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知远网

2025-03-09报告

知远网整理的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精选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1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xx乡镇不断强化思想认识,认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一、注重资源整合有力推进。

为减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xx乡镇整合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力量,发动驻村工作队7支,尽锐出战,积极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发动和引导群众有序开展春耕生产工作,分散干活,戴好口罩,减少聚集,确保每家每户基本春耕活动有序完成;同时为将时间追回来,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追回来,各力量下到村集体产业生产当中去,到大棚中帮忙采摘年前的蔬菜,将休棚的`杂草清除干净,帮助技术人员给泥土铺上薄膜。今年,桂花村决定在大棚里栽种西瓜,3月5日雷锋日,桂花村驻村工作队就与城管局党组织在桂花村大棚内进行了一场精品西瓜种植的“联谊”活动,通过在田间地头的农事亲身体验,让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日更具有意义,有了精锐力量的加入,西瓜苗很快就整齐的躺在了泥土里,一眼望去,全是希望。

二、发挥党员垂范有序推进。

结合复工复产实际,建立党员先锋队16支,先锋队严格落实好个人防护,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遇事在前,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为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能够顺利开工复产,付智颖积极主动到企业外省返乡务工技术人员建立体温监测台账,并每天和专班人员到企业对外来工人进行体温测量,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专门负责做好企业外来技术工人的管控工作;为做好村级产业有序发展,各村实行党员分片包保,围绕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的要求,冲锋在一线,干在实处,在兴隆村六田坪大棚里,各党员从旁协助,宣传复工防疫要点,协助技术人员做好辣椒育苗工作,让辣椒苗尽快在泥土里生长,推动了各企业有效复工复产,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制度建设全力保障。

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顺利进行,xx乡镇强化组织保障,制定下发了《xx乡镇统筹推进农村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成立xx乡镇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xx乡镇关于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给企业复工复产吃下“定心丸”;同时每日报告制度依然继续,各企业对新返工人员需要对其运动轨迹和体征进行登记测量,外省返回务工人员需集中观察14天后才能正式上岗就业。

截止目前,xx乡镇各村大棚蔬菜已全部“动土”完成种植,主要以辣椒、丝瓜、黄瓜、西瓜为主,3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复工复产。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2

当前,疫情形势趋向好转,复工复产提上议事日程。面对疫情造成损失,以及疫情防控压力,各级党组织要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提供好“服务”,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把复工复产搞上去,把耽误的.生产及时有效补上来。

“防控服务”要跟上,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复工复产必须把防控服务跟上,不能让企业“一复了之”、好了伤疤忘了痛。要统筹调配防控物资,根据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企业复工复产实际,积极加强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防控物资的.统筹调配,确保相对充裕、供应及时。要统筹培育防控人员,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专题培训、个别指导、发放资料等方式,培育一批责任心强、能力素质好、能担当善作为的.骨干队伍。要统筹推进防控管理,针对外来人员、疑似病例、外来车辆等,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及时有效提供好服务,确保防控措施具体到位、见到实效的同时,有效节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最大可能解决好企业后顾之忧。

“政策服务”要跟上,不能“只闻雷声不见雨”。支持复工复产的系列政策,关键在落实落地,不能只响雷不下雨。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部门整体联动,在金融支持、用工组织、交通物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确保企业顺利渡过难关的同时,提升企业产品生产能力。要突出重点行业,聚焦民本民生、防疫物资、重点企业、主导产业等,有针对性地落实个性化政策、提供点对点服务,形成主要驱动力。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政策束之高阁,部门扯皮内耗,或者优惠政策“短斤少两”,违反政策制定初衷和执行政策效果,快速有效推动复工复产。

“困难服务”要跟上,不能“个人自扫门前雪”。针对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必须直面问题、解决难题,不能熟视无睹,让企业“自扫门前雪”。要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复工复产企业,充分听取企业意见,了解掌握存在困难问题,采取政策支持、干部关心、社会关爱等方式,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要突出重点环节,针对企业流动资金断裂、用工招工困难、产品流通困难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相关资源,形成解决困难问题的合力。要加强沟通交通,通过部门联席会议、职工对口联系、领导现场办公等措施,及时有效了解掌握企业困难、化解存在问题,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企业复工复产必然面临较大压力,只有把服务跟上去,才能最大可能让企业轻装上阵,把复工复产搞上来。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3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xx乡镇不断强化思想认识,认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一、注重资源整合有力推进。

为减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xx乡镇整合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力量,发动驻村工作队7支,尽锐出战,积极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发动和引导群众有序开展春耕生产工作,分散干活,戴好口罩,减少聚集,确保每家每户基本春耕活动有序完成;同时为将时间追回来,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追回来,各力量下到村集体产业生产当中去,到大棚中帮忙采摘年前的蔬菜,将休棚的杂草清除干净,帮助技术人员给泥土铺上薄膜。今年,桂花村决定在大棚里栽种西瓜,3月5日雷锋日,桂花村驻村工作队就与城管局党组织在桂花村大棚内进行了一场精品西瓜种植的“联谊”活动,通过在田间地头的农事亲身体验,让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日更具有意义,有了精锐力量的加入,西瓜苗很快就整齐的躺在了泥土里,一眼望去,全是希望。

二、发挥党员垂范有序推进。

结合复工复产实际,建立党员先锋队16支,先锋队严格落实好个人防护,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遇事在前,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为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能够顺利开工复产,付智颖积极主动到企业外省返乡务工技术人员建立体温监测台账,并每天和专班人员到企业对外来工人进行体温测量,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专门负责做好企业外来技术工人的管控工作;为做好村级产业有序发展,各村实行党员分片包保,围绕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的要求,冲锋在一线,干在实处,在兴隆村六田坪大棚里,各党员从旁协助,宣传复工防疫要点,协助技术人员做好辣椒育苗工作,让辣椒苗尽快在泥土里生长,推动了各企业有效复工复产,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制度建设全力保障。

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顺利进行,xx乡镇强化组织保障,制定下发了《xx乡镇统筹推进农村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成立xx乡镇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xx乡镇关于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给企业复工复产吃下“定心丸”;同时每日报告制度依然继续,各企业对新返工人员需要对其运动轨迹和体征进行登记测量,外省返回务工人员需集中观察14天后才能正式上岗就业。

截止目前,xx乡镇各村大棚蔬菜已全部“动土”完成种植,主要以辣椒、丝瓜、黄瓜、西瓜为主,3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复工复产。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4

为及时掌握春节后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更好地完善就业服务,缓解用工压力,XX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于2月下旬对全市企业春节后用工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春节后企业缺工状况

1、行业分布

本次调查的50家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涉及电子电器、纺织、机械制造、建筑、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水产养殖等10个行业;缺工总人数6561人,其中男工4170人,女工2391人;缺工50人以上的企业32家。

2、工资水平分布情况

各计划招工企业2012年薪酬水平一般在1400元—3800元/月之间,平均工资2398元/月,比2011年增长5.6%。其中,电子电器业工资增幅最高,达12.6%;其他依次为水产养殖加工、纺织和石油化工行业,增幅分别为10.6%、10.07%和9.40%。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成为吸纳用工的主要措施。

3、缺工工种分布情况

从用工调查反馈情况看,技工需求进一步扩大,岗位要求进一步精细,技能要求进一步提高。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建筑等行业对招用人员技能要求相对较高,水产养殖加工、电子电器等行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从总体用工需求情况看,春节后XX市用工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虽然部分企业仍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但缺工人数已从节前21035人降至6561人。这是XX市用工环境不断优化的体现,也是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措施的结果。春节后,XX市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多措并举,内引外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异地招聘活动,举办了“农民工、民营企业、女工就业、家庭服务业、高校毕业生、外资企业、市属重点企业”等一系列专场招聘会,促进供需对接,满足企业用工,累计提供用工岗位2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8000多人,对解决用工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从调查情况分析,造成XX市企业缺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扩大再生产提升用工需求。随着经济形势稳定向好,华泰汽车、固珀成山、赤山集团等传统重点骨干企业订单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刺激了全市用工需求。从调查情况看,50家缺工企业中有36家因扩大生产规模和订单增多导致缺工,占72%。同时,XX市渔业水产、食品加工行业用工总量约占全市工业企业用工总量的比例举足轻重。随着春节后消费生产进入旺季,带动了用工需求,导致用工短缺。

二是职工队伍不稳加剧用工紧张。目前,企业职工中80后、90后新生代工人日渐成为主力,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社会压力和责任感较轻,择业意识多变,流动特点突出,造成企业职工队伍不稳,产生常态化缺工现象。

三是外工供给不足加大招工难度。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和各级惠农政策效应稳步显现,用工紧张成为东、中、西部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劳动力输出渠道收窄,供给总量减少,成为影响XX市企业用工的`主要原因。

四是用工环境欠优影响招引效果。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大多数企业外工没有纳入社会保障,部分企业用工存在临时观念,不重视文化建设,缺乏持久的用工吸引力。

三、建议与对策

一是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认真贯彻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有关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以产业升级减少用工,以提高待遇吸引用工,双管齐下解决用工难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重点加强与劳务输出地对口部门合作,在当地设立劳务合作机构,签订长期劳务合作协议,及时引进输入劳动力。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促进各类群体及时充分就业,挖掘就业潜力,满足企业用工。

三是进一步优化用工环境。切实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等收入分配政策,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大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外工人文关怀,全面增强企业用工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同时,在外工住房、子女上学、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加大力度,解决外工反映迫切的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5

自战“疫”打响以来,根据国家邮政局、xx省邮政管理局和市防疫指挥部的要求,xx局做到一手抓科学防控疫情,一手抓有序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现将疫情防控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报告如下:

一、疫情防控情况

为确保春运和疫情期间医疗、防护用品、群众生活用品快速配送,邮政、顺丰、京邦达3家企业未停业,3家邮政快递企业在春节疫情期间组织了车辆306辆,其中干线运输车辆46辆,支线运输车辆79辆,收派件车辆181辆,在岗从业人员和收派件人员703人,实行全网营业。20xx年1月20日至2月27日,全市快递业务量(收寄)达29.24万件、派件(配送)179.21万件,期间共配送十县区口罩、消毒液、体温计和药品防疫物资约53.76万件。在克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及时为人民群众配送日常生活需品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需要的药品、口罩、消毒液镜等防护物资,为全市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作出了邮政行业应尽的贡献和力量。

xx市、县两级邮政管理局部门积极与市、县(区)党委政府和疫情指挥部争取防疫物资,截止2月27日,xx市邮政管理为邮政快递企业争取了口罩7740个,争取了含氯消费粉一盒(100袋),酒精40瓶,84消费液8桶(250公斤);

各县邮政管理局(邮政业发展中心)为邮政快递企业争取了口罩620个,争取了酒精6瓶(45升),争取了消费液3桶(11公斤),手套120双。同时,市、县邮政管理部门积极为3家企业协调车辆通行事宜,出台政策文件2个,为企业发通行函3个,为企业出具通行证明8次,协调车306辆支干线通行配送。

二、复工复产情况

根据国家邮政局、xx省邮政管理局和当地防疫指挥部的复工复产要求,xx市、县邮政管理部门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企业复工复产。一是聚焦邮件快件运输车辆通行不畅、在岗人员超负荷工作、寄递实效缓慢等关键问题,争取支持,加强部门协作,确保交通运输、通关、进社区等渠道有序畅通,依法保障寄递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网络运行稳定畅通。二是采取企业自行采购和政府支持等多种方式解决口罩、消毒液、体温仪等防护用品,要组织企业备足疫情防控装备和物品,完善复工人员后勤保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恢复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复工复产。三是要紧紧抓住“复工人员”这个疫情防控关键因素,全面摸清复工人员底数,健全工作台账,强化复工岗前疫情防护培训,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截止2月24日,全市邮政、顺丰、京邦达、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百世、德邦、天天、苏宁、天猫12个快递品牌已全部复工,品牌复工率达100%;

全市1821人从业人员中已有1730人返岗复工,从业人员返岗复工率达95%;

全市快递企业拥有的680辆邮件快件配送车辆已全部投入运营,车辆运营率100%;

全市159家快递企业(法人公司、分公司)已全部复工,快递企业复工率达100%;

全市169个末端备案网点已全部复工营业,末端备案网点复工率达100%。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xx年1月20日至2月27日,全市快递业务量(收寄)达29.24万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2.86%,完成派件(网购配送)179.21万件,与上年同期下降43.30%。反映了受疫情的影响,全市生产、经营和消费均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对全市今年的稳增长和年初的开门红影响程度较大。在今后工作中,xx市邮政管理局将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困难,配合市、县(区)恢复生产的态势,主动作为,争取一季度扭转邮政业负增长状况,实现全市邮政业平稳增长。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

深入实施“快递在乡”和“快递下乡”工程,健全县级分拨中心、乡镇快递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实现支干线运输网络有效衔接,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把寄递服务网点延伸到村,提高乡镇网点的覆盖率,通过节点网络共享、运力资源共用、标准规范统一、企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工作,提升乡村快递网络的覆盖率,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网购寄递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的寄递物流渠道,支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

(二)积极推进快递物流园建设

20xx年,计划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并交付入园快递、物流、仓储企业使用,启动二期建设。xx市中心城区快递物流园建成后,一是有助于减省快递物流企业的成本投入,二是有助于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带动流通经济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以更好的吸引投资,四是有利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积极争取xx金鹿物流的快递业务许可工作,强化汇报沟通和协调,其业务纳入快递业务,做到应统尽统。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6

自战“疫”打响以来,根据国家邮政局、xx省邮政管理局和市防疫指挥部的要求,xx局做到一手抓科学防控疫情,一手抓有序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现将疫情防控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报告如下:

一、疫情防控情况

为确保春运和疫情期间医疗、防护用品、群众生活用品快速配送,邮政、顺丰、京邦达3家企业未停业,3家邮政快递企业在春节疫情期间组织了车辆306辆,其中干线运输车辆46辆,支线运输车辆79辆,收派件车辆181辆,在岗从业人员和收派件人员703人,实行全网营业。20xx年1月20日至2月27日,全市快递业务量(收寄)达29.24万件、派件(配送)179.21万件,期间共配送十县区口罩、消毒液、体温计和药品防疫物资约53.76万件。在克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及时为人民群众配送日常生活需品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需要的药品、口罩、消毒液镜等防护物资,为全市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作出了邮政行业应尽的贡献和力量。

xx市、县两级邮政管理局部门积极与市、县(区)党委政府和疫情指挥部争取防疫物资,截止2月27日,xx市邮政管理为邮政快递企业争取了口罩7740个,争取了含氯消费粉一盒(100袋),酒精40瓶,84消费液8桶(250公斤);

各县邮政管理局(邮政业发展中心)为邮政快递企业争取了口罩620个,争取了酒精6瓶(45升),争取了消费液3桶(11公斤),手套120双。同时,市、县邮政管理部门积极为3家企业协调车辆通行事宜,出台政策文件2个,为企业发通行函3个,为企业出具通行证明8次,协调车306辆支干线通行配送。

二、复工复产情况

根据国家邮政局、xx省邮政管理局和当地防疫指挥部的复工复产要求,xx市、县邮政管理部门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企业复工复产。一是聚焦邮件快件运输车辆通行不畅、在岗人员超负荷工作、寄递实效缓慢等关键问题,争取支持,加强部门协作,确保交通运输、通关、进社区等渠道有序畅通,依法保障寄递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网络运行稳定畅通。二是采取企业自行采购和政府支持等多种方式解决口罩、消毒液、体温仪等防护用品,要组织企业备足疫情防控装备和物品,完善复工人员后勤保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恢复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复工复产。三是要紧紧抓住“复工人员”这个疫情防控关键因素,全面摸清复工人员底数,健全工作台账,强化复工岗前疫情防护培训,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截止2月24日,全市邮政、顺丰、京邦达、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百世、德邦、天天、苏宁、天猫12个快递品牌已全部复工,品牌复工率达100%;

全市1821人从业人员中已有1730人返岗复工,从业人员返岗复工率达95%;

全市快递企业拥有的680辆邮件快件配送车辆已全部投入运营,车辆运营率100%;

全市159家快递企业(法人公司、分公司)已全部复工,快递企业复工率达100%;

全市169个末端备案网点已全部复工营业,末端备案网点复工率达100%。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xx年1月20日至2月27日,全市快递业务量(收寄)达29.24万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2.86%,完成派件(网购配送)179.21万件,与上年同期下降43.30%。反映了受疫情的影响,全市生产、经营和消费均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对全市今年的稳增长和年初的开门红影响程度较大。在今后工作中,xx市邮政管理局将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困难,配合市、县(区)恢复生产的'态势,主动作为,争取一季度扭转邮政业负增长状况,实现全市邮政业平稳增长。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

深入实施“快递在乡”和“快递下乡”工程,健全县级分拨中心、乡镇快递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实现支干线运输网络有效衔接,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把寄递服务网点延伸到村,提高乡镇网点的覆盖率,通过节点网络共享、运力资源共用、标准规范统一、企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工作,提升乡村快递网络的覆盖率,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网购寄递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的寄递物流渠道,支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

(二)积极推进快递物流园建设

20xx年,计划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并交付入园快递、物流、仓储企业使用,启动二期建设。xx市中心城区快递物流园建成后,一是有助于减省快递物流企业的成本投入,二是有助于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带动流通经济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以更好的吸引投资,四是有利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积极争取xx金鹿物流的快递业务许可工作,强化汇报沟通和协调,其业务纳入快递业务,做到应统尽统。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7

当前,疫情形势趋向好转,复工复产提上议事日程。面对疫情造成损失,以及疫情防控压力,各级党组织要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提供好“服务”,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把复工复产搞上去,把耽误的.生产及时有效补上来。

“防控服务”要跟上,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复工复产必须把防控服务跟上,不能让企业“一复了之”、好了伤疤忘了痛。要统筹调配防控物资,根据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企业复工复产实际,积极加强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防控物资的.统筹调配,确保相对充裕、供应及时。要统筹培育防控人员,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专题培训、个别指导、发放资料等方式,培育一批责任心强、能力素质好、能担当善作为的骨干队伍。要统筹推进防控管理,针对外来人员、疑似病例、外来车辆等,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及时有效提供好服务,确保防控措施具体到位、见到实效的同时,有效节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最大可能解决好企业后顾之忧。

“政策服务”要跟上,不能“只闻雷声不见雨”。支持复工复产的系列政策,关键在落实落地,不能只响雷不下雨。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部门整体联动,在金融支持、用工组织、交通物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确保企业顺利渡过难关的同时,提升企业产品生产能力。要突出重点行业,聚焦民本民生、防疫物资、重点企业、主导产业等,有针对性地落实个性化政策、提供点对点服务,形成主要驱动力。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政策束之高阁,部门扯皮内耗,或者优惠政策“短斤少两”,违反政策制定初衷和执行政策效果,快速有效推动复工复产。

“困难服务”要跟上,不能“个人自扫门前雪”。针对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必须直面问题、解决难题,不能熟视无睹,让企业“自扫门前雪”。要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复工复产企业,充分听取企业意见,了解掌握存在困难问题,采取政策支持、干部关心、社会关爱等方式,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要突出重点环节,针对企业流动资金断裂、用工招工困难、产品流通困难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相关资源,形成解决困难问题的合力。要加强沟通交通,通过部门联席会议、职工对口联系、领导现场办公等措施,及时有效了解掌握企业困难、化解存在问题,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企业复工复产必然面临较大压力,只有把服务跟上去,才能最大可能让企业轻装上阵,把复工复产搞上来。

企业复工用工调研报告 篇8

一、企业总体复工情况

对全市64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的停工调查,34家企业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占比53.13%,30家企业停工,占比46.87%;大部分服务业和大型工矿业正常运行;现30家停工企业中19家于2月18日前复工,占比63.33%,29家于2月22日前复工,占比96.67%。20家重点企业复工情况为,16家已复工,4家未复工,复工率为80%,春节前实有在岗员工4045人,期末在岗员工数为3882人,节后返岗3761人,企业返岗率为95.97%。

二、农民工返岗情况

(一)农民工市内返岗情况。

对我市园区监测工业企业走访调查,春节期间71家企业正常生产,提供岗位10376个,其中在岗农民工人数4628人;停工23家企业,提供岗位3323个,涉及农民工1329人。春节期间全市在建工地停工67个,涉及农民工5963人。按照对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调查1:5的抽样比例推算,我市农村劳动力春节后市内转移就业规模约为36460人。

(二)市外农民工返岗情况。

对我市返乡农民工抽样调查,截止2月,市外返乡农民工数量为11947 人,节后计划返回原务工单位继续工作的占比72.3%;节后计划市内就近务工的占比11.5%;节后无外出务工需求持观望态度的占比16.2%。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对我市2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攀枝花学院2020届高校毕业生4259人,签订劳动合同2682人,升学687人,就业率为90.04%。四川省内为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占比73.94%;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占比分别为3.99%、3.76%、3.60%,未就业的毕业生共424人。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共3495人,签订劳动合同2399人,升学439人,就业率为81.92%。选择在省内就业人数占比66.44%;省外(江苏省和重庆市)就业人数分别占比15.96%和6.00%,未就业毕业生共632人。

四、农民工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岗位信息不匹配。

目前,国家已搭建了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由国家层面统筹东西部用工信息和劳务人员的对接,但部分人口资源较小的城市未纳入该机制,无法共享东部岗位信息。以我市为例,大部分省外转移务工还是以“亲戚代亲戚,老乡代老乡”的形式转移就业,导致用工信息不对称。

(二)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尚未建立。

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尚未全面建立,以劳务公司开发招用的形式难以普及至所有农村劳动力知晓。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已务工人员带领对接和劳务公司招用形式为主。现“人带人”形式转移就业形式,导致相关政府部门数据统计和维权服务难以精确落实。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春节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集中时间点,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因疫情影响,就业岗位减少,岗位供需的不平衡更加凸显。2020年攀枝花高校毕业生7754人,2019年攀枝花高校毕业生7217人,同比增加7.44%。2019年、2020年攀枝花公共招聘网发布岗位数分别是49855、38339个,同比减少23.10%。招聘网岗位信息中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占比约60%,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减弱。

(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

为给广大高校毕业生推出优质就业服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高校合作建立众多移动多媒体平台,攀西人才网、攀枝花公共招聘网、“攀枝花就业”微信公众号等,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存在招聘信息不对称,发挥效果不明显。例如,同一岗位在不同平台的要求、薪资等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择业人员无法正确获取有效信息。

(三)考研逃避就业。

为了避开“最难就业季”而考研的大学生数量连年上升。2021全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了400万,比2020年增加近60万人,比2019年增加近50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近100万人。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中71.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考研或多或少都有“逃避”就业现实的倾向。我市部分高校毕业生也存在通过考研回避就业难的问题。

六、工作建议

(一)健全劳务协作岗位投放机制。

做好与东部地区劳务协作,建议将农村人口较多的县(区)纳入劳务协作机制的同时,将东部岗位信息共享至所有相关县(区),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布,供有意愿的劳动力选择。

(二)加大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建设。

建议将农村劳务经纪人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培训补贴范畴,鼓励村社有意愿的人员参加经纪人培训,力争实现一村一名劳务经纪人,并协调劳务公司、用工企业与劳务经纪人的对接,实现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发展新型产业经济,拓展就业空间。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信息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面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积极落实税收奖补等各项补贴政策,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制定关于就业创业的优惠性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并为其创业工作提供充足的支持。

(四)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帮扶力度。

针对不同的学年,提供职业规划能力、就业指导的演练、个人职业规划等课程,转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逃避、畏难心理。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接创业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加大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五)加快就业平台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对接,保障招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同步性、统一性。严格审核岗位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促使同一岗位在不同平台的信息统一且真实。丰富就业信息平台功能建设,利用平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网上校园招聘会,邀请职业指导专家开展就业讲座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六)全面对接就业趋势,建立健全帮扶信息体系。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帮扶信息系统,做好信息摸底,精准化对接就业服务。结合就业市场的岗位供给现状和走势,为大学生就业帮扶建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和配套方案。同时将新就业形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就业登记的范畴中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