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爆米花

知远网

2024-03-18文/刘文波情感

爆米花更多的指的是玉米爆制的。它以花命名,因而具有妩媚和芬芳的姿态,既形肖又神似。

大米爆制之后,只是体积膨胀了几倍,由苗条变得丰腴了些;而于玉米以花为名是一点也不含虚夸的成分。一粒粒金黄的牙齿般的玉米粒在爆米花机里由黄澄澄的变成白花花的,灿烂着人们的视觉,也馥郁了人们的味蕾。让生活中如此甜美。如一朵盛开的棉桃,粗粝的表皮收缩内翻为花萼,露出洁白无瑕的白色花瓣。层层叠叠,繁复饱满。

爆米花小贩的到来是乡村的节日。不像其他商贩一样,扯开嗓子吆喝,人们才知道那是干什么的,爆米花的只要摆好架子,升起炉子,爆一声巨响,如山炮一般,这就是最好的广告:气势盛大,香气浓郁。小孩子都坐不住了。放下饭碗就跑出去,喊不住的。

爆米花用的炉具状如园锤,中间粗,两头细,一端开口,用于装米、出米。另一端是摇柄,有一个气压计连着摇把。这个黑脸膛的大汉在吃饱喝足之后,便懒洋洋地蹲在莲花一样的花苗之上。只见他鼓起风箱,转动摇把,火苗熠熠,耀红了围观的孩子的脸。

气压在攀升,孩子们胆小的已经开始捂紧耳朵,等着那一声巨响。时间到了,停止鼓风,大汉将罐体从架子上挪下,用已看不清底色的手套握住一端的把手,脚踩在罐体上,对准旁边的大口袋,用力一掰,登时一声巨响,震耳欲聋,白雾弥漫,香气四溢。孩子们不等雾气散尽,猫着腰,满地乱抓,忙作一团。因为装爆米花的袋子往往不严实,零星的爆米花就从缝隙中钻出来,成为孩子们的战利品,主家也不会计较的。一阵忙乱之后,有的抢得多些,有的可能空手而归,看着别人吃得有滋有味,心里像猫抓一样,于是再靠前一点,站好位置,再大胆些,决不空手。那种乐此不疲的感觉,即使是自己家刚刚爆了满满的一簸箕爆米花,也不如抢到的好吃有味。

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看来,那个大汉的确是个神奇的家伙,一小杯子玉米粒装进去,出来的却是一大簸箕白花花的玉米花。这就如同是《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念到“芝麻开门芝麻开门”后,就立刻在眼前打开一座金光灿烂的宝库,让人为之目眩。生活中确实充满无数玄机。

关于爆米花有几个有趣的故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访问的间隙,他简衣简行深入北京胡同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突然一声巨响从近处传来,尼克松和警卫大惊失色,疑是炸弹暗杀。慌忙准备撤离之际,却见周围民众个个泰然自若,尼克松疑惑不已,也就停了下来。寻声找去,原来是不远处有一个爆米花的摊子,买卖热闹。尼克松不懂,让翻译介绍,翻译一时对应不出相关合适的词语,随机应变翻译作“粮食发生器”,并解释为很少的粮食加进去,就会生产出十几倍的粮食。这让这位美国总统开了眼,并无比感慨:难怪任何的经济封锁,都难不倒中国人民。原来伟大的中国人掌握了如此神奇的技术。

如今大街小巷、超市、影院门口都有现场制作爆米花的摊点。用改造的高压锅放在液化气炉头上,一样制作出精美可口的爆米花,并且还加上一勺奶油,这让爆米花更加香醇甜蜜。

但这种加工方法制作的爆米花我很少去买,觉得少了那种烟熏火燎惊心动魄的场面。正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云:两者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一样,索然寡味。还有那种用柴油机作动力,只要投进粮食就能不尽地吐出细长的棍状物,风味更是差远了。究其原因是没有惊心动魄的刺激来调味。

工业化带来的是人类发展的高歌猛进,日新月异,解决了温饱问题,让生活富足,但是有些东西却不是机器一响就能带来的,反而会因之离我们越来越远,譬如宁静、朴素、诗意、内心的充实。

所以,现在仍然怀念那些开在乡间的香气浓郁、妖娆盛开的爆米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