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音乐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

首先,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记得美国有一所中学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且他他们的学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个记者去调查采访,当问及校长为何他可以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时?校长笑道,“因为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原来在他的学校读书,如果想要毕业的话,不仅需要各门成绩都达标,还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乐器,这就是他们的秘诀,很简单,但是很科学,因为他们懂得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啊!音乐能让人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这对一个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文章论证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劳舍尔说,他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

现实中,音乐对人的智慧的开发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他还谈到,爱尔兰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国家,同时也是软件大国。

这就是音乐,一把开启人的智慧的钥匙!

其次,音乐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雅正和谐的音声,对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就像是千年积雪融化的雪水,干净无暇,纯洁无比,聆听音乐就仿佛沐浴在这纯净的冰水之中一样,它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陶冶。当你忘我的融入到音乐中时,就仿佛身处仙境一样,使自己变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珍贵的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就很重视音乐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响力。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又说,学习“乐”可以陶冶内心,那末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产生了……即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乐记》中对音乐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风易俗也有论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见古人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音乐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强调以美好和顺的音乐教育人民弃恶扬善,回归纯朴之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论中特别强调听觉对人的影响,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说。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谈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伟人都在用自己的领悟向大家阐述着音乐的魅力,音乐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净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一首好歌,一曲好乐,可以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对人的素质产生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使人产生激昂斗志;《命运》使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我的祖国》,使人热爱祖国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时代》,敦促人们快马加鞭追赶新时代的步伐……音乐欣赏的作用在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从中汲取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而且音乐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认知能力。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高尔基说过;“照人的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能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在音乐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审美的观念及其与别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音乐审美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审美意义即主要是对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对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音乐审美的功能。就像人们能接受小夜曲所赋予的思念,复调音乐创造的对话,奏鸣曲表达的矛盾、交响乐寓意的哲理一样,大多都是这种审美功能作用下的结果。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艺术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多种形式对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挖掘和培养,从而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发挥其特色鲜明的教育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为具有科学的审美观,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内心情感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现个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像文学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音乐艺术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它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感动着人的心灵,让人感受着音乐的轻抚,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的审美观得到了发展,使人增加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乐在促进交流和表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具有交流、传递“信息”的功能,然而,音乐的“信息”是怎样传达的呢?是传递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节奏的快慢,还是传递音响带给我们的联想?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音乐并不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说音乐是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表达的功能,无论是表达感情、思想,还是文化,这种表达的功能是深深地扎根于产生某一特定音乐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的。离开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语言脱离了它的语境,失去了表达、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电影《还上钢琴师》来说吧!他是横跨七大洋的最伟大的音乐家,她战胜了爵士乐的创始人,他演奏着天籁般的音乐。主人公1900自己说过: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音乐的无限,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他在键盘上表现着音乐的无限也是表现着他的无限,钢琴就像是他的一张嘴,讲述着他的内心,透过那一个个乐符,可以看见他那跳动的心。当他看到那个心爱的女孩时,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欲说还休的无奈,他的一曲钢琴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应者他的一切。他用琴与其他人交流,用琴表达着他的思想,内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证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们就是在用音乐来交流思想,用音乐来感受灵魂。音乐好似一张演讲者的嘴,表达着种种思想,与人交流着种种体会。

最后音乐能很好的放松一个人的身心。生活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于是休闲成为了很多人所追求的东西。音乐就像舒缓剂,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聆听一下,就仿佛清晨置身于广阔的森林里一样,全身从外到内渗透着新鲜的气息,人的神经即刻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

最现实的就是现实,每天的长时间的学习,就会发现思维僵化,人也变得迟钝,这是停下手头的工作学习,来一段轻音乐,顿时会发现紧绷的神经,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人也变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失眠。有人就会提建议,睡前听点音乐,无疑这是很有效果的,屡试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压力面前人回变得紧张,神经就是紧的,音乐就像一双轻抚的手,给你按摩,把你的紧绷的思维慢慢的揉开,把你的血管软化,让新鲜的氧气运转在整个身体里,这样自然人就会安然入睡。

好的音乐,慢慢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样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样自然顺畅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脉动中,而且,听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论他的乐曲多么自然清新。最后都会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种美丽的悲哀。无论在何种心情之下,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会渐渐将你拉入忘却世间喧嚣的缥缈之境。犹如这手中茶杯上袅袅升起的清烟。视线和身体的重量都会逐渐变得迷离,却只有思想,仿佛卸下了包负。可以恣意翱翔。万物合一独我,亦是我为万物的轻盈。在这醒醒醉醉下,美丽的哀伤在心底沉淀、酝酿。好像是游走在梦幻与真实间的彷徨。渴求的是,能够永远停留在这音符止歇之前的缥缈中。哀伤的是,摘下耳机后,我还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个喧嚣的真实的世界中去。做一个被世事所累最终湮灭于世事的红尘过客。如果平淡如风,倒宁愿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静的音乐中,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不断奏鸣于人们的心中。即使历史风化在了虚空中,虚空上空却还可以飘荡着这跨越时空的永恒天籁。

音乐仿佛酷夏的一阵微风,一阵细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人变得舒畅,清爽,使人身心放松!

在这喧嚣的都市里,当你被生活的压力折磨的疲惫不堪时,放上几首乐曲,你会顿生脱离苦海如入仙境的欢欣,放下你周遭的现实,追随古人,你的内心如沐春光会变得明丽开朗起来。孔子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音乐,只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流水,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让我们手捧一杯清茶,聆听一首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意蕴,在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成长!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依据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个性,创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和生活乐观的态度。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因为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知道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沙锅必须承担以下几个特征。

(1)基础性。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在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性的全部或主要内涵,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学内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为主要取舍标准。

(2)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赏学生在音乐鉴赏和表现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和成功的欢愉带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3)开放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要加强音乐课程与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特别是其他艺术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4)科学性。中小学音乐课程必须建立科学地反映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为普及的、普通的、音乐基本素质特点的独立、完整的.国民音乐教育的科学体系。要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更好的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5)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劳动、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正因为有以上的一些特征,因此音乐教育要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7、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0、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体现更多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共享。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首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艺术学科独特的功能,同时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这将可以极大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用民族民间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审美的陶冶达到思想的升华。

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审美教育为主导者的教师,既要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兼有其他辅助知识。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可能把握住作品精髓之所在,做到言简意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分析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同时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领略韵味,理解作品丰富的表现力,把握住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教师对授课的内容有个通盘设计,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所学音乐的内容美,同时也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韵律美。

最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运用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教育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综合审美的目的。

总之,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不仅是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个教育问题。教师只有充分的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打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从中吸取营养,才能激起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我将不懈努力实现我的目标使我的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这大周听了两节音乐课,感受颇深,从不曾听说,原来小学生的音乐课可以这么的神奇。音乐老师是这么的美丽。之前我总觉得音乐课应该就是教谱教歌,然后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去听课的路上,我还好奇着,他们会怎么来指导学生唱歌呢,可事实让我大吃一惊。

音乐课也有热声运动,比如深呼吸,接下来就是开阔视眼的导入,在学习一首歌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这首歌的文学常识,以及与这首歌同一派别的其它歌曲,小学高年级的导入还可以放开到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因为对名族音乐的陌生而没有热情的情况……带着问题欣赏,跟着音乐打节拍是音乐课的又一学习方式,不但能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还能增强乐感,跟上节拍。而一年级就更加了,不但要节拍,还要形象的动作,其实目的一样,帮助记忆,而且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样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动作的创作,注重发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观察积累,如“洗手绢”的动作,还有就是用“走”和“跑跑”来表示节拍中的一拍和半拍,走慢跑快,不但有利理解,且贴近生活,孩子们容易接受,乐意接受!

音乐课整个就像一段音乐,充满节奏,从学唱、范唱、伴奏哼唱到唱谱、填歌词,再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最后美化中心句……王老师的课中还有两个中间的放松环节“洽洽乐”和“我们爱劳动”在互动时也是在回顾旧知,整堂课都在音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学生怎么可能不进入音乐呢!

听了两个不同风格的音乐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我好不乐于现状,平时我们在上课时,总是说这个课比较难上,这个课没有什么好上的,是的,教材总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多年研究的结果,所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教材的内容,而在于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安排,以前常听指导老师说,我们要把一本书的内容上厚,要把里面的知识点上薄。老师的肚子里是满满的知识,只有巧妙地释放,学生才会有不断增加的智慧,不然,也是徒劳。我一直想着,是否我们美术课也可以改变一下上课的形式呢,虽然一时间学生可能无法适应,但我想,好的东西总是会被接受的,就要看我们的改变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其实,从来这里的第一天上课,我就在想这个问题,可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东西,每一次上课,总是费尽心思地想把课上得更活,很想让学生们跟着我走,感受我想表达的一切,有时候我真想让他们火一火,可还是多次是被他们的文静,天真给打败。一个课一个方式,一个班一个形式,可哪一种是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我根本还没有用上最好的,所以,总是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也许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去大胆地尝试解决任何一件事吧。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一、复习时采用看、读、记同时进行的方法:

人在记忆时,如果只用看、读、写其中的一种,其效果都不是最佳的,最好的记忆效果是,一边看一边读一边记相结合。这样,能记住更多的内容而且记住的东西能较长时间不忘,这种方法也比较适合年龄较大、记忆力相对减退的人员。但这样的做法比较辛苦,所以需要大家的克服和坚持。对一些喜欢躺着看书的同学来说,也可以采取另一种相对轻松和方便的方法,那就是躺着看一会书,再闭上眼睛把所看的内容默想一遍,如果一遍记不住,就默想两遍,基本能记住后,再开始看下一段的内容,再默想,再继续,循环进行。但这种学习效果没有看、读、写三者同步使用的效果好。

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让自己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保证自己在上课时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同时,可以将预习时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和老师上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进行比较,看一下自己有哪些重点没有把握住,再分析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时间一长,能较好地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这种学习重点的把握锻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己对工作重点的把握,使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均能分清主次、理顺思路。

三、及时整理上课笔记:

这里要强调两个关键词,一是“及时”,二是“整理”,最好在上完课的当天,即将课堂上没有及时记下的重点内容进行补记,再对课堂上抢记的比较混乱的内容进行整理和重新记录。这样,一是增强记忆,二是可以留下完整和系统的复习资料,三是加强对上课内容的理解。另外,建议大家的就是,记笔记无需记“流水账”,而应重点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从而提高记笔记的价值和质量,再一个就是在笔记上将重点内容所对应的课本页码写下来,使我们在复习时根据笔记应能快速找到重点内容在课本里的位置,从而减少翻书寻找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合理选择复习环境:

复习时,应选择安静、良好的环境,让自己可以静下心来全心投入看书,如果没有特别重要和紧急的`情况,可将手机关闭或调静音,也不要一边听MP3一边复习,如果是住集体宿舍的同学,可选择到附近的图书馆或其他能安静的地方复习,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大家尽量挑选在自己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进行复习。

我感觉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应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如果是学习编程语言或者是相关的知识,首先要把实用教程看一遍,掌握一下基本知识和概念。(这里所说的实用教程是指讲解真正知识点的书,而不是那些讲空泛概念的书,该学的地方却一笔代过。)第一遍不用太注意细节,只要把大体的内容搞懂就可以,细节在以后实践中去完善。而第一遍看的详略也要依个人而异。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了编程基础,那么再学别的语言就可以很快的看一遍,只要与以前学的语言做比较,找到不同的地方加以注意就可以了。如果是第一次学习编程语言,那就要仔细的看一遍了。我建议学习面向过程的语言就用C打基础,学习面向对象的就用JAVA打基础。学习应用软件我认为第一步就不应该看书了,而是用一定的时间去摸索该软件的各个按钮都是干什么的,试着自己不参考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去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是不要求质量的。目的是让你熟悉软件的功能。第二步呢,学习编程就要去实践了。试着将书后的作业都做一遍,找一些实例代码看一看,试一试,试着自己背着写出来,最好能给源代码改进。刚开始肯定错误百出,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错误的原因,这就要你反过来再看书,找到相关的地方,再看一遍。比如这肯定是函数调用时数组刑参的问题,那么你就把数组和函数部分都看一遍就可以了。这一遍一定要注意细节。不要贪多,出现问题一定要解决。而学习应用软件的则反而要看书了。把书大体看一遍,把上一步实践时遇到的问题都找到相关的内容重点看一下。第三步,编程的就要在众多实践的基础上返回来看书,当然也要配以相应的练习。这次看书就能够找到重点了,把不会的地方和遗漏的地方都补回来,就像是吃完饭以后用馒头把盘子边上的菜汤蘸了吃一样,就是清扫垃圾的工作。学习软件的则要开始配合实例开始练习。尽量找一些“某某软件实例100例”之类的书,照着上边的讲解一步步的做,然后体会其中的奥秘。总的来说,学习编程的顺序是:看书(略)→实践(同时看书查疑问)→看书(详,抓重点)→不断的练习学习软件的顺序是:熟悉软件→看书→实践(同时看书查疑问)→不断的练习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6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依据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个性,创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和生活乐观的态度。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因为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知道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沙锅必须承担以下几个特征。

(1)基础性。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在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性的全部或主要内涵,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学内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为主要取舍标准。

(2)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赏学生在音乐鉴赏和表现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和成功的欢愉带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3)开放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要加强音乐课程与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特别是其他艺术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4)科学性。中小学音乐课程必须建立科学地反映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为普及的、普通的、音乐基本素质特点的独立、完整的国民音乐教育的科学体系。要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更好的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5)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劳动、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正因为有以上的一些特征,因此音乐教育要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7、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0、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7

非常有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省音乐教研员培训会。聆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让我感受颇深的便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的报告。吴先生一直强调的一堂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然而要做到这几点,不仅与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分不开的,而且也是一堂音乐课教学效率的体现。

音乐教育要突出审美教育本质,实现审美育人的目标,音乐教师自身具备美的素养是基本前提。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给学生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

吴先生提出“唱会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在唱歌的过程中做到‘有效’地教学。”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听赏音乐时我们经常会问学生“听了这段音乐后给了你什么感受?”学生总是会在音乐表面回答:节奏很欢快或是节奏很慢等等。这对于孩子们听赏能力的提高帮助是不大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音乐的专业术语供学生来选择,这样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也将会更有效了。这将会让他们对音色的掌握、旋律的记忆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此时教师也将音乐技能方面的知识有意无形的教给了学生。

要想让学生唱好歌,教师就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大多数音乐教师可能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歌时只抓住了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从语文的的角度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吴先生就提出了“教师应该给学生表现音乐的技能、表现音乐的手法。”他指出,音乐学科的教学须有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歌曲时,应帮助学生抓住歌曲中“表现音乐的个性化特点”来。从音乐学科的角度,通过对歌曲中音的长短或是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力度等的不同变化来处理歌曲,从而正确的表现歌曲。也就是吴先生指出的“在音乐学习中,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歌曲教学中”。

吴先生认为“任何音乐学习的环节,都要包括认知、记忆、听辨、实践”几个环节。其中“听辨”是最有效的音乐记忆方式。“实践”就是让学生能自信、当中有表情的歌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每一堂课不懈的努力;需要教师紧紧围绕音乐学习的重点,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音乐体验,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

最后,吴先生也为我们总结了“怎样备课才能上好课”。一是用尽可能多多的实践庭上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二是确定你要通过作品达到的目标(态度与价值观、认知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三是确定作品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内同作为教学重点。四是发现这些教学重点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五是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表现手法在艺术中的表现作用(比较、听辨、讨论、探究、分析、综合、搜集)。六是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同从多学科的角度设计学习的“问题”。七是在做到以上六点后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导入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如何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新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步骤、学习的反馈和评价时机等等。八是你是否被你所教的内容感动了。

以上吴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指明了不断去为之努力、为之完善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8

由省教育厅实施的《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平邑县作为临沂市的两个试点县之一,在第四实验小学举行启动仪式!

平邑县培训专家团队由省教育厅选派的音乐学科专家和骨干志愿者组成。他们将通过志愿服务、送教上门、连续培养的方式,对我县一百多名义务教育学段音乐教师进行为期1年的持续跟踪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科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技能,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技能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专家现场指导与自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很荣幸的参加了这次的音乐教师技能培训,走向了提升自我的音乐之旅。不知不觉半年时间过去了,培训专家团队8次送教,每次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每次都让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第一次送教,唐伟老师给我们先上了一堂示范课---《自绕行云飞——浅谈音乐之美》,接着又给全体音乐教师进行讲座:《对音乐常规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唐伟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互动不仅仅是肢体参与,更是思想的参与,“润物细无声”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分散注意力)去问题化(解决问题)、生问题化(发现问题)“观念一变天地宽”教学要提升,理念需转变,讲述了音乐之美,带来了最先进最前沿的`理念。

下午一点,省派专家陈常台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合唱指挥实践教学,陈老师鼓励学员老师上台和他一起"玩音乐"。

第二次送教是分模块学习,从声乐、舞蹈、钢琴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第三次送教邀请来了胡箫老师和胡艳芝老师,胡箫老师先给我们讲解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带我们体验和弦的魅力和创作之美。胡艳芝老师专题讲座《因学生而行走的路》。

第四次送教活动分模块学习,从声乐、舞蹈、钢琴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第五次送教邀请来了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建平教授亲临授课。聆听了张教授三个小时的课,让对于合唱指挥一直模棱两可的我突然觉得合唱指挥并不难。幽默、敬业是张教授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敬业有饭吃,真诚有朋友!”“张氏教学法”非常有意思而且实用。

第六次送教再次得到了我们平邑音乐教师的楷模唐伟老师的鼎力支持,邀请到了中国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硕士韩钧宇!

第七次送教又是分模块学习,从声乐、舞蹈、钢琴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第八次送教暨暑期集训在第四实验小学拉开了帷幕。四天的集训中,印象深刻的是李蓓蓓老师的示范课《体验合唱》,让我对合唱课教学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课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东老师的讲座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指引出正确的方向。还有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资深舞蹈专家杜心乐老师的舞蹈课让我累并快乐着,觉得累的值。

总之,通过这半年的培训,让我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要把这半年来的学习收获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音乐教学水平,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而努力奋斗。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9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新课程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课程繁、难、偏、旧的现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音乐课程降低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现实感受。传统的音乐教育以教师不停地教,学生不停地唱为方法,早已为学生所厌烦,更不可能感兴趣。而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又被止进课堂,使课堂更加无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能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如何让音乐课成为快乐的课堂,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美育的课堂呢?下面是我的思考。

一、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反思:音乐美育的目标

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在于让儿童发现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儿童的身心,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快乐,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才能唤起儿童对学习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的动力。也只有快乐,才能催发儿童对学习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

二、我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以审美为核心。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一是指身体的运动,二是指思维的启动。要用各种方法把学生从旧的观念中根本上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音乐活动中,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加上视觉、触觉上的活动去把握,去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带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在孩子们眼中,音乐老师是"愉快"的代名词,是他们的"欢乐天使",教师的言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倘若,他们的"欢乐天使"在心理上一旦出现不健康因素,并由此影响到教学行为中,这势必会对孩子们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伴随着情感的互动。让学生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让他们每天都能健康地成长,应该是我们教师情感上的最大满足。所以,音乐教师应该加强修养,注意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把握自己情绪,着力提高调节和控制整个课堂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音乐"生活化"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上,可以让学生模拟马蹄、闹钟、火车、青蛙等等的节奏;给高年级的学生欣赏flash作品,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面的音乐音效,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去亲身体验到音乐和生活不可分隔的关系,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让音乐课堂成为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天地

(1)、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根据歌词的意思让学生自编手语操,更能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新人教版音乐第九册中有一首歌曲《雨花石》,这首歌曲的音区比较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对变声中的男同学。在唱歌之前先通过朗诵歌词让他们领悟歌词中所赞美的雨花石的精神所在,小声学会歌曲之后,再让学生自己按照歌词编手语操,选择学生自编动作中最优美最合适的作为大家的统一动作,在唱歌的过程中,并不强调学生的歌唱要多到位,但是在做手语操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理解雨花石那种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语言美

音符、乐句组成的旋律所表达的感情即音乐语言。在教学中通过听、唱、欣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乐语言。即一首乐曲,不需老师讲解分析,只听一遍或几遍就能把握它的情绪,掌握其情感基调,能说出它是优美的或是激昂的,是欢快跳跃的或是缓慢抒情的。低年级的小朋友词汇较贫乏,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其情感,可通过形体表演来表现其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如:弹奏一段节奏较快有跳跃感的乐曲,让学生听后表演,一位小朋友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向讲台走来。再弹一段进行曲,让学生表演,他也学着解放军的样子走起正步来了。

三、结论与启示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带领着学生愉悦地进入音乐中去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培养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作为一名青年音乐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特长,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更深层的去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记得刚毕业时学校组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我觉得这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在书中,我了解和学习了音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懂得了全面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还了解了音乐课程所包括的'四个教学内容: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给了我教学上很多理论依据。而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通过和组内老师的学习与探讨我觉得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好的创新和改变,更加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给予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更多的理论依据。

首先音乐课堂的音乐特点更加突出: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矗这区别于其他的艺术课,不是单一的舞蹈课,器乐课之类,通过聆听,演唱,综合性的艺术表演,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上体验音乐的内涵美与感染力。

再者音乐课的内容标准更加具体: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感受与欣赏"替换了原标准中的"感受与鉴赏",其中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就让不同学段的音乐教师在实际课堂实施中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同年级的学生什么学段该学什么节拍,乐器就学习什么节拍乐器,按照学生的接受特点进行教学,避免了在课堂中出现教师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也让教师在备课上课时有了明确的方向。

新课标还在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音乐课堂中有相关的渗透式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新课标在识读乐谱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新课标新课改的探索还在不断继续,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当然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音乐课。我想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不要盲目的去模仿与跟风,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而正是有挑战才会有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相信我们会伴随着新课程一同成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丽的音乐人生。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由省教育厅实施的《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平邑县作为临沂市的两个试点县之一,在第四实验小学举行启动仪式!

平邑县培训专家团队由省教育厅选派的音乐学科专家和骨干志愿者组成。他们将通过志愿服务、送教上门、连续培养的方式,对我县一百多名义务教育学段音乐教师进行为期1年的持续跟踪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科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技能,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技能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专家现场指导与自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很荣幸的参加了这次的音乐教师技能培训,走向了提升自我的音乐之旅。不知不觉半年时间过去了,培训专家团队8次送教,每次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每次都让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第一次送教,唐伟老师给我们先上了一堂示范课---《自绕行云飞——浅谈音乐之美》,接着又给全体音乐教师进行讲座:《对音乐常规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唐伟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互动不仅仅是肢体参与,更是思想的参与,“润物细无声”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分散注意力)去问题化(解决问题)、生问题化(发现问题)“观念一变天地宽”教学要提升,理念需转变,讲述了音乐之美,带来了最先进最前沿的理念。

下午一点,省派专家陈常台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合唱指挥实践教学,陈老师鼓励学员老师上台和他一起"玩音乐"。

第二次送教是分模块学习,从声乐、舞蹈、钢琴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第三次送教邀请来了胡箫老师和胡艳芝老师,胡箫老师先给我们讲解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带我们体验和弦的魅力和创作之美。胡艳芝老师专题讲座《因学生而行走的路》。

第四次送教活动分模块学习,从声乐、舞蹈、钢琴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第五次送教邀请来了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建平教授亲临授课。聆听了张教授三个小时的课,让对于合唱指挥一直模棱两可的我突然觉得合唱指挥并不难。幽默、敬业是张教授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敬业有饭吃,真诚有朋友!”“张氏教学法”非常有意思而且实用。

第六次送教再次得到了我们平邑音乐教师的楷模唐伟老师的鼎力支持,邀请到了中国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硕士韩钧宇!

第七次送教又是分模块学习,从声乐、舞蹈、钢琴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第八次送教暨暑期集训在第四实验小学拉开了帷幕。四天的集训中,印象深刻的是李蓓蓓老师的示范课《体验合唱》,让我对合唱课教学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课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东老师的讲座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指引出正确的方向。还有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资深舞蹈专家杜心乐老师的舞蹈课让我累并快乐着,觉得累的值。

总之,通过这半年的培训,让我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要把这半年来的学习收获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音乐教学水平,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而努力奋斗。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非常有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省音乐教研员培训会。聆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让我感受颇深的便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的报告。吴先生一直强调的一堂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然而要做到这几点,不仅与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分不开的,而且也是一堂音乐课教学效率的体现。

音乐教育要突出审美教育本质,实现审美育人的目标,音乐教师自身具备美的素养是基本前提。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给学生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

吴先生提出“唱会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在唱歌的过程中做到‘有效’地教学。”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听赏音乐时我们经常会问学生“听了这段音乐后给了你什么感受?”学生总是会在音乐表面回答:节奏很欢快或是节奏很慢等等。这对于孩子们听赏能力的提高帮助是不大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音乐的专业术语供学生来选择,这样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也将会更有效了。这将会让他们对音色的掌握、旋律的记忆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此时教师也将音乐技能方面的知识有意无形的教给了学生。

要想让学生唱好歌,教师就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大多数音乐教师可能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歌时只抓住了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从语文的的角度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吴先生就提出了“教师应该给学生表现音乐的技能、表现音乐的手法。”他指出,音乐学科的教学须有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歌曲时,应帮助学生抓住歌曲中“表现音乐的个性化特点”来。从音乐学科的角度,通过对歌曲中音的长短或是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力度等的不同变化来处理歌曲,从而正确的表现歌曲。也就是吴先生指出的“在音乐学习中,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歌曲教学中”。

吴先生认为“任何音乐学习的环节,都要包括认知、记忆、听辨、实践”几个环节。其中“听辨”是最有效的音乐记忆方式。“实践”就是让学生能自信、当中有表情的歌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每一堂课不懈的努力;需要教师紧紧围绕音乐学习的重点,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音乐体验,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

最后,吴先生也为我们总结了“怎样备课才能上好课”。一是用尽可能多多的实践庭上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二是确定你要通过作品达到的目标(态度与价值观、认知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三是确定作品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内同作为教学重点。四是发现这些教学重点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五是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表现手法在艺术中的表现作用(比较、听辨、讨论、探究、分析、综合、搜集)。六是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同从多学科的角度设计学习的“问题”。七是在做到以上六点后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导入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如何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新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步骤、学习的反馈和评价时机等等。八是你是否被你所教的内容感动了。

以上吴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指明了不断去为之努力、为之完善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前不久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__|__||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_ __|___||、__ _|_ __||等等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

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一名兼职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有幸参加了怀化市(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远程培训。

农村小学音乐课就等于简单的唱歌课,上一节,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务了。这次培训学习,我观看了很多优秀的音乐老师的教学视频,也学到了不少的音乐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在这里,将这次学习的一部分感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个总结。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如果做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呢?我看到培训视频中很多老师的音乐活动设计,在许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在敲击中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那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些呢?

一、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牢牢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自己曾一度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现在反思,其实这种教学观念,完全忽视了学习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一期的“摆手舞”这一课时,有学生就问:摆手舞是怎么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风琴伴奏唱“摆手舞”,让学生想像一下,在歌声里,你会怎么跳这个“摆手舞”,先是有几个女同学开始做起了动作,我顺势引导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跳,这时,男生也有人开始跳起来,动作各种各样,但都能跟随节奏,同学们跳得可欢了!这时,我再跟他们讲关于“摆手舞”的相关知识:摆手舞,是湘西土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七是他们的“摆手节”,土家族男男女女,成千上万的,会围成一个个的圈子,摆动双手,迈起健美的步子进进退退,他们以这样的舞蹈为新的一年祈福。然后,我再弹唱一遍“摆手舞”,同学们想像土家人民围成圈子跳起“摆手舞”的欢乐情景(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没有相关的视频),再一起边唱边跳“摆手舞”。这样,学生们在学会这首歌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想像,并且体会到了音乐与舞蹈的韵律美。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乐课是一上课就教歌唱歌,其实音乐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学生完全没有体会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乐丰富的元素,让学生来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比如,我会把将音乐课上成一节“朗读课”,让音乐与朗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文字的优美、在朗读中享受音乐在情感上的共鸣;我会用一节课专门来让学生来感受“节奏”,通过拍手、拍膝、敲桌、跺脚,创造出各种节奏来;我会让哼唱(或者用风琴弹奏)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跟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形体来表现乐曲的情绪或情感(悲哀的是我自己不长于舞蹈),尝试用自己内心与音乐交流。

总之,通过国培活动,我感觉自己在对新目标的理解上、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作为音乐教师,我也更应该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总结一下。

这十五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参赛的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规范。老师们善于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威海的王云琴老师,她的声音非常的温柔甜美,简洁而到位的语言是她整堂课非常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给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临沂的方玉华老师教授的《非洲的灵感》,用自己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带动学生亲身体会非洲人的原始与狂野,模拟各种鼓点感受不同场景。无伴奏歌曲《阿伊亚》亲身示范,展示了在声乐方面高超的造诣和良好的音乐修养,师生合作使得无伴奏三声部合唱在课堂很好的展示,那种声音的空灵与通透以及蕴含在歌声中的浓浓情感,深深感染了学生和在座的老师,赢得了全场的掌声。每天下午,在老师们执教完以后,都会在省教研员李东老师的主持下由执教的老师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互动式的评课和研讨,尤其是李东老师的点评非常的生动和到位,李老师也提出了几个大会研讨的中心议题以及音乐课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音乐课课堂内容的构建问题。也就是说,一节音乐课我们选择的内容的多少。首先,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拿来一首歌曲或者一首曲子来反复的学习,也不能花里胡哨的加上很多并不需要的内容来填充,而是要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特性以及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科学的来调配整堂课的内容。其次,当我们选择好教学内容以后,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组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比如王秀丽老师的《拉起手》这节课,《拉起手》是一首相对比较简单的歌曲,一节课单纯的来学唱这一首歌曲的第一声部的话,对于六年级同学来说多少是有些乏味了,可以在完成歌曲以后再更充实一些。

2、音乐课堂要回归音乐本身。有的课内容丰富,函盖量大;形式也很多样,有朗诵、有学生参与表演,有大量学科的综合。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音乐课堂中学生的音乐在哪里?课堂中开展的朗诵等活动与音乐的联系在哪里?学生从中又能收获多少?在互动式评课研讨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议王芳老师的《柳树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诗的部分,但是专家建议,现在的音乐课还是要以音乐性的内容为主,倡导回归音乐。新课标告诉我们:音乐教学以音乐为主体,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教学。音乐课要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法应是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情感艺术的: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等来表情达意,从而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因此,要将音乐课返朴归真,就应凸显其音乐性。在研讨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议王芳老师的《柳树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诗的部分,但是专家建议,现在的音乐课还是要以音乐性的内容为主,倡导回归音乐。 3、要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李东老师认为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预设很多环节,比如说这一堂课的难点部分,于是就会在设计课的时候就将教师认为的难点摘出来单独教授。首先将难点摘出来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影响学生对音乐整体的把握。其次老师预设的难点并不一定真的就是孩子们在演唱歌曲时遇到的难点,作为音乐老师要把握住整个课堂,多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难点不是老师预设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这样的东西是鲜活的,而不是死板的。

4、关于二声部教学。二声部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老师在课堂中不敢去尝试。李东老师建议,可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哪怕一节课只能进行两句,也不要紧,可以将二声部教学分散到每节课,哪怕是当做练声曲给孩子来练习,时间长了也能也能对孩子有一个大的提高。关于这一点盛青老师《do re mi》这节课就做的很好。这节课从学生的听觉入手,从易到难,让学生慢慢喜欢音乐,不知不觉中就将二声部表现出来。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参加了这么高规格的观摩活动。这是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性比赛,也是音乐教学比赛的最高赛事。

几天的激烈赛课,深圳大学体育馆内场场座无虚席,每天我们都是为占上一个最佳位置一大清早就起床了,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21节课(欣赏课8节、唱歌课8节、综合课5节)着实让我过足了瘾,真的是享受了一次幸福的视听盛宴!每一节课都汇聚了各省市无数音乐专家的金点子,每一个教学流程甚至是精确到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试教打磨出来的。每节课的课型特色分明,都注重音乐性,用审美体验贯穿着始终。听课中,赛场里时时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都是为台上上课的孩子们和老师精彩的表现喝彩!下面我谈谈这次感受最深的课!

一、富有童趣的一课——《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由广东省珠海市解翔老师带来的一堂唱歌综合课,“欢迎来到我的农场。”解翔老师扮作农场主,一上场就抓住了学生。针对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她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节奏感。

幽默的语言和音乐游戏一下子让她与孩子们熟悉起来,她运用奥尔夫方法尝试让学生从单声部到多形式的演唱,在变化重复的音乐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歌曲。

最后再通过竖笛吹奏,让学生尝试进行演奏及创编。当同学们用自己创编的曲子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时,现场的许多老师也被感染,自发地随着课堂结束音乐有节奏地拍手。一位专家更是激动地说这是一节“每个细胞都在跳舞的音乐课”。同时解老师上课非常放得开,也善于表演,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了在场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

二、令人惊喜的一课——《赶圩归来阿哩哩》

《赶圩归来阿哩哩》是山东省济南市的王晓老师上的一节非常规的唱歌课,也是这21节课里最吸引我的一节课。王老师声情并茂,引导贴切自然又不失风趣幽默,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巨大热忱。学生在老师情境性的引导下将歌曲进行改编演唱。歌曲的改编力求表现歌曲的彝族音乐风格特色和歌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特点,改变歌词、改变速度、改变节奏。歌曲改编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加入了学生较为熟悉和喜欢的摇滚风,激发了学生的创编和表现激情。另外,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和演奏演唱基本功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师生激情演唱中完美结束,获得观摩老师们的热烈掌声。这堂课为我们的唱歌教学和编创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这次观摩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执教教师优秀的音乐素养,扎实的基本功,流畅的教学程序及专家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能在众多老师的课堂中汲取这么多的“音乐食粮”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只有专心于课堂教学,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始终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并带领学生,让学生投入音乐的怀抱,体会音乐的美,这应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我是幸运的,能参加了河南省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当到培训的通知时那是一种向往,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为自我提高创造了一个好的平台,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非常珍惜这一次的培训机会,因为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

通过本次的教学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一线音乐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不断改革创新的压力,我热爱我的职业,有满腔热情的动力促使我不断自我学习。现将这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及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看法在此谈谈,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在培训期间,我聆听了许多专家教育科研理论方面的讲座,他们精辟的论述、睿智的观点、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相比之下,自己的学识就显得太微小不过,这不正是我要为之努力奋斗的吗?人惟有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我们培训班共有来自全省同行,在学习中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沟通交流。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自己欠缺的知识,这其中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有人际沟通的技能技巧。这次培训学习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教师精英的聚会,一个大型的学术研讨会。这不正是把别人的优秀想法与自己的相整合,奠定自己理论基础的大好时机吗?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次机会,我也很好地把握了这次机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我们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共同努力寻求这方面的理论、方法,并进行一次次的交流、实践,受益匪浅。虽然我还欠缺的很多,但是相信自己够努力、够用心,应当会取得丰厚的成果。

本次培训学习了音乐教学理论、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音乐专业的技能技巧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得以扩展,精神层面得以培养,通过各位专家教师的讲授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的任务是诠释艺术的内涵,解读艺术的精华,简单的呈现适合学生的接受,现代教师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心理成长,对心灵的塑造和对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完美结合,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一切从心从真出发,我相信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过了知识本身、超过了音符本身、超过了普通的教与学的单调形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两首歌、跳两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些是一个重要不可分割的体系,成人之前要成才,小学的音乐教育尤其重要,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启蒙就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时刻加深自我认识,并且重视。深知自己身上的压力,更要加强自我的学习,不是单单的在音乐方面的提升,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加强,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现在教师的要求是必要的。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等愉快的音乐实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在学校第二课堂音乐课外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学生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在每周两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训练。学习音乐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通常的音乐考试,我采用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

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从开始的模糊期慢慢的走到成熟期,非常的感谢领导和导师还有同行老师大力支持与指导。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但是我相信教育是相通的,更相信音乐是无界限的。所以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这次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完全可以教好这些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不思进取的思想,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

首先,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记得美国有一所中学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且他他们的学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个记者去调查采访,当问及校长为何他可以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时?校长笑道,“因为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原来在他的学校读书,如果想要毕业的话,不仅需要各门成绩都达标,还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乐器,这就是他们的秘诀,很简单,但是很科学,因为他们懂得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啊!音乐能让人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这对一个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文章论证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劳舍尔说,他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

现实中,音乐对人的智慧的开发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他还谈到,爱尔兰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国家,同时也是软件大国。

这就是音乐,一把开启人的智慧的钥匙!

其次,音乐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雅正和谐的音声,对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就像是千年积雪融化的雪水,干净无暇,纯洁无比,聆听音乐就仿佛沐浴在这纯净的冰水之中一样,它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陶冶。当你忘我的融入到音乐中时,就仿佛身处仙境一样,使自己变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珍贵的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就很重视音乐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响力。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又说,学习“乐”可以陶冶内心,那末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产生了……即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乐记》中对音乐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风易俗也有论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见古人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音乐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强调以美好和顺的音乐教育人民弃恶扬善,回归纯朴之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论中特别强调听觉对人的影响,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说。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谈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伟人都在用自己的领悟向大家阐述着音乐的魅力,音乐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净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一首好歌,一曲好乐,可以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对人的素质产生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使人产生激昂斗志;《命运》使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我的祖国》,使人热爱祖国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时代》,敦促人们快马加鞭追赶新时代的步伐……音乐欣赏的作用在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从中汲取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而且音乐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认知能力。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高尔基说过;“照人的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能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在音乐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审美的观念及其与别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音乐审美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审美意义即主要是对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对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音乐审美的功能。就像人们能接受小夜曲所赋予的思念,复调音乐创造的对话,奏鸣曲表达的矛盾、交响乐寓意的哲理一样,大多都是这种审美功能作用下的结果。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艺术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多种形式对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挖掘和培养,从而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发挥其特色鲜明的教育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为具有科学的审美观,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内心情感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现个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像文学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音乐艺术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它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感动着人的心灵,让人感受着音乐的轻抚,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的审美观得到了发展,使人增加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乐在促进交流和表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具有交流、传递“信息”的功能,然而,音乐的“信息”是怎样传达的呢?是传递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节奏的快慢,还是传递音响带给我们的联想?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音乐并不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说音乐是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表达的功能,无论是表达感情、思想,还是文化,这种表达的功能是深深地扎根于产生某一特定音乐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的。离开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语言脱离了它的语境,失去了表达、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电影《还上钢琴师》来说吧!他是横跨七大洋的最伟大的音乐家,她战胜了爵士乐的创始人,他演奏着天籁般的音乐。主人公1900自己说过: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音乐的无限,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他在键盘上表现着音乐的无限也是表现着他的无限,钢琴就像是他的一张嘴,讲述着他的内心,透过那一个个乐符,可以看见他那跳动的心。当他看到那个心爱的女孩时,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欲说还休的无奈,他的一曲钢琴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应者他的一切。他用琴与其他人交流,用琴表达着他的思想,内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证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们就是在用音乐来交流思想,用音乐来感受灵魂。音乐好似一张演讲者的嘴,表达着种种思想,与人交流着种种体会。

最后音乐能很好的放松一个人的身心。生活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于是休闲成为了很多人所追求的东西。音乐就像舒缓剂,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聆听一下,就仿佛清晨置身于广阔的森林里一样,全身从外到内渗透着新鲜的气息,人的神经即刻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

最现实的就是现实,每天的长时间的学习,就会发现思维僵化,人也变得迟钝,这是停下手头的工作学习,来一段轻音乐,顿时会发现紧绷的神经,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人也变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失眠。有人就会提建议,睡前听点音乐,无疑这是很有效果的,屡试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压力面前人回变得紧张,神经就是紧的,音乐就像一双轻抚的手,给你按摩,把你的紧绷的思维慢慢的揉开,把你的血管软化,让新鲜的氧气运转在整个身体里,这样自然人就会安然入睡。

好的音乐,慢慢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样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样自然顺畅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脉动中,而且,听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论他的乐曲多么自然清新。最后都会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种美丽的悲哀。无论在何种心情之下,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会渐渐将你拉入忘却世间喧嚣的缥缈之境。犹如这手中茶杯上袅袅升起的清烟。视线和身体的重量都会逐渐变得迷离,却只有思想,仿佛卸下了包负。可以恣意翱翔。万物合一独我,亦是我为万物的轻盈。在这醒醒醉醉下,美丽的哀伤在心底沉淀、酝酿。好像是游走在梦幻与真实间的彷徨。渴求的是,能够永远停留在这音符止歇之前的缥缈中。哀伤的是,摘下耳机后,我还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个喧嚣的真实的世界中去。做一个被世事所累最终湮灭于世事的红尘过客。如果平淡如风,倒宁愿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静的音乐中,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不断奏鸣于人们的心中。即使历史风化在了虚空中,虚空上空却还可以飘荡着这跨越时空的永恒天籁。

音乐仿佛酷夏的一阵微风,一阵细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人变得舒畅,清爽,使人身心放松!

在这喧嚣的都市里,当你被生活的压力折磨的疲惫不堪时,放上几首乐曲,你会顿生脱离苦海如入仙境的欢欣,放下你周遭的现实,追随古人,你的内心如沐春光会变得明丽开朗起来。孔子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音乐,只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流水,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让我们手捧一杯清茶,聆听一首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意蕴,在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成长!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通过学习我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

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另外,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不然的话你就会在同学们面前出丑丢人。老师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显得多么重要,我会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我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体会进步的快乐。

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唱、写、做。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唱,我觉得除了听,说之外,更重要的应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唱,在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老师边弹琴边倾听学生的歌声,对于发声不准的乐句和节奏不对的乐句单独加以练习,要力争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会。

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学们会在老师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尽情的歌唱,课堂气氛也会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课程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我要努力培养自信的学生(如我行、我能等)。让孩子们把生活中的艺术

看成是舞台上的艺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学会学习,终身快乐”。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昨天晚上,一节别开声面的音乐互动课在国培大厦的513教室进行,老师是一位漂亮的女士,虽然已经退休两年,但身材匀称一点也不输于年青人,再仔细看她的面目,你就不由得想到,年青时老师一定是一个大美女,面庞处处处充满着精致,老师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为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音乐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向我们传递的两条让我们这些小学老师终生不敢忘的东西。

一是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我们常常认为音乐专属于搞音乐的人,但老师向我们指出,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对于一个人来说,音乐带给他的绝不仅仅是消遣,它所带给人的愉悦、心动,带给人的思考和震憾,也许只有自己才会更清楚。

二让学生直接面对他们生疏的东西。

在教学十六格的练习节奏的方法时,老师让我们进行了很多方式的训练,她特别指出了在教学中,不要让学生面对熟悉的东西,而是让学生们面对生疏的东西,这既是音乐现今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同时更是为了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其实,我想说,这也应该是我们其它科目教学所采用的形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爱学习爱思考的孩子,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投入地学习,否则我们的学习永远只会停留在一种训练技能的浅层阶段,如此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们还怎样才能成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人,还怎样让孩子们成为具有独立学习和成长能力的人。

三课堂的发散的思维方式。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把学生拘泥于一种思维的状态之中,并且还常常乐于此种思维,因为这样的课堂我们更好把握,岂不知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们成为了一个个的机器,不会思考,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机器,只有我们老师拥有发散的思维方式,同时更让学生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始终感受到一种学习的新鲜与新体验,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样,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手势,来表现同一个或不同的想法,让他的课堂充满趣味而丰富多彩。

对自己职业的坚定和对自己工作的洒脱。理念正确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不断地靠理念去支撑,更要靠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变化,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充满不竭的动力。虽然老师只给我们上了一次课,但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生的重大作用。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依据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个性,创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和生活乐观的态度。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因为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知道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沙锅必须承担以下几个特征。

(1)基础性。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在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性的全部或主要内涵,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学内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为主要取舍标准。

(2)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赏学生在音乐鉴赏和表现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和成功的欢愉带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3)开放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要加强音乐课程与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特别是其他艺术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4)科学性。中小学音乐课程必须建立科学地反映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为普及的、普通的、音乐基本素质特点的独立、完整的国民音乐教育的科学体系。要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更好的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5)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劳动、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正因为有以上的一些特征,因此音乐教育要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7.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0.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19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激趣:

把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常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境。如我在讲《保护小羊》一课时,出示大象、熊、刺猬团结一心战恶狼的图画,配乐讲道:一个夏天的早晨,天气分外情朗,一群小羊唱着歌上了山岗,吃着又嫩又香的鲜草。突然,山坡上跑来了三只恶狼,眼睛里闪着可怕的绿光,吐着血红的长舌头,一步步向小羊逼近。小羊看见恶狼来了,吓得拼命地大喊起来:“大象爷爷救命啊!”“熊崐哥哥,救命啊!”正在远处做游戏的动物听见叫喊声,飞快地跑过来……通过我绘声绘色的叙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新课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律动导趣: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崐但可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我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寻找节奏(快点快点、大家快来),崐(扫扫地、刷刷牙)(爸爸、妈妈),再通过朗读、视谱和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学习,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饶有兴趣地获得了本课具有舞蹈性的节奏。

三、击乐促趣:

教完歌曲的词曲后,我一边让孩子们演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多声部节奏。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但能主动地去参与音乐实践,去直接感受音乐,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克服了音乐课以唱为主的枯燥乏味,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同时也巩固了节奏概念,增进了学生对音色的了解,掌握了乐器的使用方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另外,学生要在唱、跳、奏、听、看中做到整体的协调和谐,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游戏引趣:

教学中边唱歌边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崐听音训练时,做打电话游戏:我在琴上弹出三度音程"do、mi"问:“喂,你是谁?”

学生回答:“我是do,mi”就这样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为了崐让学生牢记某种音乐符号,我采用了学生们喜问乐见的猜谜形式教学。我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站在队伍最后面,曲终歌尾它站岗。”学生猜谜回答:“它是终止线‖”.我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两双小眼来对望,他们俩个告诉你,回头再来唱一唱。”学生猜谜回答:“它是反复记号:‖”。类似游戏活动妙趣横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表演激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目的。如在教授《理发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讨论,自编礼貌待客的各种舞蹈动作:请的动作;面带微笑向顾客问好;剪发的动作(一小节一次)由右向左剪动,身体随之运动;照境子的动作;伸出拇指夸奖……,最后让学生戴上头饰,将这些模拟理发的动作与节奏、体态律动结合起来,在优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唱跳,既使学生情绪欢欣饱满,又培养了他们即兴创造能力。

六、图画拓趣:

美术和音乐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术是形象的艺术。它们都属形象教育的范畴,都反印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授《粗心的小画家》时,当出示“小画家”画的四条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鸭子,圆耳朵的兔子,没尾巴的大马四幅图后,学生常会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致使学唱时陶醉在音乐情境之中,边唱边即兴表演,将整个音乐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崐达到境中感知,境中悟性的目的。

七、欣赏孕趣:

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还可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如在教授《小海螺》一课后,让学生反复听录音,引导学生捕捉每一跳动的音符,掌握旋律流动的美,同时我带领学生随着音乐摇摆身体,拍手等动作,用之体验音乐所表达出的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的真情实感及风格崐特点,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从而逐步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方面来。

八、电教渗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讲《保护小羊》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指导学生看屏幕上小羊吃草,恶狼跑来,大象用鼻子摔狼,熊用巴掌打狼,刺猥用刺戳狼等灯片,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之成为联结儿童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0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依据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个性,创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和生活乐观的态度。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因为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知道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沙锅必须承担以下几个特征。

(1)基础性。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在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性的全部或主要内涵,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学内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为主要取舍标准。

(2)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赏学生在音乐鉴赏和表现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和成功的欢愉带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3)开放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要加强音乐课程与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特别是其他艺术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4)科学性。中小学音乐课程必须建立科学地反映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为普及的、普通的、音乐基本素质特点的独立、完整的国民音乐教育的科学体系。要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更好的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5)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劳动、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正因为有以上的一些特征,因此音乐教育要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7.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0.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1

xx年九月我到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担任三年级的音乐教师,面对陌生的班级,生疏的学生与优秀的前任音乐教师,让我倍感压力沉重。三年极是低年段向中高年段过度的年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创造性思维也开始逐渐成熟。几堂音乐课下来,我了解到这些学生音乐素质较好,且思维活跃,有自己的见解。我该怎么去适应这些学生,并让这些学生们都能喜欢我?该用怎样的课堂语言去吸引他们?该怎样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我还深深得记得第一堂三年级的音乐课,上课的班级是三(2)班,从其他老师的口中让我了解到这是一个非常的班级。这堂课,我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上下来的:首先是进行自我介绍;接着让学生了解本册书中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学习新课;最后让学生进行歌表演。本以为这样的设计是很理想的,可谁知一节课上下来,弄得我是哭笑不得。这班学生太过活跃,令我应接不暇。我刚刚管理好一组可另一组却又乱了,于是我使出浑身解数,什么“小嘴巴,闭闭紧”“一二三,坐坐好”,等等,好不容易让学生静下来,可不到三分钟,他们就又开始在座位上各抒己见了。当时我真是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最后一个环节在我再三强调下,学生总算是配合地完成了我的教学内容。课后我想了很多,最终我想是不是我的课堂语言和课堂组织方面还欠妥当,所以学生会如此“活跃”。于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上,每个环节前都设计了导语,还进行了分组竞赛,让每组学生通过说、唱、演、画与各单元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以后的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变得非常浓,表现得十分积极,同时也比较守纪。看到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甜美笑容,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这让我感受到一堂课的设计要有血有肉,不仅要注重课堂各环节的设计,还要注重教师的语言表达与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快乐的氛围里学习音乐。

通过上述上课情况的对比,以及平时上课的感受,让我深刻体验到新课标下音乐教师的语言表达、课堂组织与快乐教学的重要性,也真正体会到我们教师的快乐来自于学生,只有学生快乐了,教师才会快乐,才会充满自信。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2

我是一名农村音乐教师,在这次的国培中通过梁晓红老师的讲座了解和知道了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知道了几年级应该学习哪些乐理知识,但是由于在农村有诸多的原因使乐理知识在课堂上难以有效的实现:

1、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的缺乏以及学生本身的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开展乐理知识的渗透简直是难上加难,而且因为在这里专业不对口,一些学校并非用专业的音乐老师交音乐,所以一些非专业的音乐老师也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厚,所以就会忽略乐理知识的教学,只是一味的在课堂中交唱歌曲,可是,如果不对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比如识谱,节奏,音高,音调等等,学生永远只会唱一些交过的歌曲而已,永远都不能做到自己学习,所以,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的教授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2、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觉得没有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单纯的`乐理知识课,学生听起来比较乏味。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节音乐课光讲乐理知识,学生们会很反感,我在教学中通过涉及到什么乐理就学生什么而且我会用给学生们举常见的例子,如在教渐强和渐弱力度记号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观查力度记号像不像大于号和小于号等,还形象的把意思讲的绘声绘色,渐强就是从远处过来的声音,如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键弱就是从近处向远处的声音直到消失,同学还模仿着很有兴趣。

是的,小学生音乐课乐理知识的教学,就象一口枯井,枯燥而又深不可及。井旁的枯草,毫无生机、弱不禁风,就如小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淡忘和兴趣递减的现象,梁晓红老师说得。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他们既不如中学生有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记忆力,可以较快地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并能触类旁通地运用它们,把它们储存在脑海里;又不似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只停留在歌唱和舞蹈的感性表现中。小学生是一群在两者之间游走的“临界”的另类,他们有对音乐知识的好奇、探究心理,又厌倦教师单向灌输及乐理知识书面练习等方法的运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变“厌学”到“乐学”,做到学乐理、为唱歌,在唱好歌中学乐理,使学生的视唱、听力、音乐记忆力,表现力都得到不断提高。建构小学生们对小学阶段音乐乐理知识自主学习的模式方法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农村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较差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注重乐理知识的教学,从提高学生乐理水平入手,经常安排一些有效的音乐技能训练,如呼吸练习、练声、节奏练习、听音辩唱、自创乐句、把简谱译成五线谱等编创活动。这样,经过长期有效的练习,就会提高乐理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演唱水平;此外,在教学中,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如教学《蓝天向我们召唤》时,给学生介绍杨利伟的事迹,介绍国家科学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在音乐课的教学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3

前半学期,我收获很大。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我进一步了解了音乐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养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体会如下:

1、终身研究,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研究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

2、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赖。

3、热爱学生。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无敌的武器。我们在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青少年时,只能用真诚打动他们,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成长。

4、不断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积累,获得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并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是为人师表的最高境界。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研究,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为林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培育出更多的祖国的花朵,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4

任何东西的学习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讲究其方法。很多同学认为学中西方音乐史只要多背多看即可,但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极其底下,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感。背只是作为应试其中最后一个环节,而我们要学的最终目的是关于怎么答题,整体的思维框架以及怎么提高学这门专业的效率。

要想建高楼大厦,根基最重要,没有根基再怎么学习,也是在打一场无把握的仗。许多同学书买了不少,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书合上,问个问题让他从头到尾详细的回答下,结果就只会吱吱唔唔的瞪着老师。那到底应该怎么学呢?

首先,当我们拿到书时,先翻看,不求背,混个眼熟,就是把本科期间短暂学过的中西方音乐史重新拾起来。前一遍只要求这样,利用一个星期,把书基本看完。

其次,我们要做到分节分段把握局面,简单的说,这时要注意划分课文内容层次,着重掌握这段时期的大体历史背景和客观书本音乐史实。在这里给所有考生提个醒:在掌握音乐史基本内容的时候,千万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分层次去记。比如周代,人文思想如何?宫廷音乐怎样?民间音乐怎样?器乐是什么?对应的乐律又是怎样等等。这样你再遇到下一个朝代,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背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律乐器,和前代又有什么不同等等。慢慢的你就会形成知识点的框架和结构。西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所不同的是,可能西方更零散。比如说中世纪音乐,我们应该先了解其人文背景,大体的时间段,这一时期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没有涉及到器乐。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关于宗教音乐的发展,其中宗教音乐中涉及到记谱法,复音音乐的发展及其变体等等。把宗教音乐作为一个箩筐,另一个大的箩筐便是中世纪末世俗音乐的发展,有哪些体裁,要条理清晰的去看。那么这样的记忆在无休止的重复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还是那句话你就会找到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记东西也就如鱼得水了。

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你不去迈出第一步,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去埋怨的。以前我也是很头疼从古典开始,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同蚂蚁一般多,记人名都犯愁,何况再去记他们的作品,记作品就算了,还要记每个作曲家的风格,创作特征。这是我当时在还没有真正去实施行动之前的胆怯,但是当你执着的真正深入的时候,你会找到一系列的方法去实施和解决。第一,学术界一般把浪漫主义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民族乐派和晚期。那么早期有哪些作曲家呢?民族乐派呢?以及晚期有哪些作曲家?分层次的去记。第二,当我们大概的了解哪些音乐家的时候,我们就要深入去了解每个作曲家的思想,作品和音乐特点,这时候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分类去记,一般每个作曲家记分四个方面记:简单的生平,几个富有特证得作品,他的音乐特征,最后再鼓吹他在音乐领域的贡献。每个作曲家都可以按照这四类有逻辑的去记。第三,不要指望任何的教科书给你特别明了的分类,最好的分类是你自己在书中挑,甚至去分类的记下来。

当你完成以上的时候,峰回路转,我们再谈谈关于最后的一个环节了—背书!很多人分不清主次,认为就是一杆尽的背书就可以了。背书为什么说是最后一个环节,在你框架、分类没有做好或者掌握之前,你觉得背书你会很痛苦。知识量太大,我们不是记忆天才,背了会忘,忘了又背,何必这样执着。而且很多东西真正要我们熟记得就那些,切记不要做无谓的功,背了不该背的东西,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方法很重要,不要只有股热情使劲往里面钻,掌握好方法,你再去整理,总结,再去背,不仅省去你很多时间,而且你会找到重点去背,会让你慢慢的刷知识速度越来越快。一本书其实背的只有他的三分之一而已,真的!

很多东西都需要你们自己去感受,去认知。在奋斗的路上自己去总结,包括答题的要点,书写的结构等等。以上所写的只希望可以帮到正在奋斗的学子们,哪怕一点,也很欣慰。结束语我想就用三句总结的话语来祝福你们:你要感动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你要让你身上流下的汗水收获硕果!天在看,你在做,真心付出,你考不上天理难容!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5

最近又一次仔细地研读了《音乐新课程标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有滋有味的音乐课堂。 解读了《音乐新课程标准》我熟悉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上好音乐课就必需在教学中用科学、敏捷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下面我就针对新课标提出的音乐实践性这一点谈一点我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中提出“强调音乐实践”,而在旧课标中是“重视音乐实践”。这个修改,一方面是针对我国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弊端提出来的,另一方面则是借鉴和吸纳了当今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音乐教育思想的结果。

音乐课程是最具有制造性特征的学科,这是由其本身的特点所打算的。“鼓舞音乐制造”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在音乐教学中不存在标准答案,不存在一个整齐划一的体验、表达与理解音乐的方式。

这一理念值得我们老师深思的是,音乐教学是否应有一个系统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就教学规律来说,尽管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可以遵循,但从根本上说,音乐课堂应当是布满活力、不断进展的开放体系,音乐教学应当是动态的、变化的`、布满了制造性地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音乐老师要具有教学应变意识,擅长教同学成。

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熟悉到审美、创新、制造力、制造性人才,同学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力量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全部音乐老师为之奋斗的方向。当然老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力量,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新教材供应了很多新的教学形式,很多形式都是首次消失,新奇、独特,每一节课都布满新意,老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让同学真正的喜爱上音乐课。我想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老师肯定要处理好继承与进展的关系,仔细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实行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索,不要盲目的去仿照与跟风,让同学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专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同学美育的途径,同学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进展。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6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针对新教材谈几点心得。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二、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7

本学期认真研读了20xx年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标准》,此次研读最大的感受是,20xx版音乐新课标对于课程目标的阐述表达地更加具体,它使音乐老师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音乐课程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都应紧紧围绕总目标展开。

其中总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它清晰的阐明了通过音乐课堂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审美能力的目标要求。这与我校艺术组承担的市十二五课题《小学艺术学科情感策略运用的研究》中研究目标是一致的,音乐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因此,此次课标研读也让我们艺术教研组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底气,相信在今后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理论指导,当然同时也需要音乐老师们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宏观学习,在理解课标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积极思考。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感到《音乐标准》中关于音乐课程价值理念的表述,课程总目标的建立:以及要求从“感知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四个领域构建教学内容和标准,是强调了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表明了突破传统上以(学科知识)教材为中心的旧格局,上升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新局面。

一、课改带来的惊喜是什么:

1、教学理念的渗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音乐为动力,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的齐唱,对唱,领唱、小组唱、听录音机中的对歌曲不同处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围绕“听”(听觉的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这个音乐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学生就会有了学习歌曲的欲望。

2、教师角色的转变。“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敬互爱,给彼此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音乐课上老师关注不只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拓展音乐综合文化视野,从而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审美的探索、创造的态度与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认识的前提下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比以前爱上音乐课,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与学生走到一起,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对于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始终面带微笑,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具有独特的看法,因为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尽量不结束真理。教师既是出色的导演又是忠实的观众,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通过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

3、以生为本,重视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合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师不是全才,更不是完人,学生也不可能可能永居老师这下,面对飞速而来的多种媒体,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公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干的天堂,这节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从中倾听、观察、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借助小组活动,学生资源开发通过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各有高低,小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利用了有效的教材资源,运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学会总结,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总以为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自我表现的意识,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年龄小的学生强,孰不知,只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时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这是始料未及的,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放手展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配合,让听课老师都深受感染,这是这节课最亮的闪光点。达到了让学生兴趣音乐先让其喜欢上音乐课的目的。

4、为贯彻新音乐课改的精神,音乐教研、音乐培训等活动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一年来,我们分别在实小、二实小、城小、五中、六中、七中、梅仙中学、联合中学、坂面中学组织开展了全县性的及片区性的音乐课改课堂教学活动;召开了课改阶段性小结会议;举办了全县音乐课改实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教学课件评选活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成立了县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会;组织部分音乐课改教师培训班;各中小学分别举办了观摩教学、教学研讨。

二、教材教学建议

(一)重视歌曲教学方法的研究。三年级要打好歌唱(独唱、合唱)基础,良好的习惯和技能要建立起来,课前要充分备好每首歌曲;教学中要采用模唱、接唱、对唱、编唱、表演唱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齐唱、合唱;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歌唱内容和内涵的感悟和审美。

(二)要以生为本,大胆调整教材歌曲内容,动听的歌曲应该让学生多体验;不好听的,建议不唱,选择课本外好听的歌曲,尽量使学生保持对歌唱以及对音乐的兴趣。

(三)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感知与鉴赏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拓展综合文化视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上好每一课的欣赏教学。

如何上好,提出几点建议:

1、围绕主题,安排有歌唱和聆听的内容(演唱春天歌曲,欣赏春天的音乐或景象,或者跳春天的舞蹈),避免只有听乐说乐的单一、枯燥现象。实际表明,在动中欣赏音乐效果更佳;

2、要采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欣赏教学方式(教材已有明显要求,如听辩乐器的音色变化、人声与器乐声的不同艺术形态、旋律的起伏发展特点,并能以肢体动作或者语言表达相应的感受和理解),才能使学生较深刻领悟音乐的内蕴和风格;

3、要根据音乐作品内容引导学生从音乐入手,探讨相关文化和民俗(为什么辽阔的草原会产生牧歌;为什么山歌与小调的歌声不同);

4、要多采用对比鉴听的方法,让学生在多种音响的对比中,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鉴赏能力(如,“牧歌”有多个演绎版本,小提琴、童声合唱、成人混声的都让学生对比聆听,体会更丰富)。

(四)、“编创与活动”的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创编活动贯穿于各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为,音乐创造性活动是审美的主要形式,音乐教学脱离创造性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在一、二年级已形成一定的节奏感的基础上,要加强多声部节奏练习(朗诵的、打击乐的、声势律动的、合乐拍手、跺脚等)。同时也要关注听唱、听辩、编唱、即兴旋律接唱和模唱。

课本中提供各种内容和教学要求与方式,要尽量完成课本要求,除了按课本的.方式,建议大家要设计和编排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提高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1、节奏和旋律接龙、开火车;

2、听旋律短句接唱尾音;

3、按提供的唱名(音符)即兴编唱短句;

4、师生共同创编歌曲(摇篮曲、进行曲)

5、旋律创编:(1)加减音符;(2)改编歌曲,如,加上朗诵、拍手、律动等。

(五)“表现”是音乐教学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学生价值取向的反映形式也是教师实施教学方式、策略、评价的依据。从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能感到,对于各类音乐学习都有提出具体的音乐表现的要求和做法(如,艺术教材有:歌唱表演、聆听表演、律动表演)。对此我们要重视“表现”的研究,新的音乐课标在“表现”领域提出具体的要求,说明了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表现”。都应该是边学习边表现,特别是音乐双基的学习更要求在表现中落实。大家知道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玩中、动中展开教学,表现“比”玩、动“从本质上讲,要求更高,如果是没有质量盲目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表现“应该是学生将自己的音乐经验、见解、感受通过一定的音乐技能技巧表达出来,是有技能含量的。换言之,在”表现“中学习才能进步。既:欣赏、唱歌、编创、奏乐、识谱都应该在表现中进行。建议:

1、学习常规要加强,养成爱表演的良好习惯;

2、重视节奏、律动、声势表演的训练,训练以及会表演的能力,以及较深刻感受音乐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建立基本素质(简单的踢踏舞步就能反映出藏族、蒙族、维吾尔族舞姿和不同和民俗文化的不同);

3、歌唱教学除了要声情并茂,表演也要同步跟上。

三、课改存在的问题及音乐教师的反思:

(一)存在问题:培养时间短,对课改理念不透彻,无法将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存在教师对课改缺乏热情、主动。

(二)音乐教师的反思:

1、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音乐教育教学优势,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人文特征。音乐教学的人文特征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是:在音乐要素的探知、音响感受以及歌唱、奏乐等表演活动中发现音乐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谐、优美、欢快、激昂并从中获得语文学习、美术学习不可替代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根据这样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尽量向学生传递优美、生动和多样式的音乐,如a老师的奏乐、歌唱、表演、语言都要力求准确、优美;b课堂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入手考虑不好听,不好唱的音乐不要强调学生听和唱,或者学生会远离音乐课堂;c不要为了综合而削弱音乐丢失了音乐的个性的特质。

2、“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和综合;二是课程的综合。音乐课堂的综合,应该是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间的综合,要自然、生动。如欣赏电影音乐,首先想到的是音乐,为了探索电影音乐的性质和牲,必然要涉及到电影表演艺术形态和情节等。总之,主和次要明确。而课程上的综合应该是分别由不同艺术学科的形成单独切入教学,构成的艺术综合课程。不要片面的把“综合”理解为在一堂课内多门艺术的拼凑和叠加。

音乐课堂不应该只关注音乐教学舞蹈、戏剧、电影也应适当的、有计划的进入音乐课堂,拓展我们和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品位。

3、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新理念,有的学科包括音乐教师实话这一理念后,提出质疑。我个人的看法是:”合作学习对于音乐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于音乐课堂中,关键是合作质量和效果。音乐课堂教学切实离不开合作(全班、小组)。那么,我们要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理论和方法,使之科学地运用音乐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与质量。

4、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多元多样,不应该还是沿用传统习惯和教学模式,既:纯粹地围绕一个音乐作品以歌唱、欣赏为主的教学,或者是歌曲和欣赏综合的教学。应该建立更多样的教学模式,如,主题下的音乐要素体验与探索的综合音乐感教学(节奏、旋律、力度、音色)如,民族基本舞步、歌曲创作、打击乐器等的教学。努力拓宽教学内容和模式,让学生感受更丰富的艺术文化获得更生动而多样的艺术养分。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29

音乐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常常起着衬托的作用,怎样将幼儿的一日生活融与集体活动之中呢?

在环境创设中,开学初的墙面装饰是基础,让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以后,产生视觉上的冲突。有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后,好的音乐氛围的创设逐步进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幼儿早晨的点心时间,是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第一次用餐。在这一环节中,把握幼儿的情绪比较关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幼儿在上午这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效率。因此,选用音乐的时候,应选用一些安静、舒缓的音乐为主要背景。如:在我们的音乐背景中,注重选用了以轻音乐为主的曲调,其主要的演奏乐器为笛子、萨克斯、古筝、小提琴等,同时要求乐曲以轻盈、舒缓为主。列如:梦幻轻音乐“风中奇缘”、笛子与乐队合奏曲“苗岭的早晨”萨克斯与乐队合奏曲“现在和永恒”等。在整个用餐活动中,这样的背景音乐能够起到调节幼儿在从室外活动到用餐活动这一环节中幼儿情绪的转换,但在幼儿的情绪转换活动中又不失愉快的本性,起,其用餐音乐舒缓而富有悠远意境,使幼儿的身心陶醉与音乐的同时增进幼儿食欲。

一段好的音乐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让人身心愉悦。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特别是对于孩子,他们对于音乐都是比较敏感的,怎样利用音乐帮助幼儿进入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这需要老师积极探索。寻求最恰当的音乐加以辅助。从而让幼儿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活动。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0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同时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也让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 以兴趣激发参与

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我认为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思想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何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观点和我所从事的小学音乐教学学科,设计了以下三个观点来阐述:

1、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想象。

音乐是抽象的,每个人听同一首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讲述得太多或对意境描绘得太具体,既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又阻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但是老师如果不加引导,一味让学生体会,学生也很有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老师的牵引,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正确领会音乐内容,如在欣赏乐曲《梦幻曲》时,让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教师轻声启发:“夜,静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一位美丽的仙女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飞向遥远的夜空”同学们在乐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身临其境,优美的旋律把孩子们带到轻柔飘渺的梦境中去了。

2、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音乐课时,我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音画结合”的形式,有机地把音乐与图画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鲜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时,我首先利用幻灯幕显示出:“节日的晚上,大家围坐在红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欢乐场面。”与此同时,播放活泼欢快的歌曲 ——《快乐的节日》萦绕整个教室,学生感受到节日那种欢快的气氛,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该掌握的知识,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音乐游戏、舞蹈,激发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的形式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助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儿童爱玩、爱动这一天性,运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如在歌曲《小麻雀》这首歌曲教学中,由于面对的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年龄较小,我运用设置情景,曲后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设置情景,让小朋友带上头饰,自由发挥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猫的走路动作,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小麻雀、小花猫有礼貌的一面。表演结束后再问:“我们该学习小麻雀、小花猫的什么品质?”学生很快就能悟出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歌表演、乐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二、培养兴趣,以引导调动参与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如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复练习直到“学会”。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而这本《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是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我可以试着去改变策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及时评价,肯定参与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生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应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态度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应用心观察学生参与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表扬态度认真的学生和小组并奖励──小红花,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激励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个别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的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全体学生提高参与水平的目的。二是参与效果的评价,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对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但对参与效果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让所有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次在玩音乐游戏“寻宝”时,我们刚讲解完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他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们像发现宝贝似的请他上台“寻宝”。游戏开始了我们手里捏着一把汗,睁大眼睛看着他,没想到他是那样自如、敏捷,随着学生拍击节奏强弱的变化调整方向,节奏声强,他大步向着目标前进,节奏声弱,他立刻调整方向最后成功地找到了“宝物”,他甜美地笑了,我们激动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赞许地说:“你真了不起,真是个出色的寻宝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变了,上课专心了,发言积极了,音乐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上次参与的快乐,正是下次参与的动力,如此循序渐进,会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答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教学思想,提升了教学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意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运用在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读了这本期刊,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1

通过学习我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这正是需要我们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另外,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不然的`话你就会在同学们面前出丑丢人。老师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显得多么重要,我们要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我们非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才能在不自觉中体会到进步的快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唱、写、做。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朗诵)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唱,我觉得除了听,说之外,更重要的应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唱,在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老师边弹琴边倾听学生的歌声,对于发声不准的乐句和节奏不对的乐句单独加以练习,要力争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会。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学们会在老师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尽情的歌唱,课堂气氛也会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同学们在中小学时代学习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又具有多才多艺的高雅素质,我们试想一下,当你看到我们的学生数年后在一个个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潇洒倜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菲的成绩时,做为他们的导师高兴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会理解的,这也是我从教多年的亲身体验。

最后,我真诚的希望我们的音乐同行老师们,苦练本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新郑的教育事业,为家乡的繁荣和辉煌做出我们的贡献!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2

这次,我有幸参加郴州市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的培训。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但我觉得实充而愉快。这次培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理论知识水平上和教学方法与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在培训中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怎样听课、评课,在听评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案例,更为形象直观的让老师们了解学习。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的音乐教学。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对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会对自己每节课的的教学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我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多钻研,敢创新,在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教师要有开放性的理念和开放性的设计,其理念基础是学生的学,而不是限于教师一人的单向设计和教授。要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学,考虑到学生如何能有效地运用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

第四,其次是通过师生沟通与合作,以开放动态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说,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不仅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更成为推进学与教活动不断深入的动力。

第五,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唱歌教学中,我会结合实际,运用这几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尽量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3

刚参加了国培项目的学习,收看了汤丰林老师的视频讲座,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让我理解了许多道理,在学习《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内容时,感触颇多。

首先、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师在思想上应该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在生活习惯上,应该讲究卫生、穿着大方、仪表端庄,也只有用这些合乎规范的言行、仪表、健康的习惯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治学上,应该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工作上,应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地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方法不断进取的源泉,教师的'职业是应激的职业,教书育人责任重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当代教师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困惑很多。各种检查、评比、考核,对学生的安全责任,以及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包括校内和校外,而校外也就是说社会的因素,教师收入明显偏低,生活条件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面临两重天的境地,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才能安心教学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另外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要有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使自已的业务更精、更透彻,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学习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修养。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气。还需要不断反思,促进专业成长。汤丰林教授在谈到教学反思的艺术时也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劲动力,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至真法宝。教师只有反思才有感悟,只有反思才有提高,只有反思才有进步。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要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时时处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结果,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第三、从汤丰林老师的课中我领悟到以下几点,使我明白了:1.工作中我们越认真,得到的,资源越多,机会越多,越容易成功。2.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管遇到多少阻碍和挫折,都要坚持不懈的朝着这个目标努力。3.做事不拖沓,今日事今日毕。 4.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5.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学习,超越自己。6.保持简单生活,学会热爱工作。7.培养良好嗜好,多多亲近自然。8.懂得知足感恩。

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4

今年初一音乐教材改版了,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知识,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研究了一番,以下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好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得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5

昨天晚上,一节别开声面的音乐互动课在国培大厦的513教室进行,老师是一位漂亮的女士,虽然已经退休两年,但身材匀称一点也不输于年青人,再仔细看她的面目,你就不由得想到,年青时老师一定是一个大美女,面庞处处处充满着精致,老师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为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音乐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向我们传递的两条让我们这些小学老师终生不敢忘的东西。

一是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我们常常认为音乐专属于搞音乐的人,但老师向我们指出,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对于一个人来说,音乐带给他的绝不仅仅是消遣,它所带给人的愉悦、心动,带给人的思考和震憾,也许只有自己才会更清楚。

二让学生直接面对他们生疏的东西。

在教学十六格的练习节奏的方法时,老师让我们进行了很多方式的训练,她特别指出了在教学中,不要让学生面对熟悉的东西,而是让学生们面对生疏的东西,这既是音乐现今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同时更是为了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其实,我想说,这也应该是我们其它科目教学所采用的形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爱学习爱思考的孩子,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投入地学习,否则我们的学习永远只会停留在一种训练技能的浅层阶段,如此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们还怎样才能成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人,还怎样让孩子们成为具有独立学习和成长能力的人。

三课堂的发散的思维方式。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把学生拘泥于一种思维的状态之中,并且还常常乐于此种思维,因为这样的课堂我们更好把握,岂不知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们成为了一个个的机器,不会思考,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机器,只有我们老师拥有发散的思维方式,同时更让学生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始终感受到一种学习的新鲜与新体验,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样,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手势,来表现同一个或不同的想法,让他的课堂充满趣味而丰富多彩。

对自己职业的坚定和对自己工作的洒脱。理念正确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不断地靠理念去支撑,更要靠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变化,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充满不竭的动力。虽然老师只给我们上了一次课,但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生的重大作用。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6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新课程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课程繁、难、偏、旧的现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音乐课程降低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现实感受。传统的音乐教育以教师不停地教,学生不停地唱为方法,早已为学生所厌烦,更不可能感兴趣。而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又被止进课堂,使课堂更加无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能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如何让音乐课成为快乐的课堂,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美育的课堂呢?下面是我的思考。

一、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反思:音乐美育的目标

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在于让儿童发现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儿童的身心,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快乐,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才能唤起儿童对学习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的动力。也只有快乐,才能催发儿童对学习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

二、我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以审美为核心。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一是指身体的运动,二是指思维的启动。要用各种方法把学生从旧的观念中根本上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音乐活动中,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加上视觉、触觉上的活动去把握,去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带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在孩子们眼中,音乐老师是"愉快"的代名词,是他们的"欢乐天使",教师的言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倘若,他们的"欢乐天使"在心理上一旦出现不健康因素,并由此影响到教学行为中,这势必会对孩子们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伴随着情感的互动。让学生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让他们每天都能健康地成长,应该是我们教师情感上的最大满足。所以,音乐教师应该加强修养,注意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把握自己情绪,着力提高调节和控制整个课堂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音乐"生活化"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上,可以让学生模拟马蹄、闹钟、火车、青蛙等等的节奏;给高年级的学生欣赏flash作品,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面的音乐音效,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去亲身体验到音乐和生活不可分隔的关系,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让音乐课堂成为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天地

(1)、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根据歌词的意思让学生自编手语操,更能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新人教版音乐第九册中有一首歌曲《雨花石》,这首歌曲的音区比较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对变声中的男同学。在唱歌之前先通过朗诵歌词让他们领悟歌词中所赞美的雨花石的精神所在,小声学会歌曲之后,再让学生自己按照歌词编手语操,选择学生自编动作中最优美最合适的作为大家的统一动作,在唱歌的过程中,并不强调学生的歌唱要多到位,但是在做手语操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理解雨花石那种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语言美

音符、乐句组成的旋律所表达的感情即音乐语言。在教学中通过听、唱、欣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乐语言。即一首乐曲,不需老师讲解分析,只听一遍或几遍就能把握它的情绪,掌握其情感基调,能说出它是优美的或是激昂的,是欢快跳跃的或是缓慢抒情的。低年级的小朋友词汇较贫乏,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其情感,可通过形体表演来表现其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如:弹奏一段节奏较快有跳跃感的乐曲,让学生听后表演,一位小朋友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向讲台走来。再弹一段进行曲,让学生表演,他也学着解放军的样子走起正步来了。

三、结论与启示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带领着学生愉悦地进入音乐中去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培养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作为一名青年音乐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特长,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更深层的去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记得刚毕业时学校组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我觉得这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在书中,我了解和学习了音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懂得了全面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还了解了音乐课程所包括的四个教学内容: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给了我教学上很多理论依据。而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xx年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通过和组内老师的学习与探讨我觉得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好的创新和改变,更加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给予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更多的理论依据。

首先音乐课堂的音乐特点更加突出: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区别于其他的艺术课,不是单一的舞蹈课,器乐课之类,通过聆听,演唱,综合性的艺术表演,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上体验音乐的内涵美与感染力。

再者音乐课的内容标准更加具体: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感受与欣赏"替换了原标准中的"感受与鉴赏",其中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就让不同学段的音乐教师在实际课堂实施中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同年级的学生什么学段该学什么节拍,乐器就学习什么节拍乐器,按照学生的接受特点进行教学,避免了在课堂中出现教师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也让教师在备课上课时有了明确的方向。

新课标还在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音乐课堂中有相关的渗透式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新课标在识读乐谱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新课标新课改的探索还在不断继续,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当然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音乐课。我想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不要盲目的去模仿与跟风,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而正是有挑战才会有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相信我们会伴随着新课程一同成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丽的音乐人生。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7

秋让人沉思,让人收获,正是欣赏音乐的好时节!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世界也会愈加澄明。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奇妙;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虽能听听,却不知所云,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我一直觉得自己听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反正我就是一直都有这种想法,而且也从来没有去试过听那种音乐的感受。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欣赏课是因为随便玩玩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让我记起周国平先生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不仅如此,而且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美的事物总让人回味,音乐欣赏课便如此!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8

前不久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__|__||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_ __|___||、__ _|_ __||等等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

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一名兼职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有幸参加了怀化市(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远程培训。

农村小学音乐课就等于简单的唱歌课,上一节,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务了。这次培训学习,我观看了很多优秀的音乐老师的教学视频,也学到了不少的音乐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在这里,将这次学习的一部分感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个总结。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如果做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呢?我看到培训视频中很多老师的音乐活动设计,在许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在敲击中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那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些呢?

一、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牢牢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自己曾一度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现在反思,其实这种教学观念,完全忽视了学习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一期的“摆手舞”这一课时,有学生就问:摆手舞是怎么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风琴伴奏唱“摆手舞”,让学生想像一下,在歌声里,你会怎么跳这个“摆手舞”,先是有几个女同学开始做起了动作,我顺势引导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跳,这时,男生也有人开始跳起来,动作各种各样,但都能跟随节奏,同学们跳得可欢了!这时,我再跟他们讲关于“摆手舞”的相关知识:摆手舞,是湘西土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七是他们的“摆手节”,土家族男男女女,成千上万的,会围成一个个的圈子,摆动双手,迈起健美的步子进进退退,他们以这样的舞蹈为新的一年祈福。然后,我再弹唱一遍“摆手舞”,同学们想像土家人民围成圈子跳起“摆手舞”的欢乐情景(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没有相关的视频),再一起边唱边跳“摆手舞”。这样,学生们在学会这首歌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想像,并且体会到了音乐与舞蹈的韵律美。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乐课是一上课就教歌唱歌,其实音乐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学生完全没有体会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乐丰富的元素,让学生来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比如,我会把将音乐课上成一节“朗读课”,让音乐与朗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文字的优美、在朗读中享受音乐在情感上的共鸣;我会用一节课专门来让学生来感受“节奏”,通过拍手、拍膝、敲桌、跺脚,创造出各种节奏来;我会让哼唱(或者用风琴弹奏)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跟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形体来表现乐曲的情绪或情感(悲哀的是我自己不长于舞蹈),尝试用自己内心与音乐交流。

总之,通过国培活动,我感觉自己在对新目标的理解上、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作为音乐教师,我也更应该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总结一下。

这十五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参赛的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规范。老师们善于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威海的王云琴老师,她的声音非常的温柔甜美,简洁而到位的语言是她整堂课非常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给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临沂的方玉华老师教授的《非洲的灵感》,用自己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带动学生亲身体会非洲人的原始与狂野,模拟各种鼓点感受不同场景。无伴奏歌曲《阿伊亚》亲身示范,展示了在声乐方面高超的造诣和良好的音乐修养,师生合作使得无伴奏三声部合唱在课堂很好的展示,那种声音的空灵与通透以及蕴含在歌声中的浓浓情感,深深感染了学生和在座的老师,赢得了全场的掌声。每天下午,在老师们执教完以后,都会在省教研员李东老师的主持下由执教的老师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互动式的评课和研讨,尤其是李东老师的点评非常的生动和到位,李老师也提出了几个大会研讨的中心议题以及音乐课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音乐课课堂内容的构建问题。也就是说,一节音乐课我们选择的内容的多少。首先,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拿来一首歌曲或者一首曲子来反复的学习,也不能花里胡哨的加上很多并不需要的内容来填充,而是要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特性以及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科学的来调配整堂课的内容。其次,当我们选择好教学内容以后,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组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比如王秀丽老师的《拉起手》这节课,《拉起手》是一首相对比较简单的歌曲,一节课单纯的来学唱这一首歌曲的第一声部的话,对于六年级同学来说多少是有些乏味了,可以在完成歌曲以后再更充实一些。

2、音乐课堂要回归音乐本身。有的课内容丰富,函盖量大;形式也很多样,有朗诵、有学生参与表演,有大量学科的综合。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音乐课堂中学生的音乐在哪里?课堂中开展的朗诵等活动与音乐的联系在哪里?学生从中又能收获多少?在互动式评课研讨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议王芳老师的`《柳树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诗的部分,但是专家建议,现在的音乐课还是要以音乐性的内容为主,倡导回归音乐。新课标告诉我们:音乐教学以音乐为主体,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教学。音乐课要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法应是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情感艺术的: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等来表情达意,从而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因此,要将音乐课返朴归真,就应凸显其音乐性。在研讨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议王芳老师的《柳树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诗的部分,但是专家建议,现在的音乐课还是要以音乐性的内容为主,倡导回归音乐。 3、要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李东老师认为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预设很多环节,比如说这一堂课的难点部分,于是就会在设计课的时候就将教师认为的难点摘出来单独教授。首先将难点摘出来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影响学生对音乐整体的把握。其次老师预设的难点并不一定真的就是孩子们在演唱歌曲时遇到的难点,作为音乐老师要把握住整个课堂,多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难点不是老师预设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这样的东西是鲜活的,而不是死板的。

4、关于二声部教学。二声部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老师在课堂中不敢去尝试。李东老师建议,可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哪怕一节课只能进行两句,也不要紧,可以将二声部教学分散到每节课,哪怕是当做练声曲给孩子来练习,时间长了也能也能对孩子有一个大的提高。关于这一点盛青老师《do re mi》这节课就做的很好。这节课从学生的听觉入手,从易到难,让学生慢慢喜欢音乐,不知不觉中就将二声部表现出来。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39

四月份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临沂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年会。这是我步入音乐教师生涯参加的第一次学术性会议,此次活动我听了三节课和几位老师的精彩点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综合这次会议,我有如下感受。

第一点就是课堂气氛调动问题。我是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大家都知道,处在生理和心理双向发育的非常时期。叛逆,自尊心强,有自我意识但是又不原意像小学生一样那么爱自我表现。所以就连平时最活跃的音乐课有时候都会上的没有生气。学生提不起兴趣,我也觉的很没劲,这一点应该是让很多老师最头疼的地方。听了来花老师一节课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虽说来老师讲授的是小学教学,但是我觉得她那些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是完全可以运用到初中学生身上来的。我能感受到来老师在“背学生”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大功夫。课一开始来老师就教学生用方言向大家问好,非常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情绪,接着随着音乐自己跳了一段优美的新疆舞蹈《达坂城的姑娘》。就像一块磁铁,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就连我也深受感染,跟着学生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讲课中,来老师不断的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舞蹈来引导学生,整节课都有条不紊。问题的提出起伏不大,知识的衔接也恰到好处,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易于学生接受。课堂上学生活动思考的也多,积极响应老师,互动性强,学生们学的很轻松,愉快,乐在其中。而且课中,来老师不断的对学生鼓励和赞扬,也许在我们心里都不觉得有什么,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评价。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肯定在心里却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我觉得这些这些做法都对调动课堂气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点是教师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听这几节课,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基本功是多么的重要,上好一堂好课,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不论是来花老师的舞蹈,臧子佳老师的弹琴范唱还是张海英老师的戏曲展示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过硬的基本功,学生们才能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跟随老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配合老师出色的完成好一堂课。老师们还注重了新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的教唱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聆听、感受。重视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通过欣赏音乐剧《猫》,臧老师让学生自己上台重新演绎,来体验感受《猫》剧中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课堂目的。而张老师在教《走进京剧》时,则把乐器带进课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节奏,来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使学生更简单的掌握了这节课。

第三点就是多媒体教学。这次听课的几位老师全部都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做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可见他们在此是花足了功夫,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对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歌曲的多媒体欣赏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更有动力,不再像过去单凭想像那么空洞乏味。极大的帮助了音乐教学,这在调动课堂气氛上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一点也不容易。几位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消化吸收。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从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活动,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素养。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0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更是离不开音乐,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幼儿园音乐活动都是一个难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活动呢?在8月29日我们非常难得有机会去听音乐教学法。这套儿童之家教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又结合了国外三大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依、德国的奥尔夫,进行编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师让我们感受了这套教材的欢快及培训幼儿这种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

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前,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自豪、温柔、高兴、自信等几种感情。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歌曲有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使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通过反复练唱来把这些要求强化下来,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带新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在自我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自我探索中增强创造力。作为老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掘者、引导者。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注意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来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其次,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也有利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如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创编时需要的有关生活经验等事先在其它活动中进行准备,以便幼儿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的要求和创造的乐趣。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1

xx年九月我到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担任三年级的音乐教师,面对陌生的班级,生疏的学生与优秀的前任音乐教师,让我倍感压力沉重。三年极是低年段向中高年段过度的年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创造性思维也开始逐渐成熟。几堂音乐课下来,我了解到这些学生音乐素质较好,且思维活跃,有自己的见解。我该怎么去适应这些学生,并让这些学生们都能喜欢我?该用怎样的课堂语言去吸引他们?该怎样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我还深深得记得第一堂三年级的音乐课,上课的班级是三(2)班,从其他老师的口中让我了解到这是一个非常的班级。这堂课,我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上下来的:首先是进行自我介绍;接着让学生了解本册书中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学习新课;最后让学生进行歌表演。本以为这样的设计是很理想的,可谁知一节课上下来,弄得我是哭笑不得。这班学生太过活跃,令我应接不暇。我刚刚管理好一组可另一组却又乱了,于是我使出浑身解数,什么“小嘴巴,闭闭紧”“一二三,坐坐好”,等等,好不容易让学生静下来,可不到三分钟,他们就又开始在座位上各抒己见了。当时我真是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最后一个环节在我再三强调下,学生总算是配合地完成了我的教学内容。课后我想了很多,最终我想是不是我的.课堂语言和课堂组织方面还欠妥当,所以学生会如此“活跃”。于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上,每个环节前都设计了导语,还进行了分组竞赛,让每组学生通过说、唱、演、画与各单元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以后的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变得非常浓,表现得十分积极,同时也比较守纪。看到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甜美笑容,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这让我感受到一堂课的设计要有血有肉,不仅要注重课堂各环节的设计,还要注重教师的语言表达与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快乐的氛围里学习音乐。

通过上述上课情况的对比,以及平时上课的感受,让我深刻体验到新课标下音乐教师的语言表达、课堂组织与快乐教学的重要性,也真正体会到我们教师的快乐来自于学生,只有学生快乐了,教师才会快乐,才会充满自信。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2

今年初一音乐教材改版了,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知识,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研究了一番,以下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好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得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3

四月份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临沂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年会。这是我步入音乐教师生涯参加的第一次学术性会议,此次活动我听了三节课和几位老师的精彩点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综合这次会议,我有如下感受。

第一点就是课堂气氛调动问题。我是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大家都知道,处在生理和心理双向发育的非常时期。叛逆,自尊心强,有自我意识但是又不原意像小学生一样那么爱自我表现。所以就连平时最活跃的音乐课有时候都会上的没有生气。学生提不起兴趣,我也觉的很没劲,这一点应该是让很多老师最头疼的地方。听了来花老师一节课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虽说来老师讲授的是小学教学,但是我觉得她那些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是完全可以运用到初中学生身上来的。我能感受到来老师在“背学生”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大功夫。课一开始来老师就教学生用方言向大家问好,非常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情绪,接着随着音乐自己跳了一段优美的新疆舞蹈《达坂城的姑娘》。就像一块磁铁,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就连我也深受感染,跟着学生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讲课中,来老师不断的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舞蹈来引导学生,整节课都有条不紊。问题的提出起伏不大,知识的衔接也恰到好处,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易于学生接受。课堂上学生活动思考的也多,积极响应老师,互动性强,学生们学的很轻松,愉快,乐在其中。而且课中,来老师不断的对学生鼓励和赞扬,也许在我们心里都不觉得有什么,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评价。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肯定在心里却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我觉得这些这些做法都对调动课堂气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点是教师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听这几节课,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基本功是多么的重要,上好一堂好课,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不论是来花老师的舞蹈,臧子佳老师的弹琴范唱还是张海英老师的戏曲展示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过硬的基本功,学生们才能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跟随老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配合老师出色的完成好一堂课。老师们还注重了新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的教唱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聆听、感受。重视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通过欣赏音乐剧《猫》,臧老师让学生自己上台重新演绎,来体验感受《猫》剧中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课堂目的。而张老师在教《走进京剧》时,则把乐器带进课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节奏,来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使学生更简单的掌握了这节课。

第三点就是多媒体教学。这次听课的几位老师全部都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做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可见他们在此是花足了功夫,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对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歌曲的多媒体欣赏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更有动力,不再像过去单凭想像那么空洞乏味。极大的帮助了音乐教学,这在调动课堂气氛上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一点也不容易。几位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消化吸收。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从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活动,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素养。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4

一、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必要性

1、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媒体对音乐表演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剧增,音乐表演毕业生就业呈现较为灵活的特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剧、广告等事业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岗位,使音乐表演人才在选择岗位时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与其它普通专业相比,就业起点较高,收入丰厚。

2、专业分析

专业简介:音乐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器乐演奏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代表性的门类通常是歌唱表演和器乐演奏。

音乐表演是音乐的再创作活动。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以及包括指挥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它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等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对乐曲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表现,从而给听众以不同的影响和感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音乐表演与音乐艺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体裁样式的出现与逐步多样化,虽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但与音乐表演手段以及所采用的表演方式具有紧密联系。今日常见的,对音乐体裁的基本分类法,如声乐、器乐、戏剧音乐等就是以表演手段的不同为其依据的。某些体裁的命名也与表演形式有关,如室内乐、大合唱、曲艺音乐音乐剧等等。音乐表演与创作的关系更为密切。最早,表演与作曲是合而为一的。即兴创作与即兴表演就是民间音乐的特点,也是专业音乐家的创作手段。这些传统,在东方某些民族中仍然保持下来。在西方,记谱法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也仍保持这种状态。文艺复兴以后,专业作曲家与专业表演家才逐步出现分工。到19世纪为止,许多作曲家仍是优秀的'表演家(包括独奏家及指挥家)。20世纪以来,这种情况虽已减少,但在创作及表演两个领域都有显著成绩的音乐家们仍不鲜见。音乐表演与创作是相互促进的。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通过演奏来调整、肯定自

己的乐思。作曲家对音乐表现能力的追求推动了表演艺术的进步;演奏技巧的发展也丰富了创作的表现手段。通过表演,从听众的反应中更可以检验作品的社会效果。对于听众来说,音乐表演不但是欣赏、理解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必要手段,也可以从不同音乐表演的比较中欣赏、鉴别、认识由于表演者对乐曲的不同解释而被强调的音乐的某些侧面;同时不同的演奏风格、表演流派,表现技巧,将促进了听众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课程设置:歌唱表演、器乐演奏、形体、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音乐美学、音乐鉴赏课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等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扎实的艺术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音乐表演专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音乐表演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掌握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能在专业艺术团体、媒体单位、中小学从事教学、管理、规划、演奏和演唱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全国各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各影视制作公司、剧组、文艺表演团体、教研单位、各单位党政共团、文化传播公司从事音乐相关表演、管理、策划、组织等工作。

高考文化成绩:要求较低,成绩在200——400之间

二、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可行性

1、实验实训设施

我院现有形体房、琴房、大型报告厅、大型电子阅览室等。

2、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教授5人,副教授7人,学院在实习基地中开办了文艺演出、服装表演,影视广告公司等,学院已与西安、北京、上海、广东等相关单位建立了长期用人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广开渠道。

三、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1、招生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40人。以后逐渐扩大规模,到20xx年达到全日制学生300人的规模。要求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文化修养和理论、全面的文学艺术素质、广博的音乐专业知识、具有创造能力和善于协同合作能力,能胜任专业艺术团体、媒体单位、中小学从事教学、管理、规划、演奏和演唱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专业发展前景

当代媒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艺术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之一。音乐的发展取向和层次,直接关系着社会进步。由此,音乐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被社会瞩目。在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中,音乐教育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异军突起,据统计,在全国已有近600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建设相关学科,从而使之迅速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新兴学科。

在迅猛发展的影视、传媒行业里,急需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专门人才,综合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建设音乐表演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当然在准确定位后特别要加强的就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内容是教学,目标是人才培养,检验标准是毕业生质量和社会评价。关于教学,不能搬用已成规模的音乐表演类专业院校的现成经验,因其体系完全以专业分工而采取细分化,不适合综合大学。综合大学的音乐表演教育在专业建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自身独特性。综合大学的专业设置相对比较粗线条,在专业规模上则多是影视合流,这使得综合大学的相关专业设置显出某种模糊性。提倡培养通用人才,鼓励宽口径的专业设置,这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对于综合大学来说尤为明显。综合大学的音乐表演专业往往采取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宽口径容易扩大就业选择范围。当然这与我国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创办时间短,缺乏深入细致的专业教学能力有关,难以有针对性地按照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宽口径也显示出某些无奈。如何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结合行业需求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是综合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发展之本。

四、结论

我院将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该专业的建设,努力提高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5

谈到中小学音乐教育,诸如音乐素质、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音乐创新教育、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审美等都是高频词。然而,在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些高频词及内涵熟视无睹、睹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无获,在工作中无的放矢、盲目施教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仅就音乐素质内涵等急待明晰的几个热点问题,做如下的浅释粗议。

一.音乐素质的内涵

学生音乐素质的内涵可概括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音乐知识素质:即有关读谱及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节奏、节拍、放律、调式、调性、曲式、和声、体截、题材等),为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及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简单的基础知识。

2.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3.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听、唱、视、记、奏、创、动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

4.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史、音乐常识、音乐作品的涉猎范围,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艺术以外其它学科的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综合音乐文化知识结构。音乐同其它基础课程一样,以其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才成为_种需要传函、研究与发展的学科。音乐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属性也就不是音乐教育本身了。音乐教育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发展与提高为载体、为过程、为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囚此,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本位价值。

二. “会”是兴趣的根本。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其含义不讲自明。迁移到学生学习上来,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再来思考这句古话,我认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善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往往是对学得好的学科再投入的更多。一个不懂球规的人不会成为球迷,一个不懂象棋的人,不会在一盘残局前观棋不语两小时。学习的“知难而退”,不正是学不懂、学不会而使兴趣丧失,弃“事”而逃吗?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因此,“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注意并做到让学生有一个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我能行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

三. 走出域属的误区。音乐教育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国民音乐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隶属关系却偏偏走进误区,其表现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极端,要么是正规专业化,听“效果”谁高谁低;要么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避开“专业化”之嫌。凡此种种,都会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误入岐途,与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没能科学地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专业音乐教育也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罢,所教所学的知识与能力本来就同出一脉,又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因此,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这种亲缘关系是客观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两者的区别首先在于培养的对象和目标上,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挑选出来了少数人,培养音乐专业人,中小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其次是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的诸多要素上,就教学内容而言,专业音乐教育追求全面系统、高难深刻、熟练清湛、身怀绝技等。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全体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实现美育功能的艺术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等。相对专业音乐教育要浅显、容易、简单得多,但绝不是没有必须掌握的内容,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比,就不是那么机械、严格、枯燥、求精,而是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自由解决,学乐交融。基于这种认识,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

四. 实现审美体验价值1.音乐的美是以音乐为载体的:音乐的美,就是音乐唱(奏)的形式的美,使音乐现实化的声乐的美,这些声乐所表述的音乐内容的美,这些内容所包含的情感的美。音乐的美是以音乐本身为载体的,离开了音乐,音乐的美就不存在了。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强调音乐性,即在音乐中进行教育,音乐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学生不断地感受、感知、理解、探索、表现及创造音乐的过程。而语文课式的大段讲解与诠释,美术课式的以“画”代“音”,剥夺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和权力,就无从谈到音乐的美。2.音乐素质是基础:再好的佳肴,对于一个正在严重伤风感冒的人来说,也难以吃出什么味道来,原因是味觉功能出了问题。音乐的审美也是如此,是以人们对音乐的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诸音乐要素等表现手段的感受为基础,再对这些感受到的音乐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品尝到音乐的美。而这种感受,必须凭借一定的音乐素质基础,只有赖以不断提高的音乐素质,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神秘音乐殿堂。有了这样的素质,音乐审美才有了通道,有了桥梁,有了可能。否则,就审美而空洞地谈审美,将永远是浅层次而外在的。3.情感参与是关键: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强调的审美体验,情感体验是主体。在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在美妙的.音乐音响形式作用下,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旋律共起伏,与节奏同张弛,与音乐同悲、同喜、同欢、同乐。在这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学生获得一个新的真善美的世界,感受理解了崇高与伟大,和谐与美好等多种情感,触及到了音乐创作者的美好心灵,为之吸引,为之陶醉,为之同化。在这样的过程中,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解放学生情感,并调动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

五. 科学理解音乐创新教育就实现创新的条件而言,已有的知识信息和能力是基础,现实的问题启发是前提,创造性思维品质是保障,主动积极的研究探索是过程,首创的结果是标志。创新教育是偏正词组,创新是偏,教育为正。因此,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还应该是解决创新的第一个条件,即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形成。然后才有可能谈到创新。否则,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内容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而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把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变为一个由学生自我研究、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音乐学科的创新教育也是如此。音乐自身内容的不确定性,理解空间的广延性,个体理解的差异性,都为音乐学科的创新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实施音乐创新教育过程中,万万不可把创新狭隘地理解为创作一条节奏或一条旋律,认为只有这样才体现了音乐创新教育,才实现了音乐创新教育。如笔者曾见到一位教师上的一堂音乐课,开始便是一首七言古诗展示给学生,读讲几遍之后,便是一整堂课的让学生为之作曲,可见气势之“宏大”,创新体现之“充分”,且不说这些小学五年级学生,就是专业的大一学生又如何?可见对音乐创新教育理解之机械,操作之荒唐。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6

xx年九月我到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担任三年级的音乐教师,面对陌生的班级,生疏的学生与优秀的前任音乐教师,让我倍感压力沉重。三年极是低年段向中高年段过度的年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创造性思维也开始逐渐成熟。几堂音乐课下来,我了解到这些学生音乐素质较好,且思维活跃,有自己的见解。我该怎么去适应这些学生,并让这些学生们都能喜欢我?该用怎样的课堂语言去吸引他们?该怎样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我还深深得记得第一堂三年级的音乐课,上课的班级是三(2)班,从其他老师的口中让我了解到这是一个非常的班级。这堂课,我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上下来的:首先是进行自我介绍;接着让学生了解本册书中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学习新课;最后让学生进行歌表演。本以为这样的设计是很理想的,可谁知一节课上下来,弄得我是哭笑不得。这班学生太过活跃,令我应接不暇。我刚刚管理好一组可另一组却又乱了,于是我使出浑身解数,什么“小嘴巴,闭闭紧”“一二三,坐坐好”,等等,好不容易让学生静下来,可不到三分钟,他们就又开始在座位上各抒己见了。当时我真是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最后一个环节在我再三强调下,学生总算是配合地完成了我的教学内容。课后我想了很多,最终我想是不是我的课堂语言和课堂组织方面还欠妥当,所以学生会如此“活跃”。于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上,每个环节前都设计了导语,还进行了分组竞赛,让每组学生通过说、唱、演、画与各单元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以后的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变得非常浓,表现得十分积极,同时也比较守纪。看到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甜美笑容,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这让我感受到一堂课的设计要有血有肉,不仅要注重课堂各环节的设计,还要注重教师的语言表达与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快乐的氛围里学习音乐。

通过上述上课情况的对比,以及平时上课的感受,让我深刻体验到新课标下音乐教师的语言表达、课堂组织与快乐教学的重要性,也真正体会到我们教师的快乐来自于学生,只有学生快乐了,教师才会快乐,才会充满自信。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7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音乐教学评价》一书,使我对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有了深一步的认识,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孩子,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身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学生由于遗传和先天素质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及时给予鼓励,让每位学生享受成功。

一、更新教育观念鼓励个性体验

音乐教学已从以往培养学生能唱会跳、认识简单的乐谱,转变为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音乐教学中所谓的体验,是指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唱、听、动、看时所产生的感觉。学生由于个性特点、生活环境不同,对同一教学内容也会有着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提问,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回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实践。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如听课中感受到: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后,让学生针对“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展开想像,表现出小青蛙找家时的情形。有的学生急促地跳来跳去,脚步越来越快,叫声越来越急,小脸都急红了。其理由是:“小青蛙迷路了,心里很着急。找啊找,还找不到家,就更着急了,脚步更快了,叫声更急了。”同一种表现有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由:“小青蛙找不到家,很着急,经过打听,知道家在哪儿,心里就更着急了。它想快点回到家,早点见到妈妈。所以脚步越来越快,叫声越来越急。”还有的小朋友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见解:“小青蛙找不到家很着急,脚步很快,可家在前面出现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就不着急了,心情舒畅了,脚步就放慢了,叫声起来越美了。”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话语道出了学生自身的真实感受。教师切不可因循守旧,寻规蹈矩,盲目统一答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鼓励学生的个性体验。

二、尊重个体差异

让评价更具人性魅力 众所周知,十个手指不会一般齐,更何况是学生呢?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潜能也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各不相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建立多元交互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个性的不断发展,让评价更具人性魅力。

(一)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

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是有差异的,音乐方面也是如此。对于老师的要求,有的学生可以轻松达到,有的则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见成效。如果非要让一个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的统一要求,也许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勉强达到,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违背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评价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体验快乐、得到发展。如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时,把第一乐句看作全曲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经过师生讨论交流后制定出三个不同的评价标准:基础好的学生,得优秀的标准是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并把弱起小节、3/4拍等音乐元素充分表达出来;大部分基础一般,能力较弱的学生,得优秀的标准是能准确地唱完全曲;对音乐不感兴趣,能力很差的学生,如能正确地演唱第一乐句,也可以给个良好的等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结果在演唱中个个表现得轻松、愉快,既获得了成功,又增强了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

对待同一现实,学生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是性格差异。在音乐领域中,这种差异十分明显。音乐是一门强调体验的艺术,如用“标准答案”去要求学生,显然不合适。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让音乐课堂异彩纷呈,让学生个性得以发挥。欣赏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时,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爱的段落。a、b两部分表现的情绪和场面截然不同,有的学生选择了热烈奔放的a段,有的学生选择了优美抒情的b段,并说出了相应理由。评价时,教师主观上更倾向于a段,但对于两种选择都应肯定。因为学生的选择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的外化,都说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差异。

(三)尊重学生的经验差异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我们们在教学中,在评价时,也应明确“教育只有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教育才能发挥自己的效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经历,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应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不同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同一首乐曲也会产生不同的想像,在评价时,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坚持鼓励性评价

呵护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许多成功的课例都与教师恰当地应用激励手段分不开”。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适度的鼓励性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水平。 在音乐课上,学生由于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唱、一段精彩的表演、一个满意的回答后,心情会十分舒畅。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对学生的出色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情和语言,而要及时、巧妙地运用鼓励的艺术,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知道你在关注他、赞赏他。二年级有一名同学自控能力差,音乐学习能力一般。一次在玩音乐游戏“寻宝”时,我们刚讲解完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他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们像发现宝贝似的请他上台“寻宝”。游戏开始了我们手里捏着一把汗,睁大眼睛看着他,没想到他是那样自如、敏捷,随着学生拍击节奏强弱的变化调整方向,节奏声强,他大步向着目标前进,节奏声弱,他立刻调整方向最后成功地找到了“宝物”,他甜美地笑了,我们激动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赞许地说:“你真了不起,真是个出色的寻宝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变了,上课专心了,发言积极了,音乐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应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态度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应用心观察学生参与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表扬态度认真的学生和小组并给以奖励——小红花,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激励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个别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的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全体学生提高参与水平的目的。二是参与效果的评价。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对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但对参与效果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让所有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上次参与的快乐,正是下次参与的动力,如此循序渐进,会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合格加特长让每块金子都闪光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一捶定乾坤。有的教师甚至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的大体印象给个分数,这样既不科学也不全面。不但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更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削弱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容易让学生误解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习其他知识。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价,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全面评价学生。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有的歌唱得好,有的舞跳得棒,有的会演奏乐器,有的能表演音乐剧。为了让学生展现自我们,扬长避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确定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学期测评。两周前师生们讨论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每位学生积极准备,于一周前上报自己参评的内容。内容之一:必须演唱书上的歌曲,歌曲自选,演唱形式自定,可以独唱;可以两人或多人齐唱;也可以进行歌表演等等。内容之二:特长展示。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发挥自身特长,演唱歌曲、表演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等均可。针对书上歌曲的演唱,制定出四个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基础好的学生,优秀的标准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随伴奏准确开始和结束,并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基础中等的学生,优秀的标准是随伴奏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基础差的学生,能随范唱完整演唱歌曲即可获优;胆子小、基础极差、不喜爱音乐的学生,哪怕只勇敢地走上台,演唱一句歌词,那也是成功,会得到同学们鼓励的掌声,给予及格,守纪律的,可以加分升级至良好。 音乐会上,学生采用了多种形式:说、唱、舞蹈、伴奏及情景设计,每个学生均以自己的特长为主,形式编排非常新颖。学生采用综合自评、互评的方式,评出等级。每位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也是评委,他们既想当出色的演员,又想当称职的评委,也想当热情的观众,因此在音乐会上每位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听、仔仔细细地看、认认真真地评。

他们或唱或跳,或演或奏,其乐无穷。这样的音乐考试,就像一个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学生们激情飞扬,兴趣盎然,成果也令人惊叹。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们既愉悦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既展示了特长,又增强了兴趣;既体验了成功,又促进了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时事事从学生出发,尊重个体差异,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棵富有个性的小苗,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们、展示才华。每一棵小苗都茁壮成长,让每块金子都闪光。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8

这次,我有幸参加郴州市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的培训。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但我觉得实充而愉快。这次培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理论知识水平上和教学方法与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在培训中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怎样听课、评课,在听评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案例,更为形象直观的让老师们了解学习。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的音乐教学。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对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会对自己每节课的的教学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我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多钻研,敢创新,在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教师要有开放性的理念和开放性的`设计,其理念基础是学生的学,而不是限于教师一人的单向设计和教授。要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学,考虑到学生如何能有效地运用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

第四,其次是通过师生沟通与合作,以开放动态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说,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不仅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更成为推进学与教活动不断深入的动力。

第五,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唱歌教学中,我会结合实际,运用这几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尽量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49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针对新教材谈几点心得。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二、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0

通过学习音乐课,我感到自己的音乐才能被不断的挖掘出来。我想:每个人的经验、禀性不同,所对其体会也各不相同。犹如一杯清水,不同的人的品尝味道也不尽相同吧。

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是他们的交流方式,情感表现的手段。我们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鼓励孩子自由的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的感受。提倡幼儿同伴间的合作。初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个别缺乏自信的孩子,常去效仿其他人,对于他们,我们从“游戏”入手,将孩子们天性——玩(游戏)转向——用心去“玩”,去经历一种最完美的人类状态。“玩”不怕失败,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鼓励帮助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在我看来幼儿音乐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形式。做的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做不做。儿童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凡是能够通过音乐创造活动自由灵活的表达、表现自己,情感得到充分宣泄的儿童,他们容易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获得情感的自由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音乐教育本身是一种美学教育,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歌曲中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讲“不会欣赏美,就不能表现美和创造美。”在音乐教育中也是这样。如果幼儿不能从歌曲中体验到美感,那么他们也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的。所以教师应该启发幼儿学会理解歌曲中的美并产生良好的美感是音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否用美好的感情对幼儿进行范唱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幼儿能否产生要演唱歌曲的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掌握正确演唱歌曲的技能技巧,在教学中能够用优美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向幼儿范唱,使幼儿感到歌曲的优美和教师演唱的美感,在这个基础上再激发幼儿模仿教师的演唱和体会歌曲中的美好感情,幼儿就能够对音乐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地学习。利用教材中鲜明、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就要选择能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的教材,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以达到教育目的。

在学习了音乐课的基础之上,让我也接触了乐理知识!原来也接触过一些,不过要想学好音乐必须要在学习乐理的基础之上去完成。

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弹琴是基础!

我对于幼儿音乐理念和内容理解得较为肤浅,但我始终牢记:音乐教育重要的不是“教”。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也从中获益良多。让我在音乐教育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让我真正认识了音乐教育对于孩子们是多么的重要。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1

从7月10日起,我们在吉林长春音乐学院进行了一周的学习,听了多位专家报告。《关于音乐课程标准解析》的专题报告,发人深醒。音乐教育家的报告《认真落实年段目标,努力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又在理论的高度上,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再一次明确了方向。23位音乐教师的课堂,更是异彩纷呈,对比反思之中,给我们有效的指导和深深的启示,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国各省出类拔萃的音乐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全”,自身受益多:

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内容全,此次优质课评选内容包括: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别情、亲情,在喜庆的日子里——春节序曲,步伐之歌——进行曲,走进西部——山西,民族音乐花环——新疆,乘着歌声的翅膀——意大利名曲,舞蹈音乐天地——玛祖卡舞曲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更好的学习了不同知识内容教学的新思想。通过听课,我对自己所教课本的优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使我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课上展示“亮”,课下体会多:

讲课的教师大多是各县市的优秀青年教师,因为年轻,所以有很多新理念;因为是代表,所以有很多特色。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音乐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首先,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其中课题是《民族音乐花环——新疆》的一节课,老师首先说带来几个舞蹈片段,然后分别表演蒙古舞、傣族舞、新疆舞片段。问学生想不想学,直接明了,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

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其次,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教师素养也同样重要。

教学是一门艺术,尤其艺体类教育更是一门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任教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演、唱、弹、跳可以说是每位音乐老师必不可缺的能力。此次参加示范课的老师们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节音乐游戏课《两只老虎》。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教师也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使教学充满了童趣,激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这节课把孩子们已知的、未知的可爱的动物乐曲采集在一起,通过对比,去模拟和表现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去体验音乐的诸要素。此为本课的特点之一。教师还采用音画结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课的一开始,教师以故事和简笔画吸引学生倾听音乐,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是一种很好的情绪体验方式。通过表现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段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此为特点之二。第三个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的流动,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交动、全身动。学生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

三,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收集的资料很有价值”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我认为“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好”,还要对于他回答的问题给予一个准确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准确的评断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自己获得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听课,我清楚了一节课要上好,首先要:

1、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的.成功往往取决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积极的探究。如果不能舍弃已有的固定模式和观念,就不会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堂,必须在头脑里有新

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改革中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

2、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转折点。

3、中肯地分析

通过耐心细致又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也许别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强,但你却在另一个方面要比他强。当学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准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开口唱歌时,明确的告诉她,她的其它方面比别人强,鼓励他用其他音乐形式表现音乐给学生增添勇气,战胜自卑。

4、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恶快乐。

5、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在音乐课上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快乐”教学,让学生愉快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收获快乐,找寻快乐元素,在放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这种观念与新课标总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刚好吻合。“快乐”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的教学法。其中德奥尔夫教学法是“快乐”教学的典范。它在创造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自信心提高、与他人的社交能力及其他优良个性的培养上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还可以通过小型音乐剧、即兴表演等形式来对青少年的性格进行重塑。

几天的学习虽然很短暂,但是我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2

非常有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省音乐教研员培训会。聆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让我感受颇深的便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吴先生的报告。吴先生一直强调的一堂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然而要做到这几点,不仅与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分不开的,而且也是一堂音乐课教学效率的体现。

音乐教育要突出审美教育本质,实现审美育人的目标,音乐教师自身具备美的素养是基本前提。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给学生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

吴先生提出“唱会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在唱歌的过程中做到‘有效’地教学。”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听赏音乐时我们经常会问学生“听了这段音乐后给了你什么感受?”学生总是会在音乐表面回答:节奏很欢快或是节奏很慢等等。这对于孩子们听赏能力的提高帮助是不大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音乐的专业术语供学生来选择,这样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也将会更有效了。这将会让他们对音色的掌握、旋律的记忆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此时教师也将音乐技能方面的知识有意无形的教给了学生。

要想让学生唱好歌,教师就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大多数音乐教师可能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歌时只抓住了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从语文的的角度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吴先生就提出了“教师应该给学生表现音乐的技能、表现音乐的手法。”他指出,音乐学科的教学须有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歌曲时,应帮助学生抓住歌曲中“表现音乐的个性化特点”来。从音乐学科的角度,通过对歌曲中音的长短或是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力度等的不同变化来处理歌曲,从而正确的表现歌曲。也就是吴先生指出的“在音乐学习中,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歌曲教学中”。

吴先生认为“任何音乐学习的环节,都要包括认知、记忆、听辨、实践”几个环节。其中“听辨”是最有效的音乐记忆方式。“实践”就是让学生能自信、当中有表情的歌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每一堂课不懈的努力;需要教师紧紧围绕音乐学习的重点,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音乐体验,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

最后,吴先生也为我们总结了“怎样备课才能上好课”。一是用尽可能多多的实践庭上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二是确定你要通过作品达到的目标(态度与价值观、认知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三是确定作品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内同作为教学重点。四是发现这些教学重点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五是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表现手法在艺术中的表现作用(比较、听辨、讨论、探究、分析、综合、搜集)。六是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同从多学科的角度设计学习的“问题”。七是在做到以上六点后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导入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如何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新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步骤、学习的反馈和评价时机等等。八是你是否被你所教的内容感动了。

以上吴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指明了不断去为之努力、为之完善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3

对于这次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我是从朋友圈里各种图文结合的政策解读以及一些家长朋友和教师同行们对于这一政策的各种讨论开始了解的。结合去年十月份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随后网络上相继出现的一些有关于“艺术学科将纳入中考”等讨论,我感觉我小时候便听闻的“素质教育”,真的要来了!全面美育工作的好时节就是现在!所以,这次“双减政策”的出现,作为音乐老师,我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或许意味着:作为“非学科类”教育的音乐将会受到学校与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学生可以投入到音乐学习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多,我们音乐教师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

但开心归开心,作为美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推进者,我知道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现,我们音乐老师肩上的责任会变得更加重大!所以,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对得起国家下如此大的力度来做出这些变化呢?我们又该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呢?我个人是这样看待的:

1、每位音乐教师都应从思想上明确责任、从能力上完善自身

这次的“双减政策”,看似是减少了学生的一些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焦虑,但我们老师却丝毫不能放松,可以说是肩上的担子变重了。随着政策的实施,随着音乐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响应党和国家对素质教育和美育工作大力度推进的号召,做好思想准备去奉献和追求,迎接接下来相对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另外,音乐教师必须还要从能力上完善自身。“双减”之后的音乐教育需求数量增大、质量增高,且真正的音乐美育实际上至少需要有美学、教育学和音乐学三类学科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所以,“双减政策”实施的同时,我们音乐老师的视角应该也随之变宽、变远,加强自身能力的完善,多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索真正的“以美育人”。

2、“音乐课堂”抓落实,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效果这次“双减政策”一出来,很快就有三位合唱团的家长发来信息,和我探讨。其中有一位家长说:“这个对课外培训机构的影响很大,周末不能上语数英有关的课程,如果要上只能周中。但周中,孩子们要上三点半们还要回家做作业,如果再上课外班,时间会很紧张的。但如果在校内就学好了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在外面报课外班了”。可见,这个政策促使我们的家长对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了更高的期望。我们老师,不能让家长们失望。对于音乐课堂来讲,我们更应该注重落实,从学生特点、学生兴趣、教学方法手段入手,抓好学生的演唱、演奏等基本技能,否则就是耗费学生的时间、家长的金钱。

3、建立能与“音乐课堂”相呼应的“音乐学科课后服务”

从昨天学校公布的本学期“课后服务”时间安排来看,我们音乐学科将会得到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时间就是“课后服务”加一节课,空间就是各个班级的教室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音乐教学空间。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积累了演唱、演奏等基本技能的前期学习经验之后,再由我们音乐老师在课后服务的时间进行巩固,同时进行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的风格流派等方面的探究与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与音乐兴趣的扩大。

同时,分年级进行的“红绿蓝”课程,则可以将音乐团队的力量依次集中到各个年级,进行相当于语数英学科的“培优”,为合唱团、乐团、舞蹈团等校队做好人才储备。然后,校级团队则可以进行混合性的集训,甚至可以在周末的时间将家长也号召进来,参与各个队伍的排练工作,使其感受到“双减政策”之下素质教育的真实发生,从而缓解家长不必要的内卷与焦虑。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4

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更加贴近基层,尤其是教学的出发理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变化,更加突出了实用性,使基层音乐教师又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通过新课标的培训,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下面是我对新课标的一些理解。

1、学会利用课程资源,以情传知,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音乐教学多为感知教材,感受美的内涵以达到鉴赏美的目的。而设计的范筹是主要的新课的教法,唱又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体会形象美,表现形象美的关键。为了能够很好地感染教育学生,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演唱表现音乐作品,让他们自己讨论设计表演作品,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个性爱好,扬长避短,并适时选用乐器,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情绪,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音高,丰富演唱效果,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

2、加强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领悟音乐美

综合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使教师了解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责任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示范法、指导法去学习,体会,让学生充分领悟、感受音乐美的所在。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再以学生是否知道这道题的答案来衡量学生的会与否,以知道一首歌是怎么唱的来衡量一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否,更何况音乐、美术等这些学科并不追求“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我觉得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更是为了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

3、由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注重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作为音乐教师,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将他们带入美的旋律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音乐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4、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5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针对新教材谈几点心得。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二、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篇56

本次培训通过现场活动观摩和理论讲解两种形式进行。做幼教这个行业的我们都知道,也都会经常在教学中学习,传讲过老师的教学。这次,能够在现场聆听、观摩、参与、互动,这的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学习到很多。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能够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里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够让他们从音乐中净化他们幼小的心灵,同时为自身修养带去更多美的享受,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所要坚持和追求的。

在这次教研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律动,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有单到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但可以参与观摩,还可以到现场与老师进行互动,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对律动教学的兴趣,也加深我们对律动的认识。 音乐教学最让我们困惑的,就是如何将游戏渗透在音乐课中,如何让孩子们从一节简单的音乐课中体验由游戏带来的快乐。为此也专门作了解答。音乐课,要求孩子们的常规是非常严格的,决不允许有任何的违反规则还可以再进行游戏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很强的规则意识才行。有了常规,才可以进行音乐课的第二步——渗透游戏教学。比如:我们在小班就可以把一小段简短的音乐划分为很多个八拍,教会孩子1—2个简单的动作,像拍手拍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更深的认识,我们可以缩短拍子,在原有基础上把动作做得快一些。那么到了中、大班,就完全可以通过缩短时值,再加入动作来进行音乐教学。当然,音乐教学中,除了单一的自己尝试,还可以渗透2人、3人、或者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等。这就要求常规意识更加稳固才可以进行。

总之,在这次学习中,幽默、生动、激情的讲演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为之振奋,收获颇丰。不仅为我们今后在音乐教学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通过音乐,让我们的身心都愉悦起来。从而,使我更加热爱音乐了。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中心幼儿园曹乐雨

20xx年11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