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毛衣的回忆

知远网

2023-06-16文/朱辉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被分配进一家国企。厂子效益不好,因而工作节奏很舒缓。到了秋冬季节,每天中午,女同事们就开始在空地上晒太阳、织毛衣。下午上了班,仍有许多人在科室、车间偷偷织,劳资科奉命多次进行集中查处,然而扣奖金也挡不住织毛衣的诱惑。后来厂里发不出奖金了,还经常延期发工资,管得便不那么严了。只要她们完成了本职工作,毛衣织得不那么"猖狂",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织毛衣何以对女同事们有如此吸引力?一来可能有些人的聪明才智无处发挥,通过暗中竞赛毛衣的花样、编织技术,能体验到某种成就感;二来织毛衣相当于在给扯闲话"伴奏",边动手边动口,或许能让身体、大脑最大程度协同运动,从而产生某种身心上的愉悦。那时候没有空调,女同事们由于织毛衣分散了对寒冷的注意力,冬季下午早退者似乎比男同事少。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编织机开始流行。织毛衣不再是女性专利,我们科长老马居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编织大户。他和他老婆下班后各摇一台编织机,奋战到深夜,据说一个月可以搞到一千七八百元外快。当时普通人月薪大多只有两三百,老马成了我们这个穷厂里先富起来的人之一。短短几年后,编织机又不流行了,"马海毛"、"膨体纱"都成了过时的名词。但几年来对于市场经济的摸索,让老马具有了一定的商业眼光。后来厂子停产了,老马卖过花圈、寿衣,也倒腾过水果,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到了新世纪初,作为大龄青年的我终于有了女友。女友比我小许多,属于最早一批80后。她们这代城市女青年,大多不会织毛衣,这让我母亲颇为忧虑,以往我的毛衣都是她老人家织的。可是慈母已经老眼昏花,手中线都穿不进针眼了,织毛衣更是力不从心。

"现在都流行羊毛衫了,我可以去商场买。"我对母亲说。

"羊毛衫这么薄,哪有毛衣暖和?再说那么贵,你一个月才挣多少钱?"母亲不以为然。

好在婚后,毛衣并没有成为问题。岳母是织毛衣高手,她从每年夏季就开始为我们织毛衣毛裤,从款式到图样,都能让人赞叹不已。然而我和妻子结婚不到五年,岳母就去世了。离世前,她交给我和妻子每人三套毛衣毛裤,似乎早已为她离开的那一天做好了准备。

据说一对夫妇假如能熬到白头到老,他们的婚姻生涯中,大约会有200次想到过离婚。我们结婚至今,两人合计三四十次想到过离婚,可能是有的。对于我,每每感觉过不下去了,想起岳母织的那些毛衣,便会有些愧疚,继而觉得应该努力去缓解矛盾。

如今岳母给我们织的毛衣裤都已经脱线了,不过现在网上什么价位的毛衣都有,早已不用担心。周围很久没见谁在织毛衣了,倒是有些失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