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虫

知远网

2023-07-05文/菊心散文

蛐蛐是蟋蟀的俗名,亦称促织、夜鸣虫、秋虫、斗鸡等。

蛐蛐无疑是秋天最好的音乐家。

最近,蝉鸣有些尖锐了,你要午休时,它吵得你心烦。蝈蝈也很张扬,不停地“聒聒”。倒是在深夜,远处池塘里的蛙鸣,勉强可以与蛐蛐轻柔的歌声相和。

月朦胧,鸟朦胧,萤光照夜空;山朦胧,树朦胧,秋虫在呢哝;花朦胧,草朦胧,晚风叩帘笼……多么美妙的夜晚啊。

夜里,你躺在床上,蛐蛐的歌声那样近,似在耳畔,你想着它就在你的窗台上了,它却在窗外,在你楼下的草丛里。

我常常奇怪,像蛐蛐这么好的音乐家,怎么会有人专门养了去斗架。南宋宰相贾似道,养斗蛐蛐,误了国事,遭人唾骂。明宣宗朱瞻基下令各地进贡蛐蛐,致使民不聊生、家破人亡。《聊斋志异》里的《促织》,更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

倒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小重山》别具风味:“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这里的“寒蛩”指的便是秋天的蛐蛐。

小时候,在老家,在收完玉米的庄稼地里,玉米棵子被放倒一地,大人们忙着把棵子抱上车,拉到地外,孩子们却忙着捉蛐蛐。没了藏身地的蛐蛐在田地里蹦来跳去,总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

捉住了,大家互相比自己的蛐蛐,比大小,比模样。蛐蛐有不同的头型,有三角的,有圆的,还有方的。有的,父亲说叫相公帽,真的如古代相公戴的帽子,有的叫黑老包,生就一张包公脸……

听蛐蛐的好声音也要到乡村老家。乡村的夜,静谧安详,一夏的热都散去了,一白天的喧闹也散去了,就在村外地头的小路上,风送来青草的香味,草尖上,悄悄起了夜露。蛐蛐吟唱着,你沉思着,沉醉着。夜深了,在蛐蛐的歌声中,你慢慢踱回家中,躺在床上,月光也爬进窗来,柔柔地流泻着。蛐蛐也跟着你回来了,就在你窗外的草丛里……

一只蛐蛐在吟唱,那是柔和的轻音乐,四下里,有无数蛐蛐在应和,或远或近,或高或低,那是合唱团了!静夜里,一场盛大的交响乐,连心和月光都融在一起,似水般轻柔。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