼓励后进生大胆思维,开拓创新,使他们体会到解题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灵活多变的教法。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要随时总结经验,及时改变教法,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6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首先体现在驻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身上,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次,正如吴老师文中所言,课改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对“课标”做过许多的解读,但是进入到操作(教学实践)层面或环节时,可能很快就脱钩了。课标的实施出现了专家解读热后的断层器和真空期。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对《数学生活》不熟悉的话,参加这样的研修就会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减少,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采取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