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微课的心得体会(精选4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

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集中对微课制作进行了培训。

原本以为微课制作会非常麻烦,结果在学校李主任的带领下,学习完微课制作后,才觉得微课竟然可以随时制作,这里一个好的录制微课的软件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哦,我们使用的是Camtasia Studio这个软件。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制作微课。

第一步:准备录制微课的素材。微课的微,体现在短在精,最好在5分钟之内就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重点来讲解,它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第二步:准备录制的课件。课件页数大概五六页,当然也可以多几页,但要注意微课解说的时间,整体要以美观、大方、简洁为主,按照这些想法,我开始制作我的第一个微课的课件——小学三年级学习的常见的四种说明方法。

第三步,准备开始录制微课。准备好素材和课件后,开始录制,打开Camtasia Studio软件,点击录制屏幕→rec,开始录制,结束后点击stop→save→输入文件名保存→录入(找到保存的文件)→批量生成,在批量生成中出现我们需要的mp4的格式,结束。

另外,制作微课还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没有杂音,其次要声音洪亮,这是制作好一个微课的前提,否则别人点击你的`微课后,不会有想看的欲望,因为声音小,要么你的设备要好、要齐全,比如带话筒的耳机。

操作非常简单吧,也感谢我们学校李主任手把手的指导,让微课在我们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吧!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

本期本组的组内研究课从第五周开始到第九周已圆满结束。本次的研究课活动有如下特点:

1、组内教师都能认真对待组内教师人人课前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能认真钻研教材、教艺,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本班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大家能将学习的.新课程的理念,洋思的经验,结合本期本组的微型课题研究来组织教学,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大家都能尽量调好课,去听课,课后积极参与评课,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2、能体现本组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培养学习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能相机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如生字的掌握,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教师能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强。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们能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大胆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保持良好坐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勾画批注的习惯等的培养。

4、学洋思,见行动能努力将洋思的经验——“先学后教”,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如当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师在其中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师进课堂是组织学生学,而不在是去讲。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

其实每次每次不想做微课的时候以下是我做微课的一点心得,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我这次微课的一个经历,其实我那是一波三折,我出选的是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包括教案Ppt文稿已经做好但是深圳市平台很快就播放了这节课,我只能另选其他课题,又不想和别人重复,思来想去于是换了一个比较冷门的乐器笙,但是这个乐器我也不是很熟悉他的演奏技巧,于是我就请了一位老师上了两节课,老师教授我一些理论知识和吹奏技巧,再文字定稿以后,新区教研员张老师和霜姐帮助我反复的修改,文字最终定稿可能都修改了七八次,再到后期视频的录制,感谢我的摄影师泰哥和雅静帮助我反复的录制,开头都录制了十几个版本。完整的微课终于完整,等待张燕老师审核,最终张老师说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要修改,要多增添体验活动。于是我要开始整改我的微课视频和思路,在我的思维收到局限的时候,是霜姐带我走出了这个困局,霜姐帮我梳理了一下微课的思路和细节,使我茅塞顿开,音乐科组的伙伴们每天都在群里和大家分享微课的小技巧,让我想到一句话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历经三周的反复修改,我的微课终于最终通过区级审核,送去市里审批,不管结果如何,都很感谢燕姐霜姐给予这个平台,让我充分的得到学习和锻炼,过程是最重要。我也很开心可以为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可以让更多的人通过微课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

8月26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微课制作培训。本次培训由福建教育学院洪东忍专家主讲。通过她的培训,让我对微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明白微课的制作很大一部分离不开好的课件制作。她所带来的讲授内容对于我们平时所需、所用是必备的,从而让我感觉受用无比。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聆听,让我感觉洪东忍老师对微课制作,是那么的简单。讲座分为两几个部分,本来现实微课制作,由于电脑的原因改成了课件制作成为了首讲内容。一个课件的制作需要就要一个好的软件,洪老师列举了一些软件的不足及有点,并给我们带来了20xx版软件是目前功能最强大,也是最完善的,洪老师一步一步让我们从新认识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有多么重要。对PPT的.制作耐心指导、,让我们有了循序渐进的时间来掌握。结合了一些老师现成的课件,进行现场亲自修改与教学,让我们本来觉得昏昏欲睡的心从新点燃激情听力起来,洪老师从颜色的选择,字体的大小与型号,图片位置的放置都详细讲解,让我对课件的制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最后,洪老师完成了一个我需要用半天才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她用十分钟就能录好一节微课,让我就得现在信息化时代的强大,不得不让我折服。重要一点是,要想录制一节好的微课,其课件的的质量非常重要。录制微课肯定离不开软件的承接,关于“微课制作”洪老师利用短短的一些时间教我们如何利用FCS录屏软件制作微课。

本次培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让我对课件制作、微课录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5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函数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在网络名师微课上听完毛泽军老师的讲解后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我校的另一位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高中的学生而言,高中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稍微强,这种“家校翻”还比较的适合,所以,我们有时还是可以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6

刚接触,既好奇又疑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觉得里面的内容不详尽,又到其他网络搜索,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当欣赏了很多微课,个人感觉很简单,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是确定微课的知识点.正是复习期间,就选个习题试试.信心满满地开始录制微课了……

只有试过后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整个录制过程我都快要崩溃了,“意外”太多.重录了n多遍,好不容易吧,在再也不想录了的念头控制下,保持了点理智,完成了录制过程,点击“保存”,这下是大功成了吧?可是不知道它被保存到哪去了,当时心里的急啊,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搜索程序和文件,找不到.这个录制微课的软件几乎是英文,咱不懂啊,再找开它,反正是稀里胡涂地,那个认为消失无踪的东西又出来的刹那间,心里真是比捡到金子还更高兴.

记录下令人“抓狂”的微课录制过程,对初探微课的老师说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先把录制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吃透,再来实践哦!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7

3月份,我参加了市教师培训学校组织的微课制作培训。这次的培训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仓央嘉措情诗·见与不见》的赏析,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

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11.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aac、m4a、and、f4v)、mp3andvorbis(oggandoga)。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二:微课培训心得体会(1970字)

4月17、18日两天,我在井冈山接受了省电教馆组织的“微课程培训”,该培训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主讲。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个是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另外一个就是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了。

一、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8

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研究的热点。当前,不同领域对微课赋予不同的含义。大多数情况下,微课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结合了国内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的有关调查数据,对微课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微课伴随着教师的成长,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工具。

一、微课的定义

(一)微课的定义及诞生

“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通常译为“Micro 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大家知道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微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促进作用。

对于微课的诞生,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师,结合他个人的经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20xx年,李玉平老师所在的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遇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难题。例如“课堂开放了,纪律不好管理”“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合作中总产生矛盾”等等问题。从那时起,李玉平老师开始“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这也简称“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十分的贴近,但后来发现其效果并不好。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本质问题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主要原因是学校研究的内容以“教学设计”为主,而“三小研究”并不在其研究体系之中;其次,研究话语体系比较上位,不习惯“三小研究”。于是,李玉平老师又开始尝试教研方式的变革。例如“行为研究”“风险研究”“快乐研究”“主题研究”等等。在此过程中,“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变化使学校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后来,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两个新话题出现了——成果的简单化处理和成果的多样性传播。这里的“简单”,不仅意味着“用时少”,更意味着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简单内容趣味化;这里的“传播”,不仅意味着方便学习,更意味着减少信息衰减。

微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简称“三微研究”。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

(二)微课的概念与发展

“微课”是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充分显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近些年,微课被大多数中小学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一些质量较高的精品课件。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说,微课主要分为:讲授类、启发类、问答类、演示类、练习类、自主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等。从教学进度来看,可分为:当前复习类、新课程导入类、新知识理解类、总结扩展类等等。

二、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发展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所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例如:“微电影”、“微信”、“微博”等等。“微”所强调的是精致、短小。通常一片微博不超过200字,一部微电影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这短短的几百个字和几分钟充分突出了文章和电影的中心。现如今,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将微课纳入到教育领域中,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的教学模式,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应用,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课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了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微课程也是一种提供教师学习的“课程”,解释可以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发挥独特的教学方式。当前,微课程的提供者是一线教师本身,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创造者,从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讨,微课也是一种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热爱的教学模式。

不仅仅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运用微课堂来探索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是师范类的高校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化素养的教师,在此方面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系统的理论知识;二是熟练的教学能力。

微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师针对一个典型的小问题进行展开,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具有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课中的.小问题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并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在微课中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通过小研究,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微课主要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例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或者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

微课对教师培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

1) 微课可以记录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既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录制的微课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教师或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缺陷,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2) 微课形式新颖,制作简单,在教师培训中使用,既可实现培训中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3) 微课可以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内容为主动创作培训内容,让教师直观地了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便于教师借鉴和模仿。

4) 优秀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通过微课固化,便于传播,便于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5) 优秀教师的优秀微课,对年青教师来说,能起到骨干、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和指导年青教师朝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相关案例

下述案例充分体现了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深圳辅城坳小学的颜淑兰老师,是一位微课程的学习和参与者。颜老师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学生:不听管教,不听课、不做作业……颜老师用了很多心思在这位女生身上,终于改变了她。后来颜老师问她:“为什么你以前不听其他老师的话,现在却愿意听我的话?”她回答:“因为老师不打电话给家长。”很多教师总以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学生对告状式的电话是很抗拒的,因为电话一打,就可能给他带来一顿打骂。

一位教育系统的家长说,她的小孩(优秀生)在一所学校读书,一个学期都没有老师跟她联系,说说孩子在校情况。后来,她把孩子转走了;另一位家长说,他很不满意自己孩子(中等生)所在的学校,因为老师从没有和他沟通过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位家长说,他一天接到几个教师的电话,很怕,很烦。这些现象让颜老师意识到打电话给家长是一门学问:要打电话给所有学生的家长,只是次数可有所不同;要把握“4W1H”,即打给谁,为什么打,说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

于是一个微课程诞生了。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着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其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炼和完善。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框架,是学生在学习中学的开心、学的顺心、学的有效,是教学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微课程改变教师的成长方式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今后教师的工作是要进一步丰富微课的数量,扩充其类型,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益,发挥其应用成果。就教师的教学与教研而言,可扩展的应用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微课作为教师提供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为研究课堂教学、激发教师自主反思、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二是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教研。建立微课资源库的目的在于将教研所需的资源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并使用这些学习平台。在国外,Armstro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视频的协作学习模型,专家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这些视频进行经验交流和知识建构,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是跨区域的互助式教研。为可作为数字信息化,通过媒体的有效传送,为教育匮乏地区的教师提供诸多便捷。

微课的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面向教师个人和面向学校和机构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9

一、多看名微课,增长眼界

凡事多学多看,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微笑的《蒙娜丽莎的喜怒哀乐》500年多了,还是那么令人着迷;被遮挡的令人迷人的面纱;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微笑、边哭、龇牙。短短的微课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学到很多人生表情与生活世界的接轨,了解了达芬奇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人文素养。

二、博览群微,取长补短

不管是英语微课还是数学微课,不管是小学还是高中的知识微课,我都一一浏览,取杂家之精华,弃其糟粕。有的是用课件ppt加上配音;有的是背景家视频;有的是手写板加录屏软件;有的是三合一.......总之从设计到制作成功思考非常周密!

三、学习软件使用,为制作铺垫

要想做好微课,在原有电脑基础上录屏软件的使用要非常熟悉 。

首先要确定自己喜欢的软件,对自己来说使用非常方便的软件。有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 、屏幕录像、超级捕快、kkcapture、录像软件等等。

其次了解各种软件,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鞋穿在自己的脚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 、两张软件比较容易接受,后者简单,前者有flash的共性,会flash的`最好用会声会影,因为其功能比较全面和强大! 四、打好基础,开始行动

1.精心设计:5至10分钟的教学设计,要求完整连贯,学起来简单易懂,又非常吸引人的内容,简称“微设计”。

2.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不管你是用flsh还是用ppt,都要设计的寄简洁又大方,还要生动形象,要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又要让学习者过目不忘!

3.开始制作:打开录屏软件,调和桌面背景颜色,调好声音属性,清清嗓子,开始吧!最后还要对所录的进行编辑,处理出更靓的效果来:可以加上字幕,可以加上双影效果……

微课虽小,要是你制作出来,你会收获很大;微课虽小,但是很新颖,学起来又不累;微课虽小,可以帮助那些有困难只能在家的孩子和大人学习提供方面,提供同等的校园学习生活。您还在犹豫什么,赶快微课吧!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课程已完成了一半,感觉希望就在眼前。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搜索大量的图片素材,制作ppt,最开始的困难就是如何把静止的ppt背景图放进动态的录课视频里,作为从来没有录课经验的我,当时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手机对着ppt录下来一段一段的视频,再把所有的视频剪辑拼接,当我把完成的微课视频发给梦霜主任的时候,主任说课程设计很好,就是画面感觉像翻录的。。并教会我如何运用剪映放置背景原图制作视频,解决了我入手最大的一困难,开窍的我对录课开始像着了魔一般:每制作出一个精美的.画面,我会欣喜若狂;每遇到一个技术性问题,我脑海会一直想着这个问题,吃饭从来是家人叫了再叫,喝水也想,走路也想,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忘寝废食”的境界......经常性的睡觉了还不自觉的想,因为没解决的困难总萦绕在脑海,如何做到音乐,画面,ppt背景和声音的完美融合......想着想着就兴奋的睡不着,经常熬夜到凌晨两点多;直到身体对我提出抗议,不得不放慢下脚步。

课例经过反复提交、修改;3月4日终于交出了我自己也算满意的微课给梦霜主任、张燕老师,都得到了她们的认可,可以准备一下文案、图片等微课纲领提交了。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回想这半个月以来日日夜夜的坚持,从三四份教案到四五次的录课,从一路上碰到的微课技术问题到逐个攻破难关,从课例反复被打回修改到反复琢磨出区里所要的微课效果,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多时候真是这样,只管专注认真的去做,不言放弃,努力向前,时间自会给出答案。不逼自己一把,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在这里想说的感谢太多,感谢我婆婆一日三餐的操持,感谢我公公天天溜妹妹,感谢姐姐懂事自觉学习,让我都无后顾之忧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更感谢区教研员张燕老师、张梦霜主任的大力帮助,感谢爱人耐心核对校验,让我能从困顿中拨开迷雾,越过重重艰险难关,顺利出色的完成微课的录制。就像梦霜主任说的,活动的结果如何不重要,参与的过程学习收获了许多很重要。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1

“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微课视频是以短时视频为主要载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交流传播教学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先将本组人员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肤浅理解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对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初步认识

1.教学时间较短

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时长通常是5—8分钟,因此,相对于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一堂音乐课来说,音乐微课视频更能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

2.题材选择多样

音乐微课视频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建设,适合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也可以着眼于音乐教师的校本研修,运用于对某一个音乐课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剖析。在课程资源方面,由于音乐学科的实践性原则,使得音乐微课视频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如唱歌、器乐、视唱、欣赏、乐理、创作、舞蹈等,均可作为微课视频的题材。

3.学习目标单一

微课视频的内容尽量“小(微)而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围绕某个具体问题,制定单一而明确的目标,能够据此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音乐微课视频中预设的目标。

4.过程设计完整

一个微课视频必须呈现一次学习的过程,一般要有微教案、微课件、微视频、微反馈、微反思、微作业等元素组成。在微课视频中,包括片头片尾、主体呈现等部分,其中片头片尾在20秒之内交代清楚,主体部分是重点所在,整个设计要精准。

5.交流互动新颖

微课视频的录制方法与工具的自由组合度宽泛,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手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均可制作,其特点是容量小,便于共享与交流。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个性化选择,并即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交流。

(二)、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实践价值

首先,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微”时代,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深入课堂,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到实处。

其次,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新课改提出“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音乐微课视频的出现为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资源提供了可能,将目光聚焦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再次,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校本研修。音乐微课视频是对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的深入学习和剖析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教研方式,对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执教者自我反思的准确性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教研手段。

二、对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的肤浅认识

1、微课容量小,目标明确,具有相对独立性。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有价值的细小问题。拿历史教学来说,可以具体到某一历史情境的背景的探讨分析,或者是某一历史事件教学的导入方式等等。容量很小其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具体的点,而非一个泛面;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5—8分钟。

2、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广泛,内容相对集中。微课程可以涉及很多课程内容领域并且适合于不同的学习结果。其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

3、首先是选题“务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践中的问题还在实践中解决,微型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成果“真实”,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报告,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这些成果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2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3

从没听说过微课,到了解微课,到录制上传微课,这次通过自己动手做微课,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谈谈一点学习感受。

微课,刚从于x老师那里听到这个概念时,颇觉得不以为然,五分钟十分钟能讲出什么名堂来呢?亲身经历了一次录制全过程之后,我被它神奇的魅力感染,甚至已经开始喜欢这种上课的形式了。

平时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激励和碰撞,不时会造就思维的火花。这些火花如果不能及时收集整理,即刻就会化作灰烬变成尘埃,最后也就无形无迹了。但如果能将这些火花及时整理拍成微课,灵动的思维就将化作一粒粒珍珠,被“微课”这根线串起,那么在我的教育生涯里,它们便将成为奋斗的里程上的闪光印迹了。假如某粒珍珠又恰巧为学生赏识,那么这辑微课于人于己都将功德无量。这样想着,做微课的动力便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并强劲起来。

确定内容,写好教案并作成课件,整整花了一下午时间。原以为有现成的录制软件,仅录五分钟的课是小菜一碟。等到花了三个小时还没录出自己喜欢的课的时候,我才算真正懂得了“事非经过不明白”的道理,想起来简单的事只有做了才清楚它有多不容易。

因为面对着电脑摄像头的'关系,照着念稿很难让声音的抑扬、表情的变化、课件的展示之间和谐地运作。要录的内容一定要熟读成诵,否则就难出效果了。近年来,贪图安逸,记忆力因没经受磨砺而生锈了,要把七八百字一字不漏流畅自如的背下来,我的心里实在有点打怵。但决定了做的事就力争做好,这是我的原则。只好耐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开始熟悉教案,还好晚上办公室没人,非常的安静,并且教案出自己手,背起来总算不慢。

开始录了,以镜头作为受众讲课,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表情离开了同学们笑脸的引领真不知道该如何支配。录出来的样本中的自己显得生硬机械,不要说别人,就是自己也不愿意多看一眼,这样的课怎么可能达到让人受益的效果呢?想到这里,突然有一种更可怕的念头在我心中升起,平常课堂上自以为是的严谨是否就是这种惹人生厌的表情呢?如果是,看不到自己表情的课堂里,我岂不是已经让人厌烦了很多年?真不敢深想下去??微课的拍摄竟让我有点看清了自己,将来也许可以改进自己的课堂,这不能不说是微课给我的又一大收获了。加之有时忘词的停顿,来来去去拍了很多遍,直到要放学了,才赶紧选了一个赶紧上传。

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一个周,对微课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让我受益良多。今后,只要觉得有了素材,我想我还会把它拍成微课。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4

今天接触到一个新名词—————微课程。带着迷茫开始了与微课程的接触。通过接触,我似乎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微课程以ppt的形式呈现,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文件自动播放,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引发深深的思考。

通过看几个实例,我感觉到了微课程的魅力所在。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不需要解说,但却使人从故事中收到感动和启发。

通过培训让我了解到创作数字故事,需要发掘教育生活中的素材,提炼出主题,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写作,故事内容要深刻,激发人们的情感。微课程虽“微”但内容含量却不小,微课程的内容很具体,它所关注的是“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

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我们在慢慢探索中不断学习,创作出自己的微课程。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学习20xx年河北省教师远程培训的微课制作说明,使我对微课制作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1.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遵照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强调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要启发思维、开阔视野、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各种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 “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 “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4.微课是用短小形式,先从一个细微点出发,基于一个细节深度追问。微课需要的是真问题、真智慧、真策略,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追求的路,并不好走,虽有艰难与迷茫,但我会坚持不懈,会奋力拼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更应该努力向“学教并重”方面发展。

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需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当前,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的备课形式,要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这就要求我们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教学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特点。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这就是“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它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努力向“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面发展。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6

本期本组的组内研究课从第五周开始到第九周已圆满结束。本次的研究课活动有如下特点:

1、组内教师都能认真对待 组内教师人人课前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能认真钻研教材、教艺,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本班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大家能将学习的新课程的理念,洋思的经验,结合本期本组的微型课题研究来组织教学,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大家都能尽量调好课,去听课,课后积极参与评课,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2、能体现本组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培养学习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能相机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如生字的掌握,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教师能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强。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们能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大胆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保持良好坐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勾画批注的习惯等的培养。

4、学洋思,见行动 能努力将洋思的经验——“先学后教”,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如当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师在其中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师进课堂是组织学生学,而不在是去讲。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7

很早就听说了微课,很感兴趣,还参加了一次微课比赛。当然那次是自己在一次短时学习之后的参赛,无果。如今又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

先说说今天的几点学习心得:

1.网络学习势在必行,我们要逼迫自己必须学习,否则真的跟不上步调了。

2.我们平时的教学任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积极性从哪些方面可以实现(1)教有意思的课(2)教有用的课。

3.任何新鲜东西都要趁第一时间学,不然我们越来越老,思想和行动会跟不上的,而且人类本身就有天生的逃避难题的`习惯。

4.很多软件的学习需要不断试错,只有实操了,才能不断的成长。

5.网络软件学习要多向高人求教,这样我们可以省掉很多走弯路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同时增强自信。

6.在实操中一定要注意结合理论学习,否则会在错误的指向标下越走越远,那么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可能了。

7.很多学习需要一个氛围,那么上级的推动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能会在被动中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8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二、微课与课堂教学的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微课的十大特征: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四、微课脚本的编写

1、教师要熟悉教材和学情。

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难点、课标要求,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找到教学的难点,也就明确了微课的设计思路。

教师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高年龄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9

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微课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的精华部分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别人。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_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x480或320x240。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orbis (.ogg and .oga)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0

这次活动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课题的选题:

(一)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关注实际教育情境。寻找具体问题。比如学生厌学,贪玩问题。很多老师被动应付,常常就事论事地对待这一问题,治标不治本,而有的老师能认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当的预防与疏导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发生变化的教育情境。

1、在与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的研究来源。

2、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找到问题

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时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会出现,这也可以作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

对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以为自己提供小课题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每天当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二)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教师一般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呢?应该筛选出那些影响面大,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

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教师的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这除了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使教师真正体验到小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可适当鼓励,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

(二)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一个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可能每节课一开始就检查作业,然后再讲课,学生没了兴致,学习毫无激情,学习成绩当然就会不佳。而这时教师又不能找不到问题所在,继续迁怒于学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小课题研究不宜追逐时尚一味跟风

进行小课题研究,切记不要追求时尚。合作学习热就搞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了又搞探究学习,这样很难达到做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找到真正困扰教育教学提高的问题所在,寻找解决之策,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三、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它是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的自己的一些论点和见解的体现和象征。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一般不要过长,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3、建档归档其作用一是体现自己的研究轨迹,能够证实研究。二是记录了我们的研究过程同时也规范了研究。三是便于同行们相互学习参考交流。

4、摘要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6、关键词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

7、前言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8、正文正文又称本论,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9、结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10、附录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这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四、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将研究成果用于分享、发表、参加比赛等。

总之,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20个字:根在实践中,重在科学性,难在坚持性,贵在实用性。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1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学科,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为"微课"的传递与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每节课都可以让学生应用微课自主学习。我们认为,应用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

1、课前预习型这种学习形式其实质就是"微课式"翻转课堂。微课作为一种前置性学习辅导的'资源,让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师生间能充分进行答疑辅导、对话交流、展示汇报等知识内化式的高级思维培养教学活动。

2、课堂穿插型课堂穿插型可以将一些重、难点、疑点或易忽视、易混淆、难于掌握的知识点,或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个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微视频形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也可以穿插在常规传统教学中某一环节如导入、新授和练习等环节中,教师播放或由学生自主点击学习。同时,我们研究发现一节课中穿插一至两个微视频比较合适,过多就会使课堂教学的实质变味。

3、课后查漏补缺型微课应用于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重、难点、疑点、易忽视、易混淆及难于掌握的知识点,扩展学习、迁移应用,引出后续学习内容。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2

听了傅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也初步了解了些有关微课的知识。

第一,微课是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微课”不止可以在教室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它观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做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第二,“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参加人数包括工作人员,最多五个。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准备,总结经验,提升能力。第三,“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第四,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我切实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3

我有幸去市电教馆参加了微课制作培训。首先,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其次,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天的学习任务是听讲座,由文清实验小学的曾令华校长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她说到: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这让我明白: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第二天由黄金中学的刘小东老师向我们讲授了如何用手机制作微课,当天下午学员分小组用手机录制微课,最后大家一起分享各小组的作品。第三天刘小东老师教我们如何用喀秋莎录屏软件录制和编辑微课,然后再分小组用喀秋莎软件录制和编辑微课。最后一天,电教馆的馆长胥熠老师跟我们一起分享点评各小组的`作品。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

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

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

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4

8月上旬,我有幸去襄阳电教馆参加了微课培训,首先,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其次,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他说到: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这让我明白: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接着由胡铁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发展趋势,当天下午我们还去了天容中学听了一节微课讲授课,课后,我市教师和做课老师针对“该如何上好微课”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我们具体学习了如何制作微课。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

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天荣中学听完方莹老师的课后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王莹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方莹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小学而言,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弱,这种“家校翻”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5

暑假里,读了《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一书,我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适合现在教学的新教学法。我真切地感受“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个个新的理念清晰地冲击着我的视野,微课程研究真的是一种学习的新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翻转课堂我理解的是改变教学模式,从单向的讲授,改为通过在课堂上发现问题与小组同学互动,启动孩子们思考与讨论所学,结果孩子们对学习内容了解的正确率提高一倍。以往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在课堂上;但往往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以前都把这一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结果本来应用于师生互动、孩子们互动交流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的传授了。不善于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尤其是不擅长问题引导。老师常常习惯主宰课堂,好像自己不讲学生就学不会似的,教师往往用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去取代生生互动,使协作探究流于形式。当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往往不去引导学生“质疑-阐释”,而是忙于指出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书中有很多事实证明,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这次的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更便捷和容易,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吸收内化”,也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里。课堂上,孩子们之间的互助教学能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使学习正确率增加一倍。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以前,知识内化的过程都是放在教室外,那时候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容易因没有人协助,而产生挫折,丧失学习动机和成就感。但如果把这两个过程颠倒过来,学习成效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翻转课堂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我们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设,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尝试用新方法来学习!孩子们在家里借助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进行学习,课堂成了孩子们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地方。以往传统的课堂,孩子们先在课上学习知识,再在课下巩固、消化知识。由于有的学生课下偷懒,没能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导致了困惑越来越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成为了学困生。而翻转课堂的好处就在于教师利用微视频来传授知识,帮助孩子们学习。微视频可以随时暂停、倒退、重复、快进,适合孩子们个性化学习。以前,我们认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而翻转课堂则打破了这种说法。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工作要在孩子们学习之前完成。老师要做出适合孩子的学习任务单,帮助孩子们学习的微视频。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下足功夫。

微课程教学法就是意味着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课上将不能演教案,而应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指导者。课堂上,除了课前检测外,教师还应设计进阶作业,让学生思考,协作探究,进行展示质疑,还要进行相应的评价。而这种课堂模式也是自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正不断摸索、尝试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微视频的使用,配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翻转课堂不仅会实现教学结构的翻转,还会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当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懂得合作交流,孩子们的潜能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掘。

所以,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实现“转型”,关键在于教师“挑战自我”。我认为作为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教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6

刚接触,既好奇又疑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觉得里面的内容不详尽,又到其他网络搜索,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当欣赏了很多微课,个人感觉很简单,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是确定微课的知识点。正是复习期间,就选个习题试试。信心满满地开始录制微课了……

只有试过后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整个录制过程我都快要崩溃了,“意外”太多。重录了N多遍,好不容易吧,在再也不想录了的念头控制下,保持了点理智,完成了录制过程,点击“保存”,这下是大功成了吧?可是不知道它被保存到哪去了,当时心里的急啊,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搜索程序和文件,找不到。这个录制微课的软件几乎是英文,咱不懂啊,再找开它,反正是稀里胡涂地,那个认为消失无踪的东西又出来的刹那间,心里真是比捡到金子还更高兴。

记录下令人“抓狂”的微课录制过程,对初探微课的老师说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先把录制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吃透,再来实践哦!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7

这次网上学习,让我第一次觉得网上学习不是走过套,学习制作微课对我们教学真的很有帮助,非常赞成以后多搞这样的学习。网上学习既节约培训老师的经费。又节约老师的时间,是个不错的学习方式。对与新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老师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下面我就这次学习总结如下: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水平。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8

课程已完成了一半,感觉希望就在眼前。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搜索大量的图片素材,制作ppt,最开始的困难就是如何把静止的ppt背景图放进动态的录课视频里,作为从来没有录课经验的我,当时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手机对着ppt录下来一段一段的视频,再把所有的视频剪辑拼接,当我把完成的微课视频发给梦霜主任的时候,主任说课程设计很好,就是画面感觉像翻录的'...并教会我如何运用剪映放置背景原图制作视频,解决了我入手最大的一困难,开窍的我对录课开始像着了魔一般:每制作出一个精美的画面,我会欣喜若狂;每遇到一个技术性问题,我脑海会一直想着这个问题,吃饭从来是家人叫了再叫,喝水也想,走路也想,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忘寝废食”的境界...经常性的睡觉了还不自觉的想,因为没解决的困难总萦绕在脑海,如何做到音乐,画面,ppt背景和声音的完美融合...想着想着就兴奋的睡不着,经常熬夜到凌晨两点多;直到身体对我提出抗议,不得不放慢下脚步。

课例经过反复提交、修改;3月4日终于交出了我自己也算满意的微课给梦霜主任、张燕老师,都得到了她们的认可,可以准备一下文案、图片等微课纲领提交了。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回想这半个月以来日日夜夜的坚持,从三四份教案到四五次的录课,从一路上碰到的微课技术问题到逐个攻破难关,从课例反复被打回修改到反复琢磨出区里所要的微课效果,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多时候真是这样,只管专注认真的去做,不言放弃,努力向前,时间自会给出答案。不逼自己一把,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在这里想说的感谢太多,感谢我婆婆一日三餐的操持,感谢我公公天天溜妹妹,感谢姐姐懂事自觉学习,让我都无后顾之忧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更感谢区教研员张燕老师、张梦霜主任的大力帮助,感谢爱人耐心核对校验,让我能从困顿中拨开迷雾,越过重重艰险难关,顺利出色的完成微课的录制。就像梦霜主任说的,活动的结果如何不重要,参与的过程学习收获了许多很重要。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9

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研究的热点。当前,不同领域对微课赋予不同的含义。大多数情况下,微课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结合了国内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的有关调查数据,对微课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微课伴随着教师的成长,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工具。

一、微课的定义

(一)微课的定义及诞生

“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通常译为“Micro 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大家知道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微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促进作用。

对于微课的诞生,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师,结合他个人的经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20xx年,李玉平老师所在的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遇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难题。例如“课堂开放了,纪律不好管理”“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合作中总产生矛盾”等等问题。从那时起,李玉平老师开始“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这也简称“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十分的贴近,但后来发现其效果并不好。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本质问题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主要原因是学校研究的内容以“教学设计”为主,而“三小研究”并不在其研究体系之中;其次,研究话语体系比较上位,不习惯“三小研究”。于是,李玉平老师又开始尝试教研方式的变革。例如“行为研究”“风险研究”“快乐研究”“主题研究”等等。在此过程中,“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变化使学校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后来,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两个新话题出现了——成果的简单化处理和成果的多样性传播。这里的“简单”,不仅意味着“用时少”,更意味着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简单内容趣味化;这里的“传播”,不仅意味着方便学习,更意味着减少信息衰减。

微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简称“三微研究”。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

(二)微课的概念与发展

“微课”是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充分显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近些年,微课被大多数中小学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一些质量较高的精品课件。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说,微课主要分为:讲授类、启发类、问答类、演示类、练习类、自主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等。从教学进度来看,可分为:当前复习类、新课程导入类、新知识理解类、总结扩展类等等。

二、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发展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所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例如:“微电影”、“微信”、“微博”等等。“微”所强调的是精致、短小。通常一片微博不超过200字,一部微电影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这短短的几百个字和几分钟充分突出了文章和电影的中心。现如今,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将微课纳入到教育领域中,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的教学模式,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应用,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课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了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微课程也是一种提供教师学习的“课程”,解释可以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发挥独特的教学方式。当前,微课程的提供者是一线教师本身,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创造者,从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讨,微课也是一种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热爱的教学模式。

不仅仅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运用微课堂来探索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是师范类的高校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化素养的教师,在此方面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系统的理论知识;二是熟练的教学能力。

微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师针对一个典型的小问题进行展开,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具有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课中的小问题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并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在微课中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通过小研究,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微课主要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例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或者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

微课对教师培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

1) 微课可以记录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既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录制的微课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教师或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缺陷,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2) 微课形式新颖,制作简单,在教师培训中使用,既可实现培训中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3) 微课可以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内容为主动创作培训内容,让教师直观地了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便于教师借鉴和模仿。

4) 优秀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通过微课固化,便于传播,便于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5) 优秀教师的优秀微课,对年青教师来说,能起到骨干、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和指导年青教师朝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相关案例

下述案例充分体现了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深圳辅城坳小学的颜淑兰老师,是一位微课程的学习和参与者。颜老师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学生:不听管教,不听课、不做作业……颜老师用了很多心思在这位女生身上,终于改变了她。后来颜老师问她:“为什么你以前不听其他老师的话,现在却愿意听我的话?”她回答:“因为老师不打电话给家长。”很多教师总以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学生对告状式的电话是很抗拒的,因为电话一打,就可能给他带来一顿打骂。

一位教育系统的家长说,她的小孩(优秀生)在一所学校读书,一个学期都没有老师跟她联系,说说孩子在校情况。后来,她把孩子转走了;另一位家长说,他很不满意自己孩子(中等生)所在的学校,因为老师从没有和他沟通过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位家长说,他一天接到几个教师的电话,很怕,很烦。这些现象让颜老师意识到打电话给家长是一门学问:要打电话给所有学生的家长,只是次数可有所不同;要把握“4W1H”,即打给谁,为什么打,说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

于是一个微课程诞生了。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着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其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炼和完善。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框架,是学生在学习中学的开心、学的顺心、学的有效,是教学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微课程改变教师的成长方式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今后教师的工作是要进一步丰富微课的数量,扩充其类型,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益,发挥其应用成果。就教师的教学与教研而言,可扩展的应用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微课作为教师提供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为研究课堂教学、激发教师自主反思、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二是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教研。建立微课资源库的目的在于将教研所需的资源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并使用这些学习平台。在国外,Armstro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视频的协作学习模型,专家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这些视频进行经验交流和知识建构,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是跨区域的互助式教研。为可作为数字信息化,通过媒体的有效传送,为教育匮乏地区的教师提供诸多便捷。

微课的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面向教师个人和面向学校和机构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0

今天接触到一个新名词—————微课程。带着迷茫开始了与微课程的接触。通过接触,我似乎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微课程以ppt的形式呈现,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文件自动播放,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引发深深的思考。

通过看几个实例,我感觉到了微课程的魅力所在。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不需要解说,但却使人从故事中收到感动和启发。

通过培训让我了解到创作数字故事,需要发掘教育生活中的素材,提炼出主题,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写作,故事内容要深刻,激发人们的'情感。微课程虽“微”但内容含量却不小,微课程的内容很具体,它所关注的是“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

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我们在慢慢探索中不断学习,创作出自己的微课程。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1

4月11日,我聆听了微课大使郑玲玲的讲座,受益匪浅。在短短的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了,我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微课运用的前景。可惜我只是看到关于微课浅显的现象,没能学到微课的技术,这是我的一大遗憾。根据我对于微课的学习,浅谈几点感受。

1、微课产生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扩散的速度加快,微课的出现及使用越来越被需要。微课主要关注小现象、小策略,积累小故事,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微课也分为两类:教师类微课程和学生类微课程。教师类微课程可以开发他人的作品,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成果。

2、微课是什么?通过学习了解到微课是指源于教育教学实际,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短”、“小”、“精”、爆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及各种课程类型。微课表面是制作技术,其实质是精细观察、深度思考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微课时间微,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内容微: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起质变。

3、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微课运用在课堂的好处、优点。但是我只是走马观花的学了一点皮毛,觉得自己离微课很远。不会制作微课,对于微课可望而不可即,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深度接触到微课的学习制作中。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2

“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微课视频是以短时视频为主要载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交流传播教学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先将本组人员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肤浅理解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对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初步认识

1.教学时间较短

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时长通常是5—8分钟,因此,相对于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一堂音乐课来说,音乐微课视频更能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

2.题材选择多样

音乐微课视频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建设,适合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也可以着眼于音乐教师的校本研修,运用于对某一个音乐课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剖析。在课程资源方面,由于音乐学科的实践性原则,使得音乐微课视频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如唱歌、器乐、视唱、欣赏、乐理、创作、舞蹈等,均可作为微课视频的题材。

3.学习目标单一

微课视频的内容尽量“小(微)而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围绕某个具体问题,制定单一而明确的目标,能够据此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音乐微课视频中预设的目标。

4.过程设计完整

一个微课视频必须呈现一次学习的过程,一般要有微教案、微课件、微视频、微反馈、微反思、微作业等元素组成。在微课视频中,包括片头片尾、主体呈现等部分,其中片头片尾在20秒之内交代清楚,主体部分是重点所在,整个设计要精准。

5.交流互动新颖

微课视频的录制方法与工具的自由组合度宽泛,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手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均可制作,其特点是容量小,便于共享与交流。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个性化选择,并即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交流。

(二)、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实践价值

首先,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微”时代,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深入课堂,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到实处。

其次,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新课改提出“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音乐微课视频的出现为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资源提供了可能,将目光聚焦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再次,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校本研修。音乐微课视频是对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的深入学习和剖析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教研方式,对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执教者自我反思的准确性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教研手段。

二、对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的肤浅认识

1、微课容量小,目标明确,具有相对独立性。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有价值的细小问题。拿历史教学来说,可以具体到某一历史情境的背景的探讨分析,或者是某一历史事件教学的导入方式等等。容量很小其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具体的点,而非一个泛面;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5—8分钟。

2、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广泛,内容相对集中。微课程可以涉及很多课程内容领域并且适合于不同的学习结果。其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

3、首先是选题“务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践中的问题还在实践中解决,微型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成果“真实”,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报告,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这些成果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3

4月11日,我聆听了微课大使郑玲玲的讲座,受益匪浅。在短短的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了,我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微课运用的前景。可惜我只是看到关于微课浅显的现象,没能学到微课的技术,这是我的一大遗憾。根据我对于微课的学习,浅谈几点感受。

1、微课产生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扩散的速度加快,微课的出现及使用越来越被需要。微课主要关注小现象、小策略,积累小故事,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微课也分为两类:教师类微课程和学生类微课程。教师类微课程可以开发他人的作品,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成果。

2、微课是什么?通过学习了解到微课是指源于教育教学实际,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短”、“小”、“精”、爆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及各种课程类型。微课表面是制作技术,其实质是精细观察、深度思考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微课时间微,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内容微: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起质变。

3、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微课运用在课堂的好处、优点。但是我只是走马观花的学了一点皮毛,觉得自己离微课很远。不会制作微课,对于微课可望而不可即,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深度接触到微课的学习制作中。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4

近日数学教研组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录制老师上课的一个片段,大概10分钟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需要一节课,但每位老师都是精心准备,我们的女老师更是换上漂亮的衣服,略施粉黛,个个都有明星味,让我们几个平时不太注重穿着的男老师打消竞争的念头,甘当绿叶,努力做好女同胞的后勤工作。

关于课程的设计,大家也是一起交流,讲什么,怎么讲,用不用课件等问题,整个数学组的老师都进行了认真的交流,通过第一次的试录,使得我们每位教师对时间的把握和板书的`设计做到了心里有数。这次微课视频,我准备了一道复习用书上的填空题,题目不复杂,也没有设计变式,就是讲了如何通过三角函数值判断角的范围,从而舍去错解,得到正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出可能出现的三种解法,分析解法生成的基础,注意的细节,以及各自的特点。题虽然是小题,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能力,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解法。

观看录制的视频使我对自己的课堂习惯有了新的认识。以前不注意的细节一下都暴露出来了,板书设计不够精细,粉笔只用单一的白色,废话、重复的话较多,说话没有抑扬顿挫,始终是同一个语调,没有利用好身体语言,气场还不够强大。以上是我对本人上课的课堂习惯的一点认识,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问题,等教研组集体观摩视频后,会有更多的意见和体会。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5

前几天学校的继教群里出现一项作业,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我带着好奇心,打开了作业通知,一看傻眼了,原来是每个老师要制作微课,心里想:这可有一定的难度。既然带着这种畏难的情绪,那我就想着听之任之,等到最后的期限,实在不行的话再说。

转眼间几天时间过去了,我仍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昨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一次微课制作小培训,由我们教微机课的翟老师进行现场教学,周校长也和我们交流了制作心得,我才有了入门的感觉。晚上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选课,制作幻灯片,书写微课教案,为录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今天我又利用课余时间,反复修改、斟酌教案,力求做到用词准确。下午放学把学生送走后,就迫不及待地找到朱老师,因为大队部比较安静,就想借用她的办公室进行录制。首先在电脑上下载安装了kk录像机,并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在朱老师的帮助下,开始试着录制了。虽然我的心情很忐忑,可还是按着平时讲课的语速录制着,终于录完了。一看,8分多钟,点击播放,听着稍显嘶哑的声音,觉得还可以,正在激动的时候,发现因为紧张出现了语误!唉,前功尽弃。没啥说的,再接再厉进行了第二次录制。这一次我特别小心,唯恐出现错误,录完一放,真正的傻了,没录上!真是浪费了我的感情。其实这时候我就有点小沮丧了,有点打退堂鼓了。在朱老师的鼓励下,我连水都没喝,想着趁热打铁,就带着嘶哑的语音开始了第三次录制。这一次我完全放松了,语言也更流畅了,顺利录完后,一看7分多钟。马上进行试听,还好!虽然还有一些小瑕疵,但也能说得过去,幻灯片再配上画外音,看起来还挺赏心悦目的!

通过这次微课制作,发现真不简单。由于自己有时说错话、想不起来,有时操作不当,有时设备故障,真是一波三折。不过总算录制成功了!学习真是永无止境啊!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6

通过几天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集中培训,我深有感触,慢慢从一无所知到渐渐清楚明白微课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微课的定义及组成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

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

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mp4,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

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

,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微课的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

5-10分钟为宜,最短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七、微课的制作方法

1.摄像机拍摄(录像机+白板)

(1)工具与软件:便携式录像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2)方法:对教学过程摄像。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编辑和美化。

2.数码手机拍摄(手机+白纸)

(1)工具与软件: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一打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

(2)方法:使用便携摄像工具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在他人的帮助下,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

第三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3.屏幕软件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

(1)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等,ppt软件。

(2)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 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4.可汗学院模式(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

(1)工具与软件:屏幕录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手写板、麦克风、画图工具,如Windows自带绘图工具。

(2)方法: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安装手写板、麦克风等工具,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

第三步,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

第四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作者:吴新华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日期:20xx.6.16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7

今年暑假,非常有幸参加了xx市教委组织的微视频制作培训。在培训中让我感受到了微课的无穷魅力,下面与大家分享这次培训的几点感想。

首先由市教育局电教馆张xx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她说到: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这让我明白: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接着由微视频制作专家张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发展趋势,我市教师针对“该如何上好微课”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我们具体学习了如何制作微课。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老师们说,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现在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方莹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小学而言,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弱,这种“家校翻”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我也可以不断学习进步,在微课里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8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去郑州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微课的理念和录制方法。非常感谢各位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培训时间为20xx年x月x日至10月x日,历时5天。短短5天时间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在我就将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

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给我们上课的是自广西示范大学的杨上影老师,我们都很佩服他,因为5天的学习都由他一人讲授完成,并亲自自导我们软件的安装及学习。他不但是一个微课理论的先行者更是一个微课制作的百事通。

本次培训采取机房教学,我们不与培训教师直面都是屏幕及广播中听取课程,为了一睹广西示范大学的杨上影老师讲授微课的风采,在进行培训的.第一天,我们近300人挤在一间计算机教室内听理论课程培训。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学习热情,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同时在课中播放众多的视频资

料,以轻松幽默的形式还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教室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可以让教育更美好的实例,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信息技术成就现代化教育模式。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对我们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挑战着我们的教师能力。

在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录制制作中又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技术实践课的学习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做出一个微课录制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studio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如何利用edius进行视音频的编辑,如何利用AfterEffects进行微课片头制作等等,两天时间我们学习熟知22个软件,容量之大,是我在培训前没有想到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培训任务,组委会安排我们又进行了两天的晚自习培训,杨老师主动的帮助我们完成微课软件的安装和破解办法。这一点我们都非常的感谢。通过学习我发现我们学校其实在微课开发的路上理论是先进的,录制的技术方法和形式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部分需要统一,理论上明确把握什么不是微课,技术上突破怎么录制出反说教能够和学生心理相互适应的交互式微课,是我们今后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9

这次活动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课题的选题:

(一)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关注实际教育情境。寻找具体问题。比如学生厌学,贪玩问题。很多老师被动应付,常常就事论事地对待这一问题,治标不治本,而有的老师能认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当的预防与疏导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发生变化的教育情境。

1、在与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的研究来源。

2、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找到问题

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时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会出现,这也可以作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

对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以为自己提供小课题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每天当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二)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教师一般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呢?应该筛选出那些影响面大,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

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教师的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这除了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使教师真正体验到小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可适当鼓励,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

(二)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一个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可能每节课一开始就检查作业,然后再讲课,学生没了兴致,学习毫无激情,学习成绩当然就会不佳。而这时教师又不能找不到问题所在,继续迁怒于学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小课题研究不宜追逐时尚一味跟风

进行小课题研究,切记不要追求时尚。合作学习热就搞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了又搞探究学习,这样很难达到做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找到真正困扰教育教学提高的问题所在,寻找解决之策,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三、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它是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的自己的一些论点和见解的体现和象征。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一般不要过长,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3、建档归档其作用一是体现自己的研究轨迹,能够证实研究。二是记录了我们的研究过程同时也规范了研究。三是便于同行们相互学习参考交流。

4、摘要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6、关键词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

7、前言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8、正文正文又称本论,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9、结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10、附录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这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四、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将研究成果用于分享、发表、参加比赛等。

总之,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20个字:根在实践中,重在科学性,难在坚持性,贵在实用性。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0

9月14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有幸聆听了杜志强院长培训的微课。感慨万千,受益匪浅。特别是《微课》的学习,从几个微课片段,就让我们学习到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神态描写的方法,神态描写的含义等,让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1

这次网上学习,让我第一次觉得网上学习不是走过套,学习制作微课对我们教学真的很有帮助,非常赞成以后多搞这样的学习。网上学习既节约培训老师的经费。又节约老师的时间,是个不错的学习方式。对与新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老师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下面我就这次学习总结如下: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水平。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2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题选好了,就可以围绕主题搜集相关素材了。

接着是撰写脚本。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这里面包含知识点、解说词、字幕、画面要求、备注。在这个环节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如何合理把控教学内容。

下一步是制作PPT课件,将要教学的内容,用多媒体体现出来,这个和我们平时制作课件相似。

最后就是录制整合材料。利用录屏等软件,将脚本、PPT整合。这也是我们目前最为薄弱的一点,对于这些制作微课需要用到的工具,因为接触的太少,还不够熟悉,不能灵活运用。要是讲座能增加一些具体软件的操作和技术指导就好了。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学习,让我清楚了微课制作的流程,理清了思路,但要真正做好每一节微课,还需不断摸索。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3

4月6日下午,我校名师风采讲堂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微课制作与教学实践》讲座活动,我校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傅钢善教授为我们做了报告——《微课制作与教学实践》。傅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多用案例,语言幽默,使我对微课的内涵与特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这种学习和进步的机会。现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一般的微课制作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每一部分都不能省略。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之前总觉得微课技术含量很高,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但在听过傅教授的报告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傅教授说的“铜换金”的点子让我明白只要多动脑,多想办法,一切设备可以从简,而且并不会影响微课质量。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平时的教学中,有部分知识特别的难理解,如现代汉语中的音位、语言学概论中的.音位和音素的区别等,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存在大多数同学听懂,个别同学无法理解的情况,于是这一部分知识就掌握不好,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只需在纸上进行再次举例讲解,既简单又清楚,学生可以一遍一遍去看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微课虽然是无学生上课,只是老师在镜头下讲解,但是录制微课的老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必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微课的魅力,才能真正的发挥微课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学习微课有所收获。

听完此次报告,我了解了微课的基本特点和相关内涵,我感受到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微课如何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哪些环节可利用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学生们容易理解,怎样设计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才是最难的,这也正是我在听过报告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结合教学和学习需要合理应用微课,让微课服务于教学活动。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4

4月底,我有幸去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了微课培训,首先,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其次,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首先由焦建利教授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他说到: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这让我明白: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接着由胡铁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发展趋势,当天下午我们还去了天容中学听了一节微课讲授课,课后,我市教师和做课老师针对“该如何上好微课”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我们具体学习了如何制作微课。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一、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天荣中学听完方莹老师的课后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王莹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方莹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小学而言,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弱,这种“家校翻”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5

微课程,即微型课程。来源于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实验,分解成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微型课程体系。

在现代教学改革浪潮中,微课之所以如此盛行,主要在于其精简而又有实效。微课的教学时间简短,聚焦某个知识点,有较强的针对性,使用方便而又广泛应用。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选题要小而精。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而不宜照搬书本;选题内容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制成微课);微课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老师的讲解的口吻要贴近学生,虚拟情景,有吸引力,遇到问题时应该适当停顿供学生思考。

下面以自己在培训中制作的一节微课《比的应用》为例,细谈微课制作的主要过程:1.选课时聚焦单一的知识点,选取《比的应用》一课中“按比分配”的新知点;2.撰写教案(重点讲解“按比分配”两种解题过程);3.教学需要的素材例如课本例题,练习的设计;4.接着,就是制作课件,微课是供学生自学使用,因此课件的制作要科学,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注重视觉效果,图示体现文字内容,起到直观深刻的作用。例如“按比分配”这个新知的解题方法,采用数形结合,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解题思路;5.前期的工作完成之后,开始实施拍摄,利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来录制,录制时要注意避开外界噪音的干扰,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讲解时不要念稿式的旁白,语气自然亲切,虚拟情景交互问答,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6.对录制完成后的“微视频”导入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7.最后,根据选题内容及“微视频”教学后的效果制作进行“微反思”。

这样的.一节简短的十分钟微课,对学生而言,可以紧抓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间段,自觉性高的学生他们在家里进行自学,不仅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完成进阶练习掌握该知识点;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行巩固。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对老师而言,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教师录制的微课可以课前展示,也可提供给学生课后学习,进而减少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工作量,也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7月20日,我参加了文登区教研中心微课培训,培训下来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

学科会结束后,我报着好奇的心态来研究这个“新项目”。刚开始时,下载了录屏软件,全是英文版的,我又到硅谷教程自学了一下如何进行使用这种软件,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拍了一个简短的微课,看了一遍觉得不好,又拍了好几遍,也看了几遍,总觉得还不够完美。总结了一下,要拍好微课,首先要对课件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把要展示的内容很连贯的复述至少五遍,不结巴为此。再拍时,就不会心中没底了。五分钟时间过得非常快,所以微课内容不能太多,语言一定要精炼。总结方法要到位,使人听过之后印象深刻,才能算是一个较好的微课。再回头看我自己做的微课,在结尾处不知道如何剪辑,今天又下载了一个新版本的录屏软件,才发现了原来还有很多新的功能其中剪辑功能就有了,我试着在我不想要的片子里剪了几个还蛮成功的。当然片尾处我稍修饰了一下也觉得比以前好看多了,认识了微课这个新项目,不仅让我又获得了自拍的乐趣,又使我在教学研究方向上更进了步。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也会尝试做出更精美的课件,拍出更理想的微课。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6

我听了一节由两位年轻教师共同进行的微型课,涉及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内容,经过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本次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本节课由洪静老师开始,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她进行了精心的课程导入,通过对不同景物图片的观察,引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对北海公园的介绍。由于洪老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对本单元相应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所以占用了较长的课堂时间。此外,洪老师的整个课程设计得十分巧妙,她把整个文章分成了两大部分,让学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把较长的文章分解开来,使学生有一种简单的感受,不会对较长的文章产生畏惧感,并且能够很快地跟随老师进入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其次,洪老师在讲授完本课的重点内容间接引语后,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间接引语句子,加深学生对间接引语的理解,并且加入了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把相应的句子变为间接引语,使他们真正能够做到活学活用。此外,洪老师的师态很好,很有亲和力并且深受学生的喜欢。

后半节课由魏兰老师讲授,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新的老师,魏老师很自然的通过与学生进行彼此的介绍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尴尬状态,帮助学生们很好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上。除此之外,魏老师的课件制作的十分有新意,先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分别选出自己的游戏项目,在没有任何事前准备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给学生一种刺激的感觉,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了这节课后,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可以对实际授课有一种具体的指导作用,使我的教学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实例。

记住要看我们工作站微课殿堂的文章,要了解什么是微课,怎样录制微课,自己要亲自实践,才能得出真实的心得!上传文章时记得键入“微课殿堂”为标签,在提交前勾选“定稿”、“推荐”在点击“提交”,难怪不能显示,少了我说的几个程序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