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土灶

知远网

2024-02-13文/张龙华情感

以前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灶、盛水的水缸、挑水的桶,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缸、水桶逐渐被人们遗忘,人们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但我总忘不了昔日烧灶的光景。

三十几年前,扬中就开始抛弃千百年来烧灶的习惯,用上干净方便的燃气灶具及自来水,但在边远农村至今还保留着烧灶的习惯。

以前土灶是每家每户生活不可缺少的燃具,从字面上讲是把火与土连在一起,就可以烧饭,而灶中的火与土是分不开的,灶就是用土或砖泥浆砌成的,让火在肚子燃烧。

随着时代的发展,砌的灶也越来越进步,有节能型拔风灶、节煤灶、手拉风箱灶,讲究的人家一改石灰水刷刷,用上瓷砖贴面,烟囱用上不锈钢圆管,这样拔风效果更好。灶台上贴上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台上一般两口锅,一大一小,两口锅之间按一个"汤罐",供全家人用热水,逢年过节做大事用大锅……

每天一早,母亲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系上围裙,点上一把柴草,用火钳塞进灶膛里引着柴火然后站起来。然后从水缸里盛水,将淘好的米倒进锅内煮沸,等到米生腰,再用瓢扬点"大麦粉",然后盖上锅盖用小火焖一会,一锅稀饭就做好了。喝粥时吃的都是自家腌的雪里红、萝卜干,简朴的日子没奢望,但母亲总会就地取材,用简单的食材,在灶上做出美味的饭菜。夏天到河里捞鱼摸虾,摸河蚌、螺丝,炒菜时放少许螺丝、河蚌肉就能鲜味大开。冬天山芋、芋头既是菜又是饭,青菜粥放点山芋、黄豆、芋头干煮上一大锅,吃起来要比平时多吃一碗。

到了腊月土灶最忙了,要过年谁家不忙着蒸点馒头、水糕。民间腊月二十四送灶神,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祭拜灶王爷,准备过大年。我们早就准备好了枯树枝捆成捆,再准备一大缸干净的水,等待着妈妈来发面。三四个小时过去,走进厨房掀开被子,一股酵母香味扑鼻,发面白白的,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坑,不一会慢慢就弹回来。

接下来,就是一家人围着桌子做馒头、包子,有咸菜、萝卜、豆沙、肉馅。等到蒸笼内包子馒头装的差不多了,我会自告奋勇地去灶膛烧火,这不是我勤快而是灶膛暖和,而且一下笼可以先尝到下笼的包子、水糕。我不停地往灶膛内添加柴,火苗赤呼呼往上直窜,不一会锅里水开了,父亲把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草圈垫在锅沿上,以防烤焦蒸笼,然后把刚做好的包子馒头一笼笼往上架,叫我们看好时间。等时间差不多了,便掀开顶层一笼,用筷子叉出一小块看熟了没有,此时整个厨房热气腾腾,如同云海,只闻笑声不见笑脸。

土灶留给我最快乐的记忆莫过于它能让我吃到原生态灶膛"烧烤",尤其冬天从灶膛内掏出来的烤山芋,外表熏得乌黑,剥开焦皮,山芋肉香气扑鼻,看一眼就会让你垂涎欲滴……

扬中人乘改革开放之风,努力奋斗,追随幸福生活。现在人们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平时就和过年一样想吃什么包子、馒头随手可以购得,灶膛里的烧烤,早已被电烤炉替代,现在是"煮饭不用灶、智能电饭煲烧饭煮粥任你调,吃水不用挑、龙头一开水流到".老人讲:"千年不进灶堂的梦如今终于实现了……感谢恩人共产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