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知远网

2025-04-22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创作于98年。

全文的主人公就是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主要讲了小豆豆很淘气,上课时经常打扰其他同学听课,小豆豆的妈妈不得不把她转到了——巴学园。这个学校非常独特,校门是用矮矮的树木做成的,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教室是真正的.电车。校长名叫小林宗作,他有一个女儿也跟小豆豆同班,名叫美代。校长先生的教育方法与别的学校不同,每个班只有十几个人,而且座位还可以随便坐,每天的课程是从自己喜欢的那门功课开始。由此,任课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上课方法。巴学园里的学生们每天都过得十分快乐。于是在一般人眼里有点怪怪"的小豆豆也变得大家都能接受了。可是后来因为可恶的战争,B-29飞机上数枚燃烧弹投向巴学园,巴学园起火了,凝结着校长先生梦想的巴学园,全部毁于一旦,到处火舌蹿动,浓烟弥漫再也没有后来了。

读到这儿,我的眼泪哗哗地从眼眶里流了出来,这么有创意、这么漂亮、这么深受学生喜欢的巴学园,竟然一眨眼间就消失了,真是让人感到可惜!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体会到了:虽然本性难改,但是就连二年级的小豆豆都把自己上课时好动的坏习惯改了,我又为何改不了自己的坏习惯呢?同学们,拭目以待吧!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2

“哎——”小豆豆恋恋不舍地看着盒子,说:“我长大了呢,要做一个买车票的人!”

妈妈却一点儿也没有吃惊的`样子,说:“不过,你不是说要做间谍吗?这可怎么办好呢?”

“有了!本来是个间谍,但装作售票员的样子,怎么样?”——《窗边的小豆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由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时,文中聪明、活泼、可爱的小豆豆顿时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她有幸在一片自由、开放的土地--巴学园,度过了她难忘的小学时期。

黑柳彻子的童年是幸福的,她的书总让读者唤醒了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在看的过程,总是忍俊不禁。在小豆豆眼中,每一天的阳光都是崭新的,每一秒的生活都是无比幸福的,尽管她是一个刚读完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但是她却从不对世界抱有任何怨恨,相反,她却友好地向这个世界展开了自己的笑容,把这冰冷的世界给捂暖,让人不禁地感慨道:“这,就是孩子啊!”

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教学方法也是独树一帜,他幽默、慈爱的话语,常常会逗得孩子们开怀大笑,而当孩子们犯了错误时,小林先生也不会一昧地责怪和批评,相反,他总会宽容地原谅孩子,并温和地向他们解释犯错的后果,所以,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他还时不时就会鼓励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让小豆豆充满了自信。也正因为小林先生无微不至的鼓励和关心,让小豆豆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高尔基说过,真正的伟人绝不抛弃童真。这句话放在小林先生身上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对于小林先生来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尊重,而他这种标新立异的教育,也只有充满着童心的人才能想得出来,也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了解孩子,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快乐。

在日本,“窗边的小孩”一般都是指那些被人冷落的、身心都有缺陷的孩子。而小豆豆这个“窗边的小孩”,却是活泼又可爱、淘气又善良、阳光又自信。她被原学校退学,被小狗咬伤了耳朵,被老师狠狠地批评,经历了好朋友的病亡等等,如此众多的挫折和困难,她都是用笑容来一一面对,从不去抱怨什么,也不去责怪他人,推卸责任。这令我不禁想起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因为我的过度紧张而导致了发挥失常——作文离题了,最终无缘于第一名。想想平时,我的作文可是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来读的呀,不少习作也经常发表在报刊上,可是这次的作文比赛却没能拿到一等奖,可想而知,我心里有多难过,整天垂头丧气的,备受打击。直到我在《窗边的小豆豆》里认识了小豆豆之后,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对小豆豆敬佩有加。是啊,和她经历的挫折比起来,我所经历的“困难”根本显得微不足道,如此可见,小豆豆是一个多么乐观向上的孩子啊!

其中,《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大冒险》这个片段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它描述了小豆豆为了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树,把比自己大不知道多少倍、重多少倍的梯凳硬是从远远的工具房托了过来,帮泰明一步一步艰难地爬上去。这个故事闪烁着小豆豆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但从小豆豆的身上,我读到了“助人”的真正含义,那是一种善良的升华。

童心是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所以,我们要明白,过于古板的大道理只会让我们思想变得麻木,我们要学习书中的小豆豆,用充满童心的双眼看待这个世界。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你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美好的东西。既然童年是我们挽回不了,那就更不要让童心就此驻足。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3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是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却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决定了长大做一个售票员!而直到昨天,小豆豆的志向还是一定要做间谍!怎么办呢?那我做一个化装成售票员的间谍,或者都不做了,做一个在街头宣传的艺人”多么可爱跳脱的想法啊!读到这里,会心一笑。但有人会觉得,这都是什么不上道的志向啊。更多的父母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在他们身上,殊不知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难道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

几乎每个幼儿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但顽皮和淘气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从我们的小时候开始就被动接受了许多个版本的“成长故事”,而这些故事的最大共性也就是:统统都是大人们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设计而借助于故事的外壳表面意图灌输给幼儿的成熟理念。成长真正的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是被忽略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也都是被漫不经心的遗失和随意处置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幼儿能像小豆豆一样遵从自己的个性长大,所以“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现出了她独有的意义。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差异,归还他们个性化的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五条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化地发展。”这里体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其根本就是要面向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4

当我津津有味地读完日本作家柳彻子所著的《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我已不知不觉被书上的小林宗作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吸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令人悲伤的是,小林先生已经于一九六三年,也就是十八年前去世了。这本书里有一篇《放回原处 》,说的是小豆豆每次上厕所都要往下看一看,有一次,她的钱包掉进下水道了,她就去厕所掏口,用棍子来掏,校长先生来了,知情后,说:“弄完以后,把这些放回去。”最后,她什么也没找到,心想:那个钱包也在某处静静地待着。此时此刻,我也有同样的经历。在一个中午,我在朋友家玩,看到了一盆美丽的百合,闻上去还挺好的,我就问朋友:“我可以把它放在桌子上吗?”朋友说OK。过了一会儿,我该回去了,临走时,我把百合放回了原处。

奉献是在付出中得到快乐,你付出的多,得到的就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世界也会更加美好!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5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日本一位女作家写的。文中的‘巴学园’是一所特别的学校,小豆豆是个在一般人眼中的“坏学生”后来因为调皮所以退学了,然后转到了‘巴学园’。幸运的是小豆豆遇到了小林宗作校长。在小林宗作校长的引导下,小豆豆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我的`眼中,小豆豆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她的好奇心很强,看到什么东西只要感觉有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上去,结果闹出不少笑话。

快乐的事情有很多,‘巴学园’的孩子们上课是很自由的。只要上午把一天所需要学习的课本知识学完,下午老师就可以陪孩子们一起散步、玩耍。在散步的同时,老师在旁边讲解。比如看到花朵,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雄蕊和雌蕊,花朵又是怎样授粉的。遇到寺庙之类的,就会告诉孩子们历史传说等等。所以,就算是散步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孩子们在快乐的同时,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小豆豆在‘巴学园’里,有快乐也有悲伤。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是小豆豆的朋友,小林宗作校长为了泰明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成长,一样的自信,还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运动会。可是,春假结束后,校长默默地告诉大家“泰明死了!”小豆豆和同学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泰明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小豆豆的起蒙老师,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教育工作者。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会受到许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一些损害。所以,我们需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豆豆在‘巴学园’里 还 发生了很多有趣、刺激的故事,还有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6

沉浸在巴学园这所特殊教育的学校氛围中,总是会联想到现在的教育环境,是不是我们的孩子也能接受到这样的待遇呢?

女儿看完的第一个问题是:“妈妈,真的有这样的学校吗?”我想,像巴学园这样的学校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实际的吧?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理念被埋没,根本得不到实施。从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是目前的学校和老师能借鉴一下巴学园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接受自然的教育,多给孩子一点点肯定和表扬,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明天。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7

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心想,为什么这本书叫窗边的小豆豆?于是我带着疑惑打开了书。

这本书写了一个可爱顽皮的日本小女孩——黑柳彻子,在巴学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黑柳彻子有一个可爱的小名,叫:小豆豆。小豆豆在上一年级时就被学校退学了,是因为小豆豆对一切事物太好奇,她把学校里面的课桌的抽屉开了又开、还在上课时擅自离开位置去窗户边把宣传艺人叫来表演打扰了同学上课。后来她来到了巴学园,认识了新同学泰明,泰明有过小儿麻痹症,在一次大探险的.游戏中,小豆豆用梯子让泰明爬上大树看晚霞。最不同的是,在巴学园里吃中午饭时校长都要检查每个小朋友带来的午饭盒里是不是都有山的味道还有海的味道,如果没有的话,校长夫人就会给他加山的味道或者海的味道。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只要经过教导都可以变成好孩子。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8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的黑柳彻子写的,这篇故事写了她小时候上学的事。她笔下的小豆豆既可爱又天真,是个活泼的小女孩。这本书写了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所有故事。

虽然小豆豆经常惹事,但是,最后还是非常的优秀。有一次,小豆豆的钱包掉进了厕所里,她就跑到化粪池旁边,用长长的勺子钩她的钱包,直到身边堆满了垃圾,都没有找到钱包。校长看到了她的做法,也没有批评他,还让她结束后把掏出来的东西收拾好,恢复原来的样子。我觉得校长很尊重小豆豆,没有把她看成一个孩子。

巴学园里的教室都是一辆辆的电车,小豆豆的教室也是一辆废旧的'电车。每当夜晚学生们睡着了,电车才会开到学校来。小豆豆很想知道校园里的电车是怎么来的。一天晚上,小豆豆为了看到电车怎么开来的,就睡在校门口等电车来。最后,终于看到了。这样的教室真让人觉得好奇,要是我们也有这么有趣的教室,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浓厚许多吧,还可以学到很多交通知识呢。

很多人都喜欢可爱的小豆豆,同学们都想和小豆豆做朋友,小豆豆的童年很快乐。我读完这本书,明白了学习必须要努力,就像小豆豆,虽然在努力中闹出了许多的笑话,但她还是成功了。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走进了“巴学园”,和小豆豆一起读书,做她的朋友。她生活的学校,真让人羡慕和向往。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开心快乐的,童年记录着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小时候学习让我非常害怕。但是自从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童年对学习的看法。

她小豆豆是一个淘气,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在学校里非常淘气,上课的时候不听课,而且还大声说话,无奈之下,学校把她开除了。之后,妈妈带她去了巴学园,让她在巴学园里学习。这个学校有独有的电车教室。老师和校长都很和蔼。学校里还有许多好玩的趣事:有一次,学校组织游泳,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同学们惊慌失措,大多同学都没有准备泳衣,只有个别同学的家长送来了泳衣,其他同学都不穿衣服在水里玩耍,开心极了!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苦恼的,让我们一起感受童年的乐趣吧!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0

偶一日,翻到了姐姐书案上的一本书,粉红的封面,卡通的造型,吸引了我这个不爱看书的孩子的眼球。于是,把它当成了一本可供消遣的书瞄了起来。可越看多我越觉得从书中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找到很多像我一样不被老师看好,不被父母表扬的同学的身影。书中书外竟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对于这本书,我更加喜欢了。有时候多么希望能走进“巴学园”。

心愿一:多希望有开放式的学校

就象鲁迅在文中说的“我只看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学校里高高的围墙阻隔了我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看不见春天里郊外野花的争闹,听不见溪水流过鹅卵石的声响,闻不到空气里秋的味道。我们只能在灰色的四角的教室里想象着外面的一切。而“巴学园”矮矮的绿色的树成了学校独特的大门,它不会因为学生的迟到而关闭,不会让这些在老师眼里是问题生的我们包括小豆豆望而却步。电车教室新颖别致的设计更符合我们这些孩子的心理。因为它不会制约我们的行动,电车教室可以像旅行一样轻松地带着我们去学习。在巴学园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能不快乐吗?

心愿二:多希望有一个小林校长

当我看到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看到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看到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时。我被他彻底的征服了。如果是我们的老师那该多好啊!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在小林校长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可爱,一样聪明的。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校长或老师,那我们也不用带着刺生活了,真的很羡慕小豆豆的人生了。

心愿三:多希望有春游的日子

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枯燥的讲解文言文,分析文章内涵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巴学园”丰富的课堂生活了,旅游、游泳、露营大冒险等等,生活就是他们的教材,自然就是他们的教室。当我们也要求外出野炊,春游的时候,多希望回复我们的不是那一句:“你们出去是要教育局批准的,到时候你们的安全谁来负责?”外面美丽精彩的世界有多吸引人知道吗?

我也是一个和小豆豆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在老师眼里问题百出的学生,只是从字眼里抠出我内心的渴望。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1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小林宗作先生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连续听小豆豆讲四个小时的话不打哈欠;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般的想法等等。这些事情在那些只懂得循规蹈矩地教书的老师眼里,似乎是那么不可思议,但是,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其实,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基本上具备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小豆豆”,只是没遇到像小林宗作先生这样善解人意的好校长。

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个很了解孩子的校长,这里的一切都遵从孩子顽皮的天性。小林宗作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平等、自由与秩序。比如:通过韵律操,让孩子们“在心灵和身体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通过散步让孩子们感受世界,学习知识;让孩子们在晚上扮妖怪,行夜路,来练胆量。他设置了适合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夺冠的`运动会。他总能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到知识。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虽然还没有达到书中所描写的那种境界,可幸运的是我们正在改变着长久以来,呆板,公式般的教学,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趋势发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像小林先生那样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而且还应像小林先生那样尊重儿童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2

利用寒假,我看了一本有趣的书《窗边的小豆豆》。故事里面的巴学园可真是令我神往啊!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因为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小豆豆,也就是作者本身,在巴学园里学习的一段真实时光。无论是巴学园的美丽景色,还是那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都让我觉得只有在梦里才能够见到的:用废弃的电车来当教室,但也只是把原本司机的座位换成了黑板,把电车的长椅子拆了下来,换上了小学生用的桌子和椅子,另外吊环扶手也没有了。其他的,天花板也好、地板也好、门也好,都是电车原来的样子;教室的座位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方便,每天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过,最“特别”的,还是这个学校的上课方式,一般的学校都是按照每个时间段,有顺序地上课,而这个学校却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该上什么课……

令我惊奇的事情越来越多,最后我终于知道了原因——那就是这个学校有一个博爱的校长——小林先生。他了解他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去关心他们。他能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个性,并适当地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小林先生了解到一位学生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为了不让他在这个学校里觉得自己特殊,小林先生就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适合他的运动会;为了让学校有校歌,吃饭时也有“饭歌”小林先生竟然自己根据一些儿歌而填词,成为这所特别学校的特别校歌和“饭歌”……总之,小林先生是个关心爱护学生的好人。我也要去巴学园,去体验体验那种轻松、快乐的感觉!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3

《窗边的小豆豆》其实早在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读完这本书了。今年暑假,那时不懂事的我读课外书只是为了消遣那漫长的时间,但现在转回去再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却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豆豆的孩子,她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她的表现跟学校格格不入,她还因为上课淘气被学校给开除了,所以完美的呈现一个“坏孩子”该有的样子。但小豆豆并没有改变她的本性,还意外的转到一个跟以前比完全与众不同的新学校。

这个学校给我们小豆豆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豆豆从走进校门,跨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她就充满了好奇感:她的教室是电车模样,她还可以自由选课,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小豆豆还可以在校园里野炊。读到这里,我感到无比的羡慕:她可以在校园里野炊;我们却是在外面春游,还要交钱,更让我“羡慕嫉妒恨”的是学校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

每当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就在教室里装饭装菜,在“巴学园”里却都焕然一新了!他们每当吃午饭的时候,校长都会大声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都带来没?”读到这里我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但到后面“真相就浮出水面了”,其实‘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校长大人不想让小朋友们挑食,瓜果蔬菜样样都得吃。

“巴学园”的'校长感觉是一饰二角的角色,既当校长,又当妈的。因为他非常会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去保护孩子们自身地天性!比如有身患残疾的高桥君,因此举办了一个运动会使他走出残疾的身影。比如说:运动会里面有一个项目叫做“钻鲤鱼比赛”,很多人——包括小豆豆在内,好几次从鲤鱼的嘴里探出头来悄悄外面,然后又急急忙忙地钻回鲤鱼的肚子里去,而相对的,高桥君却“勇往直前嗖、嗖、嗖”地过去了。

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用囫囵吞枣的方式去读的,但现在却恰恰相反,甚至觉得我是大错特错。因为是她,让我知道该如何去助人为乐;是她,教会我如何成长;更是她,让我更加理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我们的人生导师、良师益友,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算有再多的坎坷也会跟我们一起解决。但我更要谢谢的是《窗边的小豆豆》,因为这本书,所以让我悟出了这么多的道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