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我带了几份发表有自己散文的报纸回老家。我把文章念给外婆外公听,他们满是皱纹的脸难得舒展一些,微笑着时不时点点头。听完朗读后,二老直夸我"雨雨好得行哟,给你比个大拇指!"我笑着回答,文学的种子还得感谢老家的童谣呢。说罢,我像一个三两岁的孩童般,请求外婆再给我唱土家童谣。"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嘎婆园子一大推……"在这样充满亲子乐趣的声音中,关于童谣的回忆思绪飞扬开去。
我的家乡黔江位处武陵山区腹地,以土家儿女为主。在这片被誉为"武陵山明珠"的土地上,充满各种山歌、情歌、劳动歌曲等。如果说民歌是大人们抒发情怀的载体,那么童谣就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这些童谣曲调诙谐、音节和谐、形式简短、朗朗上口,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在孩子一两岁牙牙学语时,大人们会教孩子《虫虫飞》。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抱着孩子,大手拉着小手一开一合,嘴上说着"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嘎婆园子一大堆。嘎婆不撵狗,给我咬一口。下河去洗手,盘海(螃蟹)夹一口。上山去找药,蚱蜢蹬一脚……"轻快押韵的节奏和动作搭配,孩子乐不可支,亲子互动趣味盎然。
孩子稍微大点了,可以独立行走或者结伴玩耍,新的童谣成为孩子的乐趣。几个孩子围在吊脚楼的"耍子"边,唱着《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卖干姜,干姜辣,卖水娃,水娃短,卖花碗,花碗花,卖冬瓜……"如今唱来,勾起儿时趣事,我多么思念那些陪我念过童谣的小伙伴呀。此外,长大后学了语文修辞手法,我才发现这简单的童谣把顶针手法用得如此娴熟自然呢。
土家童谣内容丰富,有关于天文地理、草木虫鱼的,也有教导孩子懂事明理、认知生活事项的。例如《大月亮,小月亮》如此唱:"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妹妹起来舂糯米,嫂嫂起来缝鞋底。舂的舂,簸的簸,传唤鸡娃等你鼓。猫翻跤,狗传火,老鼠子开门笑死我。"这首童谣既把一家人辛劳做事的情状生动呈现,又有诙谐的动物形态表达,动物和人一起辛劳,显得幽默风趣。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小小豆子》是这样的:"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挣大钱。"这里面包含的勤劳致富、坚持不懈、朴素纯真也在无形中变为我的奋斗哲学,即做事不怕小,只要肯钻研。于我,一个个的文字不也像圆圆的豆子般,组合成香喷喷的文章么?
童谣不仅是嘴上乐趣,有的也需要肢体动作配合。例如考验手眼配合灵巧度的"捻中指姆"游戏。两人配合着玩,其中一人用手捂住另一只手,只露出指尖,另一人来猜哪个是中指姆。一边猜,一边说:"捻到中指姆,倒打一十五,黄牛转过弯,倒打一十三。豌豆角,胡豆角,重庆来个咪咪脚……"从"u"韵转到"an"韵,再转到"iao"韵,朗朗上口,衔接自然。小小游戏锻炼了孩子的手眼灵活性,也于无形中接受了"转韵"的熏陶。
穿梭在童谣的记忆之河,我如痴如醉。在"扁担这么长,巴掌这么宽,看则容易做则难"里,我学到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在"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里,我彷佛回到了儿时期盼过年的心境;在"一点一横长,一飘飘南洋,上十对下十,日月对太阳"(庙字)里,我感受到了土家孩童识字的趣味和想象力。
于我个人而言,这些土家童谣让我体会至美至善的亲情,养成热爱自然的心态,塑造善良质朴的品格,为我的成长铺垫底色,也为我的文学创作播下种子。于整个民族而言,土家童谣曾被誉为土家族版"幼学琼林",可以塑造幼儿的民族认同,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虽然,随着时代环境和社会生活变迁,现在的孩子们很少说唱这些童谣了,但毋庸置疑的是,土家童谣带给整个民族的快乐、温暖与趣味,却永不会淡化。
充满教育性、趣味性的土家童谣,是土家文化园地中一株带着朝露的花蕾,是连接童年的舌尖趣语。它在老时光里熠熠闪光,成为众多土家儿女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