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莫拉人家

知远网

2023-09-06文/沈默随笔

此行去云南腾冲,目的地是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为的是看看李发顺那张发自肺腑的笑脸。司莫拉佤族古村落有着500多年历史,是一个留得住传统、记得住乡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不过要想真切感受村民们的日子,妻子说,你可以去看看李发顺的笑脸。妻子去年到过司莫拉,她说,李发顺脸上那种自然流露的笑容,有一种无法描绘的灿烂。

其实前些年,司莫拉村民的日子并不幸福。"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是昔日司莫拉的真实写照。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由于云南特殊的省情,习近平总书记格外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两次踏上云岭大地,对云南脱贫攻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赴云南考察,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司莫拉佤族村。司莫拉佤族村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一个缓坡上,房屋依山而建,多数为土木结构的砖瓦房和土簊瓦片房。近些年来,司莫拉乘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春风,旧貌变新颜,由穷山村变成了国家3A级景区。

郁郁葱葱的夏日,出腾冲市区,我们沿山势而上,沿途姹紫嫣红,绿树成荫,各类路牌标识井然有序,幢幢黄墙黑瓦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通村入户,放眼看去,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站在司莫拉村口,前面是大片梯田,视野开阔,还可以眺望前方的村寨。我们去了李发顺家,想听听他的脱贫故事,看看他现在的生活。

曾经,司莫拉佤族村人均水田占有量仅有1.3亩,不仅面积少,而且分布零散,耕种起来十分不便。李发顺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住的是"杈杈茅屋",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屋里阴暗潮湿。李发顺因家里贫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因为掌握的技能不多,只能做些粗活,干过泥水匠、洗矿工,但最终还是没能摆脱"贫穷"的束缚。

然而更不幸的是,2010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李发顺严重颅内损伤。他在医院里躺了两三个月,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4万元的外债,这让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当时李发顺的四肢只有右胳膊能动,医生说他可能一辈子都站不起来了,妻子杨彩芹为了防止李发顺肌肉萎缩,每天都会用绳子辅助他一步一挪地练习走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发顺坚持了3年多的康复训练,终于丢掉了拐杖,但依然不能干重活。为了养家,杨彩芹只能四处打工,当服务员、进工厂,最难的时候,每个月领了2000块的工资,只敢给自己留50块的生活费,其余全部寄回家。谈起往事,我分明看到眼泪在杨彩芹的眼眶里打转。妻子的辛苦和付出尽在李发顺的眼中,一向刚强的李发顺也没有忍住眼泪。

2014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到了司莫拉,李发顺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政府的帮扶。这让李发顺看到了希望,激发起他对生活的斗志。他卖水果、开理发店、搞竹编、配钥匙、修鞋子,特别是发展生猪养殖,最多时养了30多头猪,成为村里的生猪养殖大户。这些年来,通过政府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李发顺靠着生猪养殖和妻子的务工收入,慢慢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还建起了两层小楼,小庭院也搞得漂漂亮亮的。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致富要用勤劳的双手来实现。2017年,李发顺主动要求脱贫出列,两个孩子也上了大学。李发顺指着屋檐下挂满的金黄的玉米对我说,司莫拉本身就是一个幸福的地方,我也要让家真正成为一个幸福的家。

李发顺的脱贫故事,是整个司莫拉乃至三家村的缩影。谈起这些往事,李发顺有一肚子的话要讲。

李发顺说,他不要用泪水去博取别人的同情,而是要用汗水去赢得别人的掌声。这两年,司莫拉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杨彩芹不再外出打工,夫妻俩在自家两层楼新房外的庭院里卖当地的传统美食大米粑粑。每天早上,李发顺和杨彩芹天不见亮就开始忙着蒸大米、做粑粑,等着游客们上门。李发顺说,他每天可以卖出两三百个大米粑粑,收入有六七百元。大米粑粑给李发顺带来了经济效益,也给司莫拉带来幸福生活的烟火气。

李发顺特别兴奋地告诉我,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他家,在了解他们一家的脱贫情况后,饶有兴致地做了两个印有"福"和"囍"的大米粑粑,这让李发顺一家格外自豪。如今,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到李发顺家品尝软糯香甜的大米粑粑,有的还自己动手,体验做粑粑的乐趣。李发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笑容更加灿烂。

离开清水乡时,天色已晚,但李发顺的笑脸,依然留在我的脑海中。

依依惜别情,不时回头望,再见吧,我亲爱的司莫拉人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