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去淄川寨里邹家村访友。邹家村拥有黉山近半数土地。晚上吃饭,选在了黉山书院旧址近前,品“万米山洞”精酿啤酒,吃大锅蘑菇炖鸡。那是一个温馨的夜晚,登高眺远,城乡阡陌在望,华灯初上,浮银耀金,煦风拂面,身心和畅。
走过石板小径,见两侧蓬发细长碧草如缕,叶面规矩而有光,内里似有筋,细看似幽兰,油亮底下藏着苍劲,不像是当年生草本,应是经雪历霜才会有此面貌,不禁诧异,遂问朋友是何植物。朋友随口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书带草。
闻听此语,惊非小可,适才的雅兴怡情荡然无存,真是愧对文人称谓。读过李渔关于书带草的记述,却硬是没有想到书带草就出在这近在咫尺的黉山,愧疚愧疚!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说:“书带草其名极佳,苦不得见。《谱》载出淄川城北郑康成读书处,名‘康成书带草’。噫,康成雅人,岂作王戎钻核故事,不使种传别地耶?康成婢子知书,使天下婢子皆不知书,则此草不可移,否则处处堪栽也。”译成白话文:书带草名字非常好听,苦于无法见到。《花谱》上说这种草出自淄川城北郑康成读书的地方,名叫“康成书带草”。康成是高雅的人,能做王戎卖李子先把核钻掉这等事,以使这种草不能传播到其它地方?郑康成的丫鬟知书达理才会用书带草捆书,如果天下丫鬟不知书达理就不可能用这种草来捆书,那么这种草也就不会移栽别处,不然,现在就可以到处都栽种了。
郑玄(公元127年—200年),字康成,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23岁西入函谷关,拜扶风经学大师马融为师。是时,马融名气很大,弟子千余人。郑玄求学三年郁郁不得面授,仍刻苦攻读,昼夜不舍,三年精通了马融古文经学说。一次弟子考试,马融得见郑玄,郑玄趁机提出多个疑难问题,马融一一解惑作答,对其学问大为惊异。郑玄又游学于幽、并、兖、豫诸州,42岁在山东长白山一带聚众讲学,弟子上千人。嘉靖《淄川县志》记载,东汉大儒郑玄“游学淄川,居黉山,授生徒五百人,四方文学之士多宗焉”。后人将郑玄在黉山讲学之处称为郑公书院,又名康成书院、郑康成书院。因郑玄常年在此讲学,“文墨涵濡,草木为之秀异”,书带草由是出焉。
郑玄毕生不求仕进,唯以注经授徒为业,终成东汉经学集大成者。儒家经典中许多著作多由他注释,有些书籍作了详细的笺疏。《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等他都批注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郑玄批注。今通行本《毛诗》和《十三经》注疏中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即采用郑注。他还撰有《六艺论》《驳五经异义》等著作,批注和著述达百万余言。
相传,郑康成在黉山书院讲学课徒时,经常到附近山野地采集一些草叶为绳捆扎竹简,对传道授业助益很大,人们便把这种草叫做“康成书带”“书带草”。黉山脚下邹家村80后大学生焦政源,事业成功后毅然回村组织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不就是一株助力乡村振兴的“书带草”吗?
下次再去黉山,一定要采一株书带草,供养在书房案头,以附庸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