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村小

知远网

2024-03-11文/柯荣散文

小学规模不大,远远看去如同长方形的火柴盒子,漂浮在白沙河东岸阡陌交错的庄稼地中间。哗哗的白沙河水由群山里的溪流汇聚而来,一路畅行,直到小学的脚下忽然一拐,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转体,而后再由近及远,千回百折,日夜不息。

学校居于村子的低端,从家里去上学,大半是在走下坡路。先是顺着公路走到胡家门前,然后过桥,沿着庄稼地劈出来的极狭小径,一路蜿蜒蛇行。三五成群的孩子举着长长的简易火把,小心翼翼地踩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彼时天地间似乎有无数的星辰在蟠蜿的小路上明面闪烁,一时童声鼎沸。半边街已而在望,不久就远远看见另一条河的同学正踏过半边街的石板桥蹦跳而来,队伍瞬间庞大了起来,我们穿过庄家深长的大院,汇聚到了学校的操场。

往往这时天色方开青白,校内老师准备着晨课的讲义,于是生漆的实木大门需要高年级的数名同学合力推开,一尺高的门槛被不知多少代人踩的油光锃亮,很难看出它本有的全貌,越过门槛,走过甬道,一二年级往左,三年级往右,四五六年级拾级而上,各自去找各自的教室,各自去找各自的座位。

教室是泥土地面,每扫一次就薄一层,阳光照进木条交错的窗棂能清晰的捕捉到,细密的灰尘悄悄地从我们脚底升起静静悬浮在我们的瘦小的身上,将我们无声无息地彻底包裹着。那些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的课桌和长短不一的坐凳,中间缝隙处更是形成一道道土埂,一条条微型的沙漠。那时天真岁月,不知这是生活贫苦的剪影,反而越觉得好玩。那些厚积的灰尘,不去管也不去擦,任由它的浮起、缓落,自由使它成了它自己想要成为的形状。

上课的声音是由值周老师拿学校砸煤炭的小锤子,一下一下击打悬挂在甬道出口处的老旧犁铧而形成的,声音清脆深远,一声又一声,七八声后,整个校园便瞬间恢复了宁静。老师走入教室,同学们早已坐端,那时上面的办校经费还未到达远乡,面积狭小,教室教师稀缺,于是两个最低的年级,理所应当分用一间,一个老师当两个老师用,往往一个年级一节课上到一半便戛然而止,然后转头又给另一个年级继续讲课,这个场景如今想来,仍旧对当时老师们的自由切换瞠目结舌。

下课的犁铧声一响,老师一合上书本,同学们便蜂拥而出,各自找各自要好的玩伴,虽然只是课间十分钟,但操场上仍旧上演着玩篮球、踢毽子、打沙包、跳皮筋、踩方格、扇纸牌的多种游戏,也有些文静的同学不喜热闹,索性就靠在实木大门上看甬道两边老师的书画作品来。所谓书画作品,其实是学校的老师闲暇给老旧校园增添的靓丽的色彩,有刚刚毕业的小老师用颜笔如把学校复刻的西洋画,有即将退休的老老师用毛笔写满墙壁的千字文。那时便觉得很美,很好看,让人看了心生愉悦、欢喜,想着长大了也要写这般好看的字,画这般好看的画,成为像他们这般优秀的人。

每天上午课完,到了中午饭点,同学们又如来时一样,三五成群结伴而回,老校长总是站在大门口叮嘱:"走路莫走边边,爬树莫怕颠颠,一定要注意安全。"同学们便笑着应声答应,其实一转过老校长的视线,刚刚叮嘱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乡间孩子调皮,上山抓野鸡,下河摸鱼,磕磕碰碰已成习惯,谁若身上没有几道疤。

一百多学生,学校的安全压力可想而知了,后来来了新的校长,每天放学让老师分送回家,才得以有所好转,还好都是在村上离学校不太远,有几个远一点的,也被安排在了学校住宿。学生宿舍在老师宿舍里侧,宿舍楼在我们低年级老旧的二层楼头上,也是同学们唯一的禁地,主要惧于老师威严,其实老师对我们很是和蔼,但有些惧意是与生俱来,更无法理解。

下午基本没有主课,像思品、音乐、美术、自然、体育等课程都是可以去室外的,老师称之为释放天性,我们也就真的释放天性了。

春天摘花、夏天捕知了、秋天摸鱼、冬天翻螃蟹,至于晚自修只有六年级才有,所以下午课一结束,班主任象征性布置几道作业便又回家了,那时候好像只有班主任布置作业并且好像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所以我们的书包里永远就只有一本语文书一个作业本,我们在路上走走停停遇到平坦的地方便赶紧写两个字,然后再走几步找下一个地方,每次还没到家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便都已完成。父母常常怀疑为什么老师不布置作业呢,但又因为老师也实则没有向家长反馈什么不良问题,这个疑问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天,天未亮便被妈妈从床上捞起来,那时候家里没有钟也没有表,妈妈的时间永远都是凭着感觉来的,但是这种感觉又是谜一样的精准。我每每刚收拾妥当,就听见窗外马路上响起了从上面下来同学的声音,妈妈便给我套上书包把我送出门,有时塞给我五毛钱,有时塞给我一个煮熟的鸡蛋,然后把我交给高年级的同学,才转身进屋。其实我知道妈妈进屋后仍隔着窗在偷偷望着我的背影,随路转折,时隐时现,渐远渐低,直到整个火把的队伍彻底消失。我偶尔回头,虽看不到妈妈观望的身影,但能感觉到妈妈对我的担忧,或许这就是血脉亲情,母子连心。中午时分,父母们上地干活,学生去学校上学,一同结伴沿着狭深的小径,穿过重重的庄稼地,学校已然在望,书香近在眼前,粮食的馨香从土壤中自内而外散入周身。到了地头,父母止步挥手,我们继续前行,三五成群的孩童们便在父母们对待庄稼地般的殷切眼神中,蹦蹦跳跳的一路穿地而去,直抵那座写着知识的大门。如今,回望那段求学的岁月,斜挎着书包的背影仍时时熨帖着父母们眼神的余温。

到了六年级时,好不容易可以搬入水泥地面的宽敞教室,却迎来了撤点并校的消息,我们要去几公里外的松树庙上学,许多同学偷抹眼泪,我们怀着几分悲壮的心情,相约到学校的老榕树下进行了短暂的话别,这之后有的去松树庙上学,有的会去镇上上学,有的则可能就此辍学了。

自此以后,十余年间,我再也没有踏进村小半步。近乡情怯,近校又何尝不是。村小后来在新村规划中改建成了村委会,旧址彻底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中,白沙河水依旧日夜流淌,水不回头,人也不回头。

大家都在看