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朱锦辉担任原永胜公社副主任,分管农业、多种经营工作,他大力主张农民养猪。当时化肥紧张,猪多肥多粮才多,有"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之说,一时间农村户户养猪。由于永胜的猪多,种苗又好,江南江北的人都到永胜来捉小猪。打那时,永胜玉皇庙街有了旅馆,永胜因发展生猪出了名。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是一名代课教师,每月工资仅26元。家里人多劳力少,是生产队的缺粮户。我便也计划起家庭养猪的事。养猪首先要建猪圈,我利用星期天,到自留地上翻泥上水做垡头;垡头做好,再用小车往家推。经过一个星期起早带晚的辛勤劳动,就把猪圈砌好了。那时,我家一般每年养一头母猪两头肉猪。没等大猪好卖,便又捉两条小猪仔一起养,待大猪出栏时,小猪已经五六十斤了。就这样套着养猪,猪灰多了,投肥量大了,肥料收入增多,加上出售苗猪、肉猪的收入,既解决了部分缺粮款问题,又补贴了家用。母猪产仔,有时一圈只产几条,有时一圈十几条。母猪因产仔后体质虚弱,身子往往会将小猪压死。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每次我家母猪产仔后,我晚上都在猪圈旁搭个床铺,夜间一旦听到小猪仔尖叫,便起身将被压的小猪仔挪开,直到小猪仔稍大了才离开,时间一般在一星期左右。
那时养猪占用了我大部分课余时间。养猪要饲料,外地粮食略便宜些,江南竹子较贵,我就利用星期天外出。记得有一次凌晨3点多钟,我用独轮车推着两捆竹子到丹阳埤城,先把竹子卖了,再买了糠、麦、山芋等约两百斤推回家。又一个星期日,我骑着自行车到泰兴城里买猪饲料,在江北载着一百多斤的糠往回赶,到了过船港码头时,汗水已浸湿了衣裤。哪知船工说:接到上面通知,因大风暂时停渡。这可把我急坏了。有位好心的船工见我被江风一吹,冷得直打颤,便把我引到他的宿舍,让我过了一夜,等到天亮才开船。我上了岸,把糠运回家中,没来得及卸车,就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去上课。那时猪窠是泥圈,窠里烂了,都用垡头垫窠。垡头是先在田里挖干子,后堆在田埂上,然后利用秋冬月夜挑回家,常常一干就到深夜。另外出猪灰也是麻烦事,基本上是两个月出一次,每次都得花几个小时。出售小猪时,为了多赚几个钱,往往都到泰兴城里去卖。有一次我推着四条小猪从铁匠港过江,经过船港去泰兴城,哪知上岸时,一不小心,猪都从猪篮里蹿出,我急得满头大汗,几个好心人忙帮我把小猪捉进猪篮。哪知,其时猪价大跌,每担猪只有50多元,且有价无市,我到散市时只卖掉两条,那时真有把没卖掉的小猪扔掉的念头。
过去养猪艰难之事真多,不堪回首。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现代化技术代替人工操作,规模养猪的专业户大增,一家一户的养猪已成为历史,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