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寨今昔

知远网

2023-06-14文/毛继红情感

离开故乡整整30年了。

故乡叫毛家寨,位于晴隆县城北2公里处。

30年来,虽然每年都要回到故乡,但总是去也匆匆回也匆匆,无遐细致地感受乡愁、会会乡亲、聆听乡音,见识新中国建立以来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清明节,堂哥们提议,所有毛氏家族成员统一集中祭祖,于是我再一次踏上那片养育了几代毛氏家族成员的黄土地。

昔日的毛家寨,并未因县城近在咫尺而改变它穷困潦倒的模样,俨然一个邋遢穷汉,衣衫不整,人见人嫌。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故乡的模样:数十栋低矮不一的茅屋、瓦屋,在炊烟弥漫的树影里若隐若现,条条羊肠山道根茎般连接所有的院落;院落四周是浓荫翳日的楸树、杉树、青竹……寨中是阡陌纵横的沟渠、田块、旱地、山丘……

踏进毛家寨这个约10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古树参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有着上百户人家,常住人口近400人的村寨,谁曾料想,首先令我震惊的是入寨的村道上川流不息的轿车,乡亲们生活之富裕由此可见一斑。

目睹此情此景,往事不停地涌入我的脑海:40多年前,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体弱多病的母亲由于日夜操劳,经常生病,需要送县城医院就医时,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刮风还是下雨,半夜三更,在葵花秆做成的火把映照下,请来乡邻,踏着崎岖坎坷的山道,用滑竿抬母亲进城……

有一次半夜,母亲全身发冷,抖个不停。送母亲进县城医院治疗时,正值深冬,雨天路滑,山道崎岖,在爬一个徒坡时,抬滑竿的堂哥一脚踩滑,偏了下去,由于重心失衡,母亲侧翻在冰冷的泥泞小道上……此情此景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今仍历历在目,其中的酸甜苦辣,让我潸然泪下。

号召集中祭祖的堂哥家旁边有一小湖,占地约50亩,面积虽小,但湖岸山花烂漫,绿草茵茵,树影婆娑,微澜泛起,清澈映人,鱼群追逐。乡亲们从湖里引水打田插秧,一派热闹而欢乐景象,间或还夹杂着中年男女的调侃声和山上牛马羊悠然觅食的欢叫。

这就是我们儿时玩乐、游泳、网鱼、洗衣、放牧的理想之地。原来环湖步行的山道,己变成3米来宽的水泥路,路上也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车。湖岸正中央的山坡上,一个侄儿建了一栋背靠山峦,面临湖水,开农家乐的三层房屋,命名"毛寨水逸山庄",一楼建在环湖路下,用水泥柱撑在斜坡上,正面用宽敞明亮的落地窗镶嵌,可饱览湖光山色;二楼与路平行,房屋前面是一开阔的集休闲、品茶、饮酒、打牌、观湖的院坝,旁边是一个可容纳20来辆车的停车场;三楼是供客人吃饭、品酒、休闲,既充满乡土气息,又不失现代风格的豪华包房……

问到经营情况,侄儿说:"向村里承包了此湖20年的经营权,一边养鱼,一边开农家乐,农家乐专营农家菜、加工各种味道的新鲜活鱼。刚开业,生意还不理想,准备加大宣传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的扩大,加之优美的环境,可口的饭菜,相信生意会越来越好。"

参观完"毛寨水逸山庄"后,在堂弟的陪同下,又参观了另一个侄儿开的"毛二环保山庄".山庄座落在寨子的中央,背靠名叫"大坡"的山,占地约6亩,山脚建了一长排房屋,作住房、餐厅、厨房等用;西面、北面分别建了两栋以待客为主的包房,整个格局放眼望去呈"匡"字形;东面是一个可停近20辆车的停车场;中间是一个占地约3亩的院坝,院坝中间建了约30平方米的鱼池,周围种了桂花、冬青、李子、花红、桃、三角梅等不同品种的树,既是庄园,又是花园,还是农家,令人心旷神怡。

问到经营情况,侄儿说:"山庄己开了几年,主营家常菜、辣子鸡。由于环境好,离城近,交通便利,自己当厨师,吃的蔬菜是自己种的,酸汤豆腐是自己磨的,鸡是自己在后面山上喂养的,生意还算可以。"

离开"毛二环保山庄",走着走着,不经意间,我们来到了另一堂哥家,记忆中低矮的三间茅屋,如今己被簇新的两层水泥楼房所替代,土院坝也变成了水泥院坝,而且更加宽敞、整洁。一边品尝堂哥递来的"遵义"香烟和花贡绿茶,一边打听他家子女的就业情况。堂哥说:"大女儿家在进寨口我修的房屋内开辣子鸡餐馆,每年付我4万元租金;小女儿家在寨口公路边开了一家粮油店,还买了一台挖掘机承揽工程,己在县城买了商品房;儿子在开出租车,还搞汽车租赁,院坝里这些车就是他的。"

随后,我们在村里溜达了一圈,得知不少人家因近年来种烤烟、果树、蔬菜、粮食作物,发展养殖业、运输业,搞工程、开餐馆、外出打工等,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毛家寨的夜晚,太阳能路灯与月色交相辉映;DVD、电视机播放的声音与狗吠、牛马叫、鸡鸭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主题为美丽乡村的动人合唱;环寨的水泥公路上,间或走过成双结对青年男女;寨中广场,数十名中年妇女伴随着音乐节奏,婀娜舞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