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山柴童

知远网

2023-05-25文/王志成故事

1956年秋,我们全家人随父亲从江苏调到广东流溪河水电站工作。初到职工住宅区,8岁的我,环望四周的莲山和青云山:全是峰峦起伏的群山叠岭,到处是耸峙的峰峦和险峻的崖壁。

山的外面依旧是山,和我家同住一个住宅区的二妈、四妈,每天不时地来串门。婶娘们和我妈妈常聊的话题都是一家人的生活,她们最关心的就是柴米油盐。在婶娘们的话题中,柴更是列为第一;因为一日三餐,烧水、做饭、炒菜、热汤,样样少不了柴。那个年代没有煤和燃气,更没有那么多电器,一家子吃饭喝茶全靠柴火。因此,家家户户都得为柴而忙碌。在水电站的工地住宅区,经济宽松的家庭,是买当地樵夫担挑送上门的柴火;而我父亲和二叔、四叔的全家都是刚到水电站的工薪新来户,经济很拮据,哪还有钱买柴火呢?二妈和四妈说:她们已经习惯了自己上山砍柴,可以节省不少钱哩!我妈妈则愁眉不展地说:“你们看,我怎么能和你们去山上砍柴呀?这么四个大小不等的‘侠子’,若是他们在家出了事,那我更是不值当了!”二妈出了个主意:“就让牛成子跟我们去山上砍柴,虽然小,我看他挺能干,多少能砍些柴回来呀!”四妈又说:“行,我们会帮他的。”我妈妈沉思了好一阵子转身问我:“牛成啊,你能和你二妈、四妈去山上砍柴吗?”我坚定地说:“能!我去山上砍柴,家里就有得烧了。”这时,我妈妈才松口。

妈妈操持家务辛苦,做子女的都看在眼里。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砍柴成了我责无旁贷的事。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我和婶娘们就向莲山出发了。我们腰上缠上绳子,别着一把砍柴刀;肩上挎个水壶;手握一根扁担。当时我个子小,力气不足,砍柴经验不多。而与我同去砍柴的两个婶娘,处处帮衬着我。初到山里,当我还在东张西望寻找柴源时,她们早就知道哪个地块有好柴。她们总把离家最近、柴质最好的地点留给我,好让我砍上一挑好柴。见我捆不好柴,她们就来帮我捆,而后才去捆自己打好的柴。两个婶娘砍回的柴担子有七八十斤,我只有三四十斤。婶娘们说我已经很了不起了,妈妈也天天嘱咐要少砍点,免得累伤了我。

上山砍柴也有门道和技巧,我和婶娘们多次去砍柴就有经验了:什么水壶、扁担绳子也不带了。山上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双手捧着喝一口,比家里水壶装的水甜多了;砍到的树枝剁成半人高,找根小茶树或桎木条尖端拧个圈套,把柴火齐腰一系,一勒紧就成捆了;再砍根手腕粗的树棍两头削尖,往两捆柴火中一插,挑上肩一闪一闪地,那姿势那模样要多潇洒有多潇洒。上山的道,何处可歇脚,何处要当心,也心中有谱。杉树林我们是不去的,那是成材林,不好去砍。松树林如果发现有叶子泛红了,说明树死了,可以去砍。最好是灌木丛较密的山坡,可供砍伐的树种多。那些叫桎木的、苦栗子的,还有干枯的山茶树特受人欢迎。枫树杨梅树大家都不要,因为烧不起火苗。干的松树枝很受欢迎,它木质软易于砍断。有时还会特意砍些松树根,那玩意油脂多,劈碎了引火最来劲。

砍柴是有风险的;有一次砍柴时我刚踮起脚跟伸手去扯一根干枯的栎树枝,突然,树根处传来一阵嗡嗡声。糟糕,撞上马蜂窝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一群马蜂便朝我四处袭来,我顿时丢盔弃甲,砍柴刀也不要了,呼喊着往山下跑。不过百来米,便倒在草丛中。那一天,我头颈部被马蜂蜇了七八处,鼻青脸肿,眼睛肿得几乎看不见路。两个婶娘吓得魂飞魄散,柴火也不要了,赶紧轮流将我背回家。那一次,我在床上躺了两三天。另一次砍柴中的惊魂事是山火:那是1956年天干地旱的中秋节后,二妈发现林中起火大喊时,我和四妈起身一看,眼前的山坡上燃起了熊熊大火。霎时,火借风力,风借火势,火越烧越大,我已经吓傻了,冷静警觉的四妈呼喊:“牛成子,他二妈,柴火不要了,快跑!”我们提着砍柴刀连忙朝山下逃跑。待我们跑到山脚下时,回看山上浓烟滚滚,火花在山峰间漫延;火是会动的,只见一条条巨大的火龙在山间蜿蜒盘旋,从杂草、落叶、枯枝间爬行,越爬越远,越爬越亮,无情地吞噬着山中的花草树木;更有火焰沿着树干爬上枝头,“砰”的一声在树头炸开,吐出十几米高的火舌,然后将嚼过的还在燃烧的枝叶向天空扬起来,向远处抛出去。这场大火从晌午一直烧到夜间;几天后我们再去那里砍柴时,几百亩的树木已经化为灰烬。

砍柴中也有甜蜜的回忆,让人回味无穷。山上的植物宝贝众多,与地里的庄稼一样,春华秋实、果实累累。暮秋霜降后,什么“乌饭籽”“野柿子”“山柑籽”等野果让我们一个个不知饥饿。有时兴起了,我和两个婶娘也会在山林中尽情地玩耍一会,或爬上树去掏鸟窝,或捉几条松树干中的肉虫子烤来吃。

砍柴最辛苦的是挑柴。来回十多里的山路,空手去时爬山尚且不易,回来时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下山,个中艰难可想而知。挑柴的树杆很硬实,压在肩膀上,不一会就会把肩膀磨得通红。时间长了火辣辣的,肩膀便会肿起来,走一步便会疼得一哆嗦。砍柴天数多了,肩膀上才会长出硬痂,磨成老茧。从陡峭的山路上挑着担子往下走,可真是步步艰辛。两只手得抓住柴火,身子得斜着,一步一步往下挪。山上原本没有路,砍柴的次数多了,便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如果找不好落脚的地方,脚踩空了或者是踩到滑动的石头上,便会连人带柴从山坡上滚下去,凶险万分。“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朝女诗人朱景素写的这首《樵夫词》,把砍柴人下山的场景描写得唯美浪漫,估计她是没砍过柴。

辛苦砍得一担柴,历尽千难万险,挑到家里的时候,往往是天都要快黑了。把柴担子住家门口一扔的时候,全身都像是要散架了似的。要知道,我那时才只是8岁大的孩子啊!但是我有一份默默无闻的初心:我要像山那样生活,日复一日地屹立在那里,踏实可靠,风景却四时变幻,富有内涵,活出生命的意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