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岳母出生在海南东方市南部大海边的一个小村庄。18岁那年,离开村子到农场务工。2017年9月,因病离开了人世。
岳母硬朗时,我们每年回老家看望一两次;平时电话沟通交流,问安祝福,在"通讯录"里陪岳母。岳母患重病后,回老家看望次数增多,于是,对岳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岳母没上过学,没读过书,没有知识,但她有思想有文化,会做人会做事,重病期间,还为别人着想;临走时,淡定自如,神情常态,与亲人好友商量并请求帮助不谙习俗的子女处理她的后事。在我看来,平时默默无闻的岳母,竟也是一本蕴含着一定正能量的书。
岳母在世最后一个多月,忍痛煎熬。双脚剧痛让她坐立不定,躺行不是,没片刻安宁。多少次用手使力紧捏双脚,但疼痛一点点都没能得到缓解;多少次用脚使劲不停地摩擦床板,但无情狂魔般的病痛根本不愿减轻那么一点点痛觉;多少次用热毛巾极力紧裹着双脚,但她依旧深锁眉头,颤抖地咽着唾液,咬紧牙根……
尽管双脚剧痛到连命都可以不要的地步,但岳母始终没发出过一声呻吟。来看望的人说,呻吟可适度减轻痛苦,得到一定缓解,但岳母连一次尝试的机会都不给自己。后来,我了解到,岳母搬到这排房屋居住已有几十年了,十分熟悉前后左右各邻居的情况,她深知,右邻的脑血栓患者需要安静;也深知,左邻子女闻到病人呻吟会生畏失眠;更深知,后邻需要早休息以得早起劳动……岳母啊,宁愿自己忍受着非人般的痛苦,也不想发出半点呻吟让别人感到不安。
岳母坚信,生命在于运动。虽患重病,但她仍然坚持步行。从一般散步,到疲惫慢行;从疲惫慢行,到带着一边痛脚慢行;从一边脚痛慢行,到带着两边痛脚慢行……再蠕动般挪行六七十米,再到蹲下歇息……最后疲惫不堪才卧床不起。岳母身体每况日下,子女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但除了尽心照顾和偷偷落泪外也毫无解痛之力。岳母深知子女心便开导:"都到了这个年纪,该去要去的地方了。看看那日头就明白了,日头落山怎么能撑得住呢!"
其实,岳母最放心不下的是岳父。岳父生病多年,青光眼失明,行走不便。十多年来,有岳母悉心照顾,失明岳父的生活才过得如此舒适。期间,岳母也因病先后几次到省市级医院治疗,但每次住院治疗最大的心病就是挂念岳父。因为岳父,岳母曾几次推迟到医院诊断治疗。而每次一出院,身体还没有复原,第一时间就让我们给她安排回家。
岳母放不下岳父,也多次与子女及亲人说过。但是,她也清醒地记着当地的一种说法,就是即将离世长者不许对任何人产生悬念,否则对在世者不吉利。岳母无法放下岳父,这是铁打的事实,但又不敢破俗。为保佑岳父吉祥安康,岳母转变表达方式对子女说,她清楚自己的身体,从现在起,她对所有的人都不挂念了。如果离去了,就当搬家吧。你们父亲虽眼睛不好,但子女孝顺,他会过得开心的。
岳母卧床不起那些天,不能进食,靠打吊瓶输液维持到最后一口气。岳母虽然力气特别微弱,但仍然给人传递温暖。对来看望她的人给予点头表谢,还会对带病来看望的人提出排忧解难的建议。来看望的友人中有位说到脖子紧痛、头痛头晕,岳母就让她尽早看医生,病拖不起;有位医生正在给岳母按摩解痛,岳母会关心地问累不累;一位来看望的人头部突发闪电般的阵痛,岳母请医生尽快给患者按摩治疗,不要管她;有位来看望的人肚子拉稀感到疼痛,岳母立即叫来儿子帮忙送医……岳母说,人活在世,身体没病,比什么都强!
男孙大学毕业,但竞岗不容易,只得东走西奔务工,辛苦忙碌,收入较低。对此,有人不理解说,学习不用功,基础不扎实,没交往能力,该是这结果……岳母却不这样认为,男孙看望她时,她拉着男孙嘘寒问暖,表示理解并给予鼓励:"爷爷奶奶没读过书,不识字,靠老实、勤劳,日子也过得不错。现在党和政府政策好,社会稳定,发展机会多,你有知识文化,只要身体健康,诚实守信,勤奋工作,行行出状元,总有出彩的时候!"
岳母是夜里十点半离开人世的。临走前,整个人虚弱不堪,但一直清醒。当日的下午,她清醒地叫来子女说:"病已穷身,妙手也已回春不了,我起身去见父母的时间到了。"子女含着泪水请说心愿,岳母平静说,"服从政府号召,安排母亲到公墓地那里,不考虑回老家去了。"说着说着,岳母从枕头套里拿出几千元交给子女,"这是为母亲办后事的钱,省着点用,从简吉利。"
岳母,子女为您写下这样的挽联,竖联为:"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横幅为:"音容宛在",其含义我都深刻理解了。岳母,您平凡,但不普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