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数学听课心得体会(精选5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

3月17日,我与钱培丽老师一起参加了在太仓市新湖小学举行的“改进课堂,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主题研讨活动,活动中听取了新湖小学朱涛老师和金仓湖小学刘菊老师执教的《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很受启发。朱涛老师亲切细致,对学生循循善诱,刘菊老师大气温婉,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同课听了这两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两节课听后发现,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比如:朱涛老师在让学生探索规律时,学生在回答时,都会用“从左往右,从上到下,数怎样变化”这样标准的语言来表述,说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给孩子创设实践与观察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提供观察发现的时空,让学生在观察、发现、验证的过程中,得出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我们可以从数学知识、方法、应用、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重视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同时鞭策自己在教学道路上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

10月24日—27日,新城实验学校数学组分两组对年轻数学老师进行了达标课的听课验收。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马丽、于学帅老师做的尤其好。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在丛成美、魏红、杨乐乐、徐长宽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比较好。

通过听这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可以看出他们基本功扎实,教学素养高,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校的数学成绩肯定还会排在全镇前列。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

我有幸参加了五年内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暨评课交流活动,一共听了2节课,一节是 杜浩科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另一堂是胡妮妮老师的《三角形的分类》,他们的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收获颇丰。不仅领略了各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本人的几点收获。

一、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这是靠老师平时上课经验的积累,教师的基本功对上好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教学用具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杜老师在解析一个草坪中建路求面积的题目中,采用了自己制作的卡纸教具,直观又形象得把解题方法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明白为什么走道可以平移到最旁边,变成长方形,从而简便计算。

三、一材巧用。胡老师在猜一猜这是什么三角形中,用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来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把之前学习的'三角形分类进行了巩固。之后,胡老师给他加个条件,这是三角形中最大的角,那你能判断了吗?为什么?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这个三角形最大的一个角。最大的角是锐角的就是锐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钝角的就是钝角三角形”的结论。胡老师对这一材料进行了整合,巧妙地运用,使得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规律,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四、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两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胡妮妮老师的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五、在参加此交流活动前两天,非常凑巧地,我听了我校张珠凤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我把这两堂课进行了比较,发现各自有各自特点。主要有一下几点。

1、杜老师和张老师才用的教材有所区别。杜老师是采用北师大版,用了L型的组合图形求其面积。而张老师用的人教版第94页第二题求中队旗的面积来切入课题的。这两个材料都能很好体现组合图形面积求法的多样化。

2、杜老师和张老师都通过例题讲述了割补方法,都没系统性提到割补移。

3、杜老师采用的是分步列式,而张老师采用的是综合列式。我个人认为,分步列式更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理解做题步骤。但是,我觉得杜老师的分步列式还是可以简化些。例如把多边形分成2个梯形,直接可以写出第一个梯形面积和第二梯形面积的求法,不需要具体写出上底多少厘米。

听完课后的交流会中,杨老师的一句“让学生高兴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

让我颇有感触。联想到自己的教学经历,发现自己确实没做到那点。以后,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这块领域,也是值得我自己去深入探究,多多反省的一部分。很感谢杨老师这次组织的交流活动,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我自己能有多些收获。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xx月xx日,xx市小学数学“教坛新星”送教活动在xx县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看到三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着课堂教学艺术,倾听着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她们在开启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执教理念的启发。

一、导课要为教学服务

如xx老师精心设计的《认识周长》的导入,她是以xx和xx等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来引入话题,并使之贯穿于全课,以此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的向师性更强,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龙子湖区教研室李娅娅老师的课前谈话也很引人入胜,她通过“猜一猜,考察你的反应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参与到这项游戏。于是,在这种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师生们共同进行下一轮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观察力”活动,学生兴趣大增,这样的安排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上应让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位教师在教学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xx小的xx老师在讲《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让每一位学生从信封中找到6张扑克牌,学生自己先动手摆一摆,接着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摆法,在这一连串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的感悟到“要使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6张牌里都必须要有一个红桃a。”的结论,轻松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又如盛莉芬老师为了突破“一周”的概念,先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有一周的事物,指一指它们的周长并用手摸一摸,感知图形的周长,在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以此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在测量爱心、圆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教师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先用绳子把爱心和圆围成一圈(多余的绳子用剪刀剪去),再把绳子拉直,然后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即是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学生们轻松掌握了这种“化曲为直”的解决策略。还有xx老师讲《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她着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完全放手让学生动手计算,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找到了规律。

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让他们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xx老师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她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用猜“左右手”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从而想到用分数来表示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并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李老师设计的练习是本课的一大亮点,通过“抽奖”、“砸金蛋”等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所有的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又如xx老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以“快餐店中的套餐。每份12.5元,售出10份,100份,1000份,分别是多少元?”这一实际生活中的话题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接着xx老师又让学生运用这一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掌握了规律并学会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四、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三位老师都能很熟练的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xx老师使用多媒体动态演示6张红桃依次变成黑桃,让学生分别来说说“红桃和黑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就是这一动态的变化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又如xx老师上课伊始,就使用flash动态演示xx不沿操场跑一圈和它中途停止,没跑完一圈的过程,让学生指出其错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刻领悟到了“一周”的含义。

总之,这次的听课,使我感触颇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力的,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与思考,来自于对知识的猜想与验证,来自于对活动的探究与解决。而这些恰恰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问题。我还要多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我相信自己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

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三、思考几个问题

1、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课堂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率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即要关注教师教的质量,又要关注学生学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不能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方法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

2、落实了“数学化”课堂是否就是实效好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是不能说只要经历了“数学化”就是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历“数学化”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落实实效性好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落实课程目标,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智慧。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信息,用数学符号描述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而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优质的数学教育。

3、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彩的画面”视而不见,毫无兴趣?

4、动手操作就是探究学习吗??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只有数学活动才是体验学习吗?

5、一问到底才是启发式教学吗??用了电脑课件就是“整合”了吗?

6、你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了吗?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是有效的吗?

7、你在预设中为生成留有空间了吗?你是否有效的利用了生成?

8、你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走出课堂表面繁荣而实质低效的教学误区?

四对策

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6

前几天,我有幸赴xx实验小学,欣赏了许朝晖、杨艳锐、雷书红三位教学标兵、能手的的数学巡回展示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许老师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许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我经常外出听课,而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许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

理性教学是许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许老师讲的是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这节课,上课伊始,许老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每周一站在国旗下,每天从国旗下经过,她的形状、颜色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许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刚才脑海中的情境,提出相除关系的问题。紧跟着,许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刚才的问题。

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系统的连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通过画重点内容、标重点字词等理解概念的意义,尤其在比的读法上许老师并没有刻意纠正,而是让学生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纠正,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严谨认识,学生学的积极,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三、道法自然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许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联想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没有备好课

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许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

2、不懂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许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

3、教学效果不好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收益颇多,既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方法。我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这么多,唯恐时间不允许,造成了包办的情况,致使课堂效果不好,今后我应努力研究的教学方法,熟悉了解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自然高效迈进。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7

在玉田三中观摩了两位老师数学优质课,半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8

这一轮的中心校数学评优,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多的想法,对于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来说,如果都能如讲评优课这般用心用力,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怎么会不吸引人呢?然而,从另一个方面,也暴露出了我们在课堂仍然严重存在着关注老师的完美的设计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本身的巨大误区,谁都知道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我们课堂的配角,非我们教师演绎自己的舞台,可我们偏偏用一种非理性化的思维去面对自己自以为是的生本。

一、精心设计知识的铺垫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讲四年级《分数的意义》的老师,对于复习旧知部分设计的周到而巧妙,从三年级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本身到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与这节课分数意义的延续,都进行了深入地复习,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种清晰的学习脉络,而在学习中,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阶梯性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再开始新知的学习,学生就不会再对所学的知识感到困惑,就会用一种饱满的情绪去迎接新的学习。

二、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对于分数的意义的学习,尤其是四年级在三年级中把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的基础上,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孩子们的认识是很难的,虽然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很简单,但是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更多的需要依靠动手来帮助自己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在学生动手分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入地体会到平均分与怎样分,才能具体地体会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分,其中一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一份是几个,几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我们的动手让孩子们去亲身实践不是为了给课堂增添必要的花样,而实实在在的是为了要把我们孩子们的理解由形象思维上升到自己的认识,只有在形象的思维学习中,才能让孩子们对于分数的意义做到深入而实际。

三、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的学习永远都不会是一种我们成年人眼中的只注结果的学习,如果我们仍然用一种功利化的想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我们的教育只能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无论我们多么关注我们自己的成功,无论我们需要通过孩子达到自己怎样的目的,都不要忘记了教育的根本,不要忘记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本真,更不要忘记了我们的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我们。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做的很多,而让我更感受到责任的就是,在每一节课前,我们老师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沃土!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2月27日在省庄镇中心小学我们观摩了小学数学3节优质课,听课后感觉受益匪浅,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很多。第一节课是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的李海华老师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李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引导到位,注重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第二节课是东关小学的张浩老师的《认识比例》,张老师语言流畅,干脆利落,问题的指向性强,课堂教学灵活,让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第三节课是迎胜小学的谷雷老师的《认识小数》,谷老师教法灵活,把小数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位老师的教学让我学到了很多,对我以后的教学帮助很大,我的课堂教学需要改善的还很多。

首先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加强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干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10月26日、27日这二天是我教学生涯中最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我在这二天的时间里,张齐华等老师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快乐与美好!

听课之前,就有同行说,听张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终于轮到张老师上课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眼前这个站在讲台上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穿着干净整洁的文静“大男孩”竟会是数学界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张老师?台下也是一片窃窃私语声!“张老师怎么这么年轻!”、“不会吧?这应该不会是张老师!”……正当台下老师们大惑不解时,张老师解了围,“我就是来自江苏实验小学的……很高兴来到长沙……”。一场“张式”风格的幽默介绍后,台下的掌声更热烈了!上课前,他应邀对于与他“同课异构”的年轻老师旷老师课侃侃而谈、对于年轻老师的课他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不忘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一贯的恢谐幽默之余还不忘调侃自己!

紧接着,他给五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六年级的课“负数”的认识。在我看来,“负数”并没有什么好上的,结果这节课硬是让他上的风声水起!首先他直接入题,在黒板上画上一个圆,写上几个负数,让同学们联想生活中看到的类似的数,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负数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接着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负数、0、正数”的概念,学生们用极形象的比喻来理解所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张老师也开枝散叶般地列出蕴含许多学生应该掌握而即使连听课的老师也想不到的题目!比如: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的银行卡—2无、要求学生自己来理解。有一学生是这样阐释这一题的:我去买一件100元的衣服,手中只有98元,这地还差2元,如果刷卡,卡上显示的就是—2元。听到学生自信的解释这道题,台下老师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这个学生的,更是送给我们这个学生的引导者的!

我认为张老师是一个聪明的教者兼学者。他上课的从容、淡定是有理由的。他说,他上好一节课之前,往往围绕一个知识点要翻看四、五本书!这也就难怪他对一些知识能信手拈来、也难怪他对于学生提供的素材能用得得心应手了!……有些学生上课时提供的“素材”有时往往会成为一些没有经验的老师的“定时炸弹”,到了张老师这,往往会润物细无声地成为他的教学资源!我想,他上课时体现出来的幽默与自信、从容与淡定也应该是他有足够的底气的一种表现吧?

“瞧,他坐得多直!”

“瞧,他笑得多美!”

“瞧,他想得真周到!”

……

这些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何偿又不值得听课者一学呢!一节淡而寡味、枯燥的数学课硬是让他上得生动有趣。听了他的课,谁还敢说“生动有趣”是语文课上的专利?张老师的课告诉我们:只要用心,数学课也可做得到!

第一次听他的课,我也成为他的迷了!向他学习!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上午听了我校张老师的《连加、连减》、赵老师的《分数的大小》、胡老师的《母亲的纯净水》,三位老师的课都是在上周已经讲过,并且得到了实验小学和进修附小的老师的指导,今天只是上重课,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勉强能有一节算是良好,其他的都只能是合格。由此可见,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急需提高,但是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即使有专家指导,也不能在几天之内让老师上出优质课。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从点滴做起,一步一步的提高他们的水平。(怎么提高?值得思考。)

张老师讲的《连加、连减》是一年级的`内容,属于一节新授课,主要教学内容应该是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及算理。张老师精心准备了课件,采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说情境的创设是比较成功的。(课件展示:一位小朋友在喂鸡,本来有5只小鸡,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一只小鸡,问学生共有多少只小鸡。)

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张教师未经学生思考与讨论,就指名让学生回答,主要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学生有多种计算方法。(生1:5+3=8;生2:3+5=8;生3:7+1=8;生4:1+7=8;生5:5+2+1=8.)未经优化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采用5+2+1=8这个算式。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算式、计算算式、读算式。紧接着以同样的方法处理了连减。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应该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要认为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就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刚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其实教材中涉及的问题都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的,学生经过思考有能力自己解决,而在这节课中学生并没有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优化算法,而张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交流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计算。(低年级教学中讨论交流比较难组织,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分散,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讨论往往没有什么效果,这有可能是老师没让学生讨论的原因。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低年级教学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想方设法解决而不是回避。当然并不是每次都要让学生讨论交流。)没有探索,缺乏交流,直接形成结论,这一环节的教学是相当失败的。

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这一环节,教师设计新颖。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根据图例列式计算,这样比较直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接着进行综合练习,让学生做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题卡,然后让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计算过程,但是由于前面没有让学生对算理形成全面的认识,学生说的比较困难。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竞赛、互出习题、板演等,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就能达到练习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习题逐一订正,可以让学生互相订正。

最后的整理环节,主要是根据板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的知识。

虽然这节课张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老师的基本素质也很出色,但是由于第二个环节处理的失误,这节课不能算是一节优质课。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20xx年12月1日初中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金坛实验学校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2天时间由各位优秀数学专家展示的几节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专家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初中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专家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参加这次展示课的专家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专家们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专家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并且老师们出手一笔清秀的字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等。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每位老师的板书列出了本节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线画出,使本节知识清楚明了。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这次上课的专家都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到实验小学听公开课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赵曼老师上三年级《班级的变化规律》,赵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赵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赵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赵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4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发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5

从杨老师的的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杨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是十分的好,通过大小不一的圆固定圆心进行比较,得出圆的大小与直径或者说是半径有关系,从而后面又引出几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真正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从教学设计上看,尊重了学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整节课,让人感觉都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摸索。感觉自己刚刚上课的时候,总是担心学生记不住,担心学生不懂,通过杨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很多的时候我们作为老师做的多了,学生其实有自己的能力,他们是很棒的,有我们作为成人难以相信的发现力和探索力,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学不到,听不懂,记不住,那是因为我们只是把学生当成了一个被动的学习者,接受者,而没有充分的去相信他们,信任他们。想想自己平时上的课,确实是这样!这节课让我明白,我们作为老师要去充分的相信我们的学生。主动去赋予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关键的时刻去点醒他们,激发他们,引导他们。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学。非经历不能明白,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去经历学习的过程,他们才会印象深刻,终身不忘!

第三节课是戴老师的课,戴老师也是讲的二年级的《搭配》戴老师作为名师果然不同凡响,戴老师也是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的索《搭配》。让学生自己写出来,然后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出几种搭配的方法。整个过度,让人感觉自然流畅,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到强迫学生接受学习的意思。尤其是在课堂总结之后留下的课后研究,更是整堂课精彩的亮点,让人感觉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课堂氛围也是十分的活跃,是一节十分精彩的课。整节课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自然流畅的感觉,听课成为一种享受。戴老师整节课可圈可点,优点颇多。但是要说这节课让我最难忘的地方是哪里?那我要说,这节课让我最难忘也是最羡慕戴老师的是,戴老师总是能够在学生即将冷场或者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通过三言两语来扭转“局势”。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停顿和尴尬。用微小处的细节,连贯整堂课的流畅与自然。而作为新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会有新的`课堂生成,而这些课堂生成很多的时候往往关系到整体可的氛围和自然流畅度,而怎样去巧妙而不带痕迹的去处理这些生成,确实让我感觉很难的事。可是在这节课中,几次遇到这些生成,戴老师只是三言两语就解决问题,自然的把学生拉回老师预设的课堂情景中。这是我需要努力学习,多多提升的重要方面。

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对我很有帮助。我知道,学海无涯,作为一名老师,我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晚辈,要学的方面还有很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不忘记当初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最终一定会有所进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心怀三尺讲台,在这条路上奋力前行!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6

11月13日,全体数学组老师都到一年级听陈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听完这堂课,我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

首先,陈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的形式将课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其次,老师教学中能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表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从练习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

但对于本节课,我个人认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教学中,陈老师一脸严肃,整堂下来都看不到她美丽的笑容,让听课者感觉不到她的亲和力。

2、虽然学生在纪律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在师生互动中,我们看不到一年级学生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性格,他们没有以往低年级学生的活泼、可爱、灵活灵现,显得有些呆板。

3、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我感觉他们很疏远,老师没有弯下身子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

4、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而在这节课中,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没有安排学生实践动手分类的环节。建议老师可借助课堂现有的教学资源(书包、课本、文具等)安排学生动手分一分。

听完这节课,我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

1、对于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亲和力与严肃端正哪个更受学生欢迎呢?

2、活力课堂与严谨课堂哪种教学方式更受教师关注?

3、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怎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4、如何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中既要有活跃氛围又要纪律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会把它们带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探索,也希望大家都给些经验,提出建议,帮助我成长。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7

8月21、22日两天,四位领导专家殷茁雄、刘明、廖先祥、韦丽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坚持科学以展,构建和谐教育》、《用现代教育理念看课堂教学》、《课堂观察技术及其应用》、《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专题培训,专家们用生动的案例剖析了当前的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受益匪浅。特别是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书记、特级教师刘明专家在培训互动活动中提到的一幅画,给我的感触很大。(图意:老师太快给学生正确答案,使学生不能去思考,就象踩在学生的氧气管上。)

这是一幅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思空见惯的画面,尽管我们常常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但是作为我个人来讲,除开实验课、有领导听课特别注意以外,其它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类似这幅画面的情形,满堂灌的、一言堂的随处可见,有时候还给自己找很堂皇的理由;“他们总是这样的,上课总不发言的,他们不讲,只好我自己一个人讲了,总不可能你望我、我望你一节课吧。”“时间不够用,哪可能给他们慢慢地想,再慢慢地讲”等等。

其实“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难,我认为最基本的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能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比如低年级段(二年级)的《平均分》我就是这样设计的:

先让学生分小棒,通过观察想一想我们分东西的时候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学生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分东西,都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每一份数量同样多,另一种是每一份数量不一样多,(目的通过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这时再观察主题图中分食物的结果,引出“平均分“的含义,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已经知道数量的面包和水果,学生非常快地就分好了,学生们有的用加法,有的用乘法,有的用除法,无一例外都用计算的方法来算,可到了分糖的时候,学生就搞不清楚“为什么就不能用计算的方法来分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原来我们不知道糖有多少颗,只能用逐一分的方法来分了,(目的是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在课的最后让学生思考:“这里有12瓶水,请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分均分这些水,你可以怎么分?”(目的是课后的拓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形成。)

如何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

1、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我们时常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真正要落实到课堂上却绝非易事。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总是放不下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无法控制课堂怎么办?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怎么办?学生没有遵循老师设计的教学行进怎么办?在这节课上敢于摆脱原有知识范围与思维定势,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猜想、发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学得主动,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的体现,从创设现实情境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按小组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在分的过程中,各组自由选择物品,思考怎样使每组都得到一份,通过具体分配感受同样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给学生主体地位。

提出问题实际操作交流汇报再实践,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都知道操作活动是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眼配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滤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使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让创新在操作中尝试。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表达不够准确,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平均分的特点,在操作中发挥了自己聪明才智,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4、学习内容与手段的开放。

教学中新知的提出来源于学生,问题的产生来源与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整过学习过程是活泼的、个性化的、开放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解决一道题目,得到一道题目的答案,而是期望学生能掌握一种方法,会利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5、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对所教的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读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读一读《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柳州教师培训读本》,读出人生的哲理和教育的智慧;读一读《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读一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教学案例集》、《小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教学书刊,就像是和若干个数学大师在进行交流,学习他们是如何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教材上解题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更应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读一读《引领心灵》,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我们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读一读于丹解读的《论语》,努力用一颗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

6、常态课是教学教研的重点。

学校在三年规划中提出了教学要体现“活的教育+美的教育”,不难看出我们在实验课、开放课中,很多时候为了体现“活”,把原来很简单的事情变成了复杂化,我认为应该以常态课为主,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在教研中重视:课堂结构力求清晰、整体性强,教学题材扣住重点,以挖掘课本、重组教材为主,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综合运用,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层层推进,突出重难点,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8

前几天,我有幸赴xx实验小学,欣赏了许朝晖、杨艳锐、雷书红三位教学标兵、能手的的数学巡回展示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许老师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许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我经常外出听课,而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许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

理性教学是许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许老师讲的是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这节课,上课伊始,许老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每周一站在国旗下,每天从国旗下经过,她的形状、颜色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许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刚才脑海中的情境,提出相除关系的问题。紧跟着,许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系统的连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通过画重点内容、标重点字词等理解概念的意义,尤其在比的读法上许老师并没有刻意纠正,而是让学生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纠正,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严谨认识,学生学的积极,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三、道法自然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许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19

10月24日—27日,新城实验学校数学组分两组对年轻数学老师进行了达标课的听课验收。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马丽、于学帅老师做的尤其好。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在丛成美、魏红、杨乐乐、徐长宽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比较好。

通过听这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可以看出他们基本功扎实,教学素养高,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校的数学成绩肯定还会排在全镇前列。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0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xx年3月20日,我有幸观摩了八位教师的优质课,通过观摩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对这几节课的心得体会: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讲课的老师都充分为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是分不开的。有几位老师如张薇薇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数学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都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和。如马后峰老师在讲到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直线x=a,x=b,y=0,y=f(x)围成曲边梯形的过程,在视觉上给学生们震撼,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定积分和面积的关系。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课件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1

昨天听了三节新教师的数学课,其中有两节是一年级的《认识图形》,我把两节课进行了一下对比,看看各自的亮点和不足,趁热打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1、两节课都注重了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小叮当和宠物狗的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重要的是这个情境能从头贯彻到尾,作为新教师的课堂,真是难得!其中小叮当的三次出现各有其目的,第一次在新课开始,通过变魔术引出新知的学习,探讨如何分类?小叮当后面两次的出现,其实可以看作是多元评价,如“为自己鼓鼓掌”“谢谢你们”等。第二节课宠物狗从开课的出现到最后的练习,也是有始有终,最后用学过的新知识来帮宠物狗解决新问题,其实更是本课的一个拓展,一举两得!

2、有关学具的使用:

学具的`合理使用会给课堂锦上添花,使用不当就添乱。这两位新教师的课堂都组织了操作活动,学生活起来了,但新教师都控制不住课堂了。那么如何使用好学具?当时我考虑:能不能把这几样学具放到一个带格子的收纳箱里,给它们编上号码?现在收纳箱比较多见了,而且有的收纳箱本身中间就是有隔断的,况且每个格子里空间也不小,放学具应该正合适。甚至开课都可以从给学具分类开始,把所有的学具都混乱的放在一起(数量10个左右为宜,数量太多了,孩子年龄小,眼睛看不过来),然后让学生讨论分类。分完类之后,问:“现在谁能一眼看出几号是长方体?”“迅速拿出长方体,每个同学都摸一摸,小组同学都摸完后立即放回原位。”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摸的感觉。所以要学会引导小组合作,既要细化合作之前的工作,又要学会如何组织课堂。

3、有关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还不适应,教师要训练并组织课堂常规,一节课有时候甚至要拿出半节课的时间来组织课堂,所以训练常规是最为关键的。如何吸引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喊“一、二、三”不管用的时候,该怎么办?作为新教师更要训练,更要学习。而我们作为过来人,也要学习,因为不学习就跟不上现在孩子的想法了。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认为:第一要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一定要按照一定顺序来观察,切忌乱指乱说。第二当学生汇报想法的时候,教师要指导,要示范。如本节课,“我是把谁和谁分在一起的,因为?。”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严谨性。第三引导学生尝试回顾学习,“闭上眼睛,想想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2

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三、思考几个问题

1、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课堂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率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即要关注教师教的质量,又要关注学生学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不能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方法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

2、落实了“数学化”课堂是否就是实效好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是不能说只要经历了“数学化”就是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历“数学化”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落实实效性好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落实课程目标,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智慧。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信息,用数学符号描述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而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优质的数学教育。

3、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彩的画面”视而不见,毫无兴趣?

4、动手操作就是探究学习吗?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只有数学活动才是体验学习吗?

5、一问到底才是启发式教学吗?用了电脑课件就是“整合”了吗?

6、你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了吗?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是有效的'吗?

7、你在预设中为生成留有空间了吗?你是否有效的利用了生成?

8、你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走出课堂表面繁荣而实质低效的教学误区?

四、对策

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3

前几天,我有幸赴xx实验小学,欣赏了许朝晖、杨艳锐、雷书红三位教学标兵、能手的的数学巡回展示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许老师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许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我经常外出听课,而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许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

理性教学是许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许老师讲的是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这节课,上课伊始,许老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每周一站在国旗下,每天从国旗下经过,她的形状、颜色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然后,许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刚才脑海中的情境,提出相除关系的问题。紧跟着,许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系统的连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通过画重点内容、标重点字词等理解概念的意义,尤其在比的读法上许老师并没有刻意纠正,而是让学生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纠正,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严谨认识,学生学的积极,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三、道法自然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许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4

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和催化剂。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以“笑笑过生日”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去上海看世博”,紧扣教学内容,从穿衣搭配问题、路线问题,配菜问题等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充满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吴远云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比》,创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出了比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对比的理解。这些情境的创设生动、有趣、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赞美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亮点之三: 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本次活动的展示课,老师们做得尤为突出。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和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虽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但在“搭配衣服。感悟有序”这一环节都具有异曲同工的巧妙之处,同是采用学生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如同是课件出示“几件上衣,几件下装”,让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采用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活动。从中使学生感悟出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的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有的学生先画不同的图形形状,再用连线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简单的数字表示上装和下装,然后再用连线的方法。这一环节教学,学生经历了摆学具——图示法——符号法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在接下来的知识迁移中,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习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分别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这里,学生完全摆脱了物、图、符号等较低水平层次的借助,而是用抽象的数字表示,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解答这一问题,必须用数学的眼光、数学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这正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结果。实小郭丽梅老师执教的《分苹果》,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写算式,说意义,让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全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

总之,这次近距离地聆听来自兄弟学区一线教学精英的讲课,我们如吮春雨,如淋春风。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5

听数学公开课心得体会这学期,学校开展了人人公开课,我也有幸听了几位教师的公开课,受益匪浅。这些教师的课,设计精美,朴实自然,我被有经验的教师的精彩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

一、上课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

三、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上课教师在教学中有的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五、授课者通过学生身边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把新知变成能力。

六、授课者教态自然,语言很自然,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七、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完善思维。

听几位教师的数学公开课,使我亲眼看到他们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通过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看到老教师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了一点感悟:

1、课前精心预设,老师们在课前都以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故事与学生非常和谐的交流,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内心有一种亲切感。课前准备得充足,学生的水平,实际经验等都能做到充分的估计预料。

2、课中精讲多练,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动脑,动口说,动手做,学中玩,玩中学,非常适合孩子们的特点。对一些较困难的问题,又在适度的情况下,开展小组活动,并且老师能提出既明确又具体的要求,讨论有目的`,说话有依据。整个课堂上,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上老师们的应对能力强,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能及时准确地排除解决。他们的课堂教学,一言一行,就像是一面镜子,自己在时间上与他们的差距很大,要在短暂的一节课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必须认真学习。

3、课后回味评价很重要。他们都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加强回忆。注重学生互评,师生评价,给与肯定。我认为这样做是给学生的一种鼓励,一种加油的妙方。

此次听课,使自己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完善教学艺术,提高效率,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探索,树立一种去学习,去长期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6

10月24日—27日,新城实验学校数学组分两组对年轻数学老师进行了达标课的听课验收。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马丽、于学帅老师做的尤其好。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在丛成美、魏红、杨乐乐、徐长宽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比较好。

通过听这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可以看出他们基本功扎实,教学素养高,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校的数学成绩肯定还会排在全镇前列。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7

20xx年3月12日,星期四,我们到塔城市五校观摩了严聪颖,吴建红和戴姣华三位老师的3节小学数学“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展示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此,谈一谈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

在这3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严聪颖老师讲的数学广角—搭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几种方法,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找出了五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并会用简单的符合或数字代替,一目了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第二、自主探究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3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生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如:你有想说的吗?把你找到的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可以吗?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玩”,愉快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主要学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达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效果。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主要学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效果。

又如戴姣华老师讲的“百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感悟、使学生实现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飞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的价值,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8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夯实教学基本功,有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近期,我校举行了异彩纷呈的青年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崔海静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取之于生活,用于实际,让数学核心素养在她的课堂落地生根。

在本课设计中,崔老师融合现代教学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有坡度、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崔老师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平台,让学生们寻找发现并且记录生活中见到的字母,进行针对性的预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字母在生活中各个层面、领城的广泛应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其次,崔老师借助微信红包,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准确、概括等优越性。利用拼手气红包让学生认识字母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再通过简单的计算红包总额,更深入理解字母还可以表示运算结果。学生的认知水平由具体的数量到表示一定数量范围的字母,再到表示运算的字母式和表示运算结果的字母算式,在微信红包的活动情境中逐步完善数学思维的认知结构。崔老师提问的“a元和10元合在了一起是多少?”,将具体量与字母合在一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被驾驭到了一个高度,很自然地对a+10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崔老师借助“数青蛙”的儿歌,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感受青蛙数量与腿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强化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具体数量到字母抽象概括的认知飞跃。

总之,整堂课教学设计新颖有趣,严谨条理,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借鉴、学习,我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积淀教学素养,让自己在数学的课堂中不断成长。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29

上一周我有幸在西安听了十四节非常精彩的数学课,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各市顶尖教师及全国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同样也见识了交大附小学生的精彩表现。下面就从一下几点谈谈本人这几节课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一、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这几节课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因为没有点滴的积累就不会有丰富的经验。比如张德江老师的正负数一课,将四年级的知识引入三年级,通过灵活有序的教学程序,在课堂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课前准备过程很有特点,同样一节课不同老师所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比如两节百分数的意义一位老师是以分数的比较逐渐过渡到百分数,而另一位则直接通过两个百分数的比较引入百分数的意义,收到的效果却是一样的好。都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吸引到课堂中来,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五年级的“展开与折叠”利用动画将正方体的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生动形象;二年级的“重复的奥妙”利用白板的功能将课件制作的惟妙惟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四、课堂设计围绕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一般教学技能、特殊教学技能)展开教学。整堂课没有了华丽的设计,以实效出发,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尤其是田鑫老师的“展开与折叠”运用想象加动作在结合实际操作与课件展示,一堂如此抽象难懂的课竟这样让学生轻松掌握。

五、练习设计基础实效,新课过后的练习及时巩固基础。每位授课教师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及时巩固并牢记所学知识。

六、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生。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前听课观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师生的对话,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重结果,轻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而这些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能自己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六、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是贾晓丽老师的上课策略,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通过这两天的听课中,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们所欠缺的太多太多,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为教育事业而服务。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0

自信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不言而喻。你的自信有多少?这得看你有多大的能力。

今天的课堂,让我见识了一个有着百分百自信的老师,带着一群零自信的学生走向了百分百自信。

谈话式的导入,不着痕迹的提点与鼓励,让这群对自己成绩有着明显自卑感的学生在上课初时,心里得到了那么一点的自信。

根据学生程度设置的问题,循序渐进:说一句话含有分数,说一句话含有数量,用分数表示课桌宽度……直至本节主题:用百分数表示……此处学生开始表现出本班程度上的问题,开始打磕不理解。老师不慌不忙,始料不及但应对自如,反复举例,结合实际。学生终于理解,信心增加。

之后的学习,感觉学生像是在翻越一座座高山,在一个睿智的引路人的带领下,虽然吃力,但在不断的超越。能感觉到他们在“流汗”,但同时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充实,他们信心的.增长。

有一个后排学生的给我印象很深,短短一节课,他从开始的迷惑到最后积极的发言、精彩的回答,那分明是一种智慧被点燃的过程。至此,看到了学生满满的自信。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真正的老师,让一个人被肯定、被充实、学会思考、直至喜欢这个学科、喜欢学习、喜欢生活、充满自信……

而且不仅学生,这节课,我们老师也听得很有成就感,因为感觉学到了东西,学会了百分数。几个听课老师在一起开玩笑说,这么多年对百分数的计算的迷惑今天终于明了了,原来就是简单“一找二定三计算”呀,几十年了,恍然大悟呀!

说实话,如果是我,讲公开课遇到一班这样的学生,不说落荒而逃了,起码不太能搞定。以自己的身份,敢选这样一班学生在大家面前上公开课,这自信真是百分百的。

这个百分百自信的人是谁?————让人由衷敬佩的王校长!能做他的学生、听他的课很幸福。真的很幸福很幸福很幸福!重要的事说三遍!哈哈!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1

听了这五堂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有年龄大的老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下听了这几课以后给我的启发

一、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王老师虽然是一名男教师,但语言很轻柔,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刘老师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其语言已经做到了严谨简练。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的一点。

二、数学源于生活,最后必须要回到生活当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所以在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知道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几位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都会把今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应该做的。

三、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在巩固练习环节,翟丽华老师反馈纠正及时,分解了题的难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基本功过硬,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魅力,很值得我学习。今后一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长乐路小学,听了赵文渊老师的一节植树问题。这节课通过几个环节的活动,让学生感知数与间隔的关系。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的特点自主探究,你是园林工人应怎样做?最后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说说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在练习中,着重逆向思维完成练习,通过课件体现知识的探究过程。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教师过多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探究任务没有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单纯的用规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有些难,所以在课堂中重视规律更强调方法,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直接例题导入,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模拟实际栽树,通过线段图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2

10月24日—27日,新城实验学校数学组分两组对年轻数学老师进行了达标课的听课验收。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马丽、于学帅老师做的尤其好。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在丛成美、魏红、杨乐乐、徐长宽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比较好。

通过听这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可以看出他们基本功扎实,教学素养高,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校的数学成绩肯定还会排在全镇前列。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3

今天上午我们在县进修学校听了两节数学课,又听了城西小学的程向琴主任讲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讨教学。听完这么好的数学课,让我真的收获多多,感受颇深。

第一节是一年级的数学课,讲的是《找规律》。王老师那种教学设计方法,以及那别具风格的课堂教学过程,真是让在座的同行们大开眼界。让我也亲身享受了她们课堂教学的风采。王老师不但课设计得好,课上和学生们交流互动的也非常多,并且恰到好处。最值得学习的是王老师讲的课,从开始就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自始至终都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规律,以及在自己身边寻找规律。这样的安排不恰恰是我们新课标中所规定的'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寻找数学吗?

第二节是四年级的数学课《围棋中的数学》。这节课也非常的出色。魏老师竟然把一节大多数老师经常忽略的一节”探索数学课”上的如此的生动有效,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学习的。首先,魏老师设计的这节课,也和生活有联系,他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在平时的围棋盘中学习数学,并且把围棋教学和植树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到了好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也体现了数学和生活得密切联系,课堂教学有效性很高,学生们都能在课堂中把知识学的扎实有效。这也是我们老师应该学习的。

最后,我们听了程主任的研讨课,让我们学习了“怎样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主任即把前两位教师讲的课进行了一番总结,也借此来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以及应该注意些什么。让我们在座的老师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策略和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从他们几位教师的精彩讲演上,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更加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扎实有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学习,再学习。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更加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4

我有幸去佛山三水听了“广东省第九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但由于学到很多知识,心情却很高兴。现在就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每一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都能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但个人总体觉得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说的嫌多,引导得也太多。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涌动生活的灵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参加这次活动虽然说不能立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至少在观念上我感觉对自己是一次冲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在将来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5

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三、思考几个问题

1、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课堂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率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即要关注教师教的质量,又要关注学生学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不能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方法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

2、落实了"数学化"课堂是否就是实效好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是不能说只要经历了"数学化"就是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历"数学化"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落实实效性好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落实课程目标,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智慧。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信息,用数学符号描述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而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优质的数学教育。

3、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彩的画面"视而不见,毫无兴趣?

4、动手操作就是探究学习吗?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只有数学活动才是体验学习吗?

5、一问到底才是启发式教学吗?用了电脑课件就是"整合"了吗?

6、你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了吗?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是有效的吗?

7、你在预设中为生成留有空间了吗?你是否有效的利用了生成?

8、你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走出课堂表面繁荣而实质低效的教学误区?

四、对策

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6

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和催化剂。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以“笑笑过生日”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去上海看世博”,紧扣教学内容,从穿衣搭配问题、路线问题,配菜问题等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充满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吴远云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比》,创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出了比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对比的理解。这些情境的创设生动、有趣、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赞美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亮点之三: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本次活动的展示课,老师们做得尤为突出。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和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虽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但在“搭配衣服。感悟有序”这一环节都具有异曲同工的巧妙之处,同是采用学生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如同是课件出示“几件上衣,几件下装”,让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采用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活动。从中使学生感悟出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有的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有的学生先画不同的图形形状,再用连线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简单的数字表示上装和下装,然后再用连线的方法。这一环节教学,学生经历了摆学具——图示法——符号法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在接下来的知识迁移中,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习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分别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这里,学生完全摆脱了物、图、符号等较低水平层次的借助,而是用抽象的数字表示,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解答这一问题,必须用数学的眼光、数学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这正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结果。实小郭丽梅老师执教的《分苹果》,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写算式,说意义,让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全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

总之,这次近距离地聆听来自兄弟学区一线教学精英的讲课,我们如吮春雨,如淋春风。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7

3月17日,我与钱培丽老师一起参加了在太仓市新湖小学举行的“改进课堂,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主题研讨活动,活动中听取了新湖小学朱涛老师和金仓湖小学刘菊老师执教的《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很受启发。朱涛老师亲切细致,对学生循循善诱,刘菊老师大气温婉,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同课听了这两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两节课听后发现,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比如:朱涛老师在让学生探索规律时,学生在回答时,都会用“从左往右,从上到下,数怎样变化”这样标准的语言来表述,说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给孩子创设实践与观察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提供观察发现的时空,让学生在观察、发现、验证的过程中,得出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我们可以从数学知识、方法、应用、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重视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同时鞭策自己在教学道路上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8

课评比”观摩活动,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一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一天的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市内各个学校5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的将知识点用一个故事情节串起来,有的将知道点分散到闯关的要求中,有的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里??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刘艳杰老师的《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小沈阳”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找规律》时,吕金颖老师利用超市、商店开业时门口悬挂的彩旗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

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刘子跃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学习单位体积的问题时,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再让学生用烧杯去量水,用手感知硬币的大小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再如慈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吕金颖老师的《找规律》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

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39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听了城关小学王丽英老师的关于“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收获颇丰。王丽英老师不仅仅关注知识和结论,更关注过程、方法与情感。努力地通过数学学习使孩子抓住数学的本质,品味数学的真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并带着无限的乐趣投身到更广博的数学海洋中。在“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对比与联系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创造时空,让数学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我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首先,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其次,我们应清楚“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研究。在问题的解决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其三、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几点: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王丽英老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0

4月23日上午,我有幸观摩了长青小学数学开放月公开课的活动,这样的公开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第一堂课是熊老师的《认识负数》,本课为六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熊老师笑起来特别和善,听他的课如沐春风。特意关注到他的课全程只用了两张PPT,更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依次来表达每个负数的意义,这些负数表示什么,用自己的方式画出一个负数,并描述出来。

第二堂课仍然是六年级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这堂课是由铁路小学的李老师上的`,课的一开始,李老师便出示自己旅游当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兴致勃勃的开始帮老师分析为什么另几张照片看起来更别扭。从而引出比例,再顺势引导学生算一算这几张照片的比例……

接下来是来自北师大附小的刘老师,一开场,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这堂课研究的是一个新的课题《展开与折叠》,虽然数学课本上没有本堂课的内容,但我觉得这节课很有趣,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魔方的知识与规律,而且给我打开了另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对数学课有了一个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1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了使本组同仁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得到收益,得到提高,本学期,数学组开展了组内的教学研究课的活动和外出听课。每个年级的教师分别上了一节课,认真听课,课后大家都能诚恳地给授课的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也谈自己的收获。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 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

数学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针对近年来题中出现大量联系实际的试题,联系实际日益成为考试题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发展方向,教师,已开始加强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使教学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2

8月21、22日两天,四位领导专家殷茁雄、刘明、廖先祥、韦丽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坚持科学以展,构建和谐教育》、《用现代教育理念看课堂教学》、《课堂观察技术及其应用》、《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专题培训,专家们用生动的案例剖析了当前的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受益匪浅。特别是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书记、特级教师刘明专家在培训互动活动中提到的一幅画,给我的感触很大。(图意:老师太快给学生正确答案,使学生不能去思考,就象踩在学生的氧气管上。)

这是一幅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思空见惯的画面,尽管我们常常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但是作为我个人来讲,除开实验课、有领导听课特别注意以外,其它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类似这幅画面的情形,满堂灌的、一言堂的随处可见,有时候还给自己找很堂皇的理由;“他们总是这样的,上课总不发言的,他们不讲,只好我自己一个人讲了,总不可能你望我、我望你一节课吧。”“时间不够用,哪可能给他们慢慢地想,再慢慢地讲”等等。

其实“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难,我认为最基本的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能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比如低年级段(二年级)的《平均分》我就是这样设计的:

先让学生分小棒,通过观察想一想我们分东西的时候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学生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分东西,都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每一份数量同样多,另一种是每一份数量不一样多,(目的通过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这时再观察主题图中分食物的结果,引出“平均分“的含义,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已经知道数量的面包和水果,学生非常快地就分好了,学生们有的用加法,有的用乘法,有的用除法,无一例外都用计算的方法来算,可到了分糖的时候,学生就搞不清楚“为什么就不能用计算的方法来分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原来我们不知道糖有多少颗,只能用逐一分的方法来分了,(目的是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在课的最后让学生思考:“这里有12瓶水,请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分均分这些水,你可以怎么分?”

如何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

1、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我们时常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真正要落实到课堂上却绝非易事。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总是放不下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无法控制课堂怎么办?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怎么办?学生没有遵循老师设计的教学行进怎么办?在这节课上敢于摆脱原有知识范围与思维定势,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猜想、发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学得主动,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的体现,从创设现实情境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按小组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在分的过程中,各组自由选择物品,思考怎样使每组都得到一份,通过具体分配感受同样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给学生主体地位。

提出问题实际操作交流汇报再实践,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都知道操作活动是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眼配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滤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使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让创新在操作中尝试。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表达不够准确,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平均分的特点,在操作中发挥了自己聪明才智,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4、学习内容与手段的开放。

教学中新知的提出来源于学生,问题的产生来源与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整过学习过程是活泼的、个性化的、开放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解决一道题目,得到一道题目的答案,而是期望学生能掌握一种方法,会利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5、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对所教的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读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读一读《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柳州教师培训读本》,读出人生的哲理和教育的智慧;读一读《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读一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教学案例集》、《小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教学书刊,就像是和若干个数学大师在进行交流,学习他们是如何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教材上解题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更应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读一读《引领心灵》,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我们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读一读于丹解读的《论语》,努力用一颗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

6、常态课是教学教研的重点。

学校在三年规划中提出了教学要体现“活的教育+美的教育”,不难看出我们在实验课、开放课中,很多时候为了体现“活”,把原来很简单的事情变成了复杂化,我认为应该以常态课为主,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在教研中重视:课堂结构力求清晰、整体性强,教学题材扣住重点,以挖掘课本、重组教材为主,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综合运用,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层层推进,突出重难点,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3

20xx年3月12日,星期四,我们到塔城市五校观摩了严聪颖,吴建红和戴姣华三位老师的3节小学数学“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展示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此,谈一谈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

在这3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严聪颖老师讲的数学广角—搭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几种方法,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找出了五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并会用简单的符合或数字代替,一目了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第二、自主探究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3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生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如:你有想说的吗?把你找到的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可以吗?……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玩”,愉快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主要学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达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效果。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主要学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效果。

又如戴姣华老师讲的“百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感悟、使学生实现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飞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的`价值,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4

刚刚结束的一星期的实践活动,领略了指导师和其它学员的课堂教学风采。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她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着同样的精彩。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他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让课堂走进生活,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经历,课堂才会显得朴实而又睿智。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优秀的数学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之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火花不断点燃。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使我们的思考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更应该勇敢地、虚心地、随时地与其他老师交流,交流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等。通过每次课后的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与思考,解决困惑,从中也让我获得很多启发与收益。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对如何做好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有了更多的努力目标。我将反思着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寻找着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相信本次培训活动对我今后的教学一定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5

3月26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本市举行的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倾听了二十五节观摩课和二十六节说课,历时四天,本次学习使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大形势下,只有向教改要效率,充分利用好课堂每一分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进而感受生活数学之美。现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二、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都

能尽力做到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度、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

数学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针对近年来题中出现大量联系实际的试题,联系实际日益成为考试题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发展方向,教师已开始加强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使教学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在这些公开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评价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活动经验,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找出教育教学中找到各方面与别人的差距,积极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6

10月24日—27日,新城实验学校数学组分两组对年轻数学老师进行了达标课的听课验收。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马丽、于学帅老师做的尤其好。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在丛成美、魏红、杨乐乐、徐长宽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比较好。

通过听这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可以看出他们基本功扎实,教学素养高,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校的数学成绩肯定还会排在全镇前列。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7

8月21、22日两天,四位领导专家殷茁雄、刘明、廖先祥、韦丽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坚持科学以展,构建和谐教育》、《用现代教育理念看课堂教学》、《课堂观察技术及其应用》、《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专题培训,专家们用生动的案例剖析了当前的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受益匪浅。特别是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书记、特级教师刘明专家在培训互动活动中提到的一幅画,给我的感触很大。

这是一幅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思空见惯的画面,尽管我们常常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但是作为我个人来讲,除开实验课、有领导听课特别注意以外,其它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类似这幅画面的情形,满堂灌的、一言堂的随处可见,有时候还给自己找很堂皇的理由;“他们总是这样的,上课总不发言的,他们不讲,只好我自己一个人讲了,总不可能你望我、我望你一节课吧。”“时间不够用,哪可能给他们慢慢地想,再慢慢地讲”等等。

其实“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难,我认为最基本的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能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比如低年级段(二年级)的《平均分》我就是这样设计的:

先让学生分小棒,通过观察想一想我们分东西的时候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学生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分东西,都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每一份数量同样多,另一种是每一份数量不一样多,这时再观察主题图中分食物的结果,引出“平均分“的含义,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已经知道数量的面包和水果,学生非常快地就分好了,学生们有的用加法,有的用乘法,有的用除法,无一例外都用计算的方法来算,可到了分糖的时候,学生就搞不清楚“为什么就不能用计算的方法来分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原来我们不知道糖有多少颗,只能用逐一分的方法来分了,在课的最后让学生思考:“这里有12瓶水,请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分均分这些水,你可以怎么分?”

如何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

1、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我们时常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真正要落实到课堂上却绝非易事。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总是放不下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无法控制课堂怎么办?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怎么办?学生没有遵循老师设计的教学行进怎么办?在这节课上敢于摆脱原有知识范围与思维定势,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猜想、发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学得主动,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的体现,从创设现实情境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按小组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在分的过程中,各组自由选择物品,思考怎样使每组都得到一份,通过具体分配感受同样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给学生主体地位。

提出问题实际操作交流汇报再实践,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都知道操作活动是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眼配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滤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使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让创新在操作中尝试。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表达不够准确,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平均分的特点,在操作中发挥了自己聪明才智,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4、学习内容与手段的开放。

教学中新知的提出来源于学生,问题的产生来源与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整过学习过程是活泼的、个性化的、开放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解决一道题目,得到一道题目的答案,而是期望学生能掌握一种方法,会利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5、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对所教的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读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读一读《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柳州教师培训读本》,读出人生的哲理和教育的智慧;读一读《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读一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教学案例集》、《小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教学书刊,就像是和若干个数学大师在进行交流,学习他们是如何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教材上解题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更应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读一读《引领心灵》,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我们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读一读于丹解读的《论语》,努力用一颗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

6、常态课是教学教研的重点。

学校在三年规划中提出了教学要体现“活的教育+美的教育”,不难看出我们在实验课、开放课中,很多时候为了体现“活”,把原来很简单的事情变成了复杂化,我认为应该以常态课为主,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在教研中重视:课堂结构力求清晰、整体性强,教学题材扣住重点,以挖掘课本、重组教材为主,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综合运用,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层层推进,突出重难点,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8

今天是考试后的第一天,我参加了一次校讯通众享教育的数学公开课,这是四升五的—次数学试听课。

郭老师,站在讲台上阳光帅气!他的课像他的人一样出色而富有魅力!他对我们说:“小朋友,刚刚考试完,让我们好好放松,一起玩吧!玩什么呢,我们就来玩数学!首先请问,谁会乘法分配律?”

我连忙举手回答了用字母表示:“a×b+a×c=a×(b+c)。”“好,那么我出一道题:9999×2222+3333×3334

我们拿了题就做,结果四位数乘法根本没学过,我们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吧,又找不到共同的'乘数。1分钟过后,大家没算出来!

于是,郭老师给我们讲了“观察法”:“9999可以分解成3333×3,然后运用乘法交换律,让2222×3,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解:

=(3333×3)×2222+3333×3334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4)

=3333×10000

=33330000

这让我想到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给几个上课说话的同学出的一题是1+2+3+4+……+97+98+99+100,这个故事说其他同学都去直接相加法,而高斯却不动笔,一直观察思考,观察思考,而用了1+99=100,2+98=100,最后算出5050的结果

郭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那大家算算333……3(共20xx个3)×333……3(共20xx个3)等于多少?”我们同学拿了题做,大家没算出来!

郭老师又给我们讲了“退回去,找规律”法

3×3=9

33×33=1089

333×333=110889

推出333……3(共20xx个)×333……3(共20xx个)=111……1(共20xx个)0888……8(共20xx个)9

这种方法真得很实用,特别是很多数字运算时

郭老师又说:“大家都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把一个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不变,那它的面积是变小了,变大了,还是不变?”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有的说变大,有的说变小,还有的说不变。

郭老师给我们讲了“极端化法”:“可以把它一直拉长,最后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拉到一条线段上,它的面积肯定变小了!”

郭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数学趣题,我们越听越有趣,越有趣我们就越喜欢数学!试听课讲完了,我们念念不舍地回家了。路上,我在想:“原来数学这么有趣!我一定会学好数学,将来像我们河南的刘洋姐姐一样为祖国效力!”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9

今年4月2日,我到鱼邱湖小学参加县举办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观摩了来自全县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展示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现将我个人的听课感受发表一下看法。

一、注重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李春良老师的《美丽的街景》一课,首先把学生们引入到一个美丽的青岛大街,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从逛街游玩中得到学习,寓教于乐、自然亲切,知识点明确。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

二、语言亲切,有亲和力,师生互动良好。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注重对学生使用“孩子们”这一称呼,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上好课奠定了感情基础,另个老师们对学生的鼓励很及时到位,有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但都紧围教学目的。如兰芳老师,利用分级比赛将学生分成喜羊羊与灰太狼两组,看哪组回答主动积极,就给哪组得小星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别外,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0

20xx年10月26日,我参加xxxx年琼海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暨观摩(培训)活动,上午来到加积镇中心校,观摩了来自博鳌中心校吴小真老师和来自长坡中心校谢东灵老师和来自万泉中心校陈华英老师的三节课,收获很大,带着学习的态度,我学习到了自身在教学中不足之处,学习三位老师值得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首先是第一节课,博鳌中心校吴小真老师上的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老师引用爱迪生的名言成功靠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引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并让学生找找在生活中哪里见到百分数,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新知中,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百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出示学生近视率的调查,让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百分数,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其次是第二节课,长坡中心校谢东灵老师上的三年级《认识四边形》,谢老师是动画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氛围活跃,让学生在图图家中找图形,教师板书,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探究新知中,谢老师让学生分类,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概括出四边形的特点,通过找一张,辩一辩,判一判,说一说,画一画,看一看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四边形,谢老师让回答不对的学生,在给机会发言,让他们指出自己错在哪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最后是第三节课,万泉中心校陈华英老师上的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陈老师直接导入课本例1,5组福娃,每组五个福娃,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算?通过摆点子图,编制出5的乘法口诀,学生在摆点子图时,发现规律,让学生读5的乘法口诀,在背诵5的乘法口诀,通过同桌之间说一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5的乘法口诀。

上午听了3位优秀老师小学中低段教学课,下午来到琼海市第一小学观摩小学高年段的教学课的风采,下午的二节课是中原中心校王艺桦老师和来自加积镇第一小学的郭泽壮老师的教学课。

第一节课是中原中心校王艺桦老师上的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陈老师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百分数,并让学生说一说,并问学生,你还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新知中,陈老师出示我们最喜欢的手机,又一次将焦点集中在课堂上,学生们都熟悉手机,手机电量33%表示什么呢,引导学生说一说,让学生总结百分数的概念,在学习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老师让学生自学,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同桌之间一个写,一个读,调动学生积极性,出示3条小调查时,又一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说一说你感兴趣的调查,说说感想,让我最惊讶的事该班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个个真像个发言人,概括的很好,动作大方得体,让我感受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第二节课是来自加积镇第一小学的郭泽壮老师,上的五年级《可能性》,老师以联欢会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问问学生会参加什么活动,让学生分组活动,小组为单位,抽签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可能性。

时间过得真快,听了5位优秀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也让我感受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习5位老师发光发亮的亮点,学海无涯,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上你的数学课是一件快乐的事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作用,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多让学生参与在其中,给充足时间学生思考,要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动力,数学课不在是老师满堂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习数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1

4月23日上午,我有幸观摩了长青小学数学开放月公开课的活动,这样的公开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第一堂课是熊老师的《认识负数》,本课为六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熊老师笑起来特别和善,听他的课如沐春风。特意关注到他的课全程只用了两张PPT,更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依次来表达每个负数的意义,这些负数表示什么,用自己的方式画出一个负数,并描述出来。

第二堂课仍然是六年级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这堂课是由铁路小学的李老师上的,课的一开始,李老师便出示自己旅游当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兴致勃勃的开始帮老师分析为什么另几张照片看起来更别扭。从而引出比例,再顺势引导学生算一算这几张照片的'比例……

接下来是来自北师大附小的刘老师,一开场,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这堂课研究的是一个新的课题《展开与折叠》,虽然数学课本上没有本堂课的内容,但我觉得这节课很有趣,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魔方的知识与规律,而且给我打开了另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对数学课有了一个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2

这一轮的中心校数学评优,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多的想法,对于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来说,如果都能如讲评优课这般用心用力,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怎么会不吸引人呢?然而,从另一个方面,也暴露出了我们在课堂仍然严重存在着关注老师的完美的设计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本身的巨大误区,谁都知道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我们课堂的配角,非我们教师演绎自己的舞台,可我们偏偏用一种非理性化的思维去面对自己自以为是的生本。

一、精心设计知识的`铺垫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讲四年级《分数的意义》的老师,对于复习旧知部分设计的周到而巧妙,从三年级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本身到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与这节课分数意义的延续,都进行了深入地复习,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种清晰的学习脉络,而在学习中,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阶梯性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再开始新知的学习,学生就不会再对所学的知识感到困惑,就会用一种饱满的情绪去迎接新的学习。

二、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对于分数的意义的学习,尤其是四年级在三年级中把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的基础上,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孩子们的认识是很难的,虽然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很简单,但是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更多的需要依靠动手来帮助自己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在学生动手分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入地体会到平均分与怎样分,才能具体地体会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分,其中一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一份是几个,几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我们的动手让孩子们去亲身实践不是为了给课堂增添必要的花样,而实实在在的是为了要把我们孩子们的理解由形象思维上升到自己的认识,只有在形象的思维学习中,才能让孩子们对于分数的意义做到深入而实际。

三、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的学习永远都不会是一种我们成年人眼中的只注结果的学习,如果我们仍然用一种功利化的想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我们的教育只能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无论我们多么关注我们自己的成功,无论我们需要通过孩子达到自己怎样的目的,都不要忘记了教育的根本,不要忘记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本真,更不要忘记了我们的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我们。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做的很多,而让我更感受到责任的就是,在每一节课前,我们老师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沃土!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3

20xx年5月10日我们特岗教师在官埠桥镇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领导下开展了以“学习精品课”的听评课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是在安庆市最好的小学高琦小学举办的,校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教研活动,年轻女教师的精彩上课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其他三位年轻女老师的课 ,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三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三节精品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看到三位年轻女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老师在教学《比一比 》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这几位老师都联系实际生活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习诉基础上更加努力的云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4

xx月xx日上午,我有幸观摩了xx小学数学开放月公开课的活动,这样的公开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第一堂课是xx老师的《认识负数》,本课为六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xx老师笑起来特别和善,听他的课如沐春风。特意关注到他的课全程只用了两张PPT,更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依次来表达每个负数的意义,这些负数表示什么,用自己的方式画出一个负数,并描述出来。

第二堂课仍然是六年级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这堂课是由xx小学的xx老师上的,课的一开始,xx老师便出示自己旅游当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兴致勃勃的开始帮老师分析为什么另几张照片看起来更别扭。从而引出比例,再顺势引导学生算一算这几张照片的比例……

接下来是来自xx小的xx老师,一开场,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这堂课研究的是一个新的课题《展开与折叠》,虽然数学课本上没有本堂课的内容,但我觉得这节课很有趣,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魔方的知识与规律,而且给我打开了另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对数学课有了一个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0xx年xx月xx日,xx市小学数学“教坛新星”送教活动在xx县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看到三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着课堂教学艺术,倾听着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她们在开启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执教理念的启发。

一、导课要为教学服务

如xx老师精心设计的《认识周长》的导入,她是以xx和xx等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来引入话题,并使之贯穿于全课,以此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的向师性更强,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龙子湖区教研室李娅娅老师的课前谈话也很引人入胜,她通过“猜一猜,考察你的反应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参与到这项游戏。于是,在这种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师生们共同进行下一轮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观察力”活动,学生兴趣大增,这样的安排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上应让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位教师在教学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xx小的xx老师在讲《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让每一位学生从信封中找到6张扑克牌,学生自己先动手摆一摆,接着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摆法,在这一连串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的感悟到“要使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6张牌里都必须要有一个红桃a。”的结论,轻松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又如盛莉芬老师为了突破“一周”的概念,先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有一周的事物,指一指它们的周长并用手摸一摸,感知图形的周长,在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以此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在测量爱心、圆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教师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先用绳子把爱心和圆围成一圈(多余的绳子用剪刀剪去),再把绳子拉直,然后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即是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学生们轻松掌握了这种“化曲为直”的解决策略。还有xx老师讲《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她着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完全放手让学生动手计算,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找到了规律。

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让他们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xx老师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她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用猜“左右手”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从而想到用分数来表示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并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李老师设计的练习是本课的一大亮点,通过“抽奖”、“砸金蛋”等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所有的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又如xx老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以“快餐店中的套餐。每份12.5元,售出10份,100份,1000份,分别是多少元?”这一实际生活中的话题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接着xx老师又让学生运用这一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掌握了规律并学会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四、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三位老师都能很熟练的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xx老师使用多媒体动态演示6张红桃依次变成黑桃,让学生分别来说说“红桃和黑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就是这一动态的变化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又如xx老师上课伊始,就使用flash动态演示xx不沿操场跑一圈和它中途停止,没跑完一圈的过程,让学生指出其错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刻领悟到了“一周”的含义。

总之,这次的听课,使我感触颇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力的,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与思考,来自于对知识的猜想与验证,来自于对活动的探究与解决。而这些恰恰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问题。我还要多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我相信自己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5

墨埠小学 魏洪松

20xx年10月由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的全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泰安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

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参加这次优质课评选的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

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并且老师们出手一笔清秀的字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等。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每位老师的板书列出了本节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线画出,使本节知识清楚明了。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6

在玉田三中观摩了两位老师数学优质课,半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57

20xx年9月27日,由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中学数学基本功大赛评比活动在敖汉旗新惠二中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并且参赛老师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并能很好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相结合,做到严谨和生动相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数学的多样和精彩。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教学语言的确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3、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导入的设计既具实用性又具时效性。再加上教师创造性的将融入此处,用生活中的数学,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而且还为后面的知识埋下伏笔。

4、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学环节精彩的设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尤为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老师在活动前明确提出"怎样分工合作,才能做得快",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再通过倾听一个小组的合理分工,对其它小组进行指导。不仅使活动开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提供范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本次活动反映了新课改以来,老师教学方式的多元;数学教学以生活为源泉,更重视数学本质,注重挖掘蕴涵的数学思想;重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注重学生的认知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围绕数学本质,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这些课中,参赛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每节课都是气氛活跃,学生参与互动性强,每节课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并不是一味的向学生讲解知识点的重要,并不是一味的指导学生如何解题,更多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慢慢发现问题,体验数学的本质。

我对此次学习感触颇深,认为短短的一天多的时间,收获多、收获的质量高、学习的感悟深,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反思我的工作,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特别是在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高效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争为我校中学数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力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