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

7月10日-12日,学校在东厅精心安排了为期三天的青年教师培训,怀着一颗诚挚的学习之心,在讲座与现场交流中,学得宝贵经验,努力提高自己。时间虽短,收获颇丰,特别是我的同事,高中青年骨干教师蒲环老师,勇担责任,支教凉山,对我触动颇深。

教育,是一种使命。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这是对老师和教育内涵的诠释。人皆有其才,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而教师,就是这使命的代言者,记得蒲老师曾有例子,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依然有一句句“我要上大学,我要出大山”的誓言。虽然因种种限制,不能身体力行,支教凉山,但我想,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被这无形的力量所触动,都想将更多的知识、快乐和希望带给这些淳朴的孩子们。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把教育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为之奋斗。

教师,是一扇窗户。因为你渴望的眼,我必将是你导航的灯。老师肩头需要担负太多生命的重托,每时每刻都在传承文明的薪火,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教育学中有“向师性”一说,“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所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孩子的认知世界。由于条件限制,大凉山的师资力量薄弱,蒲老师带去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如阵阵春风,吹开了孩子们浩荡山河。

教学,是一段成长。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蒲环老师的镜头中,凉山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淳朴干净、晶莹剔透。湛蓝如洗的晴空,洁白如雪的云朵,连绵不绝的群山,漫山遍野的山花;

淳朴纯真的孩子,一哭一笑都是发自真心,一言一行都是本自良知,这里的时间仿佛是静止的,惟有教育能更好吹起一丝波澜。纵然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他们身上有着乐观坚强的态度。上学路途的山路、悬崖没能阻碍他们想要走出大山的决心,是的,也许他们最终也不能考上很好的大学,但他们应该知道,未来有多精彩,取决于用什么样的精神去奋斗、去获取世界对自己的青睐。最终,迎向岁月的激流,保留心里的光,孩子们就不用惧怕黑暗。教授的是孩子,成长的是师生。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此志笃行,此生不负!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x月xx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xxx版高中英语教材线上培训的课程。此次课程围绕英语基础教育展开培训,就老师们感到困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而又有效的建议,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帮助。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xx教授就在主题意义探究中,促进学生“得意与得语”协同发展这个话题进行解读。xx教授指出,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防止钟摆现象,既不能“重意轻语”,也不能“重语轻意”,我们要敢于迈出自己教学的舒适区。接着xx教授提出了新课程教师的教学困惑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课程的语言知识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教学提出了详细的指导,并促使我们思考得意与得语的关系,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最后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两者的结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不断的创新,力求做到得意与得语兼得。

xx教授就依托文本分析,做好新教材教学设计展开培训。提出教师在做文本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钱教授指出,在做文本分析时,要关注教学内容,要关注话题,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或归纳提炼主题,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老师读得转化为学生所得。xx教授则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以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这让我们开始反思原来的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本次培训,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七年级数学校本培训,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于老师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和模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们该从什么出发去导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咨询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要从学生出发去导入新课,而不是从教材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总是先复习铺垫到了新知识的"前沿阵地",然后在新旧题的对比中很自然、顺理成章地进入新课教学。这种仅从教材知识体系,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看似设计严谨的导入,不仅难以马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状态,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久而久之,极易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盲目表扬好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奖励,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于是,课堂上出现"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便盲目地进行表扬奖励。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差,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奖励,就是与新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其实表扬奖励也应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滥用表扬奖励,那么表扬奖励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会让学生"迷失自我"。

"做数学"与"说数学"谁更重要?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你说过的却忘记了。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无论知识或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教学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在抢着说,有的甚至不翻书本一下,笔不动一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反馈却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堂上要讲究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足时间安静思考,该动手时就给足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机结合,使课堂思看结合,说写结合,动静搭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盼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学习,是一个像诗一样迷人的字眼。”——德哲学家康德

诗是美丽的。学习亦然。九月,秋意漫洒,天朗地清。人教部编教材网络培训大会在古宋一中“梦想教室”拉开了序幕。

人教社中学语文专家王本华、王彤彦为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做了专题培训。旨在让使用部编教材的教师全面了解与掌握部编教材的特色、创新设计,提高教师实施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解决教师在部编教材使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与会专家卓尔不群,高邈的视野,精准的定位,精细的操作,典型的学例,对新教材的解说精彩纷呈。让教师们了解了新教材“超文本”的理念和“大阅读”的策略,明确了使用新教材要有整体意识,单元意识,以保护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落实知识能力。睿智通达的讲座如醍醐灌顶,让教师们豁然开朗。

在一天的培训活动中,老师们都变成了安静而专心的学生,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会后纷纷交流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悟道前,劈柴担水。悟道后,劈柴担水”。学习,就是为了能悟道,只有先悟道,而后才会有提升。通过学习,我们开始真正拥有一些理念和方法,通过学习,我们静默的思维被擦亮,通过学习,我们获得了一个个新的视角。新教材培训引领每个教师走向深邃和敏锐,相信,前行的路上,一定风景无限。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在培训中韩国万老师抓住了教师在这里的困惑,重点让教师分析解读从而让教师不再茫然。让他们知道从何入手,从何教学。我非常有幸对一年级下册总复习进行教材解读,通过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努力对总复习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明白了教学中的策略,掌握了复习的方法,并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系统的掌握。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培训中万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县组织的系列达标课对数学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那时我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对于这种课到底怎样上还存在困惑,这次的培训不但让我了解了课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对于解决问题这种课型我想从我听过的两节课谈起:一节是高春霞老师讲的相遇问题,一节是吴正宪老师讲的二年级两步运算的问题,这两节课都很好的运用了我们的新课型。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息上。因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学生真正的了解题意|——理解题意——掌握题意,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两位教师利用读题、说题、直观演示、画题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对题意进行解析,而且吴正宪老师还利用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明确解题的入手点。两位教师的做法为我们以后上这种课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是非常适合用探究课的模式教学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等,这种课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让他们感到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直至得出结论。让他们体会数学家探讨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神秘。

(四)统计课

统计课的具体流程为:产生统计的必要性——探索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

统计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分析统计的结果。新的课型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的,让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三个教学流程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让生活更加的有目标。

(五)概率课

概率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三步)

猜测——实验——分析——推断——结论(五步)

五步教学模式一般用在等可能性的教学中。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0,还有的是1,更多的是0——1之间的某一个数。教会学生猜测才能更了解生活,教会学生验证才能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教会学生根据结论来决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总之,无论哪种课型模式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去研究,去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五、体会到备课实效的重要性。

从培训的分组讨论中我了解到现在各镇,各学校都有各自的备课形式,甚至一个学校也存在多种备课形式,有电子备课、备课本备课、活页纸备课、教参书或课本圈点备课等。那么这么多的备课形式是否满足了备课的实效性呢?我想备课形式多样并不一定备课实效就高。因此,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才是重中之重。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一、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得抓教师素质。担当素质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教师,其素质结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素质及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

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第一、要自觉更新观念,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第二、要勇于实践,在开展创造教育的尝试中磨练创新的胆识;第三、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勇闯新路,勇挑重担,切实抓好对年青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特别要发扬三种精神:一是吃苦奉献精神。要不断使教育水平登台阶,必须有一支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二是勤俭持“教”精神,要从一支粉笔、一张稿纸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工作习惯;三是勇争一流精神,要树立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决心和信心,教学有目标、工作有动力、措施过得硬、任务完得成。

要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和高学历进修,学历不达标教师不准晋级。要求教师坚持教研论文,人人接受微机培训等,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

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扎实开展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发挥教师进修院校的作用,营造学习氛围;加快培训骨干教师的步伐,采取教育深造、竞教说课等方式,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要提高教师身体素质,让教师善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勤于锻炼身体,永葆教学青春。

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新环境、新秩序,才能得到切实营造和建立。

二、让学生精神世界更美好。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标志,被喻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两手”。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青少年的成长如何,将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能不能承担“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以及在其中作用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所以学校应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秀品质,按照“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校,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担。首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抵制社会上与精神文明不相容的腐朽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提高思想水准和政治素质,以培养世纪之交合格公民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规范职业言行,自觉地做文明教师,作好学生的表率,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用文明的言行去陶冶青少年,使他们在文明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其次,清理校园内不健康的文化垃圾,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政治思想教育于课堂内外,净化校园语言、行为,造就良好的育人氛围,将社会上的文化垃圾拒之于校门之外,拒之于学生心灵之外,用英雄模范人物的伟大形象地置换那些所谓的“歌星舞星”。用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使他们能吮吸成才的营养,呼吸文明的空气,成为健康、文明的一代新人。

三、多研究些问题。

教育教学研究本身就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基层教研更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孤立存在,它是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永远承担着培养合格的未来成员的社会接班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期待,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社会期待与教育现状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了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准确、深刻地把握这些问题,不断探索适应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将难以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基层教研的基本任务、目标、价值之存在。

发现问题就需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二特点出发,从教育教学二现状出发,切实把握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现状的差异。前不久,有关人员对300名教师进行开放性阅卷调查,要求教师列举出当前教学中最困难、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对教师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最终依然有几个方面,其中前3个是:①、评价方式落后,师生面临的压力大,素质教育难以落实;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设备落后;③、学生学习分化问题严重。从这表明教育教学中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很多,我们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也要有发现问题的理论修养,当然这但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看,教研也是教师从人格的自我需要,他需要我们多一点问题意识,多一点奉献精神、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少一点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板凳坐得十分冷,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体罚不是教育。

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早就废止的教育方式,但在共和国成立了几十年的今天,体罚和变相体罚却依然存在。为何会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呢?私下认为体罚和变相体罚之所以有它的市场而屡见不鲜,是因为有那些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有下列误区:

1、你娃子不听话,打了你是为了你好;

2、师父,天地君亲师,香火上占个字,打也无妨;

3、严师出高徒,打就是严。

xx小学x校长的一句话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体罚是教师无能的体现”。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7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对于进入教师行列不久的我来说,我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的不够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茫然的地方。我不但要教学生而且还要自己钻研教材,感到很是辛苦。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进入了误区,使我走了很多弯路。这样一来既不能快而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也不是很高,而且还浪费了许多时间。这次学校组织了教材培训,我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受益者。

去年我刚刚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师,也是第一次接触数学教材,很是生疏。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利娟老师对教材的疏通讲解,使我感到轻松了许多。我不但对本册教材的本册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还知道哪些是学生必须学会弄明白的知识,哪些只是作为了解的知识。利娟老师是一位热心而又细心地老师,她不但教我们学会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且告诉我们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研究教材都不能离开教参书,其实教参书就是很好的导师。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目标,利用已有的教学和生活经验教育学生。利娟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我很是感动,她说:“知识不是力量,转化为行为才是力量。”她还向我们讲解如何把握好每单元的难重点。利娟老师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许多教学经验,例如:如何更好的驾驭课堂,以及四年级学生在学本册教材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等等。

这就是我这次培训的一点体会。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在培训中韩国万老师抓住了教师在这里的困惑,重点让教师分析解读从而让教师不再茫然。让他们知道从何入手,从何教学。我非常有幸对一年级下册总复习进行教材解读,通过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努力对总复习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明白了教学中的策略,掌握了复习的方法,并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系统的掌握。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培训中万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县组织的系列达标课对数学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那时我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对于这种课到底怎样上还存在困惑,这次的培训不但让我了解了课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对于解决问题这种课型我想从我听过的两节课谈起:一节是高春霞老师讲的相遇问题,一节是吴正宪老师讲的二年级两步运算的问题,这两节课都很好的运用了我们的新课型。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息上。因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学生真正的了解题意|——理解题意——掌握题意,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两位教师利用读题、说题、直观演示、画题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对题意进行解析,而且吴正宪老师还利用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明确解题的入手点。两位教师的做法为我们以后上这种课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是非常适合用探究课的模式教学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等,这种课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让他们感到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直至得出结论。让他们体会数学家探讨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神秘。

(四)统计课

统计课的具体流程为:产生统计的必要性——探索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

统计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分析统计的结果。新的课型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的,让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三个教学流程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让生活更加的有目标。

(五)概率课

概率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三步)

猜测——实验——分析——推断——结论(五步)五步教学模式一般用在等可能性的教学中。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0,还有的是1,更多的是0——1之间的某一个数。教会学生猜测才能更了解生活,教会学生验证才能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教会学生根据结论来决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总之,无论哪种课型模式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去研究,去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五、体会到备课实效的重要性。

从培训的分组讨论中我了解到现在各镇,各学校都有各自的备课形式,甚至一个学校也存在多种备课形式,有电子备课、备课本备课、活页纸备课、教参书或课本圈点备课等。那么这么多的备课形式是否满足了备课的实效性呢?我想备课形式多样并不一定备课实效就高。因此,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才是重中之重。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9

通过这次线上培训,我感到受益匪浅,下面我将谈谈感触最深的一点:

处理阅读教学中的词汇。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不高,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担心学生单词不认识、文章读不懂从而耽误时间,于是在阅读之前就先教单词,但这又与我的理念——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生词相矛盾。对于这点我一直很纠结很矛盾。这次培训给我指明了方向——不要为完成教学进度而教学,而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或改变。

可借鉴得具体做法:

借助词汇表。读前教师不要解释所有的生词,让学生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查看后面的单词表,达到弄懂全文的大意;第二、三遍度的时候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梳理文本主要信息。

小组合作阅读。对于长文或难文可以运用合作阅读的方式,每个组员阅读其中的一段,然后组长组织大家一起来分享或阐述对文章的理解,这样特别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阅读的兴趣。

将目标化整为零。文章实在太难或长,可将文章分成2个甚至3个课时来读,只是教师要依据课标将阅读能力的`训练揉入到每节课中,并且每个课时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

这样做刚开始学生和老师课可能会觉得耽误时间,但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去借鉴,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去探索。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xx年3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xx年小学科学新青岛版教材教法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梁海亮老师、申贤和老师、县教育局的谢主任的精彩讲座,精辟的论述常常回荡在我耳边。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以下是我培训后的几点感受:

1、构建科学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甚至于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切实可行的构建课堂文化。这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构建课堂文化又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构建“对话文化”;b、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构建“质疑文化”;c、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构建“团队文化”。因此我们要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科学教学课堂,结合传统的课堂,结合课堂面临的改革,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构建起适合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堂文化。

2、科学课堂教学应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3、拓宽学习视野,应用到教学中

培训活动虽然结束了,接下来我要做的是把所学到的知识授予同仁并大胆地应用到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及时反馈,不断提高。培训之后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思想意识上树立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要奋发图强,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自我,相信终将有一天,我也将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科学”教育事业上,使自己真正起到一个科学教师的作用。为科学课美好的明天继续加油!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新的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本次新教材培训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它让我系统地认识五年级教材的编排及意图。特别是听了马神庙小学老师讲解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解读”,我反思了自己这两年来对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到了五年级,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与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单元主题的整合发展到既有整合,又有分离而独立为一个单元组。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这是一个以综合性学习为全部内容的学习单元,其要求与过去的综合性学习差别很大。无疑,这是对《课标》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最好诠释,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教学上确实有诸多困惑。

新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有不少与我们这里的学生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封闭,视野比较狭窄,致使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变得非常艰难。有时,对于一些综合性学习只能像上阅读课一样简单地给学生讲讲就罢了,根本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所以,在听完老师的教材解读后,我收获颇多。是的,对于我们农村教学资源缺乏可以采用“替代品”;或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将部分主题的活动内容简化;或者让学生自行开发主题,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来替换那些陌生的有难度的话题。通过这些方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近了,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尽量落实,让学生能积极投身到活动中。而且,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非常狭窄,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资源匮乏!我所任的教学班,只有几位学生家里有电脑,超过70%的学生家中甚至连一份可阅读的报纸都没有,学校上网的条件也非常差。这也导致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很难开展及落实。为帮助学生积累资料,我教给学生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资料。农村学生体验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并不会比城市里的孩子差,甚至还有许多优势,如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农民生活的了解,对父母亲情的感受等。通过调查访问、观察体验的方式搜集这类主题的资料,应该是非常容易的。或阅读书报杂志时,做笔记等。这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中学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但也不失为解决困难的一种办法。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出现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它、思考它。上面所述内容,是我执教综合性学习两年来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聆听了各市优秀教研员或特级教师、名师、历届在国家或省里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现场点评。本次活动,课型丰富,有阅读教学,有识字教学,有习作指导,还有口语交际;教材版本多样,有人教版的,有苏教版,有部编本,还有北师大版的;学段不同,从一至六年级每个学段的课都有,让参会的老师们享受了丰盛的语文教学大餐,也让我第一次听到那么高大上的优质课,受益匪浅,眼界大开,脑洞大开。

一、成功的课——教学目标要清晰。

教学目标主要指一节课要达到的目的或企望取得成效的标准,而不单指教什么内容,进行什么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支柱和统帅,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并为实现目标服务的。纵观这13节课,目标明确,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怎么教(学),明确无误,清清楚楚,13节课除《恐龙》一课“复述课文第二段,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这一目标没有达成外,其他的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明明白白,过程清清楚楚。这些好课告诉我们,平时一定要吃透课标精神,研读教材,了解学情,把握学段目标,把教学目标制定得准确、清晰,心有目标,才能胸有成竹,上起课来才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此,教学中每堂课下来,要看看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用了哪些策略,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这样才会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二、成功的课——教学生有方法地学习。

没有方法地学习,是机械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是高耗低效的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个信息社会,搜索引擎让知识获取变得简单便捷,纯粹的知识成为廉价的信息商品。教学生如何利用书本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教学生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思考地获取、理解、运用知识,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也是老师们追求的目标。本次的13节课,都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实践,让这生学会学习。

如在《老人与海鸥》中,老师教给学生批注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初品细节,尝试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此是学生的批注是比较随意的,有的是对一段话的批注,有的是对一句话的批注,有的只是随意写了几个字;接着老师示范批注一处细节“饼干丁”,抓住关键词,品味作者为什么要写饼干丁,运用假设、连结、比较等策略思考,达到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后来再让学生体验抓住关键词,继续批注,留下思考痕迹,最后展示学生的批注,分享学习收获。分层批注,思维得了提升,实现逐步深入地阅读。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也有让学生作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感受,但却没有对批注的方法给予指导、示范。

刘冰老师在执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教给学生跳读的方法——难读难懂的外貌描写跳过去,课件出示“头上戴着攒珠髻,绾着挂珠钗,项下戴着璎络圈,裙边系着玫瑰佩,身上穿着窄裉袄,外罩银鼠褂,下罩洋绉裙”并齐读,说学生快速用一个词形容王熙凤给你留下的印象,“跳读”不妨碍学生对王熙凤的整体印象,但是会错过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刘老师又教给学生“细读”,品一品,对比刚才跳过去的内容,你现在看到了什么?我想,今后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或其他大部头的著作时,对于生涩难懂的内容他一定会用上“跳读”的方法,但也一定不会错过对精彩之处的“细读”。

《写一个场景》习作指导课,教师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全景镜头”,什么是“特写镜头”,开课两分钟就运用“全景镜头”和“特写镜头”写一个场景,利用课文《开国大典》《慈母情深》中场景片段,了解“全景镜头”可以表现气氛,运用“特写镜头”突显个体,经过两次写三次改,让学生掌握“写一个场景”的习作方法。

在《乞巧》《嫦娥》两首古诗的教学中,执教者教给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评鉴古诗。

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学生有方法地学习,找到学习语文的“门道”并努力实践,才能把语文学得更好、更透彻,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愉悦。

三、成功的课——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惟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共同学习者的角色。但课堂上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你说、我说、他说就完事了,教师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教则教,教得有法,教得到位。在《丁丁冬冬学识字二》中,学生对“攵”只能说出名称,至于它的构形和含义则不了解,也不理解与“手”有什么关联,此是地,执教者巧妙利用微课介绍反文旁,溯源“敬”字,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其形义。又如,五年级学生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有困难,尤其是课文中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的片段,生僻难懂,读起来磕磕绊绊,平时教学中大多数是让学生机械地一遍遍熟读,或教师领读,刘冰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学情,大胆出手,进行戏曲化朗读,和着“京调”的节奏,亲自示范读,那句带着京腔的“丹唇未启笑先闻”韵味深长,唤醒学生的潜能,享受文学审美带来的情趣。在学生说“敛声屏气”是“大气都不敢出”,后,刘冰老师随文认识“敛”,告诉学生,左边“佥”表示许多人聚焦在一起,右边反文,又读什么?反文过去是怎么写的(教师在黑板上写),上面这个是棍子,下面是人的手,就是用暴力手段让别人闭嘴,让所有的人闭嘴。从“敛”的字理文化侧面感受到王熙凤厉害非同小可。刘冰老师的这次出手可谓一“教”惊人,老师当讲则讲,讲得到位;老师该讲则讲,讲得专业;老师该讲则讲,讲得有水平。而对于这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上,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不能讲、不敢讲,一味地让学生说,该引导的不引导,该指正的不指正,明显的“不作为”行为。

四、成功的课——课结束,余音绕梁意未了。

好课一堂课结课时不是草草收场,不是书到临尾渐渐松,而是课了事未休,课终情更浓,课结意不停,不仅仅使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内,还要使学生在课外仍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刘冰老师在课的结尾,让学生从一个平民老妇刘姥姥的视角去看王熙凤,上上下下、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人对她五花八门的“背后称呼”:观丫头、猴、凤姐、凤儿、琏二嫂子、琏二奶奶、巡海夜叉、醋坛子……学生正起劲地说着这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名字,群情激昂。课却到了尾声,学生意犹未尽,如梦初醒。我想,课后这个班的孩子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读或重读《红楼梦》,班级一定会掀起一股“红楼热”,也许还会有“小红学家”呢!

在《晏子使楚》课的结尾,老师问学生课前提的问题哪些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推荐学生去阅读《晏子春秋》。在《鱼游到了纸上》课的结尾,老师问“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学完了吗?还有什么要学的?”教师在结课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引而不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成功的一堂语文课,是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学习的新起点,应该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开启新的学习之旅。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聆听了各市优秀教研员或特级教师、名师、历届在国家或省里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现场点评。本次活动,课型丰富,有阅读教学,有识字教学,有习作指导,还有口语交际;教材版本多样,有人教版的,有苏教版,有部编本,还有北师大版的;学段不同,从一至六年级每个学段的课都有,让参会的老师们享受了丰盛的语文教学大餐,也让我第一次听到那么高大上的优质课,受益匪浅,眼界大开,脑洞大开。

一、成功的课——教学目标要清晰。

教学目标主要指一节课要达到的目的或企望取得成效的标准,而不单指教什么内容,进行什么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支柱和统帅,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并为实现目标服务的。纵观这13节课,目标明确,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怎么教(学),明确无误,清清楚楚,13节课除《恐龙》一课“复述课文第二段,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这一目标没有达成外,其他的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明明白白,过程清清楚楚。这些好课告诉我们,平时一定要吃透课标精神,研读教材,了解学情,把握学段目标,把教学目标制定得准确、清晰,心有目标,才能胸有成竹,上起课来才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此,教学中每堂课下来,要看看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用了哪些策略,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这样才会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二、成功的课——教学生有方法地学习。

没有方法地学习,是机械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是高耗低效的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个信息社会,搜索引擎让知识获取变得简单便捷,纯粹的知识成为廉价的信息商品。教学生如何利用书本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教学生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思考地获取、理解、运用知识,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也是老师们追求的目标。本次的13节课,都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实践,让这生学会学习。

如在《老人与海鸥》中,老师教给学生批注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初品细节,尝试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此是学生的批注是比较随意的,有的是对一段话的批注,有的是对一句话的批注,有的只是随意写了几个字;接着老师示范批注一处细节“饼干丁”,抓住关键词,品味作者为什么要写饼干丁,运用假设、连结、比较等策略思考,达到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后来再让学生体验抓住关键词,继续批注,留下思考痕迹,最后展示学生的批注,分享学习收获。分层批注,思维得了提升,实现逐步深入地阅读。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也有让学生作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感受,但却没有对批注的方法给予指导、示范。

刘冰老师在执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教给学生跳读的'方法——难读难懂的外貌描写跳过去,课件出示“头上戴着攒珠髻,绾着挂珠钗,项下戴着璎络圈,裙边系着玫瑰佩,身上穿着窄裉袄,外罩银鼠褂,下罩洋绉裙”并齐读,说学生快速用一个词形容王熙凤给你留下的印象,“跳读”不妨碍学生对王熙凤的整体印象,但是会错过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刘老师又教给学生“细读”,品一品,对比刚才跳过去的内容,你现在看到了什么?我想,今后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或其他大部头的著作时,对于生涩难懂的内容他一定会用上“跳读”的方法,但也一定不会错过对精彩之处的“细读”。

《写一个场景》习作指导课,教师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全景镜头”,什么是“特写镜头”,开课两分钟就运用“全景镜头”和“特写镜头”写一个场景,利用课文《开国大典》《慈母情深》中场景片段,了解“全景镜头”可以表现气氛,运用“特写镜头”突显个体,经过两次写三次改,让学生掌握“写一个场景”的习作方法。

在《乞巧》《嫦娥》两首古诗的教学中,执教者教给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评鉴古诗。

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学生有方法地学习,找到学习语文的“门道”并努力实践,才能把语文学得更好、更透彻,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愉悦。

三、成功的课——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惟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共同学习者的角色。但课堂上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你说、我说、他说就完事了,教师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教则教,教得有法,教得到位。在《丁丁冬冬学识字二》中,学生对“攵”只能说出名称,至于它的构形和含义则不了解,也不理解与“手”有什么关联,此是地,执教者巧妙利用微课介绍反文旁,溯源“敬”字,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其形义。又如,五年级学生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有困难,尤其是课文中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的片段,生僻难懂,读起来磕磕绊绊,平时教学中大多数是让学生机械地一遍遍熟读,或教师领读,刘冰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学情,大胆出手,进行戏曲化朗读,和着“京调”的节奏,亲自示范读,那句带着京腔的“丹唇未启笑先闻”韵味深长,唤醒学生的潜能,享受文学审美带来的情趣。在学生说“敛声屏气”是“大气都不敢出”,后,刘冰老师随文认识“敛”,告诉学生,左边“佥”表示许多人聚焦在一起,右边反文,又读什么?反文过去是怎么写的(教师在黑板上写),上面这个是棍子,下面是人的手,就是用暴力手段让别人闭嘴,让所有的人闭嘴。从“敛”的字理文化侧面感受到王熙凤厉害非同小可。刘冰老师的这次出手可谓一“教”惊人,老师当讲则讲,讲得到位;老师该讲则讲,讲得专业;老师该讲则讲,讲得有水平。而对于这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上,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不能讲、不敢讲,一味地让学生说,该引导的不引导,该指正的不指正,明显的“不作为”行为。

四、成功的课——课结束,余音绕梁意未了。

好课一堂课结课时不是草草收场,不是书到临尾渐渐松,而是课了事未休,课终情更浓,课结意不停,不仅仅使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内,还要使学生在课外仍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刘冰老师在课的结尾,让学生从一个平民老妇刘姥姥的视角去看王熙凤,上上下下、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人对她五花八门的“背后称呼”:观丫头、猴、凤姐、凤儿、琏二嫂子、琏二奶奶、巡海夜叉、醋坛子……学生正起劲地说着这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名字,群情激昂。课却到了尾声,学生意犹未尽,如梦初醒。我想,课后这个班的孩子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读或重读《红楼梦》,班级一定会掀起一股“红楼热”,也许还会有“小红学家”呢!

在《晏子使楚》课的结尾,老师问学生课前提的问题哪些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推荐学生去阅读《晏子春秋》。在《鱼游到了纸上》课的结尾,老师问“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学完了吗?还有什么要学的?”教师在结课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引而不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成功的一堂语文课,是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学习的新起点,应该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开启新的学习之旅。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10月11日——10月12日,我参加了在龙岩市松涛小学举行的小学《道德与法制》新教材培训会。此次培训是由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李爽老师对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解读,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气派的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该教材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利学易教”的教材,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

教材的整体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这个经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内在的心情感受,有理性的思考,也有身体活动的感知。但这个整体性,在自发经验的层面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晰的、片断化的。道德教育的教材与教育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样一个模糊的存在状况明晰化、自觉意识化。

道德与法治的框架设计,以生活为经,以学生的内在发展为纬。贯穿本框架设计的线索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是暗线,即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二是明线,即各册单元的逻辑安排。这条线索由两个要素交织组成:时间与空间。

另外李爽老师还详细的介绍了每一课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怎样开展教学以达到学习目标,课堂上应注意什么。

总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凭借,是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一个桥梁,因而,教材是一个“教本”。 教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文化,并在其引领下,与教材中主人公开展对话的凭借,因而,教材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学本”。因此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20xx年7月10日,我有幸参加三到六年级数学新教材暑期培训。这一天培训内容主要是教材修订专家对教材的调剂和变化作一些说明。

新教材主要调剂和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新整合原来有联系的小单元,进步学生的学习效力。

如三年级上册重新整合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第一单元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例题是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试一试三位数乘一位数,这样通过对照增进计算方法的主要迁移,引导学生根据已有计算经验适当总结计算方法。第四单元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整个单元内容丰富、庞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公道组织教学内容,增进计算方法的自主迁移。四年级上册公道整合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整合小数乘除法,适当加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更加夸大联系整数四则计算的方法、探索相应的小数计算方法

二、解决题目策略方面作了调剂和变化,进步学生解决题目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增设了“从条件动身分析和解决题目”的策略。其中教材大幅度下降了例题习题的难度,突出了解决题目的步骤和方法,增设“从条件或题目动身分析思考”的策略,清楚地显现解决题目的基本步骤:理解、分析、列式、回顾反思。四年级上册解决题目策略主要编排特点:经历解决题目的进程,归纳了解决题目的一般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目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或列表整理条件和题目、从条件和题目动身分析数目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情境,引发学生整理条件和题目的'愿望,改变题目的显现方式,经历把现实题目抽象成数学题目的进程。五年级上册下降用罗列策略解决题目的难度,突出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不触及分类罗列。

三、从三年级上册开始逐册安排“探索规律”专题活动。

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进程。但利用规律不作要求没有习题,不作为考试要求。三上安排了《间隔排列》,四上安排《简单的周期》,五上安排《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四、其它调剂和变化。

提早在三上安排“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适当下降教学要求,重视现象。

后移“24时计时法”“观察物体”和“可能性”等内容。

第二学段四年上册可能性不要求用分数表示,只要学生定性掌控可能性大小。

更加重视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

用字母表示数从四下移至五上。

总之,教材的重新修订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重视学生的活动进程,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进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进步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以后社会生产和平常生活的广泛的利用提供保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暑期参加了开发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受益匪浅。通过认真细致地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3.热爱学生, 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种无敌的武器,对待学生,对待花样年龄的青少年,除了真诚还能用什么方式来打动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呢?在教师生涯中,我将本着对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坚决地走下去。

4.不断反思,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少了这个环节;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了。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在培训中韩国万老师抓住了教师在这里的困惑,重点让教师分析解读从而让教师不再茫然。让他们知道从何入手,从何教学。我非常有幸对一年级下册总复习进行教材解读,通过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努力对总复习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明白了教学中的策略,掌握了复习的方法,并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系统的掌握。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培训中万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县组织的系列达标课对数学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那时我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对于这种课到底怎样上还存在困惑,这次的培训不但让我了解了课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对于解决问题这种课型我想从我听过的两节课谈起:一节是高春霞老师讲的相遇问题,一节是吴正宪老师讲的二年级两步运算的问题,这两节课都很好的运用了我们的新课型。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息上。因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学生真正的了解题意|——理解题意——掌握题意,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两位教师利用读题、说题、直观演示、画题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对题意进行解析,而且吴正宪老师还利用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明确解题的入手点。两位教师的做法为我们以后上这种课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是非常适合用探究课的模式教学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等,这种课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让他们感到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直至得出结论。让他们体会数学家探讨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神秘。

(四)统计课

统计课的具体流程为:产生统计的必要性——探索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

统计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分析统计的结果。新的课型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的,让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三个教学流程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让生活更加的有目标。

(五)概率课

概率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三步)

猜测——实验——分析——推断——结论(五步)

五步教学模式一般用在等可能性的教学中。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0,还有的是1,更多的是0——1之间的某一个数。教会学生猜测才能更了解生活,教会学生验证才能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教会学生根据结论来决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总之,无论哪种课型模式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去研究,去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五、体会到备课实效的重要性。

从培训的分组讨论中我了解到现在各镇,各学校都有各自的备课形式,甚至一个学校也存在多种备课形式,有电子备课、备课本备课、活页纸备课、教参书或课本圈点备课等。那么这么多的备课形式是否满足了备课的实效性呢?我想备课形式多样并不一定备课实效就高。因此,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才是重中之重。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20xx年x月xx日下午,北师大出版社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组采用线上形式举办20xx春季高中英语教材培训。在xx市一高英语教研组提前宣传下,我们xx余位教师认真观看并学习了此次线上培训,并决定在此次培训之后积极发表个人感想及学习心得。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怎样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探索新方法新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这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蔷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钱小芳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一分社王琦主编三位资深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之下,我对于英语教学过程中得意与得语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王蔷教授的《在主题意义探究中,促进学生“得意与得语”协同发展》的直播中,她强调课程标准将主题语境分为三大块: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词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怎么避免传统的枯燥的乏味的机械的教学,如何在词快和语篇背景下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会输出。对于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以及“得意”与“得语”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及新课程的语言知识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究。

王教授指出,为了理解和表达意义,追求意义驱动人们去使用语言。得意即获得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而得语即获得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表达也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缺少语言知识,意义表达就会力不从心,词不达意。

那么,如何做到既“得意”又“得语”呢?王教授通过展示两个“得意与得语协同发展”的教学设计实例,给教师们进行了生动详细的.示范。最后总结得出,在日常教学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在得意和得语方面的掌握。

首先,在词汇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词语的结构和文本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借助词典等资源,学习词语的用法,并大胆使用新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结合主题语境,不断地复现有关词语,其中包括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话语和学生发言、对话、讨论的话语,比如在小组活动前,教师提示相关词语运用的要求,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在讨论中使用新学的词语。教师还可以根据主题,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梳理词汇。教学中要注意词块的呈现,帮助学生关注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名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和副词词组的习惯搭配和表达。

其次,在语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语境中呈现新的语法知识,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观察所学语法项目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和语用功能,并通过课内外和信息化环境下的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在语境中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形式的意识。在练习和活动的选择和设计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围绕形式意义,采用和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以既有层次又强调整合的多种教学活动。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学习不同的书面文体,如记叙、说明、新闻、论述等,及其特有的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特征。了解和学习这些结构和特征,有利于学生恰当地使用书面语形式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在交际时,避免冒犯对方的文化禁忌,从而有效地实现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

总之,通过这次的网络学习,我认识到在新课程理论的推动之下,作为新时期的年轻教师,必须时刻更新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学习意义和价值,不断创新知识,改善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新环境,充分认识到得意学习和得语学习二者应遵循各有长处,各取所需并要相结合的特点,为英语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在培训中韩国万老师抓住了教师在这里的困惑,重点让教师分析解读从而让教师不再茫然。让他们知道从何入手,从何教学。我非常有幸对一年级下册总复习进行教材解读,通过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努力对总复习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明白了教学中的策略,掌握了复习的方法,并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系统的掌握。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培训中万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县组织的系列达标课对数学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那时我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对于这种课到底怎样上还存在困惑,这次的培训不但让我了解了课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对于解决问题这种课型我想从我听过的两节课谈起:一节是高春霞老师讲的相遇问题,一节是吴正宪老师讲的二年级两步运算的问题,这两节课都很好的运用了我们的新课型。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息上。因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学生真正的了解题意|——理解题意——掌握题意,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两位教师利用读题、说题、直观演示、画题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对题意进行解析,而且吴正宪老师还利用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明确解题的入手点。两位教师的做法为我们以后上这种课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是非常适合用探究课的模式教学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等,这种课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让他们感到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直至得出结论。让他们体会数学家探讨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神秘。

(四)统计课

统计课的具体流程为:产生统计的必要性——探索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

统计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分析统计的结果。新的课型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的,让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三个教学流程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让生活更加的有目标。

(五)概率课

概率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三步)

猜测——实验——分析——推断——结论(五步)

五步教学模式一般用在等可能性的教学中。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0,还有的是1,更多的是0——1之间的某一个数。教会学生猜测才能更了解生活,教会学生验证才能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教会学生根据结论来决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总之,无论哪种课型模式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去研究,去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五、体会到备课实效的重要性。

从培训的分组讨论中我了解到现在各镇,各学校都有各自的备课形式,甚至一个学校也存在多种备课形式,有电子备课、备课本备课、活页纸备课、教参书或课本圈点备课等。那么这么多的备课形式是否满足了备课的实效性呢?我想备课形式多样并不一定备课实效就高。因此,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才是重中之重。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

一、咱们的老师非常用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许多好的办法。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对教材的解读不够细、不够深的问题。这就是对文本的研读的问题。(这位领导用了文本这个很专业的词)。去年推门听课,发现了不少问题。大家要注意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有许多常态课讲得很好。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当然需要过程。老师的成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把更大的时间用在自己的成长上来,大部分老师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这其实是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表现。既来之,则安之。试想一想,你在那里认真听、认真记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在那里“讨论,说其他的一些事”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为什么不珍惜时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这正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一些人总是不能在什么干什么事,总是来个错位,这是很可笑的。)如何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这是重点检查任务。看看咱们的教研组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二、提高课堂效率,抓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情而定。现在由40分钟变为35分钟,不提高教学效率是不行的。课外预习这是一项工作,不能以零起点开始上课。要进行教材的研读,进行有效学习。老师的有效工作最终体现在孩子的有效学习上。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哪些事情应该是学生干的,要进行很好地落实,尤其是对整篇课文的读,将读进行到底,首先是课文课上的读,第二是课外的读。

在此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老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也是很讲学问的,“跳一跳,摘桃子”的说法,很好。由于在《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课开始老师没有抓住画师的出题目的,所以在后来的过程中,老师一再强调“画师是通过骆驼来画多的”,但这时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编者的意图,不能真正领会进行想象的力量,而是在一开始通过一个小故事就告诉了学生“创新”。这其实是很成问题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问题,这一个词并无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到“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小徒弟实际是利用的人们进行想象的空间,通过画面上没有的,表达出了画后可能含有的,而正是这种想像的力量使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小徒弟难能可贵的是超乎平常,用一种超常的办法表达的无限的可能。这种通过“无来表示有的能力”,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其实所有的厅奇思妙想妙就妙在进行充分的想象。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在这些很可爱的文字后面有着深刻的道理。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通过这次新课程培训,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明确了方向,解决了我在平时词汇,语法及语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迷茫和困惑。基于得意和得语协同发展的目标,首先,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不能单纯,孤立地讲授词汇,要结合语境,以词块的形式呈现,并通过层层任务滚动浮现,同时引导学生查字典自主学习词汇,根据主题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练习和巩固,从而帮助理解,内化和运用。语法的关注也是如此,要树立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观,不仅需要准确和达意,还要做到得体,需在丰富生动的语境中呈现,并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语法书,词典等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从而更好的体会和掌握。

另外两节语篇阅读教学设计的示范,对今后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处理好词汇,语法和语篇的关系,开展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先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关注,之后通过问题的设置,并对问题的回答做好支架,或简要介绍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使其做好读前话题和词汇的准备,之后通过对文章的整合,并分段设计合理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有效获取并梳理关键信息,通过不同部分的多样性及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对主要信息快速有效的提取以及围绕该主题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起到观察,理解,内化,运用的目的。另外要有意识的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语篇题材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及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语言是如何表达的。

今后还要根据学生水平,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设计分层任务,提供必要的课堂指导和学习支持,加强示范。另外针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我也很受启发,提问一定要开放性,准确性,层次性,启发性,系统性,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优化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这次新课程培训使我了解到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吸取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努力去适应新时期教学的发展,高效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新的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本次新教材培训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它让我系统地认识五年级教材的编排及意图。特别是听了马神庙小学老师讲解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解读”,我反思了自己这两年来对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到了五年级,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与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单元主题的整合发展到既有整合,又有分离而独立为一个单元组。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这是一个以综合性学习为全部内容的学习单元,其要求与过去的综合性学习差别很大。无疑,这是对《课标》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最好诠释,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教学上确实有诸多困惑。

新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有不少与我们这里的学生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封闭,视野比较狭窄,致使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变得非常艰难。有时,对于一些综合性学习只能像上阅读课一样简单地给学生讲讲就罢了,根本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所以,在听完老师的教材解读后,我收获颇多。是的,对于我们农村教学资源缺乏可以采用“替代品”;或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将部分主题的活动内容简化;或者让学生自行开发主题,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来替换那些陌生的有难度的话题。通过这些方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近了,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尽量落实,让学生能积极投身到活动中。而且,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非常狭窄,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资源匮乏!我所任的教学班,只有几位学生家里有电脑,超过70%的学生家中甚至连一份可阅读的报纸都没有,学校上网的条件也非常差。这也导致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很难开展及落实。为帮助学生积累资料,我教给学生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资料。农村学生体验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并不会比城市里的孩子差,甚至还有许多优势,如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农民生活的了解,对父母亲情的感受等。通过调查访问、观察体验的方式搜集这类主题的资料,应该是非常容易的。或阅读书报杂志时,做笔记等。这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中学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但也不失为解决困难的一种办法。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出现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它、思考它。上面所述内容,是我执教综合性学习两年来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这两天参加全县三、四年级的教材培训,认真倾听了各镇代表教师对单元的分析以及专家团对专项问题的分析,各位老师不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给我们谈自己的体会,还结合各年级的实际内容给我们分析,组织我们分组讨论,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课标的精神。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对于“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这个问题,从我的角度看,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而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而我们有些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后进生,但他们提出一个很幼稚或者与教学内容不符的问题时,一个讨厌的眼神,一个不在意的手势,都会压制孩子内心的质疑能力的发挥,让他们的自卑心理在课堂肆意生长。还有,但后进生出错时,其他学生的讥笑、讽刺,而老师又不能正确引导,这也会给后进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做学生时的故事:我上学的.时候很调皮,每天的主要工作除了学习以外,就是从课本中找难题来难住老师,我每天都能找到我解决不了或者我的理解与答案不符的问题来难为老师,那是我一天里最喜欢做的事情。结果老师不但不讨厌我,反而很喜欢我。我问学生:知道老师为什么反而喜欢我吗?学生们想了想说:可能是因为你喜欢动脑筋吧。我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聪明的大脑,没有笨与聪明之分,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嘲笑别人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你能回答,你应该做个小老师帮助他才对。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在观察信息窗中的信息后,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都是先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把有难度的共同分析。这样既维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激发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又通过小组中优生的榜样作用引导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感觉我这样做的效果不错。

作为老师,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要在课外下功夫。要多找他们谈心,或者提前辅导他们预习教学内容。我班有个孩子很内向,数学基础很差,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很难看到他张口说话。于是我放学后和他一块往家走,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边走边看的课本,对于新内容,我问他自己能看懂哪些,哪里存在疑问,然后我对他的问题做了一一解答,但我留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没有帮他解决,然后告诉他,回家自己看看书,能不能自己根据老师教的学习方法或者请家长帮忙解决,并且要求他明天上课的时候把这个问题说出来。我对他说:这个问题肯定能难住很多同学。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出示信息“种植6平方米的玉米,需要50克种子,大约有100粒。”当我让孩子根据信息提问题时,我就用眼神示意他站起来,他小心翼翼的举起手,我立刻就叫起了他,刚开始他都不敢抬头,话都结巴了,其他学生一阵哄笑,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好不容易把话说完。我把问题“种植900平方米的玉米,需要多少克玉米种子?”(其实这个问题是课本上的,我上课习惯让孩子们不看课本)写在黑板上,立刻问:谁能回答?孩子们都静下来,大多拿出笔在本子上做着,一会有些学生说老师这个算式不对,除不尽。

学生们都做成了:50÷6×900。然后我又让那个孩子起来说说自己怎么解决,看来他晚上请家长帮忙分析了,站起来说的头头是道,他列的式子是:900÷6×50孩子们都用新奇的眼光看着他,我看到他从心底浮上来的喜悦。在以后的课堂上,他一次比一次积极,敢说,敢问了,成绩也赶到了中上游,家长打电话给说孩子现在好像变了个人,回家做完作业就预习下课找问题。听了我这话,我感到很欣慰。

我们都说“十个指头不一样齐”,每个孩子都存在差异,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上,我们老师应该对孩子因材施教,对问题因题示叫。给每个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顺着自己方向发展。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我很荣幸地在实验小学参加了“北戴河区新教师课程与教学法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我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真正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和感悟。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为了弥补自己的缺点,我还要虚心的向其他老师请教,认真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更要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我的认识。

1、有效备课。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对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2、备课的同时不能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师应彻底改变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的奴隶式备课方法,成为一个有自己见解的思考者。教师应首先仔细地反复研读,认真地分析思考,不要基于钻到参考书的圈子里。要以课程内容为对象,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在钻研教材、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找到三者的切合点。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备课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备课,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3、课后反思。这一条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写教学反思前,都想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哪些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好好思考在下次的教学中该如何设计和改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备课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新教师更应努力克服困难,踏踏实实背好每一节课,虚心学习、勤学多问,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10月11日——10月12日,我参加了在龙岩市松涛小学举行的小学《道德与法制》新教材培训会。此次培训是由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李爽老师对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解读,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气派的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该教材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利学易教”的教材,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

教材的整体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这个经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内在的心情感受,有理性的思考,也有身体活动的感知。但这个整体性,在自发经验的层面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晰的、片断化的。道德教育的教材与教育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样一个模糊的存在状况明晰化、自觉意识化。

道德与法治的框架设计,以生活为经,以学生的内在发展为纬。贯穿本框架设计的线索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暗线,即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二是明线,即各册单元的逻辑安排。这条线索由两个要素交织组成:时间与空间。

另外李爽老师还详细的介绍了每一课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怎样开展教学以达到学习目标,课堂上应注意什么。

总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凭借,是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一个桥梁,因而,教材是一个“教本”。教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文化,并在其引领下,与教材中主人公开展对话的凭借,因而,教材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学本”。因此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一、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得抓教师素质。担当素质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教师,其素质结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素质及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

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

第一、要自觉更新观念,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第二、要勇于实践,在开展创造教育的尝试中磨练创新的胆识;

第三、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勇闯新路,勇挑重担,切实抓好对年青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特别要发扬三种精神:

一是吃苦奉献精神。要不断使教育水平登台阶,必须有一支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二是勤俭持“教”精神,要从一支粉笔、一张稿纸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工作习惯;

三是勇争一流精神,要树立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决心和信心,教学有目标、工作有动力、措施过得硬、任务完得成。

要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和高学历进修,学历不达标教师不准晋级。要求教师坚持教研论文,人人接受微机培训等,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

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扎实开展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发挥教师进修院校的作用,营造学习氛围;加快培训骨干教师的步伐,采取教育深造、竞教说课等方式,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要提高教师身体素质,让教师善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勤于锻炼身体,永葆教学青春。

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新环境、新秩序,才能得到切实营造和建立。

二、让学生精神世界更美好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标志,被喻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两手”。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青少年的成长如何,将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能不能承担“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以及在其中作用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所以学校应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秀品质,按照“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校,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担。首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抵制社会上与精神文明不相容的腐朽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提高思想水准和政治素质,以培养世纪之交合格公民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规范职业言行,自觉地做文明教师,作好学生的表率,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用文明的言行去陶冶青少年,使他们在文明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其次,清理校园内不健康的文化垃圾,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政治思想教育于课堂内外,净化校园语言、行为,造就良好的育人氛围,将社会上的文化垃圾拒之于校门之外,拒之于学生心灵之外,用英雄模范人物的伟大形象地置换那些所谓的“歌星舞星”。用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使他们能吮吸成才的营养,呼吸文明的空气,成为健康、文明的一代新人。

三、多研究些问题

教育教学研究本身就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基层教研更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孤立存在,它是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永远承担着培养合格的未来成员的社会接班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期待,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社会期待与教育现状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了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准确、深刻地把握这些问题,不断探索适应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将难以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基层教研的基本任务、目标、价值之存在。

发现问题就需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二特点出发,从教育教学二现状出发,切实把握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现状的差异。前不久,有关人员对300名教师进行开放性阅卷调查,要求教师列举出当前教学中最困难、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对教师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最终依然有几个方面,其中前3个是:

①评价方式落后,师生面临的压力大,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设备落后;

③学生学习分化问题严重。

从这表明教育教学中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很多,我们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也要有发现问题的理论修养,当然这但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看,教研也是教师从人格的自我需要,他需要我们多一点问题意识,多一点奉献精神、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少一点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板凳坐得十分冷,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体罚不是教育

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早就废止的教育方式,但在共和国成立了几十年的今天,体罚和变相体罚却依然存在。为何会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呢?私下认为体罚和变相体罚之所以有它的市场而屡见不鲜,是因为有那些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有下列误区:

1、你娃子不听话,打了你是为了你好;

2、师父,天地君亲师,香火上占个字,打也无妨;

3、严师出高徒,打就是严。

xx小学x校长的一句话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体罚是教师无能的体现”。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7

新的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本次新教材培训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它让我系统地认识五年级教材的编排及意图。特别是听了马神庙小学老师讲解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解读”,我反思了自己这两年来对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到了五年级,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与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单元主题的整合发展到既有整合,又有分离而独立为一个单元组。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这是一个以综合性学习为全部内容的学习单元,其要求与过去的综合性学习差别很大。无疑,这是对《课标》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最好诠释,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教学上确实有诸多困惑。

新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有不少与我们这里的学生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封闭,视野比较狭窄,致使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变得非常艰难。有时,对于一些综合性学习只能像上阅读课一样简单地给学生讲讲就罢了,根本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所以,在听完老师的教材解读后,我收获颇多。是的,对于我们农村教学资源缺乏可以采用“替代品”;或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将部分主题的活动内容简化;或者让学生自行开发主题,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来替换那些陌生的有难度的话题。通过这些方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近了,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尽量落实,让学生能积极投身到活动中。而且,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非常狭窄,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资源匮乏!我所任的教学班,只有几位学生家里有电脑,超过70%的学生家中甚至连一份可阅读的报纸都没有,学校上网的条件也非常差。这也导致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很难开展及落实。为帮助学生积累资料,我教给学生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资料。农村学生体验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并不会比城市里的孩子差,甚至还有许多优势,如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农民生活的了解,对父母亲情的`感受等。通过调查访问、观察体验的方式搜集这类主题的资料,应该是非常容易的。或阅读书报杂志时,做笔记等。这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中学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但也不失为解决困难的一种办法。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出现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它、思考它。上面所述内容,是我执教综合性学习两年来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8

一、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得抓教师素质。担当素质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教师,其素质结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素质及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

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

第一、要自觉更新观念,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第二、要勇于实践,在开展创造教育的尝试中磨练创新的胆识;

第三、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勇闯新路,勇挑重担,切实抓好对年青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特别要发扬三种精神:

一是吃苦奉献精神。要不断使教育水平登台阶,必须有一支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二是勤俭持“教”精神,要从一支粉笔、一张稿纸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工作习惯;

三是勇争一流精神,要树立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决心和信心,教学有目标、工作有动力、措施过得硬、任务完得成。

要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和高学历进修,学历不达标教师不准晋级。要求教师坚持教研论文,人人接受微机培训等,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

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扎实开展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发挥教师进修院校的作用,营造学习氛围;加快培训骨干教师的步伐,采取教育深造、竞教说课等方式,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要提高教师身体素质,让教师善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勤于锻炼身体,永葆教学青春。

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新环境、新秩序,才能得到切实营造和建立。

二、让学生精神世界更美好。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标志,被喻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两手”。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青少年的成长如何,将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能不能承担“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以及在其中作用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所以学校应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秀品质,按照“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校,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担。首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抵制社会上与精神文明不相容的腐朽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提高思想水准和政治素质,以培养世纪之交合格公民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规范职业言行,自觉地做文明教师,作好学生的表率,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用文明的言行去陶冶青少年,使他们在文明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其次,清理校园内不健康的文化垃圾,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政治思想教育于课堂内外,净化校园语言、行为,造就良好的育人氛围,将社会上的文化垃圾拒之于校门之外,拒之于学生心灵之外,用英雄模范人物的伟大形象地置换那些所谓的“歌星舞星”。用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使他们能吮吸成才的营养,呼吸文明的空气,成为健康、文明的一代新人。

三、多研究些问题。

教育教学研究本身就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基层教研更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孤立存在,它是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永远承担着培养合格的未来成员的社会接班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期待,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社会期待与教育现状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了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准确、深刻地把握这些问题,不断探索适应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将难以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基层教研的基本任务、目标、价值之存在。

发现问题就需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二特点出发,从教育教学二现状出发,切实把握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现状的差异。前不久,有关人员对300名教师进行开放性阅卷调查,要求教师列举出当前教学中最困难、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对教师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最终依然有几个方面,其中前3个是:

①、评价方式落后,师生面临的压力大,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设备落后;

③、学生学习分化问题严重。从这表明教育教学中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很多,我们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也要有发现问题的理论修养,当然这但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看,教研也是教师从人格的自我需要,他需要我们多一点问题意识,多一点奉献精神、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少一点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板凳坐得十分冷,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体罚不是教育。

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早就废止的教育方式,但在共和国成立了几十年的今天,体罚和变相体罚却依然存在。为何会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呢?私下认为体罚和变相体罚之所以有它的市场而屡见不鲜,是因为有那些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有下列误区:

1、你娃子不听话,打了你是为了你好;

2、师父,天地君亲师,香火上占个字,打也无妨;

3、严师出高徒,打就是严。

xx小学x校长的一句话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体罚是教师无能的体现”。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通过这次新课程培训,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明确了方向,解决了我在平时词汇,语法及语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迷茫和困惑。基于得意和得语协同发展的目标,首先,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不能单纯,孤立地讲授词汇,要结合语境,以词块的形式呈现,并通过层层任务滚动浮现,同时引导学生查字典自主学习词汇,根据主题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练习和巩固,从而帮助理解,内化和运用。语法的关注也是如此,要树立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观,不仅需要准确和达意,还要做到得体,需在丰富生动的语境中呈现,并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语法书,词典等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从而更好的体会和掌握。

另外两节语篇阅读教学设计的'示范,对今后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处理好词汇,语法和语篇的关系,开展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先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关注,之后通过问题的设置,并对问题的回答做好支架,或简要介绍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使其做好读前话题和词汇的准备,之后通过对文章的整合,并分段设计合理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有效获取并梳理关键信息,通过不同部分的多样性及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对主要信息快速有效的提取以及围绕该主题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起到观察,理解,内化,运用的目的。另外要有意识的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语篇题材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及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语言是如何表达的。

今后还要根据学生水平,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设计分层任务,提供必要的课堂指导和学习支持,加强示范。另外针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我也很受启发,提问一定要开放性,准确性,层次性,启发性,系统性,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优化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这次新课程培训使我了解到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吸取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努力去适应新时期教学的发展,高效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0

我参加了由龙岩市普教室主办,松涛小学承办的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新教材培训,聆听了市普教室胡和春、卢晓荣老师和莆田教师进修学院余英老师精彩的讲座,欣赏了松涛小学涂荣妹老师的课文朗读示范。为时一天的学习,让我收获满满,对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部编一年级教材,从里到外,散发出一个“新”字。书是大本的,里面的内容也更新了不少。整册教材内容有:“我上学了”,“集中识字”2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2个单元共13课,“课文”4个单元共14课,单元后面都有“语文园地”,“口语交际”4次,分别安排在园地一、四、六、八之前;每个园地后面都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第一单元后还有“快乐读书吧”。

拼音教学——把握拼音教学的工具性。拼音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延后学习”。教材改变了以往一进入语文学习就先学拼音的传统编排,而是将拼音内容安排在一个识字单元之后,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拼音字母,改变了以往单幅图为主的方式,以“带调音节”的形式呈现拼读过程,加快了音节拼读的熟练程度。由学生可以拼读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几个词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在词语中学习个别汉字,进一步体现拼音学习的价值。

识字教学——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识字教学仍然坚持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共认300字(比旧版减少了100个字),写100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识字:识字一、二,共90个字;识字加油站,31个字。分散识字:汉语拼音,32个字。课文,147个字。识字、写字编排科学选择字种,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安排。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体现字序安排的合理性。识字方式的多样,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字理识字,传统蒙学,看图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儿歌识字等。

阅读教学——突出“双主线”。教材安排了14篇课文,按“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分为4个单元。既围绕四个人文主题,又凸显语文要素。对语文知识、技能训练作了通盘考虑,努力体现语文学习体系与教学“梯度”,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层级序列,增强实践性、操作性。

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更加明确。四次的口语交际,每一次训练都有不同的训练点。从《我说我做》《我们做朋友》的游戏、交友的交际活动,到《用多大的声音》关注交际对象与语言环境,再到《小兔运南瓜》中的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着力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

综合性学习——更加重视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本册教材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同,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体现幼小衔接,是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桥梁,体现亲子阅读、分享阅读与无压力阅读。快乐读书吧,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这无疑是把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教材变新了,是不是所有的都变了呢?并不是这样。胡老师说,教材变了,但是语文教学传统的内容没有变,语文教学理念、目标、方法、过程、规律以及教学评价都没有变,要求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不折不扣地认读每一个拼音,牢牢固固认识每一个字,端端正正写好每一个字,认认真真读好每一篇课文,精心细致养成每一个习惯。”在使用部编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使用好教材,发挥教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

1、拼音教学,应突出“为识字服务”之目的,不可任意拔高要求。拼音教学是为识字服务,关键在于会拼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带调音节、音节词和儿歌等进行拼读训练。

2、识字教学应准确把握识字目标,在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鼓励“发现”意识,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选用恰当的识字方法,如,字理识字,主要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对象形字、会意字有所了解,发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在语境中复现生字,兼顾积累词语和口头表达。使生字的学习富有思维发展的价值。写字教学要分类指导,突破难点,切实做好写字指导。

3、阅读教学要针对文本个性,读好课文。部编教材特别重视朗读,不只是笼统地提出“朗读课文”,而是针对文本个性,提出朗读的不同要求。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带着问题阅读,前期适当渗透,后期重点训练。要引导学生从圈词到画句,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

4、把握每次口语交际的训练要点展开口语交际教学。找准学生的心理素质突破口,以训练学生的交际胆量为出发点,转变评价的视角,建立常规交流机制,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意识。

5、发挥语文园地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举一反三进行词语积累,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习惯,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快乐事情。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1

8月30日,龙港区教师进修学校艺教部对全区音乐教师进行了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培训中,实验中学的音乐教师刘丹老师进行了《回顾十年课改及新教材解读》的讲座。她针对音乐课程十年实验的重要收获、音乐课程十年实验的偏差和问题、新教材解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解读。同时,教师进修学校的杨月老师还对《音乐课程标准》与旧版课标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对音乐教学存在的点滴问题进行了审视和反思。现就我个人对培训后的感受简单谈几点体会: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转变上,从理论水平上,从方法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质的进步。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在这短暂的半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从而使我的音乐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我会继续为艺术教育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2

今年八月二十八日,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数学教师学习一年级第一册数学新教材,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对新教材的理解及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这次新教材培训,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体会。

新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感情态度与价植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和发展,教材也着重强调了数学要注重情境的设置,数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新教材要求教师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真正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思想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现代教学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我认为教师只要能把握住数学知识的目标,不要拘泥于教材,大胆地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最好实践。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情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题材,设计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并符合儿童特征,所以我们要采取适当的呈现手段,辅之以语言引导,激发学生所学知识的强烈兴趣。

新教材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性,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我们要留给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发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新教材还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面向每一个人,摒弃旧教材内容繁、难、偏、旧,创设学生自在探索知识的创造性,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总之,人教版数学体现了贴近生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同时,新教材给我们的是高强度的压力,是全新的尝试,也增加了我们学习业务的机会,我将和学生一道伴随着课改成长。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3

20xx年x月xx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xxx版高中英语教材线上培训的课程。此次课程围绕英语基础教育展开培训,就老师们感到困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而又有效的建议,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帮助。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xx教授就在主题意义探究中,促进学生“得意与得语”协同发展这个话题进行解读。xx教授指出,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防止钟摆现象,既不能“重意轻语”,也不能“重语轻意”,我们要敢于迈出自己教学的舒适区。接着xx教授提出了新课程教师的教学困惑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课程的语言知识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教学提出了详细的指导,并促使我们思考得意与得语的关系,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最后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两者的结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不断的创新,力求做到得意与得语兼得。

xx教授就依托文本分析,做好新教材教学设计展开培训。提出教师在做文本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钱教授指出,在做文本分析时,要关注教学内容,要关注话题,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或归纳提炼主题,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老师读得转化为学生所得。xx教授则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以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这让我们开始反思原来的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本次培训,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4

上周二上午,我参加了一年级下册第12课《小兔子的奇遇》美术教材培训;期间,李倩老师以这一课为基础,并对低年级美术教材和美术课程标准了做了认真而详细的分析,在学习了教材分析后,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本次培训我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 新版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终生必备的美术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教材以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设疑、提示、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在内容组织上,充分考虑其综合性,将课程内容有机而巧妙地融入每个课题或学习单元。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引导学生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接纳世界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观念的基础上建立多元艺术观念,丰富视觉样式,为学生提供更

广阔的选择空间,让他们找到自己所喜欢的视觉样式,体验更加多样的文化情趣,满足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上的需要,充实自己审美需求。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猜一猜”的游戏导入,动画片欣赏启发孩子的思维,同时引导孩子想象续接故事,等等一系列环节,传递给学生强烈直观的视觉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都能积极投入。充分的.想象和语言表达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对学生渗透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本节课既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建构又突出了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之,这次教材培训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这次的教材分析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5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

一、我们的老师非常用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许多好的办法。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对教材的解读不够细、不够深的问题。这就是对文本的研读的问题。(这位领导用了文本这个很专业的词)。去年推门听课,发现了不少问题。大家要注意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有许多常态课讲得很好。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当然需要过程。老师的成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把更大的时间用在自己的成长上来,大部分老师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这其实是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表现。既来之,则安之。试想一想,你在那里认真听、认真记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在那里“讨论,说其他的一些事”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为什么不珍惜时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这正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一些人总是不能在什么干什么事,总是来个错位,这是很可笑的。)如何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这是重点检查任务。看看我们的教研组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二、提高课堂效率,抓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情而定。现在由40分钟变为35分钟,不提高教学效率是不行的。课外预习这是一项工作,不能以零起点开始上课。要进行教材的研读,进行有效学习。老师的有效工作最终体现在孩子的有效学习上。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哪些事情应该是学生干的,要进行很好地落实,尤其是对整篇课文的读,将读进行到底,首先是课文课上的读,第二是课外的读。

在此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老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也是很讲学问的,“跳一跳,摘桃子”的说法,很好。由于在《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课开始老师没有抓住画师的出题目的,所以在后来的过程中,老师一再强调“画师是通过骆驼来画多的”,但这时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编者的意图,不能真正领会进行想象的力量,而是在一开始通过一个小故事就告诉了学生“创新”。这其实是很成问题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问题,这一个词并无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到“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小徒弟实际是利用的人们进行想象的空间,通过画面上没有的,表达出了画后可能含有的,而正是这种想像的力量使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小徒弟难能可贵的是超乎平常,用一种超常的办法表达的无限的可能。这种通过“无来表示有的能力”,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其实所有的厅奇思妙想妙就妙在进行充分的想象。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在这些很可爱的文字后面有着深刻的道理。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6

我很荣幸地在实验小学参加了”北戴河区新教师课程与教学法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我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真正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和感悟。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为了弥补自己的缺点,我还要虚心的向其他老师请教,认真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更要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我的认识。

1.有效备课。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对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2.备课的同时不能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师应彻底改变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的奴隶式备课方法,成为一个有自己见解的思考者。教师应首先仔细地反复研读,认真地分析思考,不要基于钻到参考书的圈子里。要以课程内容为对象,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在钻研教材、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找到三者的切合点。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备课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备课,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3.课后反思。这一条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写教学反思前,都想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哪些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好好思考在下次的教学中该如何设计和改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备课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新教师更应努力克服困难,踏踏实实背好每一节课,虚心学习、勤学多问,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7

通过这次新课程培训,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明确了方向,解决了我在平时词汇,语法及语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迷茫和困惑。基于得意和得语协同发展的目标,首先,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不能单纯,孤立地讲授词汇,要结合语境,以词块的形式呈现,并通过层层任务滚动浮现,同时引导学生查字典自主学习词汇,根据主题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练习和巩固,从而帮助理解,内化和运用。语法的关注也是如此,要树立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观,不仅需要准确和达意,还要做到得体,需在丰富生动的语境中呈现,并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语法书,词典等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从而更好的体会和掌握。

另外两节语篇阅读教学设计的示范,对今后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处理好词汇,语法和语篇的关系,开展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先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关注,之后通过问题的设置,并对问题的回答做好支架,或简要介绍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使其做好读前话题和词汇的准备,之后通过对文章的整合,并分段设计合理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有效获取并梳理关键信息,通过不同部分的'多样性及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对主要信息快速有效的提取以及围绕该主题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起到观察,理解,内化,运用的目的。另外要有意识的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语篇题材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及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语言是如何表达的。

今后还要根据学生水平,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设计分层任务,提供必要的课堂指导和学习支持,加强示范。另外针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我也很受启发,提问一定要开放性,准确性,层次性,启发性,系统性,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优化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这次新课程培训使我了解到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吸取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努力去适应新时期教学的发展,高效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8

10月11日——10月12日,我参加了在龙岩市松涛小学举行的小学《道德与法制》新教材培训会。此次培训是由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李爽老师对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解读,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气派的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该教材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利学易教”的教材,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

教材的整体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这个经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内在的心情感受,有理性的思考,也有身体活动的感知。但这个整体性,在自发经验的层面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晰的、片断化的。道德教育的教材与教育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样一个模糊的存在状况明晰化、自觉意识化。

道德与法治的框架设计,以生活为经,以学生的内在发展为纬。贯穿本框架设计的线索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是暗线,即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二是明线,即各册单元的逻辑安排。这条线索由两个要素交织组成:时间与空间。

另外李爽老师还详细的介绍了每一课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怎样开展教学以达到学习目标,课堂上应注意什么。

总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凭借,是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一个桥梁,因而,教材是一个“教本”。 教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文化,并在其引领下,与教材中主人公开展对话的凭借,因而,教材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学本”。因此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9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七年级数学校本培训,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于老师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和模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们该从什么出发去导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咨询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要从学生出发去导入新课,而不是从教材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总是先复习铺垫到了新知识的"前沿阵地",然后在新旧题的对比中很自然、顺理成章地进入新课教学。这种仅从教材知识体系,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看似设计严谨的导入,不仅难以马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状态,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久而久之,极易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盲目表扬好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奖励,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于是,课堂上出现"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便盲目地进行表扬奖励。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差,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奖励,就是与新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其实表扬奖励也应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滥用表扬奖励,那么表扬奖励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会让学生"迷失自我"。

"做数学"与"说数学"谁更重要?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你说过的却忘记了。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无论知识或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教学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在抢着说,有的甚至不翻书本一下,笔不动一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反馈却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堂上要讲究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足时间安静思考,该动手时就给足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机结合,使课堂思看结合,说写结合,动静搭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盼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0

10月11日——10月12日,我参加了在龙岩市松涛小学举行的小学《道德与法制》新教材培训会。此次培训是由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李爽老师对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解读,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气派的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该教材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利学易教”的教材,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

教材的整体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这个经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内在的心情感受,有理性的思考,也有身体活动的感知。但这个整体性,在自发经验的层面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晰的、片断化的。道德教育的教材与教育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样一个模糊的存在状况明晰化、自觉意识化。

道德与法治的框架设计,以生活为经,以学生的内在发展为纬。贯穿本框架设计的线索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是暗线,即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二是明线,即各册单元的逻辑安排。这条线索由两个要素交织组成:时间与空间。

另外李爽老师还详细的介绍了每一课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怎样开展教学以达到学习目标,课堂上应注意什么。

总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凭借,是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一个桥梁,因而,教材是一个“教本”。 教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文化,并在其引领下,与教材中主人公开展对话的凭借,因而,教材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学本”。因此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1

作为名高中英语教师,我分有幸地参与了为期四天的新考专题培训,收获颇丰。通过学习,我对新高考模式,新课程建设,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高考对高考科目、高考成绩组合进行调整,不仅会对基础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给老师也会带来很大的变化。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真正地成为研究型、学习型教师和拓展型教师,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作为教师要科学应对这一挑战,要转变目前的教育教学观,而不是对原有应试模式进行简单修补。此外,我们要准确的把握新高考改革的实质和总体要求,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习态度。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2

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在培训中韩国万老师抓住了教师在这里的困惑,重点让教师分析解读从而让教师不再茫然。让他们知道从何入手,从何教学。我非常有幸对一年级下册总复习进行教材解读,通过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努力对总复习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明白了教学中的策略,掌握了复习的方法,并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系统的掌握。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培训中万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县组织的系列达标课对数学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那时我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对于这种课到底怎样上还存在困惑,这次的培训不但让我了解了课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对于解决问题这种课型我想从我听过的两节课谈起:一节是高春霞老师讲的相遇问题,一节是吴正宪老师讲的二年级两步运算的问题,这两节课都很好的运用了我们的新课型。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息上。因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学生真正的了解题意|——理解题意——掌握题意,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两位教师利用读题、说题、直观演示、画题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对题意进行解析,而且吴正宪老师还利用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明确解题的入手点。两位教师的做法为我们以后上这种课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是非常适合用探究课的模式教学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等,这种课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让他们感到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直至得出结论。让他们体会数学家探讨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神秘。

(四)统计课

统计课的具体流程为:产生统计的必要性——探索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

统计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分析统计的结果。新的课型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的,让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三个教学流程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让生活更加的有目标。

(五)概率课

概率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三步)

猜测——实验——分析——推断——结论(五步)

五步教学模式一般用在等可能性的教学中。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0,还有的是1,更多的是0——1之间的某一个数。教会学生猜测才能更了解生活,教会学生验证才能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教会学生根据结论来决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总之,无论哪种课型模式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去研究,去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五、体会到备课实效的重要性。

从培训的分组讨论中我了解到现在各镇,各学校都有各自的备课形式,甚至一个学校也存在多种备课形式,有电子备课、备课本备课、活页纸备课、教参书或课本圈点备课等。那么这么多的备课形式是否满足了备课的实效性呢?我想备课形式多样并不一定备课实效就高。因此,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才是重中之重。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3

历史第二期集体培训结束了,我们历史组三个人在回家的路上不停的谈论着自己的感受。说句实在话,这两天的培训使我收获很大。

魏礼堂老师为了促使全县的历史老师在校全面的钻研、分析教材,在第二期的培训中又增加了一个环节,即让展示成果的老师展示完成果以后,再抽取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让学校的另一位老师当即回答,我原以为教材教了好几遍了,对教材内容也比较熟悉了,没想到听到提出的问题,面对实验中学老师和锦秋中学老师的回答,尤其是听到魏老师的点评分析,我才感到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是多么肤浅,几位老师的'分析也使我受益匪浅,如对“戊戌变法的影响”认识加深了,对辛亥革命的作用“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的理解透彻了,由魏老师一句“谁再当皇帝谁就不得人心”使我茅塞顿开。

这期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教学方法。听了寨郝中学杜金英老师的亮点展示和魏老师的精彩点评,我很受启发,历史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要精心设计问题,善于把复杂的知识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杜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师范,如“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通过设计“如果你是吐蕃人你最喜欢文成公主入藏的什么嫁妆”并说出理由。再如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设计了“当时的农民以什么单位承包”“向谁承包”“承包什么”,在此基础上总结责任制的含义。类似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深入浅出的突破了重点和难点。这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总之,这期培训使我认识到不仅“学无止境”,教学也是无止境。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当今的教师来说既是教学所需,更是时代的要求。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4

开学第一周的星期五,我参加了全区小学五年级语文通研教材培训会。 聆听了高国华老师对本册教材深入、全面,而又透彻的分析,令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将我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高老师先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了归类,如西部风情、回味童年、语言的精妙、感恩亲情等,从感性上让授课者对本册教材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又将教材分为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四个大的块面并进行逐一讲解。

识字教学。五年级学生不论是识字量,还是写字量已经近达饱和,许多孩子,甚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识字教学,重在阅读。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夹生现象严重,错别字及不规范的字比比皆是。这就给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识字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扎实有效的进行落实。平时还要做到一课一听写,一单元一听写。很好地完成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

阅读教学。教学中首先要精备教案,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碎。这也是我们许多老师课堂上所谓的“面面俱到”,对学生的“不放心”。这样一节课下来,重难点没有很好的凸现出来,反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如《白杨》一课,保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文中的第十三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即承接了上文,作者写白杨树的特点从而赞美白杨树,又引启下文借白杨赞美边疆的建设者。可以从这一段入手,白杨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赞美它的什么呢?边疆建设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引出对全文的学习,这样文章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其次要把握住课后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如《草船借箭》一文,课后练习题三中,“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课文的难点便迎刃而解。

本次的培训使我明白了,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对教材的解读,我们真正做到了吗?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课,向孩子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5

我参加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版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每一次培训,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教师的成长之路应是一条学习之路,也是一条反思感悟之路。下面就将本人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一、教材整体分析

(一)、两调整

1.调整到本册教材的有三处,分别是原二年级下册中“混合运算”和“加与减(二)”。原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前移到本册最后一单元。

2.调整出本册教材的有三处,分别是:原“千克、克、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生活中的推理”后移到三年级下册;原“时间与数学(二)”和“观察物体”内容后移到四年级下册;“可能性”后移到四年级上册。

(二)、两整合

将联系紧密可以整体呈现的部分课节进行了整合。

1、第五单元“周长”将“花边有多长”和“地砖的周长”两课合并为一课,

2、第七单元将原来的“认识年月日”、“看日历”“猜生日”整合为一课,

(三)三新增

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三重设

二、教材特色介绍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2、将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3.以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为例,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4、大数目的加减混合运算,很容易出错,教科书突破了这一难点。

5.教科书非常重视图表表示问题,读懂图表等基本素养的培养.

6.乘除法中增加了点子图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7、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调动已有认知基础,建立起已有生活经验和所学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8、用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开展新知的认识。

9、利用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总之,《新课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给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我将努力践行课标新理念。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6

李老师的这次培训给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了一次相当不错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我此次培训的体会。

首先,李老师回顾了我县英语教师在20xx年至今在省市县各项比赛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及xx年来我县各校英语在中考和联考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这些成绩令我们每个教师都非常振奋,备受鼓舞。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与他人的差距。

然后,李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英语学科的特点,分析了英语教学的现状,解读了英语学科教学操作系统,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五大问题,讲解认真、细致,特别是英语学科操作系统,李凤斌老师详细解读以“导学议练”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自哪里?来自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来自己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学习,来自己们永不停息、充满爱的心灵深处。我们可以多从别人身上学到优点,相信只要用心去尝试,我们就能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英语,盼望下一节课的到来,并且提高教学成绩。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所以,我们得把好多工作拿到课堂上来做。那么,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切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培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还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我将把学到的新知识与我的同行一起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

此次培训,更新了我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了我驾驭英语课堂的能力,为我的英语新课堂教学打开新天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都会铭记李老师为我们培训的日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7

新学期我又将担任新一年的教学任务,区教研室又一次组织我们进行网上教材培训,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感悟。

教研室组织的数学教材培训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使我在教学中知道了应注重什么,应注意什么和这册书的教学编排。

这册书的内容主要有:“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和“找规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新课标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新教材不但对知识的呈现是有条理的,而且每个年级的知识衔接很紧凑。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完成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学习,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将陆续学习表内除法以及千以内和万以内的加减法。通过除法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拓展对表内乘、除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为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基础。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宽用除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范围。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新教材及其注重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是他们能用自己刚学会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问题了,那便是他们最大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内容与自己每天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乐于接收。

通过这次教材培训,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谁也不能超越过程收获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例如“统计”这一单元教师主要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提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增强数学思维的逻辑性。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们的教育,要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眼中有教参,心中有学生。有些时候,我们总爱把学生成绩差归结为学生素质低,家长不配合等等。其实我们自己对教育、对教材、甚至对教学还缺乏必要地了解和正确地认识。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培训给我带来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具体的载体,创造性的把握教材,争取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

教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8

一、加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

我们必须真正的了解、理解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本课程标的程标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本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它包含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学生历史学习方法改进的前提,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服务的,教法改进是手段,学法改进是目的和目标。在教学中逐步推进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

三、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比如,我们的许多教师现在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学软件,但其作用仅仅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转变,历史教学的现状就不可能真正的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四、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改变

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种历史学习方式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影响了历史学习的质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并形成习惯,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