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每年的除夕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几张红纸,加上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寓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一幅幅春联往门上一贴,瞬间渲染出一种喜庆的气氛。
记忆中,乡亲们贴的春联,大多出自大伯之手。打我记事起,每到年前几天,大伯就忙着给乡亲们写春联。大伯写春联是不收钱的,人们从圩市上买回几张红纸,拿到大伯家,递上一支烟,说:"又来劳烦你了。"大伯接过红纸总是笑着说:"哪的话,这活儿又不费啥力。"
每到写春联的那几天,大伯就早早起来,搬一张大大的四方桌到堂屋中央,把一张张红纸摊开,裁剪,然后拿出珍藏已久的最好的墨汁,开始为乡亲们写春联。大伯写得极投入,往往一写就是一上午,实在写得累了,就直起腰来,握着拳头轻轻捶一捶腰和背,又埋头继续写。
大伯的毛笔字写得很漂亮,下笔如行云流水,时而遒劲有力,时而潇洒飘逸,时而温婉含蓄,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大伯对待每一副春联,都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般,十分疼爱,有时纸张皱了,他会放到厚厚的书本下压平,如果不小心弄脏了,大伯一定会重新写。每写完一张,大伯就轻轻捏着春联顶端的两角,平摊到铺了报纸的地上,再让我们捡来几颗小石子,压着春联的四个角,待到墨汁干了,才仔仔细细地叠起来,写上主人家的名字,再接着帮第二家写。
乡亲们把大伯写的春联拿回家去,小心翼翼地摊开,在背面涂上浆糊,贴于前门、后门、香火之上,顿时,整个屋子都飘着浓浓的墨香,简陋的屋子在大红春联的渲染下,充满了喜庆的年味。
记得有一年,临近过年,大伯病了,父亲不好再麻烦大伯帮写春联,于是,拉过读初中的哥哥说:"今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好好跟你大伯学。"哥哥难为情地握着毛笔,颤抖着手哆哆嗦嗦试着写了几个字,那字就像毛毛虫般,没一点骨力,歪歪扭扭地爬于红纸上,父亲看了马上把红纸搓成一团,丢在地上,重新裁了一张,铺开,指着对哥哥说:"重写。"这样写了丢,丢了写,反反复复五六次之后,哥哥泄气了,把笔一丢,生气地吼道:"要写你来写,我不写了。"父亲拿了一根棍子守在门口说:"你今天哪儿也不许去,给我写完先,完不成,你连饭也不用吃了。"哥哥很无奈,只好含着泪水,又重新握起了毛笔,好在有大伯在一旁耐心地指导,临近傍晚,哥哥总算把家里的春联写完了,虽然写得没有大伯的好,但爸爸还是很高兴,吃年夜饭的时候,接连帮哥哥夹了两个鸡腿,还特地奖励了哥哥五元钱。而哥哥也从此爱上了毛笔字,到第二年的春节,哥哥不仅承担了家里写春联的任务,还成了大伯的得力助手,和大伯一起帮乡亲们写春联。
后来大伯的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不再为乡亲们写春联。哥哥也考上大学,参加了工作,也极少有时间为村民们写春联了,而哥哥对毛笔字的热爱却有增无减,闲时总要挥上几笔。如今,市场上的春联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图案精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亲们也不再找人写春联了,都去集市上买。不管是自己写的春联,还是集市上买来的春联,一样闪着幸福的光彩,年味就在一幅幅红艳艳的春联中,在浓浓的墨香之中,渲染开来,那一抹火红,像极了迎风飘扬的党旗,引领着咱们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