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肥往事

知远网

2024-07-08文/娄勇情感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老家镇上的小学读书。那时候学校支农活动安排得比较多,比如春耕时节去帮助插秧、秋收时节去帮助收割谷子等等。但在记忆深处还留有深刻印象的就是春耕、秋种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敲着锣打着鼓,去给附近的生产队"送肥".

估计现在的学生可能不知道"送肥"是什么样的活动,这可是我们读小学时最基本的课外活动之一,也是每个学校一项重要的劳动课程。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学生把平时收集的一些农家肥送到农田里面去,支援农业生产。当时这样的活动在春耕、秋种的时候基本上每周都有。每次只要是听到老师安排"送肥",或者是听到公社广播站的通知,我们都会抓紧准备。

经过多次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养成了这种习惯,并且乐于积极参加。因为参加送肥活动就不用上课、不用做作业了,而且还可以自由地在田间地头玩耍,放开心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同时这也是一件十分恼人的事情。因为参加送肥的学生每人都得有一套专门的工具,最起码要有一根扁担、一对粪筐,同时还要有充足的肥料来源。

这对于同时有几个兄弟姊妹都在读书的人家,并且也是街上"干居民"(非农业户口)的人家来说,确实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因为每家都要同时准备几套送肥的工具和足够的肥料。

为了孩子的需要,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这项活动中不掉队、不落伍,并得到锻炼,增长知识,从小就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生活技能,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许多家长还是想尽办法,再困难也给孩子们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肥料。尽管送肥的工具形式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用起来五花八门,但每一个家长都是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光荣地参加支农活动。每次送完肥后,尽管玩得满身泥污才回到家中,家长也不会责怪什么。

鉴于当时的情况,送肥的工具虽然是有了,但肥料却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农业户口学生家里自然有足够的农家肥,"干居民"人家的学生来说就难了,这些学生除了有点草木灰可以送一两次外,根本没有其他肥料,因此,许多时候学生不得不想尽办法,经常将一些煤灰掺点黑泥巴拿去当肥料,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挖点黑色泥土,用细筛子筛过后充当肥料。有时实在没有办法,就全部用泥巴,上面稍稍用点草木灰、煤灰、或者用筛子筛过后的肥泥盖住当肥料,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因为送肥,我家门前屋后烧煤产生的垃圾经常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难得养一回猪的猪圈里面的猪粪也经常被刮得干干净净的。煤灰用完了,猪粪没有了,院后生产队的一块包谷地也被挖了一个大坑。

学校每次支农送肥的时候场面都很大。全校学生排成长队,每人挑起一担"肥料",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中、浩浩荡荡往镇子边上的农田里送去。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七八个高年级的同学在前面敲锣打鼓,有时学校腰鼓队也派上用场,十来个个子高大的同学手持红旗随后,然后是长长的、齐刷刷戴着红领巾,挑着高低不一、形状不一、大小不一送肥担子的队伍。队伍一般都排得很长,在街道上走过时很有气势。各班老师负责在长长的队伍旁边监督纪律,保持送肥队伍井然有秩。

能够在前面敲锣打鼓的都是学习较好的同学。被安排在长长的送肥队伍前面敲锣打鼓,是学校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一种奖赏和鼓励,因此,家长很有面子,学生十分光荣,锣鼓也就打得十分卖力。我有很多时候都被老师安排在前面打鼓,与其他同学一样,这样的待遇同时减轻了我们找肥料的压力,也缓解了一家几兄妹同时都要使用送肥工具、寻找肥料的困难。

每逢春耕、秋种时,镇子附近的田地里面红旗招展、一派繁忙的景象,生产队的社员们早就已经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学生支农送肥的队伍敲锣打鼓到达农田后,生产队的社员们都会热情地前来迎接,引导学生将肥料挑到指定的位置倒下,然后组织社员将肥料搅拌后分撒到田地里面去。

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我都会感觉到十分有趣毕竟,当时这样的支农活动还是让许多学生懂得了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也多少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

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收获不少,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以及"要想庄稼好,肥料少不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以及科学施肥、多施农家肥的一些科学方法,更懂得了"劳动最光荣""不劳动者不得食"的一些道理,为自己之后漫长的人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