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语

知远网

2024-06-26文/郑荣华情感

古人喜欢写秋,也喜欢画秋,以秋寄情,借秋抒怀。

秋赋予人们视觉享受,也赋予了灵魂共鸣;秋赋予了文字美学,也赋予了精神张力。

自古逢秋悲寂寥,是文人对秋天的共识。秋天的萧条寂寥,让人郁郁寡欢。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都是悲秋写意,借景抒情。我常常看到这类文字都有意回避,因为隐隐之中,总有那么一根弦与其相通。

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看秋是秋,看到美的便是美的,单纯让人变得简单,更不会多想;二是看秋悲秋,得到了就不想失去,秋天让每一位想多了的人都变成诗人;三是看秋悟秋,人生历经百态,学会了接受,也学会解脱。曹操在《观沧海》中就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豪迈气概。

人,生来本是简单。所以,看待事物都是美好的。

小时候喜欢秋,是因为屋脊上那一缕袅袅炊烟与落日霞光交相辉映。小时候喜欢秋,是因为母亲慈祥的微笑。那时候,秋日的斜阳让每一个黄昏都充满着温暖,让每一片瓦楞都色彩斑斓。那时候,村里人丰收了,就会杀鸡宰羊,亲朋好友相邀而聚。人简单了,秋也就不悲凉了。

长大后,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于是一颗敏感的心便成长起来。看到秋日落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短暂。看到秋风萧瑟,就会畏惧冬日的严寒。无论是对美的赞叹还是对秋的悲凉,其实都是对温暖和幸福的向往。这种错综复杂的感情交集在一起,便徒增了几分感性,使得人心更加脆弱。就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何等的悲凉与无奈。但是,人生既然选择了活着,就必须找到灵魂的出口。

与杜甫同是唐朝的刘禹锡也经历了宦海沉浮,屡遭贬谪的命运。但是他却写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诗句。这与他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诗句相得益彰,展示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高深卓越的人生智慧。

我喜欢静静地观察自然,譬如看一片树叶从发芽到凋落;譬如看一脉山脊从春花到白雪;譬如看一只雏鹰从柔弱到凶残。大自然不仅扮演着多重角色,还与人建立了一种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纽带。这是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交流,是智慧的传递,也是生命的写照。我一直坚信,每一种生命的起源与终结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同一个版本的存在;每一种遭遇与机会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先知的智慧。

秋天,代表着收获,也代表着坚守与敬畏。

自古以来,能参悟秋天的人必有收获。秋天是对春播与夏种的总结。颗粒归仓,忌奢靡,砺心智。小有成就便自我膨胀,任意挥霍,难逃冬天的厄运。懂得节制,敬畏因果,便可高枕而卧。而高瞻远瞩,善于经营,便可富甲一方。当然,更高的境界是,达则兼济天下,人心所向,成大事者。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意思是在天地形成以前,有一个东西就已经浑然而成。其实,这个东西即是物理的存在,也是自然与哲学的存在。只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失去了更多的观察能力与感悟的心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