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中秋节班会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中秋节班会方案 篇1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5日
活动主题:
中秋月圆人团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2、让学生体验节日的快乐,热爱生活,懂得情感的可贵,为身边的人送上祝福。活动准备:(提前几天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节目。
2、搜集资料。
(1)中秋节的来历(民间传说);
(2)有关中秋“月亮”和“月饼”的谜语;
(3)明月的古诗词。例:李商隐――《嫦娥》;李白――《静夜思》。
(4)有关月亮的歌曲;
(5)中秋节笑话、小品、相声。
活动过程:
一、走近中秋
播放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
a:时光的车轮展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b:皎洁的月亮传达一种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团聚。
a:今天,中秋佳节,我们一起欢度时光,同抒走进校园的喜悦!
b:今天,菁菁校园,我们在嘹亮歌声中把希望起航。
a:明月当空,万里无云,诗情画意,让我们展现心声――请欣赏文学组同学的诗朗诵《明月几时有》。
b:此情此景,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它的悠久历史,想起了那美丽的.传说,下面请文学组同学讲述它的悠久历史。
文学组同学带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朱元璋起义与月饼等);
王勤主持猜谜游戏;
a: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进行才艺表演。请美术组来解说他们的才艺表演。xx解说xx表演小品《吃月饼》。
美术组展示美术作品。
结束语:(班主任)
伴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这次的班会圆满的结束了。这次班会上同学们的发言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让我们知道亲人的思念,在特别的日子里,同学们要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同学。我衷心的希望同学在新学期有新气象,新起色,焕然一新的我们一定会越做越好,此次班会圆满结束。
中秋节班会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5日
三、活动准备:
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
八(7)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
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学生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学生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学生作品欣赏。由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班级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同学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
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秋节班会方案 篇3
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班会方案 篇4
游戏:
月饼歌
游戏价值
1、体验儿歌游戏的快乐。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3、能认真倾听指令,及时做出反应,提高倾听能力。
游戏准备
1、月饼卡片若干。
2、幼儿会玩“石头剪刀布”游戏并且已经掌握儿歌。
游戏玩法
1、引导幼儿复习儿歌。
月饼歌
甜甜的馅儿是豆沙,
咸咸的.馅儿是蛋黄。
月饼馅儿料真是多,
你最爱吃哪种馅儿?
2、介绍游戏玩法:前三句边念儿歌边和同伴玩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最后一句一边念一边出“石头剪刀布”,获胜方取一张月饼卡片。当取完所有卡片后,点数所赢得的卡片数量,看谁的最多。
3、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合作,示范游戏玩法。
4、幼儿两人一组,教师分发每组10张月饼卡片,幼儿自主游戏。
中秋节班会方案 篇5
我们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我们想知道更多的关于中国的中秋节的传统节日之一,努力去体验的传统节日中含有的意义。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提高的感情和他的家人在一起。
一、活动主题:
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独特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机房、到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阅读广泛地开展交流,调查和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把他们的思维导致深处,研究者的状态。
二,活动日期:
8月15日。
三、活动场所:
教室里,自己的房子
四、内容:
中秋活动的.风俗和历史
1,知道日期的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了,中秋节海关和读懂一些历史。
2、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生产初步屈原的感觉崇敬。
3、经验分享乐趣的劳动和三个线上活动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可以浏览互联网接入,组织学生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4、合作交流活动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合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交流,发现自己组和收获,聚在一起共同的体验欢乐。
五、应用和深化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如何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任何另外的方法。通过的诗集中秋节,鼓励学生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和发展
通过讨论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作品的展示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的中秋节举办“我最快乐的“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同时,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适当的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着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漂亮。
中秋节班会方案 篇6
主题:《我和月亮手拉手》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技能目标:
1,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
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设计意图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本学期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家家庆团圆,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是孩子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班级便选择了"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生活。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一份快乐。
主题班会设计为三大板块。第一班块征询孩子们的意见,设计了一个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个板块的活动,让孩子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竞赛题由他们自己找资料并出题。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引导孩子想办法多途径的去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习俗的资料,第二,学生在出竞赛题的过程中,必定会去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筛选资料,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很自然的常态下初步掌握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快乐。第二板块是让学生自由合作,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佳节。虽然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但就我平时的了解,孩子们平时有不少兴趣爱好,琴棋书画的小能手也有不少,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搭设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学生的收获和才华,同时为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和舞台。让孩子们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第三板块是传递节日的快乐和祝福。让学生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边品尝着甜甜的月饼,一边相互赠送着自制的节日贺卡,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 动 过 程
时间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约10分钟
中秋节知识竞赛
主持竞赛
参与知识竞赛
根据前一阶段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资料,开展知识竞赛,一来通过竞赛检查学生对中秋节的知识了解程度,二来活跃气氛。
约20分钟
师生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中秋节
1,策划,组织,指导
2,古诗吟唱《但愿人长久》
1,《我给月亮写封信》
2,古诗吟诵《月亮组诗》
3,古诗吟唱《静夜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特的方式来歌月,颂月,庆祝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一方面搭设平台,全面展示学生的才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并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约5分钟
传递祝福,感受祝福
活动小结
1,品尝月饼
2,赠送中秋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