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走了,但他与石臼有趣的故事至今还在新星村董家埭父老乡亲们的茶余饭后生动流传着。
提起当年的夏福高老人,董家埭前后三里的乡民没有不熟悉他的。他中等个头,国字脸,粗壮结实,性格耿直,做事从来说一不二。埭上的人都习惯叫他老夏。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社会资源极度匮乏,老百姓缺衣少食。老夏也不例外,他一家六口人,除他自己是男劳力,其余全是女人,其中四个女儿都未成年,显然要支撑起这样一个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是多么不易。但老夏想到自己既是丈夫又是父亲的责任,决定独自一人去了江南农村,上门给人家打短工。这一去就是三年,中途仅回来过一次,图的是能在外多攒几个钱,回家也好有点交待。
一日,他在丹阳一农户家做活计,傍晚歇工时,主家面带苦笑地对老夏说:"师傅,今天你的工钱我家拿不出来,你晚上吃饱饭就行了。"老夏一听很是憋气,但又一想,这家肯定是有难处,否则不给工钱的话说不出口来,再说咱也是穷人,知道没钱的苦处。饭后临走时,老夏突然发现这家竹帐边有一个石臼倒扣在地上,他一下拉直了眼神,盯着它仔细看着:这倒是一块上好的青麻石料做成的,没有破损痕迹。主家见了老夏这般神态,顺口说了一句:"师傅你看上这石臼啦?只要你能搬得动它,就送给你了。"老夏心想:这家伙舂米行啊,咱老家埭上百多户人家就缺这稀罕物呢,带回家算是为乡邻们做了一件大好事。"那你说话当真?""当然当真!"老夏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弯下身子一手扒住石臼边口,一手托起臼底往右大腿上一提,手脚同时并用,使劲往上一抬,石臼上了肩膀。老夏边扛着石臼边与主家打着招呼,直往他临时住宿的村庄去了。
那天夜里,老夏兴奋不已,他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石臼在老家用得上,忙时舂米、擦麦皮,闲时放在墙角可以镇邪。第二天刚蒙蒙亮,他就一骨碌起身,收拾起衣服,扛起石臼就往扬中赶路。
旧社会里,老夏没上过学,少年时倒是跟人拜过把子,学得一点武功。这石臼少说也得百十多斤重,但他凭着练就的基本功还是能扛动的。一路上饿了就向路边人家讨口吃的,渴了就在路边的池塘里捧点水喝。用他的话说,这一路上喝的水可以洗几次澡,虽有些夸张,但足以见其辛苦程度。第二天上午他终于赶到了丹阳县域的姚家桥码头。
上了渡船,船老大说:"你这石臼得另外付钱。"老夏一听急了:"渡人过江带上件把件东西从来是不收钱的,你这老大怎么不守规矩?""石臼太重,又占用地方,不想给钱,除非你把它扛在肩膀上。"老夏脾气倔,觉得这有何难,二话没说,只听"嗖"的一下石臼真的找上了肩。满船的人先是一惊,而后又是一阵喝彩,个个拍手称他"有种"!
石臼扛到家,老夏顾不上疲劳,端详着这石疙瘩满是高兴。他主动跟左邻右舍喊话:"我家有舂臼啦,你们不用再跑远处去舂米,来我家舂米吧!"邻居们听了喜出望外,三三两两拿来稻谷舂米。老夏虽然也穷,但他为人一直慷慨,从来不收取费用。于是前后埭来舂米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提出要抓把米给他家,但老夏谢绝了。他常说:"只要大家方便我就高兴!"
当年老夏家人多家穷,房子是三间五架梁的,麦草盖顶,芦笆做壁,风吹透风,雨打漏雨,很不牢固。这石臼就安放在靠芦笆壁的步沿上。
一日,舂米的较多,插队拥挤,争先恐后,一下子将芦笆壁挤倒了,三个人跌进了老夏的房间里。这下老夏发火了,他一气之下抱起石臼边骂边向河边跑去,只听"扑通"一声,石臼被扔进了河里。大伙儿吓呆了,个个拿着自己的东西好没面子地惶惶离去。
一连十多天,没人来舂米,老夏门前也冷落了下来。事后老夏也是有些后悔,他想,由于自己的急躁鲁莽,好事变成了坏事,得罪了乡邻们,这是何苦呢?为这他难受了一阵子。他老婆何大看出老夏闷闷不乐的样子,晚饭时何大开腔了:"你呀,力气大,可这回用错了地方,这怂脾气让人揪心,好事还是要做到底,明天还是你把它捞上来,成全大家吧。"老婆的话让老夏释怀不少,于是第二天老夏一个人悄悄下了河,费了好大劲才将石臼捞上岸,冲洗干净后仍然放在原处。
在老夏夫妇的招呼下,不日,邻居的舂米又和往常一样热闹起来,不一样的是没有了拥挤争吵,有的是大家来时互相问好谦让,去时带着一身的米香味欢笑而归。这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老夏门前一道独有风景。
春风吹来的季节,老夏走了,他安详地睡在土里;舂臼也结束使命,它静静地端坐在墙角。他与它永远不再相遇,或许他与它却在欣赏着彼此曾经历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