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知远网

2023-08-21文/郭宏文随笔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元代文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万物的生机与活力进入一个闭蓄阶段,节气也由少雨干燥、空气清爽的秋季,向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冬季过渡。立冬,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民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之说。因为饺子的外形和耳朵相像,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挨冻了。立冬吃饺子,也寓意着人们在秋冬“交子之时”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立冬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不会太冷,间或还会出现如同“小阳春”一般的冬日暖阳。

立冬的阳光,总是让人感到温暖。人们喜欢在阳光下散步,风难得在一地松软的彩色落叶上静默养神,也许,它是不忍心打扰人们享受阳光的好心情。南飞的大雁,有序地变换着队形,这地上的行人与天上的大雁和谐呼应,让风儿也不知不觉地停歇了脚步。

站在立冬的阳光下,我不禁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母亲。每年立冬到来时,母亲都会以她的方式迎接。在母亲的心目中,年轮是一条封闭的跑道,二十四个节气在这条跑道上进行着接力跑,哪一棒都是新的起点,哪一棒都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未来就不会有春花的鲜艳和硕果的秋红。

立冬了,母亲依旧在院子里忙活着。她把白菜一排一排地晒在阳光下,大棵的是准备下到菜窖里过冬的;小棵的是用来腌咸菜的;不大不小的是用来腌酸菜的。这些白菜要在阳光下晒些日子,等它们没有了硬生生的支棱劲,就会派上各自的用场。

山屯人常说,立冬到了就好好猫冬。其实,猫冬只是山屯人的一个说辞,哪家都没真正地猫冬。早睡早起,祖祖辈辈都是这个习惯。山屯人信奉“管孩子要狠,侍弄庄稼要紧”。夏日天长活计多,家家都围着田里忙。天不亮下地,看不见回家。而进入冬季,即使有活计也都是边边旯旯的,很少再有重活、累活。在山屯人眼里,干冬季的活计就近乎闲着,就近乎猫冬。其实,冬季的山屯人都不会闲下来。

各种树的叶子在风中飘落着。比起晚秋时节飘落的叶子,这立冬才飘落的叶子,一定是舍不得离开枝干的,要在寒冷到来前多陪伴枝干一程。许多叶子,都是春天萌发,然后经过夏秋的风风雨雨,闯过无数的劫难,衬一树的花香、长一树的茁壮、护一树的果实、遮一地的阴凉。到了立冬,它们的使命完成了,便安然地飘落了。山屯的孩子们,会背着个大花篓,把厚积的落叶搂回家里去,用来烧热一铺炕,让炕上的一家人拥有寒冷中的温暖。这些把落叶搂回家的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对父母知冷知热的习惯。

立冬的阳光下,母亲想起家里的那个泥火盆来。山屯人家家都有个泥火盆。数九寒天时,哪家的炕头上都少不了一个热热的泥火盆。山屯人家如果缺少了泥火盆的热度,就会缺少人气的兴旺,就会缺少乡情和亲情的浓厚。母亲搬出泥火盆,断定它已经不能再用了。她从黄土场挎回一篮子黏土,再掺进一些乌拉草和猪鬃、马鬃之类的东西和成泥,做成一个大大的泥饼子扣在一个砂盆上拍实,一个泥火盆就这样做成了。有了这个泥火盆,冬日宅屋里就会热热地温暖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