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知远网

2025-01-17方案

知远网整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精选4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 ”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使幼儿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为幼儿园大班。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A视觉注意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看照片观察人物、地点、事件、动作、表情教师要注意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没有兴趣。

B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或者讲完后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训练孩子捕捉听觉信息的能力。

C动作注意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教师教孩子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

D混合型注意力训练: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舞台表演。这种训练难度大,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让孩子跟着做。

2.培养孩子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长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A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对许多事情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习惯,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B孩子考教师,教师考孩子,孩子考孩子

安排一节课,全班幼儿及教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教师互相考一考。内容可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出题,谁必须有准确的答案。

C注意小事,改变孩子拖拉的坏习惯

刚入学的小学生大多数有磨蹭、拖拉的毛病。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从许多小事上养成习惯。像日常的算数、画画都要讲究习惯。要求孩子在做数学题、画画要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并且给幼儿规定好时间,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1、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指导幼儿学写数字、学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有关录像。6月份组织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再如,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而使用讨论评价法、语言夸奖法进行鼓励。一日活动环节中,老师还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在区角内玩棋类游戏,做词语接龙、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2、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4月份我们组织幼儿整理书包及穿脱衣服的比赛活动。

(4)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

(5)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等等。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3、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4、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中。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没有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区域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这种真正主动、自主的开放教育和学习活动既营造了崇向自主、追求创新的氛围,又爱护和启迪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幼儿入小学乃至一生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三、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月3月)

1、我园成立以林莺为组长,陈琳、何玲、关晨蓉、何彬莉、黄瑞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3月6月)

1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充分利用附属园的优势,于5月份组织大班孩子们参观小学小学部哥哥姐姐的学习生活主要包括:(1)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2)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3、组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观摩课活动,讨论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

4、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哦哦那个指导策略的新的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6月9月)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论文集教育心得。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管理与考评。我园将适时的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

3、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为幼儿园大班。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A视觉注意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看照片观察人物、地点、事件、动作、表情教师要注意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没有兴趣。

B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或者讲完后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训练孩子捕捉听觉信息的能力。

C动作注意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教师教孩子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

D混合型注意力训练: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舞台表演。这种训练难度大,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让孩子跟着做。

2.培养孩子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长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A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对许多事情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习惯,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B孩子考教师,教师考孩子,孩子考孩子

安排一节课,全班幼儿及教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教师互相考一考。内容可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出题,谁必须有准确的答案。

C注意小事,改变孩子拖拉的坏习惯

刚入学的小学生大多数有磨蹭、拖拉的毛病。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从许多小事上养成习惯。像日常的算数、画画都要讲究习惯。要求孩子在做数学题、画画要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并且给幼儿规定好时间,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1、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指导幼儿学写数字、学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有关录像。6月份组织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再如,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而使用讨论评价法、语言夸奖法进行鼓励。一日活动环节中,老师还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在区角内玩棋类游戏,做词语接龙、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2、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4月份我们组织幼儿整理书包及穿脱衣服的比赛活动。

(4)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

(5)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等等。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3、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4、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中。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没有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区域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这种真正主动、自主的开放教育和学习活动既营造了崇向自主、追求创新的氛围,又爱护和启迪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幼儿入小学乃至一生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三、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月3月)

1、我园成立以林莺为组长,陈琳、何玲、关晨蓉、何彬莉、黄瑞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3月6月)

1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充分利用附属园的优势,于5月份组织大班孩子们参观小学小学部哥哥姐姐的学习生活主要包括:(1)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2)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3、组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观摩课活动,讨论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

4、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哦哦那个指导策略的新的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6月9月)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论文集教育心得。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管理与考评。我园将适时的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

3、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9

新学期开始了,有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有的孩子进入小学进行学习了。当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和学习时,许多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为孩子的第一次心理上的断乳期;而当孩子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则是孩子所要面临的第二次生理断乳期。因为不管是在学习的`方式上、内容上,还是在学习和生活作息的时间上,幼儿园和小学二个不同的学习阶级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也是孩子们进一步的走向更加独立、更加丰富、更加多变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天地,而这个转变往往使许多孩子不能很快的适应,进而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彼昂多元教育集多年教学经验,精心总结几项帮助孩子和家长轻松度过衔接期的方法:

1、进行主题谈话,告诉孩子即将进入的环境;

2、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和小学,先熟悉环境,建立安全感;

3、教孩子认识文具及书包等,幼小的孩子学会整理文具;

4、教孩子掌握一些新环境所用的习惯和要领,如独立吃饭、正确的书写等,也可提前参加暑期班学习;

5、在开学后一个月内密切与老师做好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心理与生理问题。

相信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愉快度过衔接期,进入快乐的学习生活中。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1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2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3月)(一)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二)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3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视频录像及录音、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

2、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

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担忧。

二、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1、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

(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

生活方面:找厕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学习方面:做作业

2、尝试解决

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

3、交流汇总

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

(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钟时能够去上厕所。)

(2)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业方面

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视频中包括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

三、延伸活动

1、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2、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学,初小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熟悉校园环境、教师和学生,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2、激发幼儿入学的向往之情,不断加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8日

三、参加对象:

全体大班幼儿、大班老师、保育员及行政后勤、保教处成员

四、活动地点:

参观xx镇中心小学

五、活动准备:

1、对幼儿进行参观前的谈话活动。

2、返园路上各路口安排后勤人员值守。

3、与参观xx镇中心小学联系参观事项。

六、活动流程:

1、7:30—7:50全体人员准时在参观xx镇中心小学大门口集合,分班列队。

2、7:50排队进入参观xx镇中心小学。

3、8:00—8:10参观xx镇中心小学校长给小朋友讲话。

4、8:10—8:20分班上厕所。

5、8:20观看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6、8:35—9:15(第一节课)幼儿分班进入一年级教室旁听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7、9:15—9:25(课间十分钟)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8、9:35在小学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分班参观小学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电视台、厕所、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食堂等地,了解各设施的功能以及学生应遵守的公共规则,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9、10:50与小学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请小朋友向小学老师说表示感谢的话。

10、11:00全体人员集中,安全返园。 (返园路线:参观xx镇中心小学——幼儿园)

11、延伸活动:回园后,各班组织幼儿围绕“我向往的小学生活”展开讨论,讲讲自己在小学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七、注意事项:

1、请家长在7:50前准时将孩子送到良小门口本班老师手中。

2、各班做好拍照存档工作。

3、在小学老师带领下进行参观。

4、在参观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听从老师安排。

(2)有礼貌,专心听老师解说。

(3)排好队,上下楼梯靠右边。

(4)参观时不拥挤,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5)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6)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7)跟随班集体,不个别行动。

5、全体人员一起返园,返园时一定要清点好人数,教育幼儿过马路要注意安全,跟好老师和伙伴不掉队、不擅自离队,路上不喧哗不吵闹等。后勤人员在各个路口值守。

八、应急备注

1、活动中安全第一,如遇安全情况,一切以幼儿为先,注意相关协调工作。

2、如遇下雨天气,参观活动时间顺延。

3、参观活动的有效性,注意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整合相关经验,达成发展目标,实现教育价值。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5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 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生活、 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 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3 月)(一)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二)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6

为了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阎村镇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二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7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8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9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为幼儿园大班。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A视觉注意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看照片观察人物、地点、事件、动作、表情教师要注意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没有兴趣。

B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或者讲完后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训练孩子捕捉听觉信息的能力。

C动作注意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教师教孩子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

D混合型注意力训练: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舞台表演。这种训练难度大,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让孩子跟着做。

2.培养孩子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长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A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对许多事情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习惯,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B孩子考教师,教师考孩子,孩子考孩子

安排一节课,全班幼儿及教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教师互相考一考。内容可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出题,谁必须有准确的答案。

C注意小事,改变孩子拖拉的坏习惯

刚入学的小学生大多数有磨蹭、拖拉的毛病。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从许多小事上养成习惯。像日常的算数、画画都要讲究习惯。要求孩子在做数学题、画画要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并且给幼儿规定好时间,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1、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指导幼儿学写数字、学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有关录像。6月份组织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再如,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而使用讨论评价法、语言夸奖法进行鼓励。一日活动环节中,老师还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在区角内玩棋类游戏,做词语接龙、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2、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4月份我们组织幼儿整理书包及穿脱衣服的比赛活动。

(4)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

(5)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等等。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3、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4、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中。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没有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区域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这种真正主动、自主的开放教育和学习活动既营造了崇向自主、追求创新的氛围,又爱护和启迪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幼儿入小学乃至一生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三、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月3月)

1、我园成立以林莺为组长,陈琳、何玲、关晨蓉、何彬莉、黄瑞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3月6月)

1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充分利用附属园的优势,于5月份组织大班孩子们参观小学小学部哥哥姐姐的学习生活主要包括:(1)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2)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3、组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观摩课活动,讨论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

4、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哦哦那个指导策略的新的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6月9月)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论文集教育心得。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管理与考评。我园将适时的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

3、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0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1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2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为幼儿园大班。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A视觉注意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看照片观察人物、地点、事件、动作、表情教师要注意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没有兴趣。

B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或者讲完后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训练孩子捕捉听觉信息的能力。

C动作注意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教师教孩子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

D混合型注意力训练: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舞台表演。这种训练难度大,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让孩子跟着做。

2.培养孩子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长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A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对许多事情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习惯,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B孩子考教师,教师考孩子,孩子考孩子

安排一节课,全班幼儿及教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教师互相考一考。内容可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出题,谁必须有准确的答案。

C注意小事,改变孩子拖拉的坏习惯

刚入学的小学生大多数有磨蹭、拖拉的毛病。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从许多小事上养成习惯。像日常的算数、画画都要讲究习惯。要求孩子在做数学题、画画要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并且给幼儿规定好时间,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1、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指导幼儿学写数字、学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有关录像。6月份组织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再如,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而使用讨论评价法、语言夸奖法进行鼓励。一日活动环节中,老师还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在区角内玩棋类游戏,做词语接龙、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2、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4月份我们组织幼儿整理书包及穿脱衣服的比赛活动。

(4)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

(5)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等等。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3、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4、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中。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没有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区域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这种真正主动、自主的开放教育和学习活动既营造了崇向自主、追求创新的氛围,又爱护和启迪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幼儿入小学乃至一生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三、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月3月)

1、我园成立以林莺为组长,陈琳、何玲、关晨蓉、何彬莉、黄瑞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3月6月)

1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充分利用附属园的优势,于5月份组织大班孩子们参观小学小学部哥哥姐姐的学习生活主要包括:(1)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2)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3、组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观摩课活动,讨论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

4、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哦哦那个指导策略的新的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6月9月)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论文集教育心得。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管理与考评。我园将适时的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

3、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3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4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5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视频录像及录音、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

2、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

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担忧。

二、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1、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

(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

生活方面:找厕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学习方面:做作业

2、尝试解决

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

3、交流汇总

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

(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钟时能够去上厕所。)

(2)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业方面

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视频中包括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

三、延伸活动

1、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2、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6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 ”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7

《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我镇特制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0xx年5月—7月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2、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四、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与启动阶段(20xx年5月)

1、成立幼小衔接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3、发放《幼小衔接倡议书》,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阶段(20xx年5月—6月)

为幼小衔接活动能有效开展,我镇结合《指南》、《纲要》精神,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一:专家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来园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专题讲座,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活动二:家长咨询活动

针对我镇园所处城乡结合的特殊地理位置,为了让家长更清楚入小学的要求,能为幼儿提前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工作,特邀请小学校长来园针对入学问题,开展现场咨询活动。

活动三:背着书包上学堂

结合幼儿园《离园倒计时》、《走近小学》等主题活动,请幼儿学提前做“小学生”,每天背书包来园,同时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握笔姿势;

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活动四:参观小学活动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使幼儿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五:调整作息时间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同时适当缩短幼儿的午睡时间,从原来的2个半小时调整至2个小时。

活动六:幼小教师相互观摩交流活动

邀请小学低段教师来园听大班老师的教学活动,大班老师去听一年级的活动,使双方教育有效了解,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无缝链接,使幼儿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完美过渡。

活动七:毕业汇报演出活动

通过毕业汇报演出,幼儿表达即将与幼儿园老师和同伴告别的不舍,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之情,同时萌生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第三阶段:总结与分析阶段(20xx年7月)

结合本学期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对好的部分在下一学年进行保留,对效果不尽人意的部分进行调整,让幼小衔接活动成为可持续、可发展的活动内容,对幼儿、家长真正起到积极作用。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8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9

一、班级工作重点

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并形成初步升小学的意识。

3、帮助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明确幼儿期教育重心是个性能力的培养,使家长认同熟悉我们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课程形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园对话互动网"。

二、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本学期本班幼儿40名,男24名,女生16名,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认为:幼儿已经顺利完成大班上学期幼小衔接的储备计划,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任务意识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在班级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幼儿的阅读识字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因为幼儿间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失衡,造成了班级幼儿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具体方案为: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班级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在整理幼儿园双M课程的同时,在班级幼儿中平行开展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及时做好收集、整理的工作,不断积累课程经验,并进行完善。

(3)继续开展“浸入式英语教学活动”,努力使班级每一位幼儿的英语听读能力、口语会话水平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4)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更换各活动区的工作材料,有目的地投放适合幼儿学习的新工作材料,在指导幼儿学习时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既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学习要求,又体现班级幼儿的层次性。

(5)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班级半日活动的观摩。“三八妇女节”以爱妈妈的亲子活动。“六一节”幼儿园大型游戏活动、探险活动以及大班小博士知识竞赛、毕业典礼的演出等。

四、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五、家长工作:

本学期,我们家长工作的重点是让家长和幼儿园一同为孩子入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具体为: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期召开家长研讨会,交流信息、开阔视野。如:开展有创意的家长研讨会、操作活动:学习与孩子共处共玩的技能、识字游戏等。

(3)重新发放班级幼儿通讯录,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邀请家长参加园内、班内的各种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加班级助教的队伍。

(5)继续做好"将周日留给孩子"等一系列亲子活动。

(6)本学期,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鼓励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家庭教育方面的好书新书、幼小衔好经验活动,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在筹备、展示主题的活动过程中,引发家长、孩子的积极体验,带动全班幼儿与家长的主动参与。

六、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努力创建“真诚、尊重、关爱、合作”的班级经营文化,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0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1

一、幼儿本身应做好以下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大班的各种活动都应以探索为主,教师应善于提供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教师应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大班各项活动中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在大班后期,更应该加强与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二、幼儿园应做以下准备:

1、“环境造氛围”。根据衔接班在幼儿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要营造班内外、园内外“幼小衔接”的氛围。

1)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幼儿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习。

2)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的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3)带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小学的早操,以及小学生上课,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三、小学应做好以下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需要做那些工作。

四、幼小衔接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自从欧文创立第一所幼儿学校、福禄倍儿创立第一所幼儿园,社会性托幼机构教育与传统性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就为人们所关注,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速度。因此,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

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2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为幼儿园大班。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A视觉注意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看照片观察人物、地点、事件、动作、表情教师要注意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没有兴趣。

B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或者讲完后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训练孩子捕捉听觉信息的能力。

C动作注意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教师教孩子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

D混合型注意力训练: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舞台表演。这种训练难度大,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让孩子跟着做。

2.培养孩子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长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A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对许多事情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习惯,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B孩子考教师,教师考孩子,孩子考孩子

安排一节课,全班幼儿及教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教师互相考一考。内容可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出题,谁必须有准确的答案。

C注意小事,改变孩子拖拉的坏习惯

刚入学的小学生大多数有磨蹭、拖拉的毛病。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从许多小事上养成习惯。像日常的算数、画画都要讲究习惯。要求孩子在做数学题、画画要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并且给幼儿规定好时间,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1、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指导幼儿学写数字、学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有关录像。6月份组织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再如,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而使用讨论评价法、语言夸奖法进行鼓励。一日活动环节中,老师还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在区角内玩棋类游戏,做词语接龙、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2、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4月份我们组织幼儿整理书包及穿脱衣服的比赛活动。

(4)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

(5)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等等。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3、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4、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中。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没有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区域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这种真正主动、自主的开放教育和学习活动既营造了崇向自主、追求创新的氛围,又爱护和启迪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幼儿入小学乃至一生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三、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月3月)

1、我园成立以林莺为组长,陈琳、何玲、关晨蓉、何彬莉、黄瑞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3月6月)

1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充分利用附属园的优势,于5月份组织大班孩子们参观小学小学部哥哥姐姐的学习生活主要包括:(1)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2)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3、组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观摩课活动,讨论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

4、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哦哦那个指导策略的新的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6月9月)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论文集教育心得。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管理与考评。我园将适时的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

3、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3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4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5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 ”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6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 ”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7

进入大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1.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还是入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促进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如:

(1)、从最初的每次活动后都要求孩子们去小便、喝水改变为每次活动前询问刚才是不是都去喝水和小便了,同时由生活班的老师负责监督饮水量、幼儿记录喝水次数等来使孩子养成在活动间歇时间里首先做这些事情的习惯。

(2)、在天气预报的环节中,加入与昨天气温相比较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温度的升高与下降,讨论应该增还是减衣服。同时,在户外活动前,孩子们穿脱外衣的环节中逐步减少教师的帮助成分,教会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如学习自己拉衣服拉链;对着镜子系围巾、戴帽子;当羽绒服太长、太厚系不好拉链的时候,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助等,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解决一些经常会遇到的小问题。

(3)、提供自我服务工具,培养保持着装整理的习惯。在生活区提供镜子、梳子、发夹等,男孩子和短头发的女孩子午睡后自己梳头、进餐后看自己的脸是否清洁、外出前戴帽子围巾等。而对于冬季里幼儿露肚皮的现象,我们由原来的多次提醒和帮忙改为要求幼儿随时掖好衣裤,并请小朋友互相检查督促,使孩子懂得注意自己的仪表和着装,既是尊重别人,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益。

2.调节说话方式提高幼儿的听觉理解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听不懂老师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差。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讲话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会倾听,不能够抓住老师说话的重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调节讲话方式是关键。

(1)、讲话突出重点,忌罗嗦。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都比较有耐心,会很细致的说明要求,有的时候还会形象化、具体化的加以说明,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罗嗦,不要怕孩子听不明白而反复强调要求,如: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就会提出好多相关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别讲话,眼睛看老师等,其实一句“请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们听话时只听老师不让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师到底让做什么,行为的自觉性必然会降低。所以说:教师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师让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幼儿会出现一些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的现象,但是,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促进幼儿倾听方式的改变,所以改变中的不适应和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这个适应过程提前到幼儿园而不是推到幼儿升入小学以后。

(2)、要求只讲一遍,忌反复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我又发现了一个工作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虽然在活动前强调了要求只说一遍,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由于担心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断的提醒孩子们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结果孩子们会产生依赖性:我听不清要求没关系,反正老师一会儿还会说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复提醒,使幼儿懂得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认真听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弥补的,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教师要及时采取与要求相对应的措施,忌虎头蛇尾。

也许是由于幼儿园里工作的琐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很喜欢随口就提出一些要求来,也容易出现执行起来虎头蛇尾的现象,这就造成部分孩子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以为然,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尽量少说一些不必要的要求,而对必要的要求提出后则一定坚持严格的执行,并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一个要求就有一个结果,让孩子知道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是非常重要并应该自觉、认真地去完成它。

3.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大班强调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只局限于大班阶段,其实,整个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在为幼儿进入小学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教师的指导重点也应该更多的倾向于帮助幼儿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引导也是循序渐进的,每当一个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习惯后,教师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一切好的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从中班时期开始就有的值日生工作,原来是由教师每天插卡,在值日板上显示出来并由教师每天提醒,后来变成值日生插卡家长督促提醒,现在是不需要提示,每个幼儿都记得自己哪天值日,该做些什么工作;而值日生的天气预报也由原来的有人记就可以,到约定谁记录再到现在全体值日生参与预报;幼儿记录天气预报的方式也由最初的绘画记录到符号记录或是文字记录再到现在一些幼儿不用记录而直接凭记忆预报,关注天气变化已成为幼儿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看起来每天都在重复的值日生工作,却在这循环的重复之中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行为的动力由最初的教师推动逐渐进入到了幼儿自觉在集体中承担一定义务和责任的阶段。要促进这一转变,教师必须善于从幼儿的现状中发现问题,找到帮助孩子实现行为自律的突破点。以做智力训练为例:我们发现做题时有的孩子很认真,但是不得法,做起来很吃力,还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不认真,常常由于马虎出现问题。这里就包含了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契机。于是,我们从最小的环节抓起:拿到智力训练题第一件事――在第一页的上方写名字;接下来观察每一道题,根据提示中的符号猜测题意;然后听教师讲解每题的要求,操作,最后自己检查一遍,交上来。这是一个流程,在经历了由教师提示到慢慢自觉完成的过程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形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但习惯不等于定式,实现自律还必须学会解决一些问题,如:我们发现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后会停滞不前,就教他们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放下,做后面会的题目,最后想这个问题,以免耽误答题;有的孩子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为了改正错误把卷面画的乱七八糟很沮丧,我们就告诉孩子尽量想好再做,一旦发现错误后可在上面打个叉,在旁边写上新的答案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教育方式、方法的训练培养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8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9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为幼儿园大班。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A视觉注意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看照片观察人物、地点、事件、动作、表情教师要注意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没有兴趣。

B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或者讲完后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训练孩子捕捉听觉信息的能力。

C动作注意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教师教孩子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

D混合型注意力训练: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比如舞台表演。这种训练难度大,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让孩子跟着做。

2.培养孩子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长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A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对许多事情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习惯,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B孩子考教师,教师考孩子,孩子考孩子

安排一节课,全班幼儿及教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教师互相考一考。内容可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出题,谁必须有准确的答案。

C注意小事,改变孩子拖拉的坏习惯

刚入学的小学生大多数有磨蹭、拖拉的毛病。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帮助孩子从许多小事上养成习惯。像日常的算数、画画都要讲究习惯。要求孩子在做数学题、画画要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并且给幼儿规定好时间,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1、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指导幼儿学写数字、学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有关录像。6月份组织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再如,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而使用讨论评价法、语言夸奖法进行鼓励。一日活动环节中,老师还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在区角内玩棋类游戏,做词语接龙、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2、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4月份我们组织幼儿整理书包及穿脱衣服的比赛活动。

(4)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

(5)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等等。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3、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4、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中。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没有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区域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这种真正主动、自主的开放教育和学习活动既营造了崇向自主、追求创新的氛围,又爱护和启迪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幼儿入小学乃至一生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三、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月3月)

1、我园成立以林莺为组长,陈琳、何玲、关晨蓉、何彬莉、黄瑞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3月6月)

1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充分利用附属园的优势,于5月份组织大班孩子们参观小学小学部哥哥姐姐的学习生活主要包括:(1)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2)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3、组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观摩课活动,讨论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

4、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哦哦那个指导策略的新的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6月9月)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论文集教育心得。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管理与考评。我园将适时的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

3、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0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学,初小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熟悉校园环境、教师和学生,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2、激发幼儿入学的向往之情,不断加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8日

三、参加对象:

全体大班幼儿、大班老师、保育员及行政后勤、保教处成员

四、活动地点:

参观xx镇中心小学

五、活动准备:

1、对幼儿进行参观前的谈话活动。

2、返园路上各路口安排后勤人员值守。

3、与参观xx镇中心小学联系参观事项。

六、活动流程:

1、7:30—7:50全体人员准时在参观xx镇中心小学大门口集合,分班列队。

2、7:50排队进入参观xx镇中心小学。

3、8:00—8:10参观xx镇中心小学校长给小朋友讲话。

4、8:10—8:20分班上厕所。

5、8:20观看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6、8:35—9:15(第一节课)幼儿分班进入一年级教室旁听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7、9:15—9:25(课间十分钟)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8、9:35在小学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分班参观小学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电视台、厕所、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食堂等地,了解各设施的功能以及学生应遵守的公共规则,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9、10:50与小学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请小朋友向小学老师说表示感谢的.话。

10、11:00全体人员集中,安全返园。 (返园路线:参观xx镇中心小学——幼儿园)

11、延伸活动:回园后,各班组织幼儿围绕“我向往的小学生活”展开讨论,讲讲自己在小学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七、注意事项:

1、请家长在7:50前准时将孩子送到良小门口本班老师手中。

2、各班做好拍照存档工作。

3、在小学老师带领下进行参观。

4、在参观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听从老师安排。

(2)有礼貌,专心听老师解说。

(3)排好队,上下楼梯靠右边。

(4)参观时不拥挤,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5)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6)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7)跟随班集体,不个别行动。

5、全体人员一起返园,返园时一定要清点好人数,教育幼儿过马路要注意安全,跟好老师和伙伴不掉队、不擅自离队,路上不喧哗不吵闹等。后勤人员在各个路口值守。

八、应急备注

1、活动中安全第一,如遇安全情况,一切以幼儿为先,注意相关协调工作。

2、如遇下雨天气,参观活动时间顺延。

3、参观活动的有效性,注意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整合相关经验,达成发展目标,实现教育价值。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1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2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的学困生的比例。

三、具体工作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x蛇尾。

(二)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幼儿园老师和一年级教师之间的联系,同是还要加强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三)加强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时应该做好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适时调整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四)加强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五)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3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4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5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6

进入大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1.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还是入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促进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如:

(1)、从最初的每次活动后都要求孩子们去小便、喝水改变为每次活动前询问刚才是不是都去喝水和小便了,同时由生活班的老师负责监督饮水量、幼儿记录喝水次数等来使孩子养成在活动间歇时间里首先做这些事情的习惯。

(2)、在天气预报的环节中,加入与昨天气温相比较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温度的升高与下降,讨论应该增还是减衣服。同时,在户外活动前,孩子们穿脱外衣的环节中逐步减少教师的帮助成分,教会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如学习自己拉衣服拉链;对着镜子系围巾、戴帽子;当羽绒服太长、太厚系不好拉链的时候,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助等,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解决一些经常会遇到的小问题。

(3)、提供自我服务工具,培养保持着装整理的习惯。在生活区提供镜子、梳子、发夹等,男孩子和短头发的女孩子午睡后自己梳头、进餐后看自己的脸是否清洁、外出前戴帽子围巾等。而对于冬季里幼儿露肚皮的现象,我们由原来的多次提醒和帮忙改为要求幼儿随时掖好衣裤,并请小朋友互相检查督促,使孩子懂得注意自己的仪表和着装,既是尊重别人,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益。

2.调节说话方式提高幼儿的听觉理解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听不懂老师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差。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讲话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会倾听,不能够抓住老师说话的重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调节讲话方式是关键。

(1)、讲话突出重点,忌罗嗦。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都比较有耐心,会很细致的说明要求,有的时候还会形象化、具体化的加以说明,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罗嗦,不要怕孩子听不明白而反复强调要求,如: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就会提出好多相关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别讲话,眼睛看老师等,其实一句“请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们听话时只听老师不让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师到底让做什么,行为的自觉性必然会降低。所以说:教师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师让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幼儿会出现一些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的现象,但是,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促进幼儿倾听方式的改变,所以改变中的不适应和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这个适应过程提前到幼儿园而不是推到幼儿升入小学以后。

(2)、要求只讲一遍,忌反复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我又发现了一个工作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虽然在活动前强调了要求只说一遍,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由于担心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断的提醒孩子们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结果孩子们会产生依赖性:我听不清要求没关系,反正老师一会儿还会说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复提醒,使幼儿懂得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认真听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弥补的,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教师要及时采取与要求相对应的措施,忌虎头蛇尾。

也许是由于幼儿园里工作的琐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很喜欢随口就提出一些要求来,也容易出现执行起来虎头蛇尾的现象,这就造成部分孩子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以为然,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尽量少说一些不必要的要求,而对必要的要求提出后则一定坚持严格的执行,并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一个要求就有一个结果,让孩子知道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是非常重要并应该自觉、认真地去完成它。

3.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大班强调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只局限于大班阶段,其实,整个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在为幼儿进入小学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教师的指导重点也应该更多的倾向于帮助幼儿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引导也是循序渐进的,每当一个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习惯后,教师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一切好的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从中班时期开始就有的值日生工作,原来是由教师每天插卡,在值日板上显示出来并由教师每天提醒,后来变成值日生插卡家长督促提醒,现在是不需要提示,每个幼儿都记得自己哪天值日,该做些什么工作;而值日生的天气预报也由原来的有人记就可以,到约定谁记录再到现在全体值日生参与预报;幼儿记录天气预报的方式也由最初的绘画记录到符号记录或是文字记录再到现在一些幼儿不用记录而直接凭记忆预报,关注天气变化已成为幼儿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看起来每天都在重复的值日生工作,却在这循环的重复之中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行为的动力由最初的教师推动逐渐进入到了幼儿自觉在集体中承担一定义务和责任的阶段。要促进这一转变,教师必须善于从幼儿的现状中发现问题,找到帮助孩子实现行为自律的突破点。以做智力训练为例:我们发现做题时有的孩子很认真,但是不得法,做起来很吃力,还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不认真,常常由于马虎出现问题。这里就包含了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契机。于是,我们从最小的环节抓起:拿到智力训练题第一件事――在第一页的上方写名字;接下来观察每一道题,根据提示中的符号猜测题意;然后听教师讲解每题的要求,操作,最后自己检查一遍,交上来。这是一个流程,在经历了由教师提示到慢慢自觉完成的过程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形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但习惯不等于定式,实现自律还必须学会解决一些问题,如:我们发现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后会停滞不前,就教他们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放下,做后面会的题目,最后想这个问题,以免耽误答题;有的孩子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为了改正错误把卷面画的乱七八糟很沮丧,我们就告诉孩子尽量想好再做,一旦发现错误后可在上面打个叉,在旁边写上新的答案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教育方式、方法的训练培养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7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 ”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