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夏忙前前后后需要忙碌一个月,镰刀割麦、捆成小捆、堆成垛、压场(二声)、用碌轴碾麦、等到太阳下山有风的时候扬麦、晾晒、装袋、放进谷仓。遇到下雨天,全村老少都会参与抢收,俗称"虎口夺食", 一次夏忙就像打了一场攻坚战。
这几天,街道上晾晒着刚收的小麦,村子里的小娃娃看着很稀奇,总是很喜欢在麦子上奔跑嬉闹。我们这一代,曾经在马路上晒的麦秆子上打车轮;在麦场里玩捉迷藏;三三两两提着篮子去麦地拾麦子;大中午的光着脚丫子搅麦子,干完活后会拿着奖励买一毛钱一根的冰棍吃……快乐总是一茬接着一茬。
收完麦子紧接着就该种玉米了。玉米从种到收,也是放暑假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要在地里帮大人忙农活。
种玉米有着很繁杂的程序。玉米苗出来后要疏苗、补种、移栽,之后是施肥。记得那会儿用的是人拉犁,就是在玉米根旁犁出一道小渠,把化肥撒进去,再埋上土,有时候地里板结了,拉都拉不动。遇上雨水少、温度高的时候,一料玉米需要浇2~3次地。浇地前要先修个水渠,近40度的高温,头顶着烈日,脚在水里踩着,真是冰火两重天,还要被玉米叶子刷的胳膊疼。浇完地后防止土地板结,还要锄地除草。玉米地里的草总是很多,现在看菜市场里的野菜,就会想起玉米地里齐腰高的人汉菜(学名苋菜)和满地铺的马齿苋。
当然,一个夏天的汗水自然不会白流。9月份开学,香甜的嫩玉米就是最好的馈赠。母亲抱着饱满的玉米棒子,那欣慰的表情,我竟一直不曾忘却。不过,可别小看收玉米,这也是一项技术活。要把玉米杆子砍倒,掰掉玉米棒子再装袋用农用车拉回院子,剥掉外皮,再捆扎起来架到玉米架子上晾晒,这才算完成了一大步。地里的玉米杆还要晒干后堆成垛,作为生火做饭的主要燃料。
听家里人说,现在化肥都是作为底肥在种地时一次性到位,收玉米也是机械化,玉米杆直接打碎到地里成为肥料。但是浇地还是一项很艰难的事情。前两年,家里还种着玉米,酷热难耐的夏日里,父母亲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在地里辛勤劳作,用他们的话说:"能在地里忙活儿,心里才踏实。"
如今,像父辈这代懂种地会种地的人已经渐入花甲之年,很难从事重体力劳动,而我们这代年轻人多数都进城工作生活,很难再回农村。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普及,将更多的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在农村农忙的景象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见,农忙之"忙"怕也很难再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