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含秋

知远网

2023-06-26文/王晓博随笔

晶莹的露水,像滚圆的珠子在绿叶上闪闪发光。剔透的模样,如给植物挂上了一串水晶项链,闪闪发光。就连原本低贱的草儿,也变得气质高雅、雍容华贵。这样的高贵装扮,不是每一个季节都可以拥有的,它只属于白露时节。

一露为白,万物生辉。作为九月的第一个节气,白露像一条天河,横在了夏天和秋天之间,从此风轻、云淡、天高、水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此时,太阳渐行渐远,地球在自转的轮回中经受着冷热的交替锤炼。虽然正午还留有一丝伏夏的犟热,却后劲不足,到晚上更是"夜久侵罗袜",而阴气的逐渐加重,让清晨的露水也日厚一日。早晨,睡醒的草木身上,都披了一层薄薄的露水。远远看去水汪汪、亮晶晶,我不知那是彻夜长鸣的虫儿留下的眼泪还是感动了上苍洒下的甘露。那如霜般的白,如水般的凉,不仅实至名归,彰显着节气的温度,还是生命与时空的相约相生。它宣告着天气转凉,秋天已至。喧闹一夏的蝉隐匿起了身影,曾经灭不绝的蚊蝇瞬间没了踪迹,饱满的秋风高傲势强,百样草木开始换装,各种动物积极储备果粮,在井然有序中演绎着四时交替。

白露的天是最美的天。天那么高、那么蓝,即使最能飞的鸟儿也够不着,朵朵白云不知是鸟儿写给秋天的信笺,还是南飞大雁遗落的羽毛。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候鸟迁徙的序幕已经开启,即将启程的燕儿开始收拾行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地的开阔,让万物有了更多的思想。不管是秋风瑟瑟落叶黄,还是秋月如水分外光,都衣襟沾水知寒意,毕竟夏已过、秋已来。

白露含秋,秋天的地是最美的大地。庭院里,大如鸡蛋的核桃挂满枝头,一簇簇梅豆角精神焕发;一朵朵金黄的丝瓜花,如朝天喇叭吹得异常欢实;还有门前架上玛瑙似的紫葡萄,如夜晚的露水闪闪烁烁,异常耀眼,吸引了无数麻雀光顾。一夜的露水,让走在秋日里的各色草木更趋成熟。金黄的秋菊、娇羞的月季,都沾衣欲湿,楚楚动人。那一颗颗水晶样的水滴,在薄雾中蠕动,五光十色,组成自然与植物的水乳交融。田野里棉桃吐絮,头顶白花,叶疏枝朗。玉米抱孩,枝叶疏散,似不修边幅的奶孩村妇。还有叶落顶秃的芝麻,举着银铃的大豆,穿上阳光外衣的金黄酥梨……都长得分外壮实。自然的轮回,延续着物种的生生不息,经历了风雨的锤炼,苦难终于在白露之际幻化为秋实。

白露是从千年诗经里跌落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总是渴望而不可即的,拥有了,似乎就没了新鲜感,美好总是在距离之间。白露站在唐诗宋词间,李白望着"玉阶生白露",怀疑"却下水晶帘".思乡心切的杜甫,一语道破亿万游子心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一轮故乡的月,被出门在外的漂泊者踩着露水,背来搬去,游走他乡。耕种南山下的陶渊明,见露如见故人般亲切,"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而白居易的眼中,满是白露的诉说,不管是"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还是"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都是一样的白露一样的情怀。面对赤壁的硝烟远去,苏轼却吟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我不知道这茫然的目光是因为白露,还是因为沉入时光底的历史。

白露一夜一夜地落,天一天一天地凉。那丝丝清凉不仅落在大地下,还有我的心里,让我嗅到了累累硕果背后的荣枯和人生的丰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