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方案

知远网

2025-01-13方案

知远网整理的音乐活动方案(精选4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音乐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忙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资料。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

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资料。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资料。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音乐活动方案 篇2

根据区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我们把“主题背景的音乐活动”作为20xx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写进了幼儿园的教研计划,同时也作为园本教研的重点。我们把研讨定位在既促进音乐活动的教学,又提升教师的音乐素质。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活动开展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我们研究的现状不断进行修整,使本次主题研讨获得了较满意的成功。现就我们研讨的过程概括地记录如下:

第一次研讨

一、时间:

20xx.10.12.

二、形式:

音乐沙龙

三、内容:

掌握音乐补充教材里歌曲的演唱、演奏、表演及教学方法。

四、过程:

1、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位教师负责一首补充教材中的曲子进行展示前的准备。要求一人伴奏,其他教师演唱,而且伴奏必须轮流。

2、音乐活动展示:

托班年级组:律动《拍手》、《开火车》,歌曲《小手小脚》、《好孩子》、《小动物叫》、《好宝宝》,音乐游戏《跳到我这里》

小班年级组:歌曲《晒太阳》、《笑一个吧》、《好娃娃》、《一只小老鼠》;歌表演《小鸭洗澡》、《好妈妈》、《母鸭带小鸭》

中班年级组: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卖报歌》、《快乐歌》、《来了一群小鸭子》、《我们都是好朋友》

大班年级组:歌曲《国旗国旗红红的.哩》、《拉拉勾》、《十二生肖歌》、《秋天多么美》

3、展示结果:托班——2分,小班——3分,中班——1分,大班——4分

4、下次音乐活动预约:各年级组推荐一名教师做“老师”,其他人当“幼儿”,展示一个唱歌活动。重点是唱歌教学的方法创新。时间在11月份。

五、活动小结:

本次音乐沙龙以熟悉和关注本学期的教材为切入口,各年级组教师间合作密切,气氛融洽。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音乐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她们驾驭音乐活动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师对音乐不够熟悉,流畅性不够,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还需不断地改进;教师的个人技能还需努力提高,如表演、弹琴等。

音乐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词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2、熟悉游戏玩法,能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通过变“门”的造型,培养幼儿创造、合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1、将活动室布置成森林。

2、人手一张报纸。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一、音乐能力训练:跟声音走

1、发报纸,幼儿用报纸挡住眼睛,跟着教师拍出的铃鼓声走。

2、随芝麻开门的音乐跟老师即兴舞蹈。(熟悉音乐)

二、听辨乐曲结束音游戏

(幼儿将报纸铺在地上,坐在上面。)

1、教师弹奏乐曲,要求幼儿听仔细乐曲的结束部分。

2、游戏:听辨乐曲结束音

玩法:幼儿在乐曲开始时出门去玩耍,乐曲结束时跳回报纸的家里。

(游戏进行2—3次)

三、学唱新歌《芝麻开门》

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新歌采用教师先示范演唱,再运用整首跟唱法进行教唱。

3、进行游戏“穿越森林”

A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小朋友进入森林的路上,有个老巫婆会说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就变成一扇门挡住我们的路,如果我们声音响亮地唱《芝麻开门》的歌,老巫婆就会打开门,我就能从门里钻或爬进去。

B 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第一次请配班老师做巫婆变成一扇大门,当小朋友唱《芝麻开门》后,巫婆打开门,幼儿依次用不同的姿势过门。

第二次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变门。

C 发挥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变出各种各样的门。

D 和客人老师合作游戏,幼儿变门,客人老师来唱歌,钻过小朋友变的门。

四、结束活动

音乐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惠州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本科院校,在校学生13000人,每年为惠州市各领域输送大量人才。

举办本次活动不仅能体现音乐艺术的高雅,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在保持其原有歌唱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入时尚的元素,从而表现出高雅、活泼、亲近的当代大学生特色。通过这次音乐会努力打造具有惠州学院特色的、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标志性活动,提高惠州学院校园文化的整体水平与艺术氛围,真正体现出惠州学院校园文化的宗旨。林国军个人独唱音乐会,是从事学习音乐艺术以来在大学这一阶段的一次总结,也是回报老师和母校的一次见证。

将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融入校园,以学生的视觉诠释高雅艺术,将音乐内在的这种高雅的气质与当代大学生积极、活泼、向上的态度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校园音乐艺术的氛围,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使高雅音乐艺术在校园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使它成为一扇窗口,让当代大学生通过这扇窗口了解高雅的音乐艺术,也使外界通过这扇窗口了解校园及校园文化,以吸引更多形式的艺术进入校园活动。通过这次音乐会可以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美声和民族唱法,更深入的了解声乐艺术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与艺术欣赏的水平。

二.活动主题

演绎高雅音乐艺术,弘扬民族高尚精神!

三.活动目的

为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各高校之间的文化友谊交流,展现我校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倡导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引领青年学生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四.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继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了中华民族特色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为爱好音乐艺术演唱的同学提供一次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同学们对音乐演唱这门独特的艺术有一种更加全面的认识。本次活动,丰富校园课外活动,让校园充满了青春向上的气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我院音乐系的蓬勃发展和创新的精神面貌。

五.活动时间及时间

拟定于20xx年11月28日晚在惠州学院音乐厅举行

六.音乐会流程:

1.主持人开场解说

2.主持人致开场词

介绍领导和嘉宾,院各系代表和各大社团代表。

3.音乐会正式开始

音乐会分三个板块, 即开场、中场和结尾。(时间大约2小时)

七.活动经费预算:

整个活动经费预计12—15万(附预算清单及赞助回报)

音乐会节目单

第一幕:

1.在那银色月光下

2.教我如何不想他

3.草原之夜

4.拾彩贝

第二幕

5,说给大海

6,小河淌水

7,怀念战友

8,呼伦贝尔大草原

9,重归苏莲托 (意大利)

10,女人善变 (意大利)

11,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第三幕

12,悲叹小夜曲 (意大利)

13,我的太阳 (意大利)

14,老师,叫您一声母亲 (自创歌曲)

15,今夜无人入睡 (意大利)

注:共十五首歌(其中,邀请嘉宾表演和领导讲话共计时间约为 1小时50分)

音乐活动方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能听清高音和低音

2、初步掌握2/4拍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强弱关系。

3、能有序的、安静的进行活动。

二、教学准备

彩带、手铃、鼓、响板

三、活动过程

1、乐器活动:让幼儿传递发出声响和静止无声的乐器,从中让幼儿学会控制。并从容的进入教学活当中。

2、欢迎歌:who are you幼儿边唱歌曲边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姓名。who are you?who are you?i'm a teacher how do you do?who are you?who are you?i'm a ......how do you do!

3、嗓音练习:用彩带、纸条带来带领幼儿进行发音练习“啊”。

4、安静游戏:a、听音游戏:听到高音就笑,并说“laugh",听到低音就哭并说”cry“。b、听乐器:听到两种乐器的声音相同的时候双手握拳,听到不同的`乐器的时候一个手握拳,一个手伸掌。

5、坐地蹦跳:儿歌”thumb dad "、“two little birds"

6、原地活动:a、音乐欣赏”惊愕交响曲“。让幼儿舞动丝巾,随着音乐来尽情舞动,感受音的强弱、轻重。

b、游戏:handsome or preety

游戏方法:幼儿围成圆圈坐好,一名幼儿围着圆圈边走边说儿歌“handsome handsome,who is handsome?"然后指着一名男孩说“you are handsome!"被点到的幼儿追逐第一名幼儿。游戏继续进行,这名男孩边走边说:“preety preety,who is pretty?"找到一名女孩,说“you are pretty!"被点到的女孩追逐男孩,游戏继续进行。

7、感受三拍子游戏:手指游戏“弟子规”

8、歌曲:“little canbi"、“three little black birds"

9、游戏:听鼓点。规则:听到鼓声大幼儿四散走开,听到鼓声小幼儿围在教师身边。

10、故事:三只小猪

11、结束活动:a、train is comeing

b、儿歌“i can help you and you help me "

12、整理活动:i am laughing

规则:幼儿边唱歌曲边与小朋友相互握手拥抱,然后在一片安静温馨中结束音乐教学活动。

音乐活动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团队精神,陶冶学生对音乐的情操, 提高审美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现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音乐活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规范学生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为途径,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实施原则

1 、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3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舞蹈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三、实施范围 : 石龙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四、工作内容 及时间安排

1.艺术:音乐(舞蹈、合唱)

2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并扩大规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总数达到 100% 。

时间安排

每天的音乐课中实行合唱的知识及训练,同时结合舞蹈应用与课堂,下午放学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定期留半个小时进行舞蹈基本功的锻炼,确保学生的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五、石龙镇中心小学音乐活动实施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许瑞明

副组长:鲜思红耿凤 陈学芬 许允

成员:潘易娟 郑谊 熊英

六、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和区别不同情况,并能发挥文体骨干的作用。

巴南区石龙镇中心小学

音乐活动方案 篇7

一、主题来源和活动思路

虫虫们都很爱清洁,他们喜欢吃嫩嫩的青草,喜欢喝甜甜露水。如果草地被弄脏了可不好啊。你看,他们每人都捡了一大袋的垃圾,正准备送到垃圾站呢!小朋友也要爱清洁呀,请把垃圾放到垃圾桶而且别忘了垃圾分类呀!

二、主题目标

1、学唱歌曲《虫虫飞》感受和复习各种节奏类型。

2、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认识书上的各种飞虫,理解基本的分类常识,喜欢各种身体的.模仿动作。

3、帮助幼儿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

三、活动准备

1、道具(指偶、音符卡)

2、乐器类(沙锤)

3、儿歌《虫虫飞》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南山吃露水,露水吃不到,回来吃青草。

四、活动过程

1、原地上肢动作:跟随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动作。动作要点:第一句:“虫虫飞、虫虫飞”、做虫儿飞动的手势。第二句:“飞到南山吃露水”须知探头吃露水的姿势。第三句:“露水吃不到”,做摇头,摆手动作。第四句:“回来吃青草”须知握拳手放嘴边啃食青草的动作。

2、原地站立动作: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在老师的带领下重复上述动作的表演。动作要点:第一名身体可晃动做飞舞的动作,第二句时,加入脚下小碎步,第三四句,同原地动作。

3、创意动作:问问小朋友虫虫除了飞,还可以须知什么动作,比如:虫虫爬、虫虫转、虫虫扭等等。老师和小朋友一边唱一边须知创编动作。

4、道具活动:指偶游戏,每人一个指偶,老师演唱歌曲,小朋友戴着指偶飞到不同的地方吃露水。

5、乐器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请小朋友用沙锤打出儿歌的节奏型。

6、乐理认识——十六格游戏

五、延伸活动

1、请小朋友把书上虫虫的垃圾袋和对应的垃圾桶连线。

2、请家长问问小朋友自己家的垃圾应该放到哪?每天是谁在收垃圾啊,还可以带小朋友一起去户外看一看垃圾分类箱,讲讲垃圾为什么要分类放?

音乐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二、准备材料

小蚂蚁图片、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

三、重点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四、活动地点

活动室

五、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六、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讲故事“搬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3、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4、欣赏歌曲《蚂蚁搬豆》。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5、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音乐活动方案 篇9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运用已有对小狗的`经验,感受理解歌曲,尝试表现,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小狗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材料准备:

歌曲《小狗饿了》录音,“肉骨头”人手一份、大骨头一根。

2、幼儿经验准备:

对小狗的特征与习性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激发情感

1、装扮角色、引发讨论

关键提问:

今天妈妈要夸夸能干的狗宝宝,谁来说说狗宝宝有什么本领呀!

小结:小狗会摇尾巴、闻味道、汪汪叫、啃骨头…本领可真大!

2、合着音乐表现小狗不同的动态

二、讲述故事、感知歌曲

1、通过故事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猜猜小狗丁丁饿得怎么样?

肚子饿得咕咕叫,怎么办呀?

看见肉骨头,小狗会干什么?

3、教师以歌词小结,进一步熟悉歌词

三、尝试表现、巩固体验

1、鼓励幼儿伴随音乐尝试大胆表现歌曲。

2、在音乐伴奏下尝试演唱

3、游戏:找骨头

音乐活动方案 篇10

中班音乐活动:打击乐—小小乐队

执教老师:黄艳玲

执教班级:中一班

设计意图:

爱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便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因此,从音乐入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动,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注重音乐对幼儿的整体影响,重视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重视从节奏入手,让幼儿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领略音乐欢乐的气氛。

活动目标:

1、体验师幼合作和同伴合作的乐趣。

2、模仿乐器的声音,能集体演奏,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

3、在学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沙锤、响板、鼓、锣等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1)乐器:沙锤(6对)、响板(6对)、鼓(3个)、锣(3个)。

(2)音乐图谱一张、邀请函一封。

(3)摄影叔叔、奖状、录音机、磁带、轻松愉快的颁奖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今天我的心情真好,因为早上,我收到了一封邀请函,(出示邀请函)我来看看里面写了些什么?哦…. 原来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寄来的,它们要在森林里举办一场“音乐会”,想邀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去表演节目;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要好好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乐器

师: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小小乐队去参加演出。瞧,这里有我准备的四种乐器,谁能举手告诉我它叫什么名字?(最后两个乐器一起说)

师:它们还会唱歌呢,一起来听听。请小朋友模仿乐器的声音,可轻轻拍手。(注意强弱)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手拍得很不错,模仿小乐器的声音也非常动听。现在我们来听一首以前学过的音乐,并请小朋友用小手为乐曲伴奏。

2、听音乐,幼儿跟随歌曲节奏拍手

(1)、幼儿集体拍手,有节奏拍打完A段的音乐。

师:谁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音乐?(2/4拍乐曲的特点就是前一拍重,后一拍轻。)

(2)、播放音乐B段音乐,幼儿分组在X X | X—处拍手三下。(强、弱、强 - )

师:现在我把小朋友分为四组,第一组的小朋友在沙沙沙的时候站起来拍三下手,拍完后坐下。接着第二组站起来在卡卡卡的时候拍三下手,拍完后坐下;就这样,一组接一组。当第四组小朋友拍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坐着伴奏,好吗?(注意别的组在拍手的时候自己组要保持安静;注意强弱拍、一重一轻;小眼睛一定要看着老师)

——播放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拍手练习。

3、练习沙铃、响板、鼓、锣的演奏方法

(1)、出示音乐图谱,介绍图谱。

师: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张的图谱,上面有什么?(歌曲的名字、音调、节拍、旋律、还有乐器)乐器宝宝正在干什么?(为歌曲伴奏)

(2)、幼儿取乐器。

师:今天这些能干的小乐器来到了这里,它们正藏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呢!现在小朋友轻轻地把小乐器拿在手上准备好。注意不能让乐器唱歌,看谁的小乐器最安静。

(3)、集体与分组练习。

——教师唱节奏,幼儿集体练习两个八拍的强弱;接着集体练习X X |X—。

——现在我们要分组练习,但是练习前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当有一种乐器在唱歌的时候其他三种乐器都不能发出声音。

(4)、根据图谱打击乐器。

——播放音乐,幼儿听着音乐、看着图谱,在X X |X—打击乐器,完整地打击一遍。

4、幼儿表演奏

师:音乐会开始拉!看!摄影叔叔过来了,我们摄影叔叔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告诉观众我们的节目是什么?(音乐《小小乐队》)

——再次播放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一遍。

六、结束部分:

师:现在请把乐器轻轻地放回原处。森林国王说刚才小朋友们表演地非常好,音乐《小小乐队》获得最佳表现奖,所有小朋友起立拍手。请朱锦彧小朋友上台领奖。

音乐活动方案 篇11

【设计理念】

《大巨人和小矮人》音乐选自奥尔夫音乐,音乐富有趣味情景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的享受。《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特点是只重过程轻结果。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此,我设计了音乐游戏《大巨人和小矮人》想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并能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大巨人和小矮人。

2.学会游戏的玩法,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根据音乐用身体变化大和小,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示。

【活动难点】

学会游戏的玩法,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大和小有初步的了解,玩过“躲猫猫”的游戏。

物质经验准备:场景布置;操作图一个;沙球、响铃若干;音乐等。

【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感受音乐

1.听伴奏音乐进场。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一起听听音乐里面出现了谁?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

二、分段欣赏,理解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

(1)听到了什么?

(2)用动作表现“大巨人”和“小矮人”。

2.听音乐第一段前部分表演一次。

3.最后“大巨人”和“小矮人”哪里去了呢?

(1)听音乐结尾

(2)商量并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表演音乐,使幼儿掌握和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含义,为游戏做好铺垫。

三、完整游戏,体验乐趣

1.讲解游戏规则。

2.师幼共同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表演音乐游戏,表达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音乐活动方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分别感受乐曲段、小节,并按音乐的变化和老师的指示用不同形式,优美的动作加以表现。

2.初步了解江南民歌《茉莉花》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特色。

3.萌发喜欢听民歌和对民歌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录音机、茉莉干花、花饰、茉莉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你们喜欢花吗?

2.你最喜欢什么花?

3.师: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花的歌曲,大家听听唱的是什么花?

二、欣赏歌曲的开头,得出歌名

1.歌中唱的是什么花?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2.取出干花,简单认识。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

3.揭示歌名,介绍有关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初略知识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三、欣赏歌曲的后半部分

了解节奏型,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你觉得《茉莉花》是一首怎么样的歌曲?听了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歌曲是两拍子的,这是一首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歌曲。

四、完整欣赏一遍,感受歌曲的乐段

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

根据段落的变化尝试每一段用不同的开花造型来表现。(教师观察引导并用贴饰奖励动作优美,感受正确的小朋友)《茉莉花》这首歌曲有几段?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呢?

五、再次欣赏,感受歌曲的小节

幼儿集体合作逐个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教师观察引导并用贴饰奖励动作优美,感受正确的小朋友)

六、颜色信号,分组、分段用好看的动作表现歌曲

幼儿自己在前额贴上四种颜色的花,按老师的'提示分别到教室中间随音乐跳舞。(教师把好看的花环套在舞姿优美的小朋友脖子上)。

音乐活动方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准备材料

小蚂蚁图片、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

重点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讲故事“搬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3、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4、欣赏歌曲《蚂蚁搬豆》。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5、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音乐活动方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歌曲,学会演唱歌曲;

2.能运用身体各部分与同伴接触进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鸟的'图片、音乐,小鸟头饰若干,树林背景。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熟悉歌曲《小小鸟》

(1)倾听旋律和幼儿一起一边手指游戏一边演唱歌曲;

(2)幼儿自己边玩手指游戏边唱(手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用一个手指做小鸟),边玩边唱歌(强化记忆歌词)

(4)分别请几组幼儿到前面自由结伴,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

3.幼儿迁移手指游戏的经验,自幼结伴做游戏。

(1)老师扮演小鸟和幼儿一起表演《小小鸟》,鼓励幼儿说说小鸟的各种动作;“小鸟怎样点头?”“小鸟怎样和同伴碰一碰?碰哪里?”

(2)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找同伴表演唱《小小鸟》,并尝试在唱到“碰一碰”处,用身体各部分与同伴接触。

(3)请幼儿自己寻找同伴边演唱边游戏。

4.一边完整的唱小小鸟,一边做游戏。

音乐活动方案 篇1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产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2、尝试将与同伴一起玩耍的事情编入歌词里。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歌曲录音、幼儿用书A《表情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1)、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好朋友

“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有几个好朋友?”

(2)、回忆和好朋友一起玩耍的'情景

“你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怎么玩得?玩的时候感觉怎样?”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1)、幼儿倾听歌曲旋律

“听了歌曲后,你感觉怎样?”

(2)、幼儿抱抱自己的好朋友

“大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

(3)、在旋律伴奏下,清幼儿根据歌曲旋律进行节奏练习

XX XX| X X| X X| X --|

(念白)我们一同胞 抱哈 哈哈!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与幼儿一同玩节奏律动,引出歌词

“每次我认识新朋友时都会和他们握握手,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和我握握手吗?”(教师随乐曲与幼儿边握手边念:我们一同握手,哈哈哈)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3)、幼儿边唱边和好朋友握手

4、幼儿改编歌曲

(1)、启发幼儿将自己和好朋友玩耍的趣事编进歌曲里,做一做

“与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真快乐。你们平时还会和好朋友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一起做一做)

(2)、幼儿边唱边做做

音乐活动方案 篇16

猫和老鼠是天敌。幼儿百看不厌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老鼠,机智勇敢,聪明幽默,不畏强敌,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老鼠画猫》这首歌曲诙谐、生动,旋律和节奏都适合大班幼儿歌唱,符合幼儿认知特点。活动关注快乐的情感体验,为孩子学唱、乐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说说、画画、唱唱等活动形式,借助图谱学唱、乐唱歌曲。

2.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与表达,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和音乐表现能力。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情感,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运用听听、说说、画画、唱唱等多元手段,帮助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这首歌曲的歌词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将歌词颠倒,借助形象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动画PPT,纸若干张,画笔人手一支,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图谱一组,音乐《老鼠画猫》等4首。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歌。

1.鼠妈妈带领鼠宝宝去找食物。(ppt粮仓定格。)

鼠妈:宝宝们,快到妈妈的身边来!(神秘状)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发现一个好大的粮仓!走,咱们去找粮食吧!(音乐1起e)

2.遇见一只凶狠的大野猫,使老鼠觅食行动受到阻碍。(ppt恶猫出现。)

鼠妈:不好,野猫来了,赶紧躲起来!(ppt野猫赶走。)

鼠妈:“哎呀呀,好痛!那只坏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咱们了,它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音画一体,学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老鼠们”遇见危险搬家。

鼠妈:看来这里一点儿也不安全,还是跟妈妈回家吧!(ppt老鼠家,回家音乐起。)

鼠妈:宝贝儿,我们终于到家了。练声曲:小老鼠们好!你好你好,妈妈你好!怕不怕野猫?害怕害怕,我们都害怕;让我们睡一觉,睡觉睡觉,好好睡一觉……(ppt老鼠做梦,虫儿飞音乐起。)

(2)“鼠妈妈”引出“老鼠画猫”:

鼠妈(惊讶状):“宝宝们,快醒醒,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那只讨厌的大野猫它变了。你们猜猜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鼠宝:眼睛变得小小的;

鼠宝:爪子变少了!

鼠宝:变得和我们一样了……(鼓励“鼠宝宝”自由议论,大胆表达想法。)

2.听听、说说理解歌词

(1)熟悉歌词。

鼠妈:真是妈妈的乖宝宝,你们的心思和妈妈是一样的。你们来听一听我梦到的猫到底是什么样的?(鼠妈清唱一遍歌词,宝宝倾听。)

(2)感受歌曲。

鼠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老鼠画猫》。你们听了《老鼠画猫》,感觉怎么样?”

鼠宝:真好玩,很好听,很有趣……

(3)回忆歌词,理解歌词。

鼠妈:妈妈梦见的猫到底什么样子?

鼠宝:眼睛变得小小的。

鼠妈:变得小小的就怎么样?

鼠宝:胡子往上翘。

鼠妈:猫的胡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鼠宝:猫的胡子是用来丈量老鼠洞的。

鼠妈:真聪明!猫的胡子往上翘了,就不能准确地测量我们老鼠洞了。

鼠妈:还有哪里发生了变化?

鼠宝:小腿变短了,牙齿一个也不能要……

(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科学常识,发表观点,大胆交流、表述。)

3.画画、唱唱学习歌曲

幼儿结伴,自主作画。

鼠妈:这样的猫,你们喜欢吗?那我们也来画一画。听好妈妈的要求:5只小老鼠合画一只猫。一定要听清歌词,画出歌曲中猫的样子(ppt老鼠画猫,歌词音乐起。)

慢唱歌曲,进行绘猫。

鼠妈:你们真是能干的宝宝,一会儿就将猫画出来了。我们来看看,你们画的猫是不是歌曲中猫的样子!(用歌声边指画边点评)嗯,你们画的猫和歌曲中的猫还真像!妈妈也想来画一画这只猫呢!好,你们来说歌词,妈妈来画猫(引导幼儿放慢速度说歌词,老师根据内容描绘猫的样子,)

鼠妈:你们说得真好,妈妈画得怎样?我们互相鼓鼓掌吧!

根据回应,出示图谱。

鼠妈:是的,这样善良、可爱的猫,才是我们老鼠家族喜欢的猫。(边唱边出示图谱)“小老鼠,来画猫……”接下去,怎么画?哪位小老鼠能用歌曲中的话说一说,唱一唱?(根据宝宝回答,出示相应图谱,鼠妈妈和鼠宝宝进行回应歌唱。)

倾听歌曲,验证图谱。

鼠妈:看,我们通过回忆歌词的方法将图谱一一请出来了。那图谱摆放的顺序是不是正确?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鼠宝:听音乐。

鼠妈:好,那我们听一遍音乐,检查一下图谱!(播放音乐,幼儿倾听,进行图谱检验和调整。)

鼠妈:现在图谱摆放正确么?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唱一唱。(逐句学唱歌曲。)

鼠妈:请问最后一句话唱了几遍?

鼠宝:两遍。

鼠妈:(出示反复记号)这是什么符号?(反复。)表示在符号里面的歌词要重复唱一遍。这两遍唱得有什么不一样?

鼠宝:(茫然)

鼠妈:那再听我来唱一遍。(清唱两遍最后一句。)

鼠宝:第一遍唱的,第二遍说的。

鼠妈:你的耳朵真灵,那声音发生变化了吗?

鼠宝:第一遍睡大觉,声音高,后来声音低……

鼠妈:你真是太棒了!(出示老鼠睡觉图2)最后一幅“我们可以睡大觉”第一遍声音要扬上去,第二遍声音要滑下来。另外,当我们重复第二遍的`时候,要用说的方法念歌词。好,我们来试着唱一唱最后一个长句。(指着图谱,进行清唱。)

根据图谱,幼儿学唱。

鼠妈:好,现在我们要听着伴奏音乐,看着图谱,大声完整地将这首歌唱出来。(伴奏音乐起。)

鼠妈: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样?有没有歌唱起来比较困难的地方?

尝试合作演唱歌曲。

鼠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演唱:我只唱前面两幅图,这幅图由这边的小老鼠接唱,这幅图由你们来接唱,最后一个长句你们一起合唱。这么有趣、幽默的歌,你们一定要用快乐、高兴的心情去演唱哦。(伴奏音乐起。)

三、情境再现,游戏收场。

1.善良、可亲的梦中之猫登场,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尽情表现歌曲。

鼠妈:看,谁来了?哈哈,我们梦里的猫真的变了,不再凶狠可怕,变得善良、可爱了。我们围着它一起唱歌、游戏吧!(ppt善良猫,伴奏音乐起。)

2.结束退场。

鼠妈:宝宝们,今天开心吗?和妈妈一起去外面做游戏吧!(在《老鼠画猫》的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始终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情境中以老鼠的角色参与,通过多媒体引入老鼠觅食一回家一梦境一画猫一唱猫等一系列的情境,让孩子乐于游戏,乐于歌唱,习得音乐的表现能力,并运用多通道参与原则,借助形象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通过情境表演、梦境想象等策略,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与表达,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和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活动方案 篇17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学会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音乐停止,保持原先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熊头饰一只、创设一个“熊”的家

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音乐游戏《变石头》——放松整理。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小鸟喳喳叫,小兔蹦蹦跳,今天树林里面真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往树林走,采上几朵鲜花,再来跳一跳。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

2、师幼共做热身运动。

跟老师一起来学小鸟飞,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学小鱼游泳,尾巴甩一甩,再来学蝴蝶飞,飞到花丛中。

二、音乐游戏《变石头》

1、幼儿复习音乐,可以跟着音乐做一些动物动作。

2、教师介绍规则:我们边听音乐,边做各种动作,也可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做,音乐一停,你们马上就不动,变成一个石头,要是动了,就要被熊吃掉,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3、教师扮演“熊”在家里睡觉(也可以请一个小朋友扮演熊,来看哪个小朋友动了)幼儿进入创设的情景进行游戏。

4、师幼游戏。(音乐一停,要马上不动哦,动了就要被熊抓走的)。

5、再次游戏。谁坚持到最后拉,那他就是冠军,我们为他拍拍手。

三、放松整理

1、一起数数熊吃掉了几个小动物?

2、让我们擦擦汗,抖抖手,踢踢脚来放松放松。

音乐活动方案 篇18

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入室律动

(二)、复习歌曲《好妈妈》

(三)、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齐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齐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三)、音游:《小花猫和小老鼠》

(四)、出室律动:《小白船》

环境材料:

录音机、录音带、猫和老鼠的头饰。

目标: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绕圈走,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准备:歌曲《快乐的小青蛙》

玩法:幼儿排成一列纵队,排头的幼儿带领同伴按顺时针方向跟着音乐节奏自由做动作,并走成一个圆圈,教师作为“邀请者”站在圈外跟着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当每次唱到“小青蛙”时,邀请者随意触碰一个幼儿的肩膀,该幼儿就离开圆圈,跟在邀请者身后,继续按逆时针方向走,也围成一个大圈。圆圈里的幼儿仍然唱着歌按顺时针方向走。当歌曲结束时,里面圆圈的幼儿做小青蛙的动作,外面圆圈的幼儿蹲下,双手托头做荷花的动作。(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以变化邀请者的位置在中间。)

音乐活动方案 篇19

目标

1、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在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2、为歌曲划分段落,并注意乐句间的联系与旋律的行进特点。教学准备歌曲录音带歌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生活在美丽的东海之滨—大连,我们非常爱她,你还去过什么地方,熟悉哪些城市?

生: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师:是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大家庭”啊,达斡尔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北方,听,他们的歌声多么动听。

二、歌曲《美丽的家乡》

1、初步感知歌曲

师:播放歌曲录音,出示歌片

生:倾听歌曲并初步感知歌曲

师:这首表现达斡尔族生活的歌曲充满了怎样的情绪?

生:愉快、活泼、喜悦

师: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生: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歌曲的第一部分是齐唱,表现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幸福,第二部分是合唱,表达了他们热爱自己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A、按节奏朗读第一部分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找出节奏与旋律特点师:通过按节奏读歌词和你的观察,在歌曲中出现了哪些典型的节奏?生:有后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

师:说得很正确,请大家比较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我们来唱一唱这部分的旋律,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教师指导学生演唱)

生:学唱第一部分的旋律,并在学唱后回答问题。

生:第三与第四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而且这两个乐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其余的旋律都相同。

师:总结得很好。这种方法就是音乐中的“重复”。重复有完全重复——节奏与旋律都相同;而有的是不完全重复——节奏相同旋律不同,或者是旋律相同节奏不同。这种创作手法在音乐中经常运用,大家在今后的旋律填空与旋律续写中呢

可以考虑运用这种“重复”的手法。

B、演唱第一部分的旋律,注意音准与附点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正确

C、加入第一部分的歌词,指导学生处理好重音记号

师:第三与第四乐句的衬词部分,怎样表现更好?

生:歌曲中加上了重音记号,显得更加活泼生动。

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三与第四乐句中的重音记号部分。

D、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3、学唱第二部分

A、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节奏旋律情绪上的比较

师:在学唱第二部分之前,请大家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录音,想一想第二部分有什么特点?

生:随歌曲录音演唱第一部分,并倾听第二部分,思考问题回答。

生:高低声部的节奏只有一个小节不相同,其余完全相同。

师:它与第一部分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共同总结)节奏旋律情绪演唱方式

第一部分紧凑平稳欢快活泼齐唱

第二部分舒展上下起伏优美抒情合唱

师: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不同通过表格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在演唱歌曲时大家就应该注意这些对比,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

B、分别学唱高声部与低声部的旋律,注意高声部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与音准

C、合唱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合唱,

a.互换演唱,指导学生合唱中的六度和声音准

b.用悠长的气息更好地表现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三、巩固与拓展

1、进一步了解歌曲

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北方民族达斡尔族的生活,你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吗?(学生介绍,教师演示课件)

生: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还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新疆。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使用汉文。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发达。达斡尔就是“开拓者”的意思。

师:通过介绍我们对达斡尔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今天我们学唱的这首歌曲《美丽的家乡》选自于电影歌剧《傲蕾一兰》,她是历真实地抵抗沙俄入侵的达斡尔族女英雄,她不畏_誓死保卫祖国、保卫自己的家乡,虽然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但是她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继续学习与传扬。

2、巩固歌曲

师:通过介绍,相信大家对歌曲有了更深地了解,现在就请大家再来演唱这首歌曲,表达出达斡尔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

生:有感情演唱歌曲,注意两个部分的对比。

3、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通过《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了解了达斡尔族,其实在我国北方还生活着其它少数民族,象鄂温克族、赫哲族他们每一天都在用勤劳的双手耕耘土地,建设家乡。在下一节课中呢,我们还要到祖国的北方,去了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其它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生活,欣赏反映他们生活的音乐作品。

4、下课(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

音乐活动方案 篇20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歌曲,学会演唱歌曲;

2.能运用身体各部分与同伴接触进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鸟的图片、音乐,小鸟头饰若干,树林背景。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熟悉歌曲《小小鸟》

(1)倾听旋律和幼儿一起一边手指游戏一边演唱歌曲;

(2)幼儿自己边玩手指游戏边唱(手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用一个手指做小鸟),边玩边唱歌(强化记忆歌词)

(4)分别请几组幼儿到前面自由结伴,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

3.幼儿迁移手指游戏的经验,自幼结伴做游戏。

(1)老师扮演小鸟和幼儿一起表演《小小鸟》,鼓励幼儿说说小鸟的各种动作;“小鸟怎样点头?”“小鸟怎样和同伴碰一碰?碰哪里?”

(2)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找同伴表演唱《小小鸟》,并尝试在唱到“碰一碰”处,用身体各部分与同伴接触。

(3)请幼儿自己寻找同伴边演唱边游戏。

4.一边完整的唱小小鸟,一边做游戏。

音乐活动方案 篇2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在听歌曲能根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图片:好朋友

3、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好朋友》,提出问题。

告诉幼儿图片中的两个小朋友是很要好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都是谁呢?

你们跟你的好朋友都做什么呢?那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怎么办呢?

2、节奏练习

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节奏。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黄色小花的地方手慢慢拍一下,画紫色小花的快点拍两下。

请几位幼儿上前做示范。

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

(2)学唱歌曲

A、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

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

4、边听边唱歌曲,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律动。

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

5、结束

请幼儿讲讲有谁帮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

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音乐活动方案 篇22

活动类型:

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

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和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活动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录音机、磁带、小星星的头饰一个

活动程序:

一、导入

1、演唱蓝猫主题歌,引起兴趣

教师:"看这是谁?是小朋友喜欢的`蓝猫大哥,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蓝猫啊?""蓝猫很聪明,它总会告诉我们一些我们想知道的知识,今天懒猫大哥要带我们去宇宙遨游,你想不想去,好那就赶快开着我们的小飞船一起去宇宙遨游吧。"(听音乐进教室)

二、展开

1、谈话

教师:"看多么美丽的夜空啊,你看到了什么?(星星)满天的星星像什么?星星好像在对我们干什么?"

"星星星星满天撒,天空中把眼眨,真是好看。要是真的能到星星上去看看就好了,你想去吗?(想)你来想象一下星星上会是什么样的?"

2、教师范唱

第一遍范唱(欣赏录音)

教师:"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天天想着要去星星上看看,有一天晚上,他趴到窗台上看这满天的星星想啊想啊,就给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呢?你猜他梦到什么了?他梦到自己唱着快乐的歌在和星星打电话呢!你想听听吗?好快坐到座位上一起来听听。

音乐活动方案 篇23

活动名称:

《蝴蝶与花》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学习分辨乐句,知道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3、能随音乐做蝴蝶飞舞的动作,并能愉快地与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活泼欢快的情绪的乐曲;组织郊游,丰富幼儿对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识;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飞等基本动作。

2、物质材料准备:乐曲《化蝶》、电脑、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梯形皱纹纸若干。

3、环境准备:设置成花园场景。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花园吧!我们的花园漂亮吗,看见什么了?

2、完整欣赏,充分感受。

①请幼儿安静地听乐曲,交流:有什么感觉?听着音乐想到了什么?

②再次欣赏,并观看课件,交流:听一听音乐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听着音乐你想做什么?可随音乐自由表现。

3、听故事,看图谱,理解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讲述故事《两只蝴蝶》,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看课件欣赏音乐,说一说小蝴蝶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停下来,并跟随课件中的`蝴蝶飞飞停停。

③徒手做蝴蝶,跟着课件表现,教师小结提升。

4、跟着音乐表现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哼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表现乐句的开始(飞)、结束(蹲)。

②小朋友手上带上“蝴蝶翅膀”飞舞,结束时停在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

③小朋友做花,老师做蝴蝶表演。

④小朋友做蝴蝶,乐句结束时两个小朋友拥抱。

音乐活动方案 篇24

一、设计思路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我借助音乐欣赏《龟兔赛跑》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在幼儿已经熟悉“龟兔赛跑”这一故事的前提下,倾听音乐,通过辨别、表演让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更好的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从而使孩子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所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和分辨音乐表现的不同形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操作材料来表现音乐。

2、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所带来的`快乐,并懂得骄傲必败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1、龟兔赛跑乐曲、动画课件、图谱、操作材料。

2、知识准备:熟悉“龟兔赛跑”故事。

四、活动过程

1、听“快乐曲”进活动室。

①、儿拍肩踏步进场,说一说对乐曲的感觉,用一个词形容(曲子由慢到块,越来越快)。

②、动作来表示:越来越快、越来越慢。

2、听分段音乐。

①、听“兔子”的音乐,说有什么感受?心情怎样?感觉像谁在干什么?(欢快、跳跃)还有谁的音乐是欢快、跳跃的。边听边表演。

②、听“乌龟”的音乐,说有什么感受?心情怎样?感觉像谁在干什么?(缓慢、沉重)还有谁的音乐是欢快、跳跃的。边听边表演。

3、完整欣赏音乐。

①、第一遍,边听边表演。

你在音乐中听到了谁在干什么,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②、第二遍,看动画课件,感受音乐故事。

老师把这个音乐做成了一个动画片,你们想看吗?老师有个要求:你们要认真看,然后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提问:谁和谁在干什么?结果兔子为什么输,乌龟为什么会赢?你要向谁学习呢?

③、幼儿看图谱,感受音乐故事。

④、教师与幼儿共同用色块做简单图谱。

幼儿自由选择不同色块所代表的不同音乐形象,听到谁的音乐,摆出相应的色块。

⑤、幼儿操作,边听音乐边用操作材料表现音乐。

4、幼儿表演音乐故事“龟兔赛跑”。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

注:本次教育活动曾参加郑州市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

音乐活动方案 篇2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1— 2︱3—4︱5—6︱5——║5—4︱3—2︱1—3︱1——║

小朋友们你们好!

小鱼小鱼你们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提问: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鱼的梦小鱼的梦1=F 3/43 5 5 5︱6 5 3 1 6︱5 1 2 3 3 2︱2 — —︱鱼儿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3 2 5 6 5︱6 5 3 1 6︱5 1 2 3 3 2︱1 —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 5 3 5 —︱3 1 3 —︱2 2 2 5︱1 2 2 —︱呜——呜——风儿唱支摇篮曲,5 6 3 5︱1 2 2 —︱3 5 5 6 5︱6 5 3 1 6︱轻轻吹呀,慢慢吹,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5 1 2 3 3 2︱1 — —︱5 3 5 —︱3 1 3 —︱妈妈在亲它的嘴。呜——呜——5 1 2 3 3︱3 2 1 — ‖妈妈在亲它的嘴。

音乐活动方案 篇26

活动由来

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吃鸡蛋,大班的孩子有时还会经常比比咱俩的鸡蛋谁的大,而且我们班的孩子在美术区活动中还做过蛋壳画。孩子对鸡蛋并不陌生。在表演区中幼儿有时也会模仿公鸡的叫声。在前两天的活动中我有意播放母鸡下蛋的声音,让幼儿模仿,并要求他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搜集相关的资料,听听母鸡下蛋的声音,看看母鸡下蛋的样子,为今天的教育活动做好前期准备。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唱歌曲,能够看图谱有节奏地念诵“大母鸡”的叫声(十六分音符),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难点)

2、在老师启发下有意识地观察图片,通过动作尝试记忆歌词。(重点)

3、能认真听音乐,并愿意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听过母鸡下蛋的.声音。

物质准备:教学图片4张,节奏图片8张,背景音乐;鸡蛋小的4个,大的一个;钢琴;节奏棒与幼儿人数同;响板、三角铁各占幼儿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幼儿坐好后教师也坐好,教师不讲话,等待幼儿安静。播放母鸡下蛋的声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

师:你们谁能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呢?幼儿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1、听《大母鸡》的音乐伴奏,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1)听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听音乐做自己想象的动作。)

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音乐?你是什么感觉?”

幼:“开心的音乐”、“欢快的音乐”。

师: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看谁来了?教师播放音乐《大母鸡》,同时出示一只母鸡的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师:“快看,母鸡干什么呢?”

教师出示鸡蛋(4个小的,1个大的),让幼儿从视觉上感知到母鸡下蛋了,但大小不一样,引导幼儿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教师再根据鸡蛋的大小出示节奏图谱,让幼儿念诵节奏谱1:咯咯咯咯哒,节奏谱2:咯咯咯咯哒,使其感受十六分音符的速度。继续引导幼儿念节奏谱3:咯哒,咯哒,节奏谱4:咯咯哒,让幼儿充分感受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不同,体会其中的乐趣。幼儿先按照节拍说,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边打节拍,边看图谱,边说歌词。也可以让幼儿试试按照节奏说,尝试用节奏棒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和节拍的特点,从而做到难点前置。

(2)听音乐并看图。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呀,是谁这么开心呀?大母鸡在什么地方呀?”

幼:“母鸡在草地上。”

师:母鸡在草地上干什么呢?

幼:“母鸡在下蛋。”

师:“下了这么多蛋,母鸡特别高兴,它怎么表现的?”

幼:“母鸡在唱歌。”

师:“咱们看看母鸡下了多少个蛋?蛋是什么样的?”

幼:“鸡蛋又大又多。”

2、幼儿学唱歌曲。

(1)老师指图慢速范唱。(第一遍。)

(2)老师边做动作边原速范唱。(第二遍。)

师:“刚才老师唱了一首大母鸡的歌,你最喜欢哪句?”

(3)幼儿学念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念念歌词。”(幼儿第一遍。)

(4)幼儿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能不能跟着好听的音乐把这首歌完整地唱一遍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第一遍试唱。)

师:“第一组的小朋友很好,第二组的小朋友要加油哦!我们再来一次。”

希望小朋友耳朵要听琴,用好听的声音演唱。(幼儿唱第二遍。)

教师播放《大母鸡》的音乐,幼儿自由找同伴尝试演唱,可以用响板或节奏棒帮助模仿大母鸡的叫声。

3、启发幼儿通过图片或动作尝试记忆歌词。

(1)用遮图的方式考考幼儿。

师:“今天学的歌你们会了吗?”“那咱们玩一个捉迷藏的小游戏:老师把一张图片遮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不看那张图片也能把歌唱完整。我们来试试啊?”

师:“真不错,现在我请男孩子来试试。”

男孩子和女孩子交换,比比哪组唱得好。(幼儿第三遍。)

(2)启发幼儿用图片或动作来记忆歌词。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师:“谁能给这首歌曲编动作呢?”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幼儿在琴声的伴奏下,尝试按歌词编动作,继续记忆歌词。(幼儿第四遍。)

(3)小结:“我们可以用看图片的方法记住新歌,也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来提醒自己记住新歌。”

(4)幼儿选用一种方法记忆并演唱歌曲。

师:“现在请小朋友选一种方法来演唱这首歌,可以选图片也可以选动作。现在小眼睛闭起来想一下,想好了只要坐好,老师就知道了。”

(5)咱们试试男孩子和女孩子对唱好吗?男孩子先唱有词的句子,女孩子唱“咯咯咯咯哒”的句子,然后再换过来。幼儿尝试。(幼儿第五、第六遍)幼儿分成两部分,如十人拿响板,十人拿三角铁伴奏,让幼儿体会乐器的不同。教师把幼儿的演唱录下来。

4、听音乐做游戏,再次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幼儿听着自己演唱的歌曲,与老师一起做动作走出教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大母鸡,开心地唱着歌到外面去玩一会儿吧。”

音乐活动方案 篇27

活动目标:

1、记住歌词,学唱儿歌。

2、唱儿歌的同时,体会儿歌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儿歌,学会如何团结合作。

教学重点:

学唱儿歌,初步感受儿歌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学会用轻快的节奏去唱儿歌。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大萝卜道具、头饰

活动过程

一、warn-up

小朋友同教师先一起玩一个手指游戏,让小朋友的情绪跟着教师活跃起来。

二、播放歌曲《拔萝卜》

小朋友跟着教师的节奏,一起打拍子。提问小朋友,在这首歌里你们都听到什么呢?(表扬)

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三、欣赏音乐《拔萝卜》

学唱《拔萝卜》,跟着教师,用轻快的节奏去唱歌曲,记得把歌曲里的每一个人物、动物都唱出来。

四、角色扮演,进一步学唱儿歌。

老师提问:

1、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在歌曲里听到了都有谁呢?(老爷爷,老奶奶,小黄狗,小花猫)老师请小朋友们来演一下他们好吗?(好)

2、师:小朋友,想要把萝卜拔出来的话得先唱一下我们神奇的咒语哦!是什么呢?(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

3、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老爷爷,老爷爷先来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小朋友们,老爷爷拔得怎么样了?(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

4、师:那老爷怎么办呢?他喊了谁来帮忙呢?(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5、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扮演老奶奶,两人一起唱咒语,结果呢?他们又喊了谁来帮忙?(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黄狗,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6、请出一位小朋友演小黄狗,哎呀,这个罗拔太大了,结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7、师:小花猫来了。好,让我们大声的把咒语给唱出来。(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出来了)

8、师:哇!真厉害!终于拔出来了!小朋友们拔得开心吗?(开心)最后这个大萝卜需要几个人才能拔出来呢?(四个)如果自己一个人,拔得动吗?(拔不动)拔不动你开心吗?(不开心),如果遇到更大的萝卜怎么办呢?老师告诉你哦!我们可以请多几个人来帮忙,对吗!(对)嗯,我们可以请小朋友来帮忙,也可以请小动物来帮忙!

9、小结: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依靠大家的力量就能办得到,人多力量大。所以我们小朋友们平时也要互相帮忙,团结合作!

四、带领孩子学唱《拔萝卜》

幼儿集体和教师一起听着音乐,唱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一起做着拔萝卜的动作唱歌,让幼儿更能感受到儿歌带来的快乐!

五、小结,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活动策划方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不同性质,并随着音乐的变化交换动作。

2.探索散步,并用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对打雷、下雨等天气变化的反应。

3.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散步时注意寻找合适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活动准备:

1.彩色的绒布动物。

2.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生活模仿动作〉。

2.复习歌曲〈玛丽穿件红衣裳〉。

(1)齐唱歌曲。出示彩色的绒布小动物,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和相应的色彩替换歌词并唱出来。

3.介绍游戏内容。

“小朋友睡午觉了,睡得真香甜呀。睡醒了,和朋友们出去散步吧!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天空中乌云滚滚,轰隆隆,轰隆隆,打雷啦,下起雨来了,小朋友们快快跑回家去。”

4.探索散步动作。

(1)“星期天,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是怎样走路的?”“我们去秋游,到野外看风景,又是怎样走路的?”“这就是散步。”

(2)“大家学一学,走一走。”“我看见有一个人自己走的,有妈妈带着孩子走的,有和朋友拉着手走的.……”

(3)教师唱散步音乐旋律,幼儿随音乐散步,

5.听音乐。

(1)完整倾听。

(2)在座位上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根据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3)探索和表现打雷,下雨时的心情和动作。

6.完整玩游戏。

(1)提醒幼儿注意散步时,和朋友们保持合适距离。(处处都有好风景)

(2)反馈听到雷声时的惊愕表情和快快回家的各种动作。

活动结束: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在“下雨”音乐结束时。找到座位的幼儿。

音乐活动方案 篇28

一、设计意图

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感知不同音乐的节奏感,《甩葱歌》节奏感强,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再配上孩子喜欢的小猴子动作,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更加调动起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能主动的参与活动并尝试做出各种小猴子的动作

3、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甩葱歌》音乐一段

二、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正确把握音乐节奏并作出相应动作

三、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景

今天呀客人老师将会和大三班的小朋友来玩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但是在玩之前,老师要先讲一个有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子今天一个人在家特别特别的无聊,想来想去都没事干,所以它决定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它出了门,左看看右看看,走了一会,突然看见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它可高兴了,便走上去热情的和小白兔握握手,激动地在自己身上挠来挠去,然后它邀请小白兔和它做坐沙发的游戏,然后他们就开心的玩了起来。

2、感知音乐并作出相应动作

你们有没有没事干的时候呀?没事干的时候是不是特无聊,你们一般无聊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孩子自己说,那么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只小猴子,你们仔细来看老师是怎样表演的?

3、第一阶段表演

老师在表演的时候走路的动作做了几次?握手的动作做了几次?变了几次沙发?幼儿若没回答出来,就在演示一遍,指导知道了这整个过程,幼儿两人一组站好,选出谁是第一次变沙发的人,谁是第二次变沙发的人,然后跟着音乐一起来做。

4、第二阶段表演

现在你们自己想出不同的无聊动作,待会表演的时候你们就展现出自己的无聊。现在两个人中谁是第一次变沙发的人举手,然后老师说想一想变沙发你们就变出不同的沙发好不好?两人一组继续表演。

5、第三阶段表演

小猴子见到好朋友高兴不高兴,那么他打招呼的时候除了握手激动地还可以干嘛?拥抱、亲一亲,是不是?它挠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激动地挠别人呀?但是你们要清楚,它挠别人是为了让别人舒服,然后能够和自己玩,所以我们在挠别人的时候要轻轻地尽量让别人舒服。现在我们又要提高难度了,两个人来当沙发,一个人来坐沙发进行表演。

五、延伸活动

今天呀我们玩了这个坐沙发的游戏,游戏是以小猴子展开的,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小猴子换成其他的.小动物,然后来进行表演呀!哦,那我们下课之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几人一组进行创编,表演!

六、活动反思

第一次尝试这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所以露洞百出,看似简单的一节音乐游戏活动,里面却蕴含着很多大学问,上课之前我只备了一个大致流程,中间的很多细节我都忽略了,比如提示语,预令要简洁固定,老师示范的时候节奏要把握好,再者动作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否则让孩子就感觉很乱,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动作等等,这节课的经验告诉我以后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课程的流程备好之后再仔细想想细节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音乐活动方案 篇29

一。设计意图:《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二。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三。活动准备:《打电话》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四。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音乐活动方案 篇30

“年轻的领域 音乐的地盘”—__师范大学大学生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

项目名称:“年轻的领域 音乐的地盘”

——__师范大学大学生音乐节

项目起始时间:__年4月——__年6月

实施单位:__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支持媒体:__日报 ……

一、 背景与现状

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甲骨文,春秋战国便有了大量记载音乐的文献著作。然而,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现代教育的不完善,能清楚的写出五线谱的.却少之又少,所以音乐的基础越来越被教育者们重视。网络音乐节也随之兴起。

二、 目标人群

师大新校区所有大学生

三、 项目目的和目标

通过历时一个月的音乐节,可以丰富校园音乐文化,让音乐传遍校园,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比魅力,享受到音乐节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体会到社团文化特色。

四、 项目策略

本届音乐节将主要由开幕式,音乐讲座,音乐知识普及宣传周,__师范大学校园乐队大型汇演(毕幕式)及网络词曲创作大赛五项大型活动构成,活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主题新颖、

五、 项目主体

a) 前期准备与整体宣传

b) 开幕式

c) 音乐讲座

d) 音乐知识普及宣传周

e) 乐队大型汇演

f) 词曲创作大赛

六、 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主要通过在活动过程中项目主办方、目标人群来进行评估及对项目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来评估。

七、 经费预算

一万元人民币

音乐活动方案 篇31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别两首歌曲的不同性质(欢快的、悲伤的)。

2.通过表情、语言、动作及粘贴颜色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准备乐曲《瓦妮莎的微笑》、《二泉映月》、《花仙子》的磁带。

2.哭和笑的花宝宝各一个。

3.高兴地、悲伤地娃娃头若干。

4.冷、暖色纸片若干及江湖。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做律动进活动室。

嘘,小声点,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昨天晚上花仙子趁我睡觉的时候派了两名花宝宝带着两件神秘的礼物来到我的房间里,他们对我说今天他们要跟我一起来,要把这两件神秘的礼物送给小朋友们,不过这两件神秘礼物很特殊,需要我们小朋友的小耳朵来收,先请小朋友们“收”第一位花宝宝带来的“神秘礼物“。

2. 欣赏乐曲《瓦妮莎的微笑》第一遍,然后出示笑的'花宝宝。

(1)他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呀?(一段音乐)

(2)小朋友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那?(幼儿自由回答)

(3)在听音乐的时候你最想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这个花宝宝也和我们一起听了这段音乐,看看这个花宝宝听了音乐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他高兴的笑了)。

3. 欣赏音乐《瓦妮莎的微笑》第二遍,说说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1)请小朋友们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这次我们边拍手边欣赏这段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小朋友们欣赏了一遍这段高兴地音乐,你们感觉他的节奏是快还是慢?(快)

4.欣赏《二泉映月》的乐曲,出示哭的花宝宝。

(1)下面请小朋友们“收”第二份神秘礼物 ,小朋友再听听第二份秘礼物是什么?(音乐)

(2)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很难过、很悲伤、很凄惨、还想哭)

(3)我们来看看花宝宝听了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也很难过的哭了)

5.欣赏乐曲《二泉映月》第二遍,并随老师一起模仿拉二胡。

(1)小朋友们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听听是什么乐器奏出来的?(二胡)

(2)这顿乐曲的节奏是快还是慢呀?(慢)

6.请小朋友们边拍手边对比欣赏这两段乐曲,感受着两段乐曲有什么不一样。

下面我们一起在欣赏一遍这两段乐曲,感受一下这辆段乐曲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听了之后感觉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第一段乐曲是用钢琴演奏的,节奏欢快、听起来让人感觉心情愉快很高兴、很愉快,听了以后还想笑还想跟着音乐一起跳舞;第二段音乐使用二胡演奏的,节奏很慢,听起来给人一种很难过,很悲伤。很想哭的感觉)。

7.请幼儿们对比欣赏这两段音乐并自由选择娃娃头表现音乐。

分别出示高兴地和忧伤的娃娃头:“看,这是什么呀?”(娃娃头)

下面我们边欣赏音乐边玩一个游戏好不好?下朋友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选一张娃娃头表演,想一想,欣赏高兴的音乐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娃娃头,欣赏悲伤音乐的时候选什么养的娃娃头。

8.请小朋友们边欣赏边玩游戏:“给花宝宝找朋友”

小朋友看就这两个花宝宝在一起玩多孤单呀,老师这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种颜色的小花瓣,我们一起来做许许多多的花宝宝来陪他们一起玩好不好!

音乐活动方案 篇32

活动设计背景

课件:让幼儿欣赏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进行曲坚强、有力的风格,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

2、萌发热爱崇拜解放军的情感。

3、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学唱第一段。

4、萌发热爱解放军的情感和学习解放军的。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四二拍歌曲,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的节奏

难点:学习歌曲变化的唱法,学会齐唱,分唱等方法。

活动准备

解放军帽子、一把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腕转动、师生问好(由弱到强的演唱)

2、感受歌曲坚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喜欢解放军。

——复习演唱《弯弯的小船》,引导幼儿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强些。

——说说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温柔、抒情、每个音都很连贯)

——这里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弹奏旋律)

——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什么?

——请你听着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的样子,表现出他们很有力量。

3、理解并学习第一段歌词,渗透弱起半拍。

——(老师一边表演解放军,一边示范唱歌,让幼儿理解歌词。)请你来看解放军表演。

——你喜欢这个表演吗?再看一次表演,听清楚老师唱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学说歌词)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数1234,嘴巴里数到3时4在心里数,老师听到你们数到3就说歌词。我们来试试。(第二遍教师数幼儿说歌词)

4、学习由弱拍后半拍起唱。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老师开头怎么起唱的。(歌曲的开始没有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们要注意听前奏,当听到老师数123后马上唱出来)

——我们要象解放军一样整齐的起唱。(幼儿跟老师学习演唱三遍)

——我们一起来做解放军,一边唱一边自己编动作好吗?

——用有力坚强的声音来唱歌。

音乐活动方案 篇3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感受曲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知道茶叶长在茶树上,茶叶能泡水喝。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和图谱。

2、录音机及采茶录音带。

3、茶叶及杯子。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音乐律动练习,熟悉节奏,从而了解曲子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设计:

1、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入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这里的景色可真美,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课件,懂得茶乡有许多茶树,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利于健康,了解关于茶叶的简单知识。

(2)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曲子的内容,并随意做出喜欢的动作。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采茶的方法:左手提篮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茶叶采下来,指导幼儿放茶叶的时候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

(4)引导幼儿根据采茶的音乐,学习采茶的动作,要手到眼到,合拍表演,让幼儿体会和感受音乐中繁忙的劳动场面和气氛。

(5)学会律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创编动作表演,把音乐分成两部分,第一段为去茶园的路上,第二段为采茶。

(6)出示图谱,让幼儿学会根据图谱来欣赏曲子,并做出相应的律动。

(7)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3、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采来的茶叶送给客人,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2

活动准备

音乐、玫瑰花一只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邀请舞表演,体验新疆舞的魅力。

在邀请舞程中,会调控空间位置,不和朋友碰撞。

在学跳新疆舞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根据音乐的变化跳邀请舞。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舞蹈吸引幼儿兴趣。

1、律动入室(做新疆舞蹈托帽动作进入活动室)

师:小红帽们刚刚老师进入活动室做了什么动作?你知道这个动作来源哪个民族?

刚才音乐的节奏特点是怎么样的?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2、提问带入活动。

师:小红帽们,我们到奶奶家去玩喽!幼儿听舞蹈音乐《送你一朵玫瑰花》边做托帽动作走成双圆圈。

二、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1、教师示范动作:学习新疆舞基本动作,前后点步、踮步,托帽、摇头等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这叫什么步?(踮步)

放在音乐中那个地方呢?(前奏、交换舞伴)

这个舞步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托帽、摇头、前后点步,可以用在于舞伴跳舞时)

还有哪些新疆舞的动作呢?(幼儿自由创编)

2、幼儿听音乐学跳邀请舞《送你一朵玫瑰花》

(1)师:我们已学了许多新疆舞的动作,现在我们再来听音乐做一做好吗?

自己先想想看音乐做什么动作最好看,最喜欢哪个动作,你觉得你还可用什么比较漂亮的动作来表现?

(2)教师示范邀请舞。

师:看一看你们跳的跟老师跳的一样吗?

想不想一起来学一学?(幼儿学跳)

(3)示范舞伴的交换。

①、教师先与一名幼儿示范后再让全体幼儿练习。

② 、帮助幼儿掌握每到换舞伴这一难点时,教师就用语言提醒外圈幼儿横跨一点。

③、练习较熟练后让内外圈的幼儿对换。

(4)听音乐尝试交换舞伴。

(5)幼儿听音乐跳邀请舞、教师在旁观察。

(6)教师小结跳舞的不足之处,再一次跳邀请舞。

(7)听音乐不在老师的提醒下完整跳舞。

三、邀请老师一同跳邀请舞。

师:让我们邀请班上的其他老师一同和我们跳舞吧!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江南人民采茶时的喜悦心情,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2、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

3、提高动作的协调能力,能根据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茶叶,引导幼儿说说喝茶的好处与害处。

教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都喝过什么茶?喝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害处?

(2)引导幼儿尝试说说茶叶的制作过程,教师介绍采茶知识,引出活动主题。

2、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旋律。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音乐的名称及所表达的情感。

3、播放江南人民采茶的情景视频,初步感受采茶动作。

(1)引导幼儿敢看视频,说说采茶有哪些动作。

(2)教师进行总结,并加以动作示范。

教师:茶叶树是生长在江南的一种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长,排之间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间采茶叶,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然后把它放到篮子里。

(3)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

采茶: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

4、律动学习。

(1)师幼共同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连采集片放进来,连采集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2)教师哼唱歌曲,带领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3)播放音乐,师幼共同舞蹈,鼓励幼儿生动、活泼的表现动作,充分感受采茶时的喜悦心情。

5、表演活动。

(1)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律动表演,师幼共同点评和总结。

(2)跟随音乐幼儿进行完整表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采茶的情景表现出来。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4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织布》;

2、练声:《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熟悉乐曲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相处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朋友就要毕业,老师和小朋友就要分开了,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2)教师:你还记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样帮助过你吗?

教师: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唱起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

(2)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教师:你听到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呢?说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话?“旧日朋友”、“怀念”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合和孩子回答小结: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谊万岁”, “旧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怀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导幼儿第二次倾听范唱。教师自然带动幼儿与领座同伴目光对视,随着节拍轻摇身体。

教师:和好朋友一起面对面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边弹唱边唱,引导幼儿用轻声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是抒情曲调,歌词所表达了离别情绪,十分感人。

(2)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注意提醒幼儿弱拍起唱的强弱处理及延长音的情感处理。

教师弹琴,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两段歌词,幼儿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儿唱准弱起小节。

三、告别时刻。

1、复习《小牧民》,结束本活动。

2、教师:我们马上就要告别了,你想和朋友怎样告别呢?下课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拥抱、拉钩、击拳等。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在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体验创编歌曲的快乐。

能凭借记忆唱准歌词,根据节奏创编说唱部分。

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

图片(冬瓜、茄子、四季豆、土豆、火腿肠、辣椒、胡萝卜、西兰花)

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

你买过菜吗?跟谁一起买的?买过什么菜?

2、出示图谱

第1、2、7、8句的图谱,教师指图谱讲述歌曲中的故事。

孙子和奶奶买了些什么菜?

3、教师教唱歌曲

现在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1)、教师范唱歌曲。

孙子和奶奶买了哪些菜?(幼儿基本说出菜名)

(2)、教师边出示图谱边总结幼儿的回答。

师:孙子和奶奶买了……。..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那一句是没有曲子的?

(3)、教师再次范唱。

歌曲中那句是没有曲子的?我们一起来念一念。(练习2遍)同时教师出示节奏谱。

4、幼儿学唱歌曲

(1)、跟琴声完整学唱2遍。(慢→快)

(2)、藏图游戏(2遍)藏图2、图3

5、歌曲仿编

(1)、教师出示蔬菜图片。

师:老师准备了许多蔬菜,我们把它们唱在歌里吧。

(2)、幼儿集体选图仿编。

(3)、幼儿相互仿编。

6、幼儿集体表演唱儿童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且能伴着歌曲内容和节奏进行舞蹈。

2、激发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和对小学生活的憧憬。

教学重点:

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且能伴着歌曲内容和节奏进行舞蹈。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第34~36页,毕业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谈话

播放小学一年级学生生活视频。引导幼儿说一说视频的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

幼儿:……

教师:那是一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课间活动。你们想成为小学生吗?

幼儿:…….

教师:相信小朋友们都想成为一名小学生,还有一个星期我们也毕业啦。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毕业歌好吗?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请幼儿说一说歌曲里唱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学唱歌曲。学认读歌词,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3)发表感言(分享即将毕业对幼儿园和老师们的事情)

请孩子们讲述在幼儿园的生活经验,回忆与同伴、老师相处的情景,萌发幼儿们依依不舍的感受。再请幼儿对着自己的老师说一句感激的话。

三、歌舞创作。结束课程。唱歌还有用动作把歌曲表现出来。

教师示范“飞鸟的动作……”等幼儿发挥想象自己创造动作

请幼儿边唱歌边跳舞。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7

活动由来

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吃鸡蛋,大班的孩子有时还会经常比比咱俩的鸡蛋谁的大,而且我们班的孩子在美术区活动中还做过蛋壳画。孩子对鸡蛋并不陌生。在表演区中幼儿有时也会模仿公鸡的叫声。在前两天的活动中我有意播放母鸡下蛋的声音,让幼儿模仿,并要求他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搜集相关的资料,听听母鸡下蛋的声音,看看母鸡下蛋的样子,为今天的教育活动做好前期准备。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唱歌曲,能够看图谱有节奏地念诵“大母鸡”的叫声(十六分音符),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难点)

2.在老师启发下有意识地观察图片,通过动作尝试记忆歌词。(重点)

3.能认真听音乐,并愿意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听过母鸡下蛋的声音。

物质准备:教学图片4张,节奏图片8张,背景音乐;鸡蛋小的4个,大的一个;钢琴;节奏棒与幼儿人数同;响板、三角铁各占幼儿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幼儿坐好后教师也坐好,教师不讲话,等待幼儿安静。播放母鸡下蛋的声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

师:你们谁能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呢?幼儿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1.听《大母鸡》的音乐伴奏,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1)听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听音乐做自己想象的动作。)

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音乐?你是什么感觉?”

幼:“开心的音乐”、“欢快的音乐”。

师: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看谁来了?教师播放音乐《大母鸡》,同时出示一只母鸡的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师:“快看,母鸡干什么呢?”

教师出示鸡蛋(4个小的,1个大的),让幼儿从视觉上感知到母鸡下蛋了,但大小不一样,引导幼儿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教师再根据鸡蛋的大小出示节奏图谱,让幼儿念诵节奏谱1:咯咯咯咯哒,节奏谱2:咯咯咯咯哒,使其感受十六分音符的速度。继续引导幼儿念节奏谱3:咯哒,咯哒,节奏谱4:咯咯哒,让幼儿充分感受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不同,体会其中的乐趣。幼儿先按照节拍说,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边打节拍,边看图谱,边说歌词。也可以让幼儿试试按照节奏说,尝试用节奏棒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和节拍的特点,从而做到难点前置。

(2)听音乐并看图。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呀,是谁这么开心呀?大母鸡在什么地方呀?”

幼:“母鸡在草地上。”

师:母鸡在草地上干什么呢?

幼:“母鸡在下蛋。”

师:“下了这么多蛋,母鸡特别高兴,它怎么表现的?”

幼:“母鸡在唱歌。”

师:“咱们看看母鸡下了多少个蛋?蛋是什么样的?”

幼:“鸡蛋又大又多。”

2.幼儿学唱歌曲。

(1)老师指图慢速范唱。(第一遍。)

(2)老师边做动作边原速范唱。(第二遍。)

师:“刚才老师唱了一首大母鸡的歌,你最喜欢哪句?”

(3)幼儿学念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念念歌词。”(幼儿第一遍。)

(4)幼儿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能不能跟着好听的音乐把这首歌完整地唱一遍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第一遍试唱。)

师:“第一组的小朋友很好,第二组的小朋友要加油哦!我们再来一次。”

希望小朋友耳朵要听琴,用好听的声音演唱。(幼儿唱第二遍。)

教师播放《大母鸡》的音乐,幼儿自由找同伴尝试演唱,可以用响板或节奏棒帮助模仿大母鸡的叫声。

3.启发幼儿通过图片或动作尝试记忆歌词。

(1)用遮图的方式考考幼儿。

师:“今天学的歌你们会了吗?”“那咱们玩一个捉迷藏的小游戏:老师把一张图片遮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不看那张图片也能把歌唱完整。我们来试试啊?”

师:“真不错,现在我请男孩子来试试。”

男孩子和女孩子交换,比比哪组唱得好。(幼儿第三遍。)

(2)启发幼儿用图片或动作来记忆歌词。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师:“谁能给这首歌曲编动作呢?”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幼儿在琴声的伴奏下,尝试按歌词编动作,继续记忆歌词。(幼儿第四遍。)

(3)小结:“我们可以用看图片的方法记住新歌,也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来提醒自己记住新歌。”

(4)幼儿选用一种方法记忆并演唱歌曲。

师:“现在请小朋友选一种方法来演唱这首歌,可以选图片也可以选动作。现在小眼睛闭起来想一下,想好了只要坐好,老师就知道了。”

(5)咱们试试男孩子和女孩子对唱好吗?男孩子先唱有词的句子,女孩子唱“咯咯咯咯哒”的句子,然后再换过来。幼儿尝试。(幼儿第五、第六遍)幼儿分成两部分,如十人拿响板,十人拿三角铁伴奏,让幼儿体会乐器的不同。教师把幼儿的演唱录下来。

4.听音乐做游戏,再次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幼儿听着自己演唱的歌曲,与老师一起做动作走出教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大母鸡,开心地唱着歌到外面去玩一会儿吧。”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东北民歌热情、豪放的风格,体验歌曲活泼风趣的情绪及卷舌音的特点。

2.在了解货郎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吆喝含义的基础上,能模仿生活中吆喝叫卖的声音,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3.尝试结合生活经验仿编念白歌词,并能完整仿唱歌曲。

活动准备

磁性黑板,曲中人物,货物大图、游戏用生活用品小图及实物商品若干,小推车三辆,幼儿画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情景表演导入,帮助幼儿感受、体验货郎的角色特点

1.教师推出装有生活用品的小推车,表演拖着长腔、大声吆喝叫卖的情景。

(1)提问: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呢?与平时商场、超市里售货员卖货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像老师这样拖着长腔大声喊着叫卖的声音叫“吆喝”。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模仿吆喝叫卖的各种声音,体验模仿的快乐。

2.教师再次表演唱着叫卖的情景,引出小货郎的角色。

(1)提问:刚才老师又是怎么吆喝的?(注意强调:唱着叫卖)

(2)帮助幼儿理解小货郎的角色含义和产生的社会背景。

角色含义:推着小车或者挑着担子、摇着小鼓、拖着长腔、走街串巷、大声唱着叫卖的小商人叫小货郎。

社会背景:在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生活的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到处是超市、商场,那时想买什么吃的、用的等生活用品都得等到小货郎来时才能买到。

二、欣赏教师改编演唱的东北民歌《小货郎》

1.幼儿完整倾听,感受歌曲的风格与情绪。

提问:听了歌曲有什么感觉?想干什么?

2.仔细倾听第一段,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

(1)提问:在歌中,你听到小货郎是怎么叫卖的?

(2)让幼儿随音乐表演第一段。

3.欣赏歌曲第二段,说说小货郎都送来了什么货物。

提问:小货郎送了什么货?都是谁喜欢的?

4.再听音乐第二段,教师出示货物及对应人物图片验证幼儿说法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对歌词的记忆。(此处请幼儿跟随音乐和教师手势指挥一起念白)

5.学习歌中节奏念白部分,领幼儿一起练习。(琴声伴奏)

6.引导幼儿了解卷舌音的特点并一起趣味模仿。

7.师生共同随唱歌曲一遍。

8.跟随琴声伴奏演唱歌曲一遍。

9.一起完整表演歌曲一遍。

三、引导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共同仿编歌词

1.提问:假如你是小货郎,你准备为哪些人准备货物呢?

2.引导幼儿知道,要想让货物卖得快就要选择别人喜欢的物品。

3.请幼儿从椅子背袋中拿出贴有各种人物照片的画板,按教师要求到自选超市选购商品图贴到相应的照片下。(此时反复播放背景音乐让孩子熟悉歌曲旋律,教师强调操作要求:每张照片下只能选贴一种商品图。)

4.请幼儿结伴说说所选商品,模仿练习歌曲中念白歌词。

5.请个别幼儿上台随琴声伴奏说节奏念白。

6.引导幼儿拿画板集体念白。

7.教师示范把个别幼儿的编词完整编到歌曲里。

8.请个别幼儿挑战老师,完整创编演唱。

9.一起拿画板集体演唱仿编歌曲。

四、体验游戏小货郎

教师、幼儿共同推着装有各种货物的小车到听课教师面前叫卖货物。充分体验叫卖的快乐。(此处可让幼儿先分组讨论任务和分工:摇鼓的、叫卖的、推小车的、收钱的、供货的。)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快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2、培养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进一步学会控制和协调并用自己固定的节奏随音乐演奏,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已学会唱《小牧民》。

2、立体玩具小马,脖子上套一串小铃。

3、指导幼儿认识有关牧民的生活及劳动内容。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__ __| __ __|节奏型。

(1)教师用双响筒敲击__ __|节奏型,另一幼儿操作玩具小马,让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小马”跑时脖子上串铃发出的响声。

(2)启发幼儿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

(3)幼儿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节奏拍出来。

(4)全体幼儿随着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5)幼儿用模仿马蹄声“哒哒哒哒”或“的个的个”。

3、教师在幼儿拍__ __| __ __|节奏声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17小节到20小节与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让幼儿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里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示?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4)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出节奏型_—|_—|。

5、组织幼儿二声部语音节奏,教师一个声部,全体幼儿一个声部,分别念马蹄声的节奏和串铃的节奏,欢呼声齐念。

6、讨论配器。

(1)小牧民骑着马跑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集体探索并尝试演奏。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兴,用什么乐器表示?

(3)在速度较慢的琴声伴奏下,在教师的语音提示下,幼儿打击乐器。

(4)在录音机里的音乐伴奏下,进行演奏。

(5)交换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10

活动目标:

⑴.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⑵.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

⑶.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准备;

⑴.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⑵.磁带.录音机。

⑶.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⑷.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活动过程:

Ⅰ.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我是小小茶壶》.《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喜洋洋》

Ⅱ.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

Ⅲ.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⑴.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Ⅳ.学习基本工作。

⑴.“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好。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③踏点步,双手一切甩袖。

④双手从下往上翻,做弹跳步。

⑤手上下甩袖,脚前后点地。

⑥“巴扎嗨”是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Ⅴ.学习舞蹈。

⑴.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藏族舞蹈,好吗?”(好)

⑵.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Ⅵ.小结舞蹈

今天我们班小朋友学了什么舞蹈呀?舞蹈的名字是什么呀,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

Ⅶ.总结:

⑴.除了藏族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那些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想叫我们大(1)帮的小朋友帮他们画几件漂亮的衣服,你们愿意吗?(愿意)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来装饰各民族服装。

Ⅶ.评价幼儿作品。

来,举起你们给那些兄弟姐妹画的衣服来看看,画得真漂亮呀。我们把你们给民族娃娃画的衣服,送到天安门去给他们,好吗?(好)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1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十分喜爱魔术表演,为此我选择了《魔术师圆舞曲》来设计、组织活动。这是一首三拍子的圆舞曲,为AAB结构,是比较清晰的主题再现性作品。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很容易通过动作体会两段歌曲的不同性质以及乐段的变化。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三个活动目标,其重点是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完整表演魔术师变魔术的过程。经过分析,我觉得该活动的难点是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在进行完整表演的基础上创编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环节一,以提问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唤起幼儿的经验,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环节二,通过让幼儿观看魔术师的表演和简单形象的图谱,理解音乐的结构。环节三,增强幼儿的听觉感受。在活动中,整理帽子的音乐是音乐结构变化的关键,变出花的音乐明显区别于A段。教师通过游戏的口吻让幼儿找到音乐的关键之处和乐段之间的差异。环节四、五,完整练习,进行表演。这个环节需要孩子们调动多种感官,整个表演的过程就是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过程。环节六,在完整表演的基础上创编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这个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可充分调动已有经验尽情表现,同伴相互学习也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目标:

1.感受乐曲的三拍子节奏和AAB的结构。

2.创编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表现魔术师神奇、幽默的表演特点。

3.体验与教师、同伴一起表演变魔术的乐趣。

准备:

1.音乐,帽子(里面粘好拉花)。

2.幼儿观看一些魔术表演,感受魔术师神奇、幽默的表演特点。

过程:

一、谈话:我看过的魔术表演

师: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是怎么样的?

幼:我在电视里看到过,本来一个硬币在一个杯子里,魔术师一变就到另一个杯子里去了。

幼:我看到有一个活人躺在箱子里被魔术师变没了。

幼:我看到魔术师拿了顶帽子,从帽子里一会儿变出花,一会儿变出鸽子,一会儿变出糖。

师(小结):魔术表演很神奇。魔术师有很多道具。在不同的魔术表演中,魔术师施魔法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回应幼儿时,尽可能引导幼儿回忆魔术师施魔法的不同方法,为创编动作作铺垫。)

二、视觉感受:魔术师做了什么

1.完整欣赏教师随乐表演的魔术,初步感受音乐性质和肢体动作。

师:刚才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请你用动作来表现一下。

幼:把帽子戴在头上,转来转去。

师:整理帽子。

幼:把花拉出来。

师:从帽子里变出了花。

幼:用手在空中抓了几下放到帽子里。

师:施魔法。

幼:把帽子翻过来,翻过去。

师:让观众检查帽子。

(根据幼儿的回答,师幼一起练习个别幼儿所表现的动作3~4次。)

师(小结):原来魔术师做了整理帽子、检查帽子、施魔法、变花、谢幕等动作。(教师边说边出示图谱。)

2.再次完整欣赏魔术表演,初步理解乐曲的AAB结构。

师:请再看一次魔术表演,你能看出魔术师变了几次才把花变出来吗?

幼:变了两次。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魔术师给我们检查了两遍帽子。

幼:因为魔术师抓了一次魔法到帽子里,可是没有变出来,后面又抓了一次魔法,这次就变出来了。所以,是变了两次把花变出来的。

幼:我是看图片的,前面的两遍是一模一样的,第二遍以后就变出花了。

师(小结):你们的眼睛真亮。魔术师需要整理帽子、检查帽子、施魔法两次才能把花变出来。(教师边说边引导幼儿看图谱。)

三、听觉感受:魔术师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

1.交代任务3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名小小魔术师,也来表演这个变花的魔术。要做好魔术师有一个小小的秘诀,请你们找一找音乐中整理帽子的音乐和变花的音乐。

2.完整欣赏音乐,听到整理帽子的音乐就摸摸头。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听到整理帽子的音乐就摸摸头,听到变花的`音乐就挥挥手。

四、完整练习:学做魔术师

师:你们都已经学会了这两个秘诀,现在就请你们来当魔术师。

1.跟着音乐和教师一起完整表演,注意倾听整理帽子的音乐和变花的音乐。

2.看图谱,在教师的简单提示下尝试随乐完整表现。

五、综合表现:我是小小魔术师

运用魔术帽,跟着音乐完整表现魔术师变魔术的情境,准确地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师:现在我们要用上魔术帽了,你们知道帽子里的秘密吗?(教师示范如何将魔术帽里的拉花拉出来)。拿到帽子后,自己先试一试能不能很快地将花拉出来。

六、创编活动:设计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

1.创编施魔法的动作。

师:刚才你们说看到过很多不同的魔术表演,魔术师施魔法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们刚才用了用手抓、放的魔法,还有其他施魔法的方法吗?请你们来试一试、做一做。

幼:用嘴将魔法吹进帽子里。

幼:把帽子翻过来,用手把魔法压进去。

幼:用手指当魔术棒,把魔法转进去。

(幼儿回答后,教师将他们的动作进行提升,转化成三拍子的动作让他们学习。)

2.用自己创编的施魔法动作完整随乐表演。

延伸活动:

1.可进行第二课时,让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2.可选取两至三种乐器进行打击乐的活动。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12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同行点评: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教师可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13

设计意图:

一天,有个孩子带来了皮影,舞蹈《俏夕阳》的光盘。大家在欣赏了这个节目后,为老奶奶和小朋友的表演喝彩,同时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组织了“快乐皮影人”的创造性韵律活动,以创造性地进行艺术化的表现,并培养幼儿对身边事物的敏感性。乐曲《快乐皮影人》是根据春节联欢晚会舞蹈节目《俏夕阳》的音乐改编而成的,幽默、滑稽,具有民族特色。由于原来的乐曲节奏较快,缺乏变化,不适合幼儿表现,因此我将乐曲改编为ABA结构,将B段乐曲的各乐句后半句处理成停止旋律并出现锣及木鱼的节奏型。为幼儿随乐创编表现皮影人的造型动作提供自由空间。由于幼儿对皮影戏缺少经验,活动前我让他们观看舞蹈《俏夕阳》和皮影馆的录像,让他们模仿图片上的皮影造型,操纵皮影人进行造型表演等,这些经验准备为幼儿创编造型提供了条件。另外,A段乐曲中皮影人入场的动作已在第一课时完成,在这个活动中,我重点让幼儿尝试独立造型,并借助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幼儿变化方位,创编B段乐曲中皮影人的造型动作。

目标:

1.理解并能用动作表现作品的ABA结构。

2.能变化方位创编B段音乐中皮影人的各种造型动作。

3.在音乐旋律停止、出现节奏型时,能够迅速控制自己的身体并做出有创意的造型。

4.初步了解皮影戏的特点,产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准备:

1.《快乐皮影人》音乐磁带,一块长白布,一盏太阳灯。

2.幼儿观看过皮影表演以及皮影动画片,观看过舞蹈《俏夕阳》VCD,了解皮影戏的特点。

3.熟悉A段音乐并探索过A段乐曲中皮影人入场的各种动作。

过程:

一、随A段音乐做“皮影人”排队进入活动室

二、自主探索皮影人的造型动作

(一)欣赏B段音乐,引导幼儿表现皮影人的造型动作。

1.欣赏B段音乐。

师:听,喇叭吹起来了。皮影人要干什么了呢?仔细听。你觉得在这段乐曲中皮影人在干什么?

幼:皮影人在跳舞。

幼:皮影人在玩。

幼:皮影人在摆造型。

幼:好像在敲鼓。

幼:皮影人在表演节目。

幼:皮影人出场了。

2.边听音乐边尝试表现皮影人的各种样子。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把自己的想法用动作表现出来。

(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演,有的幼儿挥动双手表现皮影人在跳舞:有的幼儿双手十指上下摆动表现皮影人在敲鼓:有的幼儿滑稽地表演皮影人头和手向前一伸一缩的样子,并在音乐出现“镗”时停住,摆出一个造型……)

3.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一个幼儿的造型。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个小朋友的动作特别合拍,我们请他上来表演给大家看看。

(播放B段两小节音乐,请该幼儿随着音乐表现自己创编的造型动作。)

师:这位皮影人在表演什么?

幼:在摆造型。

师:你们觉得他表演得怎么样?

幼:造型动作特别好看。

幼:他的造型动作和音乐很合拍。

师:我们再来看看他是在乐曲的什么时候停住摆造型的。

(教师哼唱乐曲,该幼儿随着音乐再表演一遍。)

幼:在音乐出现锣声的时候停住摆造型。

幼:在音乐没有旋律、出现“镗”的时候。

4.边听音乐边尝试表现皮影人的动作造型。

师:现在请大家来试试,在乐曲出现“镗”的时候停住并摆造型。

(幼儿边听B段音乐边尝试表现皮影人的动作造型,教师有意识地用体态语提醒幼儿在旋律停止、出现节奏X X X | 0 X X| 时停住并摆造型。)

师:现在谁来表演给大家看看?

(播放B段两小节音乐,请几名幼儿随着音乐展示自己创编的造型动作,其余幼儿模仿他们的造型动作。)

5.变化方位创编各种皮影人的造型动作。

师:大家看这位小朋友是站着造型的。除了站着造型,皮影人还可以怎么造型?

幼:蹲着。

师:谁来试试蹲的造型?

(一幼儿上来展示蹲的造型。)

师:谁再来摆个站的造型?

(一幼儿上来展示站的造型。)

师:大家看这三个皮影人,一个是站着的,一个是半蹲的,一个是蹲着的,造型有高有低。

(教师用手势请站立前倾的幼儿留下,其余两个幼儿回位。)

师:大家看,他的造型是身子向前倾的。皮影人除了身体向前造型,还可以怎么造型?

幼:向后。

幼:向上。

幼:向下。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让他们上来分别展示身子向后、向上、向下的造型,并用夸张的动作加以模仿。)

师:皮影人造型时身体方向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捕捉到一个幼儿的手臂是弯曲向下造型的。)

师:瞧,他的手臂关节很灵活,是弯曲向下造型的。手臂除了向下造型,还可以向什么方向造型?

幼:向上/向前/向后。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出手臂弯曲向上、向前、向后的造型。)

师:除了手臂关节,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关节变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幼:脚部关节。

师:我们来试一试。

(教师和幼儿摆动脚尖做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的造型。)

师:还可以利用什么部位的关节?

幼:膝盖。

幼:脖子。

幼:手腕。

幼:大胳膊。

幼:胯。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启发他们摆弄各个关节做出不同的造型。)

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找个空位置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动作,注意运用身体的各个关节向不同方向造型。

(幼儿自由摆造型,教师巡回指导,积极评价幼儿的动作。)

6.随乐创编各种皮影人造型动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要利用各个关节变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播放四句乐曲,幼儿随乐造型。)

7.合着音乐完整地创编B段造型动作。

师:现在我们要完整地合着音乐来玩一玩,注意要变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幼儿合着B段音乐完整地创编造型动作。)

(二)欣赏A’段音乐,引导幼儿表现皮影人走回去的动作。

师:皮影人的造型表演结束了,真精彩。现在皮影人准备回家了。

(放A’段音乐,幼儿排成一排,合着音乐节奏做皮影人走回去的动作。)

三、游戏:快乐的皮影人

1.师幼一起随音乐完整表现皮影人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将皮影人的游戏完整地玩一遍。请小朋友排成两排。每一位皮影人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出场动作。

(幼儿完整地游戏一遍。)

2.观看表演。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块长长的布,这块布加上灯光就是我们皮影人的小舞台了。刚才小朋友的造型很棒,有高有低,身体有向前也有向后的,还利用了身体的每一个关节。下面谁来试一试到小舞台上表演皮影戏?

(四个幼儿上台表演。)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位小朋友的影子特别好看,也特别有趣。这是因为他的动作幅度大,特别夸张(教师边评价边配上夸张的动作)。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将皮影人的游戏完整地表演一遍。

(幼儿分组上台表演。)

延伸活动:

在日常游戏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皮影人的各种动作及合作造型。

评析: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14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就要到了,我们也为孩子准备了一系列关于植树节的活动,为的是让孩子能够真正程度上的意识到植树节到底是什么?它是多少号?它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晨间谈话

植树节的时间以及意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二、利用午餐后时间

1、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种树

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

1、教师要告诉幼儿那些东西我们种植在外面,不要去轻易动它,每天来幼儿园早的小朋友可以给自己的种植物浇水,比比看谁的种植物长的最高,最好

2、教师带领班上的幼儿,一起去种植地,要注意些什么?

3、师生共同参观大班年级组的种植地。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15

设计思路

在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搜集了一些民族舞曲和舞蹈道具,我把它们投放到了表演区。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红绸很感兴趣,经常边听音乐边拿着红绸舞蹈,但播放的乐曲多数是我们曾欣赏过的《啤酒桶波尔卡》、《狮王进行曲》等西洋乐曲,很少播放民族乐曲。通过和孩子们的谈话,我了解到这是因为他们对欣赏过的乐曲非常熟悉,觉得更好表演。为了满足孩子们表演的需求,使他们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同时也为了使他们感受民族舞曲的风格,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受民族乐曲带来的愉悦体验,从而更多角度地了解祖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我设计了《红绸舞》活动。

活动一音乐欣赏《红绸舞》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喜爱民族文化,感受民族乐曲中热烈欢腾的气氛。

2.感知乐曲ABA的结构。

3.能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

活动准备

1.磁板一块。

2.彩笔、画纸人手一份。

3.录音机、磁带。

4.在过渡环节播放《红绸舞》。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师:刚才这首乐曲听起来怎么样?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2.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

完整欣赏乐曲后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从开始到结尾旋律是一样的吗?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3.分段欣赏,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

师:我们再欣赏一遍乐曲。

(1)欣赏第一段并提问:听了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节奏是快还是慢?

(2)欣赏第二段并提问:这一段乐曲和第一段乐曲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觉得这一段音乐表现了什么?

(3)欣赏第三段:最后一段乐曲和第几段乐曲一样?

(4)分段欣赏完,请幼儿用符号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要求旋律相近的两段要用相同的符号表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

(5)分享、交流自己的画并贴到磁板上。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告诉幼儿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红绸舞》,并引导幼儿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热闹气氛;乐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旋律基本相同。

活动二舞蹈创编《红绸舞》

活动由来

在第一次活动后,孩子们对民族乐曲有了极高的兴趣,但他们的表演只是停留在听着乐曲随意地表现。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渐渐地消退了,有时甚至拿着红绸互相打闹。为了丰富幼儿的舞蹈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表现,我觉得首先应该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乐曲《红绸舞》的旋律特点,并对舞蹈道具红绸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红绸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常用道具,它能够很好地诠释人们在欢乐、重大的场合中的喜悦心情),使他们了解并喜爱民族民间舞蹈。

活动目标

1.在充分感知乐曲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舞蹈道具红绸的特色。

2.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3.初步尝试舞蹈创编,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熟悉民族舞步十字步。

2.红绸每人一条。

3.多媒体设备一套及舞蹈《红绸舞》光盘,歌曲《闪烁的小星》节奏谱。

活动过程

1.出示节奏谱,进行声势练习《闪烁的小星》。

2.进一步欣赏民族舞曲《红绸舞》,幼儿可跟随舞曲做动作。

3.出示红绸,鼓励幼儿自由舞弄红绸,感知红绸的特性,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4.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舞蹈创编。

(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播放视频《红绸舞》。

(2)经验交流。

师:叔叔阿姨们是怎么舞绸子的?你觉得我们刚才看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可以配合什么舞步?

(3)幼儿跟随音乐,自主探究。

(4)引导幼儿重点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师:听了这段乐曲有什么感受?(旋律一会高,一会低)你想做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舞曲中对话部分的旋律特点。

5.两组幼儿互相交流欣赏创编的舞蹈。

活动延伸

1.运用绘画方式将自己第一次创编舞蹈的情景及感受表达出来,并张贴在墙饰上。

2.利用活动室里的大塑胶垫板辅助幼儿练习。

(1)在四个角上用数字标上秧歌十字步步伐的先后顺序。

(2)只在垫板中心标上十字标记,提高难度。

活动三小小舞台秀出风采

活动由来

有了前两次活动的经验,孩子们已经能很好地利用红绸进行舞蹈创编。但由于表演区和建筑区挨得很近,又没有明显的场地划分,因此表演区的孩子经常由于表演太投入而影响到建筑区孩子的活动,两个区的孩子为此发生了冲突。于是我把这一问题抛给孩子们,请他们想办法来解决。之前,我班曾开展过童话表演活动,孩子们有布置舞台的前期经验,因此很快想出了办法布置一个小舞台,表演区的小朋友可以在舞台中表演。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制作活动,能根据乐曲展现的风格特征进行舞台设计。

2.能根据计划选用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3.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

活动材料

1.废旧材料若干,如一次性餐盘、吸管、布头等,按类摆放。

2.胶带、颜料等辅助材料。

3.幼儿自己收集的材料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舞台图片,布置在墙饰中。

活动过程

1.讨论:《红绸舞》是一首怎样的乐曲?(欢快、喜庆,人们在庆祝丰收和节日时演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布置舞台?舞台布置包括哪些部分?

2.丰富幼儿经验,引发其创作欲望。

(1)通过谈话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如,如何确定舞台中心,并进行舞台前后左右的对称及放射性布局。

(2)引导幼儿发现舞台布置的民族特色(稻穗等图案代表丰收,红灯笼、窗花等体现喜庆)。

(3)根据乐曲展现的民族风格特征,确定我班小舞台的设计方案。

3.说一说自己的计划:你想完成舞台布置的哪一部分?你想跟谁合作?鼓励幼儿根据需要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合作。

4.幼儿依据自己的计划,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教师注意观察,适时帮助和指导有需求的幼儿(对于有需求的幼儿,教师运用提示、查找资料、示范及伙伴之间的经验借鉴等方法支持幼儿的活动)。

5.教师协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布置小舞台。

6.幼儿在布置好的小舞台上听乐曲自由表演《红绸舞》。

活动反思

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我班幼儿充分了解和感受了民族音乐的快乐情绪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充分体验了彩绸飞舞的热闹情景,为幼儿了解并喜爱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和区角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需求和问题,在充分考虑幼儿原有经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适时通过提供支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体验到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快乐。

音乐活动方案 篇34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学习分辨乐句,知道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3、能随音乐做蝴蝶飞舞的动作,并能愉快地与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活泼欢快的情绪的乐曲;组织郊游,丰富幼儿对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识;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飞等基本动作。

2、物质材料准备:乐曲《化蝶》、电脑、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梯形皱纹纸若干。

3、环境准备:设置成花园场景。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花园吧!我们的花园漂亮吗,看见什么了?

2、完整欣赏,充分感受。

①请幼儿安静地听乐曲,交流:有什么感觉?听着音乐想到了什么?

②再次欣赏,并观看课件,交流:听一听音乐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听着音乐你想做什么?可随音乐自由表现。

3、听故事,看图谱,理解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讲述故事《两只蝴蝶》,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看课件欣赏音乐,说一说小蝴蝶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停下来,并跟随课件中的蝴蝶飞飞停停。

③徒手做蝴蝶,跟着课件表现,教师小结提升。

4、跟着音乐表现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哼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表现乐句的开始(飞)、结束(蹲)。

②小朋友手上带上“蝴蝶翅膀”飞舞,结束时停在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

③小朋友做花,老师做蝴蝶表演。

④小朋友做蝴蝶,乐句结束时两个小朋友拥抱。

音乐活动方案 篇35

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记得童年时对蒲公英就很好奇。它们看起来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绒球就会分散、如同降落伞,又似羽毛般轻盈。我们认为相比较其他的植物来说蒲公英对幼儿的吸引力会大一些。除了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活动的延伸。从蒲公英生长的特性来表现律动,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老师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舞蹈音乐:

该舞蹈表现的是蒲公英种子的传播,生长过程。即一开始蒲公英是一个绒球的状态,在风中摇摆。当风吹来,蒲公英种子随风四处飘扬,落地,生长,开花、一般节奏轻松的音乐都可以使用。音乐的结构为ABA式。由此表现蒲公英从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的三个状态。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

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情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

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单的舞蹈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

8、教师朗诵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师根据幼儿反应,将幼儿最喜欢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结束。

音乐活动方案 篇36

一、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嘻哈音乐,该曲有鲜明、强烈的节奏,歌曲里幽默又特别的唱腔吸引了幼儿,孩子们都觉得音乐里“有着一个搞笑的人’。

同时,作为嘻哈音乐,是幼儿很少接触的新事物,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有兴趣的,同时也能丰富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有利于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

小丑,这一特殊的角色,正好体现了幽默、搞笑、滑稽的特点,于是我选择了讣丑的角色,借助小丑这个角色充分去感受音乐幽默风趣的特点。而整个活动以‘‘小丑当大厨”的情境为背景,以“切菜”的脉络贯穿其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幽默滑稽的风格,并能创造出多种切菜方法。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l、感受音乐幽默滑稽的风格,伴随音乐学习小丑得意、走、看和选菜的动作。

2、在了解4/4X X XX XO/这个节奏的基础上,伴随音乐创编出与该节奏相匹配的切菜动作。

3、体验当厨师进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已经用该音乐玩过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情节,模仿学习情节所匹配的动作。(幼儿围圈坐)

l、在教师动作、语言的引导下初步学习基本动作。

①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看看我是谁?(教师戴上小丑的红鼻头)

肚子好饿呀,我要去厨房做一顿香喷喷大餐,(做得意的动作),进了厨房,我走走走走走 /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发现了我最喜欢的菜(做指菜动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准备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②配乐,教师完整示范动作两遍。

③幼儿完整模仿学习两遍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有节奏的随音乐做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切的动作

②连续完整游戏(两遍)

第一遍游戏: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切菜的节奏

第二遍游戏:教师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做切的动作时候的节奏

(二)用4/4X X XX XO/节奏创编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用替换的方法创编片和拍的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片鱼的动作,幼儿在圈上按顺时针的方向移动,完整玩片鱼片的游戏(关注幼儿在移动时候的节奏和空间距离的调整,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节奏,以及片鱼片的节奏。)

②重点练习有节奏的拍姜的动作,完整玩拍姜的游戏

2、幼儿自由创编切菜的动作

①幼儿创编不同菜的切法

②教师引入魔法菜板,进一步激发孩子创编的兴趣

③配乐完整游戏三遍

3、结束

师:现在,端上我们切好的菜吧,跟着老师走,咱们炒菜去吧。(幼儿假装端菜状,离开)

活动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变化:高、低、左、右、前、后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数量。

音乐活动方案 篇3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会织布的动作。

2、感受乐曲欢快的特点,能跟着音乐节奏熟练做动作。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金瓶似的小山》、《小孔雀告诉你》

2、练声:《山谷回声真好听》、《小鸟醒来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老师:听老师弹的是什么曲子?。

2、复习织布的基本动作。老师:我们大家来复习织布的动作。

3、幼儿创编动作,教师进行指导。

(1)老师引导幼儿逐句编动作,逐句学习。

(2)引导幼儿编第二遍音乐接沙头的动作

3、完整练习。

(1)将动作组合,跟着音乐跳给幼儿看,提醒幼儿观察:用了哪些人想的动作?。

(2)放慢速度,幼儿完整练习。

三、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雨中接妈妈》,结束本活动。

音乐活动方案 篇38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学习跟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幽默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相互合作,结合动作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纸帽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粉刷匠”的画面,请小朋友来学一学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老师(头带纸帽子):今天有一位可敬的人来到了这里,你们看,是谁?(粉刷匠)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学一学粉刷匠的动作(双手上下、左右似把刷子的飞舞)

二、欣赏歌曲

老师:听了歌曲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觉?(引导小朋友感觉轻松、幽默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理解歌词;

老师:是谁粉刷的本领强?(粉刷匠)

老师:粉刷匠要干什么?(把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老师: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白色、红色、蓝色……五颜六色)

2、学唱歌曲,老师示范,小朋友跟唱。

3、游戏”粉刷匠”。

小朋友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

四、幼儿随着音乐,唱着《粉刷匠》的歌曲走出教室。

《粉刷匠》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我注重师生的互动,与小朋友之间进行着和谐愉悦的交流,看似很随意地跟随小朋友看看、说说、玩玩,实际上却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目标,通过与情景、游戏的.整合来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掌握整首歌曲,而不再局限单纯地从节奏练习的角度来枯燥的练习。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小朋友学唱的次数少,个别小朋友唱歌的积极性不高,对情景表演很感兴趣,也很投入到角色中去表现,但关注点不在于歌唱活动了。

总而言之,让小朋友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角色扮演,通过动作表述更加的加深孩子们对歌词的理解。

音乐活动方案 篇39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休止符的节奏,能边唱边与同伴开展“搭高楼"的游戏。(重点)

2.能判断输赢,并大胆创编动作有节奏地表现“搭高楼”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说唱节奏。(难点)

3.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动作玩躲闪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有玩模仿动作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发音练习,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1.教师与幼儿运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学唱“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掌握附点及空拍节奏。

2.教师完整示范,幼儿学唱此乐句,引导幼儿倾听并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提问: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还唱了什么?是怎样数高楼的?

什么是层层叠叠?我们怎样用小手来表现层层叠叠的高楼?

2.教师选择幼儿有代表性的搭高楼的方法,带领幼儿边学说念白部分边用动作表现,掌握歌词及节奏。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完整演唱歌曲边有节奏地做动作。

根据幼儿演唱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引导幼儿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及边说念白边有节奏地表现搭高楼。

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楼的方法,并边唱歌曲边开展游戏

1.两名教师示范搭高楼的方法。

提问:我们是怎样搭高楼的?什么时候拍伙伴的手?

2.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尝试搭高楼的方法。

强调规则: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赢了;没拍到时躲闪成功的小朋友就赢了。

3.请两名幼儿示范游戏,同伴评价,再次明确游戏规则。

4.幼儿两人一组,边说边有节奏地练习搭高楼的方法。

5.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楼的游戏。

(1)幼儿坐在座位上玩游戏,教师重点评价演唱是否清晰及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做动作、配合游戏的情况。

(2)幼儿围成里外圈开展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学习交换游戏伙伴的方法:里圈的小朋友听到前奏时,边走边拍手按逆时针走到下一个同伴面前继续游戏。

丰富游戏玩法,同伴合作边唱边玩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幼儿观察并伴唱。

提问:我们的游戏有什么变化?

小结:谁赢了谁就做带头人,创编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学他一起做。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唱词,并请个别幼儿分享、带领同伴练习创编的动作。

3.幼儿边演唱歌曲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教师重点评价

幼儿的演唱情况及两人游戏时分辨输赢创编动作的情况,提醒幼儿按节奏换游戏伙伴循环开展游戏。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在音乐区随音乐伴奏边演唱边合作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活动评析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依据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理念和《纲要》中“在音乐等艺术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思想,本活动采用“歌唱活动从动作开始”的设计思路,将活动设计为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使幼儿既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在无痕的学习中学会演唱。

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本活动主要运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地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发声练习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动作,体验演唱的乐趣。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同伴“拍手躲闪”游戏,并在念白“层层叠叠是高楼”之后加入一段间奏12.435l111 |,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判断输赢、创编动作的时间。由于演唱歌曲是开展游戏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美国教师约翰·马丁·费尔拉德提出: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地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

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以同伴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共同合作的机会。

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同伴游戏设置为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幼儿面对面玩游戏,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楼、正确判断输赢等基本游戏规则;第二个层次为双圆交换同伴玩游戏,队形的变换增强了同伴交往的广度和密度,体验到与不同伙伴开展游戏的乐趣;第三个层次为同伴模仿游戏,幼儿根据游戏结果快速确定创编者与模仿者的角色,赢者即兴创编动作,同伴则跟随模仿,使同伴间不断获得合作掌控游戏、创新不同动作的成功体验。

附:游戏玩法

教师采用幼儿创编的适宜动作,引导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在念白部分“一层楼,二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时,两人边念歌词边按节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压手背做搭高楼的动作;当念到“层层叠叠是高楼”的“楼”时,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为赢,如果没有拍到,快速躲闪成功的幼儿为赢。赢的幼儿要创编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乐句的动作,输者进行模仿,同伴继续游戏。

音乐活动方案 篇40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同行点评: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教师可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音乐活动方案 篇41

活动设计背景

课件:让幼儿欣赏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进行曲坚强、有力的风格,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

2、萌发热爱崇拜解放军的情感。

3、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学唱第一段。

4、萌发热爱解放军的情感和学习解放军的。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四二拍歌曲,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的节奏

难点:学习歌曲变化的唱法,学会齐唱,分唱等方法。

活动准备

解放军帽子、一把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腕转动、师生问好(由弱到强的演唱)

2、感受歌曲坚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喜欢解放军。

——复习演唱《弯弯的小船》,引导幼儿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强些。

——说说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温柔、抒情、每个音都很连贯)

——这里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弹奏旋律)

——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什么?

——请你听着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的样子,表现出他们很有力量。

3、理解并学习第一段歌词,渗透弱起半拍。

——(老师一边表演解放军,一边示范唱歌,让幼儿理解歌词。)请你来看解放军表演。

——你喜欢这个表演吗?再看一次表演,听清楚老师唱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学说歌词)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数1234,嘴巴里数到3时4在心里数,老师听到你们数到3就说歌词。我们来试试。(第二遍教师数幼儿说歌词)

4、学习由弱拍后半拍起唱。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老师开头怎么起唱的。(歌曲的开始没有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们要注意听前奏,当听到老师数123后马上唱出来)

——我们要象解放军一样整齐的起唱。(幼儿跟老师学习演唱三遍)

——我们一起来做解放军,一边唱一边自己编动作好吗?

——用有力坚强的声音来唱歌。

音乐活动方案 篇42

活动准备

音乐、玫瑰花一只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邀请舞表演,体验新疆舞的魅力。

在邀请舞程中,会调控空间位置,不和朋友碰撞。

在学跳新疆舞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根据音乐的变化跳邀请舞。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舞蹈吸引幼儿兴趣。

1、 律动入室(做新疆舞蹈托帽动作进入活动室)

师:小红帽们刚刚老师进入活动室做了什么动作?你知道这个动作来源哪个民族?

刚才音乐的节奏特点是怎么样的?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2、提问带入活动。

师:小红帽们,我们到奶奶家去玩喽! 幼儿听舞蹈音乐《送你一朵玫瑰花》边做托帽动作走成双圆圈。

二、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1. 教师示范动作:学习新疆舞基本动作,前后点步、踮步,托帽、摇头等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这叫什么步?(踮步)

放在音乐中那个地方呢?(前奏、交换舞伴)

这个舞步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托帽、摇头、前后点步,可以用在于舞伴跳舞时)

还有哪些新疆舞的动作呢?(幼儿自由创编)

2.幼儿听音乐学跳邀请舞《送你一朵玫瑰花》

(1)师:我们已学了许多新疆舞的.动作,现在我们再来听音乐做一做好吗?

自己先想想看音乐做什么动作最好看,最喜欢哪个动作,你觉得你还可用什么比较漂亮的动作来表现?

(2)教师示范邀请舞。

师:看一看你们跳的跟老师跳的一样吗?

想不想一起来学一学?(幼儿学跳)

(3)示范舞伴的交换。

①、教师先与一名幼儿示范后再让全体幼儿练习。

② 、帮助幼儿掌握每到换舞伴这一难点时,教师就用语言提醒外圈幼儿横跨一点。

③、练习较熟练后让内外圈的幼儿对换。

(4)听音乐尝试交换舞伴。

(5)幼儿听音乐跳邀请舞、教师在旁观察。

(6)教师小结跳舞的不足之处,再一次跳邀请舞。

(7)听音乐不在老师的提醒下完整跳舞。

三、邀请老师一同跳邀请舞。

师:让我们邀请班上的其他老师一同和我们跳舞吧!

音乐活动方案 篇43

【活动目标】养成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相同的玻璃杯七个,筷子两只,水若干。

【活动玩法】

1、七个玻璃杯并排在桌上,请孩子数数共有几只杯子

2、在杯子里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让孩子给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队,

3、孩子用筷子敲击杯沿,听一听说一说像什麽音?

4、家长引导孩子观察比较水位与声音的关系。

5、家长调整水量,以便发出Do、Re、Mi等音阶声音,然后演奏乐曲,激发孩子演奏兴趣。

6、亲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长鼓励孩子边敲杯子边歌唱。

7、亲子轮流当乐师、歌唱家、舞蹈家。

音乐活动方案 篇44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我校在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比较少,这里的学生纯朴、老实,甚至胆小、害羞,不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开展班级音乐会不但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促进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克服他们胆小、害羞的缺点,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成就感。

二、活动参与者:五年级全体同学

三 、 活动地点:五年级教室

四、活动形式:

根据学生上报的节目,预先制定好节目单,主持人按节目单顺序报幕,演员按顺序演出。

五、活动要求:

1、以“迎国庆 祝福祖国”为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样。

2、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自选节目负责人、自选时间排练、自选节目主持人。

3、以每位同学在音乐会上的表现为依据,作为对本学期音乐成绩的考核。

4、要求重视此项活动,积极进行策划、排练,届时进行“班级音乐会”的评比。

六、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可选择喜爱的歌曲或其它表演形式,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与“迎国庆、祝福祖国”主题密切相关的节目。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独唱、小组唱、合唱、对唱)、舞蹈、小品、相声、诗歌朗诵、乐器表演等。

(3)节目人数: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目,形式和内容自由组合,自愿报名,节目单由音乐课代表、音乐会策划小组统筹完成,交音乐老师进行审核。

(4)利用课间、课余、周末积极进行排练,老师定期指导检查。

(5)国庆前在音乐课上举行音乐会,对老师、家长、领导进行展示。

七、活动安排:

1、教师方面:提前制定活动方案,布置任务。排练过程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为学生的排练提供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学生方面:

(1)确定演出地点。

(2)推选主持人2名。主持人除负责节目主持外,还要负责统计本班节目的数量、内容等等。

(3)演出时邀请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也来参加音乐会的演出和评比。

(4)设计节目单、邀请书,并对音乐会会场环境作以布置。

八、活动过程:

1、主持人按节目单顺序报幕,演员按顺序进行演出。

2、 教师(或家长)对同学们音乐会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及时表扬表现优秀的同学,并鼓励全班同学今后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多给自己锻炼的机会。

3、学生互评。

4、谈谈自己在本次音乐会中的收获。

附:

评分表: 学生

姓名

……

【活动反思与总结】: 特长展示成绩 加分项 目 …… 总成绩 ……

音乐会结束后,我惊讶地发现有些平时不善言语的.同学竟能表演得如此投入、自然大方,同学们是多么兴奋、意犹未尽,我感觉到同学们非常期待下次音乐会的开始。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使“班级音乐会”更加的完美。我认为开展“班级音乐会”能培养农村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受与认识、以及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修养与气质,我希望我们所有的音乐教师都能够以班级音乐会作为良好的教育契机,细化,渗透培养学校礼仪教育。

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如:找不着道具,节目之间衔接不紧凑,说明准备工作还做得不够,有待改进,但总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既达到了音乐教学目的,又锻炼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音乐活动方案 篇45

一、活动前安排:

(一)活动的准备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给同学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同学们逻辑思维应变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全面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发掘学生特长,为学生音乐考试创造良好的氛围,所以以活动表演形式组织学生考试(寓教于乐)。

活动的地点:各班教室或音乐教室

活动要求参加人员:(音乐教师、各班班主任、及学生)

要求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以教材内容为主,自选内容、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节目负责人、时间排练、节目主持人和学生评委。“班级音乐会”先在各班的单元活动课中练习指导,将在每学期末正式举行,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来评定学生的音乐考核成绩。

活动组织形式:

毛遂自荐式:学生举手,教师随机提名学生上台表演。 (课堂活动)击鼓传花式:教师做鼓手击鼓,学生传“花”,接到花的学生上台表演,如有合作者一同上台。(课堂活动)主持人报幕式:主持人按照节目单顺序依次报幕,学生按顺序表演。(学期末班级活动考核)(主持人及评委由学生推选出来三人加音乐教师和各班班主任)

节目范围:

自选或改编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演唱形式自定,可以独唱、小组唱、表演唱、大合唱等。

节目形式:

唱歌、(独唱、小组唱、表演唱、对唱 )舞蹈、(集体舞、独舞、徒手操、民族舞、现代舞) 个人才艺表演(吹叶子、口技、乐器演奏等)、小品、诗歌朗诵、故事剧、音乐剧、校园情景剧、时装表演、英文歌曲等。

(二)安排活动各环节及注意事项:

1 .教师方面:在开学初颁发“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提前布置任务。在学生排练过程中和音乐课堂单元活动课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 .学生方面:

(1)演出地点选择音乐教室、学生所在班级。

(2)每班推选主持人 1— 4名。主持人除负责节目主持、撰写主持稿外,还要负责统计本班节目的数量、内容等等。

(3)演出时邀请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家长观看音乐会的'演出并进行评比。

(4)设计节目单,教师给以指导及帮助。上网查阅等等。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期做好准备,音乐教师分段进行单元指导。

为了体现学生的组织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我首先把音乐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也就是说放手让学生去完成音乐会的各项工作,创建一个平等民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施所长。

(二)活动中期校级文艺晚会时各班主任加强,音乐教师认真指导。

说起筹备的过程可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因为它从开学到音乐会的召开足足有四个月的时间。我首先在每个班的第一堂课上和学生一起学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方案,耐心地解释什么叫“班级音乐会”,音乐会的基本做法,并鼓励、支持他们的想法,给予孩子们信心和勇气。最重要的就是我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在课堂上渗透歌唱、舞蹈、表演、伴奏技巧等知识。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不断鼓励学生自信、勇敢地站出来表演,孩子们也对同学的表演给予掌声表扬。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不同的表演方式,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这为音乐会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展示(各班节目展示及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与肯定)

(四)活动的小结:

学生经过开学初的策划、学期中的排练,再经过学期末的彩排,在期末的音乐课上班级音乐会这个舞台正式向孩子们开放。

PK赛 (节目表演)

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对自己的学期音乐技能技巧、音乐知识、个性展示等等做一次全方位的小结。(得与失)

个人自评:通过整个活动,你对自己的评价,我哪里做得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

小组互评:针对表演者的表现,能正确的评价别人,同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竞争)

主持人的小结:(得与失)

教师点评:

1.你对教材的熟悉度,知识目标;

2.你在表演时的表现,技能技巧运用;

3.你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现,你感动观众了吗?哪里还可以做的更好?。

4.活动的整体把握等等。

三、活动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次国培的学习,我发现班级音乐活动开展起来有一定的流程可寻,同时也可以根据我自己所教的学生,发挥他们的个性,展示他们的才华,特别在小组互评时,学生们能更客观的去评价每个人或组合的表演,互相学习,认真讨论,这就是最大的进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在班主任的配合上,(有的班主任、科任老师反对搞音乐会,阻止学生进行排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认为搞音乐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时间、沟通等)仍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音乐课堂活动及期末考核中我要更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从而真正,实际的锻炼中给孩子们一个阳光舞台,给孩子们更多的快乐!

同时,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观念上应每天都学习改进,不断反思,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是总策划者——设计音乐会形式、专场、内容、提示学生积累节目,设定节目,把握整个音乐会的进度;是导演——将音乐会内容渗入日常课堂教学,用设问、鼓励等方法吸引欣赏注意,引导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把一些内容延伸到第二课堂辅导和探讨;是演员——用较规范的演唱、演奏、论述参与活动全过程。更是学习者——让自己变成学生,蹲下来与他们一起倾听,了解他们听、赏心理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

音乐活动方案 篇46

活动名称:《蝴蝶与花》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学习分辨乐句,知道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3、能随音乐做蝴蝶飞舞的动作,并能愉快地与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活泼欢快的情绪的乐曲;组织郊游,丰富幼儿对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识;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飞等基本动作。

2、物质材料准备:乐曲《化蝶》、电脑、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梯形皱纹纸若干。

3、环境准备:设置成花园场景。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花园吧!我们的花园漂亮吗,看见什么了?

2、完整欣赏,充分感受。

①请幼儿安静地听乐曲,交流:有什么感觉?听着音乐想到了什么?

②再次欣赏,并观看课件,交流:听一听音乐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听着音乐你想做什么?可随音乐自由表现。

3、听故事,看图谱,理解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讲述故事《两只蝴蝶》,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看课件欣赏音乐,说一说小蝴蝶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停下来,并跟随课件中的蝴蝶飞飞停停。

③徒手做蝴蝶,跟着课件表现,教师小结提升。

4、跟着音乐表现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哼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表现乐句的开始(飞)、结束(蹲)。

②小朋友手上带上“蝴蝶翅膀”飞舞,结束时停在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

③小朋友做花,老师做蝴蝶表演。

④小朋友做蝴蝶,乐句结束时两个小朋友拥抱。

音乐活动方案 篇4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用正确的方法学唱。

2、激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爱家的情感。

3、复习《大鼓小鼓》《爸爸的眼镜》,能有兴趣地自编节奏及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小鼓各一,录音磁带,眼镜

活动过程:

一、复习《大鼓小鼓》: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敲起大鼓小鼓表示欢迎!

1、全体幼儿唱。要求大鼓声清脆响亮,能和小鼓的区别。(即要求歌声中的轻响控制)节奏先给_____

2、改编节奏型。他们还可敲出更多更好听的节奏,谁来帮忙?

1)幼儿编节奏,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2)请个别幼儿讲讲编的节奏,大家同意的集体学打。完整地唱加节奏。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复习歌表演《爸爸的眼镜》:

1、刚才我好象看见我的爸爸也来了――爸爸你在哪里呀?(幼儿全神气地出列站好)让我找个最神气的'爸爸,(找到一个给戴上眼镜)这个最象,宝宝和你做个游戏。

第一遍完整表演。能有表情地表演歌曲的前奏、间奏、民奏部分。

2、爸爸没眼镜了会发生什么事?请几名幼儿表演间奏部分,学习他们风趣的表演,能创造性地表演。

3、集体表演,换戴眼镜的爸爸,给个别幼儿以鼓励。

三、新授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随意请二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老师做宝宝,示范演唱。

1)宝宝唱的歌听上去感受如何?好听在什么地方?(柔柔地,慢慢地,很抒情地……)

2)我唱时,对爸爸妈妈怎么样?(三个人很要好,很亲热,并借以了解家务)

2、另换两旬幼儿换爸爸妈妈,老师范唱,鼓励幼儿一起唱,谁的歌听,谁就能做我的爸爸妈妈。怎样用歌曲唱爸爸妈妈的,学唱(爸爸妈妈)。(2组)

3、幼儿三人三人给伴,把椅子围成一个个家,边游戏边唱歌。(2~3遍)

难点:(1)音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字的唱法放松。

(2)转换音,要柔柔地才好听。

4、知道歌名《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四、复习律动:去公园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秋天到了,爸爸妈妈还要带大家去公园玩呢!准备好,出发了!

――复习律动:去公园,最后边舞边出教室,跟客人老师再见!

音乐活动方案 篇4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及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学习随乐曲有节奏地进行身体动作。

2、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热情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投入活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事先适当欣赏该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送我一枝玫瑰花》的乐曲,掌握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新疆民歌活泼、欢快的风格。

1、让幼儿听第一遍乐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教师介绍乐曲的基本特点(新疆民歌)。

2、让幼儿听第二遍乐曲,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3、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两拍拍一下手,感受乐曲的基本旋律及附点、切分音多的特点。(两遍)

二、倾听乐曲,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重点强调合节奏地做动作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

2、教师将幼儿想的身体动作编入进去,幼儿观看教师表演。

3、幼儿跟随教师做身体动作。

4、个别幼儿带做。(遍数视幼儿的情绪而定)

三、幼儿随音乐跳新疆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