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全册教学目标:
(一)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传授折纸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习。
3、学习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4、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二)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该年级段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优、差生差异太大。
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构图、上色、勾线等)的渗透。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
五、全册教学内容、课时及单元课时计划:
第1课:雪2课时
第2课:水墨游戏、4课时
第3课:雕泥板、2课时
第4课:我的地图、2课时
第5课:美丽的盘子、4课时
第6课:春天的颜色、2课时
第7课:转转儿、2课时
第8课:校园真热闹、2课时
第9课:这是我呀、2课时
第10课:纸线绳小浮雕、4课时
第11课:神奇的瓦楞纸、2课时
第12课:画味觉画嗅觉、2课时
第13课:送你一个书签、4课时
第14课:中国民间玩具、1课时
第15课:外国民间玩具、1课时
第16课:好大一幅画、2课时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现状分析: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三、教学措施:
1、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每堂课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好教学环节,正确判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灵活,层次清晰,得当,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加以把握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天地。
4、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新课改相关理念,领会课改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得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5、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意与能力。
6、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插图,为日记作文配图;结合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进行描绘、手工制作,布置美术园地。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本版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各阶段目标都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以下是我对二年级第四册的美术教材进行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刚一年多,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全册教材以造型部分为主,其实部分为辅,力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美术工具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在活动中感受美术的乐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二年级采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该教材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该教材课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3)、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6)、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
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
四、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主要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各种族朋友(1)
第二周 各民族朋友(2) 看新闻,画新闻
第三周 拉根线条去散步 即兴添加,练笔成图
第四周 新奇的帽子(1、2)
第五周 美丽的手提袋 画味觉,画嗅觉
第六周 装饰瓶(1、2)
第七周 车
第八周 我设计的车 我造的车
第九周 乘车印象 吹气投篮
第十周 感觉肌理(1、2)
第十一周 纸版画 国庆
第十二周 贺卡(1、2)
第十三周 会说话的手(1、2)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邮票 亮眼睛(1)
第十六周 亮眼睛(2) 机器人伙伴
第十七周 自添内容
第十八周 学生创作
第十九周 复习考查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一年,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一期采用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该教材注意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而且该教材课程量仅为14课针,极大的减少了课时量,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还可根据学情、教学进度自编教材。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难点:
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的表现技巧。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重点:
1、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2、运用橡皮泥、陶泥及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泥塑制作。
难点:
1、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2、如何细腻、立体表现泥塑造型。
四、教学措施:
针对我校学情及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措施:
1、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拓宽学生学习、体验渠道,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的能力。
2、注重课评方式的多样性,课评标准的鼓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能力。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共五个班,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第二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 ,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三、教学进度表:
周 次 课 题
1 添画
2 给画游戏
3 纸盒变家具
4 和妈妈在一起
5 茂密的花
6 吊饰
7 节节虫
8 出壳了
9 头饰设计
10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11 我的收藏卡
12 假如我是巨人
13 拓印树叶真有趣
14 做笔筒
15 画夜景
16 画影子
17 认识身边的树
18 给画中的节日
19 我喜欢的鸟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以前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1、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2、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一)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1、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纸片插接》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试着用同样的手法将爸爸妈妈的名字也进行装饰,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插接成一个立体小屋,进行展览。
(2)在《故事画》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以小组为单位,从语文书或课外阅读书中找一个简单的故事,依据书中的人物设计出与之相配的形象,小组成员一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2、创造性的培养:
(1)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2)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五味瓶》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3)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4)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有28个学生,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美术教材共有4课,分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三、教学进度表
第五周烟花,礼花二课时
第六周海底世界一课时
第七周去太空旅行一课时
第八周为小朋友画全身像二课时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以前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五个单元共二十课,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方面。具体有以玩具为题材,以儿童生活与科技益智结合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创作学习。有以动物为题材,以想象为手段,以编织动物童话故事为目的的进行设计。有以学生与生活、自然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表现大自然、生活物象的情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有以学生与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学习小泥人、泥面具等内容,让学生感知中国陶瓷,体会民间玩具独特的审美趣味,培养对劳动人民热爱的情感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
1,想象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五、教学难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六、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七、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
(1)对各种自然平面形进行认识和感受。
(2)运用复杂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表现景和物。
(3)用记忆画形式表现自己的人和物,丰富儿童的视觉记忆表象。
(4)运用各种平面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5)学习撕、剪、拼、贴等手工制作方法。
(6)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自然风光。
2、能力培养要点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自然的兴趣。初步培养注意力和观察力。
(2)在绘画中能大量描绘所见所想的形状,画出色彩鲜明的画面。
(3)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涂、描、撕、剪、拼贴等,较顺利地完成作业。
(4)培养学生通过感受和想象,对美术馆作品和自然风光进行改革欣赏。
3、审美教育要点
(1)通过欣赏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风光。
八、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影子大王22洒水成画23自画像24美丽的昆虫2
5神鸟变树26听听画画27小蝌蚪28神奇的画册2
9大嘴巴210童话屋211摇滚小精灵212红灯停绿灯行2
13捏泥动物214请你告诉我考试
以上就是2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健康是生命的象征,是幸福的保证。美术课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愉悦,更是心灵的成长。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学生现状分析: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上学年教学任务。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共五个班,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第二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一、主要资料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资料:
本册教材活动较多,美术知识由浅入深,趣味性强,使孩子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锻炼动手动脑本事,丰富美术生活,提高审美本事。本册的主要资料有:
1、绘画: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等;
2、趣味制作:包括橡皮泥塑、手工制作、纸玩具等;
3、应用:包括实用设计、电脑美术等;
4、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传授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时候注意循序渐进,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教育的审美要求,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追求,鼓励自身兴趣和特长的发展。
教材难点:
美术课本身是十分趣味味性的一门课程,可是作为新教师要学习如何将趣味性本身发挥到最好。学习的资料要从生活出发,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加强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在做中学,在学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二、研究学生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教师行业的信任,有时研究学生比研究教材还要重要,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小学生活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是他们仍然只是小孩子,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要认识到他们内心需要充实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能以成人的模式一味强加在孩子身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通话故事,纯净而完美,要多多从他们身上学习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态度决定一切,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养成良好的课堂秩序。
2、经过欣赏儿童感兴趣的优秀作品,开阔视野的同时鼓励他们能表达出自我的感受和思想,并从中体验到美术的魅力,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帮忙孩子们了解美术的'构成,常用的美术要素(点线面)理解美术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培养孩子表达本事,发展孩子对空间的认识力和创造本事。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美术活动,如欣赏、绘画、创作等,尝试各类题材的美术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加强团队协作,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一个神奇的美术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要将教学资料和活动方式恰当分配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素养。
4、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享受美术带来的愉悦感和持久的兴趣,体验美术的内涵和美妙,能够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想法,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提倡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2、为学生分好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如每次讨论后汇报的学生不固定;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的信息和资料;
3、以游戏方式进行的课业必须要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经过团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