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蟹山到越秀山

知远网

2024-06-07文/陈东明随笔

广州黄埔的蟹山、中心城区的越秀山,相距约25公里,都不是很大,尤其是蟹山更小。但山不在于大,也不在于高,有故事就好;这些故事令我难以忘怀。巴金曾言:"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对我来说,确实如此。

我青少年时居住在蟹山脚下的黄埔铁路宿舍。蟹山,因其山形酷似爬行的大红蟹,故而得名。黄埔港,装卸货物的长臂吊机林立,江面上停泊着世界各国巨轮,曾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的"黄埔云樯".江对岸有闻名遐迩的黄埔军校旧址,两岸广袤的农田中随季节不同生长着成片的青菜、禾苗,香蕉或甘蔗。涨潮时,珠江水反流入河涌,江水清澈见底;退潮时,滩泥中爬满了横行的蟛蜞、欢蹦活跳的跳跳鱼。

童年的时光很快乐。我和同伴们在夏天的课余或节假日,必定到铁路桥下宽阔的河涌里游泳,退潮时在河滩上用竹箕捕鱼捉虾。在河涌边钓鱼,钓蟛蜞,在禾田中钓青蛙,还经常到百米之外的蟹山旧炮台玩。在山顶放风筝,晴空万里时能眺望到远处的越秀山电视塔。

蟹山顶上有民国时期建的欧陆风格的八角亭、四方亭各一个,两亭之间是清代建造的炮台。炮台遗址尚存巷道、牌坊式巷门、藏兵洞、炮池。巷门、巷道牌坊中央阴刻"蟹山台"三个大字,右阴刻"光绪十一年孟夏吉旦"一行小字,左阴刻"钦命两广总督部堂张钦命广东巡抚部院倪记名总兵署广州协锐勇巴图鲁、邓安邦督造,绘图监造同知衔陈棨熙"四行小字。炮台上安装德国克虏伯兵工厂造的20厘米转轨后膛远程大炮一门。

辛亥革命时的1922年7月9日,大元帅孙中山在越秀山镇海楼被当时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军围攻,当孙撤至珠江河上的永丰舰,从天字码头经黄埔长洲岛的鱼珠江面时,就是被驻守在蟹山炮台的叛军开炮击伤军舰,处境险恶。1963年,炮台大炮被移到广州博物馆(镇海楼)门前陈列。

越秀山历史悠久,其主体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山上有清代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亭"四字,还有镇海楼、古城墙、四方炮台、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五羊石像等景点。

位于越秀山镇海楼的广州博物馆,于1929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国最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之一。镇海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公园所处区域,"镇海层楼"、"越秀层楼"以及"白云松涛",自元代以来一直是"羊城八景"之一。

越秀山这地方,在我一生中也曾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小学时,在老师带领下,我们集体从黄埔出发前往游玩,在湖中划艇,在岸边摘葡萄。弹指一挥,几十年眨眼间就过去了。不知多少次,在镇海楼下抚摸着从蟹山迁移过来的那门大炮,在越秀山体育场观看中外足球队的比赛,与妻子谈恋爱时去镇海楼参观历史文物,孩子出生后还带他一起观看五羊塑像,在公园的游乐场游玩,让他骑那门大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