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知远网整理的心理课程心得体会(精选4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耍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

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比如说,我们的出生、我们的高度胖瘦、我们的性别、我们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先天的,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乐观就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毕淑敏说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我发现幸福就来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比较积极乐观,而乐观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觉得自己是有能力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既定方向去迈进,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顿挫,有失败,有遭人误解,你虽然不能保证你一生将会有怎样的困窘出现,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在合理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有意义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幸福感受。既要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快乐,如是,便离幸福很近。只是,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坚持自己的初衷与梦想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留下更多的汗水与泪水。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我们还测试了自己的性格优势,让我们发掘自己的优势在哪,这让我们能更加了解自己,尽量的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弱势。对于择业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我们可以选择更符合自己性格的领域,这样我们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把工作做得更好。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点,或许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要把自己想得一团糟什么也不会,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件事,相信自己可以,有了自信有了勇气我们就可以把它做好。

学完这门课程,我觉得收获真的很多,不仅在课堂上享受了,在课堂上放松了,而且也改变了我对生活的一些看法,我觉得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可以积极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生活中的欢笑与悲哀常常源于一个人看世界的那双眼睛。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很难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很难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个快乐的人,它眼中的世界也是快乐的,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真实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天。

对这课的几点建议:

1:以后每节课应该点名,不能放任我们过于自由。

2:课间我觉得应该休息几分钟。

3:上课应该多点名提问,这样学生会更加投入些。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

上本门课程前,我以为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对心理学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想过它是否能帮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后,加上做了些小练习和对比案例,我渐渐发现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好,感觉我还是缺少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以前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没什么特长,不够帅,不够高,不够聪明,也没什么钱,对人生没多大追求,过过小日子就得了。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别人长相帅我就羡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别人个子高我就羡慕别人高,有钱的我也羡慕,智商高的我也羡慕。这时候难免对自己不满,巴不得赶紧投胎转世到一个有钱家庭,有一个完美的身体。这种心理我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积极心理学》

上本门课程以后,开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理论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没有接纳自己,我不认可自己,我总是在羡慕别人,却没有向导其实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根本不比从前羡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信任和赞美。优秀的人,也会有不优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正视自己,接受自己,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

积极的自我。就以我自己为一个例子,我从曾经的不懂得接纳认同自己。自从开始学了《积极心理学》章课后,想通了其实优秀的并不只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远可以欣赏自己的魅力,接纳并认同自己。积极的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们就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生命中三万天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珍惜与感激,充满热爱与欣赏。作为人,我们在人性上应该是积极的,在整体上是可爱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们既然存在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争取幸福和快乐,我们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就是原本存在于人心深处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现实中这种积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压抑。从前我并没有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总是用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所以心里藏着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别人无休止的羡慕和欣赏,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么优秀”,不再做事那么有积极性,开始懒惰,甚至放弃了很多好的锻炼机会,仅仅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去相信自己其实也是很优秀的。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那时对于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总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条件地接纳自我,只是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别人的赞许时才会接纳自己。可是如果根据一个人行为表现不到这些条件时,就会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够定自己其实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取得成功。其实,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还会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成功不少时候都是取决于外在条件,所以不应该太较真结果。

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积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从不对自己在整体上做消极的评论,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个人,你可以消灭他,都是你永远不能打败他,我们要积极地勇敢地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对自我时,对自己坦诚与从容来自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自信导致一个人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拥有平凡而务实的精神。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

大学生心理课感想,老实说,在学大学生心理课之前,我还是挺混乱的。受伤的时候会很悲痛,成功的时候又会洋洋得意。异常是到了大学之后,自我得意和失意的周期极短,大致为周期反复,自我也很无奈。大学生心理课这门课早早的就想上的,老觉得心理学很古老也很神秘。看过弗洛伊德的传记,了解了一点心理学的知识,看了一些心理学的电影,觉得心理学更加难以捉摸了。经过这一学期的心理课程学习,我大体上了解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原理,并被心理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所折服。尽管还没有接触到心理学最为神奇的催眠(我所认为的),可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我们分享的那些调节情绪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已经很值得我慢慢体味的了。

此刻,我能够感觉到自我有这样的本事,在心理上遇到麻烦(沮丧、不快)的时候,自我已经能够跳出意气用事的躯壳,上升到一个精神的高度,用逻辑理性去驾驭思想,而不是被情绪驱动着去郁闷,去彷徨。高中的那段时间是挺自卑的,大概是因为压力大的缘故吧。很敏感所以更容易受挫。不管做哪一件事情,小到等车没等到,也会很生气,郁闷半天,总是在心里重复这样一个声音:为什么别人能够做到,我却做不到呢很受伤的花很多时间去疗伤。此刻,上来心理课之后,开始懂得要对自我好一点,好多事并不是自我的错。尽管是个女生,异常悲痛委屈的时候,找个朋友说说,或者藏个角落好好哭哭,跟老爸老妈好好撒撒娇,总之,不能让无名火腐蚀了自我本该阳光的心灵;生病或者其他原因,干什么都不在状态的时候,不要老是去苛刻自我,没什么的,只是因为生病的缘故,应当对自我好一点的;看到自我的短处的时候,不要总是在心里怨天尤人或者自惭形秽,用行动告诉他人,也告诉自我吧,在某一方面,我才是最棒的!

我以往看了一本书,叫做《20秒看破人心》,当时觉得挺邪乎的`。此刻觉得,有点相信了。潜意识控制的行为,很多时候会暴露出对方很多想法的。出于更加了解别人思想的目的,也许当中还有好多其他原因吧,我对心理学很是入迷。可是,真正到正规心理学课之后才大学生心理学感想,心理素质与本事、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既有密切的关系,也存在着差别。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应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近年来,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普遍,但有相当一部分恋爱者的恋爱心理不正常。然尔恋爱婚姻又是大多数人一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与追求的人生目标。所以,需要更好地了解恋爱心理特点、规律及当代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知识,才能把这场恋爱谈好。经过教师的疏导,使我了解了大学生恋爱观。

经过对《大学生心理学》的学习,我不仅仅增长了不少心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调节心理问题,我明白了感情的本质;明白了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白了怎样才能谈好一场恋爱

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能够给人以活力,爱能够给人以力量,所以爱对人是相当重要的。但草草恋爱又将带来不良后果,所以在恋爱之前需要认清什么是感情。

感情是一队男女之间建立在性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强烈的内心境感体验,是基于必须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梦想,在各自内心构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我的终身伴侣的烈的感情;是两颗心灵相互向往、吸引、到达精神升华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

此刻大学生恋爱特点是:爱得快,失去爱也很快。以往在网上听宁波大学学生处处长严建雯说:“此刻的大学声谈恋爱很快进入状态,但消失地也快。他们把从影视媒体中看来的情节加以模仿,从不做过多的设想。这样短暂的感情只会双方带来伤害。”很多大学生由于恋爱而忘记了自我来到大学的任务,忘记了自我本质是什么还忘记了刚来时父母的教诲,忘记了父母的期望!

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失恋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经过学习,使我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处理方法。

经过学习,使我给自我了一个定位,是我认识到什么是恋爱

1、摆正感情与学业的位置,作到两者兼顾,两不误。

在恋爱之前要向导自我是一个学生,那么学习便是学生的天职,那才对的起自我是个学生。恋爱是,要向导感情三要素中的“职责”首当其冲,而要负得起这个职责,靠得是本事,而本事是靠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所以恋爱生活中,学习这个环节相当重要。若不然,为感情而荒废了学业,那到头来什么本领都没学到,找不到好工作,承担不起对恋人的职责,那你们的感情就毫无力量,也就宣告失败。相反你学到了,负起了职责,也就保住了感情。

2、树立正确是恋爱观才是关键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感情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在文章开头已说过,此处不再详谈。其次要理智的选择终生伴侣,寻求志同道合的感情,这样感情才更可能长久。

3、要有正确的心理素质

为使我们在现代感情中游刃有余进退自如,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相信感情,但不迷信。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十)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配合政教处的工作,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班主任教育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

一、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

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上进。

本学年,新生入学,学习任务非常艰巨,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而泄气或思想上不重视,我反复给他们讲了高一学年新课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让他们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与人的正确交往。重点抓自觉学习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与任课老师加强联系,二是抓自己的学习时间,即早读15分钟、自习课和晚上的晚修时间。督促课代表做好组织记录工作,并及时总结,以便学分认定。其次,继续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工作。利用班会课请成绩优秀的同学、成绩进步快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方法。

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首先从组织好班会入手。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体的措施;制定班级公约,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其次是对班干部的培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疏导工作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疏导工作: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我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艺术周,科技周,校运会等活动契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

六、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学年我走访了近40多个同学,并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增进了师生,师长情感,促进了教育工作。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5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6

在面向素质教育的时代,拥有健康的心理应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阅历的逐步扩展〃,人的心里不免产生各种健康的问题。对于大学,我们熟悉又陌生。之前是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对大学生活想象的多么美好,接触大学生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理想总会有差距,由此心中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不满,厌烦的情绪也随之而来。在大学,心理健康课不是为一剂良药,似是为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准备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只言片语罢了。不过对于大学生而言,却极为重要,对此时期的我们,接触的事情多了,不良的情绪也难免产生。对于我们,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许这是以后对我们解决问题,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毕竟有好的人际关系,就犹如我们多了一队左膀右臂,就多了一顶可以遮风避雨的帐篷。对于心里正在趋于成熟的我们,对恋爱的欲望也在也在不断增强,在对恋爱中的问题或失恋时,心理健康或许是解决和处理问题必不可少的。而对自己,也应该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这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

心理健康课使我的情绪自控能力得到了增强。虽然有时在外界的刺激下难免会有些波动。之前,遇事冲动,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容易感情用事。在很多场合,很多方面,经常地苦笑,去文饰、隐常自己的真实情感。在面对对一些问题总是存在偏执,不肯自己去“弯腰”去理性地分析和处理问题,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刚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时是一脸的忙然,当老师提及情绪的内容时,以一些举证和理性的话去展示。渐渐地发现,对于处在这个年龄的我们,应有成人的深思熟虑,善于克制忍让,心胸宽广,敢于卑躬屈膝,这才是一个大学生所具备的心理健康标准。有时,理想与现实是不能匹配的,就犹如理想中的自我及现实中的自我。当然我就是一个理想远大于现实的人了。更确切地说,想的远大于现实的,不是很实际。一直的我是个比较喜欢幻想的人,不能够认识真实的自我。上课时,老师的一个活动,即要求写下自我及理想的自我,对于我,我发现这两者差距确实很大。心理课让我认识了以前一直没有完全了解的自己的,没有这存在的差距。渐渐地,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客观评价和接纳自己,认识自己能拓宽我们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实际德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能正确地评估个人的价值。为什么要认识自我呢?因为有“拿别人当镜子,白痴或许也可以把自己照成天才”。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即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亦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做到自知,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性增加的`时代,复杂多变的人际圈也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大学也算是我们步入社会之前的演练场,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个关系是迈出成功的重要一步。曾经我都很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顾忌别人的看法。渐渐地发现周围的能够友好地相处的人越来越少,感觉有被落在一旁,有一种孤寂的感觉。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地接受和改变,但至少我已经渐渐地接受。不要因为小时和他人计较,所谓“觅得自己非一日之长”,而是接纳他人,包容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有更好的和谐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环境的适应的能力,在处理好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或许不会出现问题。

人的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时让人无法感知,从而心理健康也难免成为人们一大关注的问题。

爱情一向以来被人们当成永恒的话题,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也成为大学教育日

益关注的问题,亦即恋爱问题。什么是恋爱,怎么去理解?这不单纯是爱与被爱,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方面的东西。有些人是对异性的从动和好感,倾慕,有得人因为激情,而体验过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很单纯,很幼稚。虽然我自己也曾有过一次失恋的经历,有过一段痛苦的时间,心里终日惶惶、压抑。虽然自己在不断地克制自己,不去想,努力使自己走出,失败后继续不断地尝试,最终时间证明了“时间可以忘记过去。”恋爱和失恋是第心里的考验,能够提前接受心理健康课的学习,能让我们有一定的准备和了解恋爱的基础,才能够真正意义地处理好恋爱的问题,真正的爱情关系才能够确立起来,才能够去体验恋爱的过程,又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课是什么?有得人或许还不知道,不过通过以上的详析例子,我应该算知道了吧,就是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以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

在素质教育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已俨然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这门课,不仅利于己,其实也利于社会的建设,毕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我们接受的不应单是知识的素质教育,而且还应当接受心理健康课的教育。通过开展这门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老师的心理教育的课我们剖析得更加彻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有所成就就有附在的内在条件。

本学期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一个“活”字。虽然气氛不是很活跃,但其课堂上的活动确实很有特点的,课程的主题及每节课的主要内容都能很好地体现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现实,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很感谢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你让我们在生活心理方面有了更好的理解,也许对我们的帮助是长远的,甚至一声。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7

联系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最大收获和体会,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让我学到不少的心理学知识,受益匪浅。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是企业主体,是人、财、物诸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而也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心理学以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为重心。人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人是管理的基础,也是所以需要管理的原因及目的。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掌握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管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管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2、联系性原则: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应活动紧密地联系着。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发展之中,所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课程中,具体案例的分析,对我应用管理心理学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对我的工作日常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我启发最大的是这个实际案例:甲、乙两人一同大学毕业后进了同一家企业并同在一间科室工作,两人的工资也被定在同一档次:每月1000元。一年试用期过后,甲的工资被定为每月1200元,而乙的工资被定为每月1500元。甲拿到1200元工资后很高兴,因为比原来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得知乙的月工资是1500元后,则十分气愤,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实际收入的比值)两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报酬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畅,安心工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低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低于过去的收支比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对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本案例中,甲做纵向比较时的高兴在于与过去比其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与乙进行横向比较时,发觉自己的工资比乙少了300元,由此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 而管理者应对甲、乙两人的工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原因在于乙比甲能力强、贡献大,应时及对甲作出解释,使甲重新认定自我、找出差距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甲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原因在于管理者对甲、乙的能力与贡献判断失误,应及时、果断的纠正失误,重新制定甲、乙的工资标准。

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看到那么几条,我真觉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此外,我觉得在《管理心理学》中,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沟通:指在管理中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络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而人与人的沟通有着很多特殊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不仅限于信息的交流,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交流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因此,不管是面对上司或下属,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事情进展顺利。

以上是我学了《管理心理学》以后的一些肤浅的归纳和心得。深深体会到管理心理学的博大性和必要性,以后将更加注意将管理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地学习理解,使之更好的为工作带来成功。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8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9

假期不知不觉得来到了,这周,我来到了北京,参加青爱工程的种子教师培训会,青爱工程基金会把培训地点选在了北京市昌平区的香堂文化新村,没有到这里之前,觉得是很近,不会太远,结果没有想到,3:40分到的北京,到达香堂目的地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也许北京就是这么大,倒了四条线路的地铁,最后还坐了半个小时的公交和的士。觉得这也是一种经历吧,每一次出发,都要去不同的地方,路途中的跋涉,也是一种体验。香堂这个地方有个圣恩禅寺,在离寺庙不远的地方,有我们住宿、吃饭和培训的教室。吃的都是素食,上课坐的课桌也是返古式的地垫和矮小长桌,大家席地而坐,好有一番赏古论今的感觉。

这些天的培训安排的`很紧凑,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性教育课程,在这之前,我对艾滋病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想到近几年我国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然是青年学生,在他们对性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这样因为自己的盲目从而步入了深渊,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

现在,我把培训中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孩子向老师、父母提出的一些性知识方面的问题,大人应该不要避讳,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于孩子来说,越早知道越好,因为知道知识了,才有能力去预防。

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把对学生的教育从教育慢慢转为心育的时候,学生就会多一些被关爱,多一些人格上的完善

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真心的回答,而且内容尽量是积极引导,但也要给孩子们呈现现实中的一些情况。不要完全呈现美好,让孩子们对不好的后果要有预期。

很多时候,来访者来咨询,在来访者问出问题之前,其实来访者内心已经有答案了,只不过他是想来诉说,并且希望能得到支持。

当孩子们来咨询室问及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试探性的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这么好奇呢?类似此类的问法是想去探索孩子问题背后的动机和背景到底是什么?

培训中,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国家日益繁荣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的人才,而更多地是对一个人全方面素质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动力沟通在这个时候发展,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就是要让人们心理健康,内心和谐安定。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0

大学生心理课感想,老实说,在学大学生心理课之前,我还是挺混乱的。受伤的时候会很悲痛,成功的时候又会洋洋得意。异常是到了大学之后,自我得意和失意的周期极短,大致为周期反复,自我也很无奈。大学生心理课这门课早早的就想上的,老觉得心理学很古老也很神秘。看过弗洛伊德的传记,了解了一点心理学的知识,看了一些心理学的电影,觉得心理学更加难以捉摸了。经过这一学期的心理课程学习,我大体上了解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原理,并被心理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所折服。尽管还没有接触到心理学最为神奇的催眠(我所认为的),可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我们分享的那些调节情绪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已经很值得我慢慢体味的了。

此刻,我能够感觉到自我有这样的本事,在心理上遇到麻烦(沮丧、不快)的时候,自我已经能够跳出意气用事的躯壳,上升到一个精神的高度,用逻辑理性去驾驭思想,而不是被情绪驱动着去郁闷,去彷徨。高中的那段时间是挺自卑的,大概是因为压力大的缘故吧。很敏感所以更容易受挫。不管做哪一件事情,小到等车没等到,也会很生气,郁闷半天,总是在心里重复这样一个声音:为什么别人能够做到,我却做不到呢很受伤的花很多时间去疗伤。此刻,上来心理课之后,开始懂得要对自我好一点,好多事并不是自我的错。尽管是个女生,异常悲痛委屈的时候,找个朋友说说,或者藏个角落好好哭哭,跟老爸老妈好好撒撒娇,总之,不能让无名火腐蚀了自我本该阳光的心灵;生病或者其他原因,干什么都不在状态的时候,不要老是去苛刻自我,没什么的,只是因为生病的缘故,应当对自我好一点的;看到自我的短处的时候,不要总是在心里怨天尤人或者自惭形秽,用行动告诉他人,也告诉自我吧,在某一方面,我才是最棒的!

我以往看了一本书,叫做《20秒看破人心》,当时觉得挺邪乎的。此刻觉得,有点相信了。潜意识控制的行为,很多时候会暴露出对方很多想法的。出于更加了解别人思想的目的,也许当中还有好多其他原因吧,我对心理学很是入迷。可是,真正到正规心理学课之后才大学生心理学感想,心理素质与本事、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既有密切的关系,也存在着差别。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应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近年来,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普遍,但有相当一部分恋爱者的.恋爱心理不正常。然尔恋爱婚姻又是大多数人一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与追求的人生目标。所以,需要更好地了解恋爱心理特点、规律及当代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知识,才能把这场恋爱谈好。经过教师的疏导,使我了解了大学生恋爱观。

经过对《大学生心理学》的学习,我不仅仅增长了不少心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调节心理问题,我明白了感情的本质;明白了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白了怎样才能谈好一场恋爱

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能够给人以活力,爱能够给人以力量,所以爱对人是相当重要的。但草草恋爱又将带来不良后果,所以在恋爱之前需要认清什么是感情。

感情是一队男女之间建立在性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强烈的内心境感体验,是基于必须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梦想,在各自内心构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我的终身伴侣的烈的感情;是两颗心灵相互向往、吸引、到达精神升华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

此刻大学生恋爱特点是:爱得快,失去爱也很快。以往在网上听宁波大学学生处处长严建雯说:“此刻的大学声谈恋爱很快进入状态,但消失地也快。他们把从影视媒体中看来的情节加以模仿,从不做过多的设想。这样短暂的感情只会双方带来伤害。”很多大学生由于恋爱而忘记了自我来到大学的任务,忘记了自我本质是什么还忘记了刚来时父母的教诲,忘记了父母的期望!

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失恋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经过学习,使我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处理方法。

经过学习,使我给自我了一个定位,是我认识到什么是恋爱

1、摆正感情与学业的位置,作到两者兼顾,两不误。

在恋爱之前要向导自我是一个学生,那么学习便是学生的天职,那才对的起自我是个学生。恋爱是,要向导感情三要素中的“职责”首当其冲,而要负得起这个职责,靠得是本事,而本事是靠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所以恋爱生活中,学习这个环节相当重要。若不然,为感情而荒废了学业,那到头来什么本领都没学到,找不到好工作,承担不起对恋人的职责,那你们的感情就毫无力量,也就宣告失败。相反你学到了,负起了职责,也就保住了感情。

2、树立正确是恋爱观才是关键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感情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在文章开头已说过,此处不再详谈。其次要理智的选择终生伴侣,寻求志同道合的感情,这样感情才更可能长久。

3、要有正确的心理素质

为使我们在现代感情中游刃有余进退自如,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相信感情,但不迷信。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1

一、对心理学工作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学这个专业领域,就象揭开蒙娜丽莎的神秘面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对生活和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已知的领域永远没有未知的领域多;虽然人不能为所欲为,但我们在生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智慧的力量给了我们无穷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学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观察实验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问题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实验心理学来说,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问,这样才能学好。加强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始终要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来工作、教学与研究。

二、关于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受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在教学资源搜集方面相对困难多些。目前实验教学的主要资源包括:

一是来自权威专家编著或翻译的实验心理学教材;

二是来自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

三是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专著、论文等出版物等。但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载。

如果国家师培中心能适当加大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力度,我们这些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地方学校,一门专业课一般由一名主讲教师承担。我以为,由一名教师主讲的课程是不能建精品课的,因为无法组成课程组。虽然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只是一人,但是和我们这门课程建设有关的人员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组的成员。听了郭秀艳教授关于课程团队人员主要职责的介绍,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要建好实验心理学这门精品课程,

一要加强团队的建设,比如多交流,多听课,以科研课题来带动整个精品课程团队;

二、实验心理学专业性强,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互相支撑,可以把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老师都整合进来;

三、在学校引进人才时要考虑团队建设;

四、我们的老师大都孤单地做着个人专业发展,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可以用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来激发一下大家的团队意识,增进大家的凝聚力,搞搞头脑风暴。

三、关于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实验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变量和实验设计这个章节是最有实验心理学特色的一章。实验设计的理论讲的时候不难,但真正面对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战更难。具体学习哪一章哪一种设计时学生都很明白,具体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学生自己进行某一项科研时、写毕业论文进行实验设计时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实验设计案例,逐步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设计是较难的,受教学条件和设计能力的影响,我们一般做的是传统实验,验证型较多,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借助设计性实验这一环节去做文章。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时候学生觉得课程太难,总觉得参与不进来,可以找到一些经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请学生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这一节应该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讲解比较好,这对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很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学生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往往做了研究后,再来找统计方法,但经常误用。实验心理学老师要有这个意识,把统计学的知识与应用性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少学生学习知识是割裂的,机械的,缺乏分析学科内在逻辑联系性的意识与能力。有一个结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他们在写实验报告时必须通过数据的统计处理来给出结论,这样使她们温习、讨论、练习适用统计方法。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也可以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当然是在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后),可以选一些经典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先讨论(讨论的时候先不让他们知道这是个经典的研究),然后给他们介绍研究案例,再请学生分析和评价这个研究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和实例更深层次的思维加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2

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普遍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在物质生活充足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缺乏,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自杀案例,或许这些人应当首先为自己上一节心理健康课,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及心理。

进入广东商学院,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课,许多东西一时觉得十分新鲜,想知道自己心理究竟会有什么问题,也许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我更关注心理健康课,上课也认真听老师讲解关于心理健康问题以及 大学生应当如何去学习心理健康课,这门课有什么用等问题。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听完老师讲解了一些关于了那里不健康导致自杀的案例之后,对这些心理问题青少年的惋惜之余,也看到了一个人心理的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有时候竟为了一份感情,一个玩笑便寻死,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啊!同时,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些人的做法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亲人,朋友,同学,都是这些人身边的知己啊!怎么会有那么极端的心理呢??

早前在网上看到了深圳大学校花跳楼一事,当时真是骇人听闻,为什么她如此美好的生活会是这样的结果,老师的一句批评竟成了死神的锁链,将其生命夺走。如果她换一种思维去思考,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她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导致了心理极端想法吧!!一个人心理问题是直接导致其人格变化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话,就算再大的考验也不过如登高峰而已,有时候想通了也就没什么,没有必要拿生命做!

对于老师授课,我感觉到内容非常丰富充实,充分感受到了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同时对老师上课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以后的心理健康课会以一种互动的方式来上,将气氛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更清楚了解同学的心理问题以及他们的一些想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同学对这门课的兴趣!

现在我感觉这门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希望我能学好这门课,去更好的引导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使他们走上光明大道!!!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3

自教育部在xxxx年4月8日签发《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的文件以来,有更多的课程加入了精品课建设。说实话,我们也很想融入这个队伍。所幸的是,我参加了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20xx年国家精品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有机会来做姚本先教授的学生,聆听他关于心理学精品课建设的报告。通过3天的课程培训,我对精品课程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对心理学学科有了深入全面的理解,也收获了同行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分中心的欢乐。

一、对心理学的再认识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公共必修课。通过这次培训,尤其是和姚老师学习“高等学校公共心理学研究现状的计量性分析”和“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全面促进学科发展”,我进一步了解到:

1、心理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方向性

今天的心理学正日益走进和融入人们的生活,对社会作用和人类贡献越来越大,人们对心理学教学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无论从基础教育改革、心理科学发展,还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我们都要在心理学教什么、如何教等方面探讨,加速心理学建设。心理学的课程建设影响到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关系到心理学科的发展,也直接涉及到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研究高速发展,足见人们的热心关注,从统计资料看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发展、教学方法等方面,论文发展源广泛,主要集中在学报上,个人研究颇多,高校之间合作研究少。通过对心理学现状的了解,我们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展开更广的研究范围,比如心理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心理学网络软件的开发等,研究形式上应注重合作,加强团队建设,同时创造条件展开兄弟院校的合作。

这次培训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心理学建设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使我们迷茫中见到了希望,徘徊中有了动力和方向,会后会更好的去思考课程建设并努力去探索。

2、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

姚老师对我们介绍了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各方面情况,我们更好的了解到他们教学研究、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思路、教师队伍等实际,深深感悟到一门好的课程的特色。从姚老师建设的精品课程的全过程及结果,我们了解到精品课程绝非一日促成,也绝非一劳永逸,它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学科建设。他们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心理学课程建设思路、理念和宝贵的经验。我们会借鉴国家精品课程心理学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去探索本校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课程发展。

3、心理学教学要讲究技巧性和艺术性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博大精深,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它呈现给大家,这需要讲究技巧性和艺术性。桂老师对心理学各章节教学的要点、难点的深度剖析,使我们明确了解决思路,他给大家提供了相对细致的案例分析和现场示范课形式,使我们掌握了实际教学重点,尤其是知识点的详略、时间安排讲的非常切实、到位。今后要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技能,树立科学的心理教育观,培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教学目的统领下,教学中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融入生活实际事例,作到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同时 要引导学生把心理学知识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当然,心理学教师也首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二、对心理学精品课程的理解

1、心理学精品课程和学生

从《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我们看到,它不为建设精品课程而建设精品课程,首先考虑的是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好学生。我认为这种平和、扎实地做事的态度,是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所应该学习的。他们在建设中所研究探讨的是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感到修心理学好懂好学有用,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可以看出他们的课程建设立足于学生、落脚于学生,时时把课程建设和学生紧密结合。

2、心理学精品课程和学科发展

国家教育部对精品课程所下的定义是: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我们从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情况已经看到。他们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给我们很大启示,让我们看到了心理学的价值,激发我们去发展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但示范性是人家的特色,每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照搬。在学习别人成功经验、接受不同理念的同时,我们必须在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建设好属于自己的精品课程。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就要去找自己的特色来发展课程。精品课程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是教师教学特色的展示。学科发展应从长计议,踏踏实实去做,不断探讨自己特色。

3、心理学精品课程和教师发展

一门精品课程的发展就是一个教师团队的发展。安徽师大心理学课程的情况让我们看到,一个学科一个团队,它是教师集体的努力结果。当今教育发展中,在强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教师首先应打破长期以来小家作坊形式清除那中知识分子清高的旧俗,建设教师合作团体。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起一门课程。教师团队建设非常重要。发展课程,教师合作,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

三、对同行们的认识

这次培训通过网上发帖、班级讨论,使心理学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

在此,我们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培中心的主办人员,是他们为全国教师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感谢姚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广博的知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你们学习。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4

第一次接触心理课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我想学校可能是为了减小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的压力,为我们排解心中苦闷与压力才开设了这门课程的。自认为心理还比较康健的我,听完课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和需要变更和疏导的地方。从那时开始接触心理学,同样也开始慢慢了解心理学。心理健康课为现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爱情观、价值观提供了条件。

认真回想一下,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硬式教育,是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心理将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摘自书籍)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将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前提。心理素质是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大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的将康与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其次,心理健康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的他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使人格发展不仅能正确引导一个人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人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使我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最后,心理健康能够更多的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则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将来能报效祖国的前提,也是祖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要!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

4、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5、同时,我认为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正确的引导学生,把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不给它“水”,不给它“肥”,让他无法生根发芽!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人大学无忧,让生活无忧!

20xx级旅专班: 喻婷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5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

从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们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们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 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6

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根底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开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怀、关心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根底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开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怀、关心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学生健康心理开展目标涉及到多个方面:有身体、精神、心理的整体和谐;有自我认同、自我更新与成长;有关心、尊重与合群;有创造性人格;有应对挑战与困难的能力等。但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缺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尽可能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要。对不正当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说服,讲清道理,给予正确引导。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关心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在设计活动时,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互动时,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地倾述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发表观点;教师以引导着、协助者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杜威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总之,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根底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7

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二)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进取的参与到了团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团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可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供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供给心理方面的服务。异常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教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并且在那里我能够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完成了大学心理学(二)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忙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能够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教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可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忙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8

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今天在听了三位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让我做为一名班主任深刻的了解到,开展这门课对与我们孩子的未来起着致关性的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三位老师利用课前短短几分钟的互动交流,缓解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和心理氛围。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不断的引导,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古寨小学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心的形式画在一张白纸上,学生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展现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有多种情绪,这个教学过程充分的让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很多。宋老师的《我挨批评了》中把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小故事运用短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展现到课堂上,学生通过录象交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错误说出来,调节了孩子的心理过程。刘老师的《掌声响起来》中通过三次掌声的设计,发掘了孩子们的内在浅能,充分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最后在评课中我们互相畅谈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要性,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班主任要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让它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从梦到星座,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同学们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人生观,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的朝阳年代,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如何教育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的面对成功和失败,是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班主任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以积极的行动来弥补我们在这一薄弱环节的不足之处。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19

一、对心理学工作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学这个专业领域,就象揭开蒙娜丽莎的神秘面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对生活和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已知的领域永远没有未知的领域多;虽然人不能为所欲为,但我们在生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智慧的力量给了我们无穷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学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观察实验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问题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实验心理学来说,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问,这样才能学好。加强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始终要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来工作、教学与研究。

二、关于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受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在教学资源搜集方面相对困难多些。目前实验教学的主要资源包括:一是来自权威专家编著或翻译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二是来自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三是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专著、论文等出版物等。但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载。如果国家师培中心能适当加大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力度,我们这些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地方学校,一门专业课一般由一名主讲教师承担。我以为,由一名教师主讲的课程是不能建精品课的,因为无法组成课程组。虽然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只是一人,但是和我们这门课程建设有关的人员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组的成员。听了郭秀艳教授关于课程团队人员主要职责的介绍,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要建好实验心理学这门精品课程,一要加强团队的建设,比如多交流,多听课,以科研课题来带动整个精品课程团队;二、实验心理学专业性强,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互相支撑,可以把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老师都整合进来;三、在学校引进人才时要考虑团队建设;四、我们的老师大都孤单地做着个人专业发展,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可以用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来激发一下大家的团队意识,增进大家的凝聚力,搞搞头脑风暴。

三、关于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实验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变量和实验设计这个章节是最有实验心理学特色的一章。实验设计的理论讲的时候不难,但真正面对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战更难。具体学习哪一章哪一种设计时学生都很明白,具体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学生自己进行某一项科研时、写毕业论文进行实验设计时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实验设计案例,逐步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设计是较难的,受教学条件和设计能力的影响,我们一般做的是传统实验,验证型较多,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借助设计性实验这一环节去做文章。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时候学生觉得课程太难,总觉得参与不进来,可以找到一些经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请学生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这一节应该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讲解比较好,这对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很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学生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往往做了研究后,再来找统计方法,但经常误用。实验心理学老师要有这个意识,把统计学的知识与应用性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少学生学习知识是割裂的,机械的,缺乏分析学科内在逻辑联系性的意识与能力。有一个结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他们在写实验报告时必须通过数据的统计处理来给出结论,这样使她们温习、讨论、练习适用统计方法。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也可以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当然是在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后),可以选一些经典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先讨论(讨论的时候先不让他们知道这是个经典的研究),然后给他们介绍研究案例,再请学生分析和评价这个研究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和实例更深层次的思维加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0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

从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们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们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 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1

在面向素质教育的时代,拥有健康的心理应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阅历的逐步扩展〃,人的心里不免产生各种健康的问题。对于大学,我们熟悉又陌生。之前是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对大学生活想象的多么美好,接触大学生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理想总会有差距,由此心中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不满,厌烦的情绪也随之而来。在大学,心理健康课不是为一剂良药,似是为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准备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只言片语罢了。不过对于大学生而言,却极为重要,对此时期的我们,接触的事情多了,不良的情绪也难免产生。对于我们,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许这是以后对我们解决问题,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毕竟有好的人际关系,就犹如我们多了一队左膀右臂,就多了一顶可以遮风避雨的帐篷。对于心里正在趋于成熟的我们,对恋爱的.欲望也在也在不断增强,在对恋爱中的问题或失恋时,心理健康或许是解决和处理问题必不可少的。而对自己,也应该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这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心理健康课我得情绪自控能力得到了增强。虽然有时在外界的刺激下难免会有些波动。之前,遇事冲动,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容易感情用事。在很多场合,很多方面,经常地苦笑,去文饰、隐常自己的真实情感。在面对对一些问题总是存在偏执,不肯自己去“弯腰”去理性地分析和处理问题,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刚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时是一脸的忙然,当老师提及情绪的内容时,以一些举证和理性的话去展示。渐渐地发现,对于处在这个年龄的我们,应有成人的深思熟虑,善于克制忍让,心胸宽广,敢于卑躬屈膝,这才是一个大学生所具备的心理健康标准。有时,理想与现实是不能匹配的,就犹如理想中的自我及现实中的自我。当然我就是一个理想远大于现实的人了。更确切地说,想的远大于现实的,不是很实际。一直的我是个比较喜欢幻想的人,不能够认识真实的自我。上课时,老师的一个活动,即要求写下自我及理想的自我,对于我,我发现这两者差距确实很大。心理课让我认识了以前一直没有完全了解的自己的,没有这存在的差距。渐渐地,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客观评价和接纳自己,认识自己能拓宽我们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实际德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能正确地评估个人的价值。为什么要认识自我呢?因为有“拿别人当镜子,白痴或许也可以把自己照成天才”。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即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亦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做到自知,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性增加的时代,复杂多变的人际圈也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大学也算是我们步入社会之前的演练场,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个关系是迈出成功的重要一步。曾经我都很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顾忌别人的看法。渐渐地发现周围的能够友好地相处的人越来越少,感觉有被落在一旁,有一种孤寂的感觉。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地接受和改变,但至少我已经渐渐地接受。不要因为小时和他人计较,所谓“觅得自己非一日之长”,而是接纳他人,包容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有更好的和谐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环境的适应的能力,在处理好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或许不会出现问题。

人的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时让人无法感知,从而心理健康也难免成为人们一大关注的问题爱情一向以来被人们当成永恒的话题,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也成为大学教育日益关注的问题,亦即恋爱问题。什么是恋爱,怎么去理解?这不单纯是爱与被爱,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方面的东西。有些人是对异性的从动和好感,倾慕,有得人因为激情,而体验过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很单纯,很幼稚。虽然我自己也曾有过一次失恋的经历,有过一段痛苦的时间,心里终日惶惶、压抑。虽然自己在不断地克制自己,不去想,努力使自己走出,失败后继续不断地尝试,最终时间证明了“时间可以忘记过去。”恋爱和失恋是第心里的考验,能够提前接受心理健康课的学习,能让我们有一定的准备和了解恋爱的基础,才能够真正意义地处理好恋爱的问题,真正的爱情关系才能够确立起来,才能够去体验恋爱的过程,又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课是什么?有得人或许还不知道,不过通过以上的详析例子,我应该算知道了吧,就是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以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

在素质教育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已俨然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这门课,不仅利于己,其实也利于社会的建设,毕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我们接受的不应单是知识的素质教育,而且还应当接受心理健康课的教育。通过开展这门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老师的心理教育的课我们剖析得更加彻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有所成就就有附在的内在条件。

本学期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一个“活”字。虽然气氛不是很活跃,但其课堂上的活动确实很有特点的,课程的主题及每节课的主要内容都能很好地体现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现实,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很感谢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你让我们在生活心理方面有了更好的理解,也许对我们的帮助是长远的,甚至一声。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2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主观的心理世界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认清了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陷,明了了自己的潜力所在,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指明了方向,心理学教会我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看待问题。心理学教给我如何适应纷繁社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成长的技能与技巧,让我能够抱着一份平淡与坦诚去面对现实中的人与事。

但性格中敢为性的一面注定我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我不固守书面理论,尽力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印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很好地做到灵活变通,在实践中将理论提升为符合现实情景的操作技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现一个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让我不拘泥单纯的理论和盲目的实践。

多次社会实践经历,如营销策划,车展设计,也证明和表现了我较高水准的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显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及管理能力。

现在我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实践,我需要更大的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为我提供了,我也清楚在这个舞台上充满了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已准备好了接受挑战,迎接机遇!微笑面对每一天,我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校两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抓重点和老师讲课的笔记,认真听课及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在班上学习态度很端正,得到了好几门功课的老师表扬!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三年的中专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将近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21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学生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社会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社会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3

一、自己心理现状分析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己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从自己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自己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有时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本人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较弱,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己控制愿望强烈,但自己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从情绪特点考虑,本人情绪体验丰富多彩,有少儿时的天真活泼,也有成人的深思熟虑。随着知识水平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己,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很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在某些场合和特定的问题上,本人常常文饰、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

从气质特点考虑,经过简单的气质测验,本人偏向于多血质和粘液质。本人活泼生动,热情积极,思维灵活,反应迅速,喜欢交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佳,容易感动,很少发脾气,但感情不易流露。善于克制忍让,心胸较宽,不计较小事,能够容忍委屈。当情绪一旦被引起时,能形成强烈稳固而深刻的体验,持久力强,三思而后行,稳重但以被他人左右,敏感性强。在学习和工作中,是各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工作效率较高,认真严谨,能够承担长时间的繁重工作,始终如一,想干的事情未完成,可不吃饭不睡觉。办事力求稳妥,不做没把握的事。遵守组织纪律,开会学习不打扰别人,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生活制度。当厌倦时,只要休息一下,便会立刻焕发精神重新以很好的状态投入。本人敢于冒险,喜欢挑战自己,希望挑战难度大、问题复杂的事情,但缺乏细心。当讨论和研究复杂问题时,喜欢摄取不同观点,希望别人能重复几遍。有时会有骄傲情绪,觉得自己要比被人机智和灵敏。善于交际、待人亲切的我容易交上朋友,但友谊常不稳固,缺少知心朋友。做某一项事情,能集中注意力,但不能很快转移注意力至另外的事件。

从性格特点考虑,本人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收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

从大学生能力方面考虑,本人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组织协作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创造能力都还可以,但仍需不断加强。

二、自己提升计划

大学一年级,转变高中时思想观念,从心态上定位好大学生这个角色。在大规划下做好小计划,合理预期困难与结果,确定大学目标与发展方向,初步了解社会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在学期初已参加了学校学生会外联部和中文学院团委组织部,既可学习技能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拓展人际关系,又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以后社会就业练好兵。同时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兼职当学生助理,有利于做事情注重细节,调整心态,面对工作不顺与小挫折时能及时应对反思,完善自己。并且利用闲暇时间在图书馆看心理和策划管理相关的书籍,听听各种类型的讲座,特别是与心理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做好心理课的笔记,在预习和复习中提高心理学方面的认知,多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文化,增强自己的知识和内涵,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精彩,为自己未来的生活铺好道路。在注重心理的同时,还要重视体质锻炼,通过体育选修体育舞蹈和课余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有效防治自己存在的某些心理卫生疾病,对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

大学第二年,拓展自己的地平线。考虑清楚毕业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了解相关的信息与活动,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通过参加竞选学生会或其他社团组织的学生干部,以更深层次地挖掘自己潜力,勇于承担责任,锻炼能力。并开始尝试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职业的相关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同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参加一些类似与成功心理素质、自己革新能力、学习工作能力、交际公关能力、潜在智慧开发、口语表达能力、个人组织能力、创业经营等方面的训练课程,培养健康自信的自己形象,充实自己。

大学三年级,专注本科知识学习同时关注职业发展前景,为自己打好就业的的基石。细分可能的选择,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确定自己的就业大体方向,和老师同学交流求职体会,学习各种就业技能,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社会网络,向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了解求职情况与社会动态,增强自己的社会综合能力。在面临就业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下,寻找合适的倾谈对象讲述大三世界发生的点滴,找到合适渠道释放自己,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计划好自己的时间,自己鼓励与暗示,增强心理素质。

大学四年级,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和就业技能,搜集公司信息,有选择性地到进行面试获取就业机会,同时注意完成本科阶段的各种学习任务。在撰写专业毕业论文或各类学术文章时,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同时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为正式求职做好事前备战。在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时,更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审视社会现状,确定自己发展方向,做好人生规划,与老师等经验人士交谈获取更多信息同时纠正自己误区,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学习本门课程的收获与建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我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认识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

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规划问题等等。心理学,加强对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科学的渠道使我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通过掌握心理知识和对各类心理现象的`解释分析,有效地加深自己认识,促进自己完善,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同时能够一定程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矫正,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广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双高两强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己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己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己,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学是门博奥的学科,也是门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科。如果能在日常学习中贯穿更多心理学内容,介绍更多相关的心理方面的书籍与资料,开办心理主题讲座,拓宽心理咨询渠道,将更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更进一层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4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

从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们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们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 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5

一、对心理学工作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学这个专业领域,就象揭开蒙娜丽莎的神秘面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对生活和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已知的领域永远没有未知的领域多;虽然人不能为所欲为,但我们在生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智慧的力量给了我们无穷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学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观察实验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问题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实验心理学来说,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问,这样才能学好。加强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始终要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来工作、教学与研究。

二、关于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受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在教学资源搜集方面相对困难多些。目前实验教学的主要资源包括:一是来自权威专家编著或翻译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二是来自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三是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专著、论文等出版物等。但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载。如果国家师培中心能适当加大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力度,我们这些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地方学校,一门专业课一般由一名主讲教师承担。我以为,由一名教师主讲的课程是不能建精品课的,因为无法组成课程组。虽然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只是一人,但是和我们这门课程建设有关的人员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组的成员。听了郭秀艳教授关于课程团队人员主要职责的介绍,我的体会是:

1、如果我们要建好实验心理学这门精品课程,一要加强团队的建设,比如多交流,多听课,以科研课题来带动整个精品课程团队;

2、实验心理学专业性强,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互相支撑,可以把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老师都整合进来;

3、在学校引进人才时要考虑团队建设;四、我们的老师大都孤单地做着个人专业发展,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可以用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来激发一下大家的团队意识,增进大家的凝聚力,搞搞头脑风暴。

三、关于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实验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变量和实验设计这个章节是最有实验心理学特色的一章。实验设计的理论讲的时候不难,但真正面对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战更难。具体学习哪一章哪一种设计时学生都很明白,具体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学生自己进行某一项科研时、写毕业论文进行实验设计时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实验设计案例,逐步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设计是较难的,受教学条件和设计能力的影响,我们一般做的是传统实验,验证型较多,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借助设计性实验这一环节去做文章。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时候学生觉得课程太难,总觉得参与不进来,可以找到一些经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请学生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这一节应该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讲解比较好,这对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很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学生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往往做了研究后,再来找统计方法,但经常误用。实验心理学老师要有这个意识,把统计学的知识与应用性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少学生学习知识是割裂的,机械的,缺乏分析学科内在逻辑联系性的意识与能力。有一个结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他们在写实验报告时必须通过数据的统计处理来给出结论,这样使她们温习、讨论、练习适用统计方法。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也可以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当然是在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后),可以选一些经典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先讨论(讨论的时候先不让他们知道这是个经典的研究),然后给他们介绍研究案例,再请学生分析和评价这个研究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和实例更深层次的思维加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6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

从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们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们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 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7

随着大一下学期的到来,我们增添了一门新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一门十分有趣,有用的课。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而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其实,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健康课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健康课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试,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健康课对我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让我明白了,原来成为大一新生所有的焦虑,暂时对陌生的学校环境及周边环境感到迷惘,不只是我有,而是每一个新生都会出现的情绪反应。我学到了人生的首要课题:保持心身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保健的方法;学会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规划我的大学生活,了解到大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并逐渐适应自觉学习,自我学习的方式,了解到大学生情感与健康种种问题及调节方法;学习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后,有意识地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更科学地了解自己,更充分地认识真实的自己;学习了个性健康后,知道了更多有关大学生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能力又会影响活动的效果,而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要做到建立和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现原来有很多阅人的方法,各种各样的个性,当然也加深了对同学的认知,更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也熟悉人际关系与交往的方法与艺术,对自己以后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很多大学生都会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恋爱。对恋爱方面的知识,虽然不是陌生的,但是老师给我们剖析地更彻底,的确大学生恋爱现状让很多人忧心,由于刚上大学,又对恋爱的向往,大都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寻找学习动力、追求浪漫,也有盲目攀比、满足虚荣心的、满足好奇心的。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8

很高兴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一个学期在大学心理的课题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了解自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我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这门课程最关注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一定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从各方面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心起了一个推动作用。

上课的老师非常有经验,课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好。首先,课堂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大学生活各个方面,不论是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甚至就业、职业生涯规划,都有专题一一为我们解答。这些所设置的专题都是我们大学生非常感兴趣或者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老师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过程及心理活动,什么是爱情、恋爱动机、择偶过程、感情纠葛、失恋问题,都一一有所涉及。许多我们困惑不解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豁然开朗。关于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多个专题也都曾提到了。老师会精心挑选出一两套的心理测验给我们做,而这些心理测验都是十分专业准确的,老师会一一讲解分析,结合性格特点,生动的加上具体的典型的任务形象,帮助我们理解。

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十分鼓励我们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取得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心理能力的训练,在交流过程中也能交到许多朋友,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可贵的是,课程的设置也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我就是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做事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有意识去做。而我也在这门课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同时可以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把拖延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最后开始做事。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教我正视了自己问题,一直以来或许我不敢面对,想改正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老师课堂上的小小指点,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首先,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老师展开的活动和课堂互动中,我积极的参与到了,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其实这个学期的心理健康课令我收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共处,如何接受爱,报答爱,如何谈恋爱,如何去爱别人。我也懂得了怎么样尊敬父母,怎么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怎样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他人。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和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我们做人要真诚,因为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做真诚的事。多爱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这些道理是我看了其他的一些心理书本学会的,博大的深渊的心理知识让我懂得了:你发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来也是什么。

在老师的讲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的一面,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的喜悦,有时会让人感觉到人性的`柔情的一面,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心理课程是实现心理素质的有效形式,是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我学习心理知识的激情,活跃大家上课的气氛,我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交流中受到教益和启迪,解决了很多以前困惑的心理问题。并且在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念,把许多错误的心里想法都一一解决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充实自己。

总的来说,通过这学期的心理课,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心理方面有了更好的理解。虽然本学期的心理课结束了,但心理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一生的。上心理课的老师讲课有很多的特点,给我留下里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学校多开展这样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解决生活的困惑,真正的确立人生的目标。

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29

一、对心理学工作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学这个专业领域,就象揭开蒙娜丽莎的神秘面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对生活和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已知的领域永远没有未知的领域多;虽然人不能为所欲为,但我们在生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智慧的力量给了我们无穷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学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观察实验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问题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实验心理学来说,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问,这样才能学好。加强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始终要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来工作、教学与研究。

二、关于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受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在教学资源搜集方面相对困难多些。目前实验教学的主要资源包括:一是来自权威专家编著或翻译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二是来自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三是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专著、论文等出版物等。但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载。如果国家师培中心能适当加大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力度,我们这些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地方学校,一门专业课一般由一名主讲教师承担。我以为,由一名教师主讲的课程是不能建精品课的,因为无法组成课程组。虽然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只是一人,但是和我们这门课程建设有关的人员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组的成员。听了郭秀艳教授关于课程团队人员主要职责的介绍,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要建好实验心理学这门精品课程,一要加强团队的建设,比如多交流,多听课,以科研课题来带动整个精品课程团队;二、实验心理学专业性强,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互相支撑,可以把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老师都整合进来;三、在学校引进人才时要考虑团队建设;四、我们的老师大都孤单地做着个人专业发展,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可以用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来激发一下大家的团队意识,增进大家的`凝聚力,搞搞头脑风暴。

三、关于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实验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变量和实验设计这个章节是最有实验心理学特色的一章。实验设计的理论讲的时候不难,但真正面对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战更难。具体学习哪一章哪一种设计时学生都很明白,具体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学生自己进行某一项科研时、写毕业论文进行实验设计时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实验设计案例,逐步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设计是较难的,受教学条件和设计能力的影响,我们一般做的是传统实验,验证型较多,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借助设计性实验这一环节去做文章。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时候学生觉得课程太难,总觉得参与不进来,可以找到一些经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请学生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这一节应该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讲解比较好,这对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很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学生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往往做了研究后,再来找统计方法,但经常误用。实验心理学老师要有这个意识,把统计学的知识与应用性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少学生学习知识是割裂的,机械的,缺乏分析学科内在逻辑联系性的意识与能力。有一个结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他们在写实验报告时必须通过数据的统计处理来给出结论,这样使她们温习、讨论、练习适用统计方法。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也可以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当然是在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后),可以选一些经典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先讨论(讨论的时候先不让他们知道这是个经典的研究),然后给他们介绍研究案例,再请学生分析和评价这个研究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和实例更深层次的思维加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0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

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1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

从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们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们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 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2

第一次接触心理课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我想学校可能是为了减小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的压力,为我们排解心中苦闷与压力才开设了这门课程的。自认为心理还比较康健的我,听完课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和需要变更和疏导的地方。从那时开始接触心理学,同样也开始慢慢了解心理学。心理健康课为现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爱情观、价值观提供了条件。

认真回想一下,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硬式教育,是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心理将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摘自书籍)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将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前提。心理素质是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大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的将康与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其次,心理健康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的他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使人格发展不仅能正确引导一个人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人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使我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最后,心理健康能够更多的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则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将来能报效祖国的前提,也是祖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要!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

4、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5、同时,我认为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正确的引导学生,把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不给它“水”,不给它“肥”,让他无法生根发芽!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人大学无忧,让生活无忧!

20xx级旅专班: 喻婷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3

假期不知不觉得来到了,这周,我来到了北京,参加青爱工程的种子教师培训会,青爱工程基金会把培训地点选在了北京市昌平区的香堂文化新村,没有到这里之前,觉得是很近,不会太远,结果没有想到,3:40分到的北京,到达香堂目的地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也许北京就是这么大,倒了四条线路的地铁,最后还坐了半个小时的公交和的士。觉得这也是一种经历吧,每一次出发,都要去不同的地方,路途中的跋涉,也是一种体验。香堂这个地方有个圣恩禅寺,在离寺庙不远的地方,有我们住宿、吃饭和培训的.教室。吃的都是素食,上课坐的课桌也是返古式的地垫和矮小长桌,大家席地而坐,好有一番赏古论今的感觉。

这些天的培训安排的很紧凑,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性教育课程,在这之前,我对艾滋病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想到近几年我国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然是青年学生,在他们对性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这样因为自己的盲目从而步入了深渊,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

现在,我把培训中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孩子向老师、父母提出的一些性知识方面的问题,大人应该不要避讳,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于孩子来说,越早知道越好,因为知道知识了,才有能力去预防。

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把对学生的教育从教育慢慢转为心育的时候,学生就会多一些被关爱,多一些人格上的完善

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真心的回答,而且内容尽量是积极引导,但也要给孩子们呈现现实中的一些情况。不要完全呈现美好,让孩子们对不好的后果要有预期。

很多时候,来访者来咨询,在来访者问出问题之前,其实来访者内心已经有答案了,只不过他是想来诉说,并且希望能得到支持。

当孩子们来咨询室问及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试探性的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这么好奇呢?类似此类的问法是想去探索孩子问题背后的动机和背景到底是什么?

培训中,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国家日益繁荣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的人才,而更多地是对一个人全方面素质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动力沟通在这个时候发展,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就是要让人们心理健康,内心和谐安定。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4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

从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们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们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 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5

为期五周的心理健康课程结束了,进入大学以来,一直都很期待心理健康开课。一直以来对心理学方面都很有兴趣,在这几周的学习中,我深感心理学的精深,以及范围之广。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课程都与我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有很深的关系,老师讲解的非常有趣,深入浅出,整堂课下来我意犹未尽。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在这里,我就一下在课程的学习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课程。在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了解到平常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并不是全面的,有公我、私我、盲我、潜我之分。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时会有些自卑,这时我会想,只是自己私我的想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别人,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当我们缺乏信心时,也许可以换位思考,从另外的角度考虑问题,发现自己在别的.方面的优点,这也会让我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公我,做好公我,这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盲我,就是别人看见的我们,要尽量全面的了解自己。要发掘运用自己的潜我,潜在的永远是最不可估量的,最需无限发掘的。自我认识需要常常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

在人际交往的这一课程中,我觉得学习以后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最不可缺的就是人际关系了吧,每天进行各种人际交往,语言必不可缺,要锻炼好自己的口才,更要努力学习加深思维的锻炼,“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要乐于助人,助人即自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这些是心理,更是道理。也许心理就是交我们如何理智的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6

11月至12月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7

在面向素质教育的时代,拥有健康的心理应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阅历的逐步扩展〃,人的心里不免产生各种健康的问题。对于大学,我们熟悉又陌生。之前是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对大学生活想象的多么美好,接触大学生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理想总会有差距,由此心中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不满,厌烦的情绪也随之而来。在大学,心理健康课不是为一剂良药,似是为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准备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只言片语罢了。不过对于大学生而言,却极为重要,对此时期的我们,接触的事情多了,不良的情绪也难免产生。对于我们,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许这是以后对我们解决问题,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毕竟有好的人际关系,就犹如我们多了一队左膀右臂,就多了一顶可以遮风避雨的帐篷。对于心里正在趋于成熟的我们,对恋爱的欲望也在也在不断增强,在对恋爱中的问题或失恋时,心理健康或许是解决和处理问题必不可少的。而对自己,也应该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这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

心理健康课使我的情绪自控能力得到了增强。虽然有时在外界的刺激下难免会有些波动。之前,遇事冲动,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容易感情用事。在很多场合,很多方面,经常地苦笑,去文饰、隐常自己的真实情感。在面对对一些问题总是存在偏执,不肯自己去“弯腰”去理性地分析和处理问题,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刚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时是一脸的忙然,当老师提及情绪的内容时,以一些举证和理性的话去展示。渐渐地发现,对于处在这个年龄的我们,应有成人的深思熟虑,善于克制忍让,心胸宽广,敢于卑躬屈膝,这才是一个大学生所具备的心理健康标准。有时,理想与现实是不能匹配的,就犹如理想中的'自我及现实中的自我。当然我就是一个理想远大于现实的人了。更确切地说,想的远大于现实的,不是很实际。一直的我是个比较喜欢幻想的人,不能够认识真实的自我。上课时,老师的一个活动,即要求写下自我及理想的自我,对于我,我发现这两者差距确实很大。心理课让我认识了以前一直没有完全了解的自己的,没有这存在的差距。渐渐地,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客观评价和接纳自己,认识自己能拓宽我们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实际德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能正确地评估个人的价值。为什么要认识自我呢?因为有“拿别人当镜子,白痴或许也可以把自己照成天才”。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即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亦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做到自知,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性增加的时代,复杂多变的人际圈也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大学也算是我们步入社会之前的演练场,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个关系是迈出成功的重要一步。曾经我都很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顾忌别人的看法。渐渐地发现周围的能够友好地相处的人越来越少,感觉有被落在一旁,有一种孤寂的感觉。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地接受和改变,但至少我已经渐渐地接受。不要因为小时和他人计较,所谓“觅得自己非一日之长”,而是接纳他人,包容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有更好的和谐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环境的适应的能力,在处理好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或许不会出现问题。

人的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时让人无法感知,从而心理健康也难免成为人们一大关注的问题。

爱情一向以来被人们当成永恒的话题,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也成为大学教育日益关注的问题,亦即恋爱问题。什么是恋爱,怎么去理解?这不单纯是爱与被爱,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方面的东西。有些人是对异性的从动和好感,倾慕,有得人因为激情,而体验过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很单纯,很幼稚。虽然我自己也曾有过一次失恋的经历,有过一段痛苦的时间,心里终日惶惶、压抑。虽然自己在不断地克制自己,不去想,努力使自己走出,失败后继续不断地尝试,最终时间证明了“时间可以忘记过去。”恋爱和失恋是第心里的考验,能够提前接受心理健康课的学习,能让我们有一定的准备和了解恋爱的基础,才能够真正意义地处理好恋爱的问题,真正的爱情关系才能够确立起来,才能够去体验恋爱的过程,又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课是什么?有得人或许还不知道,不过通过以上的详析例子,我应该算知道了吧,就是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以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

在素质教育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已俨然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这门课,不仅利于己,其实也利于社会的建设,毕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我们接受的不应单是知识的素质教育,而且还应当接受心理健康课的教育。通过开展这门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老师的心理教育的课我们剖析得更加彻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有所成就就有附在的内在条件。

本学期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一个“活”字。虽然气氛不是很活跃,但其课堂上的活动确实很有特点的,课程的主题及每节课的主要内容都能很好地体现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现实,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很感谢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你让我们在生活心理方面有了更好的理解,也许对我们的帮助是长远的,甚至一声。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8

随着大一下学期的到来,我们增添了一门新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一门十分有趣,有用的课。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而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其实,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健康课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健康课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试,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健康课对我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让我明白了,原来成为大一新生所有的焦虑,暂时对陌生的学校环境及周边环境感到迷惘,不只是我有,而是每一个新生都会出现的情绪反应。我学到了人生的首要课题:保持心身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保健的方法;学会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规划我的大学生活,了解到大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并逐渐适应自觉学习,自我学习的方式,了解到大学生情感与健康种种问题及调节方法;学习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后,有意识地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更科学地了解自己,更充分地认识真实的自己;学习了个性健康后,知道了更多有关大学生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能力又会影响活动的效果,而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要做到建立和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现原来有很多阅人的方法,各种各样的个性,当然也加深了对同学的认知,更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也熟悉人际关系与交往的方法与艺术,对自己以后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很多大学生都会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恋爱。对恋爱方面的知识,虽然不是陌生的,但是老师给我们剖析地更彻底,的确大学生恋爱现状让很多人忧心,由于刚上大学,又对恋爱的向往,大都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寻找学习动力、追求浪漫,也有盲目攀比、满足虚荣心的、满足好奇心的。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39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十)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配合政教处的工作,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班主任教育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

一、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

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上进。

本学年,新生入学,学习任务非常艰巨,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而泄气或思想上不重视,我反复给他们讲了高一学年新课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让他们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与人的正确交往。重点抓自觉学习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与任课老师加强联系,二是抓自己的学习时间,即早读15分钟、自习课和晚上的晚修时间。督促课代表做好组织记录工作,并及时总结,以便学分认定。其次,继续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工作。利用班会课请成绩优秀的同学、成绩进步快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方法。

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首先从组织好班会入手。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体的措施;制定班级公约,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其次是对班干部的培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疏导工作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疏导工作: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我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艺术周,科技周,校运会等活动契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

六、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学年我走访了近40多个同学,并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增进了师生,师长情感,促进了教育工作。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0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1

本学期,我选择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门选修课。起初选这门课也没其它原因,因为选这门课的同学特多并且听说教师您不是异常严格。所以就上了这门课。之后,经过教师细致入微,生动活泼的教导,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与重新认识自己。

首先,我认识到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资料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此刻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本事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坚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坚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九、在不违背团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会,与社会坚持同步。而我们大学生,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心理课上,我们做了很多心理测试让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我们采用七八人一个小团体,便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教师交流。记得第一节课是同学之间相互自己介绍,相互了解。我们还对各自的性格进行了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进行在情境中关于各自犯罪心理和报复心理测评。还有“我的小小动(植)物园”、“洞口余生”、“评钟表匠和药剂师的故事”等活动,既趣味生动,又富含哲理。既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有更清晰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师针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阐述,比如适应心理、自己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情绪管理、个性心理、感情及性心理、网络心理、职业心理等。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以及讨论互动,让作为大学生之一的'我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了心理知识,进而能对自己的心理波动进行初级的评断,让自己正确的应对心理波动,思想汇报范文加深自己认识。教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现代的“微表情”知识。微表情是指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作出的表情,这个表情反映了人的真实情绪,可是一般人不容易捕捉,经过微表情我们也能够知晓对方的真实情绪,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真实的交流。

最终,我们要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士追求成功的首要建构要素,它不仅仅是健康人生的基础,也是成功人生的起点。优秀的心理素质意味着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情商的人,具有稳定的情绪,越来越奋的毅力,良好的心态和进取心。优秀的心理素质不仅仅包括气质等个性因素,还包括自己的修养和思维等后天磨练的因素。然而,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下,仅有真正心理上健康的人,才能一步步登上成功的顶峰。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铭记:年轻时多一分磨砺,少一分安逸,在今后的岁月里就会少一分懦弱与无能,多一点坚强与自信,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令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富有成就!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但如果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应对人生,怀着一份感激的心境去应对这个世界,就必须会使自己在任何情景下都欢乐!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2

一、自己心理现状分析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己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从自己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自己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有时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本人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较弱,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己控制愿望强烈,但自己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从情绪特点考虑,本人情绪体验丰富多彩,有少儿时的天真活泼,也有成人的深思熟虑。随着知识水平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己,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很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在某些场合和特定的问题上,本人常常文饰、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

从气质特点考虑,经过简单的气质测验,本人偏向于多血质和粘液质。本人活泼生动,热情积极,思维灵活,反应迅速,喜欢交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佳,容易感动,很少发脾气,但感情不易流露。善于克制忍让,心胸较宽,不计较小事,能够容忍委屈。当情绪一旦被引起时,能形成强烈稳固而深刻的体验,持久力强,三思而后行,稳重但以被他人左右,敏感性强。在学习和工作中,是各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工作效率较高,认真严谨,能够承担长时间的繁重工作,始终如一,想干的事情未完成,可不吃饭不睡觉。办事力求稳妥,不做没把握的事。遵守组织纪律,开会学习不打扰别人,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生活制度。当厌倦时,只要休息一下,便会立刻焕发精神重新以很好的状态投入。本人敢于冒险,喜欢挑战自己,希望挑战难度大、问题复杂的事情,但缺乏细心。当讨论和研究复杂问题时,喜欢摄取不同观点,希望别人能重复几遍。有时会有骄傲情绪,觉得自己要比被人机智和灵敏。善于交际、待人亲切的我容易交上朋友,但友谊常不稳固,缺少知心朋友。做某一项事情,能集中注意力,但不能很快转移注意力至另外的事件。

从性格特点考虑,本人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收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

从大学生能力方面考虑,本人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组织协作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创造能力都还可以,但仍需不断加强。

二、自己提升计划

大学一年级,转变高中时思想观念,从心态上定位好大学生这个角色。在大规划下做好小计划,合理预期困难与结果,确定大学目标与发展方向,初步了解社会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在学期初已参加了学校学生会外联部和中文学院团委组织部,既可学习技能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拓展人际关系,又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以后社会就业练好兵。同时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兼职当学生助理,有利于做事情注重细节,调整心态,面对工作不顺与小挫折时能及时应对反思,完善自己。并且利用闲暇时间在图书馆看心理和策划管理相关的书籍,听听各种类型的讲座,特别是与心理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做好心理课的笔记,在预习和复习中提高心理学方面的认知,多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文化,增强自己的知识和内涵,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精彩,为自己未来的生活铺好道路。在注重心理的同时,还要重视体质锻炼,通过体育选修体育舞蹈和课余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有效防治自己存在的某些心理卫生疾病,对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

大学第二年,拓展自己的地平线。考虑清楚毕业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了解相关的信息与活动,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通过参加竞选学生会或其他社团组织的学生干部,以更深层次地挖掘自己潜力,勇于承担责任,锻炼能力。并开始尝试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职业的相关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同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参加一些类似与成功心理素质、自己革新能力、学习工作能力、交际公关能力、潜在智慧开发、口语表达能力、个人组织能力、创业经营等方面的训练课程,培养健康自信的自己形象,充实自己。

大学三年级,专注本科知识学习同时关注职业发展前景,为自己打好就业的的基石。细分可能的选择,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确定自己的就业大体方向,和老师同学交流求职体会,学习各种就业技能,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社会网络,向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了解求职情况与社会动态,增强自己的社会综合能力。在面临就业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下,寻找合适的倾谈对象讲述大三世界发生的点滴,找到合适渠道释放自己,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计划好自己的时间,自己鼓励与暗示,增强心理素质。

大学四年级,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和就业技能,搜集公司信息,有选择性地到进行面试获取就业机会,同时注意完成本科阶段的各种学习任务。在撰写专业毕业论文或各类学术文章时,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同时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为正式求职做好事前备战。在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时,更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审视社会现状,确定自己发展方向,做好人生规划,与老师等经验人士交谈获取更多信息同时纠正自己误区,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学习本门课程的收获与建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我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认识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

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规划问题等等。心理学,加强对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科学的渠道使我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通过掌握心理知识和对各类心理现象的解释分析,有效地加深自己认识,促进自己完善,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同时能够一定程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矫正,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广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双高两强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己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己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己,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学是门博奥的学科,也是门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科。如果能在日常学习中贯穿更多心理学内容,介绍更多相关的心理方面的书籍与资料,开办心理主题讲座,拓宽心理咨询渠道,将更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更进一层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3

第一次接触心理课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我想学校可能是为了减小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的压力,为我们排解心中苦闷与压力才开设了这门课程的。自认为心理还比较康健的我,听完课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和需要变更和疏导的地方。从那时开始接触心理学,同样也开始慢慢了解心理学。心理健康课为现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爱情观、价值观提供了条件。

认真回想一下,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硬式教育,是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心理将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摘自书籍)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将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前提。心理素质是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大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的将康与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其次,心理健康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的他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使人格发展不仅能正确引导一个人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人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使我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最后,心理健康能够更多的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则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将来能报效祖国的前提,也是祖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要!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

4、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5、同时,我认为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正确的引导学生,把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不给它“水”,不给它“肥”,让他无法生根发芽!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人大学无忧,让生活无忧!

20xx级旅专班: 喻婷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4

在面向素质教育的时代,拥有健康的心理应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阅历的逐步扩展〃,人的心里不免产生各种健康的问题。对于大学,我们熟悉又陌生。之前是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对大学生活想象的多么美好,接触大学生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理想总会有差距,由此心中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不满,厌烦的情绪也随之而来。在大学,心理健康课不是为一剂良药,似是为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准备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只言片语罢了。不过对于大学生而言,却极为重要,对此时期的我们,接触的事情多了,不良的情绪也难免产生。对于我们,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许这是以后对我们解决问题,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毕竟有好的人际关系,就犹如我们多了一队左膀右臂,就多了一顶可以遮风避雨的帐篷。对于心里正在趋于成熟的我们,对恋爱的欲望也在也在不断增强,在对恋爱中的问题或失恋时,心理健康或许是解决和处理问题必不可少的。而对自己,也应该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这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

心理健康课使我的情绪自控能力得到了增强。虽然有时在外界的刺激下难免会有些波动。之前,遇事冲动,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容易感情用事。在很多场合,很多方面,经常地苦笑,去文饰、隐常自己的真实情感。在面对对一些问题总是存在偏执,不肯自己去“弯腰”去理性地分析和处理问题,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刚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时是一脸的忙然,当老师提及情绪的内容时,以一些举证和理性的话去展示。渐渐地发现,对于处在这个年龄的我们,应有成人的深思熟虑,善于克制忍让,心胸宽广,敢于卑躬屈膝,这才是一个大学生所具备的心理健康标准。有时,理想与现实是不能匹配的,就犹如理想中的自我及现实中的自我。当然我就是一个理想远大于现实的人了。更确切地说,想的远大于现实的,不是很实际。一直的我是个比较喜欢幻想的人,不能够认识真实的自我。上课时,老师的一个活动,即要求写下自我及理想的自我,对于我,我发现这两者差距确实很大。心理课让我认识了以前一直没有完全了解的自己的,没有这存在的差距。渐渐地,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客观评价和接纳自己,认识自己能拓宽我们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实际德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能正确地评估个人的价值。为什么要认识自我呢?因为有“拿别人当镜子,白痴或许也可以把自己照成天才”。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即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亦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做到自知,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性增加的时代,复杂多变的人际圈也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大学也算是我们步入社会之前的演练场,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个关系是迈出成功的重要一步。曾经我都很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顾忌别人的看法。渐渐地发现周围的能够友好地相处的人越来越少,感觉有被落在一旁,有一种孤寂的感觉。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地接受和改变,但至少我已经渐渐地接受。不要因为小时和他人计较,所谓“觅得自己非一日之长”,而是接纳他人,包容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有更好的和谐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环境的适应的能力,在处理好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或许不会出现问题。

人的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时让人无法感知,从而心理健康也难免成为人们一大关注的问题。

爱情一向以来被人们当成永恒的话题,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也成为大学教育日益关注的问题,亦即恋爱问题。什么是恋爱,怎么去理解?这不单纯是爱与被爱,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方面的东西。有些人是对异性的从动和好感,倾慕,有得人因为激情,而体验过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很单纯,很幼稚。虽然我自己也曾有过一次失恋的经历,有过一段痛苦的时间,心里终日惶惶、压抑。虽然自己在不断地克制自己,不去想,努力使自己走出,失败后继续不断地尝试,最终时间证明了“时间可以忘记过去。”恋爱和失恋是第心里的'考验,能够提前接受心理健康课的学习,能让我们有一定的准备和了解恋爱的基础,才能够真正意义地处理好恋爱的问题,真正的爱情关系才能够确立起来,才能够去体验恋爱的过程,又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课是什么?有得人或许还不知道,不过通过以上的详析例子,我应该算知道了吧,就是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以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

在素质教育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已俨然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这门课,不仅利于己,其实也利于社会的建设,毕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我们接受的不应单是知识的素质教育,而且还应当接受心理健康课的教育。通过开展这门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老师的心理教育的课我们剖析得更加彻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有所成就就有附在的内在条件。

本学期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一个“活”字。虽然气氛不是很活跃,但其课堂上的活动确实很有特点的,课程的主题及每节课的主要内容都能很好地体现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现实,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很感谢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你让我们在生活心理方面有了更好的理解,也许对我们的帮助是长远的,甚至一声。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5

在接触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儿童心理学从未有过深刻的学习和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曾经认为是幼稚的,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可爱,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一丝杂质。对他们来说,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但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我开始怀疑,这样的教育方式,他们还快乐吗?

电影上映的第一天,一个小男孩哭得死去活来。只有4、5岁的孩子,进入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人,真的很难。他们不得不接受新的环境,对周围的老师和同伴有一点信任。在家里,他们受到每个人的关注,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但在一个有2或30个孩子的班级里,老师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所有的孩子。午饭时,一个小女孩把汤和米饭洒了一地,轻声哭着说:“老师,洒了?”过了几次,老师都没来。一直在哭的小男孩还不忘喊一声“我要回家?”看到这里,我不禁有点心疼这些孩子。也许过两天,他们就会习惯这种生活,不再吵闹。但在我看来,只是他们看不到希望,放弃了奋斗。以后,我也要当妈妈了。一想到要把孩子送到这样一个剥夺了孩子天性的“牢笼”里,我就不禁心酸。但也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接受陌生的事物,学会独立,抹去自己天真美好的天性,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因为是寄宿制幼儿园,这些孩子要在学校待整整一周才能回家。这一周的生活全是老师负责,在他们睡觉的时候一个个叫醒他们去上厕所。洗澡的时候,一个班所有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像一群小鸭子一样脱光了衣服,被老师拖去用水洗澡。看足球比赛时,老师命令孩子们坐下来看,为中国队加油,而不是为其他队加油。对于不听话的孩子,老师威胁说要送他去小班,这是对这么大的孩子最严重的惩罚。一位老师甚至用“神经病”这个词骂一个孩子。如果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被如此教育和驯服,他们会怎么想,还会愿意让孩子留在幼儿园吗?快到星期五了,孩子们非常兴奋,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用手指数着,“今天是星期四,明天是星期五!”当所有的孩子都陆续被接走后,还有一个小男孩在等着妈妈来接他。老师说他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镜头里,他在窗前坐立不安,满怀期待地等着妈妈,终于来了。当他看到他的母亲时,他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我想他一定是害怕被遗忘。我们不知道小男孩的妈妈用了这么长时间,但看着小男孩充满期待的样子,我无言以对。父母应该多关心他们的孩子。难道工作娱乐不比孩子重要吗?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6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十)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配合政教处的工作,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班主任教育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

一、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

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上进。

本学年,新生入学,学习任务非常艰巨,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而泄气或思想上不重视,我反复给他们讲了高一学年新课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让他们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与人的正确交往。重点抓自觉学习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与任课老师加强联系,二是抓自己的学习时间,即早读15分钟、自习课和晚上的晚修时间。督促课代表做好组织记录工作,并及时总结,以便学分认定。其次,继续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工作。利用班会课请成绩优秀的同学、成绩进步快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方法。

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首先从组织好班会入手。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体的措施;制定班级公约,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其次是对班干部的培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疏导工作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疏导工作: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我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艺术周,科技周,校运会等活动契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

六、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学年我走访了近40多个同学,并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增进了师生,师长情感,促进了教育工作。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 篇47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

从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们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们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 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