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知远网

2025-01-15总结

知远网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1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通过学习,我懂得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从而使自己看问题更全面。比如学生上课不专心,不肯做作业,破坏纪律、小偷小摸、打架骂人等缺点和错误,过去我总是把它们当成道德品质问题,。处理的办法往往是教育,批评警告和处分,结果搞得我自己很不愉快,教育的效果总是欠佳。其实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问题行为,并不是由于品德原因,而是心理原因,若将这些心理原因引起的行为作为品德问题来处理,当然会事与愿违。我们应该十分注意纠正以前的想法和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首先耐心询问和了解学生这种行为背后的潜在原因。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对我袒露心扉,说真话,说实话,这样我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我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并且心理健康是处于与身体、环境、活动各系统的相互关系中的。因此,教师要想使自己从亚健康状态走向健康,从健康走向更健康,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质量,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锻炼和修养。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尤其是要博览群书,只有吸收多元文化,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其次要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有益心理健康;再次要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乐于助人,豁达大度,必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我领会到了,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压垮,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垮;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打倒,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倒。我们没法给自己加工资,没法给自己减课时,没法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有办法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认知,悦纳职业,悦纳学生,悦纳他人,学会在压力状态下自己调适,自我缓解,自我放松、自我完善,做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人民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2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压力。这些压力与挑战也影响到正处于学习与成长阶段的学生。已有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有心理异常问题倾向的比例在14.2%-16.4%之间,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在2.5%-4.2%之间。因此,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疏导其心理问题,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除了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外,还应加强其他任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与内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中小学生正处于发展性成长阶段,除了少数学生已经形成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学生属于正常范围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其主要内容是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与潜能开发。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辅导,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内在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形式决定了每个教师的教育活动都必然会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是教师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有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所在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0%。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显示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迫切性

心理学专家王加绵认为,教师在班级的心理场中占主动支配地位。中小学生心理不完善,极易从教师那里受到暗示和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可是,在20xx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新浪网联合启动的“20xx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8699名教师历时10天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82.2%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29%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38.5%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4]。尽管这些数据只是代表了上网的教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同时也说明了教师要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完善自我。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显示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动力因素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尽管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一些时日,但其效果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更有不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虽重要,但比起中考、高考来就不重要了,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四、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沟通技能,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以培养的必要条件

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水平,有赖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只有在掌握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进行教育或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标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确,等于是“瞎子摸象”,无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所要求的个性和社会性,都与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遵守纪律)和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此,教师如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正确认识,就可能导致在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能自觉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问题,受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受常规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去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教师在了解了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后,就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施心理辅导。

(三)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心理障碍。首先应认识到,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再加上受升学压力、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问题,其次是人格发展问题,再次是社会适应问题,因而也最易产生厌学症、注意力障碍、学习过度焦虑症、学校恐惧症及网络综合症等。同时,教师也应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以便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将问题解决、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懂得处理心理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于心理问题的处理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利用权威,进行自上而下的说服教育。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耐心、观察力、良好的沟通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时也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信赖性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成功性原则等。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的重要途径

实践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把所学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料,既集中了前人的各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成果,又具有社会性,所以应多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特点编制。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三册中的《父亲和鸟》一文中,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还可以进一步教会学生与同伴应如何交往。

(二)在师生交往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校的交往除了与同辈群体进行交往之外,最主要的交往就是师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除了课后,最主要的时间还集中在课堂上,课堂上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提问、评价、关注等方面,因此教师应掌握对学生的提问策略,如多用询问式或期待式,少用命令式。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用赞扬式、肯定式,尽量不用否定式。还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像皮格马利翁对待自己的雕塑作品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期待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强者。

(三)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

课外活动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诸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中小学时期的心理健康是成年时期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关键。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又与其教师们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应关注中小学教师们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3

四年级下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为一类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积极参与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摸索其特点,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4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校根据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面向全体学生,以互助课堂的研究为切入点,有计划地在课堂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增强学生“助人自助”的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如“阳光心灵故事汇播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区级磨课”以及对孩子们的个案辅导、心理测评等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很好地落实了区《心理健康教育五年发展规划》以及本校“爱上学校生活,主动和谐发展”的理念……下面,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进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认真学习,践行先进的教育理论

1、积极参加区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培训中认真学习优质课和心理专题讲座,不断丰富自我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学理论水平,有效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每一次教研过后,通过认真撰写高质量的学习心得,不断内化所学知识,以运用和指导课堂的教学。

2、认真研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版),区《心理健康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积极在课堂落实这些指导性文件的精神。

3、 利用每周一上午第二三节课教研时间深入开展 “三性课堂”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明确心理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定位以及辅导过程中“助人自助”的原则,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做好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者、陪伴者。处理学生的问题多从学生本人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避免传统的说教惩罚形式,多与学生开展心灵沟通,这些理念使得学生真正喜欢心理教师,爱上心理课。我们也常常在教研中就遇到的具体案例讨论与不同学生进行更有效沟通的方法。

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阅读,主动学习,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生活品质,每周三上午第一节是心理组的集体研读活动,老师们共同品读了《“后茶馆式”教学》《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并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活动,让教育研读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措施。

5、在课题研究方面,本学期重点结合《基于爱上学校生活的互助课堂》的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在教研中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各层面的交流与研讨,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让互助课堂的研讨深入下去,提升组内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加强课堂的学习和研究,提升心理课堂教学水平

1、在上期初步梳理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本期三位心理老师重点开展了该模式的课堂落实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验情感,让学生中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精心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的讨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体验式活动情境的创设的重要性,无论课前暖身活动,还是案例探讨、头脑风暴,都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巧妙创编,重在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心理课堂上,三位老师结合各年级各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学会沟通,让心靠近”,“做一个快乐的人”, “面对挫折”等活动中,孩子们在快乐自己的同时,学会了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体会了助人自助的快乐;也学会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分学段认真开展互助课堂的研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低段重点是同桌倾听和交流方式的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中高段重点是四人及以上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心理老师们结合心理辅导游戏,班级团辅活动,心理情景扮演和故事讨论等活动形式开展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信任……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会了乐观、自信、尊重与分享,这些可喜的进步让我们感到欣慰。

3、本学期,我们组的心理老师有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将这些活动与日常的教学研究巧妙结合,极大地促进了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1)20xx年10月23日,xx老师在学校德育处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协作下,积极参加区中小学教师说课大赛,说课主题为《积极交往练本领,赠人玫瑰手留香——我是老师的小帮手》,对体验式教学模式做了进一步梳理和提炼。

(2)20xx年10月31日,xx老师承担了学习心理为主题的区级教研课《我的注意力法宝》,这节课在龙二小的四年级九班开展。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倾听的方法,更将此种能力运用到学习和交往中。

(3)20xx年11月18日,xx老师赴无锡献课《自信——隐形的翅膀》。心理组老师积极参与了听课和磨课,和卢老师一起就绘本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深入研讨,积累了绘本教学的宝贵经验并积极用于中低段课堂的教学实践。

(4)20xx年11月4日 ,xx老师参加市级录像课比赛《“气球”去哪儿》,在磨课的过程中,心理组的老师积极参与听评课,共同圆满完成了任务。学生在这节课堂上也学到了怎样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xx年11月28日,xx老师承担了区级教研课《记忆“金钥匙”》,心理组的三位老师积极参与听课和磨课过程。在这次教研活动中,xx老师还进行了《我是这样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专题讲座,让参会教师对心理健康课的模式及流程更加清晰,有效指导了全区心理健康老师怎样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好评。

(6)20xx年12月19日,xx老师赴江油献课《记忆“金钥匙”》,心理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磨课过程。xx老师在xx老师的教学设计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理解,并在课前采用了心理小游戏,极大调动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7)20xx年12月26日,xx老师在实小德育片区开展了《怎样上好心理班会课》的主题讲座,从心理班会课的定义,上课流程,注意措施等环节给片区的班主任做了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讲座过程中,蒋老师还进行了有趣的心理小游戏,让讲座在一片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好评。

4、深入开展“心理小助手”的小专题研究,现在已将“心理小助手”融入班级管理中,每班现有民主推选的几名“心理小助手”,在平时的活动课中,由他们来承担课前静息、课中评价、课后总结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初定的考评细则促进“心理小助手”参与班级快乐管理的兴趣,并加强“快乐小天使”日常工作的指导。在部分班级,“心理小助手”还与“神秘朋友”主题心理活动相结合,坚持让学生每周以神秘朋友的身份写神秘纸条关心自己的朋友,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被人关心和主动关心他人的快乐,学会大胆、主动、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为班级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良好心理氛围。

三、重视习惯培养,提升课堂管理效益

1、我们继续坚持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特别是倾听、助人习惯。三位心理教师根据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继续探索有效的课堂常规管理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发言、合作、积极参与活动等习惯,以促进和谐民主开放尊重的心理课堂氛围的形成。

2、心理教师积极对照“四必须,四不准”的底线要求以及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三环节的常规底线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注重师生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强化,在教学中做到:尊重课堂、尊重学生;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深入进行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低中高段心理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做好各段学生过程性评价表的修改工作,在评价内容和方式上既体现序列性,统一性,又有个人特色,巧妙与各自的课堂管理方式有效结合。

4、本期随着学校品格课题的深入推进,我们在积极主动学习的.基础上,也将品格课题的研究成果积极运用于课堂管理,在心理课堂管理中呈现了以下一些特色:

(1)在一、二年级培养学生“专注、有序”品格的养成,进一步做好了课前自觉静心,准备习惯的培养。按照要求做到课前、课后五部曲,并用“专注小鹿”进行评价,以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2)课堂中,在各个年级都按照班级具体情况,培养孩子们学会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好习惯。进行了一系列“同理心倾听”的体验活动课,要求孩子们做到同理心倾听五点:“真诚尊重,换位思考,目光专注,语言适量,动作适度”,在活动中练习倾听,教育孩子们认真倾听,学会倾听,再通过坚持评比个人和小组的“专注小鹿”等方法,让孩子们感受静心倾听别样的快乐,落实了孩子们专注倾听习惯的培养,促进了孩子们倾听习惯的进步。

(3)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具体做到了:分年级完善过程性评价表,尽量符合各班的学情,主要在课堂完成过程性评价。在年级内进行班级之间的比赛,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奖励,比如:自由选择一堂课的内容;自由调换座位一节课;让老师少布置一样家庭作业。根据各班孩子年龄特点及个别差异,在低段坚持采用较生动的“专注小鹿”、“专注达人”等评比活动;中段采取孩子们的表现纳入管理小组及班级职位的争取;高段采取学分制进行自我评价。

四、开展特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

1、各年级结合自我意识,情绪调控,合作竞争,青春期心理辅导等主题开展好特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使学生对心理课堂内容更感兴趣,爱上心理课堂。

2、引入丰富多彩的心理游戏,让各班学生,并在游戏中都能适当放松,学会交流分享,做到大方自信,理解尊重,掌握交往技巧,培养学生真诚、热情、尊重等受人欢迎的品质特征,并强调合作精神,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积极和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3、在心理课堂之外,充分利用学校心理网站对老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内容的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及时对校内心理健康有关培训及特色活动的开展进行报道,课堂中也提醒学生们积极关注。

4、本期继续认真开展了全校性的“阳光心灵故事汇”播音活动,心理组的三位老师认真准备,结合“同伴交往”这一主题,对孩子们进行了生动的人际交往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中体会到了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做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五、落实个案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心理咨询室开放工作已形成常规,并建立心理健康教师值班制度。心理咨询室每天两个小时的开放时间:每天中午12:50——1:50为小组团体辅导时间,每天下午4:00——5:00为个别咨询时间。

2、值班教师一是做好学生预约及咨询教师安排工作;二是负责悄悄话信箱的回复工作;三是个别咨询及团体辅导的资料整理、归档。本期按以下值班安排进行了辅导工作:xx(第1、3、7、10、13、16、19周),赖晓梅(第2、4、8、11、14、17、20周),xx(第5、9、12、15、18、21周)。

3、三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利用心理活动课,以及课后各种途径积极去了解了学生们大致的心理状况,便于及时筛选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学生,与班主任沟通,及时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在咨询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循心理咨询的流程,耐心、细致地对心理压力较大或有潜在的心理负担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这些同学都是先预约,分管老师与他单独咨询,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心灵得到了抚慰,情绪得到了调控。同时认真作好学生咨询个案的记录、分析和整理工作。

4、重视个案研究工作,并将箱庭游戏引入个案辅导,围绕各阶段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箱庭辅导工具,对孩子们进行了心理辅导,并收集整理好每次辅导的记录表格、照片、学生反馈资料,形成了有价值的个案研究材料。还充分利用心理教研时间定期进行箱庭疗法理论学习研讨,并对个案辅导、团体辅导进行定期交流,使我们的辅导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6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通过学习,我懂得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从而使自己看问题更全面。比如学生上课不专心,不肯做作业,破坏纪律、小偷小摸、打架骂人等缺点和错误,过去我总是把它们当成道德品质问题,。处理的办法往往是教育,批评警告和处分,结果搞得我自己很不愉快,教育的效果总是欠佳。其实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问题行为,并不是由于品德原因,而是心理原因,若将这些心理原因引起的行为作为品德问题来处理,当然会事与愿违。我们应该十分注意纠正以前的想法和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首先耐心询问和了解学生这种行为背后的潜在原因。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对我袒露心扉,说真话,说实话,这样我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我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并且心理健康是处于与身体、环境、活动各系统的相互关系中的。因此,教师要想使自己从亚健康状态走向健康,从健康走向更健康,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质量,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锻炼和修养。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尤其是要博览群书,只有吸收多元文化,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其次要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有益心理健康;再次要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乐于助人,豁达大度,必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我领会到了,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压垮,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垮;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打倒,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倒。我们没法给自己加工资,没法给自己减课时,没法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有办法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认知,悦纳职业,悦纳学生,悦纳他人,学会在压力状态下自己调适,自我缓解,自我放松、自我完善,做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人民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7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8

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于20xx年10月。在上级指导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指导中心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机构成立,相关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20xx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

永教[xx]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xx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

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各学校都已经成立了心理辅导室并着手开展宣传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挡案、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以多种方式、多条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8.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化。市教师进修学校申报的课题《区域性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获得省级立项,同时有30多所学校也已经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9

五月份为心理健康活动月。我协会在院团委的正确带领下,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指导老师的指导,为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我院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和诣校园,面向全体同学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的活动。

五月份的主要活动有:

1、主题为:"心灵世界,有你有我"的手抄报比赛。

2、心理影片的赏析。

3、大型现场心理咨询活动。

4、5.25心理飞情剧晚会。

5"心灵世界,有你有我"主题班会。

6、心育干部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5月4日,我协会全体会干在1栋202教室召开会议,会议主要讨论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各项活动。

5月11日,我协会出版心理影片赏析海报,片名《楚门的世界》旨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影片于5月12日晚19:40在生化楼101教室展播。

5月12日,心出版于生化楼101教室展播心理影片,。通过影片的赏析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工作,家庭的重要性,从而从更多渠道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5月22月下午,我协会在志远楼四楼,进行心理情景剧的彩排,并取得预期的.结果。

5月23日早上,我协会协助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老师在升旗台旁开展了以"心灵世界,有你有我"的大型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活动开设了心理咨询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七位老师现场为同学心理咨询,同时还开展心理游戏,由心协会干引导同学们玩,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5月24日晚在志远楼报告厅由心协协办的第三届"心理情景剧"晚会隆重演出。晚会邀请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老师右医心协、百职心协、院学生会、院团委、分团委、各系学生会代表及各兄弟协会代表。黄荣蜂老师上台发言并预祝晚会圆满成功,晚会的演出除了风趣却意味深远的话剧,还有院心育部的优美民歌,赢得了观众们带来正餐后可口的甜点,精彩的演出让观众流连忘返,给观众一个美好原夜晚,情景剧圆满结束。

五月份,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我院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同时让广大同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相信我院学生一定会带着阳光的心态,缔造阳光的生活,走向阳光的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10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与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下,根据我校现有条件,本学期从课程开设、个案咨询、宣传知识及硬件建设四个方面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先具体总结如下:

1、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我校教务处组织校选修课的时候,根据我校学生的专业设置和课时安排,我在高二年级申请了两个班级,包括商务类和服务类,每班每周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上课主题并设计课堂,初步形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及心理健康选修课的课件。

2、初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本学期期中考试后,在高一学生基本适应学校生活的时候,学管处组织了全校初一初二级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提供了我校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同时筛选出需要班主任关注、需要心理辅导等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200人。另外,心理问卷调查进行的过程也是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初步形成过程,该调查问卷除了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外,还涉及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家庭组成类型、学习状况、师生关系,这为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有效信息。

3、逐步开展心理个案辅导

在学管处学生日常管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及心理宣传工作的`促进下,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前期有问题学生辅导、危机干预辅导等个案。期中考试后进行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在结果分析后,对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学生,在班主任的配合下,进行了心理干预,其中厌学情况较多,也有人际关系不良、创伤经历处理不当、强迫症状等个案,总之本学期截止到目前,学生个体咨询个案有13个,其中还涉及班主任访谈2个,家长电话咨询1个。

4、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因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刚刚开展,因此在全校师生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宣传。首先,十月末利用每周班会时间开展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虽然是广播的形式,但至少让学生知道我们学校是有心理健康老师的。其次,在学校校园网上初步建设了“心理咨询校园网专栏”与“心理健康网页”,从“心理常识”、“心理故事”、“心理案例”等方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最后,在团委的支持下,在校报上开设了“心灵驿站”专栏,刊登学校心理新闻或贴近我校学生情况的心理健康信息来创造学校心理健康氛围。另外,本学期后期,在《心理健康月刊》(电子版)中挑选文章,每周为班主任推荐阅读,一定程度上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帮助。

5、简易筹备心理咨询室

在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促进下,在我校现有条件下,为给学生提供信任的安全的咨询环境,将原有的心理咨询室房间收拾出来,现有最基本的桌椅、心理宣传挂纸,另添置了录音笔来辅助辅导过程。

以上是对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前期工作的反思材料进而指导今后工作更好的开展。

6、通过家长会进行心理教育

学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不可忽视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赢得实效,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心理健康教师利用家长会期间印发宣传资料,为家长帮助孩子解决一些一些心理困惑提供方法和途径,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细致和爱的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工作的思路,不断创新工作的模式,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11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压力。这些压力与挑战也影响到正处于学习与成长阶段的学生。已有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有心理异常问题倾向的比例在14.2%-16.4%之间,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在2.5%-4.2%之间。因此,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疏导其心理问题,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除了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外,还应加强其他任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与内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中小学生正处于发展性成长阶段,除了少数学生已经形成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学生属于正常范围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其主要内容是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与潜能开发。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辅导,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内在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形式决定了每个教师的教育活动都必然会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是教师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有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所在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0%。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显示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迫切性

心理学专家王加绵认为,教师在班级的心理场中占主动支配地位。中小学生心理不完善,极易从教师那里受到暗示和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可是,在20xx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新浪网联合启动的“20xx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8699名教师历时10天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82.2%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29%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38.5%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4]。尽管这些数据只是代表了上网的教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同时也说明了教师要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完善自我。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显示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动力因素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尽管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一些时日,但其效果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更有不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虽重要,但比起中考、高考来就不重要了,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四、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沟通技能,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以培养的必要条件

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水平,有赖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只有在掌握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进行教育或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标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确,等于是“瞎子摸象”,无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所要求的个性和社会性,都与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遵守纪律)和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此,教师如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正确认识,就可能导致在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能自觉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问题,受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受常规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去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教师在了解了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后,就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施心理辅导。

(三)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心理障碍。首先应认识到,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再加上受升学压力、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问题,其次是人格发展问题,再次是社会适应问题,因而也最易产生厌学症、注意力障碍、学习过度焦虑症、学校恐惧症及网络综合症等。同时,教师也应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以便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将问题解决、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懂得处理心理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于心理问题的处理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利用权威,进行自上而下的说服教育。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耐心、观察力、良好的沟通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时也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信赖性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成功性原则等。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的重要途径

实践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把所学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料,既集中了前人的各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成果,又具有社会性,所以应多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特点编制。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三册中的《父亲和鸟》一文中,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还可以进一步教会学生与同伴应如何交往。

(二)在师生交往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校的交往除了与同辈群体进行交往之外,最主要的交往就是师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除了课后,最主要的时间还集中在课堂上,课堂上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提问、评价、关注等方面,因此教师应掌握对学生的提问策略,如多用询问式或期待式,少用命令式。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用赞扬式、肯定式,尽量不用否定式。还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像皮格马利翁对待自己的雕塑作品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期待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强者。

(三)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

课外活动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诸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中小学时期的心理健康是成年时期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关键。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又与其教师们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应关注中小学教师们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12

本学期,我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良教育、教学方法,改良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实施素养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关心学生提高心理素养,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推动学生人格的健全开展。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校园心理安全,抓好心理健康。

我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根底,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安全的、充满人文关心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气氛和心理环境,真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程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日常教育中,注重整合各种资源,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我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到达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思想、心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2、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契机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今年,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本学期开展的活动把不怕困难,坚韧拼搏,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因素种植在学生心中。每次活动之后,作为心理老师,在课堂上我都会进行适时教育,让学生将这种种良好品质的种子深深植于心中,这对学生今后的开展是有益的。

3、利用学校各种设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通过宣传橱窗、校园网、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等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伙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亲热友谊。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

成长和开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假如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强制行为,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第一是利用学校各项宣传,使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比方,有些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甚至是心理变态的人,所以难免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抵触情绪。我们利用心理橱窗、心理小报等途径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课堂上加大力度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科学了解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来强化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来优化自身心理素养,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是针对学生需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是如此,同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一样。我始终本着“心理健康教育要蹲下来看孩子的需要”为原则对学生时时进行心理谈话。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力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每课教学只要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开展,都大胆进行尝试。

四、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特别群体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

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特别群体的利益更容易遭到侵害,包括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比较淘气、淘气的男生,家庭条件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有亲属患有精神病或正在服刑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怯懦、寡言少语的学生等等。这些少年儿童因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学生的轻视,受到心理损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学生大得多。女生虽受到各种惩处的经历比男生少一些,但却对惩处怀有恐惧,在心理上受到的`损害更大。对这类学生群体,做为心理老师,我努力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怀、关心他们,使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损害中过早对社会和自己丧失盼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具体做法是:

1、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健全心理档案。学期初,都从学生自卑、自悲、自私、自负、学习焦虑、消沉、厌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在普查根底上依据其结果设立特别学生心理档案。并在各个班级设立“知心姐姐”信箱以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及有关班级任课教师就能够依据不同情况,协同进行引导、教育。力争将心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是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舞,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

3、表扬鼓舞学生,消除自卑。在教育中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判,而要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善于发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提高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获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五、在行动研究中探究教育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并不长,而且各地情况都不一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怎样起到更好的作用,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新的事业,这样,就更加需要有科研意识,在摸索中探究成功之路。在当前情况下,在我校开展行动研究是一线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对学生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等等,无不渗透着行动研究的理念。我觉得,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发挥其作用,在行动研究中积极探究心育之路也是一条可行的方式。本学期,我还和各3 位班主任老师交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碰到的特别学生以及棘手事件,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大家群策群力,获得了一定的启发。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开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开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究学生的心理开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下学期,我将进一步挖掘、优化自身的教育资源,不断探究,开拓创新,深入做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13

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于20xx年10月。在上级指导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指导中心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机构成立,相关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20xx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

永教[xx]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xx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

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各学校都已经成立了心理辅导室并着手开展宣传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挡案、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以多种方式、多条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8.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化。市教师进修学校申报的课题《区域性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获得省级立项,同时有30多所学校也已经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篇14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通过学习,我懂得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从而使自己看问题更全面。比如学生上课不专心,不肯做作业,破坏纪律、小偷小摸、打架骂人等缺点和错误,过去我总是把它们当成道德品质问题,。处理的办法往往是教育,批评警告和处分,结果搞得我自己很不愉快,教育的效果总是欠佳。其实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问题行为,并不是由于品德原因,而是心理原因,若将这些心理原因引起的行为作为品德问题来处理,当然会事与愿违。我们应该十分注意纠正以前的想法和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首先耐心询问和了解学生这种行为背后的潜在原因。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对我袒露心扉,说真话,说实话,这样我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我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并且心理健康是处于与身体、环境、活动各系统的相互关系中的。因此,教师要想使自己从亚健康状态走向健康,从健康走向更健康,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质量,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锻炼和修养。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尤其是要博览群书,只有吸收多元文化,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其次要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有益心理健康;再次要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乐于助人,豁达大度,必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我领会到了,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压垮,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垮;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打倒,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倒。我们没法给自己加工资,没法给自己减课时,没法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有办法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认知,悦纳职业,悦纳学生,悦纳他人,学会在压力状态下自己调适,自我缓解,自我放松、自我完善,做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人民教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