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适!好巴适!

知远网

2023-12-20文/曾长春情感

"巴适!好巴适!"静得只有鼻息和翻书声的教室,一个学生脱口而出。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虽然较轻微,但是足以打断学生们的思考。果不其然,学生们诧异了,不约而同循声望去,目光停留在前排的洪民身上。

洪民一句口无遮拦的话语,他自知鹤立鸡群了,不禁尴尬起来。一向不愿抛头露面的洪民,好像后悔起来了,后悔自己的冒冒失失,后悔自己的滑稽,后悔自己的标新立异。他的脸颊脖颈,瞬间通红,红到了耳根。他赶紧用语文课本捂住羞怯的脸,隐遁起来。教室里,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嗤之以鼻,有的"呵呵,嘿嘿"地蔑视嘲笑,阴阳怪气的。洪民更加害羞了,屁股往后挪了挪,改为双腿坐在凳子上,脑袋藏在竖起的语文课本后面,匍匐的上身紧紧贴在课桌面上,竭力地躲避着同学们的目光,烧灼脊背的目光。

其时,学生们按照我预设的问题,正盯着课文思索着、揣摩着、顿悟着:一是作者眼中的各拉丹冬:"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巨大的冰谷和天地间的浩浩苍苍。"二是探访长江源头一列小小身影的装束和行动:"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袄,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大冰谷里。"于我而言,我希求孩子们从壮美之景中,读出环境的恶劣;希求孩子们从人们的外貌和动作中,读出恶劣环境下行进的艰难,读出摄制组一行人探寻长江源头拍摄美景所经历的艰难。

"巴适",四川方言,有"很好、舒服、合适"意思,也有味道"正宗、地道"的意思。然而,洪民在课堂冒出的"巴适",似乎答非所问,这在课堂中,无异于与老师抬杠。就在大家哈哈大笑之余,我担心这戏谑之语,冲淡了文中恶劣环境,冲淡了人们行进的艰难,把学生们带进理解的歧途。

我睁大眼睛,瞪着洪民,带着责难的语气问道:"这——巴适吗?"

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一阵哈哈大笑后,齐刷刷地注视着我,转而看着洪民。从学生们狡黠的笑容中,我知道他们正盼着我责难洪民,期盼我和洪民演绎"精彩"的故事。

"真的好巴适呀!"我抚了抚胸,环视了一下教室,朝着洪民,和颜悦色地说道,"请洪民同学登台,给大家阐释阐释他的高见。"我这一说,学生们目瞪口呆了,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洪民拿着语文书,瞅了瞅我。"掌声!掌声哪里去了?"我看着洪民,点了点头,向正迷惑着的学生们讨要起掌声来。

在掌声的激励下,洪民难却盛情,慢吞吞地登上讲台,盯着书本,清了清嗓子:"巴适之一,在于艰险,各拉丹冬的环境,作者几笔勾勒出来,那貌似纯洁壮美的环境,其实是一个不容人类生存的极端艰险的环境;巴适之二,在于艰难,摄制组一行人的动作——戴、裹、扛、蠕动,既写出了天气寒冷,也写出了他们行动迟缓和艰难,还写出了他们不畏艰难;巴适之三,是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刻哲理:只有经历苦难,方能发现世间的美好。"我不慌不忙补充道:"无限美景在险峰呀!"

洪民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条分缕析有理有据,真的巴适啊!学生们听后,有的刮目相看,有的豁然开朗,有的频频点头,有的啧啧称赞。紧接着,教室爆发出热烈掌声。

洪民回到座位上,如释重负,挺直腰板,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欢悦。那刻,我注意到:洪民稚嫩的脸,犹如优雅绽放着的水仙;洪民挺直的身子,恰似拔节成长的淡绿春笋。

很长一段时间来,洪民消极的学习状态,敷衍完成的作业,以及考试始终不在状态,让我对他有了认识定势——孬学生。如果说班上的学生是稻田里绿油油的水稻,他无异于其中的病株;如果说班上的学生是一片茂密的松林,他便犹如其中的无名灌木。然而,洪民今天非同寻常的表现,刷新了我对他的认识。我突然意识到: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再不起眼的花儿也会绽放,无名小草也会顽强茁壮生长。我想起了"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自然德畜万物,教育又何尝不是呢?

洪民一句"巴适",是他顿悟美好之后的灵光闪现,深深地诠释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万分庆幸,庆幸自己的机智和宽容,保护了孩子的尊严,让我听到了孩子成长的声音。好巴适呀!

预设和生成,课堂中的这对矛盾体,需要老师恪守"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育人宗旨,用佛般的慈悲情怀对待学生、点醒学生,方可化解。这教学顿悟,又何尝不巴适呢?

"巴适!好巴适!"萦绕我的耳畔,伴我走出课堂,真是太巴适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