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面吃出素颜来

知远网

2024-05-12文/夏炜烨随笔

中午忽然不想吃食堂了,约上小姐妹老地方吃面去。不想面馆里竟然排上长队了。原来今天是二伏哩,“头伏饺子二伏面”,面馆里都是来吃“伏面”的。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一顿热汤面把被誉为“曹魏第一美男”的何晏吃得大汗淋漓,用帕擦汗后,依然面色皎洁似月光。于是,人们才知何晏确实肌肤胜雪,并非传说中的涂脂抹粉好女妆,而是自然白。

二伏又叫中伏,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中伏正处在小暑和大暑之间,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等说法,诗句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如“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高温高湿的天气让人如在蒸笼之中。

“伏”,是指“藏伏”,也就是“避暑”的意思。三伏天由来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唐朝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史记·秦本纪》中也有记载。《汉书·郊祀志注》中又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可见,我国三伏天之说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自然人文。

夏至吃面条,二伏也要吃面条,面条为什么如此让古人钟爱呢?原来农历五月里多雨,以及“五毒”对人们生活的侵扰,很容易让人发生中暑、肠胃不适等症状,而农历六月里的伏天更是酷热难耐。因此,有伏日食汤饼可以“辟恶”的说法,吃面条是为了祛湿防暑、驱走病症。在三伏天中最热之时,古人会用营养丰富的新小麦磨成面粉,煮一碗热乎乎的汤面,吃出一身大汗,将体内湿毒驱逐于腠理之外。

面条在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名为“汤饼”,南北朝叫“水引”,唐朝的“冷淘”是指凉面或者过水面。现在面条的种类太多了,几乎有上百种花样,面不仅有凉热干汤之分,还有汤面、炒面、捞面、焖面等各种不同做法,而面条的形状粗细、面的韧性以及浇卤的不同,又让做出来的面条有了更多名目。

吃面就选自己喜欢吃、吃得最过瘾的那一口吧,不论是清爽可口的凉面、冰凉解暑的冷面,还是鲜香味美的汤面,反正有自己钟爱的口感、卤子、汤头,吃完了浑身舒坦。

除了“以热制热”的热汤面,过水面也是十分诱人的,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滤几遍,吃时拌上麻酱、热花椒油炸一下的酱油、几滴香油、少许醋,把这些佐料浇到面上,再配上黄瓜丝、菠菜等,不仅食欲大开,而且清爽败心火。

所谓的“苦夏”恰恰就在中伏,如何愉悦地度过这段时日?不妨从一碗爽口嫩滑的二伏面开始,吸溜吸溜一大碗,如果一碗不解馋,那就再吃一碗吧。

吃伏面就要吃得彻底,于是,一起来的小姐妹们都不顾形象了,点了各式口味的热气腾腾的面条,吃完都已浑身是汗了,还要再喝上一碗浓浓的面汤。吃到大汗淋漓,彩妆尽卸,吃出活脱脱的素面美颜!

这个夏天的各种时令,让我们可以隔三岔五、变着法儿地约起来,名正言顺地吃各式中华美食。日子过得丰盛了,炎热的三伏天才不会显得那么漫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