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父亲在青海当兵。母亲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年幼的我,经常忙不过来,每年开春,待天气暖和些,便把我送到乡下姥姥家。
姥姥家养着十几只羊,白天,我就跟着舅舅去山里放羊,蓝天高远,草木葱翠,羊群像一朵朵白云在山坡上飘来荡去。到了晚上,凉风习习,舅舅便领我去河滩玩,在深水潭摸鱼或揭石头抓螃蟹,我胆小不敢下水,就站在岸边看着。天慢慢暗下来,忽然有几颗小星星,忽闪着光亮,牵引着我的视线在夜色里蜿蜒游走。
在姥姥家待久了,我是认识萤火虫的,我还会唱姥姥教给我的儿歌:“小小萤火虫,飞到西来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好像很多小灯笼……”唱着唱着,我起了好奇心,想捉几只萤火虫,看看它的屁股为啥会发光。于是,我猫着腰蹑手蹑脚靠近萤火虫……
“莫抓它!”有个好听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我回头看,原来是玲子姐。
玲子姐是村长家的小女儿,比舅舅大一岁,小时候因发高烧落下后遗症,走路一跛一跛像摇船。可玲子姐手特灵巧,她拿一把麦秸秆,一会儿,就给我编了个好看的蝈蝈笼子;给她一张彩纸,她瞬间就能变出栩栩如生的小猫、小狗来。
玲子姐摇摇晃晃走近我,拿腔拿调地跟我说普通话:“萤火虫是益虫,它主要吃蔬菜上的蜗牛等害虫,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它!”
“玲子姐……”黑暗中她看不到我涨红的脸,“我只是想看看,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
“那……我们靠近它观察就可以了。”玲子姐装出大人的口气说。
乡村的夏夜是迷人的,天上皓月当空,地上蛙鼓一片,潺潺的流水和着柔软的夏风,合奏出一曲动听的小夜曲。此时此刻,我追逐着几只飞舞的萤火虫,在岸边奔跑着,玲子姐摇摇晃晃跟在后面,一路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萤火虫飞着飞着,就飞进了打麦场里,消失在蒙古包似的挨挨挤挤的麦秸垛中。
“舅舅,快来呀!”我惊慌失措地大声喊舅舅。
舅舅着急忙慌地爬上岸,他和玲子姐气喘吁吁地盯着我看,我慌乱地指着麦秸垛:“舅舅,萤火虫飞进去了,我害怕……它们把麦秸垛点燃了……”
舅舅和玲子姐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过后,只要天气好,每天晚上我都要跟舅舅去河边。路过玲子姐家时,舅舅会装作无意地咳嗽几声,过不了一会,就有噗噗嗒嗒的脚步声跟上来。我提着空罐头瓶子,沿着河岸的草丛捉萤火虫。而舅舅和玲子姐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总有说不完的话。
空旷的河堤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小小的萤火虫似乎在跟我捉迷藏。终于捉了几只捂在手里,那清冷的荧光便流水一样从小手的指缝间流淌出来。
“快看呀,我抓住萤火虫了……”我惊喜地大喊大叫,可河边的石头上却不见了舅舅和玲子姐的踪影。
那天夜里,我抓了十几只萤火虫,装进透明的罐头瓶里,想要效仿舅舅给我讲的“囊萤照读”的典故,学习车胤刻苦学习的精神,可我很快发现荧光太过微弱,根本照不清书本上的字迹。看来应该是萤火虫太少的缘故,我只得央求舅舅和玲子姐,帮我捉更多的萤火虫。可是还没等到一起行动,母亲就来乡下接我了,因为过不了几天,我就要正式上学了。
我上三年级时,某天,姥爷姥姥大晚上急着进城。那时父亲已转业回到县城工作,我在客厅写作业,紧闭的房间里传来嘈嘈切切的说话声,隐约听到他们不时提到舅舅和玲子姐的名字。突然,姥姥带着哭腔说:“不说她还大一岁,单就那跛脚……说啥我都不同意……”过后不久,舅舅就当兵去了外地,几年后又考了军校,一直留在部队工作至今。
前年的一天,我回乡下看望姥姥。晚饭后,我带着儿子准备去河边观赏萤火虫。河堤上变化很大,修了三层楼的村委会办公楼,还有灯光球场、老年人健身场所等,清澈的河水依旧汩汩地流着,找来找去却不见萤火虫的影子。
回姥姥家的路上,我看到了玲子姐。她骑着一辆旧电动车正在村巷里挨家挨户送快递呢。我跟她打招呼,可她好像认不出我了。不怪她,当年捉萤火虫的小不点头上都添了白发,岁月不饶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