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住进医院肯定不是为了体验生活。
就像我,一早去医院就是身体出了问题,不但泻,而且吐,吐中带红。
医生问我昨晚吃了什么?我说红薯和土豆,它们都是我的最爱,吃完我还去附近公园逛了一圈。早上起来就"烧心"难受,想吐又不敢,因为一吐就见红。
情况貌似严重。我即刻住进病房,等待进一步检查。住院部和门诊不同,门诊是病人排着队等医生,住院部是医生依次查病人。
被禁食两天后,我身体没有出现大恙。和住在胃肠病房的很多病人相比,我得的急性肠胃炎就是一个不经打的敌人,很快就被医疗技术击败,我趁机还读完了余华刚写的《文城》和一本当地的文史书。不过医生并不掉以轻心,嘱咐我三天后再做一次胃镜肠镜。
等待的时间让人忐忑,但也正好去打量周边。
我相信住进这一层楼的病人很多都曾经是美食爱好者或饕餮盛宴的追随者。吃是一种幸福,也可能是一种灾祸,小毛病一日一日积累,时间长了,很多人就成了这个病区的常客。
和我同病房的两个病友都是肝硬化患者。靠窗的一位60多岁,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说一些听似清晰却谁也听不懂的话。他已经是肝硬化的晚期,年轻时特别爱喝酒,曾和五兄弟创下一顿喝掉10公斤高粱酒的"壮举".现在五兄弟中三位去世了,剩下的两人都住在这一层,而且无一例外都是中晚期病人。
邻床的病人也是60岁开外,从农村出来一路打拼,后来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他喜欢熬夜,经常一个人徜徉在电脑的世界。电脑开阔了他的眼界,但没有规律的生活也耗去了他的精力,让他成为一个不是因饮酒而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几年前,邻床就是中度肝硬化患者,但他遵医重嘱,改变生活作息,注重清淡饮食和营养搭配,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还有一点,他很乐观,和人交流舒朗大方,性格平和大气,同室相处十分舒服,心境的变化或许也是他病情好转的一个原因。
而靠窗的那位不同,虽然不喝酒了,但吃药不遵医嘱,吃吃停停全凭心情。饮食也无忌讳,偏好回锅肉,最爱猪蹄子,凡是肝脏受不了的油腻他都最宠,所以情况很遭,医生说他的自言自语就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每天一早,护士推着输液车过来,小车上放满了配好的液体,加上小车有些老旧,从走廊上推过会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感觉一点也不轻盈,反倒像一辆老式坦克。
输上液,闹哄哄的病房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打发时间。靠窗的那位依然经常回忆以前喝酒的快乐时光,邻床的这位则用手机批改家中孙女的作业。阳光从窗户外斜射进来,病房内一片安宁,生活似乎没有改变,变差的只是身体的一部分。
许多人住进医院,都会经历最初的忐忑,最难受的是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待结果一出来,没问题就不说了,有问题就分两种情况,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前者把生病看成是生命的一个插曲,告诫我们除了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还要努力培养生活好习惯,尽量让坏毛病远离我们的身体;而后者把生病看成是生命的拐点,把疾病当成无法战胜的心魔,因而悲观绝望或消极懈怠。
一周后我出院,手里拿着我的检查报告,慢性胃炎和肠息肉是这次住院留下的"纪念",虽然是一个小插曲,却警告我要反思过去的生活,培养新习惯去重新拥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