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知远网整理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XX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XX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镇)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镇)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镇)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镇)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属学校所有186块)、乒乓球桌208张(属学校所有200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2

先进示范村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村以提升村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一二三四”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两种力量,着力三个方面,做到四个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攀升。

一、突出一个重点,大力兴建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我村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设施三条途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先后筹资——元对原村篮球场、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养老院1个,村卫生室1所,病床7张,建立幼儿园2所(私人)。同时加大了农村图书室、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宽带网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村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音响设备等群众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为我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凝聚两种力量,强力推动村委会与村民积极参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委会的大力推进。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经反复探讨,在如何发展我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制定了“两问”的具体行动措施。一是问需于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组深入全村村民之中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走访掌握和了解群众对文化需求情况、需要娱乐方式及村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县、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村民会等方式收集整理村民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定,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定。由于采取了两问的措施,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规定得到群众广泛的拥护,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村呈现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

三、着力三个方面,努力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下功夫

我村始终把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通过挖掘民间文化、积极培育村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村,以特色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文化活动丰富上,结合我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现实情况,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在三定四送(三定即:一是定期播放广播;二是定期开放图书室;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四送即:一是送文化下乡;二是送电影下乡;三是送演出文艺节目下乡;四是送科技知识下乡)的基础上,还坚持图书室书籍及时更新,每月组织群众看2场电影,举办专栏宣传新人新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得我村文化建设既有内容、形式,又具有精神实质,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

四、做到四个结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一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经济之上,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把村域经济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公路全部硬化;修建21处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71口;完善二级提灌站1座,整治山坪塘9口,农田综合整治1万亩;全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特色养殖,支持产业大户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长毛兔、生猪等特色养殖在我村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村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兴办企业。目前,我村已有××和××等企业13家。大力培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个体运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村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为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3

XX年我们文广站全体工作人员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五美新街”建设,本着文化强乡、经济强乡的目标,推动三大工程建设,较好地完成乡党委、政府和市局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站XX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文化工作方面

一、认真搞好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宣传工作

我站认真做好免费开放宣传工作。我站先后印制了免费开放宣传资料和传单,利用逢集人多优势,组织工作人员走向街头、村组,向全乡农民朋友宣传文化站免费开放具体内容和开放时间。

我站目前建有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室、乒乓球室、科技培训室、多功能厅、管理室等。我站免费开放具体内容有:免费提供书刊借阅、免费提供科普讲座服务、免费提供展览服务、免费观看影视播放和免费唱歌跳舞、免费提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免费提供乒乓球等体育健身服务、免费提供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校外文体活动、免费提供“民间故事”和“孝文化”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服务。

二、加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上级有关领导关心的问题,结合我乡实际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使我乡成为留守儿童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具体实施办法,确保活动能够有序展开。将上级配置及自己添购的图书和体育器材放到文化站和各村(社区),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娱乐提供方便。并及时建立管理制度、关爱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和体育器材使用制度,加强日常管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天,寒暑假增加开放时间。关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及身心健康。

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1、今年春节文化中心统一举办迎新晚会,请了几个乡村演出队和老年秧歌队。在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xx村第一届迎新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2、三八、五一、五四、六一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三八”国际妇女节积极开展:“拔河”比赛,“广场舞”比赛,“猜谜语”等活动。乡妇联表彰贤内助、好婆婆、好媳妇,并在乡及相关单位举办联欢会和茶话会。

3、七一期间,文化站举办了“歌声献给党”专题文艺晚会。乡党委、政府还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演出。

4、八一期间,文化站协助乡武装部举办国防知识讲座 、图片展等活动。

5、我乡认真搞好“文化下乡——走进村(社区)”和“文化下乡——走进库区移民”等系列文化活动,先后到xx村、溪口村、敬老院等单位,为他们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大餐。

6、我乡为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群众满意度, 10月11日至14日,在全乡掀起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形式新颖,效果突出,群众热情高涨,极大地提高全乡计生工作群众满意度。

四、努力搞好文物普查和非遗申报工作

1、今年我乡已经通过了《xx古墓》等文物普查上报工作。

2、自去年以来,我站积极配合市文化馆工作,相继完成了《山歌“孝文化”》、《篾匠手工艺制作》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五、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市场工作“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坚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管理,努力为全乡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我站先后举办了“绿色网吧”、“诚信游艺、诚信书店”等评选活动。今年我乡共组织相关检查六次,取缔了黑网吧和非法游戏室。与此同时,把保护未成年人作为重中之重。

一年以来,我站在上级有关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将继续把建设文化市场为己任,再接再厉,继续为建设和谐xx村贡献力量。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4

我局按照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实施意见(什农党组[]2号)文件的要求,采取“一三五”措施,创新载体,活化形式,整合资源,健全机制,深入推进廉政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一个机制”

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唐前卫,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殷萍为组长,市委组织部、农工委、党校、监察局、农业局、文化局、广电局、报社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并明确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牵头部门为市农业局,并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总结工作、通报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各镇和市级有关部门也成立了工作落实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通过努力,建立了有效的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运转机制。

二、创新“三个载体”

(一)制定“四个结合”“八个一”标准,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

“四个结合”:一是紧密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文化;二是紧密结合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管理;三是紧密结合农村“勤廉双优”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党建;四是紧密结合“乡风文明十进村”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八个一”标准:制定一个廉政文化年度工作计划、建设一个廉政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一支廉政文化宣传队、举办一场廉政文化文艺演出、设置一个廉政文化图书柜(角)、建立一个村(党)务公开栏、建立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栏、开展一次“两委”班子的述职述廉。全市确定1个村为德阳市级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红白镇柿子坪村)、15个村为市级示范点。市的“四个结合”“八个一”抓好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办要情》(.6.30)采用。

(二)办好反腐倡廉专栏

1.在电视台开通《廉政时空》栏目、在人民广播电台开通《行风热线》直播栏目,解决了很多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畅通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充分肯定。

2.市纪委监察局坚持办好《纪检监察信息》和《纪检监察信息参阅》。

3.全市16个“廉政文化进农村”试点村均设立了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栏。

(三)结合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廉政家访活动

一是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二是开展党员干部及家属的`廉洁教育,三是开展访贫问苦,四是化解矛盾纠纷。

三、搭建“五个平台”

(一)利用党课、会议、讲座及党校培训等,搭建课堂教育平台

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各类会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镇党委会、村组干部会、支部党员会、村民会等)、市长书记廉政党课、纪委书记廉政党课、党校教学计划及“十万农民大培训”的内容,做到开会有内容,讲授有计划,考试有题目。

(二)利用报刊杂志、教育读本、宣传资料、宣传栏等,搭建文字教育平台

利用“送图书杂志进村”向各村(社区)送图书杂志,各村(社区)设立廉政文化图书柜(角)、农民读报栏,各镇(街道)在试点村(社区)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栏。

(三)利用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搭建电化教育平台

在电视台开办《廉政时空》栏目、在人民广播电台开通《行风热线》直播栏目;利用“送戏剧电影进村”市纪委监察局、文化局送廉政电影、廉政文化会演进村;各村(社区)利用广播、党员电教设施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播放警示教育片及反映我市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的幻灯短片等。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5

按照团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活跃我乡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展示我乡农村青年精神风貌,营造文明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文化氛围,将我乡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引导我乡青年为全面建设和谐鸭暖做出贡献,鸭暖乡团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主题,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时代主题,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建设青年文化队伍为主要目标,创新和发展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普及推广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农村青年快乐过节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欢乐、祥和、喜庆、和谐的节日氛围,进一步开创农村青年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把甘肃建设成文化大省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领导,精心部署,为深入开展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提供保障

及时下发了《关于举办鸭暖乡20xx年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的通知》,召开各团支部团委负责人会议,对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团支部高度重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突出特色,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本届文化节活动作为展示我乡团员青年才华的.舞台,作为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文化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见实效。

三、突出特色、寓教于乐,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蓬勃开展

(一)针对农村青年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特点,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团乡委从农村青年的文化需求特点和乡村活动条件出发,既坚持传统,又因地制宜,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广泛动员青年参与到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中来。活动期间,结合当地实际,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和城市青年文艺工作者开展三下乡活动,开展文艺汇演、作品展览、文体大赛、医疗义诊、挂主题年画、贴时代春联等活动。充分利用节庆和群众集会,组织农村青年开展戏曲表演、歌舞演出、书画展示、体育比赛等趣味性强、群众参与广泛的活动,展现广大农村青年热爱家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发展家乡的情怀和风采。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参与活动农村青年达300人次以上。

(二)努力提高农村青年自身素质,扎实开展青年创业技能培训

团乡委围绕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和增收的中心任务,以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科技协作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各类培训教育专项行动,提高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依托乡村集市,举办青年科技大集,通过图片展览、播放录像、现场咨询、销售农用物资等方式,为农村青年提供科技、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

(三)送金融知识下乡,着力构建培养农村青年文化人才的工作机制

团乡委与乡信用社联动,通过广泛深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业务为主线,大力宣传普及存贷款、结算、银行卡、预防假X、抵制非法集资等农村金融知识,帮助农村青年群众提高金融风险意识、信用意识和使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

(四)以建设农村青年中心为依托,打响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的品牌。

团乡委把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与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实现青年组织、活动、阵地有机结合,辐射带动乡村青年文化活动整体活跃。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聚集社会力量,承接党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有关青年文化活动项目,开发和培育一批既能操作在手,又能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富有牵动性的特色文化项目,带动整个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五)把握政治主线,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开展陇原农村青年文化节,是我乡共青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精神,围绕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路线和方针,开展内容健康、活泼的主题活动,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代表了广大农村青年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陇原青年文化节活动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共青团各项的深入开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精神,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的长效机制,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服务新农村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开展下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地方民间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实际,紧密结合农村青年需求和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努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我们将通过以上活动,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一批优秀项目、一批文化名人,全面掀起农村青年文化活动的新高潮,体现我乡农村青年的良好风貌,展示我乡共青团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6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2000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2000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镇)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镇)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镇)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镇)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属学校所有186块)、乒乓球桌208张(属学校所有200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7

近年来,我村以提升村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一二三四”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两种力量,着力三个方面,做到四个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攀升。

一、突出一个重点,大力兴建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我村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设施三条途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先后筹资——元对原村篮球场、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养老院1个,村卫生室1所,病床7张,建立幼儿园2所(私人)。同时加大了农村图书室、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宽带网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村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音响设备等群众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为我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凝聚两种力量,强力推动村委会与村民积极参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委会的大力推进。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经反复探讨,在如何发展我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制定了“两问”的具体行动措施。一是问需于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组深入全村村民之中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走访掌握和了解群众对文化需求情况、需要娱乐方式及村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县、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村民会等方式收集整理村民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定,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定。由于采取了两问的措施,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规定得到群众广泛的拥护,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村呈现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

三、着力三个方面,努力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下功夫

我村始终把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通过挖掘民间文化、积极培育村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村,以特色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文化活动丰富上,结合我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现实情况,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在三定四送(三定即:一是定期播放广播;二是定期开放图书室;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四送即:一是送文化下乡;二是送电影下乡;三是送演出文艺节目下乡;四是送科技知识下乡)的基础上,还坚持图书室书籍及时更新,每月组织群众看2场电影,举办专栏宣传新人新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得我村文化建设既有内容、形式,又具有精神实质,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

四、做到四个结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一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经济之上,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把村域经济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公路全部硬化;修建21处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71口;完善二级提灌站1座,整治山坪塘9口,农田综合整治1万亩;全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特色养殖,支持产业大户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长毛兔、生猪等特色养殖在我村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村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兴办企业。目前,我村已有××和××等企业13家。大力培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个体运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村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为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8

先进示范村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村以提升村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一二三四”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两种力量,着力三个方面,做到四个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攀升。

一、突出一个重点,大力兴建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我村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设施三条途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先后筹资——元对原村篮球场、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养老院1个,村卫生室1所,病床7张,建立幼儿园2所(私人)。同时加大了农村图书室、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宽带网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村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音响设备等群众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为我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凝聚两种力量,强力推动村委会与村民积极参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委会的大力推进。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经反复探讨,在如何发展我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制定了“两问”的具体行动措施。一是问需于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组深入全村村民之中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走访掌握和了解群众对文化需求情况、需要娱乐方式及村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县、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村民会等方式收集整理村民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定,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定。由于采取了两问的措施,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规定得到群众广泛的拥护,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村呈现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

三、着力三个方面,努力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下功夫

我村始终把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通过挖掘民间文化、积极培育村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村,以特色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文化活动丰富上,结合我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现实情况,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在三定四送(三定即:一是定期播放广播;二是定期开放图书室;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四送即:一是送文化下乡;二是送电影下乡;三是送演出文艺节目下乡;四是送科技知识下乡)的基础上,还坚持图书室书籍及时更新,每月组织群众看2场电影,举办专栏宣传新人新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得我村文化建设既有内容、形式,又具有精神实质,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

四、做到四个结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一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经济之上,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把村域经济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公路全部硬化;修建21处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71口;完善二级提灌站1座,整治山坪塘9口,农田综合整治1万亩;全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特色养殖,支持产业大户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长毛兔、生猪等特色养殖在我村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村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兴办企业。目前,我村已有××和××等企业13家。大力培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个体运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村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为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9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

1、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2000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共有篮球场199块,乒乓桌208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农户86565户;乡村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2000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

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级每年每乡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乒乓球桌208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

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0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1、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2、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3、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1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

1、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2000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共有篮球场199块,乒乓桌208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农户86565户;乡村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2000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

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级每年每乡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乒乓球桌208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

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2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1、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2、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3、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3

先进示范村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村以提升村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一二三四”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两种力量,着力三个方面,做到四个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攀升。

一、突出一个重点,大力兴建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我村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设施三条途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先后筹资——元对原村篮球场、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养老院1个,村卫生室1所,病床7张,建立幼儿园2所(私人)。同时加大了农村图书室、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宽带网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村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音响设备等群众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为我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凝聚两种力量,强力推动村委会与村民积极参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委会的大力推进。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经反复探讨,在如何发展我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制定了“两问”的具体行动措施。一是问需于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组深入全村村民之中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走访掌握和了解群众对文化需求情况、需要娱乐方式及村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县、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村民会等方式收集整理村民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定,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定。由于采取了两问的措施,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规定得到群众广泛的拥护,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村呈现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

三、着力三个方面,努力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下功夫

我村始终把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通过挖掘民间文化、积极培育村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村,以特色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文化活动丰富上,结合我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现实情况,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在三定四送(三定即:一是定期播放广播;二是定期开放图书室;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四送即:一是送文化下乡;二是送电影下乡;三是送演出文艺节目下乡;四是送科技知识下乡)的基础上,还坚持图书室书籍及时更新,每月组织群众看2场电影,举办专栏宣传新人新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得我村文化建设既有内容、形式,又具有精神实质,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

四、做到四个结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一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经济之上,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把村域经济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公路全部硬化;修建21处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71口;完善二级提灌站1座,整治山坪塘9口,农田综合整治1万亩;全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特色养殖,支持产业大户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长毛兔、生猪等特色养殖在我村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村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兴办企业。目前,我村已有××和××等企业13家。大力培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个体运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村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为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4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XX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XX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镇)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镇)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镇)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镇)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属学校所有186块)、乒乓球桌208张(属学校所有200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