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温情与悲怆

知远网

2023-12-26文/姚玉蓉情感

关于亲情关于母爱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少,但是能真正打动人心的却不多。正在上映中的《妈妈》无论是艺术表现力还是演员的表演都非常令人惊艳。

影片讲述的是母爱,却直击当今社会的痛点问题,即"生老病死"四个人生重大历程中的三个——老、病、死。关于特殊家庭如何养老、关于得了疾病如何有尊严地活着、关于如何体面地死亡,是这部电影带给观影人的思考。

电影的叙事手法平淡而细腻。前小半段通过母女俩日常的生活展现了母女俩不同的人物个性:大学物理老师的女儿个性严谨、严肃,有轻微的洁癖和强迫症,生活中是个特别有秩序感的人。而"教文科"的妈妈则有着老派的洋气和浪漫,排斥秩序、有点任性,像个叛逆的老顽童。妈妈觉得女儿沉闷,女儿对妈妈则是带着点无奈的包容。

八十五岁的妈妈被六十五岁一直独身的女儿照顾得很好。妈妈每天读读书、看看花、撸撸猫;女儿退休后除了照顾妈妈,经常去做义工。这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知识分子母女的晚年生活:富足、体面、岁月静好。

直到女儿患了阿尔茨海默病,彻底粉碎了这份岁月静好,更粉碎了妈妈安稳平静的晚年生活。从此,母女的角色互换,换成了年迈的妈妈照顾患病的女儿。至此,电影无论是故事还是情感也层层递进达到高潮。"每个妈妈都是母狼,保护幼崽是天性",这句经典台词是妈妈得知女儿患了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对女儿说的,温情而悲怆,这也是电影的主题。

影片对阿尔茨海默病有着非常专业的呈现。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总是喜欢用"老年痴呆"来自嘲自己的健忘。看了电影才知道这样的自嘲是多么的轻佻。记忆力衰退只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发病后,渐渐会发展成完全失忆、完全失智、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会出现幻觉、狂躁和失控的表现。这无论对病人还是病人的家属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并且完全看不到希望。

电影极其真实地将女儿整个发病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呈现出来,女儿从一开始理性地对抗疾病到逐渐失控,妈妈从坚强乐观地面对到逐渐地无能为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母女俩兵荒马乱的生活场景,让观众对这个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对角色产生了深切的共情。

电影还有一条暗线是关于父亲的,同时也揭示了女儿的人生境遇其实和她一辈子无法治愈的创伤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观影的时候我一直有个疑惑,就是女儿为什么不成家?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个疑惑在影片中得到解答,女儿在患病后说过这样一句话"爸爸不回家,我就不出嫁".女儿患病后所有的幻觉和记忆都是关于父亲的。从女儿时空错乱的回忆和只字片语的忏悔中不难推导出发生在女儿和父亲之间的故事:父亲是一位考古学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被批斗,不懂事的女儿要和父亲划清界限,将回家的父亲拒之门外,绝望中的父亲跳河自杀。

父亲的死是女儿一生的创痛。记忆中童年的家是那么幸福美满,父母郎才女貌,相亲相爱,视唯一的女儿如掌上明珠。父亲那么爱她,她却间接地杀了父亲,女儿在心里给自己判了终身徒刑。"爸爸不回家,我就不出嫁"也许原本是一句撒娇的话,后来就变成了自我惩罚,因为自己的举动,爸爸永远也回不了家了。所以一辈子都不放过自己,哪怕患了阿尔茨海默病。

这条暗线让这部温情的电影多了一份厚重,时代创伤的烙印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影响是多么深重。历史不只是要铭记,更需要沉思。

《妈妈》的基调是温暖、温馨甚至是温柔的,镜头语言的表达非常唯美。花团锦簇的小院,透过客厅的窗户投射进屋内的明亮却不耀眼的光束,始终贯穿在娓娓讲述的故事中。影片中的妈妈虽然辛苦又不幸,却没有一丝苦情的形象,温柔而坚强,始终优雅,始终美丽,始终体面地维持自己和女儿的生活,这种对抗疾病和不幸的生活态度值得提倡。

非常喜欢影片开放式的结尾:盛装的母女俩在海浪汹涌的海滩开心地舞蹈,深情地相拥。你可以理解大海是她们生命的隐喻,也可以理解是她们最终的归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