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新姑爷

知远网

2023-08-11文/昌婵随笔

正月里,老家有请新姑爷的习惯。村里头年出嫁的姑娘,正月里携夫带礼回娘家,向亲戚、邻居一一问好,送上礼品,认门也是认亲。新婚夫妇会受到村里的亲戚、邻居的热情款待,主要是款待新女婿,称之为请"新姑爷".我不知道为什么新女婿被称为新姑爷,同样,女婿被称为姑爷。

请新姑爷是按时间,各家轮流请一餐,晌午饭或晚饭。新婚夫妇哪天回娘家,早早定下日子送信到娘家来。请新姑爷系自愿,事先到主人家(娘家)里商量,定好时间,排好顺序。第一顿当然是在娘家吃,热闹而丰盛。这一餐,凡是打算请客的人家的男女主人都会被邀请,是否参加也是自愿。

轮到谁家请客了,谁就早早准备菜肴,早早派小孩去请客人。客人照例是极力推辞很久,请客的人家则态度坚决而真诚,不容拒绝。家家如此,天天如此。他们热情而礼貌地客气来,客气去,一大群小孩不懂事,张大嘴巴在一边看热闹,懂事点的小孩则暗暗着急——生怕客人不去,那就请不成客了,可怎么办?

客人到家了,开席前,先要摆盘子(点心),六到八个,最少也得四个。卫生糖是一盘(为什么叫卫生糖,至今我没弄明白),饼干是一盘,花生瓜子各一盘,加上马蹄或油炸红薯片,六个盘子摆在桌上,体面。男主人或一两个同龄人陪着吃点心、喝茶。女主人会很礼貌地一一端起盘子递到每个人面前。到了家里的都是客,小孩也不例外。盘子递到了面前,不能张开手指大把抓,那叫"五爪金龙",人家会笑话的。糖果饼干捡上一两个,花生瓜子撮一小撮,或者用左手托着盘子边,右手食指和中指划拉几粒到左掌心。这是礼性,也是教养,主人客人都看着。女主人大方地将糖果瓜子往客人手里送,往小孩口袋里装,客人则坚决、巧妙地拒绝。新夫妇更加矜持,端着茶碗喝茶,闲聊,各种点心象征性地尝一点。

农村人热情,好客,并且实在,招待客人尽心尽意,虽然达不到鸡鸭鱼肉样样俱全的标准,但会按照最高的待客规格来招待新姑爷这个贵客。炖上一个猪肘子做主菜,切成大块的腊猪蹄和腊肉扎扎实实地堆得冒了尖,自家烘制的腊肠豪爽地取下几串,切片后蒸上满满一大盘。配菜有蛋饺、圆子(肉丸子)和红薯粉条。煎蛋饺是个细致活,需要时间和耐心,得一大清早甚至头天晚上做准备,要心灵手巧,心急了不行,火大了或小了都不行。煎得好的蛋饺,薄薄的蛋皮包裹着不多不少的肉馅,呈半月形,黄灿灿的,喜庆,美味,是小孩的最爱。圆子是那种扎实的瘦肉丸子,一咬,满口肉香。我母亲喜欢掺些马蹄末进去,我非常讨厌。满口肉的感觉多么让人兴奋,甜甜的马蹄末太让人扫兴了。红薯粉条也是自家产的红薯,打浆,取粉,晒粉,再请人加工成粉条。萝卜青菜是上不了桌的。过年过节的,如果用蔬菜招待客人,会被别人笑话的。自家酿的米酒用大坛子装着放在房间里。饭碗也是酒碗,那时村里人几乎没有人用酒杯。满碗酒倒上,靠近炭火边烘着,边烘边喝,管够。酒是温热的,炭火暖烘烘,欢声笑语和着浓郁的菜香酒香一阵阵窜出门外。

晌午饭还没下席,请晚饭的已早早候着。今天东家请,明天西家请,人缘好的人家,一周下来还排不完。嘴馋的小孩,可羡慕新姑爷了。遇上新姑爷家里有事需要提前赶回家,而请客的人家已做好了准备,新姑爷会非常抱歉,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人道歉。就算在物质不算太丰盛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样连轴转地吃酒席,也有撑不住的时候。有一次,村里一个小伙伴讲:"我姐夫讲他好想打青(吃青菜)了,实在吃不下了。"

请新姑爷,是对新女婿人品性格、为人处世的观察、考察,更是对自己村里姑娘的关照和爱护。亲戚和邻居把新姑爷当贵客,也是期望人家好好待自家的姑娘。

这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事了。那时时光慢,村里没有电视,也不打牌,田里地里,大人小孩总有干不完的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节换工帮忙,齐心协力,效率高;农闲时间娶媳妇嫁女按时令过节,有板有眼,礼节俱全。一家有喜事,全村像过节。新女婿上门,大半边村的人请客。烟火味浓,人情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