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德育心得体会(精选5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德育心得体会 篇1

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生命。“无德不成师,德高才为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教师,内心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力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可是真要说起如何做,却是无从入手。但是短短几天的师德培训学习中各位老师的旁征博引,现身说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因此我也逐渐懂得了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修养方面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朱和新先生也讲过: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需要母亲般的爱,但是教育的爱,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赏识,更需要宽容。

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还要留有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赏识教育最难得可贵的首先是对学生,对孩子,对教育对象永不放弃尤其是教育者所倾注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期待。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爱还需要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面对露珠一样的学生,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此外,教育需要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真爱。如果说,没有责任的爱是无法存在的。那么,没有爱的责任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发现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热爱教师的职业岗位,必须把它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和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新人的重大工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责任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认真履行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这种职责是基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未来的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而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二、课改理念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却是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的角色,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其中文化底蕴是最重要,最难做到的,也是教师最为缺乏的。因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内源性地生长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此外,教师必须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三、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年轻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得住学习关、实践关、职业倦怠关的考验。

专业知识是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天文等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所以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粗读、细读、摘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是很注重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若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有条件的教师要进行教育科研。

据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随着教龄的变化而变化。据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师生涯的最初几年就开始呈现,而且随着教学时间增加开始不断加重。为了摆脱职业倦怠,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其次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高级需要,即实现自尊、自主、自我。此外,还要补充教育哲学资源,加强哲学修养。

除此以上三个方面之外,教师的师德还包括班主任专业化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在此不一一详述。

这些就是我在暑期师德学习上的体会和心得,并以此鼓励自己,鞭笞自己,努力使自己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德育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在学校陈文忠校长的带队下,与学校的17位班主任参加了新州一小举办的“和谐德育主题班会观摩”班主任专题培训会。

我相信参加了这次班主题班会的所有老师可能与我有着同样感受,这次的主题班会,举办得非常成功!班会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是与学校领导的重视,老师与同学们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首先听的是六(2)班李先梅老师上的“我爱我班”的主题班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同学之间应该学会互敬互爱的习惯,然后通过活动展现同学之间的一些具体事例,通过活动同学们体会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好习惯。为了集体荣誉,大家都应该学会我爱我班,共同奋斗,共同感悟。

然后听的是三(3)班袁媛老师上的“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听了这节课,我感触很深,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正是一个如梦的年龄,但也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孩子们稚嫩的童年,转向青春的成熟,将走上一段崭新的征程。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进一步加深了感情。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为主题班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这点就说明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并且在孩子们不知道家长写给自己什么样内容的信件情况下,通过自己写给父母的信,表达了自己对家长,对老师的期望的理解,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这些都说明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大部分留守学生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代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学校应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孩子”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留守娃。部分留守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教师要珍视留守学生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代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

最后是州德育工作专家邹秘书长的工作点评,以及各位骨干老师的点评。

德育心得体会 篇3

感激学校领导、学生处主任给了我机会,让我有幸地参加了第六期中职骨干班主任培训。在这短短的5天,我聆听了领导、专家、学者和优秀同行们的专题与报告。他们理念超前、资料深邃、语言幽默,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为我们传递着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理念与做法;感激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我们供给了丰富的专题报告,同时还供给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学员能够开展交流活动和专题研讨,扩大了交流面,加强了研究本事的培养,为我们的成长供给了有力的指导与帮忙。下头是我对这次学习培训的小结: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发展背景下,终身学习,智慧与研究结合,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班主任发展是主题。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陈琦教授《中职学校德育发展背景下的班主任专业成长》,广东省中职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汪永智书记《做富有教育智慧的中职班主任工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主任张辉教授《中职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及素质养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陶红教授《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与疏导》,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林家祥校长《德育校长视角下:中职骨干班主任工作定位及实践——以顺德陈村职校为例》,广东省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刘卫东副校长《做个幸福的班主任——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压力的调适与专业成长》等,他们经过不一样的角度,广阔的视野,阐释着班主任的成长风雨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于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构成的。21世纪信息时代下,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问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如果教师只用简单地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无动于衷,甚至对牛弹琴的,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当代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就必须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我;就必须学习班主任专业知识和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精深专业知识,完善教育思想与方法,丰富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当然也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虚心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最终构成正确的世界观,学生观,教育观,做一个幸福、智慧的班主任。

二、爱到深处无怨尤,情到浓时方知苦

在领导、学者、专家的报告后,我们聆听了优秀同行们的专题: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黄洁瑜教师《班级因活动而凝聚》和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王家文教师《素材型班主任》。

这让我看到了仅有3年教学经验的黄教师的硕果累累和老一批长达20多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王家文教师的十年如一日地积累。多少人望而止步的班主任工作,多少人报苦怨累的班主任工作,在这两位教师身上,看到的却是痴迷沉醉的享受。这一切源于对教育职责感、使命感和自觉感悟以及对学生源自内心的深沉博大的真爱。看到他们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教案,看到他们为学生专门主持的班会活动,看到他们一天6次下班的记录,如此之详细又如此之细腻与温馨,他们的专题在我心灵激荡,引发了心灵共鸣,我们深深地感到惭愧,惭愧自我缺乏耐心,惭愧自我没有研究与总结,沉淀与积累。

我们都明白,要爱孩子,明白爱是教育的灵魂,可是什么是爱,怎样爱,他们两者从行动上和理论上给了我们答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明白:“如同泉眼般,给予脉脉流淌,源自内心的爱”,付出不是一种张扬,一种炫耀;真正的关爱既是品格,又是修养。智慧源于真爱,真爱触动心灵,爱的力量定会为教师的人生旅途洒下一路暖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爱到深处无怨尤,情到浓时方知苦啊!

三、孤雁不饮啄,飞鸣思念群

在专题与报告后,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组建了班主任工作论坛,我们分组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去浓缩我们的实践,研讨了八大专题:

(1)中职学校班级常规管理与创新;

(2)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3)中职学生自信心重建与问题生的转化;

(4)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5)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和道德创新;

(6)班级团队建设与精神的培养;

(7)班主任在实习实训中的定位;

(8)骨干班主任成长与个性发展。

经过研讨,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理解:“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播撒爱心,用爱关心每个学生是精髓;不放弃,不抛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原则,班主任工作要用心,要有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心”。“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自身修养,也要感染别人,既要苦干实干,也要智慧才干,既要制度手段,也要灵活应变。”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感动不到自我的班会,就别想感动学生”……一句句从第一线教师心灵深处吐露出来的箴言,依旧绕梁,不断地扣打心扉,如醍醐灌顶般地豁然开朗。

经过这次交流,我们彼此交换了自我的意见,共同分析,共同讨论。虽然时间不多,可是意义深远,让我们了解了彼此学校的教育环境,学生状况,异常是山区职业教育的艰辛和城市职业学校竞争的激烈,同时交换了各自的经验,异常是具体的,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商讨与总结,“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孤雁不饮啄,飞鸣思念群”。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在今后职业教育旅途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能停滞不前,不满足于现状,要认真总结自我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并虚心向身边的优秀班主任学习,注重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强调学习,要终身学习,扩大学习范围,拓宽教育视野,使自我不断提高,并创设自我的独特管理风格,创造出与众不一样的班主任教育方法,为了握在我们手中的每一棵生命的幼苗而努力。

德育心得体会 篇4

经过本学期的德育学习,我对师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一、关爱学生

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热爱事业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知识广博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当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要对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要打破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德育心得体会 篇5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在工作的前几个星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谈谈这几次德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学生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学生为基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学生.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学生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学生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学生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给学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学生.

德育心得体会 篇6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品德规范、综合素质、才艺表现等。是学生的素质的重要表现部分,同时这些也是对学生的个性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两个多月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都很有特色。例如:一个叫彭泽湘的男孩子,个子矮小、很顽皮、上课时喜欢捣乱。刚开始我对他很凶,也经常批评他。但几乎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在此同时我也和他对立了;不管我说什么他一直唱反调。我反思了一下,转而采用了表扬的方式。慢慢地我发现他比以前听话多了。而且成绩也进步了不少。结合他的例子,我也用在其他学生身上,我最终也体会到小学生也一样喜欢听表扬的话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必须以一颗宽容之心去爱护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忽略某些学生。

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班主任工作及数学老师,对如何教数学我可以说我没有把握,但我会尽力从学生的情况和学生特点去上好每一堂课,如:乘法口诀表,我刚开始教时很吃力,发现自己一个人在讲课而学生在玩其他东西,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的课根本没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不感兴趣,于是我结合小学生好动、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把乘法口诀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特点。

同时关于班风、班级管理的调整,我也想出一些办法:

一、纪律问题: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必须加以条件束缚,如“周之星”。

二、学生的成绩方面,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既要具有文化知识,又要学会其他才艺,如“画画比赛”、“才艺表演”。

三、学生的行为规范,如乱丢垃圾、乱涂乱画、不讲礼貌等,针对这些我们每个小组选出“监督长”,监督一个小组,小组之间相互比赛一周评一次。

总之,德育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德育工作的好坏也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德育心得体会 篇7

今年的1月5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花都区教育局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承办的花都区中小学德育副校长培训班,在短短的五天培训里让我受益良多:吴颖民教授《略谈学校德育创新与校长道德领导力》的讲座,让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任务、实施途径、创新方法以及德育副校长所肩负的职责;刘树谦教授《德诚于中 礼形于外》的讲座,让我知道了礼仪的重要性及礼仪在道德教育中的活力;谢光灵老师的“破冰之旅” 、戴双翔博士的“世界咖啡”这种新颖的交流研讨方式让感到乐趣无穷……

然而,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王小棉教授的“团队建设与沟通体验活动” 。王小棉教授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很自然地把我们班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规定每个小组在30分钟内用十张旧报纸设计一个能体现小组理念的'模型、给小组起组名、编组歌、设计口号,最后还要通过歌舞的形式展示出来。活动开始了我们小组成员个个兴高采烈,人人积极献计,首先是确定小组的主题—给小组起组名,经过一番商议,我们决定用“腾飞”作为组名,意念是期望花都教育的腾飞,确定组名后我们进行了分工合作:我、潘校和刘校负责模型设计,任校负责编写口号,江校负责选组歌及编排舞蹈动作,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很快我们就完成了任务。在展示节目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都忘记了自己是几十岁的人了,又叫口号,又唱又跳,搞笑的动作让人捧腹大笑。在最后的评比环节中,我们小组成员都认为自己的节目最精彩,因为这个节目凝结了我们小组每个成员的智慧,是我们辛勤付出的劳动成果。哦,原来团队精神是这样形成的:人人参予,全身心投入,团队协作智慧无穷,力量无穷。

德育心得体会 篇8

在公共课教学部陈志强主任、董世勋、尉萍副主任的部署安排下,我们德育教研室近期要求所有德育教师相互听课,对阴志平、徐惠敏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评课。通过这次的听课、评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老师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还是收获多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要求。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在听课中我特别注意各教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1、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好,很好。这表扬鼓励的话随处可见。这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如何保持下去同样值得借鉴。教师在每个环节发出的指令清楚准确,不仅借助流畅清晰的语音语调,还充分利用优雅适宜的体态语,把教师的意图传达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也只有同学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就会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课题的引入自然贴切

本次相互听课,公开评课大多数老师进行互动式,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听课的.老师们觉得很放松。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纵观所听的这几节课,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围绕目标层层展开,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下一个步骤作准备。

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比较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语言很有亲和力,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善于利用多媒体,动人案例,提问,游戏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同学们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五、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德育心得体会 篇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1如果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那么我觉得“学校无小事,处处可以进行德育。

《家庭教育》上说:“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辅教师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我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成长。作为众多班辅教师中的一员,我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我和班主任商量并制定好了德育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

一、抓好常规训练

由于是一年级新生,开学初,我和班主任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系统全面的对孩子们进行常规训练。

本学期开始,刚从幼儿园或者学前班进入一年级的孩子课堂秩序一片混乱。我针对孩子们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形成的现状,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和班主任刘鸣凤老师在语文数学教案和教参以及儿童读物1转引自《试教通训》2003/37—39合刊小学语文专辑(七)第4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精选了喜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教孩子们读背。孩子们在饶有兴趣的读背中自觉的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时,我们就背《读书歌》和《写字歌》。比如,当孩子们坐得东倒西歪,心不在焉时,我们就带孩子们背“两脚放平,两手放正,抬起头,挺起胸,小眼睛看老师。”孩子们背完儿歌,一个个都精神抖擞,坐得端端正正,等着老师表扬呢!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我就会提醒“两脚放平,身体坐正,抬起头,挺起胸,胸口离桌一拳头。”每当这时,孩子们坐得跟写字书上示范的小朋友一样标准,一个个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双脚并拢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说话声音响亮。”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则背《文明礼貌歌》“下课了,别着急,书本摆好再出去。不追不跑不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些儿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比空洞乏味的说教管用得多。现在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教育以表扬为主

孩子们就像一颗颗幼苗,总是期待雨露的滋养,总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而老师的表扬就像雨露阳光,哺育孩子们茁壮成长。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

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不但有批评的作用,还不伤害学生自尊心。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孩子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辅老师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孩子们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在学生面前,老师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放学,我和刘老师轮流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在校园的任何地方,见到垃圾我们总是主动捡起。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升旗仪式时,我自己戴好红领巾,站得直直的,态度严肃认真,唱起国歌声音响亮。学生代表和辅导员献词完毕,我总是热烈鼓掌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一效仿。这样言传身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培养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知道关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我是一个小学生”的班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用相关的视频和课件让学生分清是非对错,然后同桌交流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对,再全班交流。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全年级唯一一个有智障的孩子就在我们班上。因此,转化后进生是我们班辅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后进生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吃力,而是学习不好带来的自卑和人格分裂,将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所以,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降低标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课堂上不要紧

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比如:对这个有智障的孩子,我们总是安慰家长“您的孩子不傻,只是发育迟缓一点。”起初,这个孩子每次说话只能断断续续的说两三个字,什么都不会读写,也不会计算。一上课就往桌子下面钻,怎么喊也不肯出来。面对这个智障儿童,我和刘老师从来不歧视他,看到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大大的表扬。比如:看到他还没来得及钻桌子,就立刻表扬他“你今天真乖,坐得很端正。”看到他看一眼黑板就赶紧说:“你都会认字了,真了不起,来,老师奖励你一颗五星!”知道他会认某个字了,就故意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请小明(化名)给大家读一读这个字。”他口齿不清的读了,我马上热情洋溢地说:“同学们,掌声送给他!”每当这时,那孩子总是乐呵呵的,一脸的幸福。虽然这些赞美不像对正常孩子那么管用,虽然他仍然坐不端正,仍然不怎么写字。但他进步相当明显了,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能认不少的拼音和汉字,最大的转变是他不会再总是钻到桌子下面去了。也能说一些简单的完整的句子了。最让我欣慰的是:当教室里闹哄哄,我有些生气地撅起嘴巴埋怨大家不喜欢我时,他总会热情又大声地说:“老师,我喜欢你!”由此可见,以心换心,这个孩子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关爱留守儿童

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十分普遍。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班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有六个,留守儿童有二十多个。那么多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一来到学校,

德育心得体会 篇10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在工作的前几个星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谈谈这几次德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学生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学生为基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学生。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学生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学生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学生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给学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学生。

德育心得体会 篇11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的学期,我们理当用我们崭新的面貌来迎接,而本学期的执勤任务,更应如此对待。

这个学期的执勤任务大致与原来一样,再加上我们初一已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次会做得更好。可是,本以为风调雨顺的我们却因学校的重修与整改给打破了原来的节奏,可是,这些困难并未阻碍我们执勤的步伐。

每天早晨的岗位,我从校外经过都能听到一阵阵响亮的问候声:“早上好,学习愉快!”这是多么的令人惬意,好似寒风中一团温暖的火苗,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来自我们的热情。在这早寒之中,我们1501班的执勤队员好似一轮和煦的太阳。

黄老师说,中午是人流量最多的时间,执勤难度较大,可以说,是能否做好执勤任务的关键。于是乎,我们班团结一心,全班参与,尽最大努力为全校师生做出最好的服务,无论是在购餐窗口,还是在小卖部维持秩序,抑或巡查外卖现象,我们的同学各尽职责,在我们的服务下,其他的同学老师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炎日下的`校园里,我们就像一朵朵鲜花点缀着,让校园更加美丽。

我这次做执的岗位是中午的水果铺旁,据传闻说,地下车库有许多毒蚊子,不料,我第一天执勤也受到了蚊子的欢迎,全身上下足足十三四个包出现在我的身上,可是我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鼓足了勇气,坚持执完了岗。(任务结束后,去医务室进行了救治)

执勤在我看来,是十分美好的一种方法,一种能让同学遵守校规的方法,这一次的执勤,又让我们将校规、将帮助他人铭记于心。

德育心得体会 篇12

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生命。“无德不成师,德高才为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教师,内心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力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可是真要说起如何做,却是无从入手。但是短短几天的师德培训学习中各位老师的旁征博引,现身说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因此我也逐渐懂得了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修养方面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朱和新先生也讲过: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需要母亲般的爱,但是教育的爱,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赏识,更需要宽容。

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还要留有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赏识教育最难得可贵的首先是对学生,对孩子,对教育对象永不放弃尤其是教育者所倾注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期待。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爱还需要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面对露珠一样的学生,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此外,教育需要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真爱。如果说,没有责任的.爱是无法存在的。那么,没有爱的责任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发现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热爱教师的职业岗位,必须把它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和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新人的重大工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责任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认真履行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这种职责是基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未来的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而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二、课改理念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却是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的角色,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其中文化底蕴是最重要,最难做到的,也是教师最为缺乏的。因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内源性地生长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此外,教师必须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三、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年轻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得住学习关、实践关、职业倦怠关的考验。

专业知识是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天文等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所以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粗读、细读、摘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是很注重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若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有条件的教师要进行教育科研。

据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随着教龄的变化而变化。据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师生涯的最初几年就开始呈现,而且随着教学时间增加开始不断加重。为了摆脱职业倦怠,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其次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高级需要,即实现自尊、自主、自我。此外,还要补充教育哲学资源,加强哲学修养。

除此以上三个方面之外,教师的师德还包括班主任专业化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在此不一一详述。

这些就是我在暑期师德学习上的体会和心得,并以此鼓励自己,鞭笞自己,努力使自己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德育心得体会 篇13

近年来,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政府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教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更快,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但是我们的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中职生的思想素质,即“德力”不高是其原因之一。当前认识和掌握中职德育规律,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非常必要。

一、弄清中职生的现状,明确学生教育的起点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来到我们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有75%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升高中没希望,就没有参加中考,且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到不到校,上不上课,学校和家庭也就不注意了。这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例如,有些学生的汉语拼音不太会拼写,语言表达、阅读存在问题,英语26个字母写不完整,学习成绩总是倒数末位,经常不做作业,上课管不住自己,脏话连篇,抽烟喝酒,打驾闹事等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从他们对电子游戏能玩得很好,有许多体育爱好,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看,他们的智力不低下。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学生表现都不一样,我们必须清楚,要因人而实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入学教育突出“严”字,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关键

中职学生入校时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偏差,这是中职学校的首要难题。如何防止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继续下滑,甚至违法犯罪,让每位学生逐步步入正常规道,我校对每年入校新生,实行严格教育。“严”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严谨,对学生行为要求严格,对学生的教育环节严密。严并不是主要依靠批评的手段,反而应更多的使用表扬的手段。多年来学校规定:新生一律要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思想,学习军人有吃苦精神和过硬本领,有严密的纪律,锻炼意志,自强自立;新生一律要通过专业教育,使他们明确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单位的要求,遵守本校制定的本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新生一律要通过《学生手则》的学习和教育,明确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吃、穿、住、行和学等方面的规范和目标,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主动检查自己的'思想,使一些良性行为固定下来成为行为习惯。我校长期执行常规评比制度,严格认真地对每天每班每位学生的仪表、礼貌、出勤、早操、保洁等行为进行日检查、周小结、月总结、监督和评比,对表现好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和班级及时的批评并敦促改正。

三、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总之,目前中职教育面临许多德育教育难题,我们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收取材料,加大德育实验,不断总结规律,提高中职生的德育能力。

德育心得体会 篇14

11月16日。17日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素质教育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同学们怀着愉悦的心情乘坐大客车去往素质教育基地,一路上,留下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到达了素质教育基地,首先进行了升旗仪式,我们几个国旗颂的同学还在那里出色的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这次实践活动,我班所学习的专业是“电子百拼”,首先,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科学知识,还说明了电子"百"拼的`‘百’字为什么不是摆积木的“摆",那是因为电子百拼有多种多样的摆发。老师娓娓动听的话语,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对电子百拼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科技世界。

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套电子积木,同桌合作完成各种电路图,让我们在拼一拼,玩一玩中,体会到科技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一个个小灯泡在我门的动手操作下闪闪发光,收音机也在我们的拼拼摆摆中发出美妙的声音……最后,我们还进行了激烈的比赛,我班戚贺明同学由于技术高超,被评为专业能手,还获得了荣誉证书。

这次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既找到了快乐,又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今后,我们还要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德育心得体会 篇15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心得体会 篇16

本人从事学校德育工作多年,深知要真正做好德育工作,难度很大。德育工作难,难在其长期性和隐性,难在其常常不被重视,难在其方法陈旧无创意,难在其能否真的让孩子们入脑入心铭记终生。当然,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之一,学校德育工作者尤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大道理要讲,小道理更要谈。但是,如果认为向孩子们讲讲道理就能解决问题,肯定未免天真了一些。解决思想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主要靠不断的实践,靠养成教育,靠引导进而内化为孩子们的品格和素质。 德育应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有机融合,在各个管理层面体现并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细节,即从微小处着眼着

手着力。实践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基本经验,德育要从孩子们的生活实践开始,而德育教育的力量又是在交叉整合、融会贯通、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并生效。比如作文育人方面,先从"我和爸爸或妈妈"开始,然后再"我与老师"、"我与学校",最后"我与社会"、"我与祖国"、"我与世界";再如环保教育方面,先从不起眼的小事,从自我开始,再从改变习以为常的陋习做起,从班级、校园再扩至社会、国家、地球家园等。

只有实践才能育人,在德育实践中让孩子们去内化显得非常非常重要。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有对孩子终生负责的精神,千万不要将德育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花架子,形同虚设或做做样子搞搞形式应付差事,有这样一句真话:德育为先,"先成人后成才"!很有道理。有才而无德为坏才,是可怕的!德育工作者应专业化,要有专业水准,要有理论支撑,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盲人摸象,效果想必也不会太理想。 搞德育活动,必须要精心设计,系统研究,锁定目标,有可行的.预案,让孩子们从"生物人到社会人"(马克思语)。记得曾有位大教育家说过:"儿童是感情的王子",所以德育教育要以情动人,以理感人服人,形成难忘的教育,收到让孩子们终生难忘的效果。 细微之处见精神。我想,影响孩子的除了知识,更有道德与文化。在人的一生中,到最后能想起来的才是最珍贵的!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必须使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别要注重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以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德育工作者应主动在实

践中不断摸索并掌握规律,使孩子们从感情的变化引发行为习惯的转化,促使他们既成人又成才。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做孩子们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良好成长氛围的营造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德育心得体会 篇17

近年来,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政府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教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更快,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但是我们的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中职生的思想素质,即“德力”不高是其原因之一。当前认识和掌握中职德育规律,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非常必要。

一、弄清中职生的现状,明确学生教育的起点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来到我们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有75%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升高中没希望,就没有参加中考,且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到不到校,上不上课,学校和家庭也就不注意了。这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例如,有些学生的.汉语拼音不太会拼写,语言表达、阅读存在问题,英语26个字母写不完整,学习成绩总是倒数末位,经常不做作业,上课管不住自己,脏话连篇,抽烟喝酒,打驾闹事等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从他们对电子游戏能玩得很好,有许多体育爱好,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看,他们的智力不低下。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学生表现都不一样,我们必须清楚,要因人而实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入学教育突出“严”字,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关键

中职学生入校时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偏差,这是中职学校的首要难题。如何防止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继续下滑,甚至违法犯罪,让每位学生逐步步入正常规道,我校对每年入校新生,实行严格教育。“严”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严谨,对学生行为要求严格,对学生的教育环节严密。严并不是主要依靠批评的手段,反而应更多的使用表扬的手段。多年来学校规定:新生一律要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思想,学习军人有吃苦精神和过硬本领,有严密的纪律,锻炼意志,自强自立;新生一律要通过专业教育,使他们明确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单位的要求,遵守本校制定的本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新生一律要通过《学生手则》的学习和教育,明确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吃、穿、住、行和学等方面的规范和目标,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主动检查自己的思想,使一些良性行为固定下来成为行为习惯。我校长期执行常规评比制度,严格认真地对每天每班每位学生的仪表、礼貌、出勤、早操、保洁等行为进行日检查、周小结、月总结、监督和评比,对表现好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和班级及时的批评并敦促改正。

三、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总之,目前中职教育面临许多德育教育难题,我们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收取材料,加大德育实验,不断总结规律,提高中职生的德育能力。

德育心得体会 篇18

今天我参加了由新泰实验中学举办的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泰安英雄山中学的张峰老师执教的“感恩父母,回报于行”的主题班会观摩课,着实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师生。

整堂班会课班主任以主持人身份围绕学生们身上普遍存在的“情感冷漠症”提出问题,随着“真情诉说”、“拷问心灵——现场互动”、“体悟亲情”、“真情告白”、“感恩于行”、“亲情演绎”、“集体宣誓”等活动内容的层层推进,学生们纷纷回忆父母对自己百般呵护与关爱的事例,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大家的`第一感觉是四十五分钟太快了!

在课下的交流中,一位来自石莱中学的教师急切地表达了他听课后的感受:“今天的课太感人了!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今天的教育场景与其说是来观摩学习的,还不如说是来接受教育的。令我再度联想到父母对我的爱,宛若春风,吹奏出我人生命最初的激昂,吹散了我人生之路的阴霾。心动,不如行动!我今天下班后的第一件要做事,是要向远在家乡的父母问声平安!道声谢谢!

德育心得体会 篇19

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生命。“无德不成师,德高才为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教师,内心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争取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可是真要说起如何做,却是无从入手。但短短几天的师德培训学习中各位老师的旁征博引,现身说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因此我也逐渐懂得了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修养方面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朱和新先生也讲过: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需要母亲般的爱,但教育的爱,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赏识,更需要宽容。

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但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还要留有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赏识教育最难得可贵的首先是对学生,对孩子,对教育对象永不放弃尤其是教育者所倾注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期待。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爱还需要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面对露珠一样的学生,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此外,教育需要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真爱。如果说,没有责任的爱是无法存在的。那,没有爱的`责任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发现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热爱教师的职业岗位,必须把它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和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新人的重大工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责任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认真履行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这种职责是基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未来的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而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二、课改理念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却是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的角色,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包含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其中文化底蕴是最重要,最难做到的,也是教师最为缺乏的。因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内源性地生长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此外,教师必须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提升自身,充实自身。

三、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年轻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得住学习关、实践关、职业倦怠关的考验。

专业知识是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天文等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因此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粗读、细读、摘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是很重视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若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有条件的教师要进行教育科研。

据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随着教龄的转变而变化。据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师生涯的最初几年就开始呈现,而且随着教学时间增多开始不断加重。为了摆脱职业倦怠,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其次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条件满足自身的高级需要,即实现自尊、自主、自我。此外,还要补充教育哲学资源,加强哲学修养。

除此以上三个方面之外,教师的师德还包含班主任专业化和不错的心理健康。在此不一一详述。

这些就是我在暑期师德学习上的体会和心得,并以此鼓励自身,鞭笞自身,努力使自身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德育心得体会 篇20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在工作的前几个星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谈一下心得。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学生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学生为基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学生。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学生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学生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学生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给学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学生。

德育心得体会 篇21

今天我参加了由新泰实验中学举办的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泰安英雄山中学的张峰老师执教的“感恩父母,回报于行”的主题班会观摩课,着实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师生。

整堂班会课班主任以主持人身份围绕学生们身上普遍存在的“情感冷漠症”提出问题,随着“真情诉说”、“拷问心灵——现场互动”、“体悟亲情”、“真情告白”、“感恩于行”、“亲情演绎”、“集体宣誓”等活动内容的层层推进,学生们纷纷回忆父母对自己百般呵护与关爱的事例,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大家的第一感觉是四十五分钟太快了!

在课下的交流中,一位来自石莱中学的教师急切地表达了他听课后的感受:“今天的课太感人了!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今天的教育场景与其说是来观摩学习的,还不如说是来接受教育的。令我再度联想到父母对我的爱,宛若春风,吹奏出我人生命最初的激昂,吹散了我人生之路的阴霾。心动,不如行动!我今天下班后的第一件要做事,是要向远在家乡的父母问声平安!道声谢谢!

德育心得体会 篇22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有幸参加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第二届德育研讨会。作为一名培训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令人深省。下面我从德育活动的组织、优秀班主任老师德育课、四川德育教育专家李灵教授所做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以及我对德育工作的感悟来说。

活动组织作为活动的基础,需要花大量的心思。特别是大型学校活动组织,关系到每位老师和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工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体现了一个学校组织管理、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软实力。因此,学校领导重视、老师全身心投入、学生从中受益都与活动组织密不可分。在川师宜外我们真切感受到活动组织付出的一切,但是有所成长和收获,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辛勤付出是值得的。

此次参加川师大德育工作主题班会初中部的八位老师分别从家庭、班级、自然、自我、网络五个主题中选材进行了展示,老师们主要涉及了家庭(4位老师)、班级(2位老师)、自我(2位老师)三个方面。主题班会设计的方案新颖独特,真实反映出每位老师的.工作状态和文化素养。从主题选材上来说,也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和同学们息息相关。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小事说起,从父母之间的小事说起,从同学之间的小事说起,从自己的小事说起……从目标教学上来说,都抓住了学生现阶段年龄特点,从事例教育上升到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知和探索,最终达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从内容上来说,通过某种活动或事例让学生产生兴趣或共鸣,从而更好引导学生走进去、再走出来、再走进去。从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从消极到积极,从片面到全面、从无声到有声……还有很多方面,但是无论哪个学校的哪位老师,德育主题班会都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落实四清”教育模式展开,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德育教育让老师和学生更好把握主题,达到教育之目的。

四川德育教育专家李灵教授的专题讲座,从德育工作的高度、深度、广度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德育工作的主题都是从实际生活而出,但是要做到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符合学生知识层面,考验的不仅是老师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更多的我认为是对老师行为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因此,做好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活动的特征体现在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等方面,我认为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最为重要,教育即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生自主性就是需要学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关键,无德有才可能会造成社会阴暗面,因此,德才兼备才是一个人完美的体现。体验性就是要学生能够通过认知感受转化为内动力,不断指导自己行动,驱使自己行动,最后成为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德育活动的内容对于深刻理解和剖析主题至关重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会反馈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我认为如果说主题是中心,那么内容就是灵魂,好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老师从中探究学生的素养,达到教学相长。那么内容如何选,如何用,如何学,这又是一个考验老师教学机智的问题。首先紧扣主题,离开主题的内容,学生无论怎样有兴趣,老师无论怎样有激情,也是偏离轨道。其次,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一节德育课结构清晰很重要,老师和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揣摩。重点突出,哪怕一节课只讲一个重点,学生可以受到教育和启发,那我认为比起一味的灌输,一味的为完成任务要好百倍,甚至千倍。内容选择上不应该过多重复同样素材,不应过多呈现同类型的素材,我觉得两个或三个素材即可。简单才能更加体现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故事需要震撼,素材需要“高大上”,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把复杂问题结构化,把结构问题简单化,从而更好把目标落到实处,达到主流价值、导行价值有机融合。

传统德育工作认为就是班会,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已经延伸到各个层面,并且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德育专题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德育工作,而且让各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发展。下面我谈谈几点感受:

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德和育。以德树人,这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方针,德才兼备是对新形势下的所有老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德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培育,培育才能弥补不足,培育才能成长,培育才能开花结果,创造未来。德育是工作,说明德育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它需要所有人共同付出和努力,更需要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人才引领,这是一个专项课题,而不仅仅只是某些、某部分参与,它应当成为专业工作。

德育工作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一个困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问题,更不用说老师和学生。但是从我肤浅的看法来说,我觉得德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一辈子,而不是一天两天,如果我们能够把它演变成一种习惯,那么天天有德育,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习惯成为自然,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难的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需要天天付出,时时付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古人谈忧患意识,其实就是一种德育工作,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其实不易。因此,德育过程就是一个人转化蜕变的过程,无定法而不离法才是真法。

德育成长是潜移默化。为什么说是潜移默化,通过一节课或几节课就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能我们自己都不能相信。所以成长就是追求,只有不断付出,有目标、有行动,长期坚持,那么德育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长。

德育心得体会 篇23

历经六天的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是短暂而难忘的,每堂课的内容都是那么充实和精彩,教授的理论观点鲜明,佐证案例生动,引人入胜,触发思考。通过六天的学习,既是对自身知识的丰富和更新,又是对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一定让我获益匪浅。

一、学习认识上有提高。

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总以为只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就可以应付日常工作,往往忽略了知识的更新,尤其是理论知识的更新。多数是需要什么才学什么,而且有时借口工作忙而把书本抛在脑后,并没有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这一次培训身处高等学府,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前知识的匮乏和肤浅;使自己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学习当中不断积累新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知识视野上有拓展。

本次学习培训知识汇集丰富,开设的课程讲座包括:当前宏观经济金融改革与侧供给结构、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高绩效干部团队建设与执行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等学科,可以说是经济理论、社会热点、人文管理、交通专业等全方位的知识涉猎。虽然时下媒体和网络十分发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已十分容易,但身处知名高校讲堂,面对面聆听各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的授课,其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透过他们的讲课,在体味他们深入专业领域治学严谨、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同时,也集中分享了专家教授们长期教学和研究积累的知识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对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能力促进上有帮助。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交通干部学习培训的效果是要体现在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但最终目标是要落实到高效地服务于交通行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通过这次培训,在理论知识上给予了我新的认识,在思维拓展上给予了我新的想象,在能力提升上给予了我新的空间,相信在今后的本职工作中,自己一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素质提升,促进工作水平提高。

德育心得体会 篇24

今天我参加了由新泰实验中学举办的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泰安英雄山中学的张峰老师执教的“感恩父母,回报于行”的主题班会观摩课,着实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师生。

整堂班会课班主任以主持人身份围绕学生们身上普遍存在的“情感冷漠症”提出问题,随着“真情诉说”、“拷问心灵——现场互动”、“体悟亲情”、“真情告白”、“感恩于行”、“亲情演绎”、“集体宣誓”等活动内容的层层推进,学生们纷纷回忆父母对自己百般呵护与关爱的事例,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大家的第一感觉是四十五分钟太快了!

在课下的交流中,一位来自石莱中学的教师急切地表达了他听课后的感受:“今天的课太感人了!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今天的教育场景与其说是来观摩学习的,还不如说是来接受教育的。令我再度联想到父母对我的.爱,宛若春风,吹奏出我人生命最初的激昂,吹散了我人生之路的阴霾。心动,不如行动!我今天下班后的第一件要做事,是要向远在家乡的父母问声平安!道声谢谢!

德育心得体会 篇25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在工作的前几个星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谈谈这几次德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学生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学生为基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学生。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学生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学生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学生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给学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学生。

德育心得体会 篇26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心得体会 篇2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观看学习,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德育心得体会 篇28

当今社会,未成年人有许多失范行为: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这种种失范行为中,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对此应负多大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到底除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学校中教师眼中的“差生”有的很快成为社会的叛逆者?时至今日,我顿悟:原来是因为爱的缺失,爱的教育的缺失。

“人的心灵,就像一朵小花一样,它不知不觉地吸收太阳的光,它永远需要太阳,需要太阳光辉。”未成年人需要爱,学生需要爱,同时他们也需要爱与教育。一个学生被教师认定是“差生”,这对他们心灵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有的将影响他们一生。因此,歧视对学生成长是不幸的。而在目前教育下,这样被另眼相看的学生还很多,他们的心灵很早就感知社会的残酷,感受自身价值的被忽视,当他们进入社会后,怎会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思考其源头,是无爱教育导致了他们对社会无爱。多一份爱,就可能为社会多造就一个有用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懂得爱,要去关爱学生,要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有爱。

在学校中应开展爱心教育。学校的活动主体无非是教师和学生,这样爱心教育就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倡导教爱;

二、培养友爱;

三、教学生自爱。

师爱,则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关心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平等的观念,即人格平等,要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更成熟的心愿,要尊重学生。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肯定、折服和依恋。没有平等,没有尊重,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爱。尤其要把爱更多地关注于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用爱去感召他们。“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需要学生“信其道”,则要思考我们在教学中付出了多少爱心和耐心?是否爱发怒,一个容易动怒的班主任和教师不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因此,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学校关爱教育第二是培养友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相互合作精神,提高他们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友爱,就必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情感,对集体每个人的情感;还要教会学生关心集体中的“弱势群体”。如集体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身体差的学生,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性格孤僻的学生等等。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必要地主题班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如“一帮一”活动等,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懂得爱、体会爱、学会爱,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受到关爱的学生,也可感恩,会尽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

学校爱心教育第三方面是教会学生自爱。自爱包括自尊、自强、自律、自护四个方面的内涵:自尊即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自强即对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自律即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遵守,自护即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理解和珍惜。

自爱是被爱的基础,是进一步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基础。一个对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社会、爱祖国?教会学生自爱,首先让学生珍爱生命与健康,教会学生自爱,还要帮助他们努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改进方法、培养毅力等,为他们将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个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教师、爱学校的人,更懂得去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因此,实施爱心教育,建设和谐得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的同学关系,构建学生发展得和谐德育环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并努力做好的工作。

德育心得体会 篇29

本学期我依然担任着是二年级一班赵楠同学的德育导师,在这个学期中我能按照《德育导师职责》的要求去做,积极参加学习,深入到班级管理,配合班主任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责任可以落实到个人,使赵楠在各项活动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各方面都有了相对性的提高与上升。

本学期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及活动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了解孩子的思想与学习状况,对于班上的特殊学生及时为孩子校正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赵楠的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为了不影响班级的总体成绩,我从不会因为学习而影响体育锻炼,在他们锻炼之后我会抽出一些其他的时间为他做出一定的辅导,不至于让他与整体的差距太大。

平时每天协助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出操,要求学生排好队,不说话,做操时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天放学排好路队,注意安全。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

对赵楠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做出了作为德育导师一定要付出的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与耐心,与学生“以心换心”,能成为学生可尊敬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结交的益友。赵楠同学上课不会听讲,完成作业的效果较差,上课总也不能集中精力听讲,作业拖沓,学习成绩较差。我想,所谓的后进生并非天性如此,他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力求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家长最大程度的.配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他多进行思想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对他进行帮助。上课不会听讲我就在我的音乐课上给与他更多的关注,多提醒,多提问;纪律差,不爱完成作业,我就利用他爱唱歌的特长鼓励他,争取各个方面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老师的诚心赢得了他的信任。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改变,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也认真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一学期以来,在班级管理上我感觉我做到了尽心尽力,但是与其他的优秀教师相比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今后我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把德育导师的工作做的更好。

德育心得体会 篇30

6月16日在兴华学校观摩了一节非常优秀的德育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是《牵手》,此次班会课的目的就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家长的.苦恼,寻找沟通和理解的方式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课程的设计完全是以学生和家长为主体,完全是自然而真实的交流状态,学生和家长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情感真挚,相信经过这样的互动交流之后,在师生和家长心中都会有一定的感动和收获。因为课程选择以《牵手》作为主题正是针对目前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制定。课程的设计过程创设了一个轻松的交流情境,实现了孩子和家长之间心灵的共鸣。相信经过这样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班会活动,真正能做到师生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达到心手相牵,共同营造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德育心得体会 篇31

周二下午,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欢聚在学校报告厅,观看了《中华德育故事》教育片。这次活动印象深刻,让我知道了“大禹克俭”、“姜肱大被”、“刘宠钱清”、“孝基还财”、“彦光易俗”、“赵孝争死”六个中华经典道德故事,是一次丰盛的精神大餐。

其中“孝基还财”的故事告诉我:为人应该廉洁自爱,非己之财莫贪;让人敬重的是你的品德,而不是你多么有钱财;我们做人要心存善念,要有包容他人的心,还要给予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帮助他人,别人才会有改变的可能。在学习、生活中也一样,不管哪位同学做了错事或遇到了困难,我们都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让他改过的同时走出困境。

最令我感动的是“大禹克俭”的故事了。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多么难能可贵!家中有妻子在苦苦守候,还有大禹从来没抱过的新生孩子,每次他路过时,听到孩子的哭声,他怎么不想去看一眼?又怎么会不想家呢?可是,大禹为了天下老百姓能早日摆脱水患,过上幸福的日子,他宁可舍下自己的小家,整整十三年,露宿在外,与众人一起不分白天黑夜付出着,那种大公无私的精神,真的震撼人的心灵!也让我留下许多热泪。如果我们人人都像大禹一样,处处为百姓着想,国家将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我想:长大了,我也要像大禹一样,认认真真干好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希望学校能让我们多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使我们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更好的分清生活中的真善美,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德育心得体会 篇32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

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德育心得体会 篇33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一、爱心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八、九岁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外,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因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二、细心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育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班主任还应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细心。为此,我认真做好“六个勤”,即“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

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有教育心得多记录、多总结,积累经验……这样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

如我们班里的小宇同学,刚从别的小学转过来时,学习一点也不积极,写字慢吞吞的,说话声音特别小,背诵课文在全班是最慢的一个。私下里我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种种不足之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场之后批评,他接受就诚恳多了,最后我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有进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现在他转变了许多。

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时时抓,细细抓,是班主任工作不可欠缺的。

三、耐心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转化后进生成了每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

班里的佳佳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老师不在身边,他能交空白卷,平时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成功教育”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

班主任工作,可说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了。我总想,只要每个班主任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德育心得体会 篇34

教体局组织全市德育干部举行了“活力无极限”的培训会,会议内容十分新颖,我们看到题目都心怀忐忑,因为全封闭的培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培训呢?到了现场,才感觉会议的隆重,也充分认识到教体局对德育干部的重视。

通过本次培训会对文明礼仪有了新的认识,对德育干部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有了新的感悟。我们的文明礼仪,我们的能力是教师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影响孩子等方面的规范化的做法。

本次会议,全由我们自己互动,交流,从不认识到认识,从来自不同的学校,成为一个团结的团队,无不体现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当这些方法运用到我们身上时,我们也有些手足无措了。你看,在借书活动中,在即兴演讲中,很多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说应该先敲门,要主动问好,演讲中应该真诚的看着听讲者等等,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做到。在提倡文明礼仪的今天,我们自己都没有做到,怎么能来教育孩子呢?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名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美观,面对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女老师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通过张蕊老师的指导,我们懂得了在待人接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在注重外在的仪表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要相信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

德育心得体会 篇35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德育心得体会 篇36

寒假,有幸拜读了《中华德育故事》。里面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陆绩怀橘”、“蔡顺拾椹”令我印象很深刻。

“陆绩怀橘”讲述的是三国时吴人陆绩,从小便很孝顺,事事都为父母着想,六岁时跟随父亲去淮南拜访父亲的朋友袁术,袁术以橘招待,因为那里的柑橘很甜,陆绩知道母亲最爱吃橘子,便悄悄为母亲带了三个,不料临走前拜谢袁术时,袖中的柑橘掉了出来,遭到了袁术的讥笑,陆绩诚恳地说明了原因,袁术非常感动,陆绩小小年纪就如此善良孝顺,长大成为了德才出众的一代清官。

“蔡顺拾椹”讲述的是西汉末年兵祸战乱,百姓民不聊生,蔡顺为了逃避战乱,带着母亲来到椹涧,他为了让母亲吃饱穿暖,自己受冻挨饿,每天辛苦干活,只为换一个馒头带回家给母亲吃。不料赤眉军打到了椹涧,大家都外出逃难,蔡顺为了给母亲找吃的,跑到深山找桑葚,他把找到的桑葚按颜色分开放在了篮子里,黑紫色的桑葚味道甜留给母亲吃,青紫色的桑葚味道酸留给自己吃。蔡顺在回去的路途中碰到了赤眉军,赤眉军被蔡顺的孝顺行为感动,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洗去赤眉,回家孝顺父母了。就这样蔡顺凭着对母亲的孝心阻止了一场战争,为纪念蔡顺德行,人们将赤眉军洗眉的那条河改名为“洗眉河”。

看了这盘故事后我深受感动,也感到十分惭愧。陆绩才六岁就能如此孝敬父母,蔡顺竟然用自己的孝心感化了赤眉军,而我已经九岁了,还经常惹爸妈生气,让爸妈为我日夜操劳。我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学本领,做爸妈的孝顺女儿,不辜负爸妈对我的爱和期待,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德育心得体会 篇37

以前到了暑假,一个人在家,吃饭就变得马虎了。泡面,外卖,微波煮的快餐,很少自己下厨,因为呆在厨房五分钟就像刚洗好桑拿一样,总是会汗流浃背。因此总是喜欢方便。但现在已经是高中生了,我强迫着离开惰性。更实在一些,开始是为了完成这份“为父母做一天饭”的作业而下厨。经历后,才发现做饭能让人学会很多。这次我做饭的目标就是全部煮熟!或许这个“志向”不够远大,毕竟很少下厨,万事开头难!洗菜时菜没洗干净,水倒浪费了不少,切菜时“快刀斩乱麻”,爸爸批评我不够耐心,弄得我有些灰心。好在有他在一旁指导着该怎么切均匀,以及烧菜时要注意火候,什么时候放调料啊等等。难怪会有人说,烹饪也是一门学问。

不一会儿,厨房就充满了油腻与蒸汽,此时真恨不得钻进空调房。一瞬间我又嘲笑自己的幼稚了。确认煮熟后掀起锅盖,香味便扑面而来。不过锅底由于油加的不够有些烧焦。把菜都端上桌,得到了父母的肯定。他们故作惊喜,尝了几口赞不绝口。其实色香味都不够出色,但毕竟是自己做的,显得格外美味。

做饭,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许多。买菜,拣菜,洗菜,切菜,烧菜。每一个步骤,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愿不愿意,怕不怕麻烦。毕竟不常干这些活儿,显得笨手笨脚的。其间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妈妈就说,在她像我这个年龄时,早就是做菜高手了,天天帮外婆姨妈做好饭,哪像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几个天天干家务的?这说得我有些惭愧。平时我住宿,父母下班回来也就简单烧个两菜一汤。周末我一回家,就成了“满汉全席”了。父母处处为我着想,而我也常以学习忙为由,不怎么碰家务,更不用说做饭了。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动手劳作家务,即使笨手笨脚,父母看到了这份用心,一定会感到欢喜的。就做饭而言,真正的用心者,是会忘记厨房的热与“乌烟瘴气”的,父母的肯定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使我继续有想做饭的动力。作业只是形式,我不该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只给父母做一天饭,而是真正地发自内心想去做好。这并不是件难事。只要不怕麻烦,一心一意地去做,父母必定能吃出那份用心的甘甜!

德育心得体会 篇38

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生命。“无德不成师,德高才为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教师,内心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力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可是真要说起如何做,却是无从入手。但是短短几天的师德培训学习中各位老师的旁征博引,现身说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因此我也逐渐懂得了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修养方面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朱和新先生也讲过: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需要母亲般的爱,但是教育的爱,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赏识,更需要宽容。

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还要留有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赏识教育最难得可贵的首先是对学生,对孩子,对教育对象永不放弃尤其是教育者所倾注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期待。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爱还需要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面对露珠一样的学生,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此外,教育需要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真爱。如果说,没有责任的爱是无法存在的。那么,没有爱的责任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发现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热爱教师的职业岗位,必须把它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和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新人的重大工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责任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认真履行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这种职责是基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未来的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而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二、课改理念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却是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的角色,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其中文化底蕴是最重要,最难做到的,也是教师最为缺乏的。因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内源性地生长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此外,教师必须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三、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年轻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得住学习关、实践关、职业倦怠关的考验。

专业知识是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天文等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所以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粗读、细读、摘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是很注重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若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有条件的教师要进行教育科研。

据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随着教龄的变化而变化。据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师生涯的最初几年就开始呈现,而且随着教学时间增加开始不断加重。为了摆脱职业倦怠,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其次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高级需要,即实现自尊、自主、自我。此外,还要补充教育哲学资源,加强哲学修养。

除此以上三个方面之外,教师的师德还包括班主任专业化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在此不一一详述。

这些就是我在暑期师德学习上的体会和心得,并以此鼓励自己,鞭笞自己,努力使自己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德育心得体会 篇39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在工作的前几个星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谈谈这几次德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学生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学生为基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学生。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学生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学生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学生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给学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学生。

德育心得体会 篇40

我们班刚来了一位新转学的孩子,这一天,我和来送他的妈妈聊了起来,当问起孩子转学的原因时,家长说:“孩子以前在的那个幼儿园,他们班的老师是个很年轻的小姑娘,很爱美,去接孩子的时候,经常看到老师不是在照镜子就是在化妆,要不呢就是玩手机,很少在孩子身边。我们不放心,就转园了。

听到这些,我想了很多,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的让家长放心呢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我的女儿到医院去看病,接待我们的是一位长得很普通的中年女医生,但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手是那样的轻柔,动作也很麻利,话语是那样亲切,就像母亲一样。短短几个小时的治疗,我的孩子一直都是静静的注视着她,没有一点害怕的心理。我突然觉得她是那样的美丽,他的`手是那样的白皙,服饰那样的整洁,容貌是那样的亲切可爱。

这位普通的女医生用她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爱戴,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面对幼儿和家长,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美丽呢?清晨,当新幼儿入园涕泪交流哭闹不休时,老师耐心的抚慰和温柔的搂抱是最美丽的,室外,老师和孩子共同忘我的游戏时,老师身上沾满的草屑和手上脸上的灰尘是最美丽的。生病幼儿的床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是最美丽的,晚上,家长晚接时,老师理解的话语和微笑是最美丽的。

德育心得体会 篇41

经过本学期的德育学习,我对师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一、关爱学生

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热爱事业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知识广博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当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要对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要打破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德育心得体会 篇42

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中,学生进步时,与他一起开心;学生退步时,与他一起分析;学生气馁时,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犯错时,教化他而不是责骂他……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人们常常把我们教师比做蜡烛,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就要求我们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具有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每到教师节,总可以看见毕业的学生来校看望老师,这时我们感觉到很欣慰,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我们老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德育心得体会 篇43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有幸参加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第二届德育研讨会。作为一名培训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令人深省。下面我从德育活动的组织、优秀班主任老师德育课、四川德育教育专家李灵教授所做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以及我对德育工作的感悟来说。

活动组织作为活动的基础,需要花大量的心思。特别是大型学校活动组织,关系到每位老师和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工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体现了一个学校组织管理、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软实力。因此,学校领导重视、老师全身心投入、学生从中受益都与活动组织密不可分。在川师宜外我们真切感受到活动组织付出的一切,但是有所成长和收获,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辛勤付出是值得的。

此次参加川师大德育工作主题班会初中部的八位老师分别从家庭、班级、自然、自我、网络五个主题中选材进行了展示,老师们主要涉及了家庭(4位老师)、班级(2位老师)、自我(2位老师)三个方面。主题班会设计的方案新颖独特,真实反映出每位老师的工作状态和文化素养。从主题选材上来说,也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和同学们息息相关。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小事说起,从父母之间的小事说起,从同学之间的小事说起,从自己的小事说起……从目标教学上来说,都抓住了学生现阶段年龄特点,从事例教育上升到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知和探索,最终达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从内容上来说,通过某种活动或事例让学生产生兴趣或共鸣,从而更好引导学生走进去、再走出来、再走进去。从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从消极到积极,从片面到全面、从无声到有声……还有很多方面,但是无论哪个学校的哪位老师,德育主题班会都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落实四清”教育模式展开,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德育教育让老师和学生更好把握主题,达到教育之目的。

四川德育教育专家李灵教授的专题讲座,从德育工作的高度、深度、广度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德育工作的主题都是从实际生活而出,但是要做到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符合学生知识层面,考验的不仅是老师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更多的我认为是对老师行为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因此,做好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活动的特征体现在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等方面,我认为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最为重要,教育即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生自主性就是需要学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关键,无德有才可能会造成社会阴暗面,因此,德才兼备才是一个人完美的体现。体验性就是要学生能够通过认知感受转化为内动力,不断指导自己行动,驱使自己行动,最后成为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德育活动的内容对于深刻理解和剖析主题至关重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会反馈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我认为如果说主题是中心,那么内容就是灵魂,好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老师从中探究学生的素养,达到教学相长。那么内容如何选,如何用,如何学,这又是一个考验老师教学机智的问题。首先紧扣主题,离开主题的内容,学生无论怎样有兴趣,老师无论怎样有激情,也是偏离轨道。其次,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一节德育课结构清晰很重要,老师和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揣摩。重点突出,哪怕一节课只讲一个重点,学生可以受到教育和启发,那我认为比起一味的灌输,一味的为完成任务要好百倍,甚至千倍。内容选择上不应该过多重复同样素材,不应过多呈现同类型的素材,我觉得两个或三个素材即可。简单才能更加体现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故事需要震撼,素材需要“高大上”,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把复杂问题结构化,把结构问题简单化,从而更好把目标落到实处,达到主流价值、导行价值有机融合。

传统德育工作认为就是班会,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已经延伸到各个层面,并且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德育专题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德育工作,而且让各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发展。下面我谈谈几点感受:

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德和育。以德树人,这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方针,德才兼备是对新形势下的所有老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德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培育,培育才能弥补不足,培育才能成长,培育才能开花结果,创造未来。德育是工作,说明德育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它需要所有人共同付出和努力,更需要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人才引领,这是一个专项课题,而不仅仅只是某些、某部分参与,它应当成为专业工作。

德育工作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一个困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问题,更不用说老师和学生。但是从我肤浅的看法来说,我觉得德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一辈子,而不是一天两天,如果我们能够把它演变成一种习惯,那么天天有德育,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习惯成为自然,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难的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需要天天付出,时时付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古人谈忧患意识,其实就是一种德育工作,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其实不易。因此,德育过程就是一个人转化蜕变的过程,无定法而不离法才是真法。

德育成长是潜移默化。为什么说是潜移默化,通过一节课或几节课就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能我们自己都不能相信。所以成长就是追求,只有不断付出,有目标、有行动,长期坚持,那么德育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长。

德育心得体会 篇44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在学校陈文忠校长的带队下,与学校的17位班主任参加了新州一小举办的“和谐德育主题班会观摩”班主任专题培训会。

我相信参加了这次班主题班会的所有老师可能与我有着同样感受,这次的主题班会,举办得非常成功!班会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是与学校领导的重视,老师与同学们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首先听的是六(2)班李先梅老师上的“我爱我班”的主题班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同学之间应该学会互敬互爱的习惯,然后通过活动展现同学之间的一些具体事例,通过活动同学们体会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好习惯。为了集体荣誉,大家都应该学会我爱我班,共同奋斗,共同感悟。

然后听的是三(3)班袁媛老师上的“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听了这节课,我感触很深,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正是一个如梦的年龄,但也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孩子们稚嫩的童年,转向青春的成熟,将走上一段崭新的征程。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进一步加深了感情。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为主题班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这点就说明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并且在孩子们不知道家长写给自己什么样内容的信件情况下,通过自己写给父母的信,表达了自己对家长,对老师的期望的理解,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这些都说明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大部分留守学生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代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学校应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孩子”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留守娃。部分留守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教师要珍视留守学生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代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

最后是州德育工作专家邹秘书长的工作点评,以及各位骨干老师的点评。

德育心得体会 篇45

半学期已过,在学校领导与同事的帮助下,我担任了初一(1)班的副班主任工作,在这半学期里,我配合班主任宋x老师,完成了以下工作:

1、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确定班级奋斗目标,班主任请假或公出时间,主动承担起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参加班级的主题班队会活动,配合政教处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利用班会课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谈心,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配合班主任进行教育,必要时进行家访。

3、负责出好班级每月一次的黑板报,充分利用班级板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管理。

4、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针对目前流行的禽流感等传染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好卫生条件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尽量做到把自己的工作细化、和班主任协商学生管理的事项、在这半学期里我体会到班级管理不是简单的分西瓜,需要正面和班主任沟通、商议,最后达到管理目标、努力方向一致。我将用心去学习,虽然目前班级中的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依然用发现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顺利地完成副班主任工作。

德育心得体会 篇46

德育心得体会 篇47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好习惯教育,打造好学生。

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这正是学生习惯教育需要取得的预期效果,最终达到习惯决定命运。从多年的学生习惯养成的德育工作探索和经验中可知,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 紧密结合日常行为规范,用制度规范学生习惯,在集体中养成统一的好习惯。

农村学生陋习、旧习、恶习诸多,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要进行制度管理,从制度管理中规范学生的习惯,从习惯变成自然,实现“无为而治”。往往从集体统一习惯开始,从集体到个体,从大到小,从上而下,一般比较容易比较取得实效性和时效性。一个好的集体肯定有好习惯,这种好习惯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力量巨大而无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仅代表个人,更是影响到集体的荣誉,以强烈的集体主义来强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做法有:

1、在管理上坚持用制度评估量化,形成对学生的管理习惯,促成学生的好习惯统一养成,是农村习惯教育的基石。一是对整体学生每日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用一个根本制度—《值日管理制度》来去进行评估量化,但每日突出一个环节来重点管理。比如今天检查课堂违纪问题,明天抽查课间管理死角学生非正常不良集中问题;二是多年来定期实行重点管理区域常态化管理。比如:对学生的头发、首饰、装扮等仪容仪表每四周检查一次。“禁止学生穿拖鞋进入教学区域,每2周突击检查一次。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专门买了探测仪,每4周突击检查一次,违者学校统一收缴保管,期末后家长陪同取回。晚上时常到围墙下突击检查学生爬围墙情况。等等。三是在课间、自习课、晚读课等在学校没有教师统一管理和组织的时段和区域,加强了对是否有良好的遵守校纪校规习惯监管和巡查,尤其是仪容仪表、穿拖鞋、使用手机、处理学生矛盾的良好习惯问题,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进行了特殊主题的量化总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多正面牵引,把国旗下讲话变成是学生习惯成长的指挥棒。

2、坚持每4周在制度量化下得出的各班评估成绩进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促进班级在制度中、在原则中习惯成长,发挥班级的阵地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度管理中,很多学校往往会习惯用扣分制,而我们发现通过检查一项工作后使用零扣分的班集体给予加奖分的办法,效果较佳。我们也正在尝试所有的项目往这方面去努力实现管理调整。

3、每一次颁奖时,对突出的班级为何取得如此好成绩的好事例好现象好习惯坚持进行类总,进行全校通报,尤其是在这个群体中学生为取得班级优秀成绩而付出努力的良好习惯表现,要加以充分肯定。让学生养成一个强烈的意识: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决定了集体的荣誉。

二 用大爱来包容学生的个体习惯,为学生的个性习惯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学生的有些习惯可能和大人的培养意图、集体统一要求会有所偏离,甚至是格格不入。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是否用大爱来包容学生的个体习惯和用期望的目光关注其习惯发展很重要。不能盲目对待,单一处理,更不能以“另类”“异物”而一棍子打死。

1、从认识上做到牵引教师从一些科学家、成功人士、名人的成长“缺点”中入手,比如牛顿、华罗庚,善意看待学生的某些习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正视学生的习惯,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习惯形成对过去而言不存在对与错,不同的学生的成长历程会存在不同的习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2、从学生的个性习惯发展出发,开启人生成才大门。我们经常在教育管理常态会上引用香港教育年会中的案例:“一学生长期关注蚂蚁的习惯,时常迟到,甚至有时忘了作业。很多学校和很多老师眼中的差生,但是后来经过某教育工作者的个性习惯牵引:鼓励他在完成学业的时候继续深入关注蚂蚁,安排专业老师专门辅导,甚至让他在学生当中组成自己的研究团队,最后变成是地区性的灭蚁专家,他的团队成员很多成为和灭蚁相关联的知识区域人才。”“一学生长期至关注科幻片,其它的一塌糊涂,经引导关注应急问题,并养成习惯,后来成为一个国家的应急专家。”作为个性习惯教育的启迪,让教师在学生的某些习惯中加以甄别,从学生的语言、读写、绘图、组织能力等方向加以培养,加以开发,创造平台,通过比赛、活动来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寻找兴趣爱好的人组成一个小集体,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给以帮带扶。学生的成长往往从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开始,引起兴趣,坚持深入变成一种习惯,最后成功。这种个体的习惯教育发展成功,远远不如一个小集体或者是大集体的个性习惯的整体成长。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学生经常赌博,而且会千术。为此也不知所措,后来我们改变策略,让他经常在特定的场合给师生表演千术,引导他关注魔术表演和军人的战术伪装,让他以后变成在文艺节目上表演魔术,时常和他交流看法,后来他参军,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侦察兵。

三 纪律教育手段,在习惯教育中可以形成更好的成效,用纪律强化学生的习惯。

坏习惯将贻害无穷,根据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习惯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更是高发期。为此,要做好如下工作:

1、把法制教育变成习惯教育的一种常态教育,通过一些举措,如聘请法制副校长入校、开展法制专题教育、联合政治思想课程教育、法制班会课、法制知识宣传等,让学生懂法知法学法用法守法,教育学生在犯罪案例的反面材料中警惕、警示,从法律中养成习惯。

2、建立纪律教育制度,严格履行纪律教育程序,建立纪律教育档案,用纪律教育手段保证习惯教育。一是学生的问题教育中,形成了以“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挂级领导—纪律处分”为主轴的纪律

教育梯队,让学生有这样的习惯:谁找我谈话了,我自身的问题严重性到了哪个层次了,要学生自身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在潜意识上有所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二是对学生出现矛头和不良习惯现象由纪律教育手段进行强化,强化习惯养成。建立了相关的专项违纪制度,坚持“从重、从严、从快”的专项违纪处理制度,变成学校管理的底线管理习惯。比如:在《出勤管理制度》中虚报住址、虚报家长联系电话、无故旷课、冒充家长和老师签批请假条;重大安全违纪;七大违纪,实行个人和班级评优奖优一票否决;不尊重老师和不服从管理;打群架、打架使用器械、引入社青介入处理学生矛盾;学生发生矛盾,不报告学校又自行处理且处理不好,引发更大矛盾的等等。

处理学生突发偶发事件中,我们必须记录:什么矛盾?发生矛盾后怎样做了?后果如何?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否喜欢打游戏?事后我们发现学生有这样的违纪习惯:常打游戏的,一般都常打架,有潜意识的暴力倾向,我们就针对游戏有哪些利弊开始教育。打架现象很多都是在小矛盾发生后,没有处理好,导致更大的矛盾。我们就针对这一习惯进行学生如何处理矛盾进行专项教育,一路坚持下来,并列入专项违纪,学生一旦有了小矛盾,就有了如何处理的好习惯,效果很好。

德育教育是漫长的工作,我们将上下求索,为学生创造灿烂的明天。

德育心得体会 篇48

今天我参加了由新泰实验中学举办的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泰安英雄山中学的张峰老师执教的“感恩父母,回报于行”的主题班会观摩课,着实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师生.

整堂班会课班主任以主持人身份围绕学生们身上普遍存在的“情感冷漠症”提出问题,随着“真情诉说”、“拷问心灵——现场互动”、“体悟亲情”、“真情告白”、“感恩于行”、“亲情演绎”、“集体宣誓”等活动内容的层层推进,学生们纷纷回忆父母对自己百般呵护与关爱的事例,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大家的第一感觉是四十五分钟太快了!

在课下的交流中,一位来自石莱中学的教师急切地表达了他听课后的感受:“今天的课太感人了!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今天的教育场景与其说是来观摩学习的,还不如说是来接受教育的.令我再度联想到父母对我的爱,宛若春风,吹奏出我人生命最初的激昂,吹散了我人生之路的阴霾.心动,不如行动!我今天下班后的第一件要做事,是要向远在家乡的父母问声平安!道声谢谢!

德育心得体会 篇49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在工作的前几个星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谈谈这几次德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学生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学生为基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学生。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学生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学生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学生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给学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学生。

德育心得体会 篇50

今天的少年,是未来国家的栋梁,肩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谈一下几点体会:

一、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人格,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教育学生团结友爱,首先做到和同事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板书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 抓好常规,培养习惯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夕一朝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1.重视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育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对于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一”,读书是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次学校开会,我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讲了几件事?是什么事?回到教室后抽查学生起来说出要点,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学生行为,我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手册上的在家,在校的要求具体化,制订了班上一日常规。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养成在家里认真复习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育学生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回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贴尊老敬老的美德。

3.开展“人人有事干”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班级也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同学有权利和义务管理自己的“家”。我把班级的大小事务统列出来,如关灯、锁门、倒垃圾、擦黑板让学生选取其中一项认真负责,通过管理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班主任的工作也轻松自如,这真是一举两得。

三、 优化干部,以点带面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择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式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四、 协调关系,齐抓共管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的。

德育心得体会 篇51

职业学校的生源和素质不言而渝,尽管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资金的不到位,职业教育举步维艰,被看作教育体系的支流,是正规教育的补充,是低层教育,从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具有自卑心理,相继引发出"在职校读书无用"的思想,造成大面积学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同时,招生工作套路的不健全和义务教育的快慢班体系必然造成职校生素质差。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和行为偏差生,使学生低进同出,高进优出,成为职业学校办学的战略方针和生存之本。

xxx年我从教务转到政教处,就把上述问题作为课题对待,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德育方法。

一、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这两支队伍一是班主任队伍,二是学生会队伍。

班主任工作决定着德育工作的质量,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和德育管理能力是我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点。

(1)组织班主任学习现代德育理论,破除管学生的旧德育观,树立理学生的新德育观。

(2)完善班主任职责、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实行自荐、竞聘上岗,学校择优录用制度。对新班主任采取见习班主任制度,进行以老带新。

(3)坚持周例会、月学习、专题研讨会和班主任培训制度,增长班级管理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抓不良倾向和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4)建立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学年两次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把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分层次记分,公开奖励和表扬优者。

(5)积极发动、组织班主任参加德育科研活动,每学期对优秀德育方案、优秀德育论文给予表扬并向各报刊推荐。

另一支队伍学生会,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建设良好校风、学风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有力帮手。

接手政教工作初我就萌生了建立学生会的念头。在我走访了很多学校,学习了他们学生组织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拟订学生会章程、学生会干部工作制度,采取学生自愿申请、政教处面试、学生评议、班主任推荐的综合考评模式组建学生会干部队伍;采用职责明确,分层培养、专项培训,个别指导、以老带新,共同进步的培训套路;同时对干部队伍的培养渗透于各种管理之中,渗透于学生各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让学生会干部在实践中探索并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取,产生态度情感体验,实现自我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突出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做,走在学校管理的前台,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学会沟通、善于理解、勇于创新,学生会现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管理的一支生力军,实现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

二、建章立制,进行序列教育。

我校自20xx年建校以来,有关学生管理的成文内容比较少,对于学生行为和做人准则界定模糊,学生考核无据可依。针对于此,相继出台了《学生常规管理细则》、学生宿舍管理规定、胸卡管理规定、考勤规定、教室守则、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汇编成册。新生入学带给家长,征求意见通过此途径,将校规校纪面向社会,增加透明度。几年来,各种规章在规范学生的行为、整顿校园秩序,提高我校办学声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德育心得体会 篇52

我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即指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就说明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德”字当先。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心灵。我们开展“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大讨论,正是彰显了我们“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理念,切实地表现了我们育人的前瞻性。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泡在溺爱的蜜罐里长大的,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欠缺太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几乎是一个盲区。记得刚开学的某一天,我无意间听到一名女生对同学破口大骂,那骂声响亮,不堪入耳。我走上前去严厉地制止了她,并且对她说:“你刚才说的话和你漂亮的外表严重不符,你说的话我都不好意思重复,你骂人是对同学人格的侮辱,伤了同学的感情。我跟她讲我今年夏天在广州火车站遇到的一件事,一个女孩和一个妇女发生口角,并且张嘴骂了那名妇女,骂的很难听,当即那个女孩的父亲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着我又对她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况且你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么能出口成脏呢?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也许像这样的事在别人看来是小事,但是在学校,作为教师遇到这样的是就不可轻视。我们常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时时刻刻都要有以班主任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育他的不仅仅是班主任,每一个老师都是他人生的引路人。

说到“全员”德育,我想起了一件事,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有的说“给力”,有的说“神马都是浮云”,有的说“你五毛我五毛咱俩就一块了”……学生说了很多,真是无奇不有。课后我进行反思,学生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无非就是上网看到的。况且学生并没有把他先进的手机功能用在学习上,而是天天沉迷于网络中。面对着五花八门的网页,学生们是兼收并蓄了,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污浊了学生的心灵,这在真、善、美的道德修养上是一种缺失,在是非黑白面前是一种迷失。面对这种缺失与迷失,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远远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社会各方面的配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

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我认为要将德育落到实际行动上,不妨把我们这学期开学初搞的学习《弟子规》活动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来进行。《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儒家经典。孔子倡导的那些仁、义、礼、智、信的教化思想正是现在人们所缺失的。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诺贝尔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作为炎黄子孙就更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下去。那么我们就从弟子规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弟子规》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是一把幸福和谐人生的钥匙,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足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具体做法是:第一,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读一小段,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领会其要旨;第二,利用语文老师课堂这块阵地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让学生学会辩是非,知荣辱,明事理,凭借老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知识,悟做人;第三,开展围绕以“弟子规”为内容的竞赛活动,如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开展辩论会,利用先进事迹编出小话剧,然后充分地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资源在课间播放,或者举办书画作品展或者手抄报等;第四,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弟子规钱文忠的《百家讲坛》等。

通过学习《弟子规》,引导学生回归最自然本真的“人之初”的伦理道德上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德行。从我们自身做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立足于”以人为本,德育当先“的原则,积极投身到“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工作之中,力争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让莘莘学子飞得更高、更远。

德育心得体会 篇53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课程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课程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课程活动并不神秘,德育课程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课程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课程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课程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课程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课程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课程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课程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课程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课程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课程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课程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德育心得体会 篇54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心得体会 篇55

德,何为德?古人常曰:止学至善为德。

作为一名90后,从小便接触Internet,Email,phone等21世纪的产物。数字世界于我们已经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了。比起直接的与人交流,我们更擅长使用MSN等电子通讯工具。因此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往往会有疏忽,以至于留下不会以德待人,以德自处的映像。因此,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映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一切良好的品德都是建立在爱上。学会爱每一个爱你的人,你就走出了道德的第一步。

爱,对于人类不是一种遭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周国平说,当一个人类爱上他人时,他才是人类。否则,他只是一个高级生物。那么如何让别人知道,你是爱他的?关怀。关怀是爱的基础表现。当父母会家时,递上一杯茶,是关怀;当朋友遇上哭泣时,递上一张纸巾,是关怀;当路人摔倒时,给予一声问候,是关怀。关怀是爱的体现,爱并不内敏。

诚信,是道德的第二步。信用,只占心灵的`一角落,却能让你拥有整个世界。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人与人的相处不过时一个“诚”字。却让许多人觉得万分困难。其实,始终用善感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就是诚信。

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做到以上两步,你就基本迈向道德之路了。

德育心得体会 篇56

早晨早早的就从被我爬起来,因为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秋游到德育基地。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目的地——德育基地。

我们下了车后,接待我们的教官领着我们去了休息处,休息完毕后,即刻带我们去进行第一个项目——爬山。

我们沿着凹凸不平的山路,来到了山脚下。我自己行不行的啊,对于我们这种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来说,这真可谓“万丈云梯”呀,我心里默默地想到。

但无可奈何,我只能硬着头皮向上爬了。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望望上面,有几位同学差几步就到了。哼,其他同学能爬上去,我干吗不行,我艰辛的往上爬。终于登上“万丈云梯”了,我的心情不比登上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心情差。尽管如此但我还是累的气喘吁吁,两眼发昏,四肢无力。“哇,好美啊!”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大叫了起来。

的.确,这里山清水秀,四周都被山包围着,空气也非常的新鲜。让人感觉非常的舒服,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恩,我爬得那么辛苦,一看到这么美风景,刚刚的累就觉得是应该的。接着我们进行了许多活动:跨越深沟、脚踏千秋、独木桥、铁索桥等。

最后教官还带我们去骑马,可惜只选4位同学去,哎,我没被选到。看,陈敏和郑泽炯爬上去了,另两位教官牵着马,带他们围着圈走了两圈,虽然这次没轮到我,但看着同学那股高兴,自己也不免高兴起来。

这次秋游,让我们放松了心情,我锻炼了我们的自主生活能力!

德育心得体会 篇57

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生命.“无德不成师,德高才为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教师,内心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力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可是真要说起如何做,却是无从入手.但是短短几天的师德培训学习中各位老师的旁征博引,现身说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因此我也逐渐懂得了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修养方面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朱和新先生也讲过: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需要母亲般的爱,但是教育的爱,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赏识,更需要宽容.

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还要留有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赏识教育最难得可贵的首先是对学生,对孩子,对教育对象永不放弃尤其是教育者所倾注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期待.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爱还需要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面对露珠一样的学生,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此外,教育需要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真爱.如果说,没有责任的爱是无法存在的.那么,没有爱的责任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发现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热爱教师的职业岗位,必须把它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和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新人的重大工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责任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认真履行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这种职责是基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未来的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而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二、课改理念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却是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的角色,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其中文化底蕴是最重要,最难做到的,也是教师最为缺乏的.因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内源性地生长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此外,教师必须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三、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年轻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得住学习关、实践关、职业倦怠关的考验.

专业知识是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天文等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所以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粗读、细读、摘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是很注重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若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有条件的教师要进行教育科研.

据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随着教龄的变化而变化.据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师生涯的最初几年就开始呈现,而且随着教学时间增加开始不断加重.为了摆脱职业倦怠,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其次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高级需要,即实现自尊、自主、自我.此外,还要补充教育哲学资源,加强哲学修养.

除此以上三个方面之外,教师的师德还包括班主任专业化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在此不一一详述.

这些就是我在暑期师德学习上的体会和心得,并以此鼓励自己,鞭笞自己,努力使自己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