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必须进步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进步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进步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长大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如何上好音乐课;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如罗文忠老师讲的电脑多媒体制作软件。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三、重视音乐实践,深化学生体验

《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提供接触、表现音乐的机会。通过培训发现,音乐课若仅依靠每一节课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是很难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合唱团、舞蹈队只能使部分学生得到锻炼,校级歌咏比赛、艺术节虽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时间较短,仍属短期性活动,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对艺术的强烈需求。课堂教学,仅仅是引起学生喜欢,亲近音乐的动机,使此动机更积极地加以升华.而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更应该让音乐走出教室,增加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促成更多的音乐氛围环境,寓教于乐.在课堂上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灵活而自然地发挥学生的无限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爱乐风,增加爱乐人口.让音乐走进各班教室.走进每个家庭.甚至走进社会.与生活结合,从而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更多.更大的思考创作的空间,并赋予更多更大的弹性,让学生在自由生活中自我成长,懂得关怀自己.包容别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xx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自进入八月份以来,又开始忙碌起来。依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必须一边上课,一边参加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于是,每天顶着火热的太阳,奔忙于课堂和微机室。

说实话,刚开始培训时,我也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有些抵触情绪,觉得还不过是走形式而已——本来,我们生活中走形式的事情太多了!于是,作业、发帖都是随便粘贴拼凑,被动应付,只为得到一个合格的分数。

而在研修的过程中,我渐渐有了一些感悟和收获。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观摩名师的课堂,我感受到了自己见识的浅陋;通过论坛发帖跟帖,我收获到了与同行交流的快乐。后来的几天,我认真地完成每一篇作业,及时地撰写每一篇日志,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每天一有空,我就登录继续教育平台,或观摩课例、阅读文章,或进入论坛,跟帖发帖。虽然很辛苦,但乐在其中。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确,刚开始的几天,我被动应付的作业,辅导老师评出成绩都只是合格;而当我转变态度,认真对待之后,我的作业、日志、教学设计等有好几篇被评为优秀,其中有的篇目还被辅导老师作了点评和推荐。虽然我与这位老师素未谋面,但从点评的片言只语可以感受到,他对我的一些想法还是非常认同的,这对于向来不够自信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看来,一件事情,不管你一开始是否喜欢它,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总比消极应付要好。

而现在,培训即将结束,对这个研修平台竟有些许的留恋——毕竟,在这里有自己付出的时间和辛劳,也有思想交流的快乐回忆。但愿以这次研修为契机,促使我今后抵制不可避免的职业怠倦感,在教学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走得更从容一些。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必须进步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进步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进步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长大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如何上好音乐课;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如罗文忠老师讲的电脑多媒体制作软件。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三、重视音乐实践,深化学生体验

《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提供接触、表现音乐的机会。通过培训发现,音乐课若仅依靠每一节课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 是很难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合唱团、舞蹈队只能使部分学生得到锻炼,校级歌咏比赛、艺术节虽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时间较短,仍属短期性活动,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对艺术的强烈需求。课堂教学,仅仅是引起学生喜欢,亲近音乐的动机,使此动机更积极地加以升华.而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更应该让音乐走出教室,增加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促成更多的音乐氛围环境,寓教于乐.在课堂上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灵活而自然地发挥学生的无限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爱乐风,增加爱乐人口.让音乐走进各班教室.走进每个家庭.甚至走进社会.与生活结合,从而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更多.更大的思考创作的空间,并赋予更多更大的弹性,让学生在自由生活中自我成长,懂得关怀自己.包容别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xx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通过近一月来的网上《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我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以前总是强调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对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很明显,对成长的促进作用,体会不是很深。通过学习印证了三者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围绕教转。本是“双边活动”的教与学,都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习了。因而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务之急,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针对此种情况,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 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碍于面子怕难为情,应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要能够承以自己的不足和失误,留给学生课外思维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留下创新思维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肯定活力焕发,学生也能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有关规定,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xx年全市教师教育工作意见》(烟教〔20xx〕13号)要求,我们莱阳市共21位校长参加了烟台市第二十九期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并顺利结业。现将有关培训学习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学习态度:

我们21位学员每天都是严格按照培训班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参加培训学习,课后自己认真对照老师讲解内容,联系自己工作实践进行思考分析,找准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培训六天来没有迟到早退,从不请假。老师讲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专心作好学习笔记。

二、学习感受:

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受益匪浅。特别是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作为学校校长,如何加强学校管理新理念,如何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与制度建设,如何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如何引导新课程与学校内涵发展、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极大的提高。

听了几位中学的名校长报告后,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目前我市教育的发展方向认识更深刻了。听了几位教授专家对新课程与学校内涵发展、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后,更加深了对我市学校发展规划的前景充满了新的希望,对我们学校的当前工作更明确了发展动力。听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报告后,我们对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的认识更科学了,能够全面思考学校突发事件的管理与预案设置。听郭秀云、王贤民两位校长如何当好校长的专题报告,使我们更能够理性地分析过去的校长工作的问题,给我们作校长工作提出了理论思考的方向。听了鲁东大学苏春景院长的学校管理新理念专题后,对学校创新教育不是那么陌生与神秘了,只要按照教育教学自身规律进行工作,将当前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认真研究,科学地联系学校实际情况,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就是创新。 我们将按照这次培训学习的模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三、努力方向:

1、坚持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寄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看校长。校长要善于学习,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要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学习是进步的先导,不学习是落后的象征。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

2、坚持为学校服务: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谊。

3、狠抓教育质量: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狠抓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师生的荣誉。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4、树立意识,创新改革: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以科研为先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教师必须不断认真学习、领会。特别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教育可以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做为农村校长必须心系农村,立足实际,不怕困难,敢于奋斗,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需要教师更多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7

这学期我参加了湖南省高中教师“新课程、新高考”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高中英语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新课程理念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众所周知,以前在教学中,老师们习惯于把英语教学等同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主要用普通话授课,学生既听不到英语,也很少有机会说英语,这就让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哑巴英语”一直存在。但是,新课改逐步在扭转这一局面。新课程标准注重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要想有效的实施英语课堂课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改变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利用现代化科技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牛津译林20xx年版第一册unit 2 Grammar and usage——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调整。语法本就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我选取了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造句,引出简单句的定义。之后,我又呈现了一组关于我自己的照片,让学生用简单句对照片进行描述,进一步巩固简单句的定义。选取的这些图片直观有趣,很容易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将看、说等环节融入其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我还截取了英语歌曲中的某些片段,通过听英语歌来填词,然后体会所涉及的`语法知识,让学生觉得语法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然后继续让学生用所学语法来描述我,将写作贯彻这堂课的始终,达到了听、说、读、写、看等技能的训练。

2. 创设情境设置提问。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增加开放性的任务活动(即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发挥具体化情境功能作用,顺利激起学生求知欲、探索欲,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中,高效培养语言能力。以牛津译林20xx年版第一册unit 4 Integrated skills——plastic surgery为例。在课题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一组关于“plastic surgery”的图片和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Do you want to receive plastic surgery? Why? 然后设置阅读和听力两个任务,引导学生探索plastic surgery的利与弊,之后将其以文本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进行大量的输入,最后设置写作情境,让学生按照PRE模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3.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一改“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逐渐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到以“学”为教学上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真正做到: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新课程远程培训进行了已半个月了,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这段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有以下思考:

第一, 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每门课的容量都很大,要让学生光靠听来消化所学的知识是很难的。所以在课上最好不要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也许你讲得很到位,但学生真正能接受几分却有待考证,所以在课上就给学生时间让自己做自己思考,表面上看挺费时间,但实际上效果肯定比光听老师讲要好得多。

第二,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笔。

比如,要讲一道计算题,我们可能习惯上是在黑板上一直把这道题给带领着演算完,实际上还不如在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动笔算,然后对下答案就行;再比如在运用方程式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把方程式在演算纸上写出来,然后老师只要列出关系即可,而不是由老师写出来直接找关系。虽然这是些小事情,但是却给学生养成了多动笔的好习惯,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了,同时也很好的给了学生强化方程式记忆和提高计算能力的机会。

第三, 在每上完新课后的第二节要及时给学生时间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及时强化。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回家也那么多作业,很有可能没时间复习巩固知识点,即使做题有些较懒的同学也会直接凭记忆填答案,而不看书,如果能在课堂上给时间复习,就相当于强制让他复习,在给时间后再通过提问看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通过实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看书,并测试效果较好。

第四, 对学生的行为要及时评价。

学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群孩子,渴望被肯定和认可,

做完一件事后比如完成一次作业后也想知道自己做得咋样,如果这时候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就会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这样也会让他形成心理期待,会促使他下次做得更好,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作业的'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为人师表的处事态度,以身作则,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有希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以上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当然每个方面的观点都不是终极答案,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前进,以求做得更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转眼结束了。三天的时间很短暂,但充实丰富的学习却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几天来省培训专家老师们精彩到位的讲解分析,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学科同行们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每一个新的知识信息,一次次更新着我对《新课标》在教学中指导意义的认识。

我是一个参加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可以说见证了十年课改给音乐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正如金亚文教授所总结,十年的课改带来是音乐教育之花的美丽绽放。在新课改下,老师们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向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堂上不再是单向的传输、灌输,而是师生配合、生生配合的多向互动;以学为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也让教学方式呈现了更符合学情、更贴近学生心理的人文化特点;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原则下,学生们真切地感受着音乐艺术的魅力。当然,十年的课改也让我们一线教师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在这次培训学习中,专家教授们与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促膝交流、共同讨论,并对我们一线老师提出的困惑做出了精彩的解答,虽然限于时间有限,对所有的问题并不能全部做详尽解答,但与会专家老师们的共同感受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正在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通过几天来对《新课标》的学习研读,我感到新课标突出了以下几点新的要求:

1、新课标让音乐教学切实回归到音乐学科的本位,注重了音乐教学的音乐性这一学科特点。

2、强调了学生表演的音乐表现作用

3、提升了音乐实践在学生体验音乐时的重要作用。

4、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5、增添了节拍、调式、风格流派等新的音乐要素教学。

6、体现了识谱教学等音乐知识教学对培养学生终生喜爱音乐艺术的作用。新课标新的变化,必将为音乐课堂注入更加新鲜的元素,也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深的感受到,做为一名参加培训的学科骨干代表,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及时准确的播撒到每位老师同行们心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回去后我将和领导老师们继续研读《新课标》,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的课堂紧贴新课标要求。

相信,通过这次《新课标》的培训学习,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同行们的心中都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必将在音乐课堂上、在学生们的心中开出最美丽炫目的花朵。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新学期伊始,侯老师、孙主任分别对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我们集中学习讨论了《游戏在课程实践中的融合和运用》、《新课程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幼儿主题环境规划》、《美国早期教育机构中教师如何使用语言及行为对儿童以支持及引导》等内容,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1、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和基本成长经验,其实质就是儿童自己的游戏,游戏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手段,是课程的基本内容,更是贯穿全部课程实践的灵魂。游戏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抛弃静坐中的说教,现成知识的灌输,而要恰当地运用游戏,寓教于乐,启发引导幼儿自主尝试与探索,积极动手动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还要拥有一颗童心,保持一份童趣,与幼儿同游戏、齐欢笑、共成长。

2、在主题环境创设中,我们也存在着不足,如环境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够,以教师的成品呈现为主,幼儿和家长参与的少。在以后的主题环境创设中,我要做到积极引导幼儿、家长参与创设,内容可随着活动的进行及时添加,高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区域角的创设要根据本班幼儿兴趣、水平及幼儿的实际状况灵活安排主题区域活动,玩游戏时,老师不能怕孩子弄乱了,只让孩子玩一种玩具,要投入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引导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爱惜玩具,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自主选择游戏角色,让幼儿拥有一份自由与空间,可放飞梦想与激情,挥洒浪漫与天真。

3、教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在最恰当的时间给孩子提出指示和建议,使用的语言和语气能使孩子感到自信和安心。要使用肯定的建议和指示,不要说反话,以免误导孩子,尽量避免横向比较,要纵向比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要指责,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孩子的缺点经过正确的引导就会转化为优点,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老师爱的滋润下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这学期我参加了湖南省高中教师“新课程、新高考”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高中英语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新课程理念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众所周知,以前在教学中,老师们习惯于把英语教学等同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主要用普通话授课,学生既听不到英语,也很少有机会说英语,这就让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哑巴英语”一直存在。但是,新课改逐步在扭转这一局面。新课程标准注重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要想有效的实施英语课堂课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改变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利用现代化科技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牛津译林20xx年版第一册unit 2 Grammar and usage——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调整。语法本就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我选取了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造句,引出简单句的定义。之后,我又呈现了一组关于我自己的照片,让学生用简单句对照片进行描述,进一步巩固简单句的定义。选取的这些图片直观有趣,很容易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将看、说等环节融入其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我还截取了英语歌曲中的某些片段,通过听英语歌来填词,然后体会所涉及的语法知识,让学生觉得语法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然后继续让学生用所学语法来描述我,将写作贯彻这堂课的始终,达到了听、说、读、写、看等技能的训练。

2. 创设情境设置提问。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增加开放性的任务活动(即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发挥具体化情境功能作用,顺利激起学生求知欲、探索欲,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中,高效培养语言能力。以牛津译林20xx年版第一册unit 4 Integrated skills——plastic surgery为例。在课题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一组关于“plastic surgery”的图片和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Do you want to receive plastic surgery? Why? 然后设置阅读和听力两个任务,引导学生探索plastic surgery的利与弊,之后将其以文本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进行大量的输入,最后设置写作情境,让学生按照PRE模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3.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一改“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逐渐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到以“学”为教学上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真正做到: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新课程标准》强调: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务必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潜力为核心,是语文潜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构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综合运用潜力。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传统的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带给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务必理解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理解,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二、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用心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潜力。

三、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

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修改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善,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到达《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四、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

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善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用心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带给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到达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六、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

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构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忙他们构成以潜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潜力。教学中我们还要用心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忙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七、系列配套增强了教材的选取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配套读物、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等。这些材料加强了教材的弹性,为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带给了条件。此外,教师也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潜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利用报刊资源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阅读潜力,利用音像资源进行听力练习和了解文化元素,利用分级读物增加输入量,培养阅读兴趣等等。但对于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应是建立在认真研究课程要求,透彻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的基础上,使之与教材相辅相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八、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构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构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用心探讨,总结经验,用心推广,魏书生的教学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时代赋予我们的是机遇、是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潜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一、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有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力求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有创造能力的时代性人才。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

教师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知识,整合核心知识,提高教学时效:清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和程度,知道学习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程度,了解在选修模块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延伸。

2、分析栏目功能,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

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选取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考虑教学设计要点,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

3、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多样化活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调查参观、资料收集加工、自学、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

十天的培训,即将过去,有那么多的经验供我们借鉴,有那么多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连同这次新课程改革培训本身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还熟悉了新教材教法,更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让我们每位一线的化学教师都在化学新课程改革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尽管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新让我们大胆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更增强了改革的信心,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将坚持不懈,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知识日新月异,历史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成就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阶段性的学习和培训即将结束,但新的更繁重的任务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新一轮课改中,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英语、理解英语,同时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英语,感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Very good!You are excellent!You are very clever!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英语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和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话题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着手、练习、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新的起点、新的重任都需要发挥每位课改教师的聪明与辛勤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留,耕耘过的土地一定会结出硕果。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从六月下旬开始,我参加了株洲市新课程通知培训。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规模、力度大。

“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知识意识: 教学的“有效知识”是知识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性教学不是提高教学知识的总量,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课程意识:新的课程计划、标准不是教学惟一的资源;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取消了教学指导书、参考书。

学生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维方式的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 3)思想素质方面, 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3、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构建教学的新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否则,教学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会是穿新鞋走旧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

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 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新学期伊始,侯老师、孙主任分别对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我们集中学习讨论了《游戏在课程实践中的融合和运用》、《新课程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幼儿主题环境规划》、《美国早期教育机构中教师如何使用语言及行为对儿童以支持及引导》等内容,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1、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和基本成长经验,其实质就是儿童自己的游戏,游戏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手段,是课程的基本内容,更是贯穿全部课程实践的灵魂。游戏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抛弃静坐中的说教,现成知识的灌输,而要恰当地运用游戏,寓教于乐,启发引导幼儿自主尝试与探索,积极动手动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还要拥有一颗童心,保持一份童趣,与幼儿同游戏、齐欢笑、共成长。

2、在主题环境创设中,我们也存在着不足,如环境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够,以教师的成品呈现为主,幼儿和家长参与的少。在以后的主题环境创设中,我要做到积极引导幼儿、家长参与创设,内容可随着活动的进行及时添加,高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区域角的创设要根据本班幼儿兴趣、水平及幼儿的实际状况灵活安排主题区域活动,玩游戏时,老师不能怕孩子弄乱了,只让孩子玩一种玩具,要投入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引导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爱惜玩具,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自主选择游戏角色,让幼儿拥有一份自由与空间,可放飞梦想与激情,挥洒浪漫与天真。

3、教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在最恰当的时间给孩子提出指示和建议,使用的语言和语气能使孩子感到自信和安心。要使用肯定的建议和指示,不要说反话,以免误导孩子,尽量避免横向比较,要纵向比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要指责,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孩子的缺点经过正确的引导就会转化为优点,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老师爱的滋润下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作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积极源于兴趣,我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要上好高中数学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如何上好音乐课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如罗文忠老师讲的电脑多媒体制作软件。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

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

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三、重视音乐实践,深化学生体验

《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提供接触、表现音乐的机会。通过培训发现,音乐课若仅依靠每一节课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是很难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合唱团、舞蹈队只能使部分学生得到锻炼,校级歌咏比赛、艺术节虽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时间较短,仍属短期性活动,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对艺术的强烈需求。课堂教学,仅仅是引起学生喜欢,亲近音乐的动机,使此动机更积极地加以升华。

而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更应该让音乐走出教室,增加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促成更多的音乐氛围环境,寓教于乐。在课堂上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灵活而自然地发挥学生的无限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爱乐风,增加爱乐人口。让音乐走进各班教室。走进每个家庭。甚至走进社会。与生活结合,从而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更多。更大的思考创作的空间,并赋予更多更大的弹性,让学生在自由生活中自我成长,懂得关怀自己。包容别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培训大会。虽然很累,但是我仍然听的很认真。从中学到了不少。在新课程下,新的教学研修成果,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管理方法以及如何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示范课上展示的一些优良的教学经验,都是值得我学习值得我深思的。使我体会至深。想想我自己,真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触。

第一,我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探索研究。今后,我会将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加以积累,并且记载下来。以便运费用于今后的教过程中。这样以来,一方面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另外,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

第二,教学成绩的.提高,要以德育教育为前提。有抓好德育教育,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点上我做的很不到位。4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想教育。今后一定得改变我的教学观念。以便少走弯路。

第三,在两位教师的示范课上,使我深深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我,更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四,在教学管理上,需改进管理方案。渗透德育教育。改变以前的管理方案,通过媒体等现代化的设备,对孩子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思想教育,并转化学困生,解决一些孩子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减少学困生。

总之,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而言,也算是一种推动吧!并且,又一次充实了我的教学思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从六月下旬开始,我参加了株洲市新课标培训。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规模、力度大

“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知识意识:教学的“有效知识”是知识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性教学不是提高教学知识的总量,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课程意识:新的课程计划、标准不是教学惟一的资源;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取消了教学指导书、参考书。

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维方式的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3、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构建教学的新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否则,教学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会是穿新鞋走旧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

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xx年7月14日到7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潍坊市xx年小学英语“345”优质高效课堂首级培训班活动。本次活动历时两天,在两天的时间里,天气虽然炎热,但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有幸观摩了孟丽萍、刘丛丛、夏亮亮和庄明华4位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在我的听课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详细记下了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学生每一次参与课堂的活动情况,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首先开始的是孟丽萍老师,她向我们展示的是单词课文课与攀登英语相结合的整合课,他们的特点是小组合作形式已经相当成熟规范,小老师的培养非常成功。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对学习形式和步骤非常明确。人人有事做。人尽其能。课堂节奏快、效率高。

其次是早春园小学刘丛丛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拓展运用课型和夏亮亮老师的整理复习课。夏亮亮老师的课堂一大特色是培养学生作复习卡的良好习惯。每个模块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和重点语法知识,学生都自己整理好。在这一过程中既梳理旧知、巩固所学,并且为今后的总复习作好了准备,作用很好。另外一节课,刘丛丛老师通过各种各样的“展示秀”层层递进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通过背诵、表演、做习题、情景对话、自我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发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知识、增长了能力。特别是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设情景自编自导的小对话,有声有色,引发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最后庄明华老师展示的是课文拓展课。整节课在教学技巧上,我感觉最突出的有两点:

一、教学主线清晰,设计巧妙,自始至终贯穿教学始终,体现了设计者的教学智慧和才华。开始用“what should i do in this class?”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主要句型。然后用“what should you do in this class?”引导学生运用此句型说出课堂规范。再用“what should we learn in this class?”仍然利用此句型提出学习目标。接着用“what should we do in task 1/2/3?”练习任务中也不忘贯彻此句型。特别最后布置作业用“what should we do after class?”结束本堂课。

二、课堂语言简练明确,语音自然,教态大方,师生配合默契,课堂自然流畅。孙家小学的学生在小组建设,小老师培养方面已经相对成熟,老师所做的应该是如何做好“导”的工作。庄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自己巧妙地构思,亲切的语言,引导学生从一个高潮过渡到另一个高潮,确实难得可贵。

不难看出,每位教师的课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同学们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一步步,由浅入深的完成教学目标。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对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教师能够根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如其分,能启示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问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认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人人都可以当“小老师”来带领本小组或全班同学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完全被激起,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产生了激烈的求知愿望。同时学生流利的口语,恰如其当的相互评价,公平合理的pk,都让我感到赞叹。这样的课堂,学生岂能学不会啊。若是我们的课堂也能这样,那该多好啊!

通过本次听课,对他们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耳闻已久,也向往已久。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听完之后还是心灵大受震撼。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规范。规范二字渗透到了孩子们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例如,刘丛丛老师的课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教学环节清晰,目的明确。每个模块形成了固定的课型。

二、孩子们对每个课型非常熟悉,知道在哪个环节该做什么,并且该怎样做。

三、小组活动井然有序,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四、小老师口语训练到位,语音标准,语言流利,表情大方。

五、教师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唱起了主角。

六、每个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发言,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表演展示,课堂是他们展示自我的广阔天地。

这一切都与他们的教学思想分不开,他们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用“规范”,严格的设计自己的教学,使孩子们有规可循,有规可依。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今后,我要努力吃透《“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这套书的内涵,借鉴他的课题教学模式,改革我的课堂教学。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xx小学新课程小学常识骨干教师培训。

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县教研室钟老师的报告,认真学习了教研员朱老师、袁老师和王老师的报告,仔细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共同探讨了网络教研、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的教学,这是我备感兴奋,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愉悦的学习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专家、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亲切。

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友情。

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钟老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

同时,这些教研员老师自身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透彻,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引领我县的教育教学,促进了我县常识课教学的发展。

今后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本次学习聆听了教研员朱老师、袁老师和王老师的报告的讲座,他们讲得十分精彩,且通俗易懂,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让我受益匪浅。

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及素养,为今后的常识教学指明了方向。

教研员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

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

搞好小组文化合作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教学情境中开展活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常想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是领导和老师们对自己前阶段工作的一个肯定和认定,大家对我寄予了厚望。

每当想到这些就有些汗颜,因为自己的教学研究确实有限。

于是我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来完善和提升自己,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

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就两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做事。

8月2日至4日,短短的培训学习活动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而我用“受益匪浅”难以言尽培训学习的体会,以“感受颇深”无法描述内心的充实。

我想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潜心学习原汁原味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扎扎实实地探索,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在短短的培训时间里,来自各位专家教研员老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声声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

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我较认真地听了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再结合所阅读到的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案例等,现将这几天来所听之内容与余之实际进行反思,有一些心灵触动与感受。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理念。

我认为最应转变的或者说最迫切转变的观念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观应重新建构。

现在教育十分强调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人,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

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比如是兴高采烈或冷漠呆滞,其乐融融或是愁眉苦脸。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人。

所以,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和“资本”的独立价值。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因为现代教育终于承认了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正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

教育的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

因为虽然你接受了上述的学生观,但若一走进课堂就又回到老路上,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你仍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

那么课堂就会仍然是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的。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对自我角色的认定,不要再认为自己是权威,自己是中心。

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变封闭为开放,特别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

要变预定为生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活动,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

如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真实场学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操作、辩论、演讲、社区活动中展开学习。

这有利于产于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是人之生命表达一种方式,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

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伤怀旧,都要借助语言来展现出来的。

让学生有尽量多的学习时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选择性,也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与情境性。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的一种重要方法方式就是开展培训。

我们不仅要有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精英式的培训,更要有大众主义的远程网络这样平民式的培训方式。

我认为应该把远程培训列入校本培训的范畴。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舞台。

我们要把教师的培训与学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因此现在学校认识到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的意义,要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

因为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可以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同时教师还面临着来自新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化的挑战,来自学生的挑战,来自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挑战,来自信息化的挑战等等。

所以培训就是要缩短优秀教师成熟的周期,使优秀者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

我们实施新课程,对教师要优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持续几天的“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及远程培训”,我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两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新课程远程培训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那么,我们又属于哪种老师呢?是不是该自问?是像父亲还是像母亲?是帅哥还是美女?我想作为老师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有宽容心、充满爱心、风趣幽默感、更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并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远程教育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对于现代教育工作者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吃透”教材、“补充”教材和“更新”教材。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是一个懂得“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和“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充分利用教师的“课程智慧”( 即“备课”智慧、“教学”智慧和“上课”智慧)向学生“传道”、 “授业”, 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三、管理智慧的关键要素是“民主”。一个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她)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 但更不能缺乏基本的管理智慧。“教师威信”则可以视为“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遇有学生某些事情不能“独裁”。当然,管理技巧也是一门学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术”或“技巧”,这是一个常识。

四、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是构成“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有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是构成“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求。选择了做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

五、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除了具备以上几方面的基本要素外,我们还要通过行动研究的途径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发表三个要素)。教师学习是基础,教师研究是动力,教师发表时成效,三个要素犹如滚雪球,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研究、才能更好的发表。

总之,通过这次非学历远程教育培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教师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学习我永远坚信这句话“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新世纪小学参加了xx市数学新课程培训,一天的培训内容安排得很多,听了1堂课了学习了2个教材分析,聆听了11个专题论谈。通过这次培训我收益、感想颇多,此将我培训的所思所想付诸笔下,作为自己在今后教学道路上的提醒和鼓舞。

一、耐住寂寞,潜心钻研教学

从这次培训来看,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低了对老师的要求确大大的提高了不再是过去照本宣科了也不再是作秀式的上课了需要的真真切切的有效课堂,要向40分钟要效率。要想做到这一点,老师只有在课余时间潜心钻研教材,有时也许还要占用你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教材是枯燥的要耐得住寂寞,从枯燥中寻找乐趣,从孩子们好奇闪烁的目光中,从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兴奋表情中获取我成就感。那么钻研教材需要读懂教材,诠释本质,理解本质,活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现在书本上的内容并不完全适合你所教的班级,内容也没有像老教材那样有条理清晰,因此备课时我需要吃透教材,深入浅出,对学生的任何表现都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需要我付出大量的准备工作。

二、做一个细心的数学老师

数学课好像是一个追求结果的课程,因而我数学老师也很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考试考了几分,作业的答案对不对,却忽略了学生在题中出现的错误,以及解题的过程。有时看到学生做错了只是让他去订正,或是说太粗心了等。那么我老师是不是也太粗心了呢?忽视了学生有价值的错误呢?要善待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有时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要从学生的`错误中剖析解决的方法。经验不正是从错误中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吗,让我做一个细心的老师,关注学生的细小错误,也许它就是擦亮你思维之火的星光。另外我要坚持不懈的抓学生的学习惯,培训学生的数学素养,从最生活的开始,从身边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开始。

三、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成为一名专业教师。

为什么我小学教师大家觉得是谁都可以当,而医生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想主要原因是小学老师不够专业,似乎老师能做的其他人也能做,那么如何变得专业呢?想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

首先从模仿开始,向我所欣赏的名师教学片断中学习他过人之处。

二是从磨课开始,磨一堂课,磨同一类课,让自己成为这类课的权威。

三是从读书开始,每天给自己哪怕十分钟也好读些书,看些书,总能从书中有所体会。

四是从反思开始,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每天对自己所上课的否满意,把满意的不满意的做一些记录,对自己今后的教学都是很好的积累。

五是从写作开始,自己对某些东西有想法了可以将想法付诸笔下,哪怕只是支言片语,可以写写精品案例,现场课堂评断,或是自己的教学反思。

只有我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了才能进步才能更专业,别人也就无从仿效了爱我工作,爱我学生,也就能从中体会出我工作的伟大之处了。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这次的“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远程培训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通过专家对新课程的分析讲解以及和同事们的研讨交流,使我感觉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因此更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下面就本次参加远程培训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要终生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活动,我们要达到:(1)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并把这种激情转化为自觉学习的动力;(2)教给学习方法,使之逐步具备自学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掌握知识。远程教育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举措,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虚拟的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三、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一次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

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有了紧迫感。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我要学习的、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这个培训让我进一步丰富自已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7

20xx年10月31日,我校组织第三批老师赴上饶县三中参加课改培训听课,很荣幸我也参加了这次的教师培训,听了三中两位思想品德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个下午的面对面交流,更让我感受很深。三中老师们的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三中课改的力度和深度,以及他们那种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毅力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首先,我们对这种课改模式进行整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引领明确方向。

以往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像耕地时牵牛的人一样,牢牢地拉紧缰绳,生怕牛儿跑了,使自己的教学偏离轨道。今天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在导入新课伊始,都能引导学生利用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者课件出示目标,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们明确了目标后,有抓手,有方向,学习起来目的明确,目标清楚。导学案尤如一盏前照灯,引导学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二、自主学习培养习惯。

在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对子互学,组内群学,每个学生忙的不亦乐乎。能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与方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得以落实,还培养了良好的助人习惯和不耻下问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展示挖掘潜能。

"展示"部分给我们的触动很深。改变了过去教师的"单口相声"教学法,转变成师生"三句半"的教学法,由教师主体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令我们惊讶,原来我们的学生潜能是如此巨大,是我们小看了自己的学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放权,让学生参与教学。

四、人人参与提高效率。

学生的"展示""评价""挑战"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节目,尊重与被尊重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进取,心灵得以满足。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何愁学生不学呢?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8

通过本次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首先,新课程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在美术教学中要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还要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审美世界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教育,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极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力求改变把自己审美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简单做法。而是让学生经过完整的审美过程,积极地进行艺术思维的锻炼与发展。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特定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成就有深远的影响。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所有创造性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引起联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出想象中的形象,培养创造才能,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形象的内容。美术教育要求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观察,进行分析、比较、用提炼、概括的艺术手段加以表达,运用形象思维进行美术创作。美术教学对于发展形象思维促进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在本次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我较认真地听了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再结合所阅读到的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案例等,现将这几天来所听之内容与余之实际进行反思,有一些心灵触动与感受。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理念。我认为最应转变的或者说最迫切转变的观念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观应重新建构。现在教育十分强调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人,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比如是兴高采烈或冷漠呆滞,其乐融融或是愁眉苦脸。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人。所以,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和“资本”的独立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因为现代教育终于承认了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正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教育的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因为虽然你接受了上述的学生观,但若一走进课堂就又回到老路上,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你仍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那么课堂就会仍然是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对自我角色的认定,不要再认为自己是权威,自己是中心。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变封闭为开放,特别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要变预定为生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活动,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真实场学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操作、辩论、演讲、社区活动中展开学习。这有利于产于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是人之生命表达一种方式,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伤怀旧,都要借助语言来展现出来的。让学生有尽量多的学习时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选择性,也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与情境性。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的一种重要方法方式就是开展培训。我们不仅要有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精英式的培训,更要有大众主义的.远程网络这样平民式的培训方式。我认为应该把远程培训列入校本培训的范畴。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舞台。我们要把教师的培训与学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现在学校认识到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的意义,要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可以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同时教师还面临着来自新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化的挑战,来自学生的挑战,来自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挑战,来自信息化的挑战等等。所以培训就是要缩短优秀教师成熟的周期,使优秀者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我们实施新课程,对教师要优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0

今天参加新一轮高中数学课改培训,看了视频中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今天培训的一些体会:

1、对新课程的认识: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内容,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

(2)、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材的设计更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潜能与创造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2、听到了一种声音:

在培训期间,我们无论是在这看视频中,还是在茶余饭后,我们都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感受到合弦的美。数学课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显然不是只凭热情和勇气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险之旅。"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在积极参与课程的同时,我们也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中国的传统一定不要轻易否定与抛弃。比如说,"双基"教学是中国的特色与传统,继承的同时要理解与吃透它的内涵。我们应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有的是在过去就已暴露出来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更多地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因此,总结好的传统,认清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们应抱着"扬弃"的观点辨证对待传统教学,不要盲目继承,更不要全盘否定,正视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改正,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走一条自己的路。

3、体会到了课改的艰辛:

我在学习之余,与各地的教师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课程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高中与初中的课程衔接问题,高考的问题;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问题;市场上量充斥的滥编滥印的教辅教材问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对课程的认识以及培训的一些问题……几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研修使我们了解了课程的理念,了解了数学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也体会到了课程的艰辛。

4、增加了新的思考:

我觉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都不轻,因为进行新课程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必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为了课程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貌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让我貌同努力迎接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直面新课程,为全国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1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来结合自身教学谈一谈对数学课的认识。

一、课改让学生真正当起了小主人。

教学周长这一节课,我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在交流中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并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做法,由学生来评价每一种做法的优劣,而不是老师评价的哪种做法更好、哪种做法更简单。在求小花园的周长这一环节中,曾出现了这样一幕:学生组内交流后,然后进行全班汇报。这时一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做法: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她刚说完,另一同学就迫不及待的说:“老师,我跟她做的不一样!”然后,便说出了自己的做法:190+410=600(米)560+240=800(米)200+200=400(米)600+400+800=1800(米)。同学们看后,都认为这种方法很简单。展开讨论,学习别人好的做法,并且能够对其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使得后面的“习题”出现了灵活多样的做法,当我看着他们一张张兴高采烈的脸,听着一连串想不到的精彩发言,我深深地感到,课改让学生真正当起了小主人。

二、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采用多种手段。

让评价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将自我评价当成是一种知识的沉淀、反思,将他人的评价当成是对自己的肯定,意见成为下一步的方向。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与探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我们的数学课却处处存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现象,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无论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是错是对,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我们就应提倡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当然也并不是要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全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

作为教师是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的。例如:我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来教学,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维角度是十分全面的,会让我惊喜的是,学生对于解决问题能力上投入了很大精力。有小组交流中各抒己见,有全班性的讨论,争辩,学生们兴?很高,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而且殊途同归解决一个问题时的多种方法也能说的头头是道,而我也尝到了让学生放开手脚的甜头,作为数学课教师应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采用多种手段,以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2

自进入八月份以来,又开始忙碌起来。依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必须一边上课,一边参加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于是,每天顶着火热的太阳,奔忙于课堂和微机室。

说实话,刚开始培训时,我也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有些抵触情绪,觉得还不过是走形式而已——本来,我们生活中走形式的事情太多了!于是,作业、发帖都是随便粘贴拼凑,被动应付,只为得到一个合格的分数。

而在研修的过程中,我渐渐有了一些感悟和收获。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观摩名师的课堂,我感受到了自己见识的浅陋;通过论坛发帖跟帖,我收获到了与同行交流的快乐。后来的`几天,我认真地完成每一篇作业,及时地撰写每一篇日志,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每天一有空,我就登录继续教育平台,或观摩课例、阅读文章,或进入论坛,跟帖发帖。虽然很辛苦,但乐在其中。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确,刚开始的几天,我被动应付的作业,辅导老师评出成绩都只是合格;而当我转变态度,认真对待之后,我的作业、日志、教学设计等有好几篇被评为优秀,其中有的篇目还被辅导老师作了点评和推荐。虽然我与这位老师素未谋面,但从点评的片言只语可以感受到,他对我的一些想法还是非常认同的,这对于向来不够自信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看来,一件事情,不管你一开始是否喜欢它,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总比消极应付要好。

而现在,培训即将结束,对这个研修平台竟有些许的留恋——毕竟,在这里有自己付出的时间和辛劳,也有思想交流的快乐回忆。但愿以这次研修为契机,促使我今后抵制不可避免的职业怠倦感,在教学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走得更从容一些。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3

我较认真地听了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再结合所阅读到的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案例等,现将这几天来所听之内容与余之实际进行反思,有一些心灵触动与感受。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理念。我认为最应转变的或者说最迫切转变的观念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观应重新建构。现在教育十分强调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人,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比如是兴高采烈或冷漠呆滞,其乐融融或是愁眉苦脸。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人。所以,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和“资本”的独立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因为现代教育终于承认了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正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教育的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因为虽然你接受了上述的学生观,但若一走进课堂就又回到老路上,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你仍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那么课堂就会仍然是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对自我角色的认定,不要再认为自己是权威,自己是中心。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变封闭为开放,特别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要变预定为生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活动,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真实场学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操作、辩论、演讲、社区活动中展开学习。这有利于产于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是人之生命表达一种方式,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伤怀旧,都要借助语言来展现出来的。让学生有尽量多的学习时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选择性,也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与情境性。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的一种重要方法方式就是开展培训。我们不仅要有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精英式的培训,更要有大众主义的远程网络这样平民式的培训方式。我认为应该把远程培训列入校本培训的'范畴。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舞台。我们要把教师的培训与学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现在学校认识到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的意义,要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可以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同时教师还面临着来自新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化的挑战,来自学生的挑战,来自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挑战,来自信息化的挑战等等。所以培训就是要缩短优秀教师成熟的周期,使优秀者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我们实施新课程,对教师要优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4

持续几天的“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及远程培训”,我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两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新课程远程培训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那么,我们又属于哪种老师呢?是不是该自问?是像父亲还是像母亲?是帅哥还是美女?我想作为老师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有宽容心、充满爱心、风趣幽默感、更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并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远程教育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对于现代教育工作者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吃透”教材、“补充”教材和“更新”教材。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是一个懂得“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和“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充分利用教师的“课程智慧”( 即“备课”智慧、“教学”智慧和“上课”智慧)向学生“传道”、 “授业”, 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三、管理智慧的关键要素是“民主”。一个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她)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 但更不能缺乏基本的管理智慧。“教师威信”则可以视为“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遇有学生某些事情不能“独裁”。当然,管理技巧也是一门学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术”或“技巧”,这是一个常识。

四、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是构成“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有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是构成“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求。选择了做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

五、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除了具备以上几方面的基本要素外,我们还要通过行动研究的途径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发表三个要素)。教师学习是基础,教师研究是动力,教师发表时成效,三个要素犹如滚雪球,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研究、才能更好的发表。

总之,通过这次非学历远程教育培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教师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学习我永远坚信这句话“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5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xx小学新课程小学常识骨干教师培训。

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县教研室钟老师的报告,认真学习了教研员朱老师、袁老师和王老师的报告,仔细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共同探讨了网络教研、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的教学,这是我备感兴奋,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愉悦的学习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专家、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亲切。

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友情。

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钟老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

同时,这些教研员老师自身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透彻,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引领我县的教育教学,促进了我县常识课教学的发展。

今后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本次学习聆听了教研员朱老师、袁老师和王老师的报告的讲座,他们讲得十分精彩,且通俗易懂,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让我受益匪浅。

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及素养,为今后的常识教学指明了方向。

教研员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

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

搞好小组文化合作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教学情境中开展活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常想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是领导和老师们对自己前阶段工作的一个肯定和认定,大家对我寄予了厚望。

每当想到这些就有些汗颜,因为自己的教学研究确实有限。

于是我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来完善和提升自己,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

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就两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做事。

8月2日至4日,短短的培训学习活动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而我用“受益匪浅”难以言尽培训学习的体会,以“感受颇深”无法描述内心的充实。

我想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潜心学习原汁原味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扎扎实实地探索,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在短短的培训时间里,来自各位专家教研员老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声声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

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6

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必须进步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进步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进步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长大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如何上好音乐课;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如罗文忠老师讲的电脑多媒体制作软件。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三、重视音乐实践,深化学生体验

《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提供接触、表现音乐的机会。通过培训发现,音乐课若仅依靠每一节课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是很难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合唱团、舞蹈队只能使部分学生得到锻炼,校级歌咏比赛、艺术节虽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时间较短,仍属短期性活动,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对艺术的强烈需求。课堂教学,仅仅是引起学生喜欢,亲近音乐的动机,使此动机更积极地加以升华.而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更应该让音乐走出教室,增加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促成更多的音乐氛围环境,寓教于乐.在课堂上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灵活而自然地发挥学生的无限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爱乐风,增加爱乐人口.让音乐走进各班教室.走进每个家庭.甚至走进社会.与生活结合,从而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更多.更大的思考创作的空间,并赋予更多更大的弹性,让学生在自由生活中自我成长,懂得关怀自己.包容别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xx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7

暑假中,在x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共同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过后,我收获颇多。这段时间的再读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这几年的中、高年级的教学工作经历,也使我对阅读教学该怎么教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想法。

一、新课标、新定位

谈到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总要思考“为什么要学会阅读呢”、“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这两个问题最后常常会回到一个共同的纠结点——“读就是为了写吗”?固然读写结合很重要,读也能促进写,但是读就是为了写吗?而且读了就能写吗?显然,对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的位置摆放上,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提出新的考量了。阅读应该有它自己的独立意义与重要作用。解读新课标,我们不难理解。阅读,即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与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重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课程标准》为此设立了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因此,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责无旁贷要让我们的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阅读能力。

二、新定位、新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为每个学生的对生活的认知和个人知识建构都不同,所以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对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甚至“突发奇想”;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及表达另行设计等。在教学《麦哨》、《乡下人家》时,文本中对乡村儿童生活乐趣以及农家生活描写的场面非常多,由于学生都是有着真实的农村生活经历,因此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对比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在文字中找到共鸣,更能真切的体会到草地上翻着跟头、吹着“麦哨”、露天吃着晚饭的乐趣。甚至学生在拓展中,能挖掘出更多的这种质朴而又独特的乡村生活场景。这种阅读方法,并不需要教师一味代替分析、概括,学生也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甚至创造意义。再如: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要求学生能了解事件的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会逐渐形成自己一套也许还算不上完整、良好的价值观体系。但是教师在原有的价值体系上旁加引指导,学生会在阅读中加引内化并迁移运用。如《夜莺的歌声》、《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学生会逐渐对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有一定的认知,这种认知在对夜莺与德国军官的人物形象认同中会迁移运用到对五壮士与日本侵略者的人物形象的概述中。而这个基本的憎恶的价值观的.体系形成正是老师与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一次的集体阅读交流、建构直至内化。

三、新体验、新理念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又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这些都表明,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课内阅读固然重要,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仅阅读二三十篇文章,也仅仅是多收了几十条“鱼”而已。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链接”性阅读教学观,授给学生以“渔”。如:以作者为链接点,以《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林海音为纵向,拓展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以体裁内容为链接点,以童话体裁横向链接国外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安徒生悲剧童话《海的女儿》、《红鞋》以及国内童话作家张天翼的《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四、新理念、新策略

教学中把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新理念转化成教学策略,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层面,转化成便于操作的具体方法,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要让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与阅读量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教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冗长而琐碎的分析,以教给方法和培养能力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感悟,将多余的课时用于指导课外阅读。每周我们会把学生带入阅览室指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学会为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查找相应的资料、积累资料,班级中也会成立班级读书角。这样保证了“阅读源”,在阅读的基础上,尽量培养阅读的反馈能力,学会交流,训练把读的内容用精炼的语言复述并尽可能的谈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在阅读前,老师可作一些相应的关于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信息,读后可以开展读后感交流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水平。甚至可以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将阅读的作品以口述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学生最终能在老师有步骤有计划的安排下做到增加了阅读的量,也提高了阅读的质。

这样的阅读,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不养成对老师的依赖。大量的有指导的阅读,并且是精品的阅读,必能提高学生综合的文学素养。所以阅读教学能否落到实处,决定了一个学生基本的语文水平。我们呼唤真正的有实效的阅读课,呼唤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带来的生活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实的体现出来。

五、新策略、新原则

几年语文教学工作,我总是不经意陷入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喧宾夺主”的教学情况中。但在学习新课标后,我能清楚的体会到,其实,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的探究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己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己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己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新课程刚刚起步,而这次学习也让我体会到,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还要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8

暑假中,在x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共同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过后,我收获颇多。这段时间的再读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这几年的中、高年级的教学工作经历,也使我对阅读教学该怎么教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想法。

一、新课标、新定位

谈到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总要思考“为什么要学会阅读呢”、“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这两个问题最后常常会回到一个共同的纠结点——“读就是为了写吗”?固然读写结合很重要,读也能促进写,但是读就是为了写吗?而且读了就能写吗?显然,对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的位置摆放上,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提出新的考量了。阅读应该有它自己的独立意义与重要作用。解读新课标,我们不难理解。阅读,即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与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重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课程标准》为此设立了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因此,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责无旁贷要让我们的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阅读能力。

二、新定位、新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为每个学生的对生活的认知和个人知识建构都不同,所以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对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甚至“突发奇想”;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及表达另行设计等。在教学《麦哨》、《乡下人家》时,文本中对乡村儿童生活乐趣以及农家生活描写的场面非常多,由于学生都是有着真实的农村生活经历,因此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对比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在文字中找到共鸣,更能真切的体会到草地上翻着跟头、吹着“麦哨”、露天吃着晚饭的乐趣。甚至学生在拓展中,能挖掘出更多的这种质朴而又独特的乡村生活场景。这种阅读方法,并不需要教师一味代替分析、概括,学生也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甚至创造意义。再如: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要求学生能了解事件的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会逐渐形成自己一套也许还算不上完整、良好的价值观体系。但是教师在原有的价值体系上旁加引指导,学生会在阅读中加引内化并迁移运用。如《夜莺的歌声》、《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学生会逐渐对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有一定的认知,这种认知在对夜莺与德国军官的人物形象认同中会迁移运用到对五壮士与日本侵略者的人物形象的概述中。而这个基本的憎恶的价值观的体系形成正是老师与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一次的集体阅读交流、建构直至内化。

三、新体验、新理念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又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这些都表明,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课内阅读固然重要,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仅阅读二三十篇文章,也仅仅是多收了几十条“鱼”而已。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链接”性阅读教学观,授给学生以“渔”。如:以作者为链接点,以《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林海音为纵向,拓展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以体裁内容为链接点,以童话体裁横向链接国外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安徒生悲剧童话《海的女儿》、《红鞋》以及国内童话作家张天翼的《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四、新理念、新策略

教学中把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新理念转化成教学策略,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层面,转化成便于操作的具体方法,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要让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与阅读量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教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冗长而琐碎的分析,以教给方法和培养能力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感悟,将多余的课时用于指导课外阅读。每周我们会把学生带入阅览室指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学会为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查找相应的资料、积累资料,班级中也会成立班级读书角。这样保证了“阅读源”,在阅读的基础上,尽量培养阅读的反馈能力,学会交流,训练把读的内容用精炼的语言复述并尽可能的谈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在阅读前,老师可作一些相应的关于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信息,读后可以开展读后感交流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水平。甚至可以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将阅读的作品以口述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学生最终能在老师有步骤有计划的安排下做到增加了阅读的量,也提高了阅读的质。

这样的阅读,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不养成对老师的依赖。大量的有指导的阅读,并且是精品的阅读,必能提高学生综合的文学素养。所以阅读教学能否落到实处,决定了一个学生基本的语文水平。我们呼唤真正的有实效的阅读课,呼唤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带来的生活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实的体现出来。

五、新策略、新原则

几年语文教学工作,我总是不经意陷入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喧宾夺主”的教学情况中。但在学习新课标后,我能清楚的体会到,其实,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的探究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新课程刚刚起步,而这次学习也让我体会到,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还要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9

新课程远程培训进行了已半个月了,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这段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有以下思考:

第一,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每门课的容量都很大,要让学生光靠听来消化所学的知识是很难的.。所以在课上最好不要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也许你讲得很到位,但学生真正能接受几分却有待考证,所以在课上就给学生时间让自己做自己思考,表面上看挺费时间,但实际上效果肯定比光听老师讲要好得多。

第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笔。

比如,要讲一道计算题,我们可能习惯上是在黑板上一直把这道题给带领着演算完,实际上还不如在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动笔算,然后对下答案就行;再比如在运用方程式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把方程式在演算纸上写出来,然后老师只要列出关系即可,而不是由老师写出来直接找关系。虽然这是些小事情,但是却给学生养成了多动笔的好习惯,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了,同时也很好的给了学生强化方程式记忆和提高计算能力的机会。

第三,在每上完新课后的第二节要及时给学生时间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及时强化。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回家也那么多作业,很有可能没时间复习巩固知识点,即使做题有些较懒的同学也会直接凭记忆填答案,而不看书,如果能在课堂上给时间复习,就相当于强制让他复习,在给时间后再通过提问看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通过实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看书,并测试效果较好。

第四,对学生的行为要及时评价。

学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群孩子,渴望被肯定和认可,

做完一件事后比如完成一次作业后也想知道自己做得咋样,如果这时候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就会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这样也会让他形成心理期待,会促使他下次做得更好,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作业的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为人师表的处事态度,以身作则,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有希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以上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当然每个方面的观点都不是终极答案,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前进,以求做得更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0

通过本次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首先,新课程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在美术教学中要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还要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审美世界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教育,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极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力求改变把自己审美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简单做法。而是让学生经过完整的审美过程,积极地进行艺术思维的锻炼与发展。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特定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成就有深远的影响。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所有创造性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引起联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出想象中的形象,培养创造才能,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形象的内容。美术教育要求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观察,进行分析、比较、用提炼、概括的艺术手段加以表达,运用形象思维进行美术创作。美术教学对于发展形象思维促进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在本次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1

我较认真地听了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再结合所阅读到的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案例等,现将这几天来所听之内容与余之实际进行反思,有一些心灵触动与感受。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理念。我认为最应转变的或者说最迫切转变的观念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观应重新建构。现在教育十分强调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人,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比如是兴高采烈或冷漠呆滞,其乐融融或是愁眉苦脸。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人。所以,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和“资本”的独立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因为现代教育终于承认了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正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教育的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因为虽然你接受了上述的学生观,但若一走进课堂就又回到老路上,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你仍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那么课堂就会仍然是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对自我角色的认定,不要再认为自己是权威,自己是中心。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变封闭为开放,特别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要变预定为生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活动,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真实场学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操作、辩论、演讲、社区活动中展开学习。这有利于产于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是人之生命表达一种方式,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伤怀旧,都要借助语言来展现出来的。让学生有尽量多的学习时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选择性,也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与情境性。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的一种重要方法方式就是开展培训。我们不仅要有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精英式的培训,更要有大众主义的远程网络这样平民式的培训方式。我认为应该把远程培训列入校本培训的范畴。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舞台。我们要把教师的培训与学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现在学校认识到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的意义,要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可以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同时教师还面临着来自新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化的挑战,来自学生的挑战,来自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挑战,来自信息化的挑战等等。所以培训就是要缩短优秀教师成熟的周期,使优秀者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我们实施新课程,对教师要优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2

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培训大会。虽然很累,但是我仍然听的很认真。从中学到了不少。在新课程下,新的教学研修成果,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管理方法以及如何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示范课上展示的`一些优良的教学经验,都是值得我学习值得我深思的。使我体会至深。想想我自己, 真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触。

第一,我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探索研究。今后, 我会将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加以积累,并且记载下来。 以便运费 用于今后的教过程中。这样以来,一方面为教学质量的提 高奠定基础,另外,有 利于提高教学 成绩,

第二,教学成绩的提高,要以德育教育为前提。有抓好德育教育,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点上我做的很不到位。4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想教育。今后一定得改变我的教学观念。以便少走弯路。

第三,在两位教师的示范课上,使我深深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我,更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四,在教学管理上,需改进管理方案。渗透德育教育。改变以前的管理方案,通过媒体等现代化的设备,对孩子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思想教育,并转化学困生,解决一些孩子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减少学困生。

总之, 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而言,也算是一种推动吧!并且,又一次充实了我的教学思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3

一、 识字方面

如何把这么大的识字量落实下去呢?

经过这1天的学习,我才发现,是我们教师在“认识”和“学会”两项要求的把握上出现了一些混乱。“会认”的字只要整体上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就可,不需要做任何的字形分析等一些拔高要求的举措。我们要明确:新教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识字量,目的是让学生尽早进入提前阅读,也就是说,识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阅读。大量的生字在要求会写的时候还会出现,根本无须过早地进行分析,这样就可减少大量的识字时间,更好地用于课外阅读。

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认得准,记得快呢?就要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巩固识字。这里的方方面面很多,我学习重点讲讲我的新发现。

1、多结合语境,随课文识字,不宜大量的集中识字。

2、生字复现时可采用这样一个好方法:把每课生字编成一首小诗或小短文让学生读。

3、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不管多重复的游戏形式,对学生都是屡试不爽。如“摘苹果”、“大转盘”、猜字、编谜语等。温州的老师推荐了一种“走迷宫”的方法,可以学过来反复用。

二、写字方面

在当前课件泛滥的情况下,教师不能屏弃范写的重要性。因为范写远比课件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语文老师应该是教学生写好字的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交给写字老师,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和姿势的养成教育,要在课堂上、平时作业中一以贯之地坚持。教师的强调、坚持,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保证。

教师要注意抓字形的难点、易错点进行示范写,其余的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练写,这样不仅可大大减少教学时间,也能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目前听课中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安排写字环节,或者只范写、生写而不交流评议,很少能把写字环节落到实处去。如果安排学生写完后的评议环节,引导学生欣赏别人字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把字写好,这样的指导才会比较到位。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所以总觉得辛辛苦苦地教了,学生还是写不好字

三、阅读教学方面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所以我们所有的学员都对方老师的话 “最新调查显示:课改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学校管理层” 深有同感,这应该不是无稽之谈吧。

这是我在学习中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中要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在“尊重体验、个性化解读和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导航,尽量避免走向这样的极端:“削弱基础、脱离文本、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曲解对话、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纵容个性、弱化实践、空洞感悟、图画阅读、教师无主、语言失宠”。

有这我要巧用“泡泡”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泡泡”即语文书上学习伙伴的话,这是抽检中认为新教材中最好的地方。因为泡泡们有的归纳词语理解的方法,有的提示句子学习的方法,有的提示学习方法,有的提示学生学会提问,有的进行感悟式评点,还有的引导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引导探究发现。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勾画,边读边做“泡泡”,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4

通过近一月来的网上《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我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以前总是强调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对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很明显,对成长的促进作用,体会不是很深。通过学习印证了三者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围绕教转。本是“双边活动”的教与学,都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习了。因而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务之急,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针对此种情况,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等等。”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碍于面子怕难为情,应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要能够承以自己的不足和失误,留给学生课外思维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留下创新思维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肯定活力焕发,学生也能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5

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新课程标准》强调: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务必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潜力为核心,是语文潜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构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综合运用潜力。透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传统的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带给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务必理解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理解,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二、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透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用心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潜力。

三、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

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修改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善,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到达《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四、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

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善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用心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用心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带给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到达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六、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

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构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忙他们构成以潜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透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透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潜力。教学中我们还要用心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忙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七、系列配套增强了教材的选取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配套读物、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等。这些材料加强了教材的弹性,为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带给了条件。此外,教师也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潜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利用报刊资源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阅读潜力,利用音像资源进行听力练习和了解文化元素,利用分级读物增加输入量,培养阅读兴趣等等。但对于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应是建立在认真研究课程要求,透彻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的基础上,使之与教材相辅相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八、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构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构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用心探讨,总结经验,用心推广,魏书生的教学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时代赋予我们的是机遇、是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潜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6

新课程远程培训进行了已半个月了,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这段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有以下思考:

第一,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每门课的容量都很大,要让学生光靠听来消化所学的知识是很难的。所以在课上最好不要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也许你讲得很到位,但学生真正能接受几分却有待考证,所以在课上就给学生时间让自己做自己思考,表面上看挺费时间,但实际上效果肯定比光听老师讲要好得多。

第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笔。

比如,要讲一道计算题,我们可能习惯上是在黑板上一直把这道题给带领着演算完,实际上还不如在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动笔算,然后对下答案就行;再比如在运用方程式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把方程式在演算纸上写出来,然后老师只要列出关系即可,而不是由老师写出来直接找关系。虽然这是些小事情,但是却给学生养成了多动笔的好习惯,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了,同时也很好的给了学生强化方程式记忆和提高计算能力的机会。

第三,在每上完新课后的第二节要及时给学生时间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及时强化。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回家也那么多作业,很有可能没时间复习巩固知识点,即使做题有些较懒的同学也会直接凭记忆填答案,而不看书,如果能在课堂上给时间复习,就相当于强制让他复习,在给时间后再通过提问看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通过实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看书,并测试效果较好。

第四,对学生的行为要及时评价。

学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群孩子,渴望被肯定和认可,

做完一件事后比如完成一次作业后也想知道自己做得咋样,如果这时候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就会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这样也会让他形成心理期待,会促使他下次做得更好,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作业的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为人师表的处事态度,以身作则,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有希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以上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当然每个方面的观点都不是终极答案,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前进,以求做得更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7

今年寒假我县举办新课程培训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1、教师角色发生了的转变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而是如何组织学生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洋,教师才能做到随心应手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

2、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转变。

以往的课堂大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里学生都要服从教师。新的课程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同等的地位来看待,与学生进行朋友似的交谈,经常运用“能不能”“可不可以”等亲切语气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和体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结合实际对教材再进行加工和处理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的学生只有四年级的水平,那么你就要备四年级学生水平的课”。这一句话很明显是要教师要因材施教,备出适合学生的课。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内容进行再研究,明确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专研,为学生备出适合他们的课。

总之,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同时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8

我较认真地听了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再结合所阅读到的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案例等,现将这几天来所听之内容与余之实际进行反思,有一些心灵触动与感受。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理念。我认为最应转变的或者说最迫切转变的观念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观应重新建构。现在教育十分强调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人,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比如是兴高采烈或冷漠呆滞,其乐融融或是愁眉苦脸。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人。所以,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和"资本"的独立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因为现代教育终于承认了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正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教育的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的一种重要方法方式就是开展培训。我们不仅要有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精英式的培训,更要有大众主义的远程网络这样平民式的培训方式。我认为应该把远程培训列入校本培训的范畴。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舞台。我们要把教师的培训与学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现在学校认识到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的意义,要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可以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同时教师还面临着来自新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化的挑战,来自学生的挑战,来自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挑战,来自信息化的挑战等等。所以培训就是要缩短优秀教师成熟的周期,使优秀者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我们实施新课程,对教师要优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9

此次新课程培训,倾听了许多专家对新课程的解读,使我懂得了课改的相关知识,,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新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次培训让我从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让我知道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拥有三种知识,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教师在实施有目的行为过程中,自己所积累起来的实践性知识。

(2)教师的专业结构

对于教师的专业结构,也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各方面的看法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点:

首先是教育理念:教师一般总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它可能是从自己教学实践经验中逐渐积累所形成或由外界直接接受而来的教育观念。也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富于理想色彩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包含: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它包含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教学的信念和关于自我和教学作用的信念。

另外教师还应该具有相关的其他要求,如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这是教师立足于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基本内容,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这是不断适应教学活动使得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乃至学科带头所必须的。

2、教师的发展历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是这样划分的。从“要成为”教师开始,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非关注阶段”、2)“虚拟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成为教师前的阶段,真正属于教师阶段的实际上是后面的三个阶段。

二、新课改让我知道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三、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四、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总之,新课改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0

新课程远程培训进行了已半个月了,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这段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有以下思考:

第一, 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每门课的容量都很大,要让学生光靠听来消化所学的知识是很难的。所以在课上最好不要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也许你讲得很到位,但学生真正能接受几分却有待考证,所以在课上就给学生时间让自己做自己思考,表面上看挺费时间,但实际上效果肯定比光听老师讲要好得多。

第二,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笔。

比如,要讲一道计算题,我们可能习惯上是在黑板上一直把这道题给带领着演算完,实际上还不如在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动笔算,然后对下答案就行;再比如在运用方程式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把方程式在演算纸上写出来,然后老师只要列出关系即可,而不是由老师写出来直接找关系。虽然这是些小事情,但是却给学生养成了多动笔的好习惯,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了,同时也很好的给了学生强化方程式记忆和提高计算能力的机会。

第三, 在每上完新课后的第二节要及时给学生时间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及时强化。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回家也那么多作业,很有可能没时间复习巩固知识点,即使做题有些较懒的同学也会直接凭记忆填答案,而不看书,如果能在课堂上给时间复习,就相当于强制让他复习,在给时间后再通过提问看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通过实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看书,并测试效果较好。

第四, 对学生的'行为要及时评价。

学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群孩子,渴望被肯定和认可,

做完一件事后比如完成一次作业后也想知道自己做得咋样,如果这时候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就会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这样也会让他形成心理期待,会促使他下次做得更好,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作业的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为人师表的处事态度,以身作则,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有希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以上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当然每个方面的观点都不是终极答案,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前进,以求做得更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1

教师远程教育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培训即将结束,通过这次培训,我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我曾在网络上读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被一个社会所淘汰了,那么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失去了再学习的能力。不错,只有学习再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一线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富有时代气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会思考,会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我们教师如果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又怎能为人师表呢?正如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日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当今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旧知识迅速的老化,新知识飞速的生成。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教师的再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教师远程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教师远程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它把教育培训从实际课堂搬到的网络虚拟空间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通过看专家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教师远程培训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我们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摆脱原有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使学习者不仅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还着眼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学习、听专家讲座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通过远教的培训,更是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雷贯耳,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2

新课程远程培训进行了已半个月了,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这段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有以下思考:

第一, 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每门课的容量都很大,要让学生光靠听来消化所学的知识是很难的。所以在课上最好不要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也许你讲得很到位,但学生真正能接受几分却有待考证,所以在课上就给学生时间让自己做自己思考,表面上看挺费时间,但实际上效果肯定比光听老师讲要好得多。

第二,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笔。

比如,要讲一道计算题,我们可能习惯上是在黑板上一直把这道题给带领着演算完,实际上还不如在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动笔算,然后对下答案就行;再比如在运用方程式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把方程式在演算纸上写出来,然后老师只要列出关系即可,而不是由老师写出来直接找关系。虽然这是些小事情,但是却给学生养成了多动笔的好习惯,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了,同时也很好的给了学生强化方程式记忆和提高计算能力的机会。

第三, 在每上完新课后的第二节要及时给学生时间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及时强化。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回家也那么多作业,很有可能没时间复习巩固知识点,即使做题有些较懒的同学也会直接凭记忆填答案,而不看书,如果能在课堂上给时间复习,就相当于强制让他复习,在给时间后再通过提问看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通过实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看书,并测试效果较好。

第四, 对学生的行为要及时评价。

学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群孩子,渴望被肯定和认可,

做完一件事后比如完成一次作业后也想知道自己做得咋样,如果这时候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就会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这样也会让他形成心理期待,会促使他下次做得更好,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作业的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为人师表的处事态度,以身作则,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有希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以上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当然每个方面的观点都不是终极答案,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前进,以求做得更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3

开学以来,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在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让我明白了教学方式的确立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深切体会了转变学习方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们凡上课又特别是有人来听的教研课,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当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我们必须明白,不管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当,用得适度,用得有效果。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老师找不准合作探究的问题,把一些不该探究、不用探究、也无法探究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围成一堆,煞是热闹地讨论一番,然后教师又抬出现成的结论,合作变得毫无意义。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对合作学习不进行明确的指导,学生既无合作学习的意识,更无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就演变成给听课者看的花架子了。

再次,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忽视自主,偏重合作,学生没经过对文本的充分自读,没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深刻的理解、感悟、体验、积累,一节课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占据,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彻底抛弃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机会。

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不应一味照搬新课程标准的建议,应好好领悟其内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相信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会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4

新学期伊始,侯老师、孙主任分别对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我们集中学习讨论了《游戏在课程实践中的融合和运用》、《新课程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幼儿主题环境规划》、《美国早期教育机构中教师如何使用语言及行为对儿童以支持及引导》等内容,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1、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和基本成长经验,其实质就是儿童自己的游戏,游戏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手段,是课程的基本内容,更是贯穿全部课程实践的灵魂。游戏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抛弃静坐中的说教,现成知识的灌输,而要恰当地运用游戏,寓教于乐,启发引导幼儿自主尝试与探索,积极动手动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还要拥有一颗童心,保持一份童趣,与幼儿同游戏、齐欢笑、共成长。

2、在主题环境创设中,我们也存在着不足,如环境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够,以教师的成品呈现为主,幼儿和家长参与的少。在以后的主题环境创设中,我要做到积极引导幼儿、家长参与创设,内容可随着活动的进行及时添加,高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区域角的创设要根据本班幼儿兴趣、水平及幼儿的实际状况灵活安排主题区域活动,玩游戏时,老师不能怕孩子弄乱了,只让孩子玩一种玩具,要投入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引导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爱惜玩具,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自主选择游戏角色,让幼儿拥有一份自由与空间,可放飞梦想与激情,挥洒浪漫与天真。

3、教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在最恰当的`时间给孩子提出指示和建议,使用的语言和语气能使孩子感到自信和安心。要使用肯定的建议和指示,不要说反话,以免误导孩子,尽量避免横向比较,要纵向比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要指责,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孩子的缺点经过正确的引导就会转化为优点,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老师爱的滋润下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