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父母种菜咀嚼着藏在菜里的亲情
农村的地大抵分两类:一类是庄稼地,一类是菜地。父母年迈,庄稼地伺候不动了。河边那几分菜地,他们倒按时令种了,一年四季,蔬菜不断。
我曾劝父母,累就别种了,买菜吃也是买得起的。父亲略带嗔怪也略带自豪地说:“买菜?是谁说在城里买的菜不好吃?是谁吵着要吃家里的豆角、黄瓜、大白菜?不种,你吃啥?对了,玉米正嫩,抽空回家掰几穗煮了吃!”
也是,那几分菜地,将故乡、老屋、父母与漂泊异乡的我紧紧系在一起,不种,还真舍不得。
这些年,我在城里生活,常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里的菜,种类多,品相好,可吃在嘴里,总感觉味道差很多。比如,夏天买的白菜,松松垮垮,寡淡无味,炖菜、做馅儿都不对味儿;冬天买的豆角,形是那个形,味儿却不是那个味儿;西红柿脆硬少汁,炒不烂;即便是当季蔬菜,也远没自家地里长的可口。
每次回家,身为吃货的我,都会点几道菜。春天,来道菠菜豆腐、香椿鸡蛋、素炒油菜;煮一碗面条,点点油花上浮着几根菠菜、油菜,浓浓的青菜味,着实让我着迷。夏天,来道拍蒜黄瓜、腊肉豇豆、冰糖苦瓜;摘个嫩南瓜,擦丝儿与腌肉一起做馅儿包饺子,那味道真是美极了。秋天,来道红烧茄子、萝卜炖肉、茴香包子;刨点儿花生,加盐、花椒、八角煮熟当零食,那才是秋天的味道。冬天,来道肉炒土豆、酸辣白菜、冰糖红薯;炉火上,猪肉、白菜、土豆、粉条、豆腐、海带,小火慢炖的杂烩菜,堪称冬季暖心暖胃的绝配。
父母将菜地看得很重。地,松了又松;草,锄了又锄;种子,挑了又挑;架子,搭了又搭;使的全是农家肥,种的全是家常菜。每每说起那些菜,我都极尽溢美之词,父母豁牙露风,笑得灿烂。
我不光吃,还拿。菜地如宝地,总也拿不完。一袋袋蔬菜,沉甸甸的,拎进我家厨房。这些菜,我加倍珍惜和宠爱,每每精心烹调,绝对不让蔬菜的真味打折扣。
父母最懂我的胃,时常打电话说这个菜熟了那个菜该摘了,赶紧回来拿。倘若忙得回不了家,父亲便在电话那头吼道:“没空拉倒,我全喂猪。”过几天,却有人把菜捎到我家。
今年暴雨。起初考虑菜地临河担水浇菜方便,如今却因河水暴涨,全给冲了。父母站在河边山坡上,默默地望着洪水在菜地上滚滚东流。我打电话安慰二老:“正好你俩歇歇。”父亲没发脾气:“也好,只是你们吃不到家里的菜喽。”母亲悄悄告诉我:“你爹是怕没菜牵着,你就回家少了。”
那次我买了菜回家,父母却不在。邻居大婶说:“你爹娘去村东头小山坡上开菜地了,说是赶着种一季萝卜、白菜,你好回来拿。”我哦了一声,拎上小锄头,向村东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