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精选5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 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

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对生活深入思考“希望得到什么成就、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我应该对自己有个的规划了,让没有梦想的日子远离!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也知道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6

一、什么是心理学,和我们有什么关联性?

心理学这个名词诞生于欧洲,由欧洲传播到东亚的日本,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大家如果觉得心理学是外来的舶来品那就错了,其实中国的先秦时期就有了心理学的雏形,来自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就是最早的心理学思想。道家的思想“智、信、仁、勇、节”就较好地诠释了人内心的几种情绪,事情做得通顺叫做智慧,做得不通则称之为成见。

二、情绪的本质是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情绪,情绪是出自我们的本性,它是不受控制的。情绪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主观情绪是自我的感知体验,遇喜则喜、遇忧则忧,是因人而异的。外部表现主要是恐惧、烦恼、悲伤等心理创伤,失魂落魄不知如何表达,如经历地震、车祸等失去亲友的人表现极为突出。生理唤醒是指情绪受到外界影响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比如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会有厌食、失眠等症状。

三、压力是怎样产生的?会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压力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刺激性反应。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看见体型较小的狗会产生喜爱的心情,但是如果见到体型较大的狗会就会产生恐惧,我们面对大体型的狗的时候生怕它会咬人,自然就产生了心理压力。

四、我们的情感都有哪些规律?

第一、我们的情绪是人的内在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情绪的过程如山形曲线,我们不要太在意得失,顺应规律,它自然就消失了。第三、放任情绪的发泄,只能够得到一时的心理满足。第四、我们试着去适应情绪的波动,情绪会慢慢平复。第五、情绪是存在叠加效应的。第六、精神上存在交互作用。第七、行动会创造新的情绪。第八、情绪和压力是交织在一起的,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但是超出承受的范围将造成心理应激障碍。

五、在工作生活中怎样应对压力与心理的冲突?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需要刻意去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说不负责任的话,不做不负责任的事。面对压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1、树立良好的信念与信心。

2、摆正自己的心态构建最佳的心境。

3、多做开心有益的事情,将不良的情绪逐渐淡化。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向信任的人吐露自己内心的不快。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人生。

6、给自己设立一个短期的目标,使自己能够获得成就感。

通过学习,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谈几点体会:

我认为,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7

5月15日,我校请进修学校许老师为我们做了一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体会。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荆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这两天听了林芳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教师心理健康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这次学习只是限于理论,怎样去落实还得靠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靠我们去发掘,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记得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就经常播放一些异样的教学片断,看完后让我们评价。那些老师也实在是够格的,在课堂上衣衫不整,有些男老师衣服都不扣,就这样敞开胸怀,我想他是讲得太热太投入了,有些又把脚踏上凳子,实在不雅观。这样一个形象是为人师表吗?实在不敢恭维,我们看得哈哈大笑。但同时也警告自己以后一定要仪容整洁,严谨治学。心理学也说了,一些外观新奇的事物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影响学生的情绪,如果你今天换了一个新发型,或穿了一件新衣服,一定要先到课室里转转,让学生有一个接受的空间,不然学生可能会一整节课都看着你,后果可想而知。仪容整洁,人也显得有精神。教师就得要有精力,所以我们必须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我们的工作和作息要有规律,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把家庭生活中,同事朋友间的烦恼事情带给学生,一定要敬业,当你站在讲台的一刻起,你就是他们的护航人,是舵手,你要带领他们愉快航行,驶进安全的港湾。良好的'生活作风就是生活作风正派,不以权谋私,要遵守法律法规,要正直、善良,要遵守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所谓立人先立己,先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其次,在工作中要认真细致,有爱心、热心、恒心、耐心,。教学要以人为本,善于照顾学生的情绪,时时留意学生思想动态,要多和学生沟通,多表扬,少惩罚;要宽容、理解,少责骂。要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尤其现在流动人口多,他们的父母工作很忙,无暇顾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思想动态方面,很多都是放任自流。他们生活不固定,思想复杂,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比如说流连网吧,可以说网吧是一个大染缸,那里的人流复杂,多数是一些无所事事,好吃懒做的混混或地痞流氓,学生的生活经验浅,自制力差,容易上当受骗,为他人所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我觉得这是教育的一个大难题。面对这些群体,我们老师更要付出巨大爱心去关怀他们,引导他们,他们的流动性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阅历,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们要尽量发掘,让其闪光,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不但是对他们,其实很多学生对学习都缺乏信心,都有挫败感,又厌学情绪。我们也要及时跟踪,及时采取措施,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争取学校家庭通教育。这也是符合教育原则的,就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句话不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l历史上不也是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完美性格的塑造是多么重要。

同时,我也觉得在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是非常必要的。不单是生理课,心理课也势在必行了。前些年还提倡给学生减负,减到哪里去了,还不是雷声大,雨点校真正实施了吗?学生的书包还是那么重,这还不算,本来属于他们的假日假期,也都被送去什么少年宫、辅导班了,他们的负减了吗?没有。我觉得还变本加厉了,有些有兴趣的还能承受,可那些硬逼着去的,可苦了他们。怪不得每年都有那么多学生自杀了,上有大学生不等,近来有向下发展的趋势,一些中小学学生都有这些趋向了。曾口头经言语过要自杀的也不少。看来这一股势头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了。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想这都是将成为我更加努力的动力,我将会学习中得到的体会实践于我的教学工作中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8

通过对生活深入思考“希望得到什么成就、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我应该对自己有个的规划了,让没有梦想的日子远离!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也知道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9

今天听了陈纪英老师关于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尽管身上觉得疲累,但心理却觉得如沐春风一般,在教学工作中所有过的困惑、郁闷都烟消云散,心里从内向外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清新、敞亮的气息。陈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气解读了屡屡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为我们找到在根源所在。

陈老师在报告中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走近学生,学生接受了你,你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走近”、“走进”,看似只有微小的差别,或许在平时我们还会混用,但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却有大大的不同。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哪能容我们直通通的走进他们的内心,所以我们只能先走近他们。怎样才能走近他们,是不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就能走近他们,其实不尽然。如果我们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想当然的认为学生需要而为之,往往会产生实得其反的效果。象陈老师说的一个小事例,在假期回来的第一节课先给学生3~5钟的时间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情,无非是同学几天不见了,自己遇到的新鲜事想第一时间内跟同学分享,几分钟就搞定了,既满足了学生交流的欲望,又同时给学生提了个醒儿,假期结束了。这样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认真上课了。回想我们多数情况下所做的.,往往是想当然的认为,学生的心跑野了,得在第一时间内把这缰绳勒紧了,而事实上就不那么当然了。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方能找到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陈老师还讲到师生关系是教育的生命线。现在都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都高举平等的口号,又是否真正做到平等。陈老师在这也举了个小例子,也是几乎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学生没写作业,“为什么没写”,“我忘了”,“你都能记住什么”。这样的对话似乎在每一个老师身上都时有发生,接下来的谈话就陷入僵局,谈话这演变成了老师自己一个人的说教,学生要么低头不语(这是好的),要么脖子一扭,脸一仰,不理你。这样沉默的反抗让老师觉得自己的师道尊严受到挑战,然后说教就变成了批评甚至讽刺挖苦,将学生推的又离我们远一些。回头看看这其中的对话过程,我们又何曾给了学生与我们平等对话的权利,学生说什么我们堵什么,学生说什么错什么,反正你没做作业就是错了,再狡辩更是错上加错。学生没有申诉的机会,我们也就无从了解学生没做作业的真实原因。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交流、需要沟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满足学生心理上的安全需要,让我们蹲下身子,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对话,师生关系会在这样的基础上走向和谐。那么我们的教育也会成果累累,亲其师而信其教,亲其师而信其道嘛。

在陈老师的讲座中我还有很感触,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去领悟、去体验、去实践。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0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1

听了《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当听到:“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了,但解决还仅仅才开始。”我震惊了。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而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

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2

对方的感觉—————决定着别人的感觉。决定别人的感觉,就要读出别人的感觉。

作为一名教育者,领导的期望,社会、家长的期待,孩子发展的需求,更加上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匮乏,这些都感觉身心都是飘乎乎的。为此,我十分困惑和迷茫。很庆幸参加了这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通过听取专家的讲座,使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观念和基本知识。这次培训让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如何应对教师的心理问题:

1、保持心理健康。

(1)教师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我膨胀,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而造成的心理冲突。

(2)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怨自艾、退缩、逃避等。这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进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

(3)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可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调节心理平衡。

2.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可持续发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幽默的情绪

(1)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

(2)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懂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重拾信心。让我知道教育者的条件,心理活动本质就是一种感觉。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3

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该怎么过怎么过,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呢?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4

20xx年11月12日晚上6:30,作为四川音乐学院心理委员的一员,我听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这个讲座是我学习如何当一个称职的心理委员的第一课。

通过上大学心理健康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使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或疾病,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或是专家寻求解决方法。例如一些大学生经常口口声声说“郁闷”、“空虚”或是“寂寞”、“无奈”等,这就有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初期症状;而失恋、考试不及格、不会做家务、受到同学嘲讽等在平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导致他们情绪崩溃的导火索。但这些小问题、细节平时都不为他们所重视,他们意识不到容易引发的危机,也就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直至最后问题日积月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大学生应该更主动一些,关注自己的心理动态,主动向专家说出自己的所想。

我们应该都知道,如今,心理健康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身体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可缺少。我们要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即身体、心理都要健康。心理老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她给我们定义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大学生面临的成长问题。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理财习惯、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人际关系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分析等。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要适应社会角色,环境的变化。我们应该要很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已是成年人,不再是未成年人。既然如此,就要更多一份主动心,责任心,很多问题及事情都要靠我们自己主动去做,去解决。要能尽快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不要总是怀念过去的时光。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习惯就好。就像我们刚来到大学,也应该让自己尽快的适应。否则就会出现许多的心理困扰,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有句话叫“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但很多时候你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是你不可能离开一个群体独立存在。所以就需要我们建立好人际关系。比如学会倾听别人或是赞美别人。总之就不要让自己脱离大众。其实,我自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虽然自己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人际交往方面很狭窄,不敢主动与别人交流等。现在也要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相信自己以后也会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第三方面:大学生常见的失落、自卑心理。自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明显。首先,来到这里也不是自己最初的梦想,因为某些原因,只能选择到这里来。看着班上的同学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自己不免有些许的失落。再者,来到这里,在学习上遇到了许多困难。生活中同学多才多艺。这更添加了我自卑的感。但现在的我,不再自卑,不再失落。老师的教导、师兄、师姐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更加坚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过去。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

在心理课讲座上老师提到心理委员必备的条件。如知识条件、技术条件、咨询人员的道德禁忌等,让我们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作为心理委员,自己首先不能对那些不法的行为或错误的态度置之不理,如果心理委员都麻木不仁,同学在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这方面就又可能陷入盲区。心理委员责任重大,不能掉以轻心。

我不泄露他们的隐私,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的,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有责任心的心理委员。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5

近日,参加了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使我对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学习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通常人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通常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6

5月14日,我参加了临高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我有幸听取了李惠君老师的《寻找教育的勇气》和崔健华老师的《师生沟通的技巧》的专题培训。李惠君老师从教师职业生涯现状的分析到怎样找回教育勇气的途径的精彩讲解,让我深深地明白了教学需要热爱的勇气和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一、教学需要热爱的勇气。

教学真的需要勇气,需要热爱的勇气。爱自己的职业,学科、学生甚至生活,教学是这样一种工作,要求那些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培养特定的爱,不仅爱他人,更要爱教学所包含的过程。没有爱的勇气,就不可能有教育。

二、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生活不和缺少的'。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原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最后,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地快乐,为被幸福紧紧“包裹”。

总之,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诗意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7

成为心灵智者,创造幸福人生。

压力导致身体和心理疾病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压力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人一旦觉得压力大,身心都会反映出来。所谓身体的反应可以导致各种不适,最简单的就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不适会影响生活状况、影响工作、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疾病,比如胃溃疡、不孕不育、癌症等。在发达国家,医学体系已经改称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理念体系,也不再单纯把人当动物看待,就是因为人有心理反应,有社会过程。

心理压力当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会下降,脑力劳动成绩也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工作系统的错乱。当身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作出严格的判断非常难。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点儿不相干的,科学研究证明还没有。一旦生病,应该积极地求医问药,积极考虑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体和精神双管齐下,就更有利于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自我调节和减压要分成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要知道心理压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其二,要逐步地变化,不要变化太猛,要把变化改为一种缓慢的过程,要有适应期。其三,维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规则,就是要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它不仅对身体有好处,对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处。在锻炼过程中,人会自然而然地摆脱一切烦恼。

其四,要进行社交活动,尤其是退休人员。

最后,如果确实觉得自己压力太大,觉也睡不着,可以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帮助。不过,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有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到了某个基点才会产生负面作用。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8

这次福州市骨干班主任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刘晓明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讲座。首先是教师的讲座非常的生动有趣;其次就是通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已的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心理专家认为,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又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仅影响我们教师的个人生活,还会影响我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时刻保存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19

我们学校杨婷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快乐”显然不是主要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仅仅指将来长大成人后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然挥洒的快乐……

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这不正说明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吗?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

快乐不是那么简单啊!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人为的压制和其它原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实践证明:快乐的孩子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力强。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希望我带的班级的孩子是快乐的。

快乐虽然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体验,对孩子来说却是大同小异。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声赞扬而快乐,会为了获得一颗五角星而快乐。但是我们在教育中常常会忽略很多:孩子吵了、孩子哭了、孩子皮了……这些都是我们生气的理由,是我们发怒的导火线。面对各式各样的孩子,我们有太多的借口为自己的粗暴辩解。有时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一切为了孩子的快乐而设想,还不如天天带孩子去游乐场。

在教育孩子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并与他人融洽相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向幼儿渗透、灌输“好孩子要常常想到别人的需要”的思想,介绍一些对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物。让孩子在实践中加深感受他人的情感体验,加深理解关心他人行为的意义。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思想情感。并教给孩子关心他人的一些做法。提醒幼儿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及时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使这种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

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或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如:让值日生整理图书、排放桌椅等等,让孩子的生活得到充实,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会获得满足和愉快。

当然,在教育孩子时,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孩子可以从错误中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可以看出,这些“错误”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教师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塑造今天的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快乐”,快乐每一天。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0

近日,参加了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使我对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学习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通常人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通常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1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各级学校追寻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于教师的人性化管理也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关切。学校教师管理工作应从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出发,采取有力的措施,实施人性化管理,以提高教师管理质量,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 心理健康

教师承担着培养新一代人才的使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心理健康情况,处于各种原因,现在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讲,需进一步推进人性化管理进程,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在教师管理工作中积极转变观念,更加关注教师心理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管理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承、辨证统一的和谐关系,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教育教学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师生双向互动、潜移默化、目标统一。心理健康的教师会“以心交心,以爱释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约之以纪”,使这种用心教育的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达到平等、愉悦、和谐的情境和氛围。

从工作或职业认同角度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价值观应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工作或职业认同在工作中表现出敬业爱岗的精神。教师职业认同即教师在内心里对教育职业的价值与意义的认定,从中体验到乐趣与幸福,体会到对个人价值的肯定,这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实践证明,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越强、心理层次越高,就会以更加以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投入教育职业,真正热爱教师职业,将其当作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和崇高的.事业。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压力也随着社会的期望愈加沉重。然而社会关注的仅仅是教师这一职业,常常忽略了教师本身,仍然没有形成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目前,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教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评价标准程序化、强行量化,实行“一刀切”,缺乏公开性和发展性,机械、简单的评价方法很难从教师的差异性和教学背景进行全面考量,这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教师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学校人性化管理无论是作为一个目标,还是作为一种理念或一种管理方式,它的提出是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的。抓好人的管理,树立人的要素第一的思想,加强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是学校各项工作中一项根本性任务。讲政治是管好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工作更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依法治教得以实现的支柱,是保证学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而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管理,都是要靠人来做的,只有自觉、科学地去做,才能做好。思想支配行动,就可以努力去做好各项工作。讲公平是管好人的关键。坚持一视同仁,量才是用,以诚相待,平等待人,充分了解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根据“扬长避短,量才使用”的原则,安排好每一个教师的工作,使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达到学校整体工作的最佳效能。坚持民主化管理,注重细节,抓过程管理,势必取得一定成效。坚持树立典型,鼓励多数,立足于大多数人的观点,都要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学校管理工作有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

面对种种影响教师心理素质的因素,学校管理者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应加倍关注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并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和具体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制定规章制度、拟订教学规划过程中,都要重视考虑教师心理,给予教师更多、更广的灵活度和自主权,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从人的需要去经营和发展学校。创建教师学习型组织,构建丰富的教师文化体系,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格局。教师评价,即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统计分析,对教师工作和结果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文素养等进行的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学校应实施发展性评价机制,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最终目的,制定明确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其人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同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激发教师外人发展的积极性。注意评价指标的完备性、科学性。除“德”、“勤”、“能”、“绩”、还应有“心”,即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的培养,使教师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教师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正视现实,不断进取,实现自我价值。学校要设法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学习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工作生活中的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

心理健康的教师同时也应具备以下素质:第一,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要从内心深处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第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第三,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提高师德修为。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爱心、耐心、细心,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第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以求因材施培养教好每一名学生。第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自我要求,为学生做出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极。当代教育事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人文修养。“明天的教师”的心理素质应该是健康而全面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全社会的关注,有赖于教师自己努力争取,更有赖于将学校人性管理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完美结合。人性化管理是建筑在规范的制度管理和先进的科学管理基础上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使教师以忠诚对待事业,以敬业对待学校,以勤奋对待工作,以友善对待同事,以自信对待自己,以关爱对待学生,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生命成长历程的多姿多彩发展。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2

以前虽然听过关于心理健康的一些说法,但学校从未统一开课,所以对这方面的内容了解甚少。第一次上这门课我颇有体会。

心理健康的问题在中学生之间是很忌讳谈及的,如果说某个人有心理问题或想心理医生求助过,那么他极有可能因此而背上来自自己和他人极其沉重的心理包袱。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有关这一点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或轻或重,需要我们去重视。认识到这一点,我就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从而敢于去正视它,正是自身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有很多标准,其中最普遍化的是国际一般标准:有和谐的认知,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优良的个性心理。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自己,我感觉可以让我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更加清醒全面客观的认识,这是我深有体会的第二点。当发现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应该及时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士求助而不是一味地去掩饰;此外我们也可以自己尝试学习一些自我放松治疗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上完第一节课后我就有了认真系统地学习一些自我调整方法的想法,当然仅靠这几节课显然是不够的,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地贯彻实施。

另外,通过课堂学习我还认识到优良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都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状况也促进我们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所以,我认为在发展个性品质的同时我们绝不可以忽视自己的心理状况。

课堂上讲的许多案例令我很是震撼:像一个女教师因心理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工作,许多青少年因心理问题而走上自杀的不归路,中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业等。这些问题如果得到正确的对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恰恰相反,在我国这个大环境下,周围人的不正确对待更加大了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糟最终酿成恶果。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迫在眉睫!在我看来首先应改变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观念和认识。通过各种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起来,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消除偏见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心理疾病是社会更加和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要去深入研究,但我们都应1该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都应该正视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求助,都应该学会一些必要的自我调节的方法,并且有有意识地向身边的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为全社会观念的改变尽微薄之力。

总之,我认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敢于正视它,敢于正是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会了一些自我调试的方法;于社会我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以及我们的偏见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心理健康的认知的变革已迫在眉睫,我们需要潜移默化地将一个崭新的观念根治在我们的社会之中从而造福整个社会。我想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受重视,起码现在的我已十分重视它。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3

上周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听了xxx老师的心理辅导讲座——压力与压弹培养。

李老师通过压力觉察游戏、自画像投射测试、自制人际支持系统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浅谈压力和压弹的培养。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听得饶有兴趣,丝毫没有疲倦之意。讲座中,我有几点感触很深:

一、年青教师压力不小。

据讲座资料显示,从年龄坐标比较,20——30岁的年青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人群。20——30岁是人踏上社会的转型期,压力主要来源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行业坐标比较,中层管理者80分,经理层75分,教职员工75分,高于下岗工人(68分),也高于一般企业工人(59分)。

年青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自身:自身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来自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繁琐事情多、学生声音嘈杂、社会期望较高、家长关系难处理,虽然工作时间固定,但完不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做,此外,备课的工作可能使教师回家去后还在苦思苦想,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案。

确认年青老师有压力是正常的事情,就应该正确对待它。就我个人来讲,就应该正视压力,培养压弹。“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处世积极,能够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二、了解你——我——他。

李老师在讲座上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但不恰当的语言的运用会适得其反。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情绪的宣泄却可能伤害他人,破坏彼此的关系。

换一个角度,尝试着去理解他人,那就会知道别人最需要的是怎样的语言,自己真正需要说些什么。讲座上,李老师谈到了两点:

1、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

人是通过事情来了解人的,往往因为一些消极的事情而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当一个人被全盘否定时,那种感觉非常难受,并不利于他的改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所以不能够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应该就事论事。

2、知道说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说,知道对谁说。

说话之前要打好草稿,选择合适的时间、想好合适的内容、考虑彼此的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网络。

李老师在讲座上要我们画了一张蜘蛛网图,网的中心是“我”,按照远近次序,分别在网中填上当自己遇到压力时可用的资源。

我发觉自己的压力网络比较窄,当遇到压力时可倾诉的人也只有4—5个。尽管自己感觉已经够多了,也足够了,不过李老师说,压力网络越大越好,而且要在网络中加入学科中的领军人物与优秀教师。学科中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师往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给自己补充心理能量。

四、区分清楚工作的重点。

“要区分清楚压力的来源,确认重点,确认那些可以放弃。”教师的工作很繁杂,从早到晚基本没停下来的时间。如果事事都觉得是同等重要的,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散,那会事倍功半。刚刚进学校的新老师,往往会想把什么事情都处理好,但是总觉得力不从心。我曾经就有这样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踏踏实实地把课备好,课后作好反思工作。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师傅来听,而且备课的辛苦可能也不能为人所知,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教学能力的提高必定能有所进步。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4

上周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听了xx老师的心理辅导讲座——压力与压弹培养。

李老师通过压力觉察游戏、自画像投射测试、自制人际支持系统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浅谈压力和压弹的培养。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听得饶有兴趣,丝毫没有疲倦之意。讲座中,我有几点感触很深:

一、年青教师压力不小。

据讲座资料显示,从年龄坐标比较,20——30岁的年青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人群。20——30岁是人踏上社会的转型期,压力主要来源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行业坐标比较,中层管理者80分,经理层75分,教职员工75分,高于下岗工人(68分),也高于一般企业工人(59分)。

年青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自身:自身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来自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繁琐事情多、学生声音嘈杂、社会期望较高、家长关系难处理,虽然工作时间固定,但完不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做,此外,备课的工作可能使教师回家去后还在苦思苦想,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案。

确认年青老师有压力是正常的事情,就应该正确对待它。就我个人来讲,就应该正视压力,培养压弹。“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处世积极,能够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二、了解你——我——他。

李老师在讲座上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但不恰当的语言的运用会适得其反。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情绪的宣泄却可能伤害他人,破坏彼此的关系。

换一个角度,尝试着去理解他人,那就会知道别人最需要的是怎样的语言,自己真正需要说些什么。讲座上,李老师谈到了两点:

1、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

人是通过事情来了解人的,往往因为一些消极的事情而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当一个人被全盘否定时,那种感觉非常难受,并不利于他的改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所以不能够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应该就事论事。

2、知道说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说,知道对谁说。

说话之前要打好草稿,选择合适的时间、想好合适的内容、考虑彼此的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网络。

李老师在讲座上要我们画了一张蜘蛛网图,网的中心是“我”,按照远近次序,分别在网中填上当自己遇到压力时可用的资源。

我发觉自己的压力网络比较窄,当遇到压力时可倾诉的人也只有4—5个。尽管自己感觉已经够多了,也足够了,不过李老师说,压力网络越大越好,而且要在网络中加入学科中的领军人物与优秀教师。学科中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师往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给自己补充心理能量。

四、区分清楚工作的重点。

“要区分清楚压力的来源,确认重点,确认那些可以放弃。”教师的工作很繁杂,从早到晚基本没停下来的时间。如果事事都觉得是同等重要的,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散,那会事倍功半。刚刚进学校的新老师,往往会想把什么事情都处理好,但是总觉得力不从心。我曾经就有这样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踏踏实实地把课备好,课后作好反思工作。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师傅来听,而且备课的辛苦可能也不能为人所知,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教学能力的提高必定能有所进步。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5

听了《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当听到:“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了,但解决还仅仅才开始。”我震惊了。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而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

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6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7

我校进行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感觉特别地受益。

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实为重要。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雕塑,并不是等量齐观的。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懂得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方面,我们可以做到: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适应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才有可能升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微笑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做每件事,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愿我们的朋友们都快乐,愿作为朋友的朋友的我们也快乐!更愿快乐的我们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快乐!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8

我校进行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感觉特别地受益。

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实为重要。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雕塑,并不是等量齐观的。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懂得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方面,我们可以做到: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适应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才有可能升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微笑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做每件事,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愿我们的朋友们都快乐,愿作为朋友的朋友的我们也快乐!更愿快乐的我们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快乐!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2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常规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1、注重课堂实效,加强全面教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教材,因此在备课上比起其他学科的老师要多一个环节: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在选材上就要考虑注重实效性,一方面是根据年级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选材。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既没有教材,也不考试,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要让本学科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仅在选材上注重实效性,在教学形式设计方面更需要多样性。为此,通过故事呈现、角色扮演、情景小品、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

2、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健康意识。

首先是根据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工作,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发动所有学生收集材料后报心理老师审核即可设计排版。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选读一些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故事,内容的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趣味性中蕴含丰富的哲理。

3、加强个别辅导,做好咨询工作。

本学期只要有学生有什么心理发方面的问题,我都会积极主动的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一一作好记录,认真分析、及时跟踪,积极反馈,通过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自助。

二、积极创新,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更为复杂、琐碎,仅仅靠上课和咨询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渠道、多方位进行。为了多方位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本学期设计了班级心理晴雨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本周班级最突出的问题,最需要老师给予关注的同学及其表现,我根据晴雨表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对需要交流的一些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家长,对突出的现象和个别学生进行相应的关护。这样一方面能弥补家长没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跟踪了解。

三、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和研究,我们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0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1

开学前夕,参加了安阳幼儿师范学校培训中心岳素萍老师讲授的《快乐每一天,我的心情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训,岳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参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它让我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对待,而是想办法解决,学会了情绪调节,使我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

当面对消极的生活事件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说服自己;当工作受到挫折时,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和压力的主人。并学会做出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哪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哪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

说服自己愉快地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地方,尽自己能力做出改变,乐观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做到胸怀坦荡,乐观开朗。如果我们是树,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阳光,只有拥有阳光灿烂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

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要善于调控情绪,学会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的平衡,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特别是在幼儿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幼儿身上。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来说,永远受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2

压力导致身体和心理疾病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压力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人一旦觉得压力大,身心都会反映出来。所谓身体的反应可以导致各种不适,最简单的就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不适会影响生活状况、影响工作、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疾病,比如胃溃疡、不孕不育、癌症等。在发达国家,医学体系已经改称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理念体系,也不再单纯把人当动物看待,就是因为人有心理反应,有社会过程。

心理压力当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会下降,脑力劳动成绩也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工作系统的错乱。当身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作出严格的判断非常难。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点儿不相干的,科学研究证明还没有。一旦生病,应该积极地求医问药,积极考虑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体和精神双管齐下,就更有利于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自我调节和减压要分成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要知道心理压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其二,要逐步地变化,不要变化太猛,要把变化改为一种缓慢的过程,要有适应期。其三,维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规则,就是要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它不仅对身体有好处,对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处。在锻炼过程中,人会自然而然地摆脱一切烦恼。

其四,要进行社交活动,尤其是退休人员。

最后,如果确实觉得自己压力太大,觉也睡不着,可以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帮助。不过,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有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到了某个基点才会产生负面作用。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3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受网络等媒体影响,不少人因期盼与获得的不平衡以及生活工作中累积的压力,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开导及化解将出现难以估量的后果。

20xx年x月xx日,本着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为关爱广大职工心理健康,疏导员工在生活工作的心理症结,从根本上员工找到心理存在的问题,xxxx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诚邀著名心理学专家xx教授,在公司会议室开展心理学健康讲座。经过数小时的讲解,全场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度过。xx教授从“人的三个层次、力量来源、边界思维、概率”等方面,通过生动讲解和职工互动等方式向广大员工阐述了从心理层面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如何处理与人交际沟通时出现的问题。

x教授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讲座过后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现将对参加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不妥之处请谅解。

一、从精神层次提高人生站位。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因为我们有复杂的思考能力,丰富的精神世界。然而大部人对自己人生站位停留在物质获取及社会关系上面,这样就会形成期盼与获得不平衡的心理问题,不可否认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关系是人之本性。但我们更应该从精神层次来定位自己,对待工作。在熟知的伟人中,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放弃美国给出的优越待遇,经历艰难也要回国为国家导弹事业献身。这样的人已经把个人在事业中获得的名利抛之脑后,在精神上与更高层次的民族大义相关联。作为一线公路人,不应以单纯的物质报酬感到快乐,还要以身为国家公路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的一份子感到自豪!

二、自律人生,掌控力量的来源。我们总是因为闹钟响起才不情愿的起床,小时候如果不是父母催促便不会主动写作业,长大了不到迫不得已就不会主动改变,不会自律的人生就是被外界所控制。自律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方法。西汉匡衡凿壁偷光苦学,终成一代文学家。今年高考才结束,一名昂子喻的盲人考生考了635分的好成绩。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自律。关于自律不应该是嘴上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很多人的通病,而是给自己定一个能完成的目标,工作上也是一点点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找借口持之以恒的坚持。掌握了自律就是掌控人生,只有掌控人生才不会因被外界驱使而痛苦。

三、不以主观心态,对待他人。在我们的平常工作中常会因为某位司乘人员的态度影响一天的心情,列如一辆绿通车因货物不能满足政策不能免费,而产生不满。我们看来我们是对的,司乘人员却认为我们在故意刁难,当双方都认为自己没有错时,矛盾就出现了。其实,抛开主观心理看待问题,是否因为我们解释工作做得不好,宣传工作不到位才产生这样的问题。换位思考,学会从别人角度思考,找到自己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加强学习,提升思维边界。看待问题应该从更宽广的长远角度出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宽,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前期时说过,要将公司打造成世界级别的电商平台,那时很多人认为他痴人说梦,现在看来事实证明他长远的目光是正确的。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思维,当我们感到思维受到局限时,就应加强学习,学习是提升思维边界的唯一途径,不学习犹如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天地的广阔。

五、奋发努力,提升成功概率。努力不一定成功,成功却必须努力。我们生下来不会走路,是在一次次摔倒中从走到跑,那些百发百中的也是在无数次练习中才掌握命中技巧。就算在网络上看到别人的光鲜亮丽,其背后的艰辛又有多少人看到。作家冰心《成功的花》一文这样写“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靠运气获得的成就也伴随巨大的风险,只有努力才是通往成功路上概率最大,风险最低的方法。

思想决定行为,态度决定一切。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到决定性,外因仅起到减缓或加速的作用。态度就像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生活和工作就用相应的结果反馈给自己。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4

今天学校组织了一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作为一名刚升入大学的学生,我从中明白了心理健康对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大学是一个大的集体,我们每天生活在其中,每天总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而如果而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无法与人正常的相处,无法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将会导致我们觉得生活是孤单的,是无助的,从而产生一种迷茫的时生活状态,这对我们的大学生活是致命的,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我们也将通过大学慢慢的融入社会,而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将无法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这就导致我们无法对每天的生活充满激情。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增强与维护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我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要想拥有一个完满的大学生活,心理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而至于因为一点小事就闷闷不乐好长时间,也不至于因为一点挫折而自暴自弃,产生各种沮丧悲观的想法。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通过这次的讲座,我深刻的看到了健康的心理对我们的重要性,一个幸福的人生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坚实的后盾,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健康的心理将会帮我们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所以,以后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努力的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完满。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5

这次福州市骨干班主任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刘晓明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讲座。首先是教师的讲座非常的生动有趣;其次就是通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已的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心理专家认为,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又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仅影响我们教师的个人生活,还会影响我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时刻保存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6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 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7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8

听了本次心理健康的专题系列讲座,使我更进一步理解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听评课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39

我校进行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感觉特别地受益。

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实为重要。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雕塑,并不是等量齐观的。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懂得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二,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方面,我们可以做到: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适应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才有可能升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微笑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做每件事,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愿我们的朋友们都快乐,愿作为朋友的朋友的我们也快乐!更愿快乐的我们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快乐!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0

现代社会的压力之下,可能身边有很多人内心都有痛苦,但是他们用微笑来掩饰,把自己伪装的很快乐,其实内心很孤单,找不到开解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我们去正视的一种疾病。

乔泓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的源动力以及心理升级的路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又分为生物因素、性格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健康的源动力又分为能力感、关爱感、自主感。心理升级的路径又分为成长型需求、成长型价值观、追求型目标。

在成长型价值观中乔泓教授三个石匠的故事令我深受感触,他们虽然做着同一个工作,但是给工作的定位不同,决定了能取得的高度。混饭吃的石匠也永远成为不了建筑家。而第三个石匠不仅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充满激情,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干出一番理想的成绩,正是这种目标明确的激情和理想激励着他不断努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所以才造就了他的成功。

我觉得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讲,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年轻人承受的压力很大。但是中国人又往往对于心理疾病存在一些误解,胆怯的心理导致不想跟别人表达、也不敢跟别人表达,病人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会承受双倍的痛苦。

别再独自挣扎!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心态在某一段时间已经出现不稳定的时候,及时找专业人士来帮你判断。这时候非常需要陪伴和开导,需要大家及时的沟通,把心里的问题发泄出来,不要藏在心里。我们也需要关注一下别人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样子。多接触一些性格好的朋友,少聊一些负能量的事,坚持做每一天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努力对待生活,努力坚持做好每一天、过好每一天。

愿你我拥有发自内心的微笑!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1

上周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听了xxx老师的心理辅导讲座——压力与压弹培养。

李老师通过压力觉察游戏、自画像投射测试、自制人际支持系统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浅谈压力和压弹的培养。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听得饶有兴趣,丝毫没有疲倦之意。讲座中,我有几点感触很深:

一、年青教师压力不小。

据讲座资料显示,从年龄坐标比较,20——30岁的年青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人群。20——30岁是人踏上社会的转型期,压力主要来源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行业坐标比较,中层管理者80分,经理层75分,教职员工75分,高于下岗工人(68分),也高于一般企业工人(59分)。

年青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自身:自身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来自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繁琐事情多、学生声音嘈杂、社会期望较高、家长关系难处理,虽然工作时间固定,但完不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做,此外,备课的工作可能使教师回家去后还在苦思苦想,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案。

确认年青老师有压力是正常的事情,就应该正确对待它。就我个人来讲,就应该正视压力,培养压弹。“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处世积极,能够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二、了解你——我——他。

李老师在讲座上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但不恰当的语言的运用会适得其反。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情绪的宣泄却可能伤害他人,破坏彼此的关系。

换一个角度,尝试着去理解他人,那就会知道别人最需要的是怎样的语言,自己真正需要说些什么。讲座上,李老师谈到了两点:

1、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

人是通过事情来了解人的,往往因为一些消极的事情而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当一个人被全盘否定时,那种感觉非常难受,并不利于他的改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所以不能够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应该就事论事。

2、知道说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说,知道对谁说。

说话之前要打好草稿,选择合适的时间、想好合适的内容、考虑彼此的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网络。

李老师在讲座上要我们画了一张蜘蛛网图,网的中心是“我”,按照远近次序,分别在网中填上当自己遇到压力时可用的资源。

我发觉自己的压力网络比较窄,当遇到压力时可倾诉的人也只有4—5个。尽管自己感觉已经够多了,也足够了,不过李老师说,压力网络越大越好,而且要在网络中加入学科中的领军人物与优秀教师。学科中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师往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给自己补充心理能量。

四、区分清楚工作的重点。

“要区分清楚压力的来源,确认重点,确认那些可以放弃。”教师的工作很繁杂,从早到晚基本没停下来的时间。如果事事都觉得是同等重要的,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散,那会事倍功半。刚刚进学校的新老师,往往会想把什么事情都处理好,但是总觉得力不从心。我曾经就有这样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踏踏实实地把课备好,课后作好反思工作。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师傅来听,而且备课的辛苦可能也不能为人所知,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教学能力的提高必定能有所进步。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2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3

3月28日和29日,有幸参加了威海市教研中心在文登实验小学举办了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报告会。报告会邀请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与继续教育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吴增强教授和莱西市教科所李绪坤老师,分别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学习心理辅导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培训。报告中设计了现场互动的环节,最让人叹服的,还是好几个一线教学的老师,对于案例的分析讲解,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透着专业素养,丝毫不逊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吴教授以《聆听学生的心声——班级心理辅导实务》为题,就班级心理辅导基本理论与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性两方面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吴教授通过对社会变迁与学生成长状况的思考及“情绪失调生辅导”、“青春期辅导”、“优秀生辅导”等七个案例的剖析和现场互动,让与会者全面了解了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明确了心理疏导的不同方法。这些案例主要是探讨中学生自卑、早恋、打架、升学压力等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些都需要密切关注家庭教育状况,查出问题的根源。案例7是《他不说脏话了》,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总是说脏话,作为班主任,我们听到学生打小报告后都很清楚自己习惯怎样解决这种问题。看看心理健康老师的策略:侧面了解,谈心,了解到原因是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解决问题,设计了三问:受女同学欢迎的男同学的行为举止有哪些?你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引起女同学的反感?你自己哪些行为受女同学欢迎?好了,做个真正受欢迎到孩子吧。看似简单几步,其实是摸清了孩子的想法。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评:你骂谁了?不准骂人。相信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其他几个案例辅导措施及干预策略课件上都有,需要的老师可以到共享查阅,因为主要是初中的内容就不一一赘述了。

李绪坤老师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为题就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结合大量案例做了精辟分析,涉及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方面,我觉得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辅导。李老师说,好的木匠会看材质,好的老师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其理论方面说的和上个月听王书记介绍的几乎是一脉相承,关键是老师的爱心与耐心。方法上强调了团队合作的指导。划分的小组应该每月更换,使孩子能够适应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伙伴,同时也有新起点的新动力。小组分工可以设主持人、书记员、观察员、发言人、计时员、裁判员、联络员、保管员,如果人数少何以一人身兼两职。书记员应该是归纳能力比较强、书写速度比较快,写字比较好的同学担任;其中观察员除了要观察纪律,还要观察老师、观察其他小组的进度;计时员要有手表,安排交流时间,最后还要留有总结时间;裁判员既要对内裁判,又要对外裁判,比如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发言等;联络员可以问老师,了解其他小组的状况,可以下位出去看看;保管员负责管理物品……我们学科教学中如果真正发挥了小组的这些有效合作,相信课堂的效率应该是非常高的。另外李老师说可以让团队设计自己的海报,内容包括起一个队名,设置标志,建立团规,明确各自分工等,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自律。李老师极力建议老师表扬时表扬全组,千万不要小组合作之后因为个人发言好就表扬个人,那样会使得其他同学轻视凝聚力忽视团体荣誉感;还有他建议小学中高年级逐渐取消物质奖励,可以奖章来代替,并且奖章一发就发给全组。这些天我自己就在班级试验了一下,只要措施得当,让全组的孩子来盯着某一个不守纪律或者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比自己盯者有效的`多,当然前提时必须选负责的会分工的组长,并且老师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必须及时总结。

李老师还谈到了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座位越围圆越好,形式非常重要,体现亲和平等(国际上也一般是圆桌会议)。我想班主任老师如果找几个孩子个别谈话,也注意尽量围坐起来促膝谈心,我自己以前就不大注意,经常时叫到办公室居高临下谈话,想想也是,即使话语再怎么温和,孩子也会因为高度心虚,更何况温和的时候少,习惯了快节奏还怕浪费时间耽误自己一大堆的活干不完。

最后一天下午,李老师谈了学习心理的辅导。他以他女儿的具体事例,详细生动地介绍了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法。李老师说孩子贪玩还夸他聪明,就是错误的。聪明是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呈现。有的孩子被夸惯了,怕别人说不聪明,反而找个台阶——玩。潜意识里要是不玩了还考不好那不就等于自己笨吗?所以就是硬着头皮也要玩下去。我以前评价学生也经常犯这个错误,说你很聪明就是贪玩,结果学生和家长都美滋滋的。非常感谢李老师提醒,控制不了自己能是聪明吗?这个也是为了教育学生不要找理由,为面子,应适应环境,自我完善。头脑记忆力用进废退,一直用一直长进。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真确的认识,学习的意义在于使你更聪明,上学就是学会管自己。考试除名次、得分外,应该更重视失分,失去多少分,试卷的价值就是多少分。教师或者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找到关键的点,如果是马虎错了,不能只说下次认真一些就行了,究竟是小数点点错了还是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背错了,要找到关键,每天有针对性地加练一道这样的题目。他还说他女儿高考前的英语完形填空总是错,就找出错的类型每天一道练,结果一个月后正确率由30%提高到百分之八九十。最后他女儿考到北大,现在上海读博士了。听着真是感觉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在方法上引导的的确不到位。

关于学习习惯的问题他强调了生活习惯的善始善终,做事提速1/4的时间;摆放东西整齐有序,装书包东西要随用随拿;头脑中积累的知识也应是有秩序的,举了找珍珠的例子——老师每天给的珍珠,有的孩子乱堆一气,有的穿成一串,要什么颜色的马上取出,很有启发意义;提到了课前三备:知识、物质、心理,课中三动:动口、动脑、动手;课后三结:随堂随结、单元小结、考前总结。总之,李老师对于辅导学习很有自己的经验,可以说思路清晰,滔滔不绝,让在座的老师感觉收获很大。

两名专家一直站立一整天为我们讲课,心里无比感动;也很敬佩他们的坦诚心态与专业水准,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充实的过程。用吴教授的话说“关怀孩子健康成长面临两难抉择,减负目前比较艰难”,而看看咱们在座的老师,我们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吴教授那句话隐含的意思不必多说大家可能也都会理解,所以在无能为力的前提下,少些抱怨,多些主动吧。而我自己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原本想有幸去听了报告,尽量掬其精粹原味转述给大家,但是水平有限,心有余力不足,汇报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见谅。最后,用李老师推荐的一句话作为本次活动的结语:教师是学生的沙漠甘泉或狂风暴雨,教师是学生的守护神或摧残者,这全在教师的一念之间。教师的辛勤播动、积极鼓励、倾听关怀,会让学生心田普降甘霖,会让教师的福田日益丰收,会让教育的园地充满欢乐,惟有教师能创造学生、自己与教育的奇迹。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4

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是能者,是圣者,是权威者。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东西。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些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5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家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听了张教授的报告之后,再结合十几年的教育经验,对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总结如下:

一、“心理健康”认识不足

人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健康,加上心理健康。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习任务重,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可是,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因此,许多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生活,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考试压力过重

高考时,有的考生因过度紧张,开考时,手一直哆嗦而无法答题;有的头晕眼花,大脑一片空白,严重影响了高考成绩。这都是过重的升学压力造成的。当前升学、就业紧张,中学生心理压力过重,主要压力来自家庭和社会。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就粗暴地训斥,严重伤害了子女的心理;学校抓升学率,考试排名次,给学生心理带来紧张,不安。有的中学生整日担心考不好,心理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影响了学习。

三、“优越感”太强

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是“阿哥”或“格格”,从小备受父母的爱护,特别是爷爷、奶奶的宠爱,物质条件优越,自我意识强,“优越感”太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些中学生生活上攀比,摆阔,穿名牌服装,生活上浪费。过生日请客送礼,平日吃饭下饭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更有甚者,一味追求时髦,穿奇装异服,追赶“新人类”,无心学习。

四、家庭的变化

社会情况复杂,许多家庭出现异常变化,给中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打击,使学生变得内向、自卑,对他人失去了情感,甚至痛恨社会;有的父母失去了工作,下岗待业,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的艰辛给学生心理带来刺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的父母关系不和出现家庭争吵,甚至暴力,严重伤害了学生那颗纯净的心,内心痛苦不堪。

五、“早恋”

中学生内受青春期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港台电视、言情小说的诱异,禁不住对异性好奇、爱慕。有的中学生谈情说爱,有的陷入单相思,备受感情的折磨,严重的影响了学习。

六、迷恋“网吧”

许多中学生迷恋“网吧”,网上聊天,网上交友,沉迷于虚拟的世界里,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自我多情,弄虚作假,欺骗别人的感情,有的“通宵达旦”夜不归宿,身心极度疲劳,荒废学业。这种例子不少见,报纸已加以报道。更有甚者,有的猎奇不健康的内容,自甘堕落;有的零花钱不够消费,就从家里偷,甚至向小学生敲诈,走向犯罪的道路。

七、“意志力”差

温室的花朵经受不住暴风雨的打击。许多中学生从小一帆风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知愁滋味,缺乏生活的磨炼,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在学校里,教师一句善意的批评,就感到委屈,痛苦;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感到失意,失去信心;没有被评上先进,就恨教师、恨同学;在家做错了事,父母责备几句,就离家出走。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寻短见。这都给家庭、学校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通力合作,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优良环境。

一、青少年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三、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以上是我听了张教授关于“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之后的一点的体会。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青少年各自的个性特点也会越来越复杂,如何扬长避短,使他们健康成长,是一门需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摸索继续探讨的学问。但我想,无论如何,热爱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对学生予以积极的期待和肯定,永远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丝宽容,多一份期望和鼓励,我们的天空定会充满阳光!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6

通过几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收获很多。虽然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师,但我从家长学校中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体会:

一、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一期家长学校聘请的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所做的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辅导的讲座,对如何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大有裨益。尤其是在辅导中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孩子数学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听了之后,让人感觉受益匪浅。

二、要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听了张和珠老师的讲座,对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何入手,有好多收获。

比如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要适当满足孩子对读物的兴趣取向。为孩子订购图书、报刊时,要尽量采取指导、建议与商量结合的态度。要多鼓励孩子读书,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图书,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带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读物产生兴趣时,要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找机会让孩子讲书中精彩的内容,讲他的感想,参与孩子讨论读后感。结合孩子在语文课学过的有关内容“借题发挥”。这样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

当孩子读了书、增长了知识,产生了感想,提高了能力,获得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在阅读过程中好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而不是孤立的去识字。正确的引导,孩子从中体验到阅读的愉快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抓住时机,对良好阅读行为进行强化。

最后,为孩子读书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张和珠老师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孩子读书的外因,父母的素质、住房的条件、家庭生活习惯、住地环境的氛围等诸多方面均是影响孩子读书的因素。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对孩子读书的干扰;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小天地,有明亮而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桌椅,实用的书柜,有这样一个适宜放松的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

三、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自私、冷漠、孤僻、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占了上风,真让我们为未来捏一把汗。知心姐姐告戒我们家长不要片面看待孩子的分数,只抓分数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心理问题:敌对情绪、心理负担重、脾气古怪、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等。因此,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实事求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7

5月24日晚上,在长宁区少科站大礼堂我有幸聆听了延安初中举办的《青春期的心理需要》的讲座,黄欣雯女士有理有据且有互动的演讲使我感触颇深。

首先,感谢学校能为家长提供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孩子从小学到慢慢融入延安初中这个大家庭。我也慢慢地感受到他的健康成长和逐渐独立,当然偶尔也会有小小的与我们的冲突。直到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你应该理解我,我现在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我的心里一惊,难道担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吗?而此时我的心理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我庆幸儿子能对我说出他的想法,甚至对儿子都有些感激!镇定一下自己内心慌乱的情绪后,我笑着对儿子说:“儿子,我只听说过有青春期,哪有青春叛逆期呢?”正在我对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茫然时,延安初中举办了这个讲座,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名校就是名校,她不仅能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全面发展,关键是她能准确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家校联合,给孩子以适时疏导和教育。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耳濡目染了中国大学校园的本科生研究生林林总总的学习面貌和思想状态后,我更能体会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更能理解延安初中举办此次讲座的良苦用心和必要性。

其次,这次讲座让我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更加理解从而对孩子也更加包容。黄女士首先采用互动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青少年的变化与发展,家长们频频举手或点头称道,我更理解了现在孩子的一些行为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消除了自己原有的担心与焦虑,从而能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并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最后,这次讲座对我自己也是很大的提升。黄女士就自己的育儿体会,对于“过于自信且有点自负的孩子”的产生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对我启发很大。“天才是放对位置的人”说的多好啊!有的家长不顾孩子本身的喜好和感受而逼着孩子去学各种乐器、参加各种培训班。这样孩子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最终的结果大多也是可怕的,也许这也是中国学生为什么进了大学之后就迷失了方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吧。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自幼学钢琴,孩子弹的不到位就用尺子打孩子的手,结果孩子对钢琴很抵触;而我们学校一个钢琴专业的外国大学生来中国进行短时间访问时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琴房练琴,并且还积极观看在上海举办的音乐会的演出!与他交流之后得知,这些都是他自愿的!如果家长能针对孩子本身的特点并给其提供适当的条件和教育,将“要孩子学”变成“孩子要学”,那么,或许中国的“天才”会多一些吧!

总之,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真希望延安初中今后能多多举办此类有针对性的教育专题讲座或活动,多多提供家长与学校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家校联动,共同为培养健康优秀的祖国未来而努力。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8

对方的感觉—————决定着别人的感觉。决定别人的感觉,就要读出别人的感觉。

作为一名教育者,领导的期望,社会、家长的期待,孩子发展的需求,更加上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匮乏,这些都感觉身心都是飘乎乎的。为此,我十分困惑和迷茫。很庆幸参加了这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通过听取专家的讲座,使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观念和基本知识。这次培训让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如何应对教师的心理问题:

1、保持心理健康。

(1)教师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我膨胀,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而造成的心理冲突。

(2)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怨自艾、退缩、逃避等。这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进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

(3)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可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调节心理平衡。

2.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可持续发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幽默的情绪

(1)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

(2)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懂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重拾信心。让我知道教育者的条件,心理活动本质就是一种感觉。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49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0

上周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听了xxx老师的心理辅导讲座——压力与压弹培养。

李老师通过压力觉察游戏、自画像投射测试、自制人际支持系统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浅谈压力和压弹的培养。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听得饶有兴趣,丝毫没有疲倦之意。讲座中,我有几点感触很深:

一、年青教师压力不小。

据讲座资料显示,从年龄坐标比较,20——30岁的年青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人群。20——30岁是人踏上社会的转型期,压力主要来源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行业坐标比较,中层管理者80分,经理层75分,教职员工75分,高于下岗工人(68分),也高于一般企业工人(59分)。

年青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自身:自身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来自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繁琐事情多、学生声音嘈杂、社会期望较高、家长关系难处理,虽然工作时间固定,但完不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做,此外,备课的工作可能使教师回家去后还在苦思苦想,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案。

确认年青老师有压力是正常的事情,就应该正确对待它。就我个人来讲,就应该正视压力,培养压弹。“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处世积极,能够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二、了解你——我——他。

李老师在讲座上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但不恰当的语言的运用会适得其反。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情绪的宣泄却可能伤害他人,破坏彼此的关系。

换一个角度,尝试着去理解他人,那就会知道别人最需要的是怎样的语言,自己真正需要说些什么。讲座上,李老师谈到了两点:

1、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

人是通过事情来了解人的,往往因为一些消极的事情而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当一个人被全盘否定时,那种感觉非常难受,并不利于他的改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所以不能够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应该就事论事。

2、知道说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说,知道对谁说。

说话之前要打好草稿,选择合适的时间、想好合适的内容、考虑彼此的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网络。

李老师在讲座上要我们画了一张蜘蛛网图,网的中心是“我”,按照远近次序,分别在网中填上当自己遇到压力时可用的资源。

我发觉自己的压力网络比较窄,当遇到压力时可倾诉的人也只有4—5个。尽管自己感觉已经够多了,也足够了,不过李老师说,压力网络越大越好,而且要在网络中加入学科中的领军人物与优秀教师。学科中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师往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给自己补充心理能量。

四、区分清楚工作的重点。

“要区分清楚压力的来源,确认重点,确认那些可以放弃。”教师的工作很繁杂,从早到晚基本没停下来的时间。如果事事都觉得是同等重要的,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散,那会事倍功半。刚刚进学校的新老师,往往会想把什么事情都处理好,但是总觉得力不从心。我曾经就有这样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踏踏实实地把课备好,课后作好反思工作。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师傅来听,而且备课的辛苦可能也不能为人所知,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教学能力的提高必定能有所进步。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1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2

听了北师大刘儒德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授,感想深刻。作为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我,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称。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首先,我重新熟悉了关于学习理论的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从这些方面去解说了学习这个平时实际我们都天天在做的事情。也通过这个分析,发现我们其实还可以改进我们的一些做法,比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后教学的时候,更是如此。有些知识就是适合讲述,而另外的一些知识,可能就不能采取讲述的办法。应该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其次,我又重新思考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

另外,作为老师应该做到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3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了。回想起这段时间所上的心理课,又让我想起一句话“快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心理课上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对心理学充满了兴趣,也丰富了我的知识。

自从我懂事以来,我一直都感觉自己有一个特别的能力,就是读心。我往往能猜到别人在想什么或者想说什么。以前对心理学的了解比较狭隘,就以为读心就是心理学,所以我来到大学就加入了心理学社。加入心理学社,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读心的高手,可是学校的心理学社并没有多少学术方面的培训。后来我们开始上心理课。一开始上心理课,我发现跟我想像中的有很大区别。估计这是跟我们上心理课的目的有关。我们上的心理课应该是为了教会我们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教心理学知识。

也许因为心理课跟我心目中有比较大的.差距,一开始对心理课没什么兴趣。但是后来认真听了一下,发现心理课还是比较有趣的。记得有一节心理课是介绍如何安排时间的。那节课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以前我常常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什么规划,特别是来到了大学。大学的学习与高中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对于原本就不善于安排时间的我,无疑雪上加霜。而这节课的到来就像雪中送炭,让我化解了冰霜,找到了通向成功的道路。我学会了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再做重要又紧急的事。每天的时间安排应该按重要的占70%,不重要的占30%;着急的占50%,不着急的占50% 。也许这样的安排会达不到一小段时间的目标,但是却能保证完成最终的目标。最终的目标达成了,其他的也不那么重要了。因为那些小目标也是为了能实现最终的目标而设立的。

上心理课我有两个最大的收获,其中之一就是关于人际交往。我越来越认识到学会与人交流是多么的重要。以前的我不是很擅长与别人交流,上了心理课后,我学会了很多技巧,对我在交流方面有了很大的帮助。现在我知道了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细节,但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人脉,对于一个想在事业上有一番大作为的人来说是必须的,因此,从现在开始,我要在这方面多加努力,为日后的成功打基础。

上心理课我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学会了正确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只有正确面对挫折才能走向成功。但是正确面对挫折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我认为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正确面对失败和成功。当你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如果你满足了、骄傲了,那么你就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那样你就永远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只会陶醉在自我满足的世界里面。所以,要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更要学会正确面对成功。只有这样,成功才会持久。

最近开始看一部关于心理学的美剧Lie to me。我一直梦想着成为这部剧里面的男主角莱特曼那样厉害的人,只要看着别人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有没有撒谎。虽然里面夸张的成分居多,但是也不乏心理学的知识。从这部美剧中我了解到了表情反馈学说,也许就是我那读心能力的根源。观察和分析,再通过逻辑的思考,就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读心。通过这部美剧,我发现心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但是又随处可见的学科,许多生活中的细节都反映着大量心理学的知识。而且我还明白到了心理学与其他很多的学科都有着深深的联系,学习心理学,对于学习其他科目都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我打算努力学好心理学,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4

在师大学习教育心理学,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

在学习中,我发现学习动机理论的应用,对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是学习上的失败者,他们很少有学习的成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运用学习动机理论,适当地采取一些策略,能够更好地让我们的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发展,关注自我突破。

通过杨帆老师的讲解和教材的解读,我懂得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情境”不仅指

心理学讲座心得体会(2) 实际生活情境,还包括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还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积极参与的好方法。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B、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C、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A 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方法或手段,教会学生学会竞争。

B 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C 进行多指标竞

D 提倡团体竞争。

E 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5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篇5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常规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1、注重课堂实效,加强全面教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教材,因此在备课上比起其他学科的老师要多一个环节: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在选材上就要考虑注重实效性,一方面是根据年级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选材。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既没有教材,也不考试,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要让本学科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仅在选材上注重实效性,在教学形式设计方面更需要多样性。为此,通过故事呈现、角色扮演、情景小品、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

2、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健康意识。

首先是根据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工作,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发动所有学生收集材料后报心理老师审核即可设计排版。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选读一些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故事,内容的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趣味性中蕴含丰富的哲理。

3、加强个别辅导,做好咨询工作。

本学期只要有学生有什么心理发方面的问题,我都会积极主动的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一一作好记录,认真分析、及时跟踪,积极反馈,通过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自助。

二、积极创新,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更为复杂、琐碎,仅仅靠上课和咨询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渠道、多方位进行。为了多方位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本学期设计了班级心理晴雨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本周班级最突出的问题,最需要老师给予关注的同学及其表现,我根据晴雨表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对需要交流的一些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家长,对突出的现象和个别学生进行相应的关护。这样一方面能弥补家长没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跟踪了解。

三、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和研究,我们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