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我市著名女歌唱家石俊荣演唱的《门达我幸福的家》,激动欣喜了很长一段时间。门达,我的故乡,我阔别了50多年的老家啊!就一直惦记着回去走走,想去看看那如今“草原江南的彩霞”;再约上几个故友乡亲,听他们讲一讲如今“草原江南的佳话”。而当我决定要回去的前夕,又听说将接待我的门达镇文化站站长孟庆宇正是这首歌的词作者,于是,要回去的心情迫切。
门达镇政府,位于科尔沁左翼中旗东南部,铁路大郑线上的门达站境内;门达嘎查是镇政府所在地;门达站在门达嘎查境内。
门达镇下辖17个嘎查、村,总占地面积为24.5万亩,总人口数约20500人。1947年划为一区人民政府,1956年命名为安乐乡人民政府,政府所在地设在现在的门达镇安乐村。1959年迁入现在的门达嘎查,改称为科尔沁左翼中旗安乐人民公社。1984年撤乡变镇时定名为门达镇。
门达镇,范围有些大。门达站是老父亲从1955年至1970年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的出生地。我的童年在春风花草、柳笛飞声中刻在了门达的铁道边上。而门达嘎查,当年那个仰仗着哈达江一水滋养,一年四季不断与狂风飞沙相抗争的小村,听说如今南沙坨“绿进沙退”,北甸子稻谷飘香,被誉为塞外小江南啦!
真是幸运!这次回故乡,我得到了门达镇党委书记张志昌、门达镇文化站站长孟庆宇以及门达嘎查党支部书记张丽华的热情接待,实现了我和当年的老师、同学、老乡亲们坐在一起,抚今追昔,畅叙桑梓之情的愿望。我多年来的心愿,在那一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那一刻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幸福与温暖。
我的故乡——门达地处西辽河南岸,村外又有西辽河下游支流分出的一条哈达江河,早年是一片水草肥美、适于放牧的地方。
门达铁路是大郑线铁路上的一段,最早属于四洮铁路支线郑(郑家屯)通(通辽)线内。门达第二代火车站据说是1947年修建的。车站各部门分别有养路工区、车务工区、电务工区和水务工区等。现在的火车站已经是第三代了,是2014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老门达人对门达铁路记忆最深刻的是高高矗立在水务工区院内的“水楼子”。“水楼子”是水务工区院内的一座水塔。它是铁路车站蒸汽机车时代必不可少的一个设置,主要是供应机车用水,在铁路西边的哈达江上还有一座“西洋桥”。战乱年代“水楼子”和“西洋桥”都曾经被炸毁过,后又重新修建。“水楼子”负责供应往来蒸汽机车用水,同时供给门达火车站各部门运输生产用水和部分职工家属生活用水。住在铁路边附近的家属享受着吃自来水的待遇,在当时全村人都要打水吃的年代,可是绝无仅有的福利啊。随着蒸汽机车时代的结束,中国铁路已跨入了高铁时代乃至“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像门达车站这样的小火车站,正在逐渐脱离原有的运载功能或已逐渐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水楼子”也在去年上半年被拆除了。
老住户李奎生回忆说,最早到门达落户的主要有闫、潘、苏、韩、李等十几户人家。当年这一带都是荒坨子、荒甸子。人们可以随便开荒种地,冬天按户交公粮,隆冬数九赶着老牛车往郑家屯送粮。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土地归集体所有,大家都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一起春耕、夏锄、秋收、分红。当时村南全是沙坨子,村北一半是碱甸子,另一半是能够生长出全村人口粮的农田。农民们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很有限;适于生长的作物主要是高粱、苞米,而苞米的产量相对高一些,自然成了主打产品。所以那时农家餐桌最常见的就是苞米面大饼子,粮食欠缺的人家还要靠挖野菜充饥,我们都吃过苣荬菜、婆婆丁、野灰菜、榆树叶、打碗花根儿……
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制度实施以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9年科左中旗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开发碱甸子种水稻。政府出钱打井,一台柴油机井控面积范围给40亩地。当初村民们对那一片“兔子都不拉屎”的荒地能否长庄稼持怀疑态度。在村上领导干部的宣传动员和引进水稻种植技术指导下,李奎生家第一个报名,凭着一锹一锹挖,一镐一镐刨,硬是在草根如毡垫一般的荒草地上率先开发出18.7亩地,没想到盐碱地特别适合水稻生长,既保产又增产。于是,村民们纷纷加入,几年间全村就成功开发出3000多亩稻田。
几十年闲置的土地得到了开发利用,荒甸子焕发出勃勃生机。站在村北大坨岗子上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稻田绵延起伏在哈达江边,一直到西洋桥下,哈达江像一条玉带飘曳在一片绿海之间,汇成一道秀美的风景,恍若江南水乡。家乡的面貌一下子变了样。更为切实的改变是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餐桌上的大饼子变成了白米饭,靠野菜充饥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
镇党委书记张志昌说,门达这些年坚持搞水稻开发不仅增加了土地种植面积,增加了农作物种植品种,还通过种植水稻逐渐改良了土壤品质。前些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种稻的水资源不足,致使一部分土地又种回玉米;结果由于水位下降,土壤中的盐碱也随之下降,反而使土壤更适合玉米生长,产量大增。因此,因地制宜,根据本村土地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农田种植结构,是当地农业生产的制胜法宝。
由于自然环境原因,门达沙坨子地势高低不平,风沙又特别大。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村里几乎没有一棵树,全村光秃秃地裸露在大陆性季风气候之下,西北风、西南风换着季不停地刮,几十年里村民们饱受着风沙之苦。直到1978年以后,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政策,宣传植树造林的好处: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植被,造福于子孙后代。并提出了房前、屋后、路边,谁栽归谁所有的政策。从那时起村里年年栽树,村民们自此有了植树防沙的意识。铁路线以南的沙坨子多年来由于农业开发沙化越来越严重,村里遵照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从1985年到1989年连续栽植5000多亩杨树。2003年又以个人承包的方式大面积栽植松树,十几年来成活率、长势都非常好。2007年又一次大面积栽植杨树。如今村内村外公益林、固沙林、经济林等成行、成片、成网,沙坨子地树木覆盖率已达80%以上。
初伏的天气,漫步在村中平坦的水泥路上,两旁林荫遮蔽,清爽宜人;走上南沙坨,举目四望,视野所及,一片绿海摇荡在夏日的薰风中,令人陶醉。乡亲们说,这些年村上不间断地植树造林,对治理风沙非常有效。从前村里沙子厚得走路一步一陷脚,现在是想找沙子都找不到了,大风也少见了。退耕还林不只是实现了“绿进沙退”,沙坨上的植被增加了,生态恢复了,连村上的燃料、木料、饲料、肥料等一系列问题都解决了,人战胜自然的能力真是强大!
驱车回城的路上,一次次流连回望,那一片故乡云水地,莽莽苍苍的树、平平展展的田,风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