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留守儿童帮扶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活动的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生活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帮扶贫困学生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办好事,办实事,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案,落实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建立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学生档案,是留守儿童的'建档率达到了100%。
2、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
3、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家长家教知识进一步加强。
三、关爱工作安排
1、开展苦涩他和贫困学生情况调查,建立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详情档案。广泛开展对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专题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等,研究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家庭结构和状况。
2、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调动社会各界及教职工积极参与,关爱下一代工作,捐助、捐物以及倾注爱心。
3、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娱乐活动。
4、开展法制教育,由学校组织每学期聘请法制报告员对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进行1——2次法制教育。
四、要求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关工委主任为执行主任,政教处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和帮扶贫困学生工作的领导小组,由关工委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总结评比。每学期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进行总结,对成绩突出的教职工进行表扬和鼓励。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同一片蓝天下,心手相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
二、活动目的:
破坏性地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安定,对于闭塞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于放防灾减灾知识知之甚少,为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安全,x区志愿者协会天使助学服务队在五一节假日到x祠堂小学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同时,发挥医学志愿者专长,教孩子们如何预防疾病、如何洗手、刷牙等。此外,陪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的五一假期,和孩子们一起做饭、进行团队游戏,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悉心观察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感受,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活动时间:
x年4月29日
四、活动地点:
x区x镇祠堂小学
五、活动流程:
8:20——8:30 x区志愿者协会办公室集合9:00——12:30与孩子们一起做午饭,包饺子
13:00——14:30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医学常识(如何洗手、刷牙、蚊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14:40——15:10防灾减灾演练
15:20——17:00团队游戏
17:00活动结束,送离家远的孩子回家,志愿者返回
六、活动人数:
社会人士不限,学生志愿者8人(学生志愿者要求参与协会志愿服务活动3次以上,擅长与小朋友沟通,会做饭,能独立带领小朋友做团队游戏)
七、报名方式:
李xx xxxxxxxxxxxx
八、物资征集:
1、募集爱心资金500元,用以购买肉、饺皮、蔬菜、水果、矿泉水等食物及防暑药和纱布、创可贴、酒精等、(食物由服务队统一购买,以保障食物统一、安全)
2、征集爱心车数辆,搭乘志愿者到达学校
3、募集儿童牙刷、牙膏75套,用于送予学生
九、温馨提示:
欢迎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活动,让自己的孩子体验农村留守学生的艰苦,锻炼孩子的意志,学会感恩。同时,请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不要穿高跟鞋。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篇3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事关广大农村一代人的整体素质。我们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措施保障,务求实效与长期等三个方面推进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的家长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为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现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公务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以及中组部等七部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幸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工作目标:
1、通过调査摸底,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及在各村的分布。
2、学校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校能接受优质的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
3、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教育保护的网络,为留守儿童创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4、通过与家长联系,家校协同教育保护留守儿童。
三、工作原则
保证在三知、三多、三沟通原则下实施开展工作,即:知道留守儿童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及学习;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多到监护人家庭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孩子、老师交流沟通,根据老师所反映的留守儿童学生学习、思想等方面困惑,与其父母多联系,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必要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气氛。
四、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
1、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扶贫助学档案、成长记录档案。
学校将对我全体学生进行摸底调査,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住址、家庭电话、是单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并记录外岀家长的联系方式等,建立我校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调査了解的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情况,落实我校扶贫助学。
2、构建“留守儿童”五大关护网络。
学校将积极动员,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的责任;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把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关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有问题苗头的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助;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予以亲人般的关怀;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利益的犯罪行为。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
3、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
建立的五条网络通过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遇到重要问题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
4、协同相关部门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
我校将积极与镇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呼吁全社会都加入到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中来,铲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毒瘤,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成长环境。
5、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关护系列活动。
学校将发动全校教职工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鼓励各教师争当留守儿童特别是问题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各“代理家长”重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从经济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
6、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留守儿童易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我校将集中组织开展了“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和克服身上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学守则,争做优秀小公民”活动。
7、家校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将积极与各留守儿童在外务工的家长联系,向家长介绍了我校“留守儿童”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劝告家长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与孩子建立稳定的通讯联系,了解、关心孩子的成长等,并号召各“留守儿童”每月给其父母写一封信或通一次电话,向父母汇报一月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评比表彰。组织评选表彰“优秀”留守儿童,优秀班主任,优秀爱心人士等。每年年终配合上级在总结督察基础上,对留守儿童做出特别贡献的帮扶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给予评选表彰,并通过当地多种媒体报道,激励更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儿童,评选优秀留守儿童监护人、优秀留守儿童等。
五、目标任务
1、建立本学学期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
2、结合德育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3、落实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度,代理家长承担起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4、开展慰问活动,给留守儿童过生日,和留守儿童过每个中国传统节日。
5、设立亲情电话,使留守儿童每周可以和父母通上一次电话,做好亲情心灵沟通。
6、举办好本学期多种有益活动,丰富留守儿童课外生活;
7、 1—2做好结对帮扶。领导成员和教师每人帮扶个贫困留守儿童或心理有问题的留守儿童,从经济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帮扶。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篇4
为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城区教育口精准扶贫工作,建立和完善城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更好地开展20xx年的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二)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三)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四)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一)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三)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四)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2.组建一支“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发动广大师生、热心家长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每半年至少开展关爱慰问留守儿童活动1-2次。
3.举办一次“我是留守娃、我快乐、我幸福”主题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具体内容和形式自行安排。该活动旨在展示学校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校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4.开展一次“两地书亲子情”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给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写信,与父母交流、分享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留守儿童的建设与管理,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要具体落实,学校具体组织管理。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以学校为单位确保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有序、健康地进行。
(三)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墙报、校园网络、主题班(队)会等宣传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的现实意义,积极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五)规范管理,高效运作。学校要根据文件要求,重新做好调查摸底和登记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数据库。要认真做好结对活动材料整理归档工作,凡是与活动有关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必须规范整理,妥善保管。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忙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景分析
XX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本事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景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景,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忙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齐学习,一齐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Q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提高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景;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3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篇6
一、活动背景
临近中秋佳节,本当合家团圆,但我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多达79.4%。他们面临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的窘境,学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社会的关怀,激励他们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三、活动形式
篝火晚会
四、活动时间
9月20日(农历八月十三)晚
五、活动地点
学校运动场
六、人员安排
总 策 划:
执行策划: 各班主任
主 持:
场地布置:
后勤保障:
灯光音响:
宣传报道:
安全保卫:
代理家长:全校教职工
摄 像:
七、活动内容
1、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讲、读、唱、传”。
2、五个“一”活动。让学生给父母打一次电话,给家长写一封家书,与学生谈一次心,同学生做一次游戏,陪学生吃一块月饼。
3、趣味游戏。
八、活动流程:
18:40 学生入场(运动员进行曲)
18:55 序幕(音乐、明月几时有)
19:00 主持人入场,晚会正式开始
第一项 校长致辞
第二项 政教处魏主任讲话
第三项 节目表演
1、全校大合唱《相亲相爱》。(音乐伴奏)。
2、教师表演
3、班级赛歌(音乐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