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心理疏导实施方案(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注自我、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丰富、多元、蓬勃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按照市教委相关要求,全区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全力开展好我区今年“2”学校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温暖你我阳光同行
二、参加对象:
全区各中小学、职校在校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2日—月2日
四、活动目标
1、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xx教委【201】x号),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积极、生动、活泼的形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阳光向上的积极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2、组织发动学生、教师及家长积极参与体验,推动学校和社会、家庭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覆盖。
提升“2”心理健康月的影响力。通过程、活动、服务等多元载体,把心理剧、心理讲座、心运会、亲子趣味活动、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及外延。活动结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
五、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根据实际,在“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期间,着力搞好知识普及,认真安排活动项目,科学制定活动计划。
2、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拓展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切实把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努力吸引广大学生踊跃参加,以达到预期效果。
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利用广播、网络及升旗仪式等宣传舆论工具和工作时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活动开展情况,推动活动在学生中间渐进深入,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
4、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并于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结束一周内,将亮点活动报道(rd档粘贴照片)发送到德育科公邮。
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知道不同的表情可以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三名大班的幼儿扮演“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2、组织幼儿坐成半圆。
3、音乐歌曲《表情歌》。
4、用纸盒做一个表情骰子,在六个面分别贴上笑、哭、烦恼、生气、惊讶、平静的表情脸谱。
5、“笑、哭、烦恼、生气、惊讶、平静”等表情图片各一张。
6、记录表一张
7、“笑”头饰3个,“生气、哭”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逐一介绍三位小客人“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①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三位小客人是谁呀?
●老师和孩子一起问――笑宝宝你为什么笑?生气宝宝为什么生气?哭宝宝你为什么哭?(小客人回答)
●告诉幼儿“笑、生气、哭”叫做表情,它能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老师问幼儿――你什么时候会笑?你什么时候会生气?你什么时候会哭?(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情绪经验,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②体验活动:
●引导孩子一起学习,并做出“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情绪调节,引导幼儿想出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的方法。
①师:你们喜欢“笑宝宝”、“哭宝宝”还是“生气宝宝”呢?为什么?(喜欢笑宝宝,因为笑会让人看起来很美丽。)
②师:请小朋友想些办法来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引导幼儿思考,并大胆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讲出来。)
③幼儿自由想出各种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的方法,老师把这些方法用绘图的方式统计在记录表上。
④老师小结记录表上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对着“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念道:表情变――变――变!(生气宝宝和哭宝宝马上变成了“笑宝宝”,并开开心心地和小朋友道别。)
3、游戏:“表情变变变”。
①师:我们人的表情除了笑、哭、生气外,还有很多种,如(出示图片)烦恼、惊讶、平静等,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游戏的名称叫“表情变变变”。(老师向幼儿交待游戏的玩法)
②老师扔表情骰子,让幼儿按照骰子正上方面的表情脸谱做出相应的表情。
4、结束部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表情歌》,并且边唱边做表情、动作。
活动延伸:
1、老师利用教室的墙面布置“我的心情”表,让幼儿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小卡片粘贴在自己的照片旁边。
2、老师把幼儿在课堂中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的方法统计表粘贴在墙面上,时刻提醒孩子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开心起来。(这对于幼儿不良情绪调节具有长期性的心理辅导作用)
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和谐心灵,健康成长,我和我的心灵之约
二、活动目的: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优良心理品质,优化学生课
外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系列活动(一):展板宣传
时间:5月24日
地点:食堂门口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及后期活动宣传
资料及要求:
(1)、主要透过展板及传单的形式宣传(传单及展板将会提前两天准备好)展板资料包括52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来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传单资料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来历,另外再附一个小的心理测试(能够增加大家对本次活动的关注)
(2)我们会设有“发泄箱”,同学能够将让自己困惑的事情写在纸上,我们会针对大家的困惑在随后的心理知识竞赛活动中进行响应的解答或帮忙
(2)在食堂门口的宣传需要办公室的帮忙,我们会和办公室协商好,努力办好这次宣传(3)活动时要求统一着装(院服),需配备音响话筒
系列活动(二):心理问卷调查
时间:5月25日
活动人员:大一、大二同学
资料及要求:由本部设计心理调查问卷(分为A—班长团支书B—心理委员C—普通同学D—特殊同学),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下发并讲解其重要好处,同学们认真填写,期间要拍照留念,最后由心理委员回收至心理部,部长统一分析,并作出统计,拍照留念
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保证校园安全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和处置校内发生欺凌暴力事件,维护校内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预防学生校园欺凌事件预防与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治理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
本次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健全机构、制度建设
1、成立预防学生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薛天辉
全面负责和调控。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传达校园预防欺凌工作意见,提出工作要求。
副组长:王钦华(负责人)
主要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开展自查,撰写总结报告。指导开展相关的治理工作。
组员:全体班主任
应急安全员:
①主要负责对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日常指导。对学生开展全面教育,组织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活动。
②完善预防校园欺凌专项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并将工作深入落实。
2、预警预防
家庭教育缺位、法治观念淡薄、社会不良风气引诱、心理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学生之间的矛盾等原因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①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
②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宣传,让学生、家长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种类危害、如何应对、自防自救等安全常识,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监管。
各班级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定期安排心理咨询室林丽钦、池晓宏老师针对校园欺凌开展专题讲座并指导。
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班主任需特别关注弱势学生状态,清楚掌握学生动向,特别是午休、周日下午返校时间段。定期对管制刀具、火种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学生逐一排摸登记,对已发事件全力做好化解工作。
落实值班组巡查制度,夜间值班制度。对卫生间、宿舍等校园欺凌事件高发区域重点巡查。
3、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学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①、现场知情人员(教师、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事件向班主任或应急安全员、值班组报告。
②、班主任、安全员、值班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学生。
③、现场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处置。
④、掌握事件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种类、程度,并根据事件严重程度上报德育处和预防学生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⑤、维持秩序,疏散围观学生,稳定学生情绪,维持教学秩序,将影响降到最低。
(二)、第二阶段广泛宣传、深入自查
1.开展教育。扎实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教育。坚持把做好主题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治理的首要环节来抓。利用主题班会对全体学生进行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的相关措施等。
2.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围绕《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以《拒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结合近期全国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讨论反思。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交流能力。签订《福清一中预防校园欺凌承诺书》。
3.通过家长微信群、公众号向家长推送防欺凌相关知识和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相关信息,并发放《预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落实家长监护责任。
4.举行“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板报比赛、征文比赛,并对比赛结果予以表彰,让预防欺凌整治活动人人参与,深入人心。
5.定期排查建档,实行月报制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定期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发生过激行为。对已发事件,做好记录,及时处置,按时上报。
6.摸排发现欺凌事件线索后,按照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对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并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三)、第三阶段分级处置教育惩戒
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处置,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
1.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实施欺凌学生应向被欺凌学生当面或书面道歉,取得谅解。
2.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
欺凌事件,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按规定给予留校察看、劝其退学等纪律处分。
在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并给与相应纪律处分。
3.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直接给予退学,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为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以“5?25”心理健康日为教育契机,我校将于20xx年5月25日至5月31日举办心理健康周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注心理健康,预防心灵感冒
三、活动组织
1、活动指导:罗明智、王文斌、张伟
2、活动负责:政教处、团委、心理咨询室、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20xx.5.25——20xx.5.31
五、活动内容:
(一)心理健康周启动仪式
活动时间:5月25日上午课间活动
活动形式:“关注心理健康,预防心灵感冒”现场签名活动,通过学生们自我的广泛参与,激发出他们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
对象:全校学生
地点:教学楼前
(二)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大赛
活动时间:5月30日上午检查
活动形式:由各班班主任指导,各班创办“关注心理健康,预防心灵感冒”为主题的手抄报,每班两张,用红纸或剪纸等装饰成展板,在校园展出并由团委打分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参与奖,分别给予班级量化加8分、6分、4分、两分的奖励。
(三)心理健康主题黑板报
活动时间:5月30上午课间检查
活动对象:初一年级
活动形式:各班创办“珍爱生命,呵护心灵”为主题的黑板报,由政教处检查打分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参与奖,分别给予班级量化加8分、6分、4分、两分的奖励。
(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5月30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活动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形式:现场讲座
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篇6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学生在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需要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加强对校园欺凌现象的预防和处理,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熊筱霞鲁志松
副组长:彭昌茂高旭(公安、法制副校长)
组员:
三、安排及要求:
(一)开展专项教育。各年级组、班级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学校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让学生明白“违法必究,违纪就要付出代价”。(责任人:分管副校长)
(二)加强预防。学校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责任人:政教主任)
1.安全隐患排查。各班级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举报。重点排查管制刀具、危化品、火源、电动车等(发现后及时联系家长来校领走并说明原因)。各班级全面了解学生,帮扶特殊学生,并将信息提交年级组汇总,集中报政教部门存档。(责任人:各班主任)
2.出入大门登记制度。保卫人员按要求及时开关学校大门,持警械于室外值班,遇有不安全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并登记。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上课时间关门,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走出校门,离校必须由班主任写出门证,履行正常手续后家长接出。(责任人:陈远东)
3.课间管理。上下两节课任课教师负责维护课间秩序。班主任检查两操人数。行管值班人员及学生会分别对厕所、教室等区域进行巡查。(责任人:行管值班人员)
4.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语言及网络、肢体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他人者,一经查实,学校将依据《武汉市六中位育中学生违纪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将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牵头责任人:政教主任)
(三)齐抓共管。根据各自职能,既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又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构筑社会、家庭、部门联动格局,实现统一行动、联合整治。及时处理。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等不安全事件,严肃处理相关学生。
四、落实责任。
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
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篇7
一、活动主题:“拥有健康,从心开始”
二、活动时间:20xx .05.24—20xx.05.28
三、组织单位:德化陶瓷学院学生处
四、活动目的:
通过倡导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在广大学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载体,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从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活动方式:
举办“6个一”活动
一份倡议书
一期主题广播
一次现场咨询
一次主题讲座
一次心理测试
一部心理电影
六、具体活动安排
①、“一份倡议书”
1、主办:团委
2、时间:5.24
3、内容及形式:将一份倡议书以海报形式张贴到宣传栏,拉开活动的序幕
②一期主题广播
1、主办:团委
协办:凤凰广播台
2、时间:5.25
3、内容:5.25活动的简介;我校本届活动的主题及活动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资料及心理学小品文。
③一次现场咨询与现场心理测试
1、主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协办:院学生会
2、时间:5月26日下午
3、内容:现场咨询,进行现场心理测试,进行“拥有健康,从心开始”签名活动。
4、问卷调查
④一次主题讲座
1、主办:学生处
2、时间:5月24日晚
3、主题:心理健康讲座
4、主讲人:陈晓明
5、地点:学院多媒体会议室
⑤一部心理电影
1、主办:院学生会
2、时间:5月25日晚
3、内容:《美丽心灵》
4、地点:学院多媒体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