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寨的夜

知远网

2023-07-21文/李田清情感

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畲寨仙坝村半边天。

不一会儿,夜的气息悄悄笼罩了畲寨。农家小院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像萤火虫在闪烁。夜的深处,田园朦胧,山影绰绰,水光溶溶。

一阵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拂过畲寨山上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我贪婪地深吸一口,甜甜的清润的空气沁入身体每个经络,直至每个细胞里。

畲寨的夜,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灯火的阑珊。耳畔听着虫鸣,闻着草木香气,心里竟是如此这般甜蜜。

畲寨的夜,美丽而宁静。这种宁静,是山村独有的。感受这种宁静,走出尘世喧嚣,走出红尘浮躁,走出内心焦灼,是灵魂最好的归宿。

在畲寨的静夜里,我的思绪又增添了一份寂寥,文字在我的笔下就像断了线的水滴,一滴一滴,一点一点地涌现。我把心情全都写进了《蹲点采访·畲寨里的脱贫事》系列报道的文字里,不管忧伤,不管喜悦,让我在畲寨走过的印记在我的文字里驻足。

从5月5日开始,我带着摄影记者姚宁,与驻村的两名年轻记者杨光能、曹杨军一道,走进麻江县金竹街道仙坝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蹲点体验式采访,并在《黔东南日报》开办了《蹲点采访·畲寨里的脱贫事》系列报道栏目。

我们白天采访,晚上写稿,采用散文手法铺陈、新闻方式叙述,先后采写了赵金花、杨兴昌、王进文、王正举、杨兴贵五个生动鲜活、带着泥土芳香的脱贫故事,用以小见大的视角,反映了脱贫攻坚的宏大时代主题,折射出黔东南脱贫攻坚战的宏大画卷。

在畲寨采访,我们与村民朝夕相处,与村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住农家床,下农家田,两手泥水、双脚田泥。村民们很是感动,都争着请我们到家吃饭。

这天,我们应邀来到村民王天能家,只见灶火烧得旺旺的,他们夫妇俩正在灶台边忙碌,淘米、煮饭、切菜。一会儿,沁人肺腑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聊着聊着,一锅酸汤鱼,几碟农家小菜,丰盛的晚餐很快摆上了桌。鱼是自家田里养的,菜是自家地上种的。酸汤鱼做得很鲜美,在城里是很难吃到的。干煸青椒,辣辣的、麻麻的。爆炒熏肉,油而不腻。

在热气腾腾的灶边,我们围坐在一起,我早已不顾平日餐桌上文人的那些臭讲究,享受着饭菜经过口腔、喉管,落入胃里的欢畅。

畲家素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规矩,吃饭就得喝酒,席上不论男女,主人宾客,都会喝上几杯。王天能拿出自家酿的醇香米酒,频频劝酒,说我们是贵客,难得到畲寨来,一定要喝个一醉方休。

畲家米酒度数虽不算高,但后劲大,觥筹交错中,几杯下肚之后,就有些飘飘欲仙了。但浓浓的乡情乡谊,却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

不知过了多久,从木窗里透进一缕清淡的月光,倾泻在我们吃饭的厨房里,如山菊花似的细碎。谈笑声、劝酒声随着微微山风,飘向山峦,消融在畲寨淡淡的月夜里。

走出门来,只见天空一弯明月,春寒料峭,夜凉如水。然而,我并不觉得冷,不知是米酒的余热还是心里的感动。

入夜,畲寨异常寂静,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悠扬而单调。

几分醉意中,我正不知如何安顿自己时,窗外“呱呱呱”蛙鸣声传来,让我不禁浮起一丝淡淡情怀。

开始,是零零星星几只。不久,空旷的田野里,蛙鸣声连成了一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童年生活在农家,蛙鸣早已贮藏在我的脑海深处,直抵心灵。听着蛙鸣仿佛听到了乡情,现在每每回味起来,还是那么亲切动听。

离开田野,来到城市,也远离了蛙鸣。繁忙的生活,让我们无暇顾及花开花落、草长莺飞。在奔忙中,我们无心倾听燕舞莺啼、夏虫低鸣。

一声,两声……这极具穿透力的、极富韵律感的蛙鸣,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籁之音,是久违了的美妙歌声。总在你凝神静思的时刻,化作一片浅斟低唱的诗意,点缀着从容恬淡的心情。

夜深人静,狗吠停歇,蛙鸣依旧,月色更加明朗,植被披上浓浓的烟雾。在这静夜里,我将白天采访的那些细密而温暖的感受都付诸文字,将那些月夜都写进我生命的诗行里。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上了文字,爱上了这份用灵魂诠释生活的方式,用笔墨抒写人生的滴滴点点。

一个人的夜,难免会想起一些往事,在畲寨走过的这几天日子里,也总会落下很多印记,或多,或少,或忧,或喜。于是,这样的日子里,文字就成了我晚上心灵的伴侣。

敲打着这些文字,任由心灵的絮语无束放飞,任凭思绪飘远,就像鸟儿一样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