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春天必经的一个驿站。
而诗中的三月,别有一番韵味。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水》里有诗句:“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那桃花朵朵开的情景,让我无限向往。宋代王令的《送春》诗有:“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三月的花,开开落落,花开不断,屋檐前每天都有燕子在翩飞。杜鹃鸟不停地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渐渐消逝的春光。这首诗,让我感觉三月的春意更浓。清代诗人郭诚的《榆荚羹》里有诗句:“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三月的“榆钱饭”,是最鲜嫩诱人的美味。
书中的三月,那样沉静,孕育着希望和回忆,美丽而忧伤。
看作家三毛的一篇散文《天下本无事》,里面写到的三月,美丽中却透着淡淡寂寞的味道。“山仔后的樱花,云也似的开满了上山的路,那一片闹哄哄的花,看上去为什么有说不出的寂寞?看见樱花,总是恨它那片红,血也似的,叫人拿它不知怎么办才好。又禁不起风雨,雨一打,它们就狂落。邋邋遢遢的,不像个样子。春天,就是那么来了。”
林清玄写的《季节十二贴》,他眼中的“三月”是充满温馨灵动的童年记忆的。“在童年的记忆中,我们喜欢春天到草原去钓蛰虫。一株草深入洞里,蛰虫就紧紧咬住,有如咬住春天。”他说:“童年老树下的回忆,在三月里想起来,有春阳一般的温馨。”
在这个三月,我喜欢仰着头,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春天的声音。聆听春燕的呢喃;聆听春风拂面的温柔,春雨沙沙的天籁之音;聆听花开的声音,蝴蝶和蜜蜂的嬉戏。
三月,我看到,春的希望在绿叶上摇曳,在百花间绽放。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三月,我独自到山野间,安静行走,放逐心灵。徜徉在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三月,仿佛走在了生机盎然的水墨画中。
三月,风光独好,诉说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