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自20xx年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更多。除了各级教师培训中接触最新观念和了解学科前沿,观摩其他老师研究成果外,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也为我们的常规教学带给了一个交流平台,指导着我们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我们也因此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此谈谈自我的几点感想和收获,期望能够引起老师们共鸣。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带给了开发自身潜力,发挥自我潜力的机遇。每一位教师在这场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认识定位自我的主角,重新改善自我的教学。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寻求用心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是学英语的,担任地理教学,在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学经验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透过每周的教研活动以及自已的不断学习,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觉已经能基本胜任地理教学了。

二、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因材施教是一项古老的教育教学原则,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实施因材施教,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透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为学生带给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重在学生怎样学而不是老师怎样教,活动过程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潜力。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果教师只是凭空讲理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总是认为很难很难。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出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用两根细铅丝绑成垂直状态,一根表示晨昏线,另一根用红线绕起来且可上下移动,表示直射光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晨昏线的相应移动。让所有学生随意拿两支笔就可做同样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学生就能看出:晨昏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相应移动,而晨昏线的移动引起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让学生领悟地球公转的好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中,一次性就能带动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在迎刃而解的基础上学生的用心性很高。

三、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溢于言表的,是没有对学生的隔阂,也没有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简单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以及恐惧。

四、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潜力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务必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齐完成任务,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群众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五、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我们精心设计教学资料、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用心的情感体验,帮忙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不仅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用心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忙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职责感。在新课程“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能够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能够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好处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模仿同学更胜于模仿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我们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赏,让他们一齐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欣赏有的是课前的,也有课后的。我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能够学习到别人的绘制过程和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我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好处的。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透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潜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以后的路还长,我的教学经验还是很不够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水平,我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教师李镇西以前说过,教师“首先是认清自我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我会以此为鉴的。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新课改在我省已开展了一年多,可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新教材,仅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些了解。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恍然大悟,开始真正的了解了新课改的实质。以下是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本次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拓宽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拥有广博而精湛的知识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要给人一杯水,不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我们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新课程改革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教法学法。

新课改不仅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体系、教学评价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还体现在教法学法的创新上,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上。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二者只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

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河一小一行8人赴浙江省,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紧张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包括聆听讲座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安排设计。

培训学习期间,依次听取了杭州市学军小学汪培新校长做的《童心校园与童心课程打造》,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做的《嘉兴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价值追求》,浙江省教研室主任腾春友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解读》,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做的《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意见》,杭州采荷三小黄升昊校长做的《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阐述了“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追求,同时听取和学习了富春七小张振乐校长做的《劳动润泽金色童年》,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俞国娣校长做的《新班级理念下的课程建设》等讲座。讲座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脉搏,立意高远,措施新颖,既着眼课程改革前沿,突出前瞻性,又立足学校实际,接地气,重实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期间,实地参观了杭州市采荷三小,近距离了解了该校基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这一主题,强调如何开发适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做让儿童适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了该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个总体目标:

即整合国家、地方以及原有的校本课程,使其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棉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适度整合国家课程,凸显综合性课程,保障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让全体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 杭州市富春区富春七小给我们学员展示了该校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构建拓展型课程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员们呈献了一份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精神大餐。尤其该校“开心农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校通过创建“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讲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习作、营销、劳动技术、体育、社会与生活等基础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大课堂”。在如此美妙的“田园大课堂”里,孩子们忙忙碌碌了解日常蔬菜种植的知识,熟悉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了解种子与农家肥的配比,换算果实的市场价格,学习营销的专业技巧,聆听蝉叫虫鸣,体悟草长莺飞,用画笔描绘司机的田园,体会劳作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场”作为该校拓展型课程,将传统的学科课堂编成了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的竞赛场”,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强化了学科知识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这里,劳动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的`作业练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期间,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他们介绍了学校基于络创建的“学校教育教学云平台”,以英语教学为例,展示了“教育教学云平台”对于转化后进生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该校“墨香书韵”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最后,实地考察的是一所民办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两个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给予民办学校的体制,他们充分利用雄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二是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超前,彰显出超前的意识和广阔的眼界。例如,聘请10多名外教、专家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精心捕捉和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实施“走班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在某单元或某课最擅长的教师,在同年级各班轮流教学,这种教师专业合作互助的方式,促进了校内教师的均衡发展,也使得学生享受到了校内优质均衡的教学。

再比如,他们建立并完善了“免试生”制度,一个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试生”,有一套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程序,“免试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课程训练、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目标,赢得了时间、空间。

没有反思的学习永远不能解决认识问题!反思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进步!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应该说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异彩纷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七相”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纳入课表,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校园科技活动节课程有声有色,节日课程蓓蕾初绽,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十多项特色类自选课程硕果累累……

诚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观上讲,学校对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对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地方特色的教育素材挖掘不充分。整个教师队伍的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角色,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课改的做法,与“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幸的是,自杭州满载而归之时,扑入眼帘的是案头上陈列着的《永昌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计划指标体系》《永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细则》。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应该怎么做,这次的杭州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浙江省《关于深化指导意见》就是让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充分展示了浙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令人振奋的是,河一小一班人,胸怀“向阳精神”,在深化课改的征程中,牢牢把住“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方向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能够最大限度凝聚集体的智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稳妥推进,擎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旗,虽然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前行,不畏难,不言败!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次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无疑为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特色向阳”、“品牌向阳”,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力量,赢得了主动,积蓄了优势!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

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短暂的教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同时也令我豁然开朗。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的那一套不成熟的观念。一些些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对新教师培训的点滴体会:

通过三天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并且扭转了我原先一些错误的思维。教师自古以来就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教师即“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学生,只讲奉献而不求回报,以至于在社会重重的无形压力下,教师肩负着无形的压力。但那只是以前腐朽思想的观点,我觉得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它既不伟大也不渺小,但它却在当今社会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传播者,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容许不了忽视。同时,正因为它不容许忽视,所以处在这个行业中,每个教师都必须有责任感,教书育人双重重任予一身,它不仅代表着教好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技术,而且还要更好的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与做人的原则。所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误人子弟,就必须热爱自己的选择,调整好心态,靠着责任感,努力做好工作!然而,光靠责任感也是不行的,还必须在头脑中贮存“墨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长流水的趋势,孜孜不倦地学习,储备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个事实。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从事这个行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在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我觉得教师的劳动应该充分体现灵活、机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原先我认为教师在毕业后,工作时只要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解题,勤答疑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和时代紧紧相扣。教育的理念、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师只有学习!虽然这几天接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但今后,我会结合这几天所学的知识,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深度钻研,改正不足,争取在各个方面做得更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它是对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通过这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这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1、落实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 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 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

3、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意识,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 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预见,自信心与民主精神会在学生身上逐步得到体现。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材料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年一度的培训学习,都是为了搞好教学工作,适应新一轮,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学到了新的东西

通过一周的远程培训,引发了老师们对于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师都对新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这次远程培训我个人感到:

1.这个培训平台不仅提供了老师们一个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老师们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形式的培训很好(在网络顺畅的情况下),希望以后各级教育部门尽可能多的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2.加强了对高中新课改的整体了解,对教材的结构,教材的内容,实施与评价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新课程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新课改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保护学生的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3.关于教学方式改革的几个具体专题,包括探究教学,实验教学及概念规律教学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对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参考帮助很大;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的`研修内容,包括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课程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现归纳如下:

1、尽管培训中在线研讨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问题,但是并没有一个结果,那么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减少,为了高考题海战术又不可避免了。

2、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3、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4、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许许多多的心得与感触却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可以说完的,这次培训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期待能有机会再学习。远程培训让老师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真是学有所得,培训结束后每位老师的培训心得,发自内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师以新课标写的一堂课教案,虽说不一定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学,但也是一种大胆尝试,理念已先行,但实践才刚刚开始!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探索规律,开拓出我校教改的硕果。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我认真阅读了《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所以,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经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为语言实践活动供给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己约束、自己控制本事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因而教师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造一个简便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新课标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当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本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教师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一样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对待不计其数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数学生,异常是“差生”,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境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异常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料和资料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研究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必须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进取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坚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综上所述,英语学习,应以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坚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到达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听了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所作的“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课改报告,听过后受益匪浅,触动很大。结合自己看的《24字教学模式》操作手册,知道原来老师也可以这样当,这样教,教得轻松,教得幸福。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我首先从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作为教师不只是给学生讲明白,学生听明白,更重要的是学生会自己思考、会自己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教法要改变,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改变。张老师的讲话对我是触动特别大,我除了要当好老师,也要当好家长。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张老师的《24字教学模式》,使自己要有一个全新的改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师生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困此教学是师生互助、互惠的关系。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下面几点: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做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尤其要尊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孤独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同时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不体罚学生、辱骂、训斥等等,我们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微小的成绩进步,赞赏他们的善意,赞赏他们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给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是肯定,从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积极上进。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使学生在明白学习什么、获得什么、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潜能和性向。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更专业化。

总之,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学习新思想、新教法。使自己的学生在收获知识是同时,也体验到获得知识是乐趣。力争使自己向“智慧型”教师靠近。我相信,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定能达到成功教育的彼岸。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新课改在我省已开展了一年多,可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新教材,仅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些了解。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恍然大悟,开始真正的了解了新课改的实质。以下是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本次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拓宽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拥有广博而精湛的知识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要给人一杯水,不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我们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新课程改革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教法学法。

新课改不仅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体系、教学评价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还体现在教法学法的创新上,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上。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二者只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课程它打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对教师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它是对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通过这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这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1、落实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 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 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

3、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意识,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 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预见,自信心与民主精神会在学生身上逐步得到体现。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材料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为期一天半的小学数学课改培训,我对于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更涌动起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应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众所周知,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活空间。课改理念必须真正体现于课堂教学,必须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今天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在学习中生活。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

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老师,任重而道远!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进取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代替。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主角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经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明白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坚持进取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构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取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进取实施者。身为教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今后我会将在那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景,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我必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这次培训资料丰富,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首先,内容编排呈现新的特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日常的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其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让他们通过对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与“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电脑的普及,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方便。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数学几何中的图形变换,如对称、平移、折叠、旋转等,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画函数的图象,以及函数的拟合等等。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印象,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走出传统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培训让我更加了解了新课程,在今后将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新课程。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通过对2022版本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和阅读廖伯琴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等相关资料,有如下学习心得:2022年版课标在继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1、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注重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5、注重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主要变化有:

1、提炼物理课程要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的内容主题;

3、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4、加强跨学科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与评价改革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课程它打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对教师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20xx年5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下,我有幸成为“榆阳区初中教师潍坊培训班”的一员,到山东潍坊培训。四天的学习考察,走访了五所学校,观摩了四堂语文示范课,听取了三场专题报告,时间虽短,但“271高效课堂”和广文中学的课程开发讲座,让我坚定了课改的信念,明确了课改的内容和方法,我深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一、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去潍坊前,我对课改一直抱有质疑,总认为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任何课改都是换汤不换药,更何况教无定法,对于各种课改模式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层。但前往昌乐二中听第一节课时,我就被学生在课堂上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敏捷的才思所震惊。

报告会上,发言人先进的教育理念阐述和“不惟模式惟高效”的课改原则,让我顿悟:“271模式”实则是借助课堂这一主阵地,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走出“题海+时间”的应试教育泥淖,同时开展海量阅读、大德育社会实践、学生自主管理等实践活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进取。当我们还将目光停留于抓成绩,当我们的思想还徘徊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冲突时,昌乐二中己高瞻远瞩,把目光转向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271模式”为我们如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践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做了很好的表率。

二、明确了课改的内容和方法

1、改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精彩的故事”。透过这些教育语录,回想潍坊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我们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慨:昌乐二中的教育理念着眼于人性,指向孩子更长远的发展。虽然这里的孩子也有压力,但他们是快乐而主动进取的;虽然这里的老师也很辛劳,但他们懂得教育的真谛。潍坊的老师教学有法,教有所成;潍坊的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2、改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听讲座、与讲课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几所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重视阅读,课外活动丰富。昌乐二中给初一学生一周内安排6节阅读课,学生人手一本习作,一本作文,一本阅读摘录(均为16K方格本)。潍坊外国语学校的课文,一个单元只精讲一篇,其余均被结合课外教材重新整合。潍坊一中两周安排一次自由阅读,每次阅读固定为一个下午。为学生安排固定的时间、空间落实阅读,以读促学,以读促教。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还为学生人生的发展积蓄了巨大的能量。确实,语文是读出来的,而非教出来的。有了阅读的厚度与深度,方可开拓人生的

高度与气度。

微笑的脸庞源于丰富的校园活动,除阅读被纳入学科课程外,这些学校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特色课程也丰富多彩且能借助多方外力如实展开。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相比我们只抱着教材不放的单一课程设置,不仅学生学得枯燥,老师也越教越乏味。

课改,改课程比改课堂更重要。我们是否也应考虑将阅读纳入学科课程,在校内,给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同时丰富学校的课程设置呢?

3、改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

改革需大环境。就昌乐二中的成功而言,考核评价体系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管理的自主性功不可没。潍坊对学生的考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各占30%,参与各种活动和创新创意占40%。我们单以一纸成绩定优劣,潍坊学校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潍坊能够串起脚踏实地的每一天,青春自然能无悔!潍坊在看似学生自主管理的背后,有着精细的类似企业化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还有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条例层层牵引。当然,我们在借鉴这些管理条例时,还须考虑榆阳区的教育大环境,切不可只看片面。

总之,这次潍坊之行,使我的教育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对课改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我深深的体会到,践行“道(通“导”)而弗牵、关注内驱”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素质教育,其实真不是水中月与镜中花。感怀于齐鲁大地厚重的书香底蕴,钦佩潍坊教育同仁付诸素质教育的务实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定竭己所能,为榆阳课改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我听了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所作的“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课改报告,听过后受益匪浅,触动很大。结合自己看的《24字教学模式》操作手册,知道原来老师也可以这样当,这样教,教得轻松,教得幸福。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我首先从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作为教师不只是给学生讲明白,学生听明白,更重要的是学生会自己思考、会自己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教法要改变,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改变。张老师的讲话对我是触动特别大,我除了要当好老师,也要当好家长。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张老师的《24字教学模式》,使自己要有一个全新的改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师生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困此教学是师生互助、互惠的'关系。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下面几点: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做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尤其要尊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孤独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同时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不体罚学生、辱骂、训斥等等,我们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微小的成绩进步,赞赏他们的善意,赞赏他们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给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是肯定,从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积极上进。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使学生在明白学习什么、获得什么、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潜能和性向。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更专业化。

总之,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学习新思想、新教法。使自己的学生在收获知识是同时,也体验到获得知识是乐趣。力争使自己向“智慧型”教师靠近。我相信,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定能达到成功教育的彼岸。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20xx年5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下,我有幸成为“榆阳区初中教师潍坊培训班”的一员,到山东潍坊培训。四天的学习考察,走访了五所学校,观摩了四堂语文示范课,听取了三场专题报告,时间虽短,但“271高效课堂”和广文中学的课程开发讲座,让我坚定了课改的信念,明确了课改的内容和方法,我深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一、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去潍坊前,我对课改一直抱有质疑,总认为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任何课改都是换汤不换药,更何况教无定法,对于各种课改模式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层。但前往昌乐二中听第一节课时,我就被学生在课堂上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敏捷的才思所震惊。

报告会上,发言人先进的教育理念阐述和“不惟模式惟高效”的课改原则,让我顿悟:“271模式”实则是借助课堂这一主阵地,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走出“题海+时间”的应试教育泥淖,同时开展海量阅读、大德育社会实践、学生自主管理等实践活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进取。当我们还将目光停留于抓成绩,当我们的思想还徘徊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冲突时,昌乐二中己高瞻远瞩,把目光转向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271模式”为我们如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践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做了很好的表率。

二、明确了课改的内容和方法

1、改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精彩的故事”。透过这些教育语录,回想潍坊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我们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慨:昌乐二中的教育理念着眼于人性,指向孩子更长远的发展。虽然这里的孩子也有压力,但他们是快乐而主动进取的;虽然这里的老师也很辛劳,但他们懂得教育的真谛。潍坊的老师教学有法,教有所成;潍坊的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2、改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听讲座、与讲课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几所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重视阅读,课外活动丰富。昌乐二中给初一学生一周内安排6节阅读课,学生人手一本习作,一本作文,一本阅读摘录(均为16K方格本)。潍坊外国语学校的课文,一个单元只精讲一篇,其余均被结合课外教材重新整合。潍坊一中两周安排一次自由阅读,每次阅读固定为一个下午。为学生安排固定的时间、空间落实阅读,以读促学,以读促教。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还为学生人生的发展积蓄了巨大的能量。确实,语文是读出来的,而非教出来的。有了阅读的厚度与深度,方可开拓人生的

高度与气度。

微笑的脸庞源于丰富的校园活动,除阅读被纳入学科课程外,这些学校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特色课程也丰富多彩且能借助多方外力如实展开。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相比我们只抱着教材不放的单一课程设置,不仅学生学得枯燥,老师也越教越乏味。

课改,改课程比改课堂更重要。我们是否也应考虑将阅读纳入学科课程,在校内,给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同时丰富学校的课程设置呢?

3、改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

改革需大环境。就昌乐二中的成功而言,考核评价体系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管理的.自主性功不可没。潍坊对学生的考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各占30%,参与各种活动和创新创意占40%。我们单以一纸成绩定优劣,潍坊学校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潍坊能够串起脚踏实地的每一天,青春自然能无悔!潍坊在看似学生自主管理的背后,有着精细的类似企业化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还有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条例层层牵引。当然,我们在借鉴这些管理条例时,还须考虑榆阳区的教育大环境,切不可只看片面。

总之,这次潍坊之行,使我的教育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对课改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我深深的体会到,践行“道(通“导”)而弗牵、关注内驱”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素质教育,其实真不是水中月与镜中花。感怀于齐鲁大地厚重的书香底蕴,钦佩潍坊教育同仁付诸素质教育的务实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定竭己所能,为榆阳课改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星期的周四,周五,我们备课组参加了在嘉善举行的嘉兴市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两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简单的开幕式之后,嘉兴一中等6位老师给我们作了简短的报告。接下来就是吴林华和吴明华两位教研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高中数学必修2和必修5的具体内容。通过这次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让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本学期要上的必修5和必修2。不仅了解了新教材的设计思路,还了解了新教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学习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主角的转化!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把自我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x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忙、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忙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透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潜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我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职责,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群众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取和确定专题,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构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心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我的方向!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一年一度的培训学习,都是为了搞好教学工作,适应新一轮,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学到了新的东西

通过一周的远程培训,引发了老师们对于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师都对新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这次远程培训我个人感到:

1.这个培训平台不仅提供了老师们一个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老师们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形式的培训很好(在网络顺畅的情况下),希望以后各级教育部门尽可能多的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2.加强了对高中新课改的整体了解,对教材的结构,教材的内容,实施与评价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新课程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新课改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保护学生的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3.关于教学方式改革的几个具体专题,包括探究教学,实验教学及概念规律教学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对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参考帮助很大;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的研修内容,包括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课程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现归纳如下:

1、尽管培训中在线研讨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问题,但是并没有一个结果,那么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减少,为了高考题海战术又不可避免了。

2、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3、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4、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许许多多的心得与感触却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可以说完的,这次培训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期待能有机会再学习。远程培训让老师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真是学有所得,培训结束后每位老师的培训心得,发自内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师以新课标写的一堂课教案,虽说不一定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学,但也是一种大胆尝试,理念已先行,但实践才刚刚开始!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探索规律,开拓出我校教改的硕果。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从教十多载,一直在喊素质教育,但实际一直在应试教育这片泥潭中角逐、跋涉。为新课改的第一批参与者,在假期培训过程中,我再一次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的重大,但一想到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们要做的事情将越来越多,偶尔地也有一丝丝懒意、一丝丝埋怨、一丝丝想墨守成规的念头袭来。如今,这些斗争已经过去,想想自己已经坚定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了,难道还要止步吗?——我不课改谁课改!新课程变“一纲一本”一统天下为“一标多本”百花齐放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第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

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老师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却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我有幸于20xx年8月27日—30日参加了在xx师校举办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培训。本次培训会由西藏教育厅主办,在培训期间邀请了人教社的专家和内地优秀教师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角度向我们解读了新教材理念及应对方法。通过此培训,我获得很多启示,现进行心得体会总结。

培训课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xx教授做了《新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若干教学问题》的专题讲座,海南xx中学xx老师还做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xx教授和xx老师也就课改相关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专家们的热情充分给了我们参与培训的老师们解决困惑的信心和力量。

在讲解中,专家对新旧教材进行了横纵对比。高中历史新教材是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在内容上,新教材与通史体例的传统教材显然不同,相对减少了过程、线索、人物、事件,而以历史状况、现象、制度、格局、面貌等为主进行分析,与传统教材相比加大了难度。另外,中外历史内容按时间进行整合,跳跃性大,一些内容生僻,教学内容含量大、任务重,讲解清楚不太容易等。面对这些新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细节:搞清历史事实,尤其是把探究的专题放到历史的实际进程中来考察,把握史实的本来面貌。

在专题基础上,教师要感悟历史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脉动,由此产生探究的欲望。只有感受到历史的变化与发展进而探讨历史影响才有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归纳历史特点,因为教学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特征至关重要,这有益于我们把握教学重点。在关注教学重点上,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的内容表述并探索专题在历史上的地位,然后努力构建历史的联系,包括各模块之间、主题之间和课题之间的联系。从构建历史观的角度来深掘历史的意义,这需要探索课本内容之外的空白内容并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事件的地位与影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特别在新的学习观和习惯上下功夫,使他们尽快转变思维,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习视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意识的逐渐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是变化的、独特的,并且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让其在原有基础上,可以独立观察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促成自己的自由发展。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懂得,在即将开始的`新课程改革中:

(1)必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上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2)必须身体力行,践行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必须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与学生一起成长等。

总之,经过四天的培训,使我感悟到了专家与老师们的新教育理念,领会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收获颇多,感悟很深,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很好。最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践行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做创新型教师,为西藏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通过为期一天半的小学数学课改培训,我对于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更涌动起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应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众所周知,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活空间。课改理念必须真正体现于课堂教学,必须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今天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在学习中生活。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

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老师,任重而道远!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7

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河一小一行8人赴浙江省,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紧张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包括聆听讲座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安排设计。

培训学习期间,依次听取了杭州市学军小学汪培新校长做的《童心校园与童心课程打造》,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做的《嘉兴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价值追求》,浙江省教研室主任腾春友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解读》,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做的《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意见》,杭州采荷三小黄升昊校长做的《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阐述了“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追求,同时听取和学习了富春七小张振乐校长做的《劳动润泽金色童年》,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俞国娣校长做的《新班级理念下的课程建设》等讲座。讲座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脉搏,立意高远,措施新颖,既着眼课程改革前沿,突出前瞻性,又立足学校实际,接地气,重实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期间,实地参观了杭州市采荷三小,近距离了解了该校基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这一主题,强调如何开发适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做让儿童适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了该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个总体目标:

即整合国家、地方以及原有的校本课程,使其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棉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适度整合国家课程,凸显综合性课程,保障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让全体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

杭州市富春区富春七小给我们学员展示了该校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构建拓展型课程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员们呈献了一份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精神大餐。尤其该校“开心农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校通过创建“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讲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习作、营销、劳动技术、体育、社会与生活等基础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大课堂”。在如此美妙的“田园大课堂”里,孩子们忙忙碌碌了解日常蔬菜种植的知识,熟悉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了解种子与农家肥的配比,换算果实的市场价格,学习营销的专业技巧,聆听蝉叫虫鸣,体悟草长莺飞,用画笔描绘司机的田园,体会劳作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场”作为该校拓展型课程,将传统的学科课堂编成了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的竞赛场”,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强化了学科知识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这里,劳动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的作业练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期间,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他们介绍了学校基于网络创建的“学校教育教学云平台”,以英语教学为例,展示了“教育教学云平台”对于转化后进生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该校“墨香书韵”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最后,实地考察的是一所民办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两个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给予民办学校的体制,他们充分利用雄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二是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超前,彰显出超前的意识和广阔的眼界。例如,聘请10多名外教、专家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精心捕捉和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实施“走班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在某单元或某课最擅长的教师,在同年级各班轮流教学,这种教师专业合作互助的方式,促进了校内教师的均衡发展,也使得学生享受到了校内优质均衡的教学。

再比如,他们建立并完善了“免试生”制度,一个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试生”,有一套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程序,“免试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课程训练、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目标,赢得了时间、空间。

没有反思的学习永远不能解决认识问题!反思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进步!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应该说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异彩纷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七相”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纳入课表,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校园科技活动节课程有声有色,节日课程蓓蕾初绽,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十多项特色类自选课程硕果累累……

诚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观上讲,学校对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对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地方特色的教育素材挖掘不充分。整个教师队伍的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角色,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课改的做法,与“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幸的是,自杭州满载而归之时,扑入眼帘的是案头上陈列着的《永昌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计划指标体系》《永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细则》。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应该怎么做,这次的杭州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浙江省《关于深化指导意见》就是让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充分展示了浙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令人振奋的是,河一小一班人,胸怀“向阳精神”,在深化课改的征程中,牢牢把住“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方向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能够最大限度凝聚集体的智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稳妥推进,擎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旗,虽然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前行,不畏难,不言败!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次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无疑为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特色向阳”、“品牌向阳”,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力量,赢得了主动,积蓄了优势!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8

我有幸于20xx年8月27日—30日参加了在xx师校举办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培训。本次培训会由西藏教育厅主办,在培训期间邀请了人教社的专家和内地优秀教师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角度向我们解读了新教材理念及应对方法。通过此培训,我获得很多启示,现进行心得体会总结。

培训课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xx教授做了《新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若干教学问题》的专题讲座,海南xx中学xx老师还做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xx教授和xx老师也就课改相关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专家们的热情充分给了我们参与培训的老师们解决困惑的信心和力量。

在讲解中,专家对新旧教材进行了横纵对比。高中历史新教材是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在内容上,新教材与通史体例的传统教材显然不同,相对减少了过程、线索、人物、事件,而以历史状况、现象、制度、格局、面貌等为主进行分析,与传统教材相比加大了难度。另外,中外历史内容按时间进行整合,跳跃性大,一些内容生僻,教学内容含量大、任务重,讲解清楚不太容易等。面对这些新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细节:搞清历史事实,尤其是把探究的专题放到历史的实际进程中来考察,把握史实的本来面貌。

在专题基础上,教师要感悟历史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脉动,由此产生探究的欲望。只有感受到历史的变化与发展进而探讨历史影响才有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归纳历史特点,因为教学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特征至关重要,这有益于我们把握教学重点。在关注教学重点上,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的内容表述并探索专题在历史上的地位,然后努力构建历史的`联系,包括各模块之间、主题之间和课题之间的联系。从构建历史观的角度来深掘历史的意义,这需要探索课本内容之外的空白内容并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事件的地位与影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特别在新的学习观和习惯上下工夫,使他们尽快转变思维,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习视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意识的逐渐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是变化的、独特的,并且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让其在原有基础上,可以独立观察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促成自己的自由发展。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懂得,在即将开始的新课程改革中:

(1)必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上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2)必须身体力行,践行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必须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与学生一起成长等。

总之,经过四天的培训,使我感悟到了专家与老师们的新教育理念,领会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收获颇多,感悟很深,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很好。最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践行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做创新型教师,为西藏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河一小一行8人赴浙江省,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紧张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包括聆听讲座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安排设计。

培训学习期间,依次听取了杭州市学军小学汪培新校长做的《童心校园与童心课程打造》,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做的《嘉兴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价值追求》,浙江省教研室主任腾春友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解读》,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做的《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意见》,杭州采荷三小黄升昊校长做的《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阐述了“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追求,同时听取和学习了富春七小张振乐校长做的《劳动润泽金色童年》,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俞国娣校长做的《新班级理念下的课程建设》等讲座。讲座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脉搏,立意高远,措施新颖,既着眼课程改革前沿,突出前瞻性,又立足学校实际,接地气,重实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期间,实地参观了杭州市采荷三小,近距离了解了该校基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这一主题,强调如何开发适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做让儿童适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了该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个总体目标:

即整合国家、地方以及原有的校本课程,使其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棉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适度整合国家课程,凸显综合性课程,保障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让全体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

杭州市富春区富春七小给我们学员展示了该校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构建拓展型课程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员们呈献了一份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精神大餐。尤其该校“开心农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校通过创建“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讲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习作、营销、劳动技术、体育、社会与生活等基础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大课堂”。在如此美妙的.“田园大课堂”里,孩子们忙忙碌碌了解日常蔬菜种植的知识,熟悉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了解种子与农家肥的配比,换算果实的市场价格,学习营销的专业技巧,聆听蝉叫虫鸣,体悟草长莺飞,用画笔描绘司机的田园,体会劳作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场”作为该校拓展型课程,将传统的学科课堂编成了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的竞赛场”,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强化了学科知识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这里,劳动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的作业练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期间,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他们介绍了学校基于网络创建的“学校教育教学云平台”,以英语教学为例,展示了“教育教学云平台”对于转化后进生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该校“墨香书韵”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最后,实地考察的是一所民办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两个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给予民办学校的体制,他们充分利用雄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二是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超前,彰显出超前的意识和广阔的眼界。例如,聘请10多名外教、专家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精心捕捉和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实施“走班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在某单元或某课最擅长的教师,在同年级各班轮流教学,这种教师专业合作互助的方式,促进了校内教师的均衡发展,也使得学生享受到了校内优质均衡的教学。

再比如,他们建立并完善了“免试生”制度,一个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试生”,有一套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程序,“免试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课程训练、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目标,赢得了时间、空间。

没有反思的学习永远不能解决认识问题!反思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进步!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应该说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异彩纷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七相”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纳入课表,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校园科技活动节课程有声有色,节日课程蓓蕾初绽,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十多项特色类自选课程硕果累累……

诚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观上讲,学校对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对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地方特色的教育素材挖掘不充分。整个教师队伍的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角色,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课改的做法,与“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幸的是,自杭州满载而归之时,扑入眼帘的是案头上陈列着的《永昌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计划指标体系》《永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细则》。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应该怎么做,这次的杭州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浙江省《关于深化指导意见》就是让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充分展示了浙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令人振奋的是,河一小一班人,胸怀“向阳精神”,在深化课改的征程中,牢牢把住“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方向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能够最大限度凝聚集体的智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稳妥推进,擎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旗,虽然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前行,不畏难,不言败!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次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无疑为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特色向阳”、“品牌向阳”,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力量,赢得了主动,积蓄了优势!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0

我有幸于20xx年8月27日—30日参加了在xx师校举办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培训。本次培训会由西藏教育厅主办,在培训期间邀请了人教社的专家和内地优秀教师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角度向我们解读了新教材理念及应对方法。通过此培训,我获得很多启示,现进行心得体会总结。

培训课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xx教授做了《新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若干教学问题》的专题讲座,海南xx中学xx老师还做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xx教授和xx老师也就课改相关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专家们的热情充分给了我们参与培训的老师们解决困惑的信心和力量。

在讲解中,专家对新旧教材进行了横纵对比。高中历史新教材是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在内容上,新教材与通史体例的传统教材显然不同,相对减少了过程、线索、人物、事件,而以历史状况、现象、制度、格局、面貌等为主进行分析,与传统教材相比加大了难度。另外,中外历史内容按时间进行整合,跳跃性大,一些内容生僻,教学内容含量大、任务重,讲解清楚不太容易等。面对这些新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细节:搞清历史事实,尤其是把探究的专题放到历史的实际进程中来考察,把握史实的本来面貌。

在专题基础上,教师要感悟历史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脉动,由此产生探究的欲望。只有感受到历史的变化与发展进而探讨历史影响才有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归纳历史特点,因为教学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特征至关重要,这有益于我们把握教学重点。在关注教学重点上,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的内容表述并探索专题在历史上的地位,然后努力构建历史的联系,包括各模块之间、主题之间和课题之间的联系。从构建历史观的角度来深掘历史的意义,这需要探索课本内容之外的空白内容并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事件的地位与影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特别在新的学习观和习惯上下工夫,使他们尽快转变思维,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习视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意识的逐渐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是变化的、独特的,并且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让其在原有基础上,可以独立观察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促成自己的自由发展。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懂得,在即将开始的新课程改革中:

(1)必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上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2)必须身体力行,践行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必须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与学生一起成长等。

总之,经过四天的培训,使我感悟到了专家与老师们的新教育理念,领会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收获颇多,感悟很深,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很好。最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践行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做创新型教师,为西藏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1

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河一小一行8人赴浙江省,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紧张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包括聆听讲座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安排设计。

培训学习期间,依次听取了杭州市学军小学汪培新校长做的《童心校园与童心课程打造》,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做的《嘉兴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价值追求》,浙江省教研室主任腾春友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解读》,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做的《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意见》,杭州采荷三小黄升昊校长做的《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阐述了“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追求,同时听取和学习了富春七小张振乐校长做的《劳动润泽金色童年》,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俞国娣校长做的《新班级理念下的课程建设》等讲座。讲座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脉搏,立意高远,措施新颖,既着眼课程改革前沿,突出前瞻性,又立足学校实际,接地气,重实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期间,实地参观了杭州市采荷三小,近距离了解了该校基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这一主题,强调如何开发适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做让儿童适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了该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个总体目标:

即整合国家、地方以及原有的校本课程,使其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棉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适度整合国家课程,凸显综合性课程,保障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让全体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杭州市富春区富春七小给我们学员展示了该校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构建拓展型课程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员们呈献了一份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精神大餐。尤其该校“开心农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校通过创建“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讲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习作、营销、劳动技术、体育、社会与生活等基础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大课堂”。在如此美妙的“田园大课堂”里,孩子们忙忙碌碌了解日常蔬菜种植的知识,熟悉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了解种子与农家肥的配比,换算果实的市场价格,学习营销的专业技巧,聆听蝉叫虫鸣,体悟草长莺飞,用画笔描绘司机的田园,体会劳作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场”作为该校拓展型课程,将传统的学科课堂编成了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的.竞赛场”,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强化了学科知识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这里,劳动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的作业练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期间,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他们介绍了学校基于络创建的“学校教育教学云平台”,以英语教学为例,展示了“教育教学云平台”对于转化后进生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该校“墨香书韵”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最后,实地考察的是一所民办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两个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给予民办学校的体制,他们充分利用雄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二是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超前,彰显出超前的意识和广阔的眼界。例如,聘请10多名外教、专家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精心捕捉和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实施“走班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在某单元或某课最擅长的教师,在同年级各班轮流教学,这种教师专业合作互助的方式,促进了校内教师的均衡发展,也使得学生享受到了校内优质均衡的教学。

再比如,他们建立并完善了“免试生”制度,一个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试生”,有一套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程序,“免试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课程训练、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目标,赢得了时间、空间。

没有反思的学习永远不能解决认识问题!反思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进步!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应该说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异彩纷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七相”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纳入课表,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校园科技活动节课程有声有色,节日课程蓓蕾初绽,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十多项特色类自选课程硕果累累……

诚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观上讲,学校对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对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地方特色的教育素材挖掘不充分。整个教师队伍的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角色,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课改的做法,与“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幸的是,自杭州满载而归之时,扑入眼帘的是案头上陈列着的《永昌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计划指标体系》《永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细则》。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应该怎么做,这次的杭州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浙江省《关于深化指导意见》就是让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充分展示了浙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令人振奋的是,河一小一班人,胸怀“向阳精神”,在深化课改的征程中,牢牢把住“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方向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能够最大限度凝聚集体的智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稳妥推进,擎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旗,虽然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前行,不畏难,不言败!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次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无疑为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特色向阳”、“品牌向阳”,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力量,赢得了主动,积蓄了优势!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新课改在我省已开展了一年多,可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新教材,仅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些了解。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恍然大悟,开始真正的了解了新课改的实质。以下是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本次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拓宽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拥有广博而精湛的知识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要给人一杯水,不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我们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新课程改革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教法学法。

新课改不仅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体系、教学评价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还体现在教法学法的'创新上,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上。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二者只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3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上学期的阶段通识培训、教材培训、听课评课、教研讨论等,感到这一实验工作的迷惘,面对新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真感到无从下手。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力不从心。通过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上学期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课改需要加强各实验区、校之间的对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实验区、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周六上午学区的研讨和下午学片的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2、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3、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

教师在对话中要注意做到:

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4

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河一小一行8人赴浙江省,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紧张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包括聆听讲座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安排设计。

培训学习期间,依次听取了杭州市学军小学汪培新校长做的《童心校园与童心课程打造》,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做的《嘉兴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价值追求》,浙江省教研室主任腾春友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解读》,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做的《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意见》,杭州采荷三小黄升昊校长做的《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阐述了“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追求,同时听取和学习了富春七小张振乐校长做的《劳动润泽金色童年》,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俞国娣校长做的《新班级理念下的课程建设》等讲座。讲座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脉搏,立意高远,措施新颖,既着眼课程改革前沿,突出前瞻性,又立足学校实际,接地气,重实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期间,实地参观了杭州市采荷三小,近距离了解了该校基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这一主题,强调如何开发适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做让儿童适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了该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个总体目标:

即整合国家、地方以及原有的校本课程,使其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棉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适度整合国家课程,凸显综合性课程,保障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让全体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杭州市富春区富春七小给我们学员展示了该校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构建拓展型课程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员们呈献了一份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精神大餐。尤其该校“开心农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校通过创建“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讲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习作、营销、劳动技术、体育、社会与生活等基础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大课堂”。在如此美妙的“田园大课堂”里,孩子们忙忙碌碌了解日常蔬菜种植的知识,熟悉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了解种子与农家肥的配比,换算果实的市场价格,学习营销的.专业技巧,聆听蝉叫虫鸣,体悟草长莺飞,用画笔描绘司机的田园,体会劳作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场”作为该校拓展型课程,将传统的学科课堂编成了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的竞赛场”,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强化了学科知识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这里,劳动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的作业练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期间,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他们介绍了学校基于络创建的“学校教育教学云平台”,以英语教学为例,展示了“教育教学云平台”对于转化后进生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该校“墨香书韵”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最后,实地考察的是一所民办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两个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给予民办学校的体制,他们充分利用雄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二是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超前,彰显出超前的意识和广阔的眼界。例如,聘请10多名外教、专家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精心捕捉和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实施“走班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在某单元或某课最擅长的教师,在同年级各班轮流教学,这种教师专业合作互助的方式,促进了校内教师的均衡发展,也使得学生享受到了校内优质均衡的教学。

再比如,他们建立并完善了“免试生”制度,一个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试生”,有一套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程序,“免试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课程训练、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目标,赢得了时间、空间。

没有反思的学习永远不能解决认识问题!反思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进步!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应该说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异彩纷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七相”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纳入课表,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校园科技活动节课程有声有色,节日课程蓓蕾初绽,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十多项特色类自选课程硕果累累……

诚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观上讲,学校对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对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地方特色的教育素材挖掘不充分。整个教师队伍的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角色,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课改的做法,与“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幸的是,自杭州满载而归之时,扑入眼帘的是案头上陈列着的《永昌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计划指标体系》《永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细则》。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应该怎么做,这次的杭州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浙江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就是让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充分展示了浙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令人振奋是,河一小一班人,胸怀“向阳精神”,在深化课改的征程中,牢牢把住“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方向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能够最大限度凝聚集体的智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稳妥推进,擎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旗,虽然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前行,不畏难,不言败!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次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无疑为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特色向阳”、“品牌向阳”,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力量,赢得了主动,积蓄了优势!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5

一年一度的培训学习,都是为了搞好教学工作,适应新一轮,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学到了新的东西

通过一周的远程培训,引发了老师们对于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师都对新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这次远程培训我个人感到:

1. 这个培训平台不仅提供了老师们一个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老师们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形式的培训很好(在网络顺畅的情况下),希望以后各级教育部门尽可能多的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2. 加强了对高中新课改的整体了解,对教材的结构,教材的内容,实施与评价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新课程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新课改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保护学生的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3.关于教学方式改革的几个具体专题,包括探究教学,实验教学及概念规律教学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对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参考帮助很大;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的研修内容,包括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课程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现归纳如下:

1、尽管培训中在线研讨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问题,但是并没有一个结果,那么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减少,为了高考题海战术又不可避免了。

2、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3、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4、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许许多多的心得与感触却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可以说完的,这次培训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期待能有机会再学习。远程培训让老师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真是学有所得,培训结束后每位老师的培训心得,发自内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师以新课标写的一堂课教案,虽说不一定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学,但也是一种大胆尝试,理念已先行,但实践才刚刚开始!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探索规律,开拓出我校教改的硕果。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6

新课改是教育领域的一大变革,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地方都开展了教师培训活动。近期我参加了所在学校的教师培训,深受启发,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收获。在这我想分享我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第一段:适应新课改的理念与方法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我深刻了解到,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究知识。同时,要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二段:提高教学方法和技能

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在培训课程中,我们通过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借鉴他们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拓展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同时,还了解并学习了一些新的教育技术,如智慧教室、教学平台等,提高了我们的电脑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

第三段:理念转化与实践

教师培训的关键是如何将新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我们不能停留在理性层面,也不能滑入形式主义。培训活动中,我们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切实摸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思路转变实现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加教育会议,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积累经验,为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第四段:展望未来

教师培训就像一次生命中的'旅行,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体验。我相信,未来的教育教学将会更加新颖、人性化和多元化。我们要积极响应新课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让我们一起建设美好的教育未来,成就美好的人生。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7

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短暂的教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同时也令我豁然开朗。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的那一套不成熟的观念。一些些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对新教师培训的点滴体会:

通过三天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并且扭转了我原先一些错误的思维。教师自古以来就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教师即"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学生,只讲奉献而不求回报,以至于在社会重重的无形压力下,教师肩负着无形的压力。但那只是以前腐朽思想的观点,我觉得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它既不伟大也不渺小,但它却在当今社会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传播者,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容许不了忽视。同时,正因为它不容许忽视,所以处在这个行业中,每个教师都必须有责任感,教书育人双重重任予一身,它不仅代表着教好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技术,而且还要更好的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与做人的原则。所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误人子弟,就必须热爱自己的'选择,调整好心态,靠着责任感,努力做好工作!

然而,光靠责任感也是不行的,还必须在头脑中贮存"墨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长流水的趋势,孜孜不倦地学习,储备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个事实。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从事这个行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在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我觉得教师的劳动应该充分体现灵活、机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原先我认为教师在毕业后,工作时只要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解题,勤答疑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和时代紧紧相扣。教育的理念、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师只有学习!

虽然这几天接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但今后,我会结合这几天所学的知识,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深度钻研,改正不足,争取在各个方面做得更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8

20xx年暑假,我们学校安排了四天的学习,在这四天里,我们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田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十不准”和永州市“六个一律处理”的通知》。进行了新课改培训,总结了上期工作,校长传达了中小学校长会议精神。

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大部分是每年都要学习的,等于是温故而知新吧。让我感悟最深的还是《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因为这一点,跟我内心深处的观点一致,也跟我平时教育教学的实践相差无几。

很久以前,读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就被里面的意境感染,因为喜欢,就经常读,一直读到熟记于心。最喜欢诗里的第一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最向往诗里的第四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欣赏,我还学着诗里的语气,自己写了一首诗。

面对学生,微笑如花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从今天起,关心学生的冷暖和苦乐

我有一颗爱心,面对学生,微笑如花

从今天起,和每一个学生交流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学生

给每一道难题每一张图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

同学们,我为你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愿你做一个幸福的孩子

我只愿面对学生,微笑如花

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走进课堂,看着学生认真思考,听着学生琅琅读书声,那是一种幸福。走进课堂,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的长处得到发挥,让他们在不同的方面获得不同层次的进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也是一种幸福。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一点一点积累知识,勇于探索,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教育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还是一种幸福。

在教育教学中,爱是不变的主题,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簇缤纷。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是一个幸福的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

在我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这样才会有幸福的学生。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幸福的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幸福。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幸福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带着一颗纯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插上幸福的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升华自己的教学艺术,写意自己的教育梦想。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9

近三年来,我参与了教育局组织的多次新课改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0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1

我有幸于8月27日—30日参加了在xx师校举办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培训。本次培训会由西藏教育厅主办,在培训期间邀请了人教社的专家和内地优秀教师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角度向我们解读了新教材理念及应对方法。通过此培训,我获得很多启示,现进行心得体会总结。

培训课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xx教授做了《新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若干教学问题》的专题讲座,海南xx中学xx老师还做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xx教授和xx老师也就课改相关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专家们的热情充分给了我们参与培训的老师们解决困惑的信心和力量。

在讲解中,专家对新旧教材进行了横纵对比。高中历史新教材是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在内容上,新教材与通史体例的传统教材显然不同,相对减少了过程、线索、人物、事件,而以历史状况、现象、制度、格局、面貌等为主进行分析,与传统教材相比加大了难度。另外,中外历史内容按时间进行整合,跳跃性大,一些内容生僻,教学内容含量大、任务重,讲解清楚不太容易等。面对这些新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细节:搞清历史事实,尤其是把探究的专题放到历史的实际进程中来考察,把握史实的本来面貌。

在专题基础上,教师要感悟历史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脉动,由此产生探究的欲望。只有感受到历史的变化与发展进而探讨历史影响才有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归纳历史特点,因为教学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特征至关重要,这有益于我们把握教学重点。

在关注教学重点上,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的内容表述并探索专题在历史上的地位,然后努力构建历史的'联系,包括各模块之间、主题之间和课题之间的联系。从构建历史观的角度来深掘历史的意义,这需要探索课本内容之外的空白内容并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事件的地位与影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特别在新的学习观和习惯上下功夫,使他们尽快转变思维,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习视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意识的逐渐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是变化的、独特的,并且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让其在原有基础上,可以独立观察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促成自己的自由发展。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懂得,在即将开始的新课程改革中:

(1)必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上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2)必须身体力行,践行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必须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与学生一起成长等。

总之,经过四天的培训,使我感悟到了专家与老师们的新教育理念,领会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收获颇多,感悟很深,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很好。最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践行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做创新型教师,为西藏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2

从教十多载,一直在喊素质教育,但实际一直在应试教育这片泥潭中角逐、跋涉。为新课改的第一批参与者,在假期培训过程中,我再一次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的重大,但一想到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们要做的事情将越来越多,偶尔地也有一丝丝懒意、一丝丝埋怨、一丝丝想墨守成规的念头袭来。如今,这些斗争已经过去,想想自己已经坚定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了,难道还要止步吗?——我不课改谁课改!新课程变“一纲一本”一统天下为“一标多本”百花齐放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第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

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老师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却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3

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星期的`周四,周五,我们备课组参加了在嘉善举行的嘉兴市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两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简单的开幕式之后,嘉兴一中等6位老师给我们作了简短的报告。接下来就是吴林华和吴明华两位教研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高中数学必修2和必修5的具体内容。通过这次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让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本学期要上的必修5和必修2。不仅了解了新教材的设计思路,还了解了新教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4

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河一小一行8人赴浙江省,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紧张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包括聆听讲座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安排设计。

培训学习期间,依次听取了杭州市学军小学汪培新校长做的《童心校园与童心课程打造》,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做的《嘉兴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价值追求》,浙江省教研室主任腾春友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解读》,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做的《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意见》,杭州采荷三小黄升昊校长做的《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阐述了“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追求,同时听取和学习了富春七小张振乐校长做的《劳动润泽金色童年》,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俞国娣校长做的《新班级理念下的课程建设》等讲座。讲座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脉搏,立意高远,措施新颖,既着眼课程改革前沿,突出前瞻性,又立足学校实际,接地气,重实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期间,实地参观了杭州市采荷三小,近距离了解了该校基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这一主题,强调如何开发适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做让儿童适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了该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个总体目标:

即整合国家、地方以及原有的校本课程,使其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棉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适度整合国家课程,凸显综合性课程,保障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让全体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

杭州市富春区富春七小给我们学员展示了该校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构建拓展型课程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员们呈献了一份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精神大餐。尤其该校“开心农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校通过创建“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讲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习作、营销、劳动技术、体育、社会与生活等基础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大课堂”。在如此美妙的“田园大课堂”里,孩子们忙忙碌碌了解日常蔬菜种植的知识,熟悉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了解种子与农家肥的配比,换算果实的市场价格,学习营销的专业技巧,聆听蝉叫虫鸣,体悟草长莺飞,用画笔描绘司机的田园,体会劳作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场”作为该校拓展型课程,将传统的学科课堂编成了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的竞赛场”,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强化了学科知识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这里,劳动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的作业练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期间,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他们介绍了学校基于网络创建的“学校教育教学云平台”,以英语教学为例,展示了“教育教学云平台”对于转化后进生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该校“墨香书韵”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最后,实地考察的是一所民办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两个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给予民办学校的体制,他们充分利用雄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二是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超前,彰显出超前的意识和广阔的眼界。例如,聘请10多名外教、专家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精心捕捉和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实施“走班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在某单元或某课最擅长的教师,在同年级各班轮流教学,这种教师专业合作互助的方式,促进了校内教师的均衡发展,也使得学生享受到了校内优质均衡的教学。

再比如,他们建立并完善了“免试生”制度,一个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试生”,有一套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程序,“免试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课程训练、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目标,赢得了时间、空间。

没有反思的学习永远不能解决认识问题!反思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进步!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应该说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异彩纷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七相”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纳入课表,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校园科技活动节课程有声有色,节日课程蓓蕾初绽,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十多项特色类自选课程硕果累累……

诚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观上讲,学校对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对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地方特色的教育素材挖掘不充分。整个教师队伍的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角色,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课改的做法,与“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幸的是,自杭州满载而归之时,扑入眼帘的是案头上陈列着的《永昌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计划指标体系》《永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细则》。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应该怎么做,这次的杭州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浙江省《关于深化指导意见》就是让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充分展示了浙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令人振奋的是,河一小一班人,胸怀“向阳精神”,在深化课改的征程中,牢牢把住“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方向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能够最大限度凝聚集体的智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稳妥推进,擎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旗,虽然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前行,不畏难,不言败!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次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无疑为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特色向阳”、“品牌向阳”,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力量,赢得了主动,积蓄了优势!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5

20xx年暑假,我们学校安排了四天的学习,在这四天里,我们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田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十不准”和永州市“六个一律处理”的通知》。进行了新课改培训,总结了上期工作,校长传达了中小学校长会议精神。

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大部分是每年都要学习的,等于是温故而知新吧。让我感悟最深的还是《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因为这一点,跟我内心深处的观点一致,也跟我平时教育教学的实践相差无几。

很久以前,读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就被里面的意境感染,因为喜欢,就经常读,一直读到熟记于心。最喜欢诗里的第一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最向往诗里的第四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欣赏,我还学着诗里的语气,自己写了一首诗。

面对学生,微笑如花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从今天起,关心学生的冷暖和苦乐

我有一颗爱心,面对学生,微笑如花

从今天起,和每一个学生交流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学生

给每一道难题每一张图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

同学们,我为你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愿你做一个幸福的孩子

我只愿面对学生,微笑如花

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走进课堂,看着学生认真思考,听着学生琅琅读书声,那是一种幸福。走进课堂,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的长处得到发挥,让他们在不同的方面获得不同层次的进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也是一种幸福。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一点一点积累知识,勇于探索,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教育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还是一种幸福。

在教育教学中,爱是不变的主题,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簇缤纷。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是一个幸福的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

在我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这样才会有幸福的学生。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幸福的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幸福。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幸福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带着一颗纯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插上幸福的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升华自己的教学艺术,写意自己的教育梦想。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透过教学实践,下方谈谈自我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搞笑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用心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用心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用心探求知识的渴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用心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状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用心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应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贴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潜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我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资料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我的深思熟虑构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创造性,为学生带给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此刻,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务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资料务必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我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我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决定。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8

20xx年5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下,我有幸成为“榆阳区初中教师潍坊培训班”的一员,到山东潍坊培训。四天的学习考察,走访了五所学校,观摩了四堂语文示范课,听取了三场专题报告,时间虽短,但“271高效课堂”和广文中学的课程开发讲座,让我坚定了课改的信念,明确了课改的内容和方法,我深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一、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去潍坊前,我对课改一直抱有质疑,总认为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任何课改都是换汤不换药,更何况教无定法,对于各种课改模式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层。但前往昌乐二中听第一节课时,我就被学生在课堂上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敏捷的才思所震惊。

报告会上,发言人先进的教育理念阐述和“不惟模式惟高效”的课改原则,让我顿悟:“271模式”实则是借助课堂这一主阵地,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走出“题海+时间”的应试教育泥淖,同时开展海量阅读、大德育社会实践、学生自主管理等实践活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进取。当我们还将目光停留于抓成绩,当我们的思想还徘徊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冲突时,昌乐二中己高瞻远瞩,把目光转向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271模式”为我们如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践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做了很好的表率。

二、明确了课改的内容和方法

1、改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精彩的故事”。透过这些教育语录,回想潍坊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我们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慨:昌乐二中的教育理念着眼于人性,指向孩子更长远的发展。虽然这里的孩子也有压力,但他们是快乐而主动进取的;虽然这里的老师也很辛劳,但他们懂得教育的真谛。潍坊的老师教学有法,教有所成;潍坊的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2、改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听讲座、与讲课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几所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重视阅读,课外活动丰富。昌乐二中给初一学生一周内安排6节阅读课,学生人手一本习作,一本作文,一本阅读摘录(均为16K方格本)。潍坊外国语学校的课文,一个单元只精讲一篇,其余均被结合课外教材重新整合。潍坊一中两周安排一次自由阅读,每次阅读固定为一个下午。为学生安排固定的时间、空间落实阅读,以读促学,以读促教。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还为学生人生的'发展积蓄了巨大的能量。确实,语文是读出来的,而非教出来的。有了阅读的厚度与深度,方可开拓人生的

高度与气度。

微笑的脸庞源于丰富的校园活动,除阅读被纳入学科课程外,这些学校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特色课程也丰富多彩且能借助多方外力如实展开。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相比我们只抱着教材不放的单一课程设置,不仅学生学得枯燥,老师也越教越乏味。

课改,改课程比改课堂更重要。我们是否也应考虑将阅读纳入学科课程,在校内,给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同时丰富学校的课程设置呢?

3、改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

改革需大环境。就昌乐二中的成功而言,考核评价体系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管理的自主性功不可没。潍坊对学生的考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各占30%,参与各种活动和创新创意占40%。我们单以一纸成绩定优劣,潍坊学校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潍坊能够串起脚踏实地的每一天,青春自然能无悔!潍坊在看似学生自主管理的背后,有着精细的类似企业化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还有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条例层层牵引。当然,我们在借鉴这些管理条例时,还须考虑榆阳区的教育大环境,切不可只看片面。

总之,这次潍坊之行,使我的教育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对课改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我深深的体会到,践行“道(通“导”)而弗牵、关注内驱”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素质教育,其实真不是水中月与镜中花。感怀于齐鲁大地厚重的书香底蕴,钦佩潍坊教育同仁付诸素质教育的务实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定竭己所能,为榆阳课改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